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

合集下载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形如ax+b=0的方程,其中a和b是已知的实数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1. 将方程的常数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使方程变为ax=-b。

2. 如果a不等于零,那么可通过两边同除以a得到x=-b/a。

这是方程的唯一解。

3. 如果a等于零且b等于零,那么方程为0=0,此时任意实数都是解。

4. 如果a等于零且b不等于零,那么方程为0=b,此时没有解,方程无解。

解方程实际上是寻找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

对于一元一次方程来说,其解的唯一性是这类方程的特殊性质。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其实是代数中的基本操作,但在实际问题中,方程往往具有更具体的含义,解方程则对应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过程。

例如,一个问题可能是要求解两个数之和等于10的问题。

可以设其中一个数为x,那么另一个数就是10-x。

于是就可以得到方程x+(10-x)=10。

将方程化简为x=5,即得到解x=5。

这样就找到了使得两个数之和等于10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应用非常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关于价格、时间、速度等的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推导出物理定律和数学关系。

在经济学中,一元一次方程也常用于分析供需关系和市场均衡。

需要注意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只是数学中的一种技巧和方法,准确地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背景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解方程往往需要结合其他数学知识和技巧,如代数运算、方程组的解法等。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学习和掌握其他高级数学知识的关键。

通过解方程的训练,可以提高思维逻辑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解方程也培养了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在推理和计算过程中要保持细心和准确。

因此,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对于数学教育和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移项
ax-cx=d-b
合并同类项
(a-c)x=d-b
系数化为1
练习:解下列方程:
(1) 5x-7=2x-10;
解:移项,得
(2) -0.3x+3=9+1.2x.
解:移项,得
5x-2x=10+7,
合并同类项,得
-0.3x-1.2x=9-3,
3x=-3,
-1.5x=6,
系数化为1, 得
系数化为1,得
x=-1.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
学习目标
1.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的方法.
2.学会运用移项解形如“ax+b=cx+d”的一元一次方
程.
3.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
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02 新 知 初 探
03 当 堂 达 标
04 课 堂 小 结
PART 01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则
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那么每人分3本时,图书总数是
每人分4本时,图书总数是
则可列方程
3x+20
=
3x+20
4;
你能解这个方程吗?显
然解这个方程的第一步
不是合并同类项,因为
1. 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C
A. 由5x-7=2,得5x=2-7
B. 由6x-3=x+4,得3-6x=4+x
C. 由8-x=x-5,得-x-x=-5+8
D. 由x+9=3x-1,得3x-x=-1+9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
一元一次方程(也称为一次方程)是指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
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之一
是移项。

移项是通过改变方程中的项的位置,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并
将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另一边,从而得到一个更简化的形式。

以下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步骤:
1. 首先,将方程中的所有常数项(即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
一边。

例如,如果方程为2x - 5 = 1,则将-5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得
到2x = 1 + 5,即2x = 6。

2. 接下来,将方程中的系数项(即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在该步骤中,要根据项的正负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如果未知数
项的系数为正数,则将该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应将符号取反。

如果未
知数项的系数为负数,则将该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时符号不变。

由于
系数项移动到等号的另一边时,影响其符号的是移动前的正负情况。

例如,将2x = 6中的2x移动到等号的另一边,由于2x的系数为正数,所以2x移动后需要变为-2x,得到-2x = 6。

3. 最后,根据需要计算未知数的值,将方程进行求解。

可以通过除以
未知数的系数来解得未知数的值。

在这个例子中,通过除以-2,得到x = 6 ÷ -2,即x = -3。

综上所述,移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通过改变方程中项的位置,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从而得到最终的解。

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移项)(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移项)(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解:若设新工艺的废水排量为2xt,则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为5xt.由题意得
5x-200=2x+100
移项,得
5x-2x=100+200
合并同类项,得
3x=300
系数化为1,得
x=100
所以
2x=200,5x=500
答:新工艺的废水排量为200t,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为500t.
针对练习
4.七年级(2)班全班同学去郊游,需要一定费用,如果每位同学付5元,
3x-4x+20=4x-4x-25
3x-4x+20=-25
3x-4x+20-20=-25-20
3x-4x=-25-20
-x=-45
x=45
移项
移项的定义
(教材P122)
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
形叫做移项.
问题三:归纳解 形如:3x+20=4x-25 的方程的步骤?
1
1
x-x= +2.
3
4
合并同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2x=2.
系数化为1,得
x=1.
6.5m=-6.5.
系数化为1,得
m=-1.
2 9
- x= .
3 4
系数化为1,得
27
x=- .
8
3.判断下面的移项是否正确.
(1)从2x=3-x得到2x-x=3.( × )
(2)从8+x=6得到x=6-8.( √
系数化为1,得
x=-2.
探究新知
问题一: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
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RJ)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2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RJ)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2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__3_x-__4_x__=-__2_5_-__2_0_
1.判断下列方程的变形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在括号里打“×”,并改正.
(1) 由 3+x=8 得 x=8+3;x=8-3 ( × )
(2) 由 6x=8+x 得 6x-x=-8;6x-x=8( × )
(3) 由 4x=3x+1 得 4x-3x=1;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 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1. 通过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 应用意识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2. 学会运用移项解形如“ax + b = cx + d”的一元一次方 程,进一步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重点:初步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形成一元一次 方程的概念.
步骤能否简化?
3x +20=4x-25
两边减 20,减 4x 移项
3x-4x=-25-20
合并同类项 -x=-45
某项移项后,有什么 变化吗?
系数化为1 x=45
变号.
请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归纳出移项的定义:
移项: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作移项.
例1 解下列方程:
(1) 3x + 7 = 32 - 2x;
解:该小组有学生 x 人.
根据树苗的数量一定,列得方程
2x+3=3xBiblioteka 12.移项,得2x-3x=-12-3.
合并同类项,得 -x=-15.
系数化为 1,得
x=15.
树苗:2×15+3=33 (棵).
答:该小组有学生 15 人,共有 33 棵树苗.
见《 》或《 》对应课时练习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2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2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知能精练知识点:移项1. 方程3x+6=2x -8移项后,正确的是( )A .3x+2x=6-8B .3x -2x=-8+6C .3x -2x=-6-8D .3x -2x=8-62. 下列解方程中,移项正确的是( )A .由5+x =18得x =18+5B .由5x +31=3x 得5x -3x =31 C .由21x +3=-23x -4得21x +23x =-4-3 D .由3x -4=6x 得3x +6x =43. 在解方程2314-=+x x 时,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A .2134-=+x xB .1234--=-x xC .1234-=-x xD .1234--=+x x4. 已知当b =1,c =-2时,代数式ab +bc =10-ca ,则a 的值是( )A .12B .6C .-6D .-125.某人有连续4天的休假,这4天各天的日期之和是86,则休假第一天的日期是( ).A.20日B.21日C.22日D.23日6. 4-23x =25x +2变形为-23x -25x =2-4,这种变形叫__________,其根据是__________. 7. 方程2x-0.3=1.2+3x 移项得 .8.当=x _____时,代数式24+x 与93-x 的值互为相反数.9.已知y 1=2x+3,y 2=215-x ,如果y 1=2y 2,则x=_______.10.若2(1)0x y y -++=,则22x y +=___.11. 解方程:4227-=+-x x12. 张老师给学生分练习本,若每人分4本,则余8本,若每人分5本,则缺2本, 求有多少名学生和多少本练习本.学科能力迁移13.【易错题】解下面的方程时,既要移含未知数的项,又要移常数项的是( ).A.372x x =-B.3521x x -=+C.3321x x --=D.1511x +=14.【新情境题】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11222y y -=+■.怎么办呢?小明想了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53y =,于是很快补上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完成了作业.同学们,你能补出这个常数吗?它应是( ).A1 B.2 C.3 D.415.【变式题】若132x y =-,224x y =+,当y =_______时,12x x =.16.【多解法题】若32x -=,则x 的值为_____.课标能力提升17. 【探究题】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如图3-2-5),前两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要使第三架天平也平衡,那么“?”处应放“■”的个数为( )A.5B.4C.3D.218. 【开放题】已知2)53(1--m 有最大值,则方程2345+=-x m 的解是( )A.79B.97C.79-D.97- 19.【综合题】若2x n+1与3x 2n-1是同类项,则n=______.20.【解决问题型题目】2004年4月我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假设K120次空调快速列车的平均速度提速后比提速前提高了44千米/时,提速前的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填写提速后的列车时刻表,并写出计算过程.品味中考典题21.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并且这个两位数大于40且小于52,则这个两位数是( )A .41B .42C .43D .44 B22.某商店一套西服的进价为300元,按标价的80%销售可获利100元,若设该服装的标价为x 元,则可列出的方程为 .迷途知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精彩空间数学冤案人类很早就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对一元三次方程的研究,则是进展缓慢.古代中国、希腊和印度等地的数学家,都曾努力研究过一元三次方程,但是他们所发明的几种解法,都仅仅能够解决特殊形式的三次方程,对一般形式的三次方程就不适用了.在十六世纪的欧洲,随着数学的发展,一元三次方程也有了固定的求解方法.在很多数学文献上,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称为“卡尔丹诺公式”,这显然是为了纪念世界上第一位发表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诺.那么,一元三次方程的通式解,是不是卡尔丹诺首先发现的呢?历史事实并不是这样.数学史上最早发现一元三次方程通式解的人,是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另一位数学家尼柯洛·冯塔纳(Niccolo Fontana). 冯塔纳出身贫寒,少年丧父,家中也没有条件供他念书,但是他通过艰苦的努力,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十六世纪意大利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由于冯塔纳患有“口吃”症,所以当时的人们昵称他为“塔尔塔里亚”(Tartaglia),也就是意大利语中“结巴”的意思.后来的很多数学书中,都直接用“塔尔塔里亚”来称呼冯塔纳.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冯塔纳利用十分巧妙的方法,找到了一元三次方程一般形式的求根方法.这个成就,使他在几次公开的数学较量中大获全胜,从此名扬欧洲.但是冯塔纳不愿意将他的这个重要发现公之于世.当时的另一位意大利数学家兼医生卡尔丹诺,对冯塔纳的发现非常感兴趣.他几次诚恳地登门请教,希望获得冯塔纳的求根公式.可是冯塔纳始终守口如瓶,滴水不漏.虽然卡尔丹诺屡次受挫,但他极为执着,软磨硬泡地向冯塔纳“挖秘诀”.后来,冯塔纳终于用一种隐晦得如同咒语般的语言,把三次方程的解法“透露”给了卡尔丹诺.冯塔纳认为卡尔丹诺很难破解他的“咒语”,可是卡尔丹诺的悟性太棒了,他通过解三次方程的对比实践,很快就彻底破译了冯塔纳的秘密.卡尔丹诺把冯塔纳的三次方程求根公式,写进了自己的学术著作《大法》中,但并未提到冯塔纳的名字.随着《大法》在欧洲的出版发行,人们才了解到三次方程的一般求解方法.由于第一个发表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人确实是卡尔丹诺,因此后人就把这种求解方法称为“卡尔丹诺公式”.卡尔丹诺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并且据为已有,这一行为在人类数学史上留下了不甚光彩的一页.这个结果,对于付出艰辛劳动的冯塔纳当然是不公平的.但是,冯塔纳坚持不公开他的研究成果,也不能算是正确的做法,起码对于人类科学发展而言,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3.2解一元一次方程(二)1. C ;2. C ;3. B ;4. A ;5. A ;6. 移项,等式基本性质(1);7. 2x-3x=1.2+0.3;8. 1;9. 21;10. 2;11. 32=x ; 12.有学生10人,有练习本48本.13. B ;14. B ;15. 6;16. 5或1;17. A ;18. A ;19. 2;20. 解:设列车提速后行驶时间为x 小时,根据题意,得264442644x x +=,解得 2.4x =.故到站时刻为4︰24,历时2.4小时.21. B ;22. 80%300100x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
1.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钟和300分 钟, 按两种记费方式各需要交多少元? 2. 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 记费方式相同的情况吗?为什么?
随堂练习
某服装店出售一种优惠卡,花200 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以在这家商店 按8折购物,什么情况下买卡购物合算?
课堂小结:
1.移项:将方程中的项从方程一边 移 到另一边时,注意要变号。
系数化为1,得 x=6
例2 解方程 x 3 4 1 x. 2
解:移项,得 x 1x 43 2 合并,得
3x 7 2
系数化为1,得
x 14 3
随堂练习 一、解下列方程 (1) 5x+2=-8; (3) 7-2x=3-4x;
(5)9-3y=5y+5
(2) 3x =5x-14;
(4)
1 2
x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拓展应用
1.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
1,-3,9,-27,81,-243,…,
其中某3个相邻的数的和为-1701,
这三个数是多少?
设这三个相邻数中第一个数为X,则第
二个数为
;第三个数为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ppt
2.两种移动话费如表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知识回顾:
解下列方程:
1)3x5x x 8
2)
3 5
x
1 2
x
2
3x-20=4x-25 移项
3x-20 -4x+20=4x -25-4x+20 合并
-x=-5
系数化为1
X=5
注意:移项时要变号。
例1 解方程 4x-15=9.

数学解方程移项法

数学解方程移项法

数学解方程移项法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无论是商场购物、银行贷款还是科学研究等,都可以用到数学。

而方程移项法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围绕数学解方程移项法进行阐述。

一、概念
方程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两个表达式之间相等的关系式。

解方程就是要找出符合该等式的未知参数的值。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使用移项法来求解。

二、移项法
1. 移项法概念
移项法指的是在方程的两侧同时增减某个量,以便将未知量移到某一侧,从而达到求解其值的目的。

2. 移项法步骤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来说明移项法步骤。

(1)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ax+b=cx+d,其中a≠0,c≠0。

例如:2x+1=5x-3
(2)将所有类似项移到同一侧,并化简。

例如:
2x+1=5x-3
2x-5x=-3-1
-3x=-4
(3)将未知量x的系数变为1.
例如:
-3x=-4
(-3)/(-3)x=(-4)/(-3)
x=4/3
(4)检验所得解是否为方程的解。

例如:
2x+1=5x-3
2x+1=5(4/3)-3
2x+1=1
x=0
可以发现,x=0并不是方程的解,故所得解4/3是正确的。

三、总结
方程移项法是解方程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一元一次方程而言,移项法是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

但对于高阶方程,移项法的运用则需要更多的数学技巧和知识,因此在解题时一定要熟练掌握移项法并加强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武威九中孟文元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移项,这节内容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中都要用到。

因此,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传授观察比较和讨论的数学探究思想以及主动探究归纳的数学意识。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及七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为:知识与技能:(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体会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移项的含义,及运用移项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综合运用合并同类项、移项、系数化为1等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点:通过观察、对比和讨论,归纳出移项方法并灵活准确地运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二是练一练,让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的移项方法来解题,加深理解和记忆。

课堂练习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

5、综合应用:我把例4作为一道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分析探究,老师提示,学生上台讲解,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能力,更能起到训练学生的目的。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数学)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数学)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三 【一起探究】
解下列方程 (1)3x + 7 = 32 – 2x
解:移项,得
3x + 2x = 32 – 7 合并同类项,得
5x = 25 系数化为1,得 x = 5
探究新知
(2)x-3= 3 x+1 2
解:移项,得 x- 3 x=1+3. 2
合并同类项,得 - 1 x=4. 2
则货物的重量:4×3+2=14(吨)
巩固练习
1.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 C ) A. 由2+x=8,得到x=8+2 B. 由5x=-8+x,得到5x+x= -8 C. 由4x=2x+1,得到4x-2x=1 D. 由5x-3=0,得到5x=-3
2. 对方程 7x = 6 + 4x 进行移项,得_7_x__–_4_x__=__6_,合并同 类项,得___x__=__2__,系数化为1,得_3__x_=__6__.
系数化为1,得 x=-8.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四 【一起探究】
问题:若干辆汽车装运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汽车装4 吨,则这批货物有2吨不能运走;如果每辆汽车装5吨, 则装完这批货物后还可以装其他货物1吨,问这批货物 共有多少吨?汽车共有多少辆?
探究新知
解:设有x辆汽车,根据题意得 4x+2=5x-1 解得:x=3
合并同类项,得-
3x 5
=3.
系数化为1,得x=-5.
巩固练习
(2)移项,得4x-5x=-4+3.
合并同类项,得-x=-1. 系数化为1,得x=1. (3)移项,得3x - 2x+3x=1 - 4. 合并同类项,得4x=-3. 系数化为1,得x=- 34.
巩固练习
6.将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2颗, 那么就多8颗;如果每人3颗,那么就少12颗,这个班共有 多少名小朋友? 解:设这个班共有x名小朋友.根据题意,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3)(移项、去括号)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3)(移项、去括号)

移解项方:程根3据x–等6=式x+的3时基,本变性形质正,确方的程是中(的C ) 某边AC些移..33项 到xx-+改 另xx变 一==33符边+-号.66 后,可DB以..33从xx+–方xx=程=33-的+6一6
移项应注意什么? 要 变 号 !

速 1.如果2x+7=13,那2x=13_-__7_.
解方程
3x
2
+1=3–x
7-2x=3-4x
1 8

1 40

x 2
议一议:这道方程怎样解? -3(x-1)=9
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 解: 去括号,得
-3 x+3=9 移项,得 -3 x =9- 3

例2.解方程 4(2y+3)=8(1-y) -5(y-2)
解:去括号,得 8y+12=8-8y -5y+10
移项,得
8y+ 8y+ 5y =8 +10 - 12
合并同类项,得
21y = 6
系数化为1,得
y=
2 7
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不对, 请找出来! 解方程:2(x+3) -5(1-x)=3(x-1)
解: 2x+6 -5-5x=3x-1
2x-5x-3x = -1 -6 +5
-6x = -2 x=3
你能用不同种方法做吗?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复习回顾:
解方程 2x=5x-21
解: 方程两边都减去5x ,得 2x-5x=-21
合并同类项,得 -3x=-21
两边都除以-3,得
x=7
比较下面方程的变形 4x–15=9
4x=9+15
–15改变符号后,从方程左边移到右边.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移项解方程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移项解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内容。

2、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移项。

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都要用到。

学情分析:针对初一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讨论、思考、观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策略:1)、自主探索策略:通过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结论,归纳概括。

(2)、师生交流: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数学思想。

生生交流: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发表个人的见解,对问题进行探讨,互相学习。

教学目标:理解移项法,并知道移项法的依据,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复习回顾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的什么内容呀?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说到解方程,那么到目前为止你总共学了几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了?两种(除了合并同类项还有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说出解方程的依据(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再一起对答案)(1)2x-2=4(2)5x-2x=9上面的这两个方程第一个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的;第二个是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来解的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现在来看一下下面的3个小问题,先独立思考再找学生回答1.如果我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请完成下列填空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3x+20)本每人分4本,需要-4x-本,减去缺少的25本,这批书共--(4x-25)--本2.很明显这批书有2种分法,他们之间友存在怎样的关系呢?由于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所以由这两种分法得出的表示这批书总数的两个代数式是相等的。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范家屯三中
动手做一做:
(1)2X+3X+4X=18 解:合并同类项,得9X=18 系数化为1 ,得X=2 (2)13X-15X+X=-3 解:合并同类项,得-X=-3 系数化为1 ,得X=3
问题2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 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 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 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解下列方程: (1)6X-7=4X-5
3 1 (2) X-6= X 4 2

到目前为止,解分程 共分为哪几步?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 变号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3X+20=4X-25 解:移项得: 3X-4X=-25-20 合并同类项得:-X=-45 系数化为1得:X=45 由此可知,这个班上有45名学生。
例2 解方程3X+7=32-2X 解:移项,得3X+2X=32-7 合并同类项,得5X=25 系数化为1,得X=5
动脑想一想:方程的两边都有含有X 的项,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 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
3X+20=4X-25 解: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1,先在 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20, 得3X=4X-25-20 再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4X, 得3X-4X=-25-20
由方程 3X+20=4X-25 得到 3X-4X=-25-20 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 -20移到右边,把右边的4X变为 -4X移到左边。 把某项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时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吗?
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 本,共分出( 3X )本,加上剩余的 20本,这批书共( 3X+20 )本。每 人分4本,需要( 4X )本,减去缺的 25本,这批书共( 4X–25 )本。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二课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二课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原”是什么意思呢?说一说你的看法.
对消:合并同类项; 还原:移项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知识.巩固
列方程并将过程补充完整
x的5倍与2的和等于x的三倍 与4的差,求x的值.
5x+2=3x-4,
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3x=-2-4,
解方程移项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2+2=8+2,
5x=8+2. ②
即5x=10,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 得x=2
问题一:观察上面求解过程,②这个方程和①相比较那一项发生变化?
发生那些变化?
原方程相比,-2这一项发生变化
-2从方程左边位置移动到右边变
成+2,位置和符号发生了变化.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情景导入
5x–2=8
5x = 8 + 2
问这个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一边移到另一边,
这种变形称为移项
注意:移项要变号,正项变负项,负数变正项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思考.交流
解方程:5x-2=8①.
方程两边同时加2,得
5x-2+2=8+2,
也就是
5x=8+2. ②
即5x=10,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 得x=2
问题二:由①到 ②移项的依据是什么?
(1)8+7x=5x-2


(2) − = −


解:移项,得7x - 5x=-2 - 8.
解:移项,得 − = − + 合
合并同类项,得2x=-10.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的是找出使等式成立的x的值。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方法一:移项法移项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将方程的项重新排列,使得未知数x的系数为1。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将方程转化为2x = 7 - 3。

接下来,将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得到2x = 4。

最后,继续化简方程,得到x = 4/2,也就是x = 2。

所以,方程2x + 3 = 7的解为x = 2。

方法二: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一次方程的系数a和b都是整数,并且方程可以因式分解时,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来解方程。

例如,对于方程2x - 6 = 0,我们可以因式分解为2(x - 3) = 0。

根据零乘法,可以得到等式的解为x - 3 = 0,即x = 3。

所以,方程2x - 6 = 0的解为x = 3。

方法三:代入法代入法是一种直接将x的值代入方程中验证是否成立的方法。

例如,对于方程3x + 5 = 14,我们可以先猜测一个x的值,例如x = 3。

把x = 3代入方程中,得到3(3) + 5 = 14。

将方程简化后,可以发现等式两边相等。

所以,方程3x + 5 = 14的解为x = 3。

方法四:图像法图像法是通过绘制方程的函数图像来寻找方程的解。

对于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可以将方程表示为y = ax + b的形式。

通过画出y = ax + b的图像,我们可以观察到方程与x轴的交点,这些交点即为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0,我们可以绘制y = 2x - 3的直线,然后观察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解。

方法五:消元法消元法是通过变换方程,使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为零,从而降低方程的次数。

例如,对于方程3x + 2y = 7,我们可以通过消元法将方程转化为x = (7 - 2y)/3。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设采用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x t 和 5x t.
根据废水排量与环保限制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得
5x-200=2x+100.
移项,得
5x-2x=100+200.
合并同类项,得 3x=300.
系数化为 1,得
x=100.
所以
2x=200, 5x=500.
答:采用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 200 t 和 500 t.
(2)利用等式的性质 2,将方程逐步转化为 x = m (m 为常数)的形式.
新知探索
问题 2 把一批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若每人
分 3 本,则剩余 20 本;若每人分 4 本,则缺 25 本,
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方
设这个班有 x 名学生. 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每人分 3本,共分出 3x 本,加上剩余的 20 本,
系数化为 1,得
x =-8.
巩固练习
解下列方程:
(1)2x-6 = 4x-1; (2)1 x-6 = - 1 x + 4.
3
2
解:(1)移项,得 2x-4x = -1 + 6.
合并同类项,得 -2x = 5.
系数化为
1,得
x
=

5 2
.
解下列方程:
(1)2x-6 = 4x-1; (2)1 x-6 = - 1 x + 4.
3x + 20 = 4x – 25
解:等式两边减 4x,得 3x + 20 - 4x = -25.
等式两边减 20,得 3x - 4x = -25 - 20.
合并同类项,得 - x = -45
系数化为 1,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为1,得 x=3 .
移项时注意:(1)移项必须是由等式的
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等式的同
一边交换位置;
解题策略
(2)所移动的项的符号一定 改变 ; (3)不要把移项和加法交换律相混淆;
(4)移项时,一般都习惯把含未知数等式右边.
知识要点2 利用移项解方程的实际应用 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基本题型是利用 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式子 相等 列方程.
例1 (教材P89例3变式)解下列方程: (1)-x-4=3x; (2)5x-1=9; (3)-4x-8=4; (4)0.5x-0.7=6.5-1.3x. 分析: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方 法解答即可.
(1)-x-4=3x; (2)5x-1=9; 解:(1)移项,得-x-3x=4,合并同类项,得 -4x=4,系数化为1,得x=-1; (2)移项,得5x=9+1,合并同类项,得5x=10, 系数化为1,得x=2;
解:设有x人参加种树, 根据题意得10x+6=12x-14, 移项,得10x-12x=-14-6, 合并同类项,得-2x=-20, 系数化为1,得x=10. 答:有10人参加种树.
方法点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抓住题目中 的“相等”“谁比谁多多少”等表示数量关系 的词语,以便从中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 程.
4.解方程:
(1) 1 x-3=5; (2)2x-3=3x+2. 2
解:(1)移项,得 1 x=5+3,合并同类项,得 1 x=8,
2
2
系数化为 1,得 x=16;
(2)移项,得 2x-3x=2+3,合并同类项,得-x=5,
系数化为 1,得 x=-5.
(3)-4x-8=4; (4)0.5x-0.7=6.5-1.3x. 解:(3)移项,得-4x=4+8,合并同类项,得 -4x=12,系数化为1,得x=-3; (4)移项,得1.3x+0.5x=0.7+6.5,合并同类项, 得1.8x=7.2,系数化为1,得x=4.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完整版课件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完整版课件
这批书共有(3x+20)本.
(2)每人分4本,需要__4_x_本,减去缺的25本
, (4x−25
这批书共有 )
本.
相等关系是:_这__批__书__的__总__数__是__一__个__定__值__. 列得方程:____3_x_+_2_0_=__4_x_−_2_5______.
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 不同的式子相等
学习目标
1. 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的方法.(重点) 2. 学会运用移项解形如“a x+b=cx+d ”的一元一
次方程.(重点) 3. 能够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
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
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 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 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 丁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
2.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A. 由2+x=8,得到x=8+2 B. 由5x=−8+x,得到5x+x=−8 C. 由4x=2x+1,得到4x−2x=1 D. 由5x−3=0,得到5x=−3
( C)
移项一定 要变号
典例精析
例1 解下列方程:
(1) 3x 7 32 2x ;
移项时需要移哪
解:(1)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3x = -21. 系数化为1,得
x = 7.
你能说说由方程③到方 程④的变形过程中有什 么变化吗?
知识要点
移项的定义 一般地,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 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的依据及注意事项 移项实际上是利用等式的性质1. 注意:移项一定要变号
小试牛刀
1.下列方程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D )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2》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2》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2课时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出示课本P88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那么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思路.学生讨论、分析: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本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3.列方程:3x+20=4x-25 (1)设问1:怎样解这个方程?它与上节课遇到的方程有何不同?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设问2: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3x-4x=-25-20 (2)设问3: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设问4: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答复,师生共同整理: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三、课堂练习1.学生练习课本P90练习第1题.2.解以下方程:(1)3x+5=4x+1;(2)9-3y=5y+5;(3)3b+4=5b-6 ;(4)7-6x=-2x+3.四、综合应用,稳固提高1.讨论学习课本P90例4.2.将一块长、宽、高分别为4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的圆柱,它的高是多少?(精确到0.1厘米)3.课本P90练习第2题.五、课时小结1.今天你又学会了解方程的哪些方法?有哪些步骤?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现在你知道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与“复原〞是什么意思吗?3.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又有何共同特点?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1〕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2〕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是否还适用呢?我们先来进行以下两道计算,再答复这个问题.30+(-20),(-20)+30.上面两个算式中交换了加数的位置,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还适用吗?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②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②经历有理数的运算律的应用,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3〕情感态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3.学习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运用.难点:运算律的灵活运用.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运用计算、类比来验证归纳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中的运用.〔4〕探究提纲:①刚刚通过计算知道30+(-20)和(-20)+30相等,同学们再算一算以下各式:a.〔-8〕+〔-9〕=-17;〔-9〕+〔-8〕=-17.b.4 +〔-8〕=-4;〔-8〕+4=-4.根据计算结果你可发现:〔-8〕+〔-9〕=〔-9〕+〔-8〕,4 +〔-8〕=〔-8〕+4(填“>〞“<〞或“=〞)由此可得a+b=b+a,这种运算律称为加法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②计算:a.[8+(-5)]+(-4),8+[(-5)+(-4)];b.[(-12)+20]+(-8),(-12)+[20+(-8)].比较a、b两题计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仿照1〕,分别用文字和含字母的等式写出你的结论.a.[8+(-5)]+(-4)=-1,8+[(-5)+(-4)]=-1.b.[(-12)+20]+(-8)=0,(-12)+[20+(-8)]=0.根据a、b两题计算结果,可发现[8+(-5)]+(-4)=8+[(-5)+(-4)],[(-12)+20]+(-8)=(-12)+[20+(-8)],由此可得,〔a+b〕+c=a+〔b+c〕,这种运算律称为加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2.自学:同学们结合探究提纲进行探究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探究结论,关注他们认识过程中的疑点问题.②差异指导:a.指导那些对有理数加法法那么还不熟的学生;b.指导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归纳出相应的结论.〔2〕生助生:生生互动讨论交流解决自学中的疑问.4.强化:〔1〕加法的交换律.(文字、字母表述)加法的结合律.(文字、字母表述)〔2〕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使运算更加简便.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2到第20页“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仔细阅读例2的解答过程,弄清每一步的目的和依据分别是什么.认真阅读例3的解答过程,通过例3两种解法的比照,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作用.〔4〕自学参考提纲:①例2中是怎样使计算简化的?根据是什么?例2中,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化.这样做的依据是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②仿例2计算:a.23+(-17)+6+(-22);b.(-2)+3+1+(-3)+2+(-4)a.23+(-17)+6+(-22)=23+6+[(-17)+(-22)]=29+(-39)=-10b.(-2)+3+1+(-3)+2+(-4)=3+1+2+[(-2)+(-3)+(-4)]=6+(-9)=-3③想一想,要解决例3中的问题,你有几种计算方法?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解法一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这种思路大家以前就会吗?方法一:直接用加法算出10袋小麦的总质量,再减去10袋小麦的标准质量得出超出或缺乏的局部.方法二:先算出每袋小麦超出或缺乏的局部,再求和算出10袋总计超出或缺乏的局部.④例3中10袋小麦重量数与哪个数字比较接近?解法二中运用了哪些运算律?与解法一比较,哪种方法较好?好在哪里?10袋小麦重量数与90比较接近.解法二中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法二较好,使运算更简便.⑤某学习小组五位同学某次数学测试成绩〔分〕为83、76、94、88、74,该班全体同学测试的平均分为80分,问这五位同学的平均分超出全班平均分是多少分?用两种方法解答.解法一:先计算这5个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83+76+94+88+74〕÷5=83,再计算超过平均分多少分:83-80=3.解法二:每个人的分数超过平均分的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记为负数,那么5个人对应的数分别为:+3,-4,+14,+8,-6.[〔+3〕+〔-4〕+〔+14〕+〔+8〕+(-6)]÷5=3.答:这五位同学的平均分超出全班平均分3分.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对这两个例题的思路是否理解.②差异指导:对学困生启发指导.〔2〕生助生: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4.强化:〔1〕a.使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常用方法:正数与正数相结合,负数与负数相结合;互为相反数的相结合.b.例3中解法1的方法:实际总量-按标准算总量;解法2的方法:先算每袋超〔或少〕标准量多少?再求总超〔或少〕标准总量多少?〔2〕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练习:计算:①1+(-12)+13+(-16);②314+(-235)+534+(-825)答案:①23;②-2.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自我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与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学习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时已接触过并且带有技巧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知识,教学时可依据这些特点,由教师设计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带着新奇去自主发现与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巧.对学生在自主探索形成的认识中缺乏的地方,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针对性的补充与拓展,训练时还可采用抢答等形式,由学生自己做出评判.一、根底稳固〔70分〕1.〔30分〕-12+14+(-25)+(+310)运用运算律计算恰当的是〔A〕A.[(-12+14)]+[(-25)+(+310)]B. [14+(-25)]+[(-12)+(+310)]C. (-12)+ [14+(-25)]+(+310)2.〔40分〕计算.〔1〕5+(-6)+3+9+(-4)+(-7);〔2〕(-0.8)+1.2+(-0.7)+(-2.1)+0.8+3.5;〔3〕(-6.8)+425+(-3.2)+635+(-5.7)+(+5.7);〔4〕12+(-23)+45+(-12)+(-13).解:〔1〕原式=5+3+9+[(-6)+(-4)+(-7)]=17+(-17)=0;(2)原式=[(-0.8)+0.8]+1.2+3.5+[(-0.7)+(-2.1)]=0+4.7+(-2.8)=1.9;(3)原式=[(-6.8)+(-3.2)]+425+635+[(-5.7)+(+5.7)]=(-10)+11+0=1;〔4〕原式=12+(-12)+(-23)+(-13)+45=0+(-1)+45=-15.二、综合应用〔20分〕3.〔10分〕食品店一周中各天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132元,-12.5元,-10.5元,127元,-87元,136.5元,98元.一周中总的盈亏情况如何?解:132+〔-12.5〕+〔-10.5〕+127+〔-87〕+136.5+98=383.5(元),即一周盈利383.5元.4.〔10分〕有8筐白菜,以每筐25kg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缺乏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后的记录如下:1.5,-3,2,-0.5,1,-2,-2,-2.5.这8筐白菜一共多少千克?解:1.5+〔-3〕+2+〔-0.5〕+1+〔-2〕+〔-2〕+〔-2.5〕+25×8=194.5〔千克〕.答:这8筐白菜一共194.5千克.三、拓展延伸〔10分〕5.〔10分〕〔1〕计算以下各式的值.①(-2)+(-2);②(-2)+(-2)+(-2);③(-2)+(-2)+(-2)+(-2);④(-2)+(-2)+(-2)+(-2)+(-2).〔2〕猜想以下各式的值:(-2)×2;(-2)×3;(-2)×4;(-2)×5.你能进一步猜出一个负数乘一个正数的法那么吗?解:〔1〕①-4;②-6;③-8;④-10.(2)(-2)×2=-4,(-2)×3=-6,(-2)×4=-8,(-2)×5=-10负数乘正数的法那么:符号取负号,再把两数的绝对值相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自主导向(课前完成)
阅读教材P135-136,自己确定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重难点:
1.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
你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1.感受新知:问题元素-侧重数学思考(课前完成)
(1)一个数的5倍与2的差等于第二大的一位整数,求这个数.
我们如何进行求解吗?
(2)完成《优化设计》P45 快乐预习第1、2题.
2.探究新知:探究元素-侧重方法结论(课前完成)
探究: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回忆: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补全解方程的步骤。

(1)(2)
解:________ 解:_________
________ ____
注意观察等式的两边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形称为移项.
请在课本书上勾画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应用新知:应用元素-侧重如何思考(课中进行)
应用1:补充例1
应用2:下列移项过程是否正确?
(1)(2)
()()
(3)(4)
()()
(5)(6)
()()应用3:解一元一次方程:
(1)(2)
变式练习:(1)(2)
(3)(4)
总结: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应用3:如果是方程的解,试求代数式的值?
三、自我检测:评价元素-侧重达标人数(课中进行)
当堂检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自我评价:课本P136随堂练习
根据当堂检测情况(选做和必做)(课后完成)
1.课本P136,知识技能第1题;
2.补充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