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的种植小实验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种凤仙花》知识梳理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种凤仙花》知识梳理实验步骤——将一盆凤仙花的茎剪掉,另一盆凤仙花的根剪掉,观察两盆凤仙花的生长情况。
实验发现——剪掉茎的凤仙花无法支撑叶片和花朵,生长停滞;剪掉根的凤仙花无法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生长也受到限制。
实验结论——凤仙花的根和茎对其生长至关重要,缺失任何一个器官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3.凤仙花的叶子有哪些特点?它们的光合作用有什么作用?答:凤仙花的叶子呈披针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叶子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凤仙花提供养分和能量,促进其正常生长。
实验一:研究根的吸水作用。
实验所需材料为一棵带根的植物、试管、水和植物油。
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然后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以防止水蒸发,并在水面处做好记号。
观察试管中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为试管中的水面下降了,实验结论为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实验二:研究茎的运输作用。
实验所需材料为一段新鲜的芹菜、烧杯和红色的水。
实验步骤如下:将芹菜的茎浸入烧杯里的红色水中,观察芹菜的变化。
然后将芹菜的茎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为芹菜的茎和叶慢慢变红了,横切面上有明显的红点。
实验结论为茎能运输水分和养分。
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三者都具备的叫做完全叶。
凤仙花的叶只有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因此叫做不完全叶。
植物的叶有多种形状,例如心形、椭圆形、扇形、针形、手掌形、卵形、带形叶和羽毛形等。
植物的茎常见的有直立茎、鳞茎、攀援茎、缠绕茎和匍匐茎等。
凤仙花和其他植物的根、茎、叶相比,它们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例如,凤仙花和小麦的根都属于须根,茎都属于直立茎,但凤仙花的叶是披针形,而小麦的叶是长披针形。
水在植物的体内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然后通过茎的导管运输到叶子,最后通过叶子的气孔释放出来。
凤仙花的花长在叶柄与茎相连的部位,外形为蝴蝶状,颜色多种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等,具有淡淡的香味。
凤仙花的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萼、花冠(由花瓣构成)、雄蕊和雌蕊等。
三年级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加热后水沸腾、变少。
实验名称:制作一个伽利略式温度计
实验目的:会自制伽利略式温度计。
实验器材、药品:烧瓶、带细玻璃管的塞子、烧杯、红水
实验结论:蚕蛹是纺锤形、褐色。
实验名称:蚕蛾与蛹的比较
实验目的:了解蚕蛾与蛹的不同。
实验器材、药品:蚕蛾、蛹
实验方法和步骤:1、观察蚕蛾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2、比较蚕蛾与蛹有哪些不同。
实验结论:1、蚕蛹纺锤形、褐色、受到刺激才会动。2、蚕蛾白色、有两对翅膀、一对触角、爬行、会振动翅膀。
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肉眼观察蚕卵。2、用放大镜观察蚕卵,并记录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并记录。3、画一个蚕卵。
实验结论:蚕卵的颜色:蓝色。形状:椭圆形像珍珠。大小:宽约1毫米,长约1.5毫米。
实验名称:蚕的成长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蚕的成长变化。
实验器材、药品:刚孵出的小蚕、成长记录表、蚕叶、纸盒、尺子
实验名称:加快冰融化的方法
实验目的:了解加快冰融化的方法。
实验器材、药品:冰块、盐、污泥、烧杯
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手把冰块焐热。2、把冰块捣碎。3、把冰块放在烧杯里加盐在上面。4、在冰块上涂抹污泥。5、给冰块吹气。6、冰块互相摩擦。
实验结论: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加温、捣碎、加盐、涂抹污泥、加快空气流通、摩擦。
实验方法和步骤:1、把塞子塞在烧瓶口上。2、用双手捂住烧瓶,使烧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排出一部分空气,然后把玻璃管插入冷水中,放开手,烧瓶内空气受冷收缩,水被吸入玻璃管中。3、用手再捂烧瓶使烧瓶受热,管内水柱就会相应下降,在玻璃管上标出刻度。
小实验种植凤仙花教案及反思
小实验种植凤仙花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小实验种植凤仙花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凤仙花的基本特征和生长习性。
2. 学习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凤仙花,并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等外观特征。
2. 提问:你们对凤仙花了解多少?你们知道凤仙花怎样种植吗?教学主体(35分钟):3. 介绍凤仙花的生长环境要求,如阳光、温度和湿度等。
4. 分发凤仙花种子和种植材料给学生,指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种植。
5.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发芽时间、苗木的生长情况,并关注光照、水分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6. 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与观察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
小结与反思(10分钟):7.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分析。
8.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凤仙花适合室内种植,它的生长需要哪些要素。
9. 分析实验中可能的误差和改进方法,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教学延伸:10.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继续观察和照料已经种植的凤仙花,并记录其生长和变化的情况。
11. 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书籍,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更多有关凤仙花的知识。
教学反思:在这个教案中,利用凤仙花的种植小实验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导入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提问,激发了他们对凤仙花种植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主体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帮助他们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原理;在小结与反思环节,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并引导他们意识到实验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既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又注重了学生的实践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达到了教学目标。
只是在教学延伸方面,可以进一步提供更多有关凤仙花的科学实验和项目,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深度。
凤仙花怎么种植
凤仙花怎么种植
凤仙花种植步骤如下:
1. 准备种子。
凤仙花种子外表是棕色的,如绿豆般大小。
2. 翻整土地。
用小锄头将土锄松,使原本遍布着石头、坑坑洼洼的土地变得松松软软的,
并在土地上挖出一些小坑作为种植区域。
3. 播种。
将凤仙花种子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域,并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
4. 浇水。
用洒水器在土地上浇点水,使每颗花种子全身都湿润,之后每天也要进行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5. 养护。
凤仙花种植后,要注意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虫害,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
遇到多雨天气要及时排水,以免根部腐烂。
种植凤仙花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等,对改善空气质量有一定帮助。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可打印在一张纸)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学生实验报告单2:种植凤仙花,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根、茎、叶种子的结构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种植凤仙花,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根、茎、叶种子的结构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花盆、小石块、花土、凤仙花的种子、喷壶。
我们的猜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一般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将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播种方法:
(1)选一个合适的花盆,先把一块小石块(或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的土。
(2)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3)先用喷壶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根、茎、叶种子的结构。
实验结论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新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新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科学原理,如种子萌发、植物吸收水分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一些科学原理还不够理解,同时他们的观察可能还不够细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知道种子萌发和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植物的生长奥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知道种子萌发和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植物吸收水分的现象,并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也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凤仙花的美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介绍种子萌发和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凤仙花的实验,观察并记录植物吸收水分的现象。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总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和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照顾植物,促进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凤仙花的生长过程1.种子发芽2.植株生长3.开花结果植物吸收水分2.水分运输3.水分利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凤仙花的观察日记合集9篇
凤仙花的观察日记凤仙花的观察日记合集9篇一天即将过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凤仙花的观察日记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凤仙花的观察日记篇120xx年2月27日今天是星期六,阳光明媚。
正是种植凤仙花的好天气。
我一大早就起床,准备好花盆和土,我要亲手种凤仙花啦!我按照科学书上播种方法,挑选了一些颗粒饱满的种子,我把两颗种子种在玻璃瓶里靠外的一边,好观察它的根的颜色和生长情况,剩下的种子放入我在花盆里用手指按的三个小坑里,再轻轻地盖上土,然后再往花盆里均匀地喷水,使土壤湿润。
最后把花盆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天台上,就大功告成了。
我在心里默默祈祷:我的小苗呀,你快点长出来吧!20xx年2月28日虽然才过了一天,可是,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我的凤仙花种子发芽了没有,上天台一看,花盆里一点生命迹象都没有,我小心地为它们浇了水。
我想:我一定要照顾好它们,让它们尽快发芽。
妈妈笑我太性急了,说耐心等待一周,种子就会发芽了。
还特别叮嘱我只能早晚给它们浇一点水,不能在正午最热的时候浇,不然会把它们烧死的,我默默记在心里。
20xx年3月1日今天,我去看我种的的凤仙花,发现花盆的土有被翻动过的痕迹,不知道是老鼠,还是有人捣蛋。
我很担心我的凤仙花种子会不会被老鼠吃了或弄丢了,忍不住哭了起来。
妈妈安慰我说:”再等等看吧,说不定它们都还好好地,不要哭,要到最后才能下结论,不要轻易放弃希望。
“我觉得妈妈说得对,种子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说不定,他们能躲过这次意外呢!20xx年3月2日今天,我又去给我种的凤仙花浇水了,虽然,花盆里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但是,我相信带着我美好愿望的小苗一定会长出来的!20xx年3月5日已经一周了,虽然,我每天都去看我种的凤仙花,为它们浇水,可是,花盆里还是什么也没有,我有些沉不住气了。
开始有点失望了:我的小苗,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啊?该不会遭遇不幸了吧,我不敢望下想了。
种植凤仙花四年级科学教案
种植凤仙花四年级科学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凤仙花的生长习性和特点。
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凤仙花种子种植土壤花盆或种植容器喷壶或水壶观察记录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并简要介绍凤仙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凤仙花,是否有种植过植物的经验。
引导学生思考种植植物的意义,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种植凤仙花。
二、讲解种植步骤(10分钟)准备种子和土壤:选择健康、饱满的凤仙花种子,准备好肥沃、透气的土壤。
播种:在花盆中铺上一层薄薄的土壤,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再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浇水:用喷壶或水壶轻轻为种子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放置:将花盆放置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日常护理:定期浇水、除草、施肥,观察凤仙花的生长情况。
三、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植操作,老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正确完成每个步骤。
提醒学生在种植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避免弄脏衣物和双手。
四、观察与记录(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观察记录本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
学生开始观察并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时间、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
五、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种植凤仙花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培养观察力和实验精神。
六、布置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持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中。
提醒学生定期为凤仙花浇水、除草、施肥,确保凤仙花健康生长。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种植经验,增进亲子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
同时,通过持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主题,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凤仙花观察日记15篇
凤仙花观察日记15篇凤仙花观察日记1今天,奶奶给了我一些凤仙花的种子,并对我说:“千万要记住,刚种下种子的时候,不要把水浇太多。
”我把种子种在院子里,给他浇了一点水。
我看着我种下的种子,希望它快快长大。
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看种子。
果然,种子发芽了,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圆圆的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漂亮极了。
大约过了十多天,凤仙花苗在我精心照顾下,窜得很高了,大概有15厘米的样子,它的叶子是柳叶状的,边沿呈锯齿状,茎部也粗壮多了。
我种的凤仙花终于开花了,它的花苞是粉红色的,绽开的花朵像一个个红色的音符,美丽极了。
妈妈告诉我,凤仙花又叫“指甲花”。
是天然的指甲油,又能预防灰指甲,作用可多了。
凤仙花已经结种子了,没熟的时候是白色的。
听妈妈说,成熟了的种子就变成黑色的了。
凤仙花和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一样,它的种子熟透了就自动爆开,撒落到各个地方,然后生根发芽。
我多么期待有更多的凤仙花长出来呀。
凤仙花观察日记2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观察凤仙花,我就先种了几株凤仙花试试。
凤仙花的种子是棕色的,扁圆形的。
我拿来一个装满泥土的花盆,在泥土上挖了几个一厘米见方的小洞。
然后在每个小洞里都放上一颗凤仙花种子,最后把土轻轻地盖上。
过了差不多一个月。
有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去看凤仙花,只见花盆里已经有了一点儿绿。
我以为是杂草,等走近看时才看清,是凤仙花苗破土而出了,我一阵惊喜。
我仔细端详着,花苗嫩绿的,茎又细又软,嫩绿的叶片上还戴着一顶棕色的小帽子。
怪不得我会把它认成杂草呢。
渐渐地,花盆里的绿色越来越浓,凤仙花的茎逐渐变长变粗。
叶子从嫩绿变到了翠绿。
新叶越长越多,老叶越长越结实。
好像形成了一顶顶遮阳伞,保护着小叶子们。
又过了好长时间,叶子渐渐掉落,一个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冒了出来。
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紫的,有的是粉里透白的,还有的是半紫半粉的,光这些就可以看出花朵未来的颜色了。
“七月凤仙展奇葩”语文书上的这句歌谣说得真没错。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种凤仙花》知识梳理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种凤仙花》知识梳理第二单元《种凤仙花》知识梳理第四课《播种发芽》1.和很多植物一样,凤仙花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
种子一般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2.观察凤仙花的种子,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有什么特征?答:小颗粒,黑褐色,比油菜种子稍大。
3.凤仙花播种的步骤是什么?答:①用硬纸片垫在花盆底部的孔上。
②装土。
③整理好土壤。
④放入凤仙花的种子。
⑤盖上土壤。
⑥浇水。
4.怎样播种才能让凤仙花的种子更好的发芽?答:①挑选出粒大、饱满、没有损伤的种子进行播种。
②把种子放在土里1厘米深的位置,掩上土,浇适量的水,合理施肥,然后将花盆儿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5.凤仙花的种子播种后经过多少天开始发芽的?凤仙花的幼苗是什么样的?答:一般在一周内开始发芽。
幼苗有2片子叶,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第五课《养护凤仙花》1.水对凤仙花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怎样给凤仙花浇水比较合适,设想实验进行研究。
答:实验步骤——取三个花盆儿土壤一样,播种同等数量的凤仙花种子,放置在同一个地方。
在三个花盆上分别标上不浇水、一天浇一杯水、七天浇一杯水。
实验发现——七天浇一杯水长得最好实验结论——凤仙花播种后需要每隔七天左右浇一次水才能长得更好。
即不能不浇水,也不能每天都浇水。
2.凤仙花得当生长在哪类土壤中?答:实验步骤——把凤仙花的幼苗移栽到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并在三花盆上分别标注黏质土、壤土、沙质土,用同样的方法养护一段时间后。
实验发觉——种植在沙质土中的凤仙花长得最好。
实验结论——凤仙花得当生长在沙质土中。
3.养护凤仙花需要注意什么?答:凤仙花喜欢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保持土壤的相对湿润,需要定期浇水,但是土壤不能积水,有时需要施肥。
因此我们养护凤仙花需要注意:①合理施肥。
②恰当浇水。
③选择合适的土壤。
观察凤仙花实验报告单
观察凤仙花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并记录生长变化,探究凤仙花的生命特征。
实验器材:
凤仙花、土壤、水、花盆、刻度尺、相机。
实验步骤:
1.将土壤放入花盆中,浇上适量的水。
2.将凤仙花栽在花盆中,保证花根和土壤紧密贴合。
3.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观察凤仙花生长情况,并记录照片和数据。
实验结果:
经过三周的观察,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状况良好。
在第一周,花茎的高度为3cm,第二周高度为7cm,第三周高度为12cm。
花
茎的直径也随着生长而增长,第一周为0.5cm,第二周为1cm,第三周为1.5cm。
花朵大小也在逐渐增大,第一周花朵直径为2cm,第二周为3cm,第三周为4cm。
花朵颜色从第一周的淡黄色,变
成第二周的浅红色,最后变成第三周的艳红色。
实验结论:
通过对凤仙花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凤仙花
的生长速度很快,每周高度增长率都在三倍以上。
其次,凤仙花
的颜色随着生长逐渐变化,颜色变得更加艳丽。
最后,凤仙花的
生长过程中叶子和茎干变得越来越粗壮,这说明凤仙花的生命力
十分旺盛。
参考文献:
1.《生命科学》杂志,2012年,第5期。
2.《植物生耐寒性研究及其应用》(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
今天我们在《种植凤仙花》这一课中,一起探索了植物生长的奥秘。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发现学生们对凤仙花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步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实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今后,我还可以尝试运用更多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课堂更加直观、生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凤仙花的基本概念。凤仙花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它有哪些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了解这些对于我们种植凤仙花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成功种植凤仙花,以及凤仙花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观察记录与数据分析: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设计观察记录表,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探究影响生长的因素。
举例:
-以凤仙花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为例,说明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演示如何进行土壤松软、播种深浅适宜的操作,强调这些细节对种子发芽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理解凤仙花生长的内在规律:学生对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可能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此外,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我觉得今天做得还不错,学生们积极互动,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显得不够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课后布置一些与植物生长相关的观察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正确进行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学生可能在设计观察记录表和分析数据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记录和解读信息。
凤仙花科学观察小论文
凤仙花科学观察小论文
(作者:刘睿)
最近,网上流传了一些“凤仙花在小花盆里养不活”的传言,但我认为,这是假的。
只要耐心细致,就没问题。
为此,我专门做了一个小实验。
实验材料:凤仙花种子、一个直径约15公分,高约10公分的小花盆、肥沃的泥土、铲子、水
实验方法:
5月6日将种子洒在培养土上,用铲子轻
加覆土(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离土面约0.5
厘米),浇水(不宜太多)5—6天后发芽。
5月14日,种子发芽了,土壤需要保持
湿润。
(因为是夏天嘛)
5月18日,幼苗长了约2厘米高。
5月28日,第一对真叶有子叶大了。
5月31日,第二对真叶也有子叶大了!
6月7日,凤仙花
植株的样子。
叶
子长得很快哟!
不过主干比较瘦
小。
6月14日,凤仙花植株的样子。
6月15日,凤仙花第二对子叶一侧的
“腋窝”终于长出了可已辨认的花
蕾,你看见了吗?
6月28日,凤仙花花蕾的样子;一对子
叶和第一对真叶已经掉了!这时主干开
时变得粗壮!
结论:
1、事实证明,凤仙花的适应能力很强。
在这样一个小花盆里,凤仙花依然能够开出可爱的花朵来!
2、我们还发现,凤仙花叶片生长规律是:一次长对称的两片叶,后面的一对与前面的一对叠成十字架。
3、凤仙花开始长花苞时,主茎靠近泥土的部份变得更加粗壮,并长出侧根须!
6月29日,凤仙花含苞待放! 6月30日,凤仙花终于开了! 7月1日,凤仙
花盛开的样子!
主茎靠近泥土
的部份变得更
加粗壮,并长出侧根须!
7月2日,凤仙花完全盛开!。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土培凤仙花和半水培凤仙花的比较实验
土培凤仙花和半水培凤仙花的比较实验三年级下学期科学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去种凤仙花的任务。
领到这个任务,我即兴奋又担心,凤仙花种子都没有,怎么种呀?还好老师告诉我们科学材料袋里有凤仙花的种子。
可是怎么种呢?老师告诉我们实在种不来的话,可以找家长帮忙一起完成。
回到家我找来一只花盆,到楼下去挖了土,拿到楼上。
刚要播种了,爸爸下班了,看到后,先叫我不急,慢慢来。
说:“我们来个比赛,好吗?”我听了似懂非懂。
爸爸说:“你用传统的方法-----土培种凤仙花,我用新方法------半水培种,我俩来比一比,谁种的好!”于是我俩找来了一些材料:饮料瓶、胶带,剪刀等。
在爸爸的帮助下,一会儿时间一个半水培的花盆做好了。
这个半水培的花盆上面放上土壤,下面放水。
我和爸爸同时在两个花盆里各播下了三颗凤仙花的种子,期待着它的发芽。
我多么希望我的土培的花盆里的凤仙花先发芽生长。
日期土培花盆的凤仙花半水培花盆的凤仙花其它事项3月15日播下三颗种子播下三颗种子3月19日没有发芽两颗种子发芽了3月22日有一颗种子发芽了芽慢慢长大3月25日芽慢慢长大小苗张开,增厚、增大,颜色碧绿3月27日小苗张开,增厚、增大,颜色碧绿有一个根伸入储水容器,根细嫩洁白,根尖有点红色4月10日小苗有5厘米高小苗有9厘米高了,根长有17厘米半水培的花盆里的一株小苗移到了其他花盆里种植4月19日小苗有11厘米高小苗有18厘米高,根长10厘米半水培的凤仙花拿到教室里观察根的生长情况5月3日小苗有18厘米高,没有花蕾小苗23厘米高,有3个花蕾出现,容器里的根须很多很多5月20日有4个花蕾但是没有开花开出了三朵粉红色的凤仙花5月23日开出了4朵深红色的凤仙花,还有3个花蕾还没开开出了6朵凤仙花了6月9日果皮还很绿,没有成熟果皮黄色,果实成熟了6月20日结果8个,平均每个种子有20颗种子结果6个,平均每个种子有16颗种子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我土培种植凤仙花植株健壮,收获的种子比爸爸的半水培要多。
做实验的作文关于种花
做实验的作文关于种花案例一:今天,我在《植物小实验》这本书里,看到了一种叫栀子花。
这种花不用土,只要插在水里,过一个星期左右,就能长出根来。
看到这里,我半信半疑,在我印象里所有的花草都要泥土才能生长出根,所以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做这个小实验。
我准备了:一个玻璃瓶,一朵带花骨朵的栀子花和一杯自来水。
开始做实验了,我先剪了一根大约25公分的栀子花,把下面的叶子去掉。
在玻璃瓶里装上了一半的自来水,接着把栀子花插进玻璃瓶,让一半的树枝浸在水里,大功告成。
我一天一天的盼望着栀子花快点长出根来。
一个星期过去了,栀子花还没有长出根来。
我想:栀子花怎么还没有长出根来?我心急如焚,冥思苦想,是不是太着急,水放得太多了呢?我决定重新开始做这个小实验。
我小心翼翼的重做这个小实验,生怕再做错了,这次我把水只放了三分之一的水,只让栀子花树枝浸入一小部分,过了一个星期,树枝底部真的长出了一根根又细又短的根来。
过了十几天,根越来越多,越来越长。
花骨朵也绽放出了美丽的笑脸,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过了一个月,根就和老爷爷的胡须一样又密又长了。
我高兴的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我想:栀子花不用土就能生长出根的原理是: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方式和本能。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知道了做事要仔细,要有信心,才能做好一件事。
案例二:今天我来做一个实验,为了做这个实验我花了20多天,首先要把凤仙花给种出来。
我在妈妈的协助下把买回来的凤仙花种子栽到了土里。
每天都给它浇一点水,在我的精心照料下,盼星星、盼月亮,过了15天后凤仙花终于发芽、长大了。
等到它再过了5天后已经长到足足有20厘米了。
终于可以开始做实验啦!我把凤仙花的茎从底部剪掉。
哎,精心照料的凤仙花就因为一次实验而牺牲了。
减掉了之后拿出一个稍微细一点的瓶子,把风仙花的精插在瓶子里面。
然后插好了之后在在里面放上红墨水和芝麻油。
我先把红墨水在瓶子里面滴了两滴和纯净水混在一块儿,然后再滴两滴芝麻油,盖在红墨水上方把整个瓶子里的水都包起来我每天都来观察鲜花的根有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过了三天之后还是没有发生变化。
劳动:种凤仙花(教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通用版
教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种凤仙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特点,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增进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凤仙花的生长特点2. 种植凤仙花的方法3. 养护与管理4. 观察与记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记录关键信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凤仙花种子、花盆、土壤、水源、记录表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浇水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凤仙花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1.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凤仙花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习种植方法2.1 教师详细讲解种植凤仙花的方法,包括选种、播种、覆土、浇水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种植技巧。
3. 观察与记录3.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记录关键信息。
3.2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相互交流心得。
4. 养护与管理4.1 教师讲解凤仙花的养护与管理方法,包括浇水、施肥、除虫等。
4.2 学生分组进行养护实践,培养责任感。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劳动课程的收获。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改进措施。
六、作业布置1. 观察并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每周一次。
2. 撰写一篇关于种植凤仙花的劳动日记。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凤仙花生长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种植凤仙花的操作技能。
3. 学生观察与记录凤仙花生长过程的能力。
4. 学生对劳动成果的珍惜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在种植过程中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记录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让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仙花的种植小实验
种植的材料:花盆,泥土,水,种子
【一】3月15日种下了凤仙花,我焦急地等待他发芽,过了一个星期之后,3月24日,凤仙花终于发芽了,看它的模样,像个小豆芽,刚来到这和世界上,它有些害怕,羞涩地地下了头。
【二】一旦发芽,凤仙花长得真快,一天一个样,它的小伙伴3月25日也长出来了,看那个小豆芽的凤仙花,多么可爱。
【三】3月27日,凤仙花刚长出的两片叶子舒展开了,它叫子叶,它的子叶像两片圆形的荷叶,上面还有叶脉,就像是我们的血管一样,好娇嫩。
【四】又过了三天,3月30日,凤仙花又长出了两片叶子,新长出的叶子形状不像子叶那么圆,像细长的树叶。
这时候,其它两个凤仙花叶争先恐后地发了芽,一些很细小的野草和凤仙花比赛,老师告诉我们,野草要拔掉,要不会会影响凤仙花的生长,我开始除草了。
【五】,4月1日,我种植的5粒凤仙花种子全部长出来了,最先长出的凤仙花已经开始长第三对真叶了!
【六】4月3日的凤仙花,从科学小实验中,我发现,凤仙花的叶子都是一对一对地生长,它们也分先后发芽,先长出的凤仙花种子肯定强壮一些。
【七】4月6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凤仙花在我的照料下,越长越大,我盼望着它们快快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