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合集下载

从《反杜林论》看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从《反杜林论》看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从《反杜林论》看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作者:谢晖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5期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十分重视道德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原理,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的谬论的同时,曾在《反杜林论》中进行了系统全面论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道德并非抽象的理论,其真谛和意义在于实践和行动。

关键词杜林恩格斯道德观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05-01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十分重视道德问题,在许多著作中都作过论述,他们批判旧道德,树立新道德,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空洞说教,是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和道德实践家。

他们关于道德的理论较集中地反映在恩格斯所写的《反杜林论》中。

在该著作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永恒道德”的谬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原理。

一、杜林的道德观要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原理的基本观点,首先必须了解杜林的道德观。

因为恩格斯是在批判杜林道德观的同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但是由于没有看到杜林的原著,我们对杜林的道德观很难琢磨的十分确切,而只能从恩格斯批判他的著作中去寻找和理解。

杜林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在永恒真理思想的指导下,论及了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他认为道德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其“永恒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

这些道德“原则”和“要素”,可以凌驾于历史和现今的一切民族之上,它一经发现就具有绝对的适应性,可以扩展到一切民族、一切时代。

那么杜林所说的“原则”和“要素”究竟是什么呢?他说,以协调一致的方式……重新出现于人以外的一切生物中,能认识这种协调一致的方式,就认识了人的生活规范,这种协调一致的方式存在于一切生物中,从生物活动规范中,引出了人类生活的规范。

这种方式一旦被认识,就会像数学似的有广泛的适用性。

这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一句话,道德“原则”和“要素”就是生活模式。

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关系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存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各种道德价值观念并存,对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社会道德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道德思想和行为,如:享受主义和金钱主义盛行、网络道德问题层出不穷等等,急需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引导。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深刻内容,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发展中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要求是对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权衡,是在运用道德批判和道德践行两个有力武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根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向人们指出了人人自由而平等的理想社会,这些都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概念道德这一词语来源于拉丁语,其意思是习惯和风俗。

一般情况下,道德都是社会正面价值观念的代表,起着指导和价值判断人们生活及行为的作用。

不一样的社会形态、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社会阶级通常都会有不一样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容包括:道德是带有批判力量的、对资本主义社会不道德问题的批判达到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统一、运用异化劳动理论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关系的不道德。

马克思一直坚持为全世界人们解放而斗争的道德理想,一直坚持为劳动人民谋取根本利益的道德践行活动,一直坚持为共产主义实现而努力奋斗的道德理论和学说。

不论是马克思道德观的哪个方面都突出表明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道德问题的道德批判和经济批判的统一,都表明了马克思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通过以上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概念的阐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指引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构建的准则,以下进一步对其内涵做一解读:(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所说的道德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道德?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道德具有历史性。

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

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

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

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

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

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精选资料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精选资料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中共十八大报告对道德浓墨重彩的强调,为我们全力传递社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映射出党和人民“崇德向善”的美好道德愿景。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仅要吃透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

夯实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统领地位,也要理性审视中国传统道德智慧,明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合”与“分”,厘清道德理论的学术混沌,为公民道德实践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道德观作为这一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是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对西方传统“道德本体论”与“道德工具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理性审视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西方传统道德基础上,最终选择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道德观的理论原点,突出人的需要,承认道德的物质制约性、阶级性、历史性,凸显利益是道德发展的力量之源,崇尚自由和公平正义,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道德追求的“此岸世界”,实现了西方传统道德工具论和本体论的统一,最终促成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质的飞跃。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起点。

拒斥“永恒道德论”。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经济关系的社会存在,人们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道德作为应然性的要求,保障个人与群体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从而促使人类道德观的萌芽。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向我们昭示了道德不是完全独立的实体。

它的发生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物质制约性,这突破了西方传统道德形而上唯心主义道德观的桎梏。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共3篇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共3篇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共3篇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1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刻认识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特定阶级关系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

因此,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必须把握它所表达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道德的起源和根据。

人在生产劳动、交往生活中,必须遵循某些规范和原则,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信任、团结、互助、合作、公正、勤劳、正直、诚信等道德价值观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感。

道德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表明了社会生活的内在需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道德是历史的产物,是生产和交往的结果,是阶级关系的反映。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是旧有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利益所决定的,因此是虚伪的、反动的、矛盾的。

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则是新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劳动人民共同利益所决定的,是真实的、进步的、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任务就在于选择、反映和引导社会意识的历史发展方向,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也强调道德的动态性和时代性。

社会生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级要求不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应该以符合人类长期利益为基础,以突破现实困局、推动人类历史进步为方向,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强调人的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应该是人类自身决定的,在社会生活和劳动创造中形成,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扩展。

人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应该是自觉的、自由的和自律的,而不是强制的、压迫的和受制于特定阶级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全面发展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内容摘要:林火旺在《伦理学入门》中说:“伦理学是哲学中最具有’人家烟火’的一门学问。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因此更不能忽视其道德观的理论和实践作用。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道德进行的深入分析。

他们批判旧道德,树立新道德,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空洞说教,是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和道德实践家。

关键词:恩格斯道德《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是天生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学时代的马克思由于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甚至接受过基督教的神学道德观。

经过逐渐地认识深化,才逐渐形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这个理论较集中地反映在恩格斯所著的《反杜林论》中。

杜林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在永恒真理思想的指导下,论及了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他认为道德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其“永恒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

这些道德“原则”和“要素”,可以凌驾于历史和现今的一切民族之上,它一经发现就具有绝对的适应性,可以扩展到一切民族、一切时代。

简言之,杜林认为存在着永恒不变的真理与道德。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批判了杜林关于道德的热昏的胡话,指出杜林妄图把自己道德观的适用性扩展到一切世界、一切时代。

恩格斯强调说:“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

”一、道德的本质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关系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存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道德受社会关系的制约,根源于社会关系,由社会关系所决定。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归根结底,道德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状况密不可分。

恩格斯说:“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道德?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道德具有历史性。

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

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

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

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

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

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N188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_张之沧

N188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_张之沧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9期· ·52哲 学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张之沧【内容提要】马克思不是一个反道德论者,而是一个旨在祛除人性异化、实现人性复归的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和道德实践家。

他批判旧道德,树立新道德,否定伪道德,崇尚真善美。

他反对虚假意识、空洞说教、集权制度、寡头政治、经济垄断和劳动异化。

认为道德的真谛在于全身心地关注民众生活,推动人性发展。

在阶级社会,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他一生献身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伟大壮举和对全人类的深切关爱所展现的完美人格、高尚德性以及成就的惊天伟业,足以证明正是他将美德和智慧、理论和实践、革命和至善集于一身,塑造了最辉煌的人生和真正道德的楷模。

【关键词】道德批判 道德理念 道德实践 道德观作者张之沧(1948-),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46)。

当马克思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采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时候,显而易见,他不希望看到一个在新政权卵翼下的物欲横流、权欲膨胀、贪贿成风、道德沦丧、进步意识消退、革命激情泯灭的社会形态,而是希望: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在消灭剥削压迫、金融权贵、私有制度、异化劳动和贫富差距的基础上,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和人性的全面复归与完善。

因此,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反道德的或反人道的。

他只是反对普遍的道德形式、抽象的道德语言和骗人的道德说教;反对空洞无物的伦理道德研究;反对空想的社会主义和现存的嗜血成性的国家政治。

正是他高举批判的武器,在其撰写的全部战斗檄文中,利用“肉体的奴役、精神的摧残、温和的征服、疯狂的掠夺、卑鄙龌龊的投机、骄奢淫逸的生活、血腥无耻的镇压和穷凶极恶的阴谋”等最尖锐的语言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人统治。

指出尽管它可以向人们宣讲一切道德信条,却无法教人们怎样生活得美好;尽管它可以通过玩弄文字游戏来标榜和伪装自己,却无法掩盖脑满肠肥的达官显贵和资产者的日趋腐朽堕落。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的本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包括价值观和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旨在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的社会,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积极的指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以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的。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质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即经济上的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文化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自由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追求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劳动尊严和人的自由创造。

他们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鼓励和强调每个人的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当得到合理的尊重和推崇。

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提倡社会公平与正义。

他们认为社会的矛盾主要来自于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不公平。

因此,他们提倡通过改革社会制度和建立公正的分配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人平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

它关注人的自由与个人尊严的实现,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自由权利之间的合理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人类共同利益,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无产阶级道德的标准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事业,为了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个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以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为准绳的。

另外,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的统一。

他们认为,个人的价值和行为是社会历史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个人的表现和行为需要遵循社会的规则和道德准则。

马克思的道德观

马克思的道德观

马克思的道德观
马克思道德观是由马克思(KarlMarx)提出的一种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框架
构建的帝国主义的道德观念。

作为一种实用的道德观,它主要认为,道德理论应该通过反映资本主义本质来解释和指导社会行为,以便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种种问题。

一般而言,根据马克思道德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应该以科学的分析方法看待世界,通过勤勉和努力来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在劳动和经济活动中以人民发展成为中心,放弃个人利益,平等协作共同推进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特别强调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
益之上成为一种社会精神。

因此,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当人们建立道德行为的时候,他们应该有责任主动考虑社会的利益,抛弃个人的利取,采取公平和对等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不断地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此外,马克思道德观还强调,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来指导行为,不断思考和创新,建立一种自觉性、关怀性和和谐性的社会地位。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注重以人民发展作为中心,强调从集体利益中长
远看问题,同时鼓励人们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主张来指导行为,从而实现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因此,马克思道德观是十分重要的,应当被充分认可和贯彻执行,以促进全人类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道德”

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道德”

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道德”摘要:本文将介绍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道德”。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相对的社会概念,是当前社会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本文将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介绍这一观点,并且将分析其对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社会概念、生产关系正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道德”定义为一种相对的社会概念,由当前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决定。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客观行为准则,而且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受了特定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条件约束。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它的评价依赖于在同一社会中成立的某种特定的制度,而不是某种普遍适用的道德标准。

马克思主义也给出了当前社会道德问题的启示,即,必须在当前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前提下,以更加人性化和合理的方式,重新定义“道德”的含义,使之对人类整体的自由和共同利益更有利。

因此,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应成为认识当前“道德”的正确方法。

马克思主义对于“道德”的认知,可以在当今的社会中应用到不同的领域。

首先,在政治领域,可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探索如何用“道德”去引导政治行为,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人类化朝向发展,使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变得更加人性化和合理。

其次,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应用于经济领域,即在经济领域实施“道德”的标准,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方面,可以将“道德”运用于环境、消费者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马克思主义对于“道德”的认知,也可以应用到文化领域,即在文化领域推动“道德”,在文化熏陶和教育中加强“道德”建设,让人们更坚定地把“道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养成“道德”的观念和思想,使“道德”的准则更加深入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于“道德”的认知可以在当今社会中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让“道德”的思想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伦理道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伦理道德方面出现陷入不良境遇,亟需解决。

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是科学社会主义性质的伦理道德观,对于提高我国伦理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社会伦理道德风气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伦理道德;以人为本;利益;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伦理道德观的形成与演变人的崇高的精神目标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思想及其观念的形成通常源自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身边的人物。

受家庭环境影响,马克思出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所以,一出生便生活在资产阶级的阶层中。

而对马克思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则是他的父亲、中学校长和岳父。

马克思的父亲是一名资产阶级民主者,非常崇尚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这对马克思伦理道德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马克思的中学校长是马克思崇高人生目标的助推人,这位校长鼓励学生要立大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而马克思的岳父更是一位博学多才、思想开明的学者长辈,在与岳父的交流中使马克思在文学、历史、艺术、宗教、伦理等各方面都受到高屋建瓴般的指导。

在此三人的影响下马克思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道德观念,并寄希望于生活在真正平等和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社会中。

但是,当马克思赴巴黎学习时发现,资产阶级社会根本不能够实现他所向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期望。

他看到的只是资产阶级的财富的不断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的不断扩大,看到的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两极分化。

资产阶级的权力和金钱才是资本主义平等和自由的通行证。

这让对苦难人民充满了同情心和怜悯心、誓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倍感失望,并迫使他急切地想寻求一个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理想社会。

在掌握了大量的法律学、历史学、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发现表面上自由、平等的资本社会中实则隐藏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

而私有制是导致这种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本因素,必须消灭私有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博爱”,即科学共产主义性质的“自由、平等、博爱”,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新解读——读《反杜林论》有感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新解读——读《反杜林论》有感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新解读——读《反杜林论》有感摘要: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当今社会对于道德观概念的解读,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和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它作为精神力量广泛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形而上学道德观进行了批判,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于当今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有着深刻启示。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反杜林论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形而上学道德观的批判恩格斯的这部著作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思想斗争的直接产物。

德国统一后,新的形式要求德国工人阶级尽快消除分歧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政党。

杜林的体系对于刚刚合并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员产生了影响并在他们中间传播,甚至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著名领导人倍倍尔也一度受到杜林的影响。

自命社会主义信徒的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攻击。

形势的发展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必须严肃地批驳杜林的假社会主义理论。

这迫使恩格斯中断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以便全力以赴反击这个新出现的所谓“社会主义”学说,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反杜林论》虽然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但是“对象本身的性质,迫使批判不得不详尽”,不得不对“在现时具有较为普遍的科学意义或实践意义的争论问题”作出正面的分析。

在批判杜林折中主义谬论的同时,恩格斯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发展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第一次从整体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在“道德和法。

永恒真理”一章中,恩格斯分析批判了杜林道德理论的错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

杜林道德观的根本之点在于认为存在着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永恒的道德。

杜林通过鼓吹永恒真理论的存在,来宣扬“在人类历史的领域内也存在着永恒真理,永恒道德,永恒正义等等”。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永恒道德观念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道德?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道德具有历史性。

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

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

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

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

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

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马克思道德观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道德观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道德观在当代的重要价值作者:沈鑫陈政来源:《世纪桥》2018年第05期【摘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观的虚伪性,全面阐述了马克思道德观的定义、特征、基本观点和基本范畴等。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系统梳理马克思的道德观,对当代我国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道德观;重要价值【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5-0007-02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的道德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以无产阶级为阶级立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思想,而马克思道德观作为马克思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规范个人行为调和利益矛盾马克思的道德观作为意识形态范畴,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需要一种科学的道德观作为引领,从而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因此,研究马克思的道德观对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条件,每个人都有利益的需要,都享有追求利益的权利,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不同的利益观致使人们在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时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不同,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为了解决不同利益观造成的分歧矛盾就需要以马克思道德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第一,肯定物质利益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生产力。

道德的产生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小部分人占有大量社会财富便出现了阶级,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不平等。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时候道德产生了,道德是利益的反映,由生产力决定。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摘要】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

他对传统道德的批判揭示了其隐含的阶级偏见,提出了以人类解放为中心的道德观念。

卢克斯认为道德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变革相结合,强调道德与阶级斗争密切相关。

他提出的道德理想是消除社会不平等和压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

卢克斯构想了一个社会主义道德的理想图景,强调个体的自主性与共同利益的统一。

他的道德观对当代社会启示深远,为我们理解和探讨当下道德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卢克斯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探讨中有着独特贡献,为我们拓展了道德领域的思考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卢克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道德批判、道德发展观、阶级斗争、道德理想、社会主义道德、当代社会启示、贡献。

1. 引言1.1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简介卢克斯是20世纪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独特的道德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卢克斯认为道德是由社会阶级对立和斗争产生的,是一种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

他批判了传统道德观念的虚伪性和虚假性,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道德发展观。

卢克斯认为,道德是一种动态的、历史性的东西,是随着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改变的。

他强调了道德与阶级斗争的密切关系,认为道德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反映。

卢克斯对道德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构想为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他的道德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卢克斯对道德的批判卢克斯对道德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颠覆和批评上。

他认为,传统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设立的,因此在本质上是不公正的和虚假的。

卢克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道德往往被当作一种工具,用来控制人们的行为,维护体制的稳定和剥削制度的合法性。

他批评道德的双重标准,认为道德常常是资产阶级用来制约无产阶级的工具,是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对人的压迫的一种合理化。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摘要】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旨在重新审视传统道德观念,并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

本文将首先介绍卢克斯的道德观简介,然后探讨他对道德的批判、阶级立场与道德观、实践理论与道德观、道德价值的重新评价以及道德观与现实的联系。

结论部分将探讨卢克斯的道德观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及他的道德观的影响与局限。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能更深入了解卢克斯的道德观如何影响我们理解与实践道德,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反思。

【关键词】卢克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批判、阶级立场、实践理论、道德价值、重新评价、现实联系、当代社会、启示、影响、局限。

1. 引言1.1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简介卢克斯(Lukács)是二十世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提出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卢克斯认为,道德是阶级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定的规范规定。

道德不是超越现实的绝对规范,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不断变化的。

卢克斯强调道德的历史性和相对性,主张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道德问题,揭示道德背后的阶级立场和利益。

在卢克斯看来,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上层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制定的规范。

真正的道德应当是立足于人类解放和社会正义的标准,而不是为了维护特定阶级统治而服从的工具。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批判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正文2.1 卢克斯对道德的批判卢克斯对道德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颠覆和批判上。

他认为,传统道德观念中存在着许多虚假、虚伪和压迫性的内容,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制定的。

卢克斯指出,传统道德观念中的道德准则往往是针对弱势群体的,是一种对权力和控制的工具,而不是真正关心人类幸福和自由的道德。

卢克斯批判道德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道德的虚假性。

他认为,传统道德观念中的道德准则是被主导阶级所操纵和利用的,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看法嘿,朋友!咱们来聊聊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看法。

你想想,道德这东西,就像空气,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人忽略。

马克思主义看道德,那可不是简单的表面功夫。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里,道德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就像一棵树,深深扎根于社会的土壤之中。

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道德的模样。

比如说,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道德规范也围绕着那一套等级秩序来;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成了主角,道德观念也跟着变了样。

这难道不像不同的土壤长出不同的庄稼吗?马克思主义还认为,道德具有阶级性。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就好比不同的阶级,就像不同的球队,都有自己的“比赛规则”和“价值取向”。

统治阶级会把符合他们利益的道德观念灌输给大家,让大家觉得这就是真理。

可真的是这样吗?再看看劳动人民,他们在辛苦劳作中形成的道德观念,往往更注重公平、正义和互助。

这就好比是在黑暗中闪烁的星星,虽然微弱,但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而且啊,马克思主义眼中的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就像一条河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流淌、变化。

社会进步了,道德观念也得跟着更新换代。

咱们想想,过去觉得女人就得三从四德,现在还能这么认为吗?过去觉得商人地位低下,现在呢?这都是道德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的例子。

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看法,让我们明白,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道德。

道德是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的反映,是不断发展的。

所以啊,咱们要认清道德的本质,不被那些虚假的、片面的道德观念所迷惑。

要站在社会发展的大视角下,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道德,什么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道德。

朋友,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马克思道德观下人的道德发展必要性

马克思道德观下人的道德发展必要性

马克思道德观下人的道德发展必要性【摘要】马克思主义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其核心理念对于个体道德意识的启蒙、对人的社会责任的强调、对全人类道德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类最高道德标准的设定。

马克思主义为人的道德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是人类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对人的道德发展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下,人类的道德进步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理解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发挥应有的社会责任,对全人类道德境界有更高的追求,并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作出积极贡献。

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道德观念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引领着人类向更高尚、更道德的境界迈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道德发展、个体、社会责任、道德意识、道德境界、道德标准、道德进步、影响、正确道路、动力、深远影响、持久影响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强调道德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泛滥,道德沦丧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而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类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指出个人的利益和社会整体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个体的道德行为需考虑整体利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道德对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作用。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道德标准的提升往往伴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倡导人们在道德上追求公平、正义、人道主义等,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和动力源泉。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包括对道德的唯物主义看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的产物,是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认为道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不断演变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艺术学院谭云波11040102025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道德?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道德具有历史性。

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

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

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

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

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

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对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统治阶级通过本阶级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为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作论证,批判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言论和行为;被统治阶级则运用道德手段,呼吁为推翻与本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而斗争。

道德成为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

(2)对大量不触犯法律的人们的态度和言行作出评价,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本阶级内部人们的相互关系,消除本阶级内部的矛盾,并对敌对阶级施加影响。

道德对社会的发展,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观点看似是自相矛盾的。

一方面,它宣称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宣称任何一种道德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并且跟一定的生产方式和阶级利益相联系的,宣称不存在永恒的道德真理,宣称每一种道德形式以及像自由、正义这样的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1页),宣称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道德的说教,以及宣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所进行的不是道德的批判而是科学的批判。

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论著中则又充满着道德的判断,包括公开的和含蓄的。

从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些早期著作中通过对异化的探讨所表现出来的对奴役制的痛恨,直到他在《资本论》中对工厂的条件和不平等现象所进行的猛烈的抨击,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的满腔愤慨之情和追求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热望。

恩格斯和以后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的确,至少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大都基于道德的原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是一个可以商榷的问题。

上述的看似自相矛盾的情况在马克思的论著中比比皆是。

请想一想,马克思对蒲鲁东等人关于正义的呼吁是何等蔑视,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道德的词眼又是多么反感,而同时他却愤怒地描绘了资本主义对工人所起的骇人听闻的异化作用,还有在他对共产主义的往往是一带而过的看法中,则又提到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在“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工作和生活(《资本论》第3卷,第926-927页)。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前一个领域中的道德是固定在思想意识中的(这是值得争论的),因为它是由阶级社会的条件(首先是贫穷和利益冲突)所造成的,可是它对于这种社会的对抗和矛盾既作了错误的描述,而又试图去解决它们。

对于这个意义上的道德,马克思主义所持的观点类似它对于宗教所持的观点:号召人们抛弃宗教幻想,也就是号召人们去消除需要这种幻想的条件。

同样地,消除贫穷和阶级冲突,作为权利、义务等等意义上的道德也就会消亡。

解放的道德就是要求消除需要前一种道德的条件。

这种见解,正如近来一些作者所注意到的,可能会产生以下两种观点:一是马克思似乎放弃了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看法,二是马克思缺乏一种发展的有关权利的理论。

一般地说,人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感人的道德观,但并没有一种发展的有关道德约束(即采取什么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理论。

当然,马克思主义有实现它的目的的理论,而且自从列宁以来就进行了大量的有关策略和战略手段的讨论,但除少数例外,它始终拒绝从一种道德观出发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约束不可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依靠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同时也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道德建设,高尚的道德维系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高尚的道德,摒弃低俗的、不健康的人格不只是进行正面的引导,还需要自我道德约束和社会道德约束,标定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对跨越道德底线的人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道德约束,给予他们的行为进行负评价。

道德的建立需要一个社会在弘扬主流文化、树立自己的道德风尚,对道德缺失的人,即缺德者的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给予惩罚,使他们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

而目前,由于旧有的道德约束正在被无情地贬损、丢弃,新的道德约束手段还没有发挥作用,从而导致了在违反道德底线的时候,出现了约束真空,有时人们往往用法律来约束道德行为,又显失公平。

这种状况的出现,短时期内尚可忍受,时间长了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借用一句话: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为此,需要重拾道德约束方法。

一,不要丢弃我们旧的约束方法。

记得在六七十年代,曾经流行的一个方法,便是对那些犯有错误的人进行游街,这种延续的几千年的做法,相当有效,在旧社会,对于敢违反道德规范的人,按照乡规民约,把那些“丢人”的人展示出来,“现眼”让大家看,通过侮辱其人格,让其本人悔过自新,同时也杀一儆百,教育群众不要触及道德边际,而今天我们对人格加以了保护,对那些触犯道德的人不在进行鞭挞,使他们得以妄为。

二,不要以文明的借口对“骂街”行为彻底否定。

骂街是有来头的,农村里,谁家丢了东西或者是被别人无端地欺负,而又不拿不到证据,为了防犯再次被偷,比较管用的办法,就是这家的女人,拿了脸盆,一个烧火棍,沿街一路走去,边走边骂,走累了,坐下骂,骂累了躺下,直到骂的全村人都知道为止,让他缺德者没脸见人,久而久之,则骂街的也就销声匿迹了。

三,不要杜绝不文明语言。

中国的骂人话很多,有人拿中文与外文比较,认为中国的骂人话看承世界之最,如果两个人吵架,骂半个钟头不重复,那是常事,究其根源,在于中国人相当重视道德养成,所以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维护道德的语言,现在有些人把这些骂人的话归结为不文明语言,加以剔除,从而也就造成了在世风日下的时候连如何称道他们的话都没了。

比方对那些卖淫的、作风不正派的女人原称为婊子,贬损之义,昭然若揭,而现在则尊称为“小姐”,和往日的大家闺秀相提并论,这种社会进步必然导致道德沦丧。

所以为了维护道德起见,还是要说些粗话,无非是该粗的时候粗,该雅的时候雅。

四,不要把道德约束与法律规范混淆。

这点就不说了,总之只要执法机关不乱作为就好。

还有最后一条,就是要每个人都要脸,因为碰到不要脸的厚颜无耻者,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会失效的,可惜的是,当今社会偏偏不要脸的人还特别多,于是满街都是整容美容广告。

第三部分道德和法律----谁更具约束力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不可能也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恰恰相反,有许多社会关系需要靠其他调整,比如宗教,比如善良风俗,比如道德。

如果将所有的社会关系都交给法律来调整,法律明显会不堪重负。

我们要知道,之所以有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来进行调整,是因为这些社会关系是受到损害了的,或者说利益受到损害了的(如果没有利益损害存在,法律也就不会主动调整,更不可能存在诉讼理由,因为法律的调整从来都是被动的,是当事人将相关受到了损害的社会关系主动交由法律进行判断)。

但有的社会关系需要有一个主动的调整,道德明显就满足这个要求——道德作为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所被普遍尊崇的一种“信仰”,其调整性具有主动性。

人性的冷漠,在没有造成任何社会关系的损害之前,是不能由法律调整的,法律也不该主动介入,只能靠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树立和受到推崇来进行转变,因此对人性冷漠的调整,应该靠道德。

事实上,这也是与道德和法律的分工是一致的。

法律以道德为出发点,它表达道德的要求,它以道德列为自己的要内容,并以道德所追求的最高目的——正义为自己的最高价值目标,它以塑造和提升人的道德性为其主要目的。

自然法就是道德律,法律必须有道德性。

适用于社会生活中的理性就是道德性,即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中不妨碍别人的同样追求,不作损人利己的事,这一理性的真谛就是保持个体彼此之间的和谐。

这意味着:一方面,使个人的自由不妨害别人的同样自由,使个体的相对独立性不损害整体的统一;另一方面,不仅个体的存在要服从于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而且整体也要关照和服务于个体的存在与发展,即整体的统一不能压制或剥夺个体的应有的相对独立性。

这二者的统一就是正义,所以正义是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包容性最大的道德价值目标。

法律正是人基于这一道德要求所设计的社会制度。

如法律的普遍性、明确性、公开性、可行性、稳定性、一致性、适用的不溯及既往以及政府官员的以身作则等,都是从道德的角度向立法和司法工作所提出的要求。

人性中既有“善”的因素,也有“恶”的因素,而且作为因素,它们都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等于一种现实。

法律对达不到道德标准的人的行为用惩罚的办法加以纠正,以引导他作合于道德的行为。

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看——实际上是道德法律化的过程。

首先,从法律的制定或立法看,一个新的法律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法学家在脑子里杜撰的,而是来自社会的新发展,以及人们对这些新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当这些新事物在发展中其性质充分展现之后,只有在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它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评价之后,新的规制这些事物的法律才可能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