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实施
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开通启用—-加强信用平台建设,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开通启用—-加强信用平台建设,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室塑宣_●■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开通启用—-加强信用平台建设,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2008年1月7日,建设部在北京举行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开通启用仪式.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按动按钮,宣布”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正式开通启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推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对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行业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建设部提出:”要大力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信信息平台,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当前,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的开通启用,标志着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迈出了关键而坚实的一步!也是全国建筑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贯彻落实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近年来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高峰时期,建筑市场中各方主体信用缺失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强行要求垫资承包,肢解工程发包,明招暗定,拖欠工程款;一些承包企业层层转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些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中介机构办事不公正,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信用意识较为薄弱,违法违规的失信成本较低;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各个管理环节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市场管理和现场管理缺乏联动.信用缺失不仅造成建筑市场混乱,经营成本浪费,也给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很大风险.因此,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就十分迫切和必要.近年来,建设部和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2o05~r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同年l1月, 在江苏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研讨会,并确定上海,江苏和浙江为试点省市,要求三地加快推动长三角区域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2006年建设部又启动了环渤海区域试点工作,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有关省市,使得两大区域形成了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态势.与此同时,全国其他地方的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广西,四川,福建等地在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都做了积极地尝试,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奖惩机制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区域试点的经验做法,响应地方和行业的建议呼声,2007年1月建设部出台了《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发布了《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随后,按照实现”标准,平台,法规,奖惩四个统一”的工作思路,建设部下大力气着手构建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一方面,建设部充分发挥试点先行的积极作用,会同上海,江苏和浙江等试点地区先后召开了22次专题协调会议,组织技术方案论证和专题5调研,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建设部市场司以课题委托的方式,与建设部信息中心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协同机制.市场司负责提出业务需求,设定工作目标,监督系统运行,推进信息应用,争取经费支持等工作.信息中心负责网站,服务器,带宽等网络基础设施的提供,及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由信息中心选择有关软件公司,负责信息报送系统的开发调试,以及今后系统的升级完善等技术支持工作.顺畅的协调机制确保了工作的效率,从拟定工作计划,到落实各自工作分工,控制好关键任务节点,平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2007年l1月,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启用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的通知》,提出将统一对外发布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信息.l2月25日,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链接到建设部门户网站, 开始进行信用信息数据的模拟传输和调试运行.今天,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将正式开通启用,这意味着以信用信息平台的建立为突破口,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二,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的重要作用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是对外发布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记录信息的权威渠道.平台的主要功能是,运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网络手段,采集各地诚信信息数据,发布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记录,重点对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并方便社会各界查询;整合表彰奖励,资质资格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为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人员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普及和传播信用常识,及时发布行业最新的信用资讯,政策法规和工作动态,为全国建设行业提供信用信息交流平台.诚信信息平台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解决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引发了建筑市场诸多失信行为的重要原因,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信用信息平台将信用信息记录下来,并向全社会公开,有关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都可查询彼此的信用状况,共享信息资源,将大幅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状况,信用信息的公布将有效遏止失信行为的发生.信用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功能不仅仅让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受益, 它还将成为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信用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或授信者手620082安装中,国务院要求,要先从各部门和行业开始,逐步建立成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作为社会信用信息的子系统,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将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二是有利于提高建筑市场的监管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就要把政府监管这支”看得见的手”同市场机制这支”看不见的手”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正是对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是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整合甚至再造目前的管理流程.借助于信用信息平台强大的动态数据库系统,突破封闭式的部门监管与地方割据,将彼此脱节的管理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建筑市场与工程现场的管理联动,达到全方位, 全过程的管理.通过对信用信息的分析,加工和处理,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进行市场预测,制定行业政策,加强市场引导,使监管工作有的放矢,从而有效地解决当前建筑市场监管存在的”三强三弱”的问题:即准入管理手段强,清出及后期监管手段弱;对承包方监管手段强,对发包方行为约束力弱;对重大事故处理能力强,对市场日常不规范行为处罚弱.三是有利于促进长效信用机制的完善.信用信息平台通过对不良行为信息的公布披露,使各方主体失信行为曝光于市场之中.市场自然会选择信用记录良好者作为交易对象,而那些失信的企业或个人在建筑市场中将无容身之地,并将最终被清出市场,这是对失信者最有效最严厉的惩罚.市场各方主体由此尝到甜头,将从被动遵守规则转为主动信. 守承诺.”守法诚信”将作为市场主体共同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被认可,信用意识被强化,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信用文化,而这正是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所追求的长远目标.由此可见,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将促进政府监管与市场选择的相互融合, 有力地推动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为核心的长效信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建筑市场信用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筑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三,当前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工作重点当前,要抓住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开通启用的良好时机,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一是要认真做好诚信信息报送工作.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今天正式启用了,接下来最当紧的任务就是要切实做好平台启动后信息数据充实的工作.建设部将督促各地按照《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和《关于启用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本区域内诚信行为信息的归集和整理,按时登录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进行诚信行为信息的报送.为此,2007年11月27目,建设部特地在广西举办了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报送培训会,全国31省区市都派人参加了培训,有关技术操作和资源分配问题已经解决.按照《通知》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007年12月30目以前,完成本区域内2007年全年发生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报送工作.目前,有不少地方已经将诚信信息报送到了建设部,但还有一些地方还没有及时上报信息.2008年1月1日以后,按照不良行为信息公布制度的要求,将转入常规的信息报送机制.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此项工作的分管领导,业务负责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好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的采集,整理,报送等工作,真实,完整,及时地公布不良行为记录信息.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试点省市要率先将有关信息报送建设部,为全国做好表率.今年一季度,建设部将对各地诚信行为信息发布和报送工作进行检查,并向全国通报有关情况.二是要认真做好不良行为信息的公布应用.2007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出”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ff’J#F”,大力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按照这一要求,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基本信息和不良行为记录都是公共信息,理应实行公开公布制度.由此可见,统一对外发布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记录信息,已成为加强市场监管,转变政府职能,科学依法行政的迫切要求.为此,部省市三级要形成层级监督和协调联动的机制.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进行检查记录,将所采集到的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及时报送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采集,汇总和公布本地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记录信息.不良行为信息以有权行政机关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7日内在网上公布.公布内容应与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中的企业,人员和项目数据库的基本信息相结合,形成信用档案,内部长期保留.其中,符合《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的不良行为记录,除在本省信用信息平台公布外,还应在公布之日起7日内,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建设部,由建设部统一在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公布.通过系统提供的信息查询界面,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可以动态查询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行为信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工程担保与保险,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充分利用己公布的诚信行为信息,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逐步健全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三是试点区域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2007年12月7H,建设部在江苏南京举行了长三角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的开通仪式.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的启用,并不意味着长三角信用信息试点工作的结束,而是新阶段试点工作的开始.目前,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统—对夕布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信息.而长三角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则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完善功能,不断创新,在诚信手册电子化,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互认等方面取得突破. 2007:f~z3月,建设部曾向全国转发上海,江苏和浙江三地联合发出的《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及《建设方案纲要》.纲要提出,长三角要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建立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和执业人员三大基础数据库,完善区域,省(市)两级信息交换平台,做到长三角市场监管信息全覆盖,实现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工程建设和建筑市场监管功能,监管信息和公共信息查询功能,企业和人员信用管理功能,违法违规行为的预警功能.为实现这些目标,长三角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另外,前不久,在建设部组织协调下,环渤海区域有关试点省市也建立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组,明确了牵头领导和负责人员,完善了协同工作机制.有关省市表示将抓住环渤海区域陕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试点工作.建设部将继续从多方面对两大区域试点工作给以切实支持.通过建立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必将有助于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有助于解决当前市场主体信用意识薄弱和信用缺失的问题,有助于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推动建筑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7。
全国建设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2002年7月30日(V4.60)一、企业状况数据库1、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唯一编码,企业名称,建立时间,注册地址,行政区代码,原证书编号,现证书编号,企业详细地址,隶属关系,营业执照注册号,企业类型,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企业网址,电子邮箱,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职务,法定代表人职称,法定代表人学历,法定代表人电话,企业经理,企业经理职务,企业经理职称,企业经理学历,企业经理电话,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职务,技术负责人职称,技术负责人学历,法定代表人资历,从业人员年末人数,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工程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工程技术人员中中级职称人数,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有职称人数,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高级职称人数,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中级职称人数,有资质项目经理总数,一级项目经理,二级项目经理,三级项目经理,预算员,预算员持证,安全员,安全员持证,质检员,质检员持证,施工员,施工员持证,有中专以上学历,聘用退休技术人员,年末离退休人员,资产总额,实收资本,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实有资本金,近三年工程结算收入,机械设备台数,机械设备净值,机械设备原值,技术装备率,机械设备总功率,动力装备率,利润总额,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净值,建筑业增加值,固定资产年折旧额,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净值,所得税,净值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劳动者报酬,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营业利润,净资产,净利润,负债总额,注册资本金,国有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企业总收入,工程结算收入,其它收入,利税总额,近三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施工单位工程个数,当年新开工单位工程个数,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次数,房屋建筑面积,在建单位工程个数,经济损失,合格工程个数,鲁班奖个数,发生重大施工伤亡事故次数,不合格工程个数,省部优工程个数,死亡人数,重伤报时间2、资质类别:企业唯一编码,企业名称,经济性质,省份,市州,县区,资质序列,资质类别,资质等级,发证机关,资质就位日期,原证书编号,新证书编号3、机构主要人员:企业唯一编码,人员类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文化程度,照片,施工管理资历,毕业时间,毕业学校,毕业专业,电话,传呼4、机构主要人员工作简历:企业唯一编码,人员类别,序号,姓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作单位,工作内容,担当职务5、技术人员名单:企业唯一编码,序号,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称等级,级别,身份证号码,专业,毕业时间,毕业学校6、项目经理名单:企业唯一编码,序号,姓名,性别,学历,身份证号码,专业,级别,职称,项目经理证书号码,证书扫描件7、主要工程业绩:企业唯一编码,序号,项目名称,资质类别,规模指标,工程类别,描述,数量,单位,合同价,建设单位,工程承包方式,结算情况,施工组织方式,计划工期,所在地区,鉴证单位,联系人,实际工期,延误原因,验收单位,安全评价,获奖情况,联系电话,结算价格,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备注,质量评定结果,工程合同号,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编号,施工许可证号,是否部份承担,承担部份8、代表工程业绩:企业唯一编码,序号,项目名称,资质类别,规模指标,工程类别,描述,数量,单位,合同价,是否部份承担,承担部份,结算价格,开工时间,竣工时间,质量评定结果,工程合同号,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编号,施工许可证号9、企业简历及组织结构:企业唯一编码,企业简历,组织结构情况,企业章程10、企业主要机械设备:企业唯一编码,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设备类别,型号规格,数量,原值,净值,资质类别,描述数量,描述单位,描述名称11、处罚情况:企业唯一编码,序号,标题,被处罚人,法定代表人,地址,处罚内容,处罚时间,最终结论,处罚部门,省份,证书编号,备注12、事故:企业唯一编码,序号,事故编号,事故名称,事故类型,事故级别,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事故经过及初步原因分析,采取措施,事故发生部位,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经济损失,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建设单位负责人,设计单位,设计单位负责人,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勘察单位,勘察单位负责人,监督单位,监督单位负责人13、年检情况:企业唯一编码,序号,年检部门,年检时间,年检结果,备注㈡勘察设计企业1、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唯一编码,企业名称,组织机构代码,企业法定代表人,职务,技术负责人,职务,企业负责人,职务,信息系统负责人,信息系统负责人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企业网址,电子邮件,所属地区,所在城市,联系电话,企业上级主管,隶属,最早成立时间,工商注册时间,企业类型,企业执照注册号,开户银行及账号,注册资本,币种,现有资质等级,承接范围,证书编号,技术骨干平均工作面积(平方米),职工总数,离退休人员总数,技术人员总数,离退休人员总数,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技术骨干总数,离退休人员总数,一级注册建筑师,离退休人员总数,二级注册建筑师,离退休人员总数,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离退休人员总数,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离退休人员总数,注册工程师,离退休人员总数,是否已参加设计保险,是否是上市公司,是否有局域网,是否具有对外经营权,是否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2、证书信息:企业唯一编码,序号,证书号,是否专项证书,级别,证书类型,发证日期,发证部门,有效期,正本主行业范围,正本跨行业范围,副本主行业任务范围,副本跨行业任务范围,证书扫描件3、主导工艺(主导专业)人员:企业唯一编码,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毕业学校,所学专业,职称,从事专业,勘察设计工龄,身份证号码,备注4、注册执业人员概况:企业唯一编码,序号,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毕业学校,专业,注册类别及等级,注册证书号,执业印章号,是否离退休,身份证号码,备注。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建筑市场是建筑商品交换的场所,与一般的经济市场相比,建筑市场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交易行为的形式趋向多元化、复杂化。
但无论市场交易行为的形式多么复杂,它都必须遵守一项基本原则,即信用原则,否则,市场交易行为就都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标签:建筑市场;信用体系;面临问题;解决措施一、建筑市场的行业信用问题(一)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尚处起步阶段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是微观主体的利益驱动,随着各主体利益空间的逐渐扩大与扩张,转轨经济(如中国经济)中主体间的利益冲突逐渐加剧,而市场经济的主要冲突恰恰就是利益冲突。
西方国家经过数百年的市场经济实践,已经探索出了既能有效调整这种利益冲突、又不至于损及市场经济发展活力的机制。
由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构成的信用经济体制就是一种调整利益冲突、维系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模式。
这里的信用体系指涉及征信机制、信用记录使用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属于制度经济学中正式规则的范畴,作為本文探讨对象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即取此意;而诚信文化则相关于非正式规则范畴,指人们对诚实信用道德伦理的普遍接受与维护,如信用安徽等提法。
在经历了早期的报复性(相对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长期生产力压抑而言)爆发性、粗放型增长后,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经济深受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缺失的羁绊,各行业、产业、市场的发展都严重受制,其中建筑行业、建筑市场的发展所受影响尤深。
有鉴于此,在国务院加紧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建设部制定了《全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建设领域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市场行为信用标准》等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始了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步探索。
两年来,这些探索已取得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初步成果,但这些成果尚属治标层面,要从根本上改善建筑市场的信用环境,必须在两个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即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推进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健康发展。
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连接试点工作会议纪要

故 的 ,住 房城 乡建 设 主管 部 门应 当在事 故性 质认 定 后 1 0 日内 ,向上 级住 房城 乡建设 主管 部 门报送 有 关材料。
第二十一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 按照规定 ,通过 “ 全 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
结合本地区实际,依照本规程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
向社会公布事故责任企业和人员 的处罚情况 , 接受
第二十条 对 于 经 调 查 认 定 为非 生产 安 全 事
送上 级住 房 城 乡建设 主管 部 门 。 国务 院住 房 城 乡建 设 主 管部 门 定 期 对 事 故 报 告 和查 处工作 进 行通 报 。 第 二十 三 条 第 二 十四 条 省 级 住 房城 乡 建 设 主 管 部 门可 本 规程 自印发之 日起 施行 。
2 0 1 2年 1 1 月 1 5日, 住 房 城 乡建设 部建 筑市 场 监 管 司 在 昆 明 组 织 召 开 了建 筑 市 场 监 管 信 息 系 统 连接 试点 工作 会议 ,北 京 、上海 、江 苏 、浙江 、福
信息需求驱动、无偿共享为原则 ,采取先易后难 、 平等交换 的方式 ,按照全国统一 的数据标准 ,加快 对已有监管信息 的整合 , 建立和完善本行政区域内
一
、
建议 明确监管信 息系统 的定位及用途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并尽快出台 《 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 法》 ,规范监管信息数据采集、传输 、维护工作。
二、 监管 息系统建 设工作涉及 面广 、 工作量大 , 各级 住房 城 乡建设 主管 部 门应建 立统 一 的组织 协调 机构 ,为系统建设 工作提 供组织 、人员 、技术 、资金
( 来 源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 房 和城 乡建 设部 网 )
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 …
市级业务系统
市 级 业 务系 统
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系统架构设计 功能模型
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系统架构设计 监管内容 企业 监管企业的基本情况、业绩及市场违法违规情况等内容,同时对企 监管企业的基本情况、业绩及市场违法违规情况等内容, 业变更及市场行为进行随时跟踪, 业变更及市场行为进行随时跟踪,并形成企业信用档案 执业人员 执业人员监管主要管理执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资格情况、获奖情况 执业人员监管主要管理执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资格情况、 及违规违法情况等, 及违规违法情况等,同时对变更信息及人员的市场行为进行随时跟 踪,并形成执业人员信用档案
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建筑行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目的和意义 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整顿规范建筑市场 减少和遏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本期的具体目标:打通信息孤岛,市、省、部之间、各业务部门之间信 本期的具体目标:打通信息孤岛, 部之间、 息共享(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监督与管理功能 息共享(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监督与管理功能 ),
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具体实现 部级监管系统框架图如下: 部级监管系统框架图如下:
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具体实现 省级监管系统框架图如下: 省级监管系统框架图如下:
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具体实现 市级系统主要的功能是管理业务数据并按接口标准生成省级监管所需要 的数据,各地市级业务部门的子系统之间可以是物理上连接的( 的数据,各地市级业务部门的子系统之间可以是物理上连接的(在一个局域 网内),也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部分(需要通过城域网连接), ),也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部分 ),但由于各部 网内),也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部分(需要通过城域网连接),但由于各部 门都是对省级中心节点, 门都是对省级中心节点,所以各部门的业务数据都可以通过省级的数据整合 平台进行数据的交换,完成各部门之间必要数据的共享。 平台进行数据的交换,完成各部门之间必要数据的共享。 如果地市级各业务部门已有管理系统, 如果地市级各业务部门已有管理系统,则可以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进行必 要的调整,以符合整个系统的数据库规范, 要的调整,以符合整个系统的数据库规范,并在省级数据整合平台公布的数 据库接口上完成数据的转换和上传。 据库接口上完成数据的转换和上传。有条件的地市级也可以将各业务子系统 进行整合再上传到省级,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可以直接使用由建设部信息 进行整合再上传到省级,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可以直接使用由建设部信息 中心编制的标准业务管理系统完成地市级业务部门管理功能并方便快捷的实 现数据的上传和整合)。 现数据的上传和整合)。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信息管理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信息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3.12.29•【文号】建办市函〔2023〕391号•【施行日期】2023.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信息管理的通知建办市函〔2023〕39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局:为进一步加强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管理,落实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数据审核监管责任,强化工程项目信息录入和审核,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工程项目数据标准。
按照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要求,我部对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见附件。
请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抓紧修订完善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相关数据标准,做好平台改造升级工作,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与全国平台对接。
二、加快工程项目信息归集(一)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将本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产生的工程项目信息,按规定逐级推送至全国平台。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等系统的工程项目信息可共享至同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并逐级推送至全国平台。
(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可通过各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录入工程项目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在本通知印发之日前已竣工验收的工程项目,企业需对项目信息进行补录的,应抓紧向项目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补录申请,补录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
三、加强工程项目信息审核管理(一)工程项目信息实行分级管理。
A级数据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确认,B级数据由市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确认,C级数据由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确认,D级数据由建筑市场主体填报、未经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系统一体化平台建设

建筑与预算CONSTRUCTION AND BUDGET2016年第6期DOI:10.13993/ki.jzyys.2016.06.016收稿日期:2016-02-21作者简介:何川(196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0402(2016)06-0059-031建设背景建设部于2014年5月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与诚信体系建设、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的要求。
2014年8月,住建部有下发了《关于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平台建设的目标和完成时限,争取在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31个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
2建设目标“辽宁省一体化工作平台”旨在建立一个集全省建筑市场信息采集发布、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从业主体诚信评价于一体的一体化工作平台。
从而对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工程项目、信用信息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动态记录工程项目各方主体市场和现场行为,有效时限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监管的联动,全面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
3业务范围分析经过对省厅组织机构职能分析后,建筑市场相关业务涉及处室有工程建设处、勘察设计处、工程质量安全与保障处、建设行业发展处等处室;涉及省、市(县)三级业务协同管理,在建筑市场监管过程中除了纵向垂直管理外,必然存在横向多业务部门间的协同管理;业务数据间存在互通共享的需求。
建筑市场监管数据主要包含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诚信信息四部分数据;涉及到部级、省级、市(县)级三级部门间的数据联动具体业务数据范围有:企业资质:9类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系统一体化平台建设何川1,王世卓2(1.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辽宁沈阳110001;2.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海淀100037)摘要:近几年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建筑市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应用,为规范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纷纷开发了适合自身业务需要的管理软件,采取的都是独立开发系统,多头采集信息,垂直上报数据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各管理职能部门的需要,实现了本部门的垂直管理,数据也通过地市汇集到省,但各类系统均采用数据分层管理、单独汇总、独立上报,虽然部分系统内部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特别是没有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各部门自行开发的系统平台不尽一致,数据库结构千差万别,各系统之间缺乏关联,没有形成横向相互连通的共享系统,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只能满足本部门日常管理的需要,无法和各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导致行业监管信息不能动态、准确、实时地采集,数据资源无法实现共享,不能满足对整个建筑市场进行全面监督管理的需要。
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
2014年12月25日
二、实施过程
二、实施过程
❖ 全国第一批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与部中央数 据库联通
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北京、上海、江 苏、安徽、湖南、四川、陕西、海南等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 信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实现了和住房城乡建 设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中央数据库 的实时联通。
重磅消息! 住建部四库一平台实现全国联网,市场监管
新时代到来!
❖ 2016年3月,全国31个省级建筑市场监管 与诚信信息基础数据库与住房城乡建设部 中央数据库实现实时互联互通,初步实现 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 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
❖
三、四库一平台与资质申报系统、信息采集系统
二、实施过程
❖ 全国第二批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与部中央数据库联通 ❖ 2015年底,全国第二批10个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
化工作平台日前完成建设。至此,全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实现了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 统中央数据库的实时联通。今年5月至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 建筑市场监管司继续全面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 加大对各地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体系建设的巡查力度,重点 推进第二批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 强化督促质量进度,确保实现部省监管与诚信数据互联共享。
互通,以身份证可以查人员,以单位名可以查人员,
以人员可查单位。作用是解决数据多头采集、重复
录入、真实性核实、项目数据缺失、诚信信息难以
采集、市场监管与行政审批脱离、“市场与现场”
两场无法联动等问题,保证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
信息产业部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信[2002]570号
![信息产业部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信[2002]570号](https://img.taocdn.com/s3/m/589c78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1.png)
信息产业部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正文:---------------------------------------------------------------------------------------------------------------------------------------------------- 信息产业部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信[2002]570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系统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规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行为,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和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
(一) 信息网络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和分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二) 信息资源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的资源系统;(三) 信息应用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应用系统。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监理单位是指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并具备规定数量的监理工程师和注册资金、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固定的工作场所和相关的监理工作业绩,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证书》,从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业务的单位。
监理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
第二章主管部门及其职责第六条信息产业部负责全国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 制定、发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法规,并监督实施;(二) 审批及管理甲级、乙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三) 负责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的资格管理;(四) 监督并指导全国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
“四库一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新标准发布

住建部印发全国房建和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信息系统数据标准为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方式,推进施工图设计文件数字化审查工作,促进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图审查信息共享,提高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效能,近关键词:施工图审查 标准8新闻资讯 2019·2“四库一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新标准发布近日,住建部印发《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要求各地主管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新数据标准实施工作,确保在2019年6月底前完成本地区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工程项目数据库升级工作。
新标准主要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试行)》(建市[2014]108号)为基础,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 根据各地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实际运行情况,对数据标准进行了完善,例如增加了单体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项目技术指标等信息;二是以整合共享为目标,打通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监管各业务系统数据,有效实现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监管“两场联动”,为此增加了工程造价、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及施工现场管理等信息; 三是为进一步落实工程项目信息归集监管责任,提高数据质量,新标准在工程项目主要环节增加了信息审核部门和信息审核人信息,该信息在监管数据库中存储,不对外公布。
此外,为加强工程项目信息分级分类管理。
在工程项目各环节增加了数据来源信息,按照不同的数据来源对工程项目各环节信息进行归类和管理;在工程项目基本信息中增加资质申报信息,对该项目用于资质申报的有关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关键词:四库一平台 新标准关键词:工程勘察资质 市场放开住建部明确:申请建设工程勘察资质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明确建设工程勘察业务不属于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
为贯彻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建设工程勘察市场对外开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近日,住建部就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建设工程勘察资质有关事项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资质审批部门受理外商投资企业(含新成立、改制、重组、合并、并购等)申请建设工程勘察资质,审批标准和要求与内资企业一致。
住建部四库一平台政策是什么

住建部“四库一平台”政策是什么一、什么是“四库一平台”?“四库一平台”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发布平台,包括企业库、人员库、项目库、信用库,四库互联互通,以身份证可以查人员,以单位名可以查人员,以人员可查单位。
作用是解决数据多头采集、重复录入、真实性核实、项目数据缺失、诚信信息难以采集、市场监管与行政审批脱离、“市场与现场”两场无法联动等问题,保证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关联性和动态性,全面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
“四库一平台”是业内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发布平台”的称法,各省建设的平台一般称为“某某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基于各地实际管理的需要,平台建设内容不尽相同,例如四川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由资质资格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信用体系评价、综合信息查询、行政执法管理等5大平台,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信息安全等3大体系,全省统一的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工程项目、信用评价和公共资源5大基础数据库构成,集全省建筑市场信息采集发布、网上办事办公、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从业主体诚信评价为一体,达到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系统共生、数据同源的一体化工作平台要求。
二、四库一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政策1、背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国务院下属的一个部委,其相关政策制定离不开国务院统一部署与安排,也与各部委相关政策密切关联,都是基于国务院整体布局。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信息化提升为国家战略,通过信息化实现办公效率提升和对市场主体全过程监督与管理,这已是既定方针。
2、政策为贯彻落实2014年5月在安徽召开的全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暨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与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保障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有效运行和基础数据库安全,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7月制定了《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试行)》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市[2011]86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市[2011]86号](https://img.taocdn.com/s3/m/1f5f215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48.png)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市〔2011〕86号)当前,我国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目前建筑市场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落实建设单位责任,严格依法发包工程(一)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一律不得发包。
建设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基本程序、工期、造价、质量、安全、节能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依法进行项目发包,不得以任何名义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或者擅自简化法定建设程序。
建设工程发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已经履行工程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2.发包人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3.有满足工程发包所需的资料或文件;4.工程建设资金已经落实;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禁止设置不合理的招标条件。
建设单位要严格依法进行工程招标,不得设置不合理条款排斥或限制潜在投标人,不得将所有制形式、企业注册地、过高资质等级要求、特定地域业绩及奖项等设置为招标条件,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
(三)禁止肢解发包工程。
建设单位要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不同的承包单位。
建设单位将施工总承包单位资质范围内的工程发包给两个及以上单位的,视为肢解发包,有关部门要依法进行查处。
山西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6.03.21•【字号】晋建建字[2006]119号•【施行日期】2006.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建建字[2006]119号)各市建设局(建委),省直有关单位:现将《<山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组织,统筹安排经费,确定专门人员,配合做好各项工作。
山西省建设厅二〇〇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山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推进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手段,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我厅在充分研究我省工程建设和建筑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的构想。
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建设《山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
一、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工程建设过程为主线,以网络化管理为手段,以信息数据为支撑,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建设主体,工程建设监管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公开。
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由省建设厅组织开发,厅信息中心进行数据集中管理,统一发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工程建设主管部门配备终端设备,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所辖工程项目、企业和个人执业信息数据的确认和输录工作。
二、系统建设的分类和范围《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分为《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企业和个人执业信息系统》,《建筑市场监管机构信息系统》三个子系统。
涵盖各类建设工程、参与工程建设的各类企业和个人,参与工程管理的各级各行业管理部门(机构)的信息数据。
三、子系统的功能设置1、《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系统》:以工程建设进度为主线,将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状况、参与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项目管理、服务状况,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与工程进度数据同步远程传输和动态监管服务,为企业从业和个人执业的信用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市〔2011〕86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市〔2011〕86号)当前,我国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目前建筑市场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落实建设单位责任,严格依法发包工程(一)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一律不得发包。
建设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基本程序、工期、造价、质量、安全、节能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依法进行项目发包,不得以任何名义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或者擅自简化法定建设程序。
建设工程发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已经履行工程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2.发包人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3.有满足工程发包所需的资料或文件;4.工程建设资金已经落实;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禁止设置不合理的招标条件。
建设单位要严格依法进行工程招标,不得设置不合理条款排斥或限制潜在投标人,不得将所有制形式、企业注册地、过高资质等级要求、特定地域业绩及奖项等设置为招标条件,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
(三)禁止肢解发包工程。
建设单位要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不同的承包单位。
建设单位将施工总承包单位资质范围内的工程发包给两个及以上单位的,视为肢解发包,有关部门要依法进行查处。
建设单位直接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分包单位支付分包工程款,或者要求承包单位将已经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分包给指定单位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四)禁止建设单位指定工程分包单位。
承包单位对其承包范围内的部分专业工程依法进行分包时,建设单位不得指定分包单位,不得要求承包单位购入其指定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采用与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签订“三方协议”的方式变相指定分包单位。
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实施PPT34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与实施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建设工程监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建设工程监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信息系统在建设工程监管领域的运用对促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分析了现今建设工程监管面临的新形势,并对建设工程的监管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
标签:建设工程;监管;信息系统;创新引言:目前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建设工程的实际发展需求,这不仅阻碍了建设工程施工的发展,还造成一系列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因此在今后建设工程的发展中,必须做好工程的监管工作,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
一、建设工程监管面临的新形势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被建设工程所推广和应用,同时针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变化的特点,当前面临的工程监管形势主要如下:1、国家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促使建筑市场全面开放,但市场的有效监管却未及时跟进,致使建筑企业对项目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履职不到位。
在建筑市场结构尚待优化、地方融资平台不断变化,建筑企业良莠不齐,违法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以包代管等问题屡禁不止。
2、建筑市场未有效发挥门槛作用。
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由于传统思维与管理经验导致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建筑企业为了承揽项目,不择手段恶意竞争;建设投资方不断压缩建设成本与建设周期;施工项目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减少施工现场的投入,导致工程实体质量安全难以保障。
3、监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尚需理清,法治化建设有待加强。
新形势下,部分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由于体制关系,既承担着决策和监督的职能,又肩负建设的职责,致使工程监管的主体与客体混淆不清。
为进一步加快监管体系下的法治化建设步伐,需明确行政体制下监管职能。
4、城乡统筹与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促使建筑队伍不断壮大,由于熟练的专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农民工群体大量涌向施工一线,不但使建筑实体的施工质量安全承受着新的技术压力,而且对现场管理与政府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政府政绩、形象工程对监管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地方政府不断地将文明施工、绿色施工、节能减排、预防安全事故等管理目标落实在监管职责中,监管考核也更加严格。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8.12.29•【文号】建办市〔2018〕81号•【施行日期】2018.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的通知建办市〔2018〕8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45号),加快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提高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我部对《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试行)》(建市﹝2014﹞108号)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形成《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数据标准中有关内容与本数据标准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数据标准为准。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新数据标准实施工作,确保在2019年6月底前完成本地区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工程项目数据库升级工作。
请于2019年1月底前将本地区填报的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联络员登记表(附件2)报我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二、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信息归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工程项目信息采集管理的主体责任,明确工程项目信息归集责任人,建立责任追溯制度,对篡改数据、虚假归集的责任人,应当严肃问责。
三、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应用,指导和服务建筑市场有关主体及时通过平台办理各项业务,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工作机制,推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在市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筑市场监管业务中有效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工作进度要求
1、 省 8月25日前:设备、线路、人员到位 9月上旬:培训本省有关监管系统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9月10日前:完成建筑市场监管系统应用软件安装调试,并向建设 部申请联网测试 9月25日前:完成试点省份城市的VPN联网应用测试,部级及通过测 试的省级建筑市场监管系统开始运行 10月份:系统正式开始运行 10月份以后:系统进一步完善
二、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建筑市场监管系统分为部、省、市三级框架 。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省辖各地市的数据 进行整合后通过数据传输平台上传到建设部 的监管数据库中。
市级监管系统框架图
省级数据监管平台
数据传输平台和数据整合平台
市
市
市
级 业
级
级
业 …… 业
务
务
务
系
系
系
统
统
统
省级监管系统框架图
上传到部级监管数据库
八、投资预算(供参考)
1、省一次性投资(约75万)包括:系统软硬件平台、系统实施、监管软件(数据传输平 台、数据整合平台、监管平台)、数据线路初装费、人员培训 等
日常运行费用(7万元/年) 256K数据线路费用:7万元/年
2、市
一次性投资(约50万元)
包括:系统平台、系统实施、应用软件、数据线 路初装费、人员培训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任务是:在建设部的 统一部署下,负责组织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市场 监管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制定本 省系统实施方案;负责组织进行本省有关系统管理 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 的系统联网调试;负责本省系统的设备采购、集成 和网络专线申请。
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任务是:在省级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本市系统建设 ,配合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完成数据的采集工 作,不同的业务管理部门通过使用各自的业务管 理系统生成相应的业务数据库,这些数据通过数 据传输平台上传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完成各业务系统运行所需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数据 传输的实现。
3、联网
五、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任务
建设部主要负责制定系统总体实施方案 、技术实施方案,统一部署、指导全国建 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负责制定 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负责对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实施 进度的控制,督促检查各省市系统建设情 况;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和业务培 训。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620.1 0.2619:50:0519 :50:05 October 26,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6 日下午7 时50分 20.10.2 620.10. 26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6 日星期 一下午7 时50分 5秒19:50:0520 .10.26
1、组织实施机构
部级 组 织 机 构:部信息化领导小组 运营管理机构:建设部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机构:建设部信息中心
省级
组 织 机 构:省建设厅信息化工作领导 小组办公室、业务管理部门
运营管理机构:自定 技术支持机构:自定
市级 组 织 机 构:市建委
2、人员培训
系统开发人员培训 系统维护人员培训 业务管理人员培训
9.2 落实人员
省级、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系统管理员、监管人员: 负责网络平台日常运营维护管理、技术服 务、监管信息上报、部省市之间联系
9.3 落实设备
省级节点软硬件配置(参考)
① 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防病毒软件、建筑 市场监管系统
② 硬件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路由器、 防火墙、交换机(集线器)等
③ 线路
市级节点软硬件配置(参考)
① 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防病毒软件、建筑 市场监管系统
② 硬件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路由器、防 火墙、交换机(集线器)等
③ 线路
9.4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原则:
①符合 “关于建立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 的通知 ”的要求
谢谢大家!
1、监管工程项目建设流程中的施工图 设计文件审查、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工 程监理、质量管理、安全监督、合同监管
、竣工验收备案等几个主要环节。
2、监管建筑市场有关企业的基本情 况、资质情况、业绩和违法违规情况等 ,同时对企业变更信息及市场行为随时 跟踪载入相应的企业数据库中,形成企 业的信用档案。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月 下午7时 50分20 .10.261 9:50Oc tober 26,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6 日星期 一7时50 分5秒1 9:50:05 26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7时50 分5秒 下午7时 50分19 :50:052 0.10.26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 10.2620 .10.261 9:5019:50:051 9:50:05 Oc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26日 星期一7 时50分 5秒Mo nday , October 26,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62020年10月 26日星 期一7 时50分5 秒20.1 0.26
②符合《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实施方案》 ③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切实可行
9.5 督促、检查
内容: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建设情况 形式:现场督促检查、书面报告或电话了解情况 分工:部负责检查省和直辖市、省负责所辖城市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620 .10.26 Monday , October 26, 2020
一、系统建设的目标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建立 部、省、市三级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网络,逐步完善三级数据交换体系,形成实 时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国建筑市场全面 、及时、有效的监管。
系统建设的目的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建筑市场监管,提 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适应加入WTO和 建立统一开放建筑市场的要求,综合利用信息网 络资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和政 府宏观管理、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形成规范运行 的建筑市场,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人 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做出贡献。同时,建立并完善 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信用档案,使 之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与实施
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建设部科技司 二○○二年八月七日
报告内容
一、系统建设的目标和目的 二、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三、监管内容 四、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五、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任务 六、工作进度要求 七、组织实施 八、投资预算(供参考) 九、工作要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9:50:05 19:50:0 519:50 10/26/2 020 7:50:05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619 :50:051 9:50Oc t-2026-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9:50:0519 :50:051 9:50M onday , October 26, 2020
省级各业务系统
市
级
各
数
数
业 务 ……
据 传
系
输
统
平
据 整 合 平
监管数据库 (省级)
监 管 平 台
数
台
台
据
部级监管系统框架图
公众信息网发布
省
级
数
整
据
监
合
传
管
后
输
监管数据库
平
的
平
(部级)
台
数
台
据
三、监管内容
主要是针对建筑市场管理过程中容易出 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如违反法定建 设程序、规避招标、招标投标中的弄虚作假 、违法分包和无证、越级承包工程等。具体 来讲,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建筑市场有关企 业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三个方面的监管,包括 监管查询、数据上报、数据统计、汇总等功
2、市 8月25日前:设备、线路、人员到位 9月中旬:培训本市有关监管系统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9月15日前:完成建筑市场监管有关业务系统软件安装调 试,并向建设部和所在省申请联网测试 9月25日前:完成建筑市场监管系统的VPN联网应用测试 10月份:系统正式开始运行 10月份以后:系统进一步完善
七、组织实施
3、监管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 资格情况、获奖情况和违法违规情况等, 同时对人员变更信息及市场行为随时跟踪 载入相应的人员数据库中,形成专业技术 人员信用档案。
四、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1、平台 * 部、省、市三级广域网 * 省、市内部局域网
2、监管软件及平台 :
(1)数据整合平台 (2)数据传输平台 (3)监管软件 * 监管查询软件 * 统计分析及报表生成软件 * 远程维护与运行监控软件
日常运行费用(4.5万元/年) 64K数据线路:4.5万元/年
九、工作要求
1、落实机构、人员、资金和设备 2、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3、督促、检查
9.1 机构问题
● 成立建筑市场监管系统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组织 系统建设的牵头单位
● 确定建筑市场监管系统的运营管理机构、技术支 持机构
● 落实建筑市场监管系统初期建设资金和运营费用
3、设备、系统软件采购及安装调试
设备及系统软件采购 可以委托建设部统一采购,也可按照技术要求自行采 购
安装调试 路由器、防火墙可委托由建设部统一组织安装调试 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主机等基础环境由销售方安 装调试 监管软件可以自行调试或委托建设部进行安装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