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呼吸试及气囊漏气试验详解演示文稿
《气囊漏气试验》课件
准备工作
准备气囊
设定试验参数
确保气囊处于完好状态,没有破损或 漏气现象。
根据气囊规格和试验要求,设定试验 压力、充气时间、泄气时间等参数。
准备工具
准备充气泵、压力表、计时器等必要 的试验工具。
开始试验
充气
使用充气泵将气囊充满 气体至设定压力。
保持压力
在设定的充气时间内保 持气囊内的压力稳定。
案例二:某型号安全帽的气囊漏气检测
总结词:安全帽气囊漏气检测的意义 总结词:检测方法与流程 总结词: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安全帽是保护工人头部安全的必备装备,而 安全帽的气囊设计则能够在冲击时提供额外的保护。因 此,对安全帽的气囊进行漏气检测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针对安全帽气囊的漏气检测,通常采用压力 测试和气体流量检测等方法。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确保 安全帽的佩戴正确,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工作原理
气囊在充气后膨胀,形成封闭的 空间,用于保护乘员或物品。当 气囊受到压力时,它会膨胀并保 持压力,以提供持续的保护。
漏气检测原理
漏气检测方法
漏气检测通常采用压力检测法,通过 测量气囊内的压力变化来判断是否存 在漏气现象。
漏气判断标准
根据气囊的工作原理和用途,可以设 定相应的漏气判断标准,如压力下降 速率、压力值范围等。
《气囊漏气试验》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气囊漏气试验简介 • 气囊漏气试验的原理 • 气囊漏气试验的步骤 • 气囊漏气试验的注意事气囊漏气试验简介
气囊漏气试验的定义
气囊漏气试验是一种检测气囊 是否正常工作的试验方法。
它通过向气囊充气,观察气囊 是否能够保持气压并维持一定 时间。
自主呼吸试及气囊漏气试验
a
-37-
气囊漏气试验的操作
完全排空气囊 呼吸形式稳定下,记录连续6次呼出潮气量的大小 取其中最小三个数的平均值
Esteban A, et al, N Engl J Med 1995;332:345–350 Tobin MJ,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7; 155:906–915
a
-21-
SBT试验结果的把握与处理
部分患者,特别是AECOPD患者,尽管SBT失败,但神志清 楚,咳嗽有力,肺部感染基本控制,各器官功能相对稳定 ,无NPPV禁忌征,且所接受的呼吸支持力度已降到较低水 平,可考虑拔管后给予NPPV辅助通气。
a
-47-
结论:cuff leak test 阳性结果预计UAO或再插管具有较高敏感性 阴性结果不能除外UAO或再插管的可能性 因此阳性结果的意义较大
a
-48-
Cuff leak test阳性结果的处理
无创正压通气:CPAP 应用气道扩张药物 应用糖皮质激素 延迟拔管或气管切开
a
-49-
a
-4-
试验前评估
满足上表各项条件的患者可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各项条件应采取个体化原则评估
a
-5-
a
-6-
a
-7-
试验方式
T管试验 低水平(5cmH2O)CPAP 低水平(5-8cmH2O)PSV
----ACCP et al. Chest,2001;120:375S–395S. ----ERS,ATS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29: 1033–1056.
《气囊漏气试验》课件
试验要点
1
环境要求
试验环境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安全要求,
仪器设备
2
确保试仪器设备,包括压力传感
器、动力测试机和数据记录器,确保试
验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
试验工艺
试验采用全自动化工艺流程,保证试验
的高效性和一致性,减少人为误差。
试验参数
4
试验参数包括气囊大小、压力和泄漏速 率等,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确保
本次试验基于国际标准, 采用现代仪器设备和专业 方法进行,提高试验的准 确性和有效性。
试验目的
检测气囊泄漏
通过试验找出气囊泄漏的情况, 并对气囊性能进行评估,确保安 全性和稳定性。
评估质量控制
通过试验评估气囊生产过程中的 质量管理,发现错误和缺陷,并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改进技术设计
通过试验分析和研究气囊的结构 和材料,改进技术设计,提高气 囊的效能和性能。
通过材料研究,我们发现气囊 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是合理 的,可以满足各种复杂情况的 需求。
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气囊泄漏试验的背景、目的和步骤,以及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同时,我们也 发现了气囊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希望本课件能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安全作出一份贡献。
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发现气囊样品存在微小的泄漏情况,但未影响其正常使用。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气 囊样品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结论。
试验结果展示
泄漏测试
压力测试
材料研究
通过气囊泄漏测试,我们发现 气囊存在一定程度的泄漏情况, 但未达到危险程度。
通过气囊压力测试,我们发现 气囊的承受能力高于标准值, 可以承受更多的压力和冲击。
《气囊漏气试验》PPT课 件
呼吸试验与气囊漏气试验
— 气管镜、喉镜直视可见气道管腔变窄 18
上气道阻塞发生率
作者 Francois
Jaber Miller Cheng Lee
年份 2007 2003 1996 2006 2007
例数 343 112 100 43 40
发生率(%) 22.0 12.0 6.0 30.2 27.5
19
上气道阻塞所致重新插管率
试验终止标准
主诉临床症状 客观测量指标
主诉呼吸困难 出汗 兴奋、焦虑、精神抑郁 辅助呼吸肌参与、胸腹矛盾运动
PaO2≤50-60mmHg,SpO2<90%,FiO2≥0.5 PaCO2>50mmHg或较试验前增加>8mmHg pH<7.32或较试验前增加>0.07 f/Vt>105 RR>35次/分或较试验前增加50% HR>140或较试验前增加20% SBP>180mmHg或较试验前增加20% SBP<90mmHg
—风险效益比较高
气囊漏气试验(Cuff-leak Test,CLT)
—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
21
CLT原理
呼吸机 气管导管
气管导管
呼吸机
气囊
气囊
大气道 肺部
VTI=VTE
大气道
肺部
VTI>VTE
22
CLT操作
1. 充分清除口腔内、气囊上和气道内分泌物 2. 选用A/C模式(VT10ml/kg、PEEP0cmH2O) 3. 在呼吸形式稳定的情况下,连续记录6次VTE 4. 抽空气囊后,在呼吸形式稳定的情况下,再连续记录6次VTE 5. 记录完毕后,回充气囊 6. 计算抽空气囊前后各6次VTE的均值之差
23
分别测量六次VTE均值的原因
为何需要连续测量6次VT 是否能用设置的VT 是否能用VTI
自主呼吸试及气囊漏气试验
气囊漏气试验的结果分析
正常: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指标正常无明显异常表现 异常:呼吸频率加快、潮气量减少等指标异常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气囊漏呼吸机气囊是否漏气的试验
通过向气囊内充气观察气囊表面是否有漏气现象
原理基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和弹性当气囊内的压力发生变化时气囊的形状也会随之变化
如果气囊存在漏气充气时气囊无法充分膨胀或放气时气囊无法完全缩小从而可以判断气囊是否漏 气
气囊漏气试验的方法
气囊漏气试验的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任 何可能导致患者跌倒或受伤的因素。
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 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以便在试验 过程中进行呼吸。
试验结束后应将患者的气囊恢复原 状并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该试验可以帮助诊断 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疾 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哮喘等
自主呼吸试验的原 理基于呼吸生理学 和肺功能检测技术
自主呼吸试验的方法
定义:自主呼吸试验是一种检查呼吸系统功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试验原理: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气体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试验步骤:让患者平卧放松身体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等装置连接呼吸机调整呼吸机参数 使患者进行自主呼吸同时监测和记录相关参数。 注意事项: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深呼吸等干扰因素;注意观察患 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试验。
生。
监测生命体征:在 试验过程中应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包括心率、血压、 呼吸等以确保患者 的生理状态稳定。
自主呼吸试验PPT课件
试验步骤二:开始自主呼吸试验
总结词
启动呼吸机,开始自主呼吸试验
详细描述
在设定好呼吸参数后,启动呼吸机,开始自主呼吸试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密 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呼吸机与患者呼吸同步,避免出现人机对抗的情况 。
试验步骤三:观察与记录
总结词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详细描述
在自主呼吸试验过程中,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同时,需 要记录试验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以便后续分析。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将作为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的依据。
如长期卧床、重症监护 等需要监测呼吸功能的
情况。
试验的原理
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的气流、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呼吸频率、肺活量等生理参数, 分析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利用呼吸肌电图等手段检测呼吸肌的活动和功能,了解呼吸动力和呼吸中枢的调节 功能。
通过比较正常值和异常值,判断呼吸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并评估异常的程度和性质。
目的
自主呼吸试验主要用于诊断呼吸 系统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 病情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试验的适用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哮喘、肺
纤维化等。
神经系统疾病
外科手术
其他情况
如脊髓损伤、脑卒中等 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
如肺切除、气管手术等, 评估手术对呼吸系统的
影响。
02
自主呼吸试验的准备
试验前的评估
01
02
03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状 况、用药情况等,以便确 定是否适合进行自主呼吸 试验。
评估患者认知情况
确保患者理解试验的步骤 和要求,能够配合完成试 验。
自主呼吸试验ppt课件
3分钟试验
为SBT前得筛查试验 主要观察VT、RR的变化 终止试验:VT<5ml/Kg或RR>35次/分 意义:初步判断,用于SBT前得筛查
2019
-
6
SBT试验方法
T形管试验:目前已很少用 完全脱离呼吸机
低水平CPAP:5cmH2O 低水平PSV: 5~7cmH2O PEEP 5cmH2O 持续时间:30~120min
撤离呼吸机的指征
导致呼衰的病因消除 生命体征稳定 病人神志清楚 自主呼吸能力强、咳嗽反射良好; 氧浓度(FiO2)<40%;血气分析正常; 肾功基本正常; 取得病人配合。
撤离呼吸机的方法
直接撤机 间断撤机 过渡撤机
2019
-
10
撤机前的准备
有效治疗呼吸衰竭原发病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各种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和改善 高呼吸负荷的纠正 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自主呼吸试验
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代荣钦
2019
-
1
自主呼吸试验
应用时机 试验方法 持续时间 过程评价 试验后处理
2019
-
2
概 述
自主呼吸试验(SBT) 运用T管或低支持水平的自主呼吸模式于 有创通气患者,通过短时间的动态观察, 以评价患者是否能耐受自主呼吸,是判断 能否成功撤机较为可靠的手段。
患者的心理准备
2019 11
通气和氧合能力
通气能力
病人的呼吸力量或幅度是否足够 病人TV、VC或MV所能维持的水平 用床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能测定判断
氧合能力
反映肺内气体交换情况,根据血气判断
排除血液动力学异常
自主呼吸试验演示文稿
SBT终止标准
肺泡气体交换功能恶化 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 呼吸节律变化 明显的精神、神志改变 明显的主观感觉不适 明显发汗 明显的呼吸功增加
试验后处理
成功:脱机 失败:继续战斗 频率:每天一次 例外:COPD
撤机指征
撤离呼吸机的指征
导致呼衰的病因消除 生命体征稳定 病人神志清楚 自主呼吸能力强、咳嗽反射良好; 氧浓度(FiO2)<40%;血气分析正常; 肾功基本正常; 取得病人配合。
氧合能力
反映肺内气体交换情况,根据血气判断 排除血液动力学异常
咳嗽和主动排痰的能力
咳嗽反射
是脱机的前提
呼吸肌的力量
中枢原因已被去除 周围因素已被纠正
气道通畅
必疲劳未得到有效治疗 肺部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心理障碍
脱机困难的处理
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合理的心理护理,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 有呼吸机依赖倾向的病人,针对其形成原
3分钟试验
为SBT前得筛查试验 主要观察VT、RR的变化 终止试验:VT<5ml/Kg或RR>35次/分 意义:初步判断,用于SBT前得筛查
SBT试验方法
T形管试验:目前已很少用 完全脱离呼吸机
低水平CPAP:5cmH2O 低水平PSV: 5~7cmH2O PEEP 5cmH2O 持续时间:30~120min
因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撤机失败的常见原因
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潴留 上气道阻塞 呼吸肌疲劳
呼吸肌疲劳
原因
肺部疾病未愈 心输出量↓ 低氧血症 通气机与吸气肌肉不协调
治疗
治疗基础肺部疾病 纠正血液动力血异常 应用合适的撤机技术 使用茶碱类药物增加膈肌强度
撤离呼吸机的方法
直接撤机 间断撤机 过渡撤机
自主呼吸试及气囊漏气试验ppt课件
-51-
-8-
T管试验 T管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直接相连 加温湿化装置加温加湿吸入气体 保持FiO2不变 完全自主呼吸 试验成功者重插率较低
-9-
低水平CPAP 通气模式:CPAP 气道内正压:5cmH2O FiO2维持不变
-10-
低水平PSV 通气模式:PSV 压力支持水平:5~8cmH2O
4/48(8)
12/49(24) 0.027 3/48(6) 9/49 (18) <0.001
Ferrer M
9/79(11)
18/83(22) 0.12
2/79(3)
12/83(14)
0.015
Nava S. Crit Care Med, 2005, 33(11):2465-70
Fererr M.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3:164–170 -25-
650-210=440ml 相对漏气量
(650-210)/650=67.7%
-41-
Cuff leak test 阳性判断标准
Miller
Engore Sandh
n
u
Jaber
Maury kriner
kriner Chung
wang
Sukhu panyar
ak
例数
100 524 110 112 99 462 462 95 110 543
床急症 临床表现:喉头及喉头下部大气道损伤、水肿及肉芽肿形成 体征:轻微者可闻及上气道高调喘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导致呼吸衰竭
-30-
拔管后哮鸣音的发生率:3.5~30.2 %
拔管后喉部水肿的发生率:4.2~36.8 %
气囊漏气试验
气囊漏气试验(cuff leak test,CLT):主要是比较排空气管插管气囊前后潮气量的变化,来协助评估患者拔管后是否有上呼吸道阻塞的问题,进而降低拔管后重新插管的伤害。
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10ml注射器、吸痰管、测压表。
2.患者准备:充分清除口鼻腔及气囊上滞留物。
操作流程:1.将模式更换为V-A/C,根据患者情况设置合理参数。
2.将监测波形更换为容量-时间曲线。
3.将气囊完全放气,待患者稳定后,连续记录5-6次呼出潮气量的大小。
取其中最小3个数的平均值。
4.计算吸-呼出潮气量的差值或相差率,并据此判断气囊漏气试验是否阳性。
5.将气囊充气,测量并维持合适气囊呀。
6.恢复原模式及参数。
结果判断:气囊漏气试验阳性标准(成人):1.潮气量的差值<110ml;2.(吸气潮气量-呼气潮气量)/吸气潮气量<15%。
结论:阳性结果预计UAO或再插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阴性结果不能除外UAO或再插管的可能。
CLT阳性结果的处理:延迟气管插管或采用气管切开;无创正压通气CPAP;应用气道扩张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影响CLT的因素:气管导管管径是粗细;松开气囊后患者呛咳反射明显;气囊周围的痰液堆积影响周围缝隙。
CLT病人的选择:不应常规应用于临床,假阳性:肥胖、主支气管病变。
实施CLT:拔管后易发生上气道阻塞的高危人群。
拔管后易发生UAO的高危因素:儿童、女性患者、气管插管时间(超过36小时)、反复插管患者、气管插管的管径、近期气道损伤。
注意事项: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力学及主观感受,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
吸气潮气量(机器设置或患者自主吸气时的潮气量);呼气潮气量(机器监测所得的实际值)。
上气道梗阻(upper airway obstrucion,UAO):定义:由于声门水肿或大气道异物(痰痂或肿瘤)所致上气道气流严重受阻的临床急症。
临床表现为喉头及喉头下部大气道损伤、水肿及肉芽肿形成。
体征:轻微者可闻及上气道高调喘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导致呼吸衰竭。
气囊漏气试验
气囊漏气试验(cuff leak test,CLT):主要是比较排空气管插管气囊前后潮气量的变化,来协助评估患者拔管后是否有上呼吸道阻塞的问题,进而降低拔管后重新插管的伤害。
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10ml注射器、吸痰管、测压表。
2.患者准备:充分清除口鼻腔及气囊上滞留物。
操作流程:1.将模式更换为V-A/C,根据患者情况设置合理参数。
2.将监测波形更换为容量-时间曲线。
3.将气囊完全放气,待患者稳定后,连续记录5-6次呼出潮气量的大小。
取其中最小3个数的平均值。
4.计算吸-呼出潮气量的差值或相差率,并据此判断气囊漏气试验是否阳性。
5.将气囊充气,测量并维持合适气囊呀。
6.恢复原模式及参数。
结果判断:气囊漏气试验阳性标准(成人):1.潮气量的差值<110ml;2.(吸气潮气量-呼气潮气量)/吸气潮气量<15%。
结论:阳性结果预计UAO或再插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阴性结果不能除外UAO或再插管的可能。
CLT阳性结果的处理:延迟气管插管或采用气管切开;无创正压通气CPAP;应用气道扩张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影响CLT的因素:气管导管管径是粗细;松开气囊后患者呛咳反射明显;气囊周围的痰液堆积影响周围缝隙。
CLT病人的选择:不应常规应用于临床,假阳性:肥胖、主支气管病变。
实施CLT:拔管后易发生上气道阻塞的高危人群。
拔管后易发生UAO的高危因素:儿童、女性患者、气管插管时间(超过36小时)、反复插管患者、气管插管的管径、近期气道损伤。
注意事项: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力学及主观感受,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
吸气潮气量(机器设置或患者自主吸气时的潮气量);呼气潮气量(机器监测所得的实际值)。
上气道梗阻(upper airway obstrucion,UAO):定义:由于声门水肿或大气道异物(痰痂或肿瘤)所致上气道气流严重受阻的临床急症。
临床表现为喉头及喉头下部大气道损伤、水肿及肉芽肿形成。
体征:轻微者可闻及上气道高调喘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导致呼吸衰竭。
气囊漏气试验
气囊漏气试验(cuff leak test,CLT):主要是比较排空气管插管气囊前后潮气量的变化,来协助评估患者拔管后是否有上呼吸道阻塞的问题,进而降低拔管后重新插管的伤害。
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10ml注射器、吸痰管、测压表。
2.患者准备:充分清除口鼻腔及气囊上滞留物。
操作流程:1.将模式更换为V-A/C,根据患者情况设置合理参数。
2.将监测波形更换为容量-时间曲线。
3.将气囊完全放气,待患者稳定后,连续记录5-6次呼出潮气量的大小。
取其中最小3个数的平均值。
4.计算吸-呼出潮气量的差值或相差率,并据此判断气囊漏气试验是否阳性。
5.将气囊充气,测量并维持合适气囊呀。
6.恢复原模式及参数。
结果判断:气囊漏气试验阳性标准(成人):1.潮气量的差值<110ml;2.(吸气潮气量-呼气潮气量)/吸气潮气量<15%。
结论:阳性结果预计UAO或再插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阴性结果不能除外UAO或再插管的可能。
CLT阳性结果的处理:延迟气管插管或采用气管切开;无创正压通气CPAP;应用气道扩张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影响CLT的因素:气管导管管径是粗细;松开气囊后患者呛咳反射明显;气囊周围的痰液堆积影响周围缝隙。
CLT病人的选择:不应常规应用于临床,假阳性:肥胖、主支气管病变。
实施CLT:拔管后易发生上气道阻塞的高危人群。
拔管后易发生UAO的高危因素:儿童、女性患者、气管插管时间(超过36小时)、反复插管患者、气管插管的管径、近期气道损伤。
注意事项: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力学及主观感受,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
吸气潮气量(机器设置或患者自主吸气时的潮气量);呼气潮气量(机器监测所得的实际值)。
上气道梗阻(upper airway obstrucion,UAO):定义:由于声门水肿或大气道异物(痰痂或肿瘤)所致上气道气流严重受阻的临床急症。
临床表现为喉头及喉头下部大气道损伤、水肿及肉芽肿形成。
体征:轻微者可闻及上气道高调喘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导致呼吸衰竭。
气囊漏气试验
气囊漏气试验(cuff leak test,CLT):主要是比较排空气管插管气囊前后潮气量的变化,来协助评估患者拔管后是否有上呼吸道阻塞的问题,进而降低拔管后重新插管的伤害。
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10ml注射器、吸痰管、测压表。
2.患者准备:充分清除口鼻腔及气囊上滞留物。
操作流程:1.将模式更换为V-A/C,根据患者情况设置合理参数。
2.将监测波形更换为容量-时间曲线。
3.将气囊完全放气,待患者稳定后,连续记录5-6次呼出潮气量的大小。
取其中最小3个数的平均值。
4.计算吸-呼出潮气量的差值或相差率,并据此判断气囊漏气试验是否阳性。
5.将气囊充气,测量并维持合适气囊呀。
6.恢复原模式及参数。
结果判断:气囊漏气试验阳性标准(成人):1.潮气量的差值<110ml;2.(吸气潮气量-呼气潮气量)/吸气潮气量<15%。
结论:阳性结果预计UAO或再插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阴性结果不能除外UAO或再插管的可能。
CLT阳性结果的处理:延迟气管插管或采用气管切开;无创正压通气CPAP;应用气道扩张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影响CLT的因素:气管导管管径是粗细;松开气囊后患者呛咳反射明显;气囊周围的痰液堆积影响周围缝隙。
CLT病人的选择:不应常规应用于临床,假阳性:肥胖、主支气管病变。
实施CLT:拔管后易发生上气道阻塞的高危人群。
拔管后易发生UAO的高危因素:儿童、女性患者、气管插管时间(超过36小时)、反复插管患者、气管插管的管径、近期气道损伤。
注意事项: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力学及主观感受,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
吸气潮气量(机器设置或患者自主吸气时的潮气量);呼气潮气量(机器监测所得的实际值)。
上气道梗阻(upper airway obstrucion,UAO):定义:由于声门水肿或大气道异物(痰痂或肿瘤)所致上气道气流严重受阻的临床急症。
临床表现为喉头及喉头下部大气道损伤、水肿及肉芽肿形成。
体征:轻微者可闻及上气道高调喘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导致呼吸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管后呼衰
ERS,ATS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29: 1033–1056
SBT试验结果的评价及应用
SBT
成功
失败
气道评价
通过
未通过
充分的呼吸支持,积极寻找失败原因
SBT试验结果的把握与处理
试验成功 立即撤机 是否可以立即拔管?
撤机≠拔管
拔管成功的影响因素
自主呼吸能力
气道开放程度
气囊漏气试验
气保护能力
吞咽能力 咳嗽咳痰能力
咳嗽咳痰评价
痰量 吸痰次数 <1次/2时 估计量 <30ml/天
主动咳嗽能力 3
5
连续多次强有力的咳嗽
4
更有力的咳嗽
观感受等临床指标
HR、RR、BP、SpO2
VT、血气分析
规定时间内无异常指标出现试验成主功观感受
某项指标出现异常并持续一段时间(30S-2min) 试验失败
试验终止标准
主诉和临床症状 客观指标
主诉呼吸困难 兴奋、焦虑 精神抑郁 发汗 面色苍白 辅助呼吸肌参与
PaO2 ≤50-60mmHg,SpO2<90%,FiO2≥0.5 PaCO2>50mmHg或较试验前增加>8mmHg pH<7.32或较试验前增加>0.07 RR>35次/分或较试验前增加50% HR>140或较试验前增加20% SBP>180mmHg或较试验前增加20% SBP<90mmHg
3
有明显的咳嗽声响
2
较弱的咳嗽声响
1
但无明显的咳嗽声响
0
咳嗽指导下,无咳嗽动作
SBT试验结果的把握与处理
试验失败 充分的呼吸支持 积极寻找失败原因 纠正失败原因后每24h行一次SBT
为什么要采取充分通气支持方式?为什么要等 24h再重新进行SBT?
(1)Tobin的研究表明:SBT的失败的原因常是呼吸系统机械力学的异 常,而这些异常不太可能迅速恢复。 (2)SBT失败可引起呼吸肌疲劳,需要24h或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另一方面,在两次SBT之间,维持稳定的支持水平,可降低因过度积极 地降低支持水平而诱发呼吸肌过度负荷的危险。 (3)Esteban的研究证明:每天2次SBT,与每天1次SBT比较,没有提供 更多的好处而每天2次SBT浪费医疗资源。
Nava S. Crit Care Med, 2005, 33(11):2465-70 Fererr M.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3:164–170
NPPV在撤机过程中的作用
过渡性应用 SBT失败的COPD患者 低呼吸支持水平时,有创与无创效果相当
纠正失败原因后每24小时 行一次SBT
拔管
撤机,保留人 工气道
有创机械通气 是否超过24h?
是
是否通过试验 前评估
否 是
是否行SBT?
是
选择试验方式、试验 持续时间进行SBT
是
试验过程中有无
评估指标异常?
有
无
SBT成功,结合临床指 导判撤机
第二天
SBT失败,终止试验,充 分通气支持,积极查找 失败原因
Esteban A, et al, N Engl J Med 1995;332:345–350 Tobin MJ,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7; 155:906–915
SBT试验结果的把握与处理
部分患者,特别是AECOPD患者,尽管SBT失败,但神志清 楚,咳嗽有力,肺部感染基本控制,各器官功能相对稳定 ,无NPPV禁忌征,且所接受的呼吸支持力度已降到较低水 平,可考虑拔管后给予NPPV辅助通气。
试验方式
T管试验 低水平(5cmH2O)CPAP 低水平(5-8cmH2O)PSV
----ACCP et al. Chest,2001;120:375S–395S. ----ERS,ATS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29: 1033–1056.
T管试验
T管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直接相连 加温湿化装置加温加湿吸入气体 保持FiO2不变 完全自主呼吸 试验成功者重插率较低
自主呼吸试及气囊漏气试验详解演 示文稿
优选自主呼吸试及气囊漏气试验
自主呼吸试验
运用T管或低水平支持的自主呼吸模式 通过短时间的动态观察 评价患者能否耐受自主呼吸 判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能否撤机
应用时机
插管上机>24h 病情相对稳定 试验前评估
试验前评估
满足上表各项条件的患者可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各项条件应采取个体化原则评估
NPPV在呼吸支持中的地位
非机械通气 无创通气
有创通气
拔管后即刻进行预防性应用
研究对象
拔管后具有出现呼吸衰竭高危因素的患者
研究设计
SBT成功后随机分为 NPPV组 常规治疗组
Nava S. Crit Care Med, 2005, 33(11):2465-70 Fererr M.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3:164–170
带机方式安全性较T管高
带机方式能以较快的速度返回试验前模式
带机方式判断准确、及时
试验时间选择
一般选择上午进行 文献报导观察30分钟与120分钟的拔管成功率无差异 目前普遍采用30min作为常规试验持续时间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监测与评价
持续监测通气功能、氧合功能、血流动力学和主
低水平CPAP
通气模式:CPAP 气道内正压:5cmH2O FiO2维持不变
低水平PSV
通气模式:PSV 压力支持水平:5~8cmH2O
根据人工气道管径、长度选择 FiO2、PEEP维持不变
带机方式VST管
低水平PSV与CPAP属于带机试验方式 带机方式操作简便
无需断开呼吸机,直接调节参数和模式即可
研究结果
研究者 Navs S
失败例数(%)
ICU死亡例数(%)
P值
P值
NPPV组
对照组
NPPV组
对照组
4/48(8) 12/49(24) 0.027 3/48(6) 9/49 (18) <0.001
Ferrer M 9/79(11) 18/83(22) 0.12 2/79(3) 12/83(14) 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