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度远视加弱视的形成原因

合集下载

幼儿眼睛保健知识

幼儿眼睛保健知识

幼儿眼睛保健知识幼儿眼睛保健知识(一)幼儿期眼保健是一生中最重要的眼保健,因为它涉及到小孩视力是否发育好,是否发生弱视,今后是否会近视等。

幼儿期注意眼保健,孩子的眼睛将会终生受益;如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会导致终生低视力,或戴一辈子眼镜,因此需要积极预防,做好眼保健。

一、幼儿视力发育特点初生小孩的视力只有光感;1岁时达0.2;2岁0.5;3岁0.7~0.8.在幼儿园期视力发育障碍(弱视)大多为可复性,即可通过弱视治疗重新发育达正常。

二、幼儿弱视(视力差)的原因:1.散光:散光是幼儿视力差最常见的原因,散光是一种先天变异,可以简单看成"黑眼球"不圆而是椭圆形(象鸡蛋),结果引起眼球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屈光度不同,形成散光。

100度以上的散光就可以引起弱视。

2.远视或近视,特别是高度远视和高度近视必定引起弱视,而且属于难治性弱视。

这种弱视等到6岁以后才治疗效果极差。

3.斜视、眼球震颤等虽然少见,但引起的弱视极为严重。

三、弱视的危害性:1.弱视眼视力差,看电视常越看越走近电视机。

2.弱视可引起学习成绩不好,因看不清黑板字。

3.弱视可引起立体视觉缺陷,使小孩今后不能从事许多好的工种。

4.弱视可造成终生低视力甚至眼盲。

四、弱视的防治:1.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弱视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8岁以后治疗效果较差,12岁以后极少有效。

因此,学龄前期(3―7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

早期发现弱视的最简单方法即是查视力,凡查到视力低于0.9的儿童均应尽早到医院(保健院)作散瞳验光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弱视。

2.配戴眼镜: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如该戴镜而不戴,是很难治好弱视的。

配戴眼镜要求镜片标准,光学中心不错位、瞳距准确、框架不松脱、度数合理。

最好到有眼保健专业知识,且技术过硬的配镜中心配镜。

3.盖住健眼:当两眼视力相差2排以上时,盖住视力达0.8以上的那只眼可以解除其对差眼的抑制,并让差眼得到更多的'视力锻炼,以获得好的疗效。

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儿童时期视力发育还不是很健全,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视力会逐渐发育,向着健全的方向发展。

但是有的小孩子却出现了弱视的情况,其实弱视是小孩子比较常见的问题,只要是积极找到造成弱视的具体原因积极治疗矫正弱视是可以痊愈的。

那么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1、屈光不正有些孩子生来就有双眼高度远视、散光或近视,如果不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他们所看到的外界物体总是模糊不清,以至使眼睛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神经通路发育不良,从而产生弱视。

有些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看书喜欢将书放得很近,看电视时喜欢往电视机前凑,常常眯着眼看东西,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比同龄的其他孩子差。

2、屈光参差有些孩子有屈光不正,但一眼度数低,一眼度数高,这就是屈光参差。

这些孩子屈光度数低的一眼看东西是清楚的,而度数高的那只眼看东西则是模糊的,两眼同时看物体时由于在大脑视皮层所形成的物像清晰度不一致,大脑无法将它们融合为一个,于是视觉中枢主动抑制了模糊的像,久而久之度数深的眼成为弱视眼。

伴有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孩子有一个眼睛看东西是清晰的,因此平时家长很难发现有何异常,往往是上学或年龄更大后查视力时才被发现。

3、单眼斜视斜视分为许多种类型,一般来说双眼可交替出现斜视的孩子不会产生弱视,但却不能形成高级的双眼视功能:立体视觉,而单眼经常斜视的孩子由于大脑为了克服斜视后产生的复视和混淆视而经常主动抑制了斜视眼传导的神经冲动,从而使斜视眼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形成弱视。

4、形觉剥夺在出生早期由于某些原因,如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或角膜白斑,影响了进入眼的光觉及形觉的刺激,眼睛不能产生正常的视觉冲动,也没有正常视觉冲动传到大脑视觉中枢,使眼的视觉发育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弱视。

本文介绍了小孩子弱视的具体原因,如果你家的小孩子出现了弱视的情况那么你最好带着孩子去医院作一下检查,确定造成弱视的具体原因之后才能够积极应对,其实只要是采取必要的措施弱视是完全可以好转的哦。

弱视 病情说明指导书

弱视 病情说明指导书

弱视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弱视概述弱视(amblyopia)是常见的严重损害儿童视力的眼部疾病之一,指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但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视力的恢复,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英文名称:amblyopia。

其它名称:弱视症。

相关中医疾病:小儿通睛、能远怯近、胎患内障、疳积上目、小儿眼生翳、视瞻昏渺。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弱视不是遗传病,不会遗传给后代,但是引起弱视的因素,如高度散光、高度近视、斜视等是有遗传倾向的。

发病部位:头部,眼。

常见症状:视力差、视物模糊。

主要病因: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

检查项目:视力检查、屈光状态检查、外眼检查、瞳孔检查、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双眼红光反射试验、注视性质检查、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早期诊断和治疗疗效较好,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临床分类:1、斜视性弱视为单眼弱视。

发生在单眼性斜视,双眼交替性斜视不形成斜视性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即两眼之间存在屈光参差,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D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D,屈光度较高的一眼可以形成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为单眼性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为双眼性弱视。

双眼中低度近视一般不会形成弱视,超过-10D(即1000度)的近视有形成双眼弱视的危险。

由双眼高度散光引起的弱视又称子午线性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可为单侧或双侧,单侧较双侧更为严重。

这种弱视形成所需要的时间比形成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时间要短。

婴幼儿即便短暂地遮盖单眼也可能引起剥夺性弱视,故应该在视觉发育关键期避免不恰当的遮盖。

二、弱视的发病特点三、弱视的病因病因总述: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成年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光感受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5岁前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发育会延续至6~8岁,此时,若因某种原因造成双眼视物障碍,光感受细胞则不能得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便会停留在一个低级水平。

弱视发生的原理

弱视发生的原理

弱视发生的原理一、弱视的定义及概述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也称为“懒眼”。

它是指在儿童时期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眼部发育不正常,从而引起一侧或两侧视力下降的现象。

弱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弱视非常重要。

二、弱视的成因1.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指眼球无法正确地聚焦光线,导致图像失真或模糊。

这可能是由于角膜曲率异常、晶状体形态异常或眼轴长度过长等原因引起的。

当一个孩子有屈光不正时,他可能会用一只眼睛来看清楚东西,而另一只眼睛则被忽略了。

2.斜视斜视是指两只眼睛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物体。

这可能是由于肌肉失衡或神经障碍引起的。

当一个孩子有斜视时,他可能会用一只眼睛来看清楚东西,而另一只眼睛则被忽略了。

3.眼球疾病眼球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也可能导致弱视。

这些疾病会影响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4.遮盖如果一个孩子的一只眼睛被遮盖住了,他可能会开始偏爱另一只眼睛。

长期以来,这可能会导致弱视。

5.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如早产、低体重、家族遗传等也可能导致弱视的发生。

三、弱视的发展过程1.形成竞争关系当一个孩子有屈光不正、斜视或眼球疾病时,他可能会用一只眼睛来看清楚东西,而另一只眼睛则被忽略了。

这种情况下,两只眼睛之间就形成了竞争关系。

2.抑制当两只眼睛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时,大脑就会抑制较弱的那只眼睛所接收到的图像。

这种抑制是逐渐形成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3.发展成弱视当抑制加重到一定程度时,较弱的那只眼睛就会逐渐发展成弱视。

这时,即使治疗了原始病因,也难以恢复正常的视力。

四、弱视的治疗方法1.矫正屈光不正如果孩子有屈光不正,可以通过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

这可以使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更加清晰,并且减少竞争关系。

2.治疗斜视如果孩子有斜视,可以通过手术或肌肉训练来治疗。

这可以使两只眼睛能够同时注视同一个物体,并减少竞争关系。

3.治疗眼球疾病如果孩子有眼球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需要及时接受治疗。

远视眼的形成及症状讲解和配镜矫正方法

远视眼的形成及症状讲解和配镜矫正方法

远视与配镜原则
远视的定义
•定义:远视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的屈折,在视网膜后面会聚成像的眼睛
远视眼的分类
•分类指标:屈光成分•远视
屈光性远视
轴性远视曲率性远视
屈光指数性远视
远视两个原因:
−眼轴过短
−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过弱
曲率性远视
•由于眼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介质的表面弯曲度较小,屈光力减小所形成的远视
−先天性平角膜
−外伤或角膜疾病导致角膜变平
−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散光
屈光指数性远视
•由于屈光系统的屈光指数降低,屈光力减弱而形成的远视−如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屈光指数变化
−无晶体眼:当外伤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晶体缺如
时,由于晶体的屈光指数比房水高,所以导致整
体光学系统的屈光指数降低,从而产生高度远视
无晶状体眼往往成高度远视状态
轴性远视
•由于眼轴较短使平行光线进入眼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后会聚成像−眼轴短可以见于正常婴儿,出生婴儿眼轴17.3mm,随着
年龄增大而逐渐发育正常,若发育停止则出现远视
−小眼球患者眼轴短,可以导致很高的远视
远视眼的屈光成像
•当眼处于调节静止时,平
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之
后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远视的名词解释

远视的名词解释

远视的名词解释远视,也被称为远视眼,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指的是眼睛难以看清近距离物体而远距离物体却相对清晰。

这种视力障碍通常是由于眼球形状的改变引起的,导致光线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远视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特别是儿童和成年人。

远视通常是一种遗传性眼疾,意味着它可以从父母继承给孩子。

当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形状不正常时,远视就会发生。

这种情况下,光线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的后面聚焦,导致近距离物体变得模糊不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远视者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看清物体,因为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对于儿童来说,远视可能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因为他们的眼球在生长中还在变化。

然而,一些远视儿童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长期保持这种视力问题。

如果远视严重,未经矫正,可能导致儿童在学校或其他日常活动中遇到困难,因为他们需要更大的努力来看清近距离物体。

远视的症状可以包括近距离物体模糊不清、眼睛疲劳、头痛、双视、眼睛过度用力等。

在一些轻度远视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用眯眼来看清近距离物体。

然而,这只是一种短暂的缓解措施,不会解决根本问题。

对于远视的矫正方法主要有两种:眼镜和隐形眼镜。

配戴适合的眼镜可以使光线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近距离视力。

根据远视的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戴着眼镜一直使用或只在需要时使用。

除了眼镜和隐形眼镜,一些人还可以选择进行激光手术来矫正远视。

这种手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使光线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然而,这种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远视患者,而且风险和并发症也存在。

除了矫正视力问题,预防远视也是十分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可以帮助保护眼睛的健康,例如保持良好的阅读距离、远离长时间盯着电子设备和屏幕、经常进行视力保健操等。

此外,定期进行眼睛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远视或其他眼睛问题。

远视是一个常见的视力问题,但它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会受到太大影响。

通过正确的矫正方法,人们可以恢复近距离视力并改善日常生活体验。

弱视定义,类型,原因及危害

弱视定义,类型,原因及危害

什么是弱视?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者称为弱视。

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①1977年von Noorden提出:由于形觉剥夺或双眼间的异常相互作用引起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并眼部无器制性病变,用矫正镜片不能改善视力,经过治疗则视力可恢复正常。

②Simons等提出:弱视是在视觉发育过程中,两眼之间竞争不平衡的结果,诊断的标准不仅仅是视力减退还应有双眼视力之差。

③1978年Flynn提出:弱视的诊断标准是无器制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4,好眼1.0或低于1.0,而两眼视力相差大于三行,视力低者为弱视。

④1996年,我国弱视近视防治组定义为:凡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小于等于0.8,且不能矫正者为弱视。

弱视与斜视的关系?单眼偏斜可致该眼弱视,而弱视又可形成斜视。

在儿童群体中,斜视和弱视的发病率都在2~4%左右,很多孩子都是两种眼病同时存在。

斜视可导致弱视,因为斜视发生后,双眼视轴不平行,双眼的黄斑就不对称,故而发生复视和混淆视,为了避开这种视觉紊乱,大脑皮层就主动抑制由斜视眼黄斑输入的视觉冲动,如果该眼黄斑功能长期受抑制,视力得不到发育就会形成弱视。

此外,屈光不正与斜视同时存在时,更容易形成弱视。

弱视有哪些类型?1.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由于眼位偏斜而发生复视,为了解除或克服斜视所造成的复视,大脑视皮质中枢就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

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导致弱视。

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性的,因而早期适当治疗,弱视眼的视力可以提高,但也有少数顽固病例,虽经长期治疗,视力改善不多。

①内斜比外斜的弱视发生率高②恒定性斜视比间歇性斜视弱视发生率高③斜视发生的越早,持续时间越长,弱视的程度越深。

一般发生在3岁前的斜视性弱视,不易治愈④斜视是弱视的原因,弱视是结果,是功能性的,是可逆的。

弱视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

弱视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

弱视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
弱视,也称为懒眼,是儿童视觉发育异常的一种情况。

以下是弱视产生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治疗方法:
原因:
1.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错误未得到及时纠正,
会导致眼睛接收到的视觉信息不清晰,从而引发弱视。

2.斜视:如果一个眼睛斜视或转动,会导致两只眼睛接收到的视
觉信息不一致,从而使一个眼睛处于抑制状态,逐渐发展为弱视。

3.眼球疾病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视网膜疾病等,这些疾病会
影响眼睛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引发弱视。

预防和治疗方法:
1.早期筛查和诊断:建议儿童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接受视觉筛查,
早期发现视觉问题并及时就医。

2.视光学矫正:对于存在屈光不正的儿童,及时配戴适合的眼镜
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以保证视觉的清晰度和正常发展。

3.斜视治疗:对于斜视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斜视矫正、眼肌训
练或手术治疗,以促进眼球协调和视觉的正常发展。

4.强化使用弱视眼:对于已经发展为弱视的眼睛,通过闭盖治
疗、眼贴、视觉刺激训练等方法来增强其使用,帮助恢复视觉功能。

5.多感官刺激: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的结合,
促进弱视眼的发展和功能恢复。

6.定期复查和跟踪:对于存在视觉问题的儿童,需要定期进行视
觉检查和跟踪,以确保治疗效果和视觉功能的稳定。

弱视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弱视,请尽快咨询眼科专家或儿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如何预防弱视

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如何预防弱视

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儿童如何预防弱视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为弱视。

一、弱视是什么弱视是双眼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视力减退矫正视力低于0.8者均为弱视。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性眼病,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8岁以上儿童视觉发育已近成熟,一般不会发生弱视。

二、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斜视性弱视斜视发生后,两眼不能同时注视指定目标,同一物体的物像不能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因而引起复视。

另外,当斜视发生后,双眼黄斑注视不同目标,由于融合功能存在,大脑中枢将两眼黄斑所注视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目标重叠在一起,因而产生混淆。

2、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中高度远视及散光,由于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出生至3岁)及敏感期(6岁之前),没有给予正确的验光配镜,视网膜上的物像始终是模糊不清的,大脑中枢长期接受这种模糊的刺激,久之便可形成弱视。

3、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度不等叫屈光参差。

大多是远视,双眼球镜之差≧1.50D,柱镜之差≧1.0D。

由于屈光参差太大,落在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清晰度和像的大小均不等(双眼屈光度每相差1.0D,双眼物像大小相差2%),视中枢易于接受物像较清晰一眼的视觉传导,而抑制来自屈光不正较大的眼球的物像,久而久之屈光度较高的一眼的物像被抑制而形成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3岁以前)由于角膜病、先天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及患眼病而进行遮盖治疗时所引起的弱视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

因为它是发生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会对视力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

5、先天性弱视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vonNoorden推测新生儿因急产、难产、助产等易发生视网膜黄斑部、视路出血,由此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而导致弱视,而栗屋忍经临床观察、随访,发现新生儿视网膜黄斑出血能很快被吸收,并不会因此而引起弱视。

孩子视力不达标,千万警惕弱视

孩子视力不达标,千万警惕弱视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弱视作为主要视觉障碍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约为4%。

弱视是儿童很常见的一种眼病,据保守估计,我国弱视儿童已超1000万。

虽然弱视也表现为视力低下,但弱视与近视、散光等情况不同,多数弱视患儿如果能及早发现并积极正规治疗,其视力完全可以恢复正常。

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家长对弱视认识不足甚至存在很大误区,使得孩子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从而造成孩子终身视力残障,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日后职业工种的选择,抱憾终生。

因此我们呼吁,要特别重视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与正规治疗。

孩子视力不好就是弱视吗弱视是指因某种原因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差,眼科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标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弱视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并不是一回事。

虽然儿童屈光不正,尤其是中高度远视及散光会导致视力下降,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视力不好就是弱视,这不正确。

很多患有近视、散光、中高度远视的儿童,虽然裸眼视力较差,但如果戴镜之后矫正视力可达正常,这就不能称为弱视。

当然,也有部分患儿戴镜后视力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在排除其他影响视力因素的前提下,则考虑弱视。

弱视的形成正常宝宝刚出生时视力并不好,只能感受眼前的光。

之后视力逐渐发育提高,1岁宝宝视力通常可达到0.3左右,5—6岁时可以发育到1.0。

由此可见,学龄前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双眼接受外界光线正常刺激非常重要。

如果在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两三岁以前出现高度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或一些影响视觉发育的眼病,如斜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等,这样就使外界光线进入眼的刺激受阻或者双眼接受光线刺激不对等,影响孩子视觉发育,从而造成弱视。

由此可见,弱视并非都是先天造成的。

根据病因不同,弱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还有一部分是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儿童视力发育不良的原因和干预措施

儿童视力发育不良的原因和干预措施

儿童视力发育不良的原因和干预措施视力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然而,近年来,儿童视力发育不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那么,儿童视力发育不良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干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呢?一、儿童视力发育不良的原因1. 遗传因素儿童视力不良往往与家族遗传有关。

如果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近视、斜视等眼病,那么孩子患上视力不良的风险就会增加。

遗传因素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现代社会,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长时间盯着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屏幕,以及阅读书籍、做作业等,会造成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

3. 缺乏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通过调节光线、放松眼睛肌肉等方式促进儿童视力的发育。

然而,现代社会孩子们普遍缺乏户外活动时间,这导致他们较少接触自然光线,从而影响了视力的发育。

4. 错误用眼姿势儿童在学习、写作业等过程中,常常使用错误的用眼姿势,例如低头看书、侧躺看电视等。

这些不良用眼姿势的长期持续使用,会导致视力不良的发生。

5. 缺乏眼睛保护意识有些孩子缺乏眼睛保护意识,经常揉眼睛、擦眼睛等,容易导致眼睛受伤和视力下降。

不良的卫生习惯也是儿童视力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儿童视力发育不良的干预措施1. 遗传风险评估首先,对有家族遗传眼病的儿童,应进行遗传风险评估。

定期带孩子去眼科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患有眼病的儿童,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2. 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并控制用眼时间。

提倡制定科学的观看时间和用眼间隔,每隔一段时间,孩子需要停止近距离用眼活动,做适当的眼部休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

3. 多参与户外活动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户外的广阔视野和自然光线有利于儿童眼部肌肉的放松和眼球的调节,对视力的发育非常有益。

4. 正确用眼姿势训练对于长期使用错误用眼姿势的孩子,可以通过正确的用眼姿势训练来纠正。

眼睛的近视与远视的形成原理

眼睛的近视与远视的形成原理

眼睛的近视与远视的形成原理近视和远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觉问题,许多人都会被这些问题所困扰。

那么,为什么人会产生近视和远视呢?这涉及到眼睛的结构和光的折射原理。

本文将探讨眼睛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理,并解释为何这些问题会发生。

1. 眼睛的结构为了理解近视和远视的形成,首先需要了解眼睛的结构。

人眼由角膜、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组成。

角膜是眼睛表面的透明突起,对光的折射起着重要的作用。

晶状体则位于虹膜和视网膜之间,可以调节光线的焦点。

2. 近视的形成原理近视是指视力远离视力表准,远处的物体显得模糊,而近处的物体可辨。

近视的形成主要与眼球的长度过长有关。

当眼球过长时,光线在进入眼球后便会在视网膜之前汇聚,导致视觉焦点在视网膜之前,因此看远处的物体就会变得模糊。

3. 远视的形成原理与近视不同,远视是指视力超过视力表准,近处的物体显得模糊,而远处的物体可辨。

远视的形成主要与眼球的长度过短或者晶状体折射能力过弱有关。

当眼球过短或者晶状体折射能力不足时,光线在进入眼球后会在视网膜之后汇聚,导致视觉焦点在视网膜之后,因此看近处的物体就会变得模糊。

4. 光的折射原理光的折射原理是理解近视和远视形成原理的关键。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角膜和晶状体在眼睛中起到光的折射作用,使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以产生清晰的图像。

当眼球过长或过短时,光线的折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导致视觉焦点不准确,从而产生近视或远视。

5. 环境与生活习惯的影响除了眼球的结构问题,环境和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近视和远视的形成。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读书写字等,会导致眼睛的过度疲劳和眼睛肌肉的不适。

此外,长时间暴露在强光或者弱光环境下,也对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起来,近视和远视的形成与眼球的结构和光的折射原理密切相关。

即使我们无法改变眼球的结构,但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用眼方法来预防近视和远视的发生。

及时就医,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定期的眼部保健,都有助于维护良好的视力健康。

儿童斜视和弱视

儿童斜视和弱视

儿童斜视和弱视1斜视和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斜视和弱视都属于小儿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仅次于屈光不正。

斜视就是患儿在两眼注视的状态下出现了偏移,分为很多种,比如我们常说的斗鸡眼、斜打枪等,根据眼珠偏斜的方向,可将其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

根据患儿发病的时间可将其分为先天性斜视和后天性斜视。

斜视属于眼外肌疾病,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导致患儿的视力和立体视觉出现发育障碍。

斜视发生的原因和种族、家族史、屈光不正、低体重出生儿、早产、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家族遗传史和眼部屈光状态异常。

弱视就是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内,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眼球的视觉环境出现异常,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出现不足,致使单眼或者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比同龄儿童低,但是眼部并没有器质性病变出现。

弱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导致的,而这些异常的视觉经验包括高度屈光不正、单眼斜视、形觉剥夺等,若患儿在8岁前没有得到诊断及治疗,极可能因为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终生的视力低下。

临床对于弱视的诊断主要依靠的是对视力的检查,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且这个视力低无法通过其他的病因来解释。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也会不同,年龄在3至5岁的儿童,其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年龄在6岁以上的儿童,其视力的下限值为0.7。

2斜视和弱视是否有联系若儿童有斜视,那么他发生弱视的概率极高,其视力无法正常地形成。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儿童患斜视的概率相当高,大约为3%,在斜视发生以后,患儿在观看外界事物时,其形体的影像便无法很好的投射到斜视眼的黄斑上,致使视觉传导无法对大脑视觉中枢形成有效的刺激,若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最终就会形成弱视。

儿童斜視和弱视的关系如同孪生兄弟,很多患有斜视的儿童都会同时患有弱视,而且很多患有弱视的孩子同样伴有斜视。

3儿童患有斜视和弱视的危害有哪些斜视属于常见的一种视觉障碍,也是儿童视觉发育中最常见的一种眼病,患儿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一只眼注视时,另一只眼视轴会偏离平行眼位,斜视可能会对行走和平衡等所需要的双眼视觉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关于弱视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关于弱视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弱视,又称视力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是指视力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或单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弱视不仅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和未来的学习发展。

本报告旨在总结弱视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士和广大家长提供参考。

二、病因弱视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由于屈光不正未得到及时矫正,导致视觉信息无法清晰传递到大脑,进而引发弱视。

2. 斜视:斜视会导致双眼视觉信息不一致,大脑为了适应这种不平衡,会选择性地抑制其中一只眼的视力,从而引发弱视。

3. 形觉剥夺: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眼部疾病,导致光线无法正常进入眼球,影响视觉信息的传递。

4. 其他因素:如遗传、早产、低体重、脑损伤等。

三、临床表现弱视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视力低下: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表现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或文字。

2. 视物歪斜:由于斜视导致,看物体时出现扭曲、变形等现象。

3. 阅读困难:由于视力低下,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

4. 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视力问题,容易分心,影响学习。

5. 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四、诊断弱视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1. 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

2. 屈光检查: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3. 斜视检查: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协调。

4. 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

五、治疗弱视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戴镜矫正:针对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通过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2. 遮盖法:通过遮盖一只眼睛,强迫使用另一只眼睛,提高其视力。

3. 视觉训练:通过一系列训练,提高双眼视觉协调能力,如眼球运动训练、立体视觉训练等。

4. 药物治疗:如视神经生长因子等,用于促进视神经发育。

六、预防弱视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儿童,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屈光不正、斜视等眼部疾病。

128例儿童高度远视分析

128例儿童高度远视分析
p r pi rne a y e e a re n t n l sshih y o + 6 D bo e e o apa t rlz y sc r iso hea a y i g l n .0 a v .
Ke wo d : 2 x mp e Ch l Hih y h p r pa An l ss y r s 1 8e a l i d g l y eo i ay i
7 . %。 00
2 1 1 8 (2 眼 ) 度远 视 , . 2 例 2 0 高 男性 7 4人 , 女性 5 4人 裸 眼 视 32 弱视 发 病率 占总 眼数 的 9 .7 。其 原 因是 高度 远 视 远 、 . 7 2 力 :. 以下 2 01 5眼 ,. 为 1 2眼 , . 为 6 眼 , . 01 1 02 4 0 3为 1 O眼 , . 近方 视力 均不 好 , 04 黄斑 部 中心 凹得 不 到焦 点光 的视 觉 刺激 , 黄 使
2 2 高度 远 视散 光度 数与 轴 的分 析 。高度 远 视 2 0眼 , . 2 内有 散 5 0 . D。合 规则 散光 多 于不 合规 则 散光 。 光 1 6 , 4 .8 , 0 眼 占 8 1 合规则 散 光 9 眼 , 9 . O , 9 占 3 4 % 不合 规 则 3 4 重 度远 视 配镜 治疗 是最 好 的方 法 , 镜 后有 很 多病 人 未经 . 戴 散 光 7眼 , 6 6 % 。散光 度 数 : 0 5 ~ +1 0 为 5 占 .0 + .0 .D 8眼 , 远视 遮 盖 以及精 细作 业 等治 疗 方 法 , 力 恢 复 很好 。本文 随访 占 视
【 中图分类号1 79 7 R 7 .
0 以上儿 童 高度 远视 伴 弱视进 行 分析 。 D

眼科业务学习

眼科业务学习

眼科业务学习----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均有明显的远视、近视、散光,不能双眼单视造成视物模糊,即使配镜视力下降也很快。

治疗强调经常戴镜,清晰视物可使视力恢复,否则严重后不易恢复。

中、高度屈光不正是导致弱视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70%为远视性弱视。

尽早矫正屈光不正后进行弱视训练。

特点1、多见于中高度的远视及散光。

2、单眼或双眼的高度近视为病理改变,其视力低下不属于弱视范畴。

3、由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1-3岁)及敏感期,没能及时正确佩戴矫正眼镜,视网膜的物象始终模糊不清,大脑中枢长期接受模糊刺激,久之形成弱视。

4、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力接近或相等,不会形成双眼融合障碍,不会引起黄斑及中枢的抑制。

5、屈光不正性弱视是预后疗效最好的一种弱视,佩戴合适眼镜的基础上进行弱视训练,视力均可提高治愈。

危害儿童与成人眼最大的区别在于儿童眼正处于发育阶段。

一般认为视物能力的成熟在六岁完成。

因此,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发病率约为学龄前儿童的3%左右,我国有3亿多儿童,估计约有一千万之多的弱视者。

屈光不正性弱视眼睛没有同视能力、融合能力和立体视觉功能,患者对于眼睛中看到的事物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力,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远近距离,生活在三维的世界里却只能看到二维的画面,而且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模糊或者重影的,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由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大脑只能得到单侧健康眼输入的视觉信号,大脑无法形成立体的像,将导致患者没有立体觉想象能力。

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写字总是出格,因此,即便是患有轻度弱视的儿童长大后也必然学不好立体几何,也不能选择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机械、美工等专业。

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按照屈光不正的情况分为: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单纯散光性弱视和混合性弱视。

新视界眼科医院专家友情提醒:不管是何种屈光不正性弱视,纠正屈光不正是必不可少的,然后还有就是配合弱视治疗,选择弱视治疗仪进行家庭治疗,也可以选择视力训练治疗弱视,日常生活中,例如穿针穿珠子这样的训练,也可以训练孩子的双眼融相功能,对弱视进行治疗。

远视屈光度数增加症状起因1

远视屈光度数增加症状起因1

远视屈光度数增加症状起因*导读:远视屈光度数增加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远视屈光度数增加症状的疾病有哪些?远视眼中最常见的是轴性远视,即眼的前后轴化正视眼短些。

这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

在初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从眼轴的长短来看几乎都是远视,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

之后,随着婴儿身体的发育,眼的前后轴也慢慢增长,待到成年,人眼应当是正视或者接近于正视。

有些人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在(遗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因而到成年时仍保持婴儿或幼儿的眼球轴长,称为轴性远视眼。

反之,发育过程即成近视眼。

真正屈光度为零的正视眼是少数。

一般来说,人类远视眼眼轴较短的程度并不很大,很少超过2mm。

按照眼屈光学计算,每缩短1mm,约代表3D的改变,因而超过6D的远视是少见的。

但也有高度远视眼,并且有的眼睛虽不合并其他任何病理性变化,也会高达24D。

在病理性发衣不正常中,例如小眼球,其远视程度甚至还会超过24D。

眼的前后轴变短,亦可见于病理情况。

眼肿瘤或眼眶的炎性肿块可使眼球后极部内陷并使之变平;再者,球后新生物或球壁组织水肿均可使视网膜的黄斑区向前移;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可以由视网膜剥离所引起,这种剥离所引起的移位,甚至可使之触及晶体的后面,其屈光度的改变更为明显。

远视眼的另一原因为曲率性远视,它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称为曲率性远视。

角膜是易于发生这种变化的部位,如先天性平角膜,或由外伤或由角膜疾病所致。

从光学的理论计算,角膜的弯曲半径每增加1mm可增加6D的远视。

在这种曲率性远视眼中,只有很少的角膜能保持完全球形,几乎都合并有散光。

第三种远视称屈光率性远视。

这是由于晶体的屈光效力减弱所致。

系因老年时所发生的生理性变化以及糖尿病者在治疗中引起的病理变化所造成;晶体向后脱位时也可产生远视,它可能是先天性的不正常或眼外伤和眼病所引起;另外,在晶体缺乏时可致高度远视。

远视眼是怎么形成?

远视眼是怎么形成?

远视眼是怎么形成?
远视眼成因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扁,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处射来的两条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远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扁,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处射来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造成远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引起远视眼的原因

造成远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引起远视眼的原因

造成远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引起远视眼的原因我们都知道近视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眼科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其实远视亦是如此,所以无论是近视还是远视都是需要我们注意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远视成因和预防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哪些是造成远视的主要因素1.弯曲性远视或称曲率性远视: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最常见的就是角膜弯曲度较小所致。

2.轴性远视:眼球前后轴较短产生远视,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

如初生婴儿的眼球几乎都是远视眼,高度远视眼的眼球外形常教正视眼或近视眼小些。

3.屈光指数性远视:眼内各屈光媒质屈光指数降低均可引起,但不多见。

4.眼科疾病引起远视:一些眼科疾病也会导致眼睛的前后轴变短,从而形成远视,视网膜剥离是远视的原始,因为这种剥离可以引起移位,甚至可使之触及晶体的后面,其屈光度的改变更为明显。

引起远视眼的原因介绍1·一般来说,人类远视眼眼轴较短的程度并不很大,很少超过2mm。

按照眼屈光学计算,每缩短1mm,约代表3D的改变,因而超过6D的远视是少见的。

但也有高度远视眼,并且有的眼睛虽不合并其他任何病理性变化,也会高达24D。

在病理性发衣不正常中,例如小眼球,其远视程度甚至还会超过24D。

2·眼的前后轴变短,亦可见于病理情况。

眼肿瘤或眼眶的炎性肿块可使眼球后极部内陷并使之变平;再者,球后新生物或球壁组织水肿均可使视网膜的黄斑区向前移;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可以由视网膜剥离所引起,这种剥离所引起的移位,甚至可使之触及晶体的后面,其屈光度的改变更为明显。

3·远视眼的另一原因为曲率性远视,它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称为曲率性远视。

角膜是易于发生这种变化的部位,如先天性平角膜,或由外伤或由角膜疾病所致。

从光学的理论计算,角膜的弯曲半径每增加1mm可增加6D的远视。

在这种曲率性远视眼中,只有很少的角膜能保持完全球形,几乎都合并有散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高度远视加弱视的形成原因
儿童高度远视加弱视的形成原因远视病因
远视眼中最常见的是轴性远视,即眼的前后轴化正视眼短些。

这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

在初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从眼轴的长短来看几乎都是远视,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

之后随着婴儿身体的发育,眼的前后轴也慢慢增长,待到成年人眼应当是正视或者接近于正视。

有些人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在(遗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因而到成年时仍保持婴儿或幼儿的眼球轴长,称为轴性远视眼。

反之,发育过程即成近视眼,真正屈光度为零的正视眼是少数。

儿童高度远视加弱视是怎么形成的
弱视病因
斜视性弱视
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者,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射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

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
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
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

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儿童弱视的临床表现
1.视力和屈光异常
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

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

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系统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如果弱视眼无器质性改变,而其视力在0.01以上,0.2以下者,多伴有固视异常。

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远视眼占的经重多,+2.00d轻度远视占弱视的37.7%,近视出现轻度弱视的多,故弱视与远视程度高者有密切关系。

斜视性弱视的重度弱视光斜视比外斜视多见。

可能由于内斜视较外斜视发病要早的缘故。

2.分读困难
或称拥挤现象。

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

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

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

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分读困难的原因有多种说法:认为长期持续的存在着斜视致使椎体细胞群发生局限的轴向变化。

看视标呈现向一侧歪扭变形而与其方向的视标相重。

3.弱视只发生在幼儿
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

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

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4.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
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5.固视异常
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

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

相关阅读:
远视眼的预防常识
远视眼的视力可因远视程度的深浅及年龄的大小而有近、远视力正常或近视力差,远视力好,或者远近视力均差几种情况。

远视眼易产生视疲劳、近距离工作或阅读时间不能持久,应验光检查,然后配适宜的凸球面透镜即可以解决。

对于青少年远视眼
又有内斜者一定要滴睫状肌散瞳验光配镜。

凡是发现有斜视的儿童,应及早来医院检查,散瞳验光配戴适宜度数的眼镜,有利于视力提高,矫正部分斜视及防止弱视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