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中国哲学教研室-道学笔记-修改(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前期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前期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二章清代前期的理学清初顺治、康熙年间,程朱理学经过清朝廷的极力提倡,再度成为官方哲学。

以李光地、陆陇其为代表的官方理学家,一尊朱学,罢黜王学,为程朱理学张目。

以孙奇逢、李颗为代表的北方理学家,则维护王学,并逐渐走上了调和“朱王异同”、“兼采朱王”之路。

平民理学家张履祥,由王学返回朱学,延续了程朱倡导的“居敬穷理”的路数,并由此提出“顺应之道”。

陈确作《大学辩》,否定了程朱关于道德修养实践的理论,成为清初心学理论的总结者。

可以这样说,理学仍然是清代前期学术界的主流,它对后来的学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李光地、陆陇其和李顒的理学思想。

第一节李光地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榕树,又号厚庵,福建安溪人。

康熙九年(1670)进士。

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三藩”之乱时,福建也因靖南王耿精忠的反叛而陷于战火之中。

当时正值李光地返乡探亲,他与老友陈梦雷共谋,遣人暗藏蜡丸进京密提情报,建议平叛,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

“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李光地独据其功,而陈梦雷却以附贼之罪被流放。

因此,当时人们便有“卖友”之讥,李光地也为此声誉扫地。

李光地曾奉旨编«周易析中》、《朱子全书》、《性理精义》等,后经康熙皇帝的审定,作为“御纂'“御定”颁行学宫,成为清代前期官方哲学思想的范式。

李光地一生著述宏富,代表他理学思想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通论》、《周易观象》、《二程遗书纂》、《朱子语类四纂》等。

李光地去世后,他的后人将他的这些著作汇辑为《榕村全书》。

一、折中理气李光地作为清代前期理学的官方代表,为学一尊程朱,毕生以宣传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为己任。

他声称“近不敢背于程朱,远不敢违于孔孟”(《榕村全集•进读书笔录及论说序记杂文序》)。

他认为,自孔子以来,只有程颐与朱熹才是“继绝学,承圣统”的圣人。

他批评王阳明“晚年之说也,其异于孔孟之旨”,遵循和发挥了理学家的“理”、“气”之辨。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清代中后期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三章清代中后期的哲学思想由康熙经雍正转人乾隆、嘉庆、道光时代,即清代中后期,考据学成为学术界的主流,朴实的经典考证取代了擅长思辨的清代前期理学。

但是,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自它产生之后,便有它自己的生命,随着时代的推移,它后来发展的路向虽然由主流变为潜流,但是它并没有中断,而是继续在发展。

考据家在从事经典考证的同时,仍然非常关注理学经典与理学理论,并且都进行了严肃而又认真的讨论、重新评估了理学中的人性理论以及社会道德责任等命题,显示了作为考据家的哲学思想特色。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学者,主要有戴震、焦循、阮元、凌廷堪、龚自珍和魏源等。

第一节戴震戴震(1723—1777),字东原,又字慎修,安徽休宁人。

自幼好学善思,读《诗经》至《秦风•小戎》,便能自绘《小戎图》;读《说文解字》,三年而尽通其义。

他博闻强记,于《十三经》古注,也都能全部背诵。

十六七岁时,就具有学问上的深厚根底。

23岁时,因著《考工记》,名扬大江南北。

后因避仇逃至北京,穷困潦倒,备受饥寒之苦。

他携带自己的著作去谒见钱大昕,说经论文竟至终日,被钱大昕誉为“天下奇才”。

刑部侍郎秦蕙田邀请他参加《五礼通考》的编撰工作。

新科进士如纪昀、王鸣盛、王昶、朱筠等也都“观其书,莫不击节叹赏。

于是声重京师,名公卿争相交焉”。

戴震虽然名重京师,但仕途却不顺利。

39岁才得中举人,以后六次会试均不第。

50岁以举人身份特召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

52岁时会试再次落第,特准参加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病卒。

戴震学识渊博,长于考证,研究领域遍及音韵、训诂、名物、制度、经籍的考证,对天文、历法、数算、史地也有研究,是清代中后期的著名学者。

戴震的哲学著作主要有:《法象论》、《孟子字义疏证》、《原善》、《绪言》、《中庸补注》、《大学补注》等。

1997年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戴震全书》。

一、气化即道戴震继承了张载“太虚即气”的气一元论思想,提出“气化即道”、“气在理先”等基本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中国哲学教研室 之 先秦的笔记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中国哲学教研室 之 先秦的笔记

周文疲敝—到—哲学突破一.周文疲敝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动的一个时期。

随着周王室的东迁,天子与诸侯王的离心力逐渐强化,周王室的地位日益下落。

一些大的诸侯国“下天子以令诸侯”,肆意兼并弱国。

随着春秋五霸的局面的出现,诸侯国国君的权利进一步旁落。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相继发生,春秋的局面一片混乱。

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最后只剩七个强大的诸侯国进行较量。

在战国时期,诸侯继续征战,天下更加大乱。

这种局面与周初依靠礼乐制度使天下大治相比,已有了天壤之别,这也就是历史上常说的“周文疲敝”。

面对周文鼎盛到周文疲敝的巨大反差,思想家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春秋史墨提出了以论证国家政权旁落合理性的包含有深刻辩证思想的哲学命题两即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都有两,这就是物生有两。

事物的两不断变化,事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变化,君臣关系也是如此。

政治上的“无常位”是正常的、合理的。

史伯认为,“和”与“同”是不一样的,和是各种不同因素形成的统一,同是只有一种元素,没有矛盾。

最好的境界就是和而不是同。

和能使事物生长,同则停止事物的发展。

这就是和实生物。

因此明智的统治者必须善于利用和,致力于矛盾的统一,而不能求同。

(周政治衰败的原因:去和而求同)伯阳甫经一步讲阴阳观点运用到政治上来,说明当时的政治变化。

这些思想家的论述为中国哲学的诞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积累起来的能量来了一次总的爆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儒家主张复周礼。

孔子心目中的周礼是完美的,要救人们与水火之中,最好就是会到周代的礼乐制度中。

孔子在复周礼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礼不好,也不是人们不知礼,而是没有行礼的内心基础,明知礼而不行。

这个内心的基础就是仁。

他创造了仁的学说,以仁作为复周礼的内在根据和支撑。

墨家墨家认为孔子提出的学说不彻底,希望用夏礼改造当时的社会,他们提出尚贤,兼爱、非攻等主张,打破儒家所构建的爱有差等的社会秩序,建立有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道学思潮的先驱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道学思潮的先驱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二章道学思潮的先驱道学的发生,学术界一般从中唐开始追溯。

但从道学历史发展过程的实际来看,中唐只是远源,尚未形成普遍风气。

北宋立国,维持着唐代以来的思想格局,至宋真宗、仁宗之际,仍处在“儒林之草昧”(《宋元学案•高平学案》)的状态中。

一直到宋仁宗的庆历年间(1041—1048),伴随着当时求变呼声的髙涨和“新政”的一度施行,学坛上兴起了一股批判的社会思潮。

整个思潮在排斥佛道“异端”、否定汉唐经学和抨击科举时文三个层面上同时展开,而思潮的总倾向则是要求复兴儒学。

在批判思潮中,唐代韩愈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发展,进而引起了整个士林风尚、思想取向和学术格局的变化。

范仲淹、欧阳修、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就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筚路蓝缕,用启山林”(《宋元学案》卷首《序录》)下,开启了后来延续数百年的道学思潮。

第一节范仲淹与欧阳修一、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卒谥“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

范仲淹二岁丧父,其母改嫁。

稍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读书。

他刻苦好学,终有所成。

他一生历任多种职务,最高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他为官清正,刚正不阿,忠亮谠直,敢于犯颜谏浄,不怕挫折打击。

他关心人民疾苦,乐于为民谋利,主持修建的泰州兴化捍海堰延袤百余里,当地人为感激他而命名曰“范公堤”,还为他立生祠。

在宋夏战争中,他运筹帷幄,西夏军惧称“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后人则称他为“儒将”。

他有胆有识,锐意进取,勇于除弊,领导的“庆历新政”轰动一时,青史留名。

他做大官后仍保持生活艰朴,对子孙管束甚严,设“义庄”赈济穷人,得“风水宝地”不建居室而盖学校,苏州“吴学”从此而兴。

他多才多艺,精通儒学,善写文章,《岳阳楼记》传诵千古。

在学术上,范仲淹长于经学,史称“泛通六经,长于《易》”(《宋史•范仲淹传》),即在春秋学和易学方面他颇有造诣。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导言部分:一、关于“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问题要确立“中国哲学”在哲学、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并解决“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何谓“哲学”。

“但凡思考宇宙、人生诸大问题,追求大智慧的,都属于哲学的范畴。

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尊严与价值、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等,都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①如此看来,在自先秦到近代的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史”上所闪烁的的确是哲学的光芒无疑。

“哲学”应当作为全世界人的“哲学”,作为一门追寻“大问题”、“反思构成思想”的学问在各个民族中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

在古希腊哲学中表现为“探究万物最高的基本原理”;在印度哲学中则更多的带有宗教色彩;而在中国哲学中则体现为对“天道”的追求。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西方哲学、印度哲学或是中国哲学都只是“哲学”这个大的概念框架之中的相互具有独立性的概念框架体系。

如此,在这里我们也就承认了“中国哲学”在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而不仅仅是思想如此简单。

二、中西哲学差异浅析自柏拉图以来,在西方哲学中,一元外在的超越、纯粹精神、不变实体是宇宙的创造者,而宇宙是不能够自我生成的。

反之,中国哲学家们却几乎一致认为宇宙是能够自我生成、变化的,即中国哲学家们的宇宙论是生成论而不是构成论。

中国哲学是气的哲学而不是原子论的哲学。

气的哲学昭示的是连续性的存在,自己创造自己、变动不居、永恒运动。

中国哲学家们对宇宙创化留衍的信念,实际上时对人的创造能力的确证。

②在中世纪时期,西方哲学与神学合流,神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人则是神的奴隶,在中国哲学中则是倡导以人为本,即使是神也得为人服务,否则,变不使其成为神。

“西方哲学通过理性思辨的方式来考察、探究形而上学的对象,如理念、实体、本体、自由、不灭的灵魂等,因此知识论发达,格外看重作为对象的外在世界与主体认识能力的研究,形式概念的分析,客观的知识系统与理论的建构。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中国哲学教研室 魏晋玄学笔记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中国哲学教研室 魏晋玄学笔记

魏晋玄学玄学有浓厚的思辩色彩,由玄学家的玄思和生活共同构成的玄学,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一、玄学的思想资源谈玄(清谈老庄)或“玄谈”。

子》为主﹐同时亦研究《周易》,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

二、玄学的方法“得意忘言”是玄学之所以为玄学的方法,体现在:1.解释经典的方法。

2.会通儒道的方法3.玄佛合流的方法4.契合了玄学的主旨5.影响了玄学家们的生活方式。

三、玄学的主题“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才性关系。

它讨论的是人的才与性之间到底是“离合异同”中的哪种关系,史称“四本体”。

2、有无关系。

是玄学最重要的主题。

是玄学的本体论。

从有无判断上,玄学可分别为崇有和崇无两大派。

3、言意关系。

它既是主题又是方法,是玄学的认识论。

4、圣人有情无情。

涉及玄学家政治人格与理想的归趋。

5、声之哀乐。

声音是否能表达情感,是玄学的艺术论。

6、养生。

7、名教与自然。

四、玄学发展的四个时期正始玄学、竹林时期、玄佛合流时期,最后僧肇的佛教玄学最后完成了魏晋玄学思维发展的一个三段式的发展过程﹐即从贵无到崇有再到合有无为一的认识过程。

五、历史地位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的弊病﹐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个新的哲学时期﹐还对尔后的佛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提出的“本末”﹑“体用”等宇宙本体论思想﹐与西汉讨论宇宙生成论的哲学相比﹐在理论思维上是一个很大进步。

正始玄学——贵无派王弼“得意忘言”的玄思方式含义:要认识万物之本体“无”,得到统帅一切事物的一贯之道,就必须抛开有限的语言,必须抛开具体的物象,否则就不可能达到,拘泥于语言,就会妨碍对物象的表达,拘泥于物象,妨碍对本体的认识。

但体认道也得先从这些外部的现象入手,即还是要先从言状做起的,如果不执著于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就能够据言得意。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陈亮与叶适)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陈亮与叶适)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陈亮与叶适一、陈亮、叶适功利学派的社会背景南宋时期,浙江一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有一部分中小地主兼营商业,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商业化的地主阶层,他们没有政治特权,与当时的官僚大地主有一定的矛盾和斗争。

当时北方金国统治者的割据,使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一个很大的挫折,所以兼营商业的中小地主阶层坚决主张对金作战、反对南宋当局的屈服。

南宋时代,出现了代表这个阶层的思想家,这就是陈亮、叶适。

陈亮(公元1143年-公元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少年即热心国事,喜谈兵略。

曾作《中兴五论》,反对当时的“和议”。

上书宋孝宗(赵育),力主抗金,受当权的大官僚嫉恨,曾二次被诬入狱。

晚年考中进士,授官,未及到任而病死。

著有《龙川集》,近年编为《陈亮集》。

叶适(公元1150年-公元1223年),字正则,又号水心,他官至工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

宁宗(赵扩)时,韩佗胄发动对金战争,兵败,以罪被杀,叶适被诬附和韩信胄起兵,夺官去职。

晚年居永嘉城外水心村讲学,后人称他为叶水心。

著有《水心文集》、《别集》及《习学记言》。

他的《文集》和《别集》,近年总编为《叶适集》。

陈亮、叶适都是代表兼营商业地主阶层的利益的思想家。

陈亮、叶适从其兼营商业的中小地主阶层立场出发,特别重视实际功效、实际利益,注意实际问题的研讨,反对空谈,反对玄想。

他们认为朱熹、陆九渊的唯心主义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没有实际效用的。

朱陆两派所特别重视的是巩固南宋封建等级制度的社会伦理秩序,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

陈、叶也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但他们所特别重视的是抵抗金国统治的扩张,发展商品经济。

陈亮、叶适的学说当时被称为“功利之学”,在当时是比较重要的思潮。

二、陈亮的哲学观点与功利思想陈亮没有提出系统的哲学理论。

他提出了一些观点,对道学进行了批评。

他的基本观点是,第一,道在事物之中;第二,学以适用为主。

1.强调道在事物之中:“事物之故”针对朱熹所讲形而上的理,陈亮强调道在事物之中。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一、西周天命观:1、天命靡常;2、以德配天命;3.敬德保民周的兴起建立及宗教哲学思想(一)周继承了商奴隶贵族的祭天祀祖、敬事鬼神和政权神授的宗教迷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使宗教迷信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二)为了加强对被征服种族的绝对权威,从而提出了“天命说”,证实自己统治的合理性。

(三)为了坚持“君权神授”的思想,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永恒性,从思想上征服商奴隶贵族,周奴隶主贵族抬出了“德”和“以德配天命”的理论:“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

召诰》)周所说的德的具体内容为“从天命、劝人事”说明了商的灭亡和周的建立“非我小国,敢弋殷命,唯天不畀”(《尚书。

多士》)(四)周公的思想:1、不仅提出了德,而且提出了“孝”,制定了一套制礼作乐的规则。

礼成了奴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制度,乐成了为这种等级名分制度服务的工具2、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不可忽视,产生了对天的一些新认识。

提出了“天命靡常”“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引《泰誓》)3、保民的思想:保民才能“享天之命”(《尚书。

多方》)“保民”也就是告诫统治者要勤于人事,要注意统治之术,好好地保护奴隶不让他们逃亡和失散,才能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孔子思想:第一节正名思想(二)周礼及正名1、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节等。

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2、正名(1)具体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孔子就想提出这个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那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这种用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2)目的——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三、复兴周礼不完全因袭周礼(三)举贤才的思想。

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张在维持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内实行“贤贤”人微言轻补充。

“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四)为了复兴周礼的对其另一个补充和发展是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夏朝-———“有夏服(受)天命”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墨子-提出“兼爱"“非命”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2)改良派—旧奴隶主转化的地主—孟子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3)其他—在社会大变动面前感到的无所适从的知识分子,-———老子庄子对社会作消极反抗或潜心思考寻找精神上的寄托面对阶级地位大变动,社会财富再分配,传统观念遭破坏,感觉到“世道”“无常"祸福、是非一切变动不定。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朱熹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朱熹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七章朱熹朱熹是中国哲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

全祖望曾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来说明朱熹学问的特点,可谓传神。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福建尤溪,并长期居住在崇安、建阳一带讲学,故传统上称其学派为“闽学”,又称考亭学派。

朱熹5岁就学,家训甚严。

14岁,其父朱松去世,死前将朱熹托付于胡宪、刘勉之、刘子晕三人,并尽得其教。

19岁,及第进士,为同安县主簿。

24 岁,拜见李侗,得洛学之传。

33岁,为文学博士。

此时,南宋苟安心态流行,满朝惧于金祸,朱熹虽力主抗金,但宰相汤思敬以下皆懦怯不听,遂使朱熹不愿立朝,去官居家,贫行乐道,以教授子弟为事,声名渐起。

乾道五年(1169),朱熹39岁,出知南康军,在此期间,修“白鹿洞书院”遗址,为周敦颐等建祠堂,为陶渊明等建“五贤堂”。

孝宗内禅时,朱熹65岁出知谭州,修复岳鹿书院。

宁宗即位后,因赵汝愚的荐举,朱熹终于获得了生平唯一一次的“在朝为官”的机会,但韩侘胄又以定策功擅恣朝政,朱熹切言忤意,仅四十五曰即告罢官。

此时,朝中的反对党把朱熹的学问定为“伪学”,沈继祖、刘德秀等人甚至欲置朱熹于死地,说他有窥伺神器之意,上书请斩,这便是庆元党禁之祸。

朱熹虽身处其中,但却依然讲学不綴,泰然自若。

门人蔡元定因祸而被贬谪道州,临别时,师徒相见,不及其他,惟就近日所读《参同契》相互切磋。

朱熹晚年身体多病,患有眼疾,以致不能读书,但教授弟子不断。

庆元六年(1200)三月,见弟子聚集,朱熹竟带病与学生详细讲述《太极图》、《西铭》等,越五日而逝。

朱熹资性方正,一生安贫乐道。

虽身历四朝,但“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宋史•朱熹传》)。

然而,朱熹“平居惓港,无一念不在于国,闻时政之阙失,则戚然有不豫之色。

语及国势之未振,则感慨以至泣下”(《朱熹集》附录一,黄餘《朱先生行状》)。

《中国哲学史》(古代)大纲

《中国哲学史》(古代)大纲

《中国哲学史》(古代)课程大纲课程编号:101336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哲学专业开课学期:第1学期学分:4学分主讲教师:宋志明指定教材:宋志明著《新尽火传:中国古代哲学讲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版;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10分)、期中开卷考试(20分)、期末闭卷考试(70分)。

教学目的: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内容、发展历程、主要哲学家的理论体系,掌握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质,接受哲学思维训练,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继承中国文化的优良遗产,推及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掌握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把握核心话题的转换、人文语境的转变和诠释文本的转换,形成哲学理论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

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从先秦时期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历史,分为四编21章。

总论编宏观绍述何谓哲学、何谓中国哲学,概述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哲学精神。

上编原创期绍述中国哲学的奠基:先秦百家哲学。

首先绍述中国哲学的由来:在春秋时期的无神论思潮的基础上,哲学取代原始宗教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

然后分节绍述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的哲学思想。

中编发展期绍述中国哲学的演化:汉唐三教并立。

首先概述语境的转换、文本的转换、核心话题的转换,然后分节绍述经学思潮、玄学思潮、中国佛教思潮、中国道教思潮的发展情况,评述董仲舒、王充、王弼、裴危、郭象、华严宗、禅宗、葛洪、司马承祯的哲学思想。

下编高峰期绍述中国哲学的定形:宋元明清理学行世。

首先概述语境的转换、诠释方式的转换、核心话题的转换,然后分节绍述早期理学家的哲学思考、朱熹理学、陆王心学、张载的气本体论、王夫之的道器论以及戴震、颜元的哲学思想。

讲授内容:总论:中国哲学概况第一章中国有自己的哲学第一节哲学三义哲学与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明初理学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明初理学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二章明初理学第一节薛瑄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

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初任监察御史、山东提学佥事、大理寺少卿等职,因得罪宦官王振,下狱论死,寻放还家。

景泰初年起复,历任南京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并人内阁议政。

晚年致仕居家,从游者甚众。

死后,谥文清。

隆庆五年(1571),从祀孔庙。

薛瑄非常推崇朱熹,曾手抄《性理大全》,刻苦攻读理学书籍,并说:“孔子之后有大功于圣学者,朱子也。

”(《读书续录》卷五)他在思想上恪守程朱理学。

黄宗羲称薛瑄之学朴实无华,“恪守宋人矩熳”(《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又称薛瑄“以复性为宗”(同上)。

这是对其思想特征的一个简要概括。

薛瑄自己曾说:“自考亭(朱熹)以还,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耳。

”(《明史•儒林传》)这表明薛瑄注重践履的思想风格,也反映了明初学界不愿创新立说的学术风尚。

薛瑄在思想上对理气论问题有所关注,并提出了一些不同于朱熹的独特见解,但总体来说,并没有越出朱子学的理气思想范围。

相比之下,他更为关注存心养性、持敬涵养等功夫论问题。

故在心性论问题上,他虽赞成“心统性情”之说,但他更为突出“性”作为实体存在的意义,认为“天地万物惟性之一字括尽”(《读书录》卷一)。

他所主张的力行实践,是指通过“存心”以求达到“复性”这一最终目标。

薛瑄的主要著作有《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读书录》(以下简称《录》)十一卷和《读书续录》(以下简称《续录》)十二卷等,今人将其著作汇集成了《薛瑄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一、理在气中众所周知,理气问题是程朱理学中的重要哲学问题。

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薛瑄自然对理气问题亦有所关注。

他指出“天地之间只有理气而已”(《录》卷一),可见,在他看来,理气是构成天地宇宙的根本要素。

在这一点上,与朱熹的看法相同。

关于理气关系问题,朱熹虽有种种阐述,但其基本观点无非有二:一是理气不离,一是理先气后。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目录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目录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目录第一编,先秦时期哲学。

.............................. 。

一、中华文明原始思想的萌生..................。

二、西周文化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三、由“周文疲敝”到“哲学突破” .............。

,,,,。

第一章,孔子,与其创立的儒家学派...................。

第一节,原始之儒与孔子创立的儒家................。

一、孔子之前原始之儒的情况................。

二、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贡献................。

第二节,“吾为东周”的礼的思想.................。

一、“吾为东周” ....................。

二、“必先正名” ................... 。

三、“道之以德” ....................。

第三节,“克己复礼为仁”的仁的思想...............。

一、礼与仁的关系 ....................。

二、仁的内在性特点....................。

三、“为仁由己”的方法..................。

第四节,“以礼制中”的中庸思想.................。

一、中庸思想的政治目的.....................。

二、中庸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墨子,与其创立的墨家学派.....................。

第一节,“兼以易别”的思想主张....................。

一、“尚贤”与“尚同”.....................。

二、“兼爱”与“非攻”.....................。

三、“节用”、“节葬,,与“非乐”...............。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历史141张立东1400070123大一的通识课程中国哲学的教材,冯友兰先生的大作《中国哲学简史》,这是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各派哲学理论的学术著作。

最早了解他还是通过他的女儿宗璞的几篇散文,家学渊源深厚的宗璞也成为了一代散文名家。

但直到这学期学习马哲课,我才真正捧起这本中国哲学史上里程碑之作。

书中冯先生展现出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博闻强识的渊博知识,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独特理解使我完全沉浸其中。

原先我对中国哲学所知仅限于天人合一,是通过阅读钱穆的书获得的,冯先生在全书开始就论述了天人合一。

“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它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

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

”(第一章)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入世和出世,中国的哲人们就是在不停地寻找着这两种极端中间的那个平衡点。

宗教和哲学的关系是必须在讨论哲学之前就理清楚的。

“中国人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

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

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

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

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第一章)。

他并没有像西方哲人一样展开去通过逻辑推理分析讨论宗教和中国哲学的差异性,他没有给予什么实际的信息,而是在一个超层面完成了哲学对宗教的分离。

这本身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这很好理解,就如同传教士本身必须信奉基督教,科学家必须拥有辩证法和实证精神一样,研究哲学的冯先生自身也是中国哲学的典型体现.我一直相信,每一种文化都必须发源于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哲学当然也是如此。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中国哲学教研室 秦汉时期的哲学笔记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中国哲学教研室 秦汉时期的哲学笔记

经学以“五经”等中华原典为主干,加之对这些经典阐释训解得论著体系和传授体系,构成了专门的学问——经学。

它既包括传经之学,也包括注经之学。

形成过程:以董仲舒作为代表,首先是把儒家的经典《春秋》,与战国以来风行的阴阳五行说,以及汉初盛行的黄老道家的“无为”思想整合在一起,构造出一个“天人感应”目的论为特征的理论框架。

稍后,这个理论又经过今文经学家的充实和完善,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种既保存了原始儒学基本精神,又增进了当时其他各家思想学说,就是“新”的儒学形态——经学。

确立:汉武帝“罢黜百家”立“五经博士”等措施,一方面标志着“经学”运动的正式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之久的“经学”时代的开始。

经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官方统治学说的正式形成,而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也因之而展开,并旁及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

经学确立的重要性:一、经典的确立。

自“五经博士”设置,经字添上了古籍书名,同时在原有的“六经”又加了许多著作,最终成十三部。

中华民族的经典,拥有神圣的地位。

二、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第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自汉代至清末,经学始终被封为正统的官学。

所谓经典,本是唐,春末,随一个从一到多,有从多到一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实际上反映了中华思想和学术文化从殷商到秦汉一千年间的演变轨迹。

三、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

儒家虽然号称“显学”,但还仅是“百家争鸣”中的一派。

汉武帝又“宗经”开始,必然“尊儒”。

经学的形成及传播,与儒家学派密切相关。

经学的确立,使得儒家的地位获得了最终的肯定。

《吕氏春秋》秦汉之际“用众”“取众”,融合百家异说,整合战国时期诸子思想、最先出现也做得最好、最为出色、典型的挂在吕不韦名下的著作。

自然社会人伦秩序化《吕氏春秋》的十二纪。

十二纪是以阴阳五行配置对应自然气候、物候与社会人事、政事之一切自然变化与社会变化之所忧。

《吕氏春秋》十二纪以阴阳五行对应天下事物的有序模式和框架。

十二纪是吕不韦为王朝帝国整合出的一种自然社会人伦秩序化的模式和框架。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心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心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三章心学思想第一节王守仁在宋明理学史上,王守仁是与朱熹并列的大思想家,他所开创的心学思想体系,后人称之为阳明学。

自16世纪20年代以降,直至明朝灭亡(1644 年)为止,阳明学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朱子学相抗衡的思想风气。

随着阳明学的盛行,使得明代中晚期的学术界开始呈现出一种新的思想活力。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

阳明出身于仕宦世家,其父王华为状元,家道由此中兴。

阳明年轻时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28岁及第进士,其后在仕途上历经坎坷,特别是在正德年初,阳明由于不满宦官干政,仗义执言而被捕人狱,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

在那里,阳明经过一番“动心忍性”的刻苦磨炼,终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标志着其心学思想的初步形成,史称“龙场悟道”。

时年37岁。

在此前后,阳明提出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直至50岁左右,又提出了“致良知”的命题,标志着阳明思想的最终形成。

阳明一生屡建事功,生前即被封为新建伯,享受到世袭俸禄的待遇。

然而死后不久却由于政治和思想上的种种原因,受到打压,被剥夺封号。

直到隆庆年后,才恢复名誉,万历十二年(1584),得以从祀孔庙。

阳明的主要著作为《传习录》,(本文所引《传习录》条目数字,据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

后人将其著作汇编为《王文成公全书》(共三十八卷),明隆庆二年(1568)刻本,后被收人《四部丛刊》初编。

今有标点本《王阳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一、心即理“心即理”是阳明开创的心学思想的标志性命题,与程朱理学所信奉的“性即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常认为这是阳明学的第一命题。

要了解阳明思想,有必要从“心即理”说起。

我们知道,阳明年轻时,受到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

由于科举制度与程朱理学的结合,因而当时的年轻学子无不从研读程朱理学的课本着手,阳明亦莫能外。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唐代儒学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唐代儒学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五编唐至南宋时期哲学绪论、唐宋之际社会背景概说在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唐宋两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许多重大的历史变化——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在这一时期涌现并完成,由此直接影响到宋代以后的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这一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历史转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政治上,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日趋强化、君主专制膨胀。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体,它包括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前者指皇帝一人独裁;后者指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财政、司法、军事诸权力。

这一政体萌发于战国,至秦朝正式建立,但它的完善和强化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至少在唐代之前,皇权独尊、中央至上的地位并未完全确立。

唐宋之际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演变的分界线,在此之前,其特征为权力由地方向中央集中;在此之后,其特征为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向皇帝个人集中。

宋以后则正式确立了君主独裁的专制体制,皇帝权力日益膨胀,至明清达到极点。

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贵族庄园经济没落,平民地主经济逐渐成为主流。

唐宋之际,均田制已被破坏,土地国有制进一步被削弱。

宋代“不抑兼并”、“不立田制”政策的推行,使得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起来,土地买卖频繁,土地转移过程加速,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由此产生并加速了官田的私田化。

在土地所有制形式改变的条件下,租佃制取代了荫户制,地租的形式也从分成制改变为按产量来固定租额的定额制,农民用自己的工具租种地主所有的土地,与此相应,农民对国家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就逐渐减弱,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进人手工业者的行列提供了条件,加上国家对轻商、抑商政策的修正,独立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改善,又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社会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其一,统治阶层由贵族门阀向平民化转变。

魏晋南北朝以来,统治阶层内部士庶地位悬殊,界限森严,彼此隔绝,隋唐遗风犹存。

但到宋代,随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士庶的界限被打破。

中国哲学复习笔记

中国哲学复习笔记

中国哲学复习笔记中国哲学复习笔记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总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孔子提出仁、礼学说,中庸观念,发展了传统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建立儒家学派。

老子提出道。

无为学说,开创中国古代哲学宇宙论传统,建立道家学派。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等十大主张,一定程度修正儒家思想。

(尚同是其理论核心,可考性强!)孙武,军事理论家,《孙子兵法》具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地主阶级改良派:孟轲地主阶级激进派:孙膑、管子四篇、后墨、荀况、韩非消极出世:庄周逻辑理论:惠施、公孙龙、后墨、易传补充中国辩证法四大流派:老庄、孙子兵法、周易、佛学(北大朱伯昆《易学哲学史》观点)第一章殷周时代的哲学掌握萌芽时期的总体特点和时代背景,重点掌握几个概念绝地天通(参肖捷父的版本,以下简称肖版)物生有两(参肖版)否极泰来(方克立辞典,以下简称方典)和实生物(参肖版,背诵相应段落原文)洪范(参百科全书哲学卷,以下简称百科)赢缩转化(参肖版)五行(参考《孔子研究》2004年最后一期的相关文章)尚书(参百科)礼记(参百科)第二章孔子总论儒家创始人,从未重点考过。

复习要求:先掌握教材,适当补充。

1、时代背景-孔子态度-正名(名教之始)-对周礼的损益(五个要点:将周礼归纳为正名;道德教化;亲亲下的贤贤;仁为礼的内容;中庸的方法)2、仁:从颜渊问仁入手总论性质、特点、内容、条目,展开标准、基本要求、主观动机、条目和具体标准。

3、先验论:(1)生知;学知——教育思想方法;(2)仁学先验论——与孟子人性论的差别。

4、中庸之道:(认识论的思想方法)表述(程颐论中庸)、内涵、特点『灵活性(绝四)和原则性』(程颢论中庸)5、弃形保威天命观、两可敬事鬼神观掌握引文理解即可。

具体内容1、通过“名教”概念掌握孔子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对时代的认识,掌握孔子的名实观。

『分析』名教影响甚大,可能考,注意其内涵和外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学·理学流派理学中有不同学派,各个学派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互相区别,使理学思潮呈现出复杂的情况。

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

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

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或称王学)。

这些不同的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或特点,但是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看,主要有三大派别:1.张载为代表的气一元论哲学。

2.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哲学。

是理学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学派。

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

他们第一次把理作为最高范畴,提出了理本论哲学。

特别是程颐,明确区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把理说成是形而上者,把阴阳说成是形而下者,认为理不是阴阳,而是“所以阴阳者”。

这就把形而上之理说成世界本原。

在他看来,万事万物都是理所派生的。

朱熹进一步发展了二程思想,完成了理学体系。

他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理气关系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理有气,但理是“本”,众理之全体,便是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太极散在万物,如月亮印在万川。

他建立了理学各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理学集大成者。

一般把朱熹和二程、特别是和程颐联系起来,合称程朱学派。

3.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哲学。

是理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他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提倡自作主宰,建立了初步的心学体系,开创了理学中的心学学派。

王守仁进一步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以吾心之良知为天理,完成了心学体系,称为陆王学派。

程朱理学同陆王心学,是理学中的两个主要唯心主义派别。

5与理学有联系的,还有北宋时的王安石。

他推行新法,作《三经新义》,曾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和变化,并对老子的道作了新的解释,他的学说被称为“新学”。

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道学之所以兴起,实质上就是一场儒学复兴的思想运动,即儒家思想正对佛道二教挑战的所做出的一个创造性的回应。

道学的主要任务是:就外而言,就是攘斥佛道两教,恢复儒学原有的的“独尊”地位,承接先秦儒家的传统——他们所谓的道统,站在哲学的高度论证儒家仁义礼乐存在的合理性,建立起一个取代佛道特别是佛教的新的儒家哲学形态。

就内而言,抛弃汉唐传统儒家粗疏的理论,从儒家原典中发掘新的思想材料,并以之为出发点,对佛道中有用的思想资料进行整合,把儒教经学引向义理之学,进而建立起以伦理道德为宇宙万物本原的儒家哲学。

道学思潮的任务决定了道学思潮的主题。

胡瑗在创立其教育宗旨时,无意间揭示了道学的主题,那就是“明体用之学”。

胡瑗把道家的思潮所追求的“道”——儒家的“圣人之道”——规定为“体、用、文”三个方面,这是一个十分全面的论述。

所谓“体”,属于形而上学的哲学范畴,那是根本原则,按他的解释即支配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原则,它是不变的;所谓“文”,属于代表文化价值传统的范畴,那是以儒家经典为代表各种文献、叶包含经史辞章的文与史,他们是传递“圣贤”的思想载体;所谓“用”,属于现实政治的范畴,那就是如何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来建立社会政治秩序,即经世致用。

从胡瑗的宗旨可以看出,道学思潮在其源头时的气象是宏大的,而思想的兴起于展开也确实是在哲学思辨、文化价值和经世致用多个层面上展开的。

当然,就这一宗旨而言,虽然“体”、“文”“用”三者并举,但实质咋是以“体”“用”为本,即所谓的“明体用之学”。

因而,“明体用”三字可以看作道学思潮星期时的主题和纲领。

胡瑗引入“体用”范畴,标志着儒学真正开始向本体论方向的发展。

即儒学不再仅限于人伦道德的实践及宇宙始源生化和“天人相副”的目的论解释,而是首先努力建立起人伦道德之所以存在的最终依据,然后再从中引伸出各种“修己”的道德践履工夫,以及“安人”的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略。

其中的“体”呢?这是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所谓体用,按中国哲学最一般的理解,“体”有本质、本体的意思;“用”又作用、现象的意思。

按佛家的观点运动变化着的世界只是现象,而现象只是人心生灭妄想所变之境,其本身是虚幻不实的,因此可以称为“假有”;而现象的背后,还存在着某种不变的、静止的、唯一的东西,那才是“体”。

也就是说,现象是虚幻的、不实在的,只有超越现象的本体才是真实的存在。

易言之,现象是“现而不实”的,本体是“实而不现”的。

佛家的理论从宇宙本体出发,从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来论证自己的学说,亦即从讨论现实世界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所以儒家为了响应挑战,就必须对最高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和说明。

另一方面,儒家要肯定现实生活中的秩序,就必须首先肯定这个感性的现实世界自身,从而也就必须探讨和肯定这个世界的实在性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对抗佛教以存在为空幻、否定感性现实世界、追求寂灭的理论,重建其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轴心的主题。

为什么说“体用”就是道学的思潮的主题呢?尤其是为什么还要“明”“明体用”这一道学思潮主题的理论发展,到了程颐那,终于形成起完整的表述,那就是“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命题之确立。

这一命题重大的理论意义就在于,它否定了佛教本体、现象截然相分的观点,强调了“体”、“用”都是实在的,两者的关系是相即而不离的。

总之,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明体用”这一主题构成了道学思潮的基本特点,规定了时代精神的风貌,并从总体上影响了当时思想家个人思路的选择,因此其宏观意义决不可低估。

(作为形而上之“体”的心性之学和主要作为形而下之“用”的经世之学。

)演变北宋中期是理学形成时期,各学派已初步建立各自的体系。

不久,二程理学占了主导地位。

程颐提出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及“性即理”等命题,成为理学的重要思想,而程颢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及心即天的思想,则开了心学一派的先河。

南宋是理学发展和成熟时期。

朱熹哲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理学的完成。

与朱熹理学相并立的是陆九渊心学。

陆九渊之学也来自二程,特别是程颢,发展出“心即理”的心学学说。

陆九渊提倡“简易”之学,批评朱熹“支离”,而朱熹批评陆九渊太简。

他们的争论,反映了理学内部的分化。

南宋后期,朱陆两派互相攻讦。

明代初年,朱熹理学占统治地位二,知行为二,把人们引向烦琐道路。

他提出了以“良知说”为核心的心学学说,认为心之本体即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更不可向心外求理。

明末清初,是理学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即自我批判时期。

到清中期以后,理学日益没落。

历史地位和影响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它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

理学中有不同学派,有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和相互影响,其理论贡献也不一样。

理学发展了中国先秦以来的传统哲学,又吸收融合了佛教哲学,具有完整的哲学体系。

理学家对哲学问题的探讨,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在理论思维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理学中的气一元论哲学,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出了关于气的系统学说,把中国古代气一元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理学中的理一元论哲学,比较深入地讨论到一般和个别、本质和现象等关系问题,它虽然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世界本体,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在认识论等方面则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

心一元论哲学虽然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否定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但它强调独立思考,反对崇拜权威,却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哲学,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陆王学派中国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南宋时,正当朱熹把理奉为最高哲学范畴的时候,陆九渊倡言“心即理”,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他提出“发明本心”、“求其放心”的“简易”、“直捷”的主张。

他还同朱熹辩论过“无极”、“太极”等问题,成为与朱熹一派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被称为“心学”。

宋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陆学影响不如朱学大。

到明代中期,陈献章由朱学转向陆学,王守仁更以陆学传人自任,宣扬心学,并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认为“意之所在便是物”,说“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在认识论上,鼓吹“致良知”的方法,认为“良知”就是“天理”,“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同时提出“知行合一”,反对宋儒知先行后的说法或知而不行的做法。

王守仁是陆九渊以后影响最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明代后期,王学大盛,出现了众多流派,其中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和李贽等人影响较大。

泰州学派内部各人思想不尽相同,但有个共同的趋势,就是强调儒家的“圣”、“贤”是人人可学的,即便是“农工商贾”也可以学。

声称“人人天地性,个个圣贤心”。

李贽还提出“是非无定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

黄宗羲曾说,王学经过王艮发展到颜钧、何心隐等人,就已是“非名教之所能羁络”了,“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古人,后不见有来者”。

阳明学派中国明代中期以王阳明思想为宗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王阳明在其从政期间,始终从事讲学。

他的弟子陆续出版他的语录、文集。

王阳明死后,其弟子在全国各地建立书院70余所,举办讲学会,宣传他的学说,形成阳明学派。

阳明学派以致良知为学术宗旨。

王阳明主张良知为圣愚所同,不囿于见闻﹔即知即行,即体即用。

不满程朱学派的支离。

反对佛老的虚玄和管仲、商鞅的功利。

提倡返求诸心,自我作主,不受教条的束缚,具有反偶像的精神。

王阳明死后,他的弟子对致良知的理解不同而分成若干支派。

1.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认为“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阴阳生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生成万物,万物变化无穷,但都是阴阳二气和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于“无极”和“太极”的意义,周敦颐本人未曾加以说明。

在他的伦理思想中,“诚”是主要范畴。

他认为,“诚”是由“太极”派生出的阳气的体现,是“纯粹至善”的,因而以“诚”为内容的人类本然之性亦是善的。

他宣称“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把封建道德看作是人性固有的。

但他又认为,“纯粹至善”的本然之性,由于受到物欲的诱惑,环境的影响,刚柔不能适得其“中”,而产生恶。

由此,他提出“主静”、“无欲”的道德修养论,认为人们通过学习和修养,能够“自易其恶”、恢复善性,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不违背封建的仁义礼智。

从而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封建人伦关系。

他的存“诚”,“无欲”的人性论和禁欲主义,对程朱学派“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敦颐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吸收了佛、道的学说,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宇宙观,便于理学更加有力地同佛、道进行斗争。

他把自然观、认识论、思想方法以及伦理道德等等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哲学体系,比以前的儒家学说更加精细和富于理论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