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2019)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容和艺术特色。

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是考查的重要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

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江楼感旧》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物思念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惆怅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人落寞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非凄清(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A、“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B、“云破月来花弄影”(先)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B、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题诗眼类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题诗眼类

诗眼类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

(一)句中诗眼1、概念解说: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

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性、翻出诗句的新意性、关乎诗意的准确性等作用。

2、提问方式:(1)本诗某某句的“诗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某某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3、答题技巧:这类题虽然说考查的是句中诗眼,但实际上考查的是炼字。

这类炼字型的诗眼往往是为写景状物叙事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思想情感的。

因此,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品味其妙处。

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诗眼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诗眼,则需要先寻找辨析出诗眼是什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辨析诗眼: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二、抓描写事物准确、生动、形象的字词;三、抓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的字词;四、抓具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字词;五、抓富有表现力的数词虚词。

具体来说,这种句中诗眼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

从表达效果上来看,动词类诗眼具有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更加鲜明的效果;形容词类诗眼具有生动形象展现意象特点、色彩鲜明、渲染氛围、营造意境的效果;副词类诗眼具有突出意境、强化情感的效果。

4、答题步骤:(1)找出诗眼。

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

(2)解释含义。

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3)描述景象。

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

如果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时需要点出来。

(4)点出效果。

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即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ppt(共26张)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ppt(共26张)

如何寻找 “诗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பைடு நூலகம்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物 在 人 非
思念 惆怅 落寞 凄清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知识小结: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实战高考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2014· 江苏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 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什么叫“诗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 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 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 的窗口。可见,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 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 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 主旨的字词句。
抓住“诗眼”,就要结合诗歌、标题、注解、 背景等分析诗的写作意图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诗眼是? 情感落脚点
愿望,信心 感叹,遗憾
只 要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 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课件

第一步:解释句意
【参考答案】
这这首句描绘了钟声在苍翠的山中响起的情景。 第二步:具体分析
作者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以回荡山林、
经久不息的钟声,来衬托山林静谧的气氛;从色
彩和声音的角度,运用视听结合手法写景,用
“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
彼此沟通起来。
第三步:点明作用
表达了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感受。
2023诗歌鉴赏 之语言
炼 字
考点阐释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类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诗眼题)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什么是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根据内容和意境 的需要,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 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 事物或表情达意。
【规范参考答案】 ①“斗”为“相争,相斗”之意,写了江流曲折回转, 两岸石崖对峙相斗, ②“攒”为“聚集,聚拢,集中”之意。写了太阳尚 未出山,群峰聚集在一起。(释含义、结合诗句释义) ③“斗”和“攒”两字,都运用了化静为动(拟人) 的手法,“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两岸崖石耸立对峙 相斗的形态,体现了江崖陡峭之势;“攒”生动形象 地刻画出群峰集聚一起的姿态,使画面生动鲜活。 (手法+效果)
比较鉴赏
★诗中某字可否换为另 一字?请简述理由。 ★此诗有两个版本,你 认为哪一个版本的用字 更好,为什么?
炼字题方法小结
1.析本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及所用手法。
2.描情景: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3.说效果: 分析该字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描物”角度); 分析该字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造境”角度); 分析该字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写人”角度); 分析该字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抒情”角度); 分析该字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的作用(“艺术”角度)。

诗歌鉴赏之诗眼”解析

诗歌鉴赏之诗眼”解析

诗歌鉴赏之“诗眼”解析“诗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

“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中眼。

一、句中眼语文教育家陆精康先生认为,“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诗眼”一词是宋人分析唐诗的所用之言,并成为宋元诗话中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术语;“诗眼”多产生于近体诗中,唐代大诗人杜甫堪称点睛圣手。

“诗眼”位于何处?下面我们就以近体诗为例,来探究局部诗眼在诗中的具体位置。

因为五言句型多为上二下三,七言句型多为上四下三,所以,往往把五言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诗的第五字,叫作“诗眼”,是所炼之字,要特别在这个字上下功夫。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归”“下”是炼字。

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的“赴”是炼字。

但这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五言诗中有炼在第二字的,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也有炼在第五字的,如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坼”“浮”;还有炼在第二字和第五字的,如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尽”“入”“流”。

七言也有炼在其他字上的。

炼在第四字的,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炼在第七字的,如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中的“尽”“深”。

局部诗眼的锤炼,就是炼字,炼字有??字、虚字、响字、拗字等说法,这里主要说实字和虚字。

所谓实字,一般是指动词、形容词。

在近体诗中,所炼诗眼以动词、形容词较多,这一点可以从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略见一斑,故有炼实字以炼动词为主之说。

鉴赏诗歌语言(诗眼)

鉴赏诗歌语言(诗眼)

• 百嘉村见梅花(龚鼎孳)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①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
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
问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
“惊”,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你
认为呢?为什么?
关于“诗眼”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
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
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
联或全句的词句。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
,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的意
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字,虽未冠以“
பைடு நூலகம்
诗眼”的名称,但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诗眼。
• 1.要有多要素意识 • (1)最生动,最具活力。(2)最能营造意境。(3)最易统
• 三江小渡(杨万里) •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注】 将:行,流过。 • 问题: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 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 【答案】诗眼是“交情”。全诗围绕“交情”展 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 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 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 溪渡”“风波”以象征意义,从而表现了友情恒 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即时巩固 • 菩萨蛮(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
情,黄鹂三两声。
• 问题:首句中“闲”字统率全词,这首词 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词人之“闲”的?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ppt课件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ppt课件
11
(六)抓典型词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 。
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ppt课件
2
近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中与诗眼、炼字有关题目统计:
03全国 04全国二 04江苏
对句中诗眼“咽”“呜”的判断分析 炼字(诗眼)“闹”的分析 关系全篇的字(诗眼)“怨”的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ppt课件
1
《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 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 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 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 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五)抓典型词
ppt课件
13
诗眼、炼字类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 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
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 的窗口。可见,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 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 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 主旨的字词句。

古典诗歌鉴赏(诗眼)

古典诗歌鉴赏(诗眼)

古典诗歌鉴赏(诗眼)什么叫诗眼: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一、“分析诗眼”题的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二、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注意联系诗歌感情和表现手法)。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第一步)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释字义、描景象)“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深远的景象(点作用)(第二步)[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宋)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②。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①赖:依赖,凭借。

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

豁,舒展。

有人说“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的诗眼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

高考古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诗眼

高考古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诗眼

高考古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诗眼中小学必背70首古诗的诗眼(解说诗眼在括弧中)导入•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它可能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往往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例如:•《爱莲说》:“可爱者甚蕃”•《荷塘月色》: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什么叫诗眼: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统领全诗、全联或全句最关键的字词句。

诗眼小诗眼:一句之眼,“一字之妙”。

使意境更丰富;增强诗歌的形象性、情趣味;大诗眼:指一首诗的眼目,是全诗的线索,统领全诗揭示全诗主旨,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诗眼的判断和鉴赏方法诗眼举例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望岳》•白居易《琵琶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题临安邸》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眼例三(诗题式)•《春夜喜雨》杜甫《书愤》陆游•《题李凝幽居》贾岛《田园乐》王维•《望月怀远》张九龄《山中留客》张旭•《喜弟卢纶见宿》司空曙•《征人怨》柳中庸指出下列诗歌的诗眼(句子)•杜甫《蜀相》《登高》•李白《将进酒》•《行路难》•李清照《一剪梅》•柳永《雨霖铃》指出下列诗歌的诗眼•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王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杜牧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之诗眼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之诗眼

诗眼赏析“诗眼”类题型在近几年高考中没有考查,属于冷考点,从归类上看,从属于“炼字”,但因赏析“诗眼”题的方法与“炼字”有区别,所以在这里单独讲解。

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

具体说来,确定“诗眼”主要有以下五个角度:1. 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义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2. 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4. 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5. 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

【考点对接教材】01山居秋暝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请赏析“空山新雨后”一句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这和“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空”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02梦游天姥吟留别(必修上) 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诗眼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诗眼
“诗眼”分别是“自”、“空”。“自”和 “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 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这两个虚字一是表达了 诗人感叹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 在啼啭,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 葛武侯类人物早已不复存在;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 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 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景语含情,流露 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和无限的感伤,同时也表达 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筇:指代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 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 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 “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 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 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 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 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对家的思念之情。 总之,全诗以“ 夜归”两字统摄全篇,生动 形象地刻画了游子深夜回家的复杂心情,意味 深长。
一字(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
某字(词)是全诗的“诗 眼”,为什么?某字(词)是 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或请找 出全诗的关键字(词),并说 明理由。
一字(词)领全诗型 答题要点
• (1)该字(词)对突出主旨 (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 • (2)该字(词)在诗中结构 上所起的作用。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宋) 潘阆
《蜀相》是诗人经历了坎坷后,弃官入蜀, 寓居成都,游诸葛武侯祠时所作。这首诗通过 对诸葛亮的缅怀,抒发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钦 敬和对他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之情,含蓄 地表达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 慨叹。全诗情景交融,深挚悲壮。 杜甫的诗歌 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诗歌鉴赏之诗眼

诗歌鉴赏之诗眼

答题示例
闺 怨 王昌龄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请指出哪个字是诗眼,并分析妙处。 答: “忽”字(一) 。 “忽”字表明少妇漫不经意间 忽然看到闯入眼帘的柳色(二) ,想起了当年与丈 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一个 “忽”字将这位满脸稚气的少妇在情绪上的变化写得 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三)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字。(一)表明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 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二) 主人选取劝酒辞这一细节集中表现此刻强烈、 深挚的惜别之情。 (三)Leabharlann 作业:见课后作业单
谢 谢!
2、“诗眼”主要表现为三类字 (词):
(1)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 “愁”、“思”、“忆”、“凉”、 “孤”、“冷”等; (2)最生动传神的字(词),常运用比 喻、拟人等手法,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以 动词或形容为主。 (3)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 或暗地围绕它来写,常以动词或形容词为 主。
古诗鉴赏之“诗眼”训 春晴 练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你认为诗中哪个字是诗眼,为什么?
“疑”字是诗眼 (步骤一)。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赋 蜂蝶以人的情感,想象奇特,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此时的小园、蜂蝶、春色顿时焕发出异样神采, 那种残春之景一扫而光(步骤二)。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试分析诗中“满”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 用。 “满”字(一)。描绘出了江南二月繁 花竞丽的美好景象(二);从情景关系 上看,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下文“堪 悲”(悲伤愁苦)之情(三)。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为什么? 提问变体: 1,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是某字或某词,你同意吗?为 什么? 2,某词是全诗(或某句)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眼,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如果有表达技巧要点明)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这个字词写出了什么特征) ③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术语+ 分析+情感) 诗眼的作用 ①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 ②点明全诗的感情基调; ③揭示全诗的主旨思想; ④照应上下文,为下文蓄势,做铺垫。
诗 眼
整 首 诗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 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某 一 句
传神的动词 富有情韵形容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李白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 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答案示例
答:①“折柳”是乐府古曲《折枝杨柳行》,寓意是“惜别怀 远”。 ②从诗歌内容来看,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 是从听“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主旨上的“关键”) 从诗歌结构来看,“折柳”二字是这首诗情感触发的媒介,思 乡望归之情由《折杨柳》曲子“催化”,情动而辞牵。它是一 种铺垫,一次蓄势,没有它,下文抒情没有了着落,没有了承 载。(结构上的关键)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9.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练:诗眼(必备知识+典题解析+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练:诗眼(必备知识+典题解析+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练:诗眼(必备知识+典题解析+对点训练+答案解析)一、考情分析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炼字析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

纵观近年来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这一考点的命题可以看出,该知识点的命题主要有如下特点:(1)语言鉴赏类命题主要指向“炼字”与“炼句”这两个层面;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一考点逐渐淡出简答题,而在选择题中涉及;(2)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这一考点的题型主要采用简答题型,采用客观题型(选择题型)考查也较为常见。

二、必备知识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如能准确找出诗眼,不失为一条鉴赏的捷径。

要找准诗眼,必须明确什么是诗眼。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

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

也有人把诗眼说成“句中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后来又发展成为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

据此可知,诗眼的含义有二:就一首诗而言是一联或某一句;就一句诗而言是某一个字。

怎样才能找准诗眼呢?我们也必须按诗眼的含义有二分别来找。

第一,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1.全诗的主旨所在;2.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3.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或形容词所在的诗句。

三、典题解析【例1】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荐。

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

意思是说: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

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

与诗的主旨吻合。

【例2】山中留客高适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从诗题看“留客”是主旨,因此诗眼是三四句。

高考诗歌鉴赏辅导之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辅导之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
诗眼
什么叫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 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 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 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 或全句的字词句。 字词句
• 1、诗词中最传神的某个字词 • 2、全篇最精彩、最关键的句子
一、字词类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举例:陆游《书愤》
某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 么? 或请找出全诗的关键字(词), 并说明理由。
一字(词)领全诗型 答题要点
• 1、明确指出“诗眼”(步骤一) •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例举全诗 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步骤 二) • 3、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作者情 感)、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 起的作用。(步骤三)
பைடு நூலகம்
6.本诗的“诗眼”是什么?(06江西)
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或描绘了„的景象 或烘托了意境 第四步:作用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 • • • • •
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 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 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 题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诗眼复习用

诗眼复习用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抓虚词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① ❖杜 甫
❖满目悲生事②,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③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④此淹留。

❖ 【答案】①穷困潦倒、全家生计无依之 悲。“悲生事”“因人”点明家境困苦, 要投靠他人而生活。②投靠亲友、漂泊 不定之悲。诗人居无定所,只得携家到秦 州投奔从侄、朋友而远游。③途中山川 险恶、举步维艰之悲。过陇山与险关,涉 鱼龙河,过鸟鼠山,一路艰险万分。④战事 不断、家国不宁之悲。一路西征,不停的 战火让诗人担心秦州也不是安宁之所。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崔道融《溪上遇雨》)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蒋捷《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 【答案】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 为基调。第一句写诗人初至燕台时心惊, 第二句写其为边塞重镇及汉将军营整肃 而惊,第三句写其为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 写其为边防地带的形势和气氛而惊。颈 联写诗人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汉军 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写诗人 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 酬平生之志。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 心灵的震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 (步骤2)白发映衬着衰老的容颜让人触目
惊心,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 分)。
(步骤3)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 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 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1分)。
课堂演练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 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 、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 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 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 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诗 眼 类 题 型
物 在
思念 惆怅
人 落寞
非 凄清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眼是?

要 情感落脚点
愿望,信心 感叹,遗憾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 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pǔ]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 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 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 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①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 。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
试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惊” ,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你认为呢?为 什么?
“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象,表现了自己身 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眼前的月 亮着一“寒”字,正是他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 无可奈何的凄凉。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 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 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 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深”是诗眼。 这个“深”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 “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 起来。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诗眼的作用: ①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 ②点明全诗的感情基调; ③揭示全诗的主旨思想; ④照应上下文,为下文蓄势,做铺垫。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江楼感旧》赵嘏 (jiǎ)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知识小结: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实战高考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 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 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 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引”和“衔”,高飞的大雁带走了心中
的忧愁与苦闷,月出山中,就像是山(“远山”或
“君山”)为人们衔来了美好与团圆。“引”和“衔”
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的心情。
22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 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 驿,驿站名。
(1)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
①荒是荒凉的意思,瘦是指贫瘠。
②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 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 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 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 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 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温故知新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答案: (步骤1)“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 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 •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 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 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 •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 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 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步骤三)因此不同意“喜 幸”之说。
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为什么? 提问变体: 1、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是某字或某词,你同意 吗?为什么? 2、某词是全诗(或某句)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眼,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如果有表达技巧要点明)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这个字词写出了什么特征) ③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术语 +分析+情感)
(五)抓虚词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
(六)抓虚词●诗中的数字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归 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
③该句的作用(包括主旨情感、结构作用)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
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 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示例
答:运用了对偶的手法(1分),“绿树”对“青 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 十分工整(1分),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 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分)。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①诗中“折柳”的是寓意是什么?②为什么“折柳”二字是全
诗的关键?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 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 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点作用)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孳[zī]①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炼句
题目类型 分析句意型
请看诗歌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 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作一简短赏 析。
提问方式
①这句诗好在哪里?
②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 特点?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崔道融《溪上遇雨》)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蒋捷《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答案示例
答:①“折柳”是乐府古曲《折枝杨柳行》,寓意是“惜别怀 远”。

②从诗歌内容来看,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
是从听“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主旨上的“关键”)
从诗歌结构来看,“折柳”二字是这首诗情感触发的媒介,思 乡望归之情由《折杨柳》曲子“催化”,情动而辞牵。它是一 种铺垫,一次蓄势,没有它,下文抒情没有了着落,没有了承 载。(结构上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