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最全细胞生物学期末的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详解经典版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2、显微结构 microscopic structure3、亚显微结构 submicroscopic structure4、细胞学cytology 5 、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二、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 cell ;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6、人们通常将 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 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三、选择题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 Robert Hooke b 、Leeuwen Hoekc 、Grewd 、Virchow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 和 Leeuwen Hoekb、Crick 和 Watsonc、Schleiden 和 Schwann d 、Sichold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4、英国学者 Robert Hooke 第一次观察2、试论述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最集中的a、1665年以后的 25年 b 、1838—1858细到活细胞有机体。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章节复习题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章节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2、细胞学说(cell theory)二、选择题:1、现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是。
a:Natune b: Cell c: PNAS d: Science2、自然界最小的细胞是(a)病毒(b)支原体(c)血小板(d)细菌三、是非题:1、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特征是把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亚细胞的分子结构变化联系起来。
()四、问答题:1.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哪些?2. 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是什么?细胞学说在细胞学发展中有什么重大意义?3.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一、名词解释:1. 血影(Ghost)2. 通道形成蛋白(Porin)3. 纤维冠(fibrous corona)二、选择题:1、立克次氏体是(a)一类病毒(b)一种细胞器(c)原核生物(d)真核生物2、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a)细胞质中(b)质膜上(c)线粒体内膜上(d)类核区内3、最小的细胞是(a)细菌(b)类病毒(c)支原体(d)病毒4、在英国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a)朊病毒(prion)(b)病毒(Virus)(c)立克次体(rickettsia)(d)支原体(mycoplast)5、逆转病毒(retro virus)是一种 z)_ Y w*T(a)双链DNA病毒(b)单链DNA病毒(c)双链RNA病毒(d)单链RNA病毒6、英国疯牛病病原体是(a) DNA病毒(b)RNA病毒(c)类病毒(d)朊病毒7、线虫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目前已接近尾声,发现其一共约有()种的编码基因(a) 6000( b)10000 (c)20000 (d)50000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虽有许多不同,但都是 w;y#M(a)核仁`(b)核糖体(c)线粒体(d)内质网9、前病毒是|(a) RNA病毒(b)逆转录RNA病毒RNA病毒(c)整合到宿主DNA中的逆转录DNA (d)整合到宿主DNA中的DNA病毒三、是非题:1类病毒仅由裸露的DNA所构成,不能制造衣壳蛋白。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题库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题库细胞生物学——2、细胞——3、细胞膜——4、简单扩散——5、易化扩散——6、主动运输——7、膜转运蛋白——8、膜泡运输——9、膜受体——10、配体——1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2、胞吞作用——13、胞吐作用——二、单顶选择题1、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A、细胞膜B、核糖体C、DNAD、核膜、核仁2、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中不包括A、蛋白质B、脂类C、糖类D、核酸3、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离子强度C、 pHD、脂肪酸不饱和程度4、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的5、造成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A、胞内压力B、膜蛋白的运动C、膜脂分子的运动D、蛋白质与脂类的有机组合6、膜脂分子不具备的运动方式是A、向各方向运动B、侧向扩散C、翻转运动D、弯曲运动7、糖分布在细胞膜的A、内表面B、外表面C、内、外表面确良D、内、外表面之间8、 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是A、主动运输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9、 Na+—K+泵转运Na+和K+的方式属A、单运输B、协同运输C、共运输D、对向运输10、 Na+—K+泵水解一分子ATP可转运A、3 个Na+、2个K+B、3 个K+、2个Na+C、2 个Na+、2个K+D、3 个Na+、3个K+11、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12、 Na+—H+ 交换载体在使Na+入胞的同时将H+排出细胞, 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13、不受条件控制的跨膜通道为A、配体闸门通道B、离子闸门通道C、电压闸门通道D、持续开放通道14细胞无选择地吞入固体物质的过程为A、胞吞作用B、吞噬作用C、吞饮作用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5、细胞摄入LDL颗粒的过程是A、自由扩散B、吞噬作用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6、有被小窝的作用是A、使特定受体聚集B、吞入大分子物质C、防止大分子泄漏D、使细胞膜牢固17、膜受体具备的功能是A、识别、结合配体B、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C、识别、结合配体并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D、引起离子跨膜转运18、膜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部位是A、活性部位B、结合部位C、调节部位D、催化部位19、细胞膜上某种膜受体的数量有限,只能与一定量的配体结合,此性质是A、特异性B、可饱和性C、高亲合性D、可逆性20、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跨膜转运的是A、胞吞作用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21、在膜受体转导信号时,不能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 cAMPB、cGMPC、G蛋白D、IP3和DG22、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是靠A、开启离子通道B、激活G蛋白,使之活化某种酶C、自身TPK活性D、cAMP23、在G蛋白中,α亚基的活性状态是A、与GTP结合,与βγ分离B、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C、与GDP结合,与βγ分离D、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24、偶联G蛋白的c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和抑制型途径的共同点是A、G蛋白都作用于ACB、都有同样的G蛋白C、都有同样的受体D、都使cAMP含量上升25、AMP信号途径和IP3和DG途径的共同点是A、都活化ACB、都活化特异的磷酯酶CC、都要通过G蛋白活化特定的酶D、都只产生一种第二信使26、在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时,充当第二信使的是A、TPKB、磷酸化的靶蛋白C、cAMPD、Ca2+27、细胞表面是指A、细胞外的糖被B、糖被及细胞膜C、细胞膜D、糖被、细胞膜及膜下溶胶层28、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作为细胞融合诱导物的是A、甲醇B、乙醇C、冰醋酸D、聚乙二醇29、细胞融合是指A、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B、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核合并成一个细胞核的过程C、两个或两个以上膜性小泡合并的过程D、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过程30、融合率=A、(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数)×100%B、(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100%C、(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核数)×100%D、(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数)×100%三、填空题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
(完整版)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
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
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
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
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124)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1. 细胞组分经过特异染色后,用可见光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法不仅可以准确定位,而且可以灵敏地测出其含量。
()答案:正确解析:如DNA经Feulgen染色后,最大吸收波长为546nm的可见光,根据波长吸收可计算出其含量。
2. 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种异质性的细胞器,它来自高尔基体,参与膜的流动。
()答案:错误解析:过氧化物酶体不是来自高尔基体,不属于内膜系统的膜结合细胞器,主要作用是将过氧化氢水解,不参与膜流动。
3. 核纤层位于核膜内、外层之间。
()答案:错误解析:核纤层位于核膜的内表面。
4.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看,线粒体的内膜起主要作用。
()答案:正确解析: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和ATP合成酶的磷酸化的作用,将NADH中的能量转化为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5. 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指蛋白质、脂类和DNA等。
()答案:错误解析:6.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也是生命的唯一表现形式。
()答案:错误解析:病毒等是以非细胞的生命形式来表现。
7. 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可通过缩短波长,或给标本染色。
()答案:错误解析:通过分辨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分辨率只与光的波长和介质有关,给标本染色无法提高分辨率。
8. 细菌中,编码核糖体RNA、转运RNA和mRNA的基因是被不同的RNA聚合酶转录的。
()答案:错误解析:细菌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转录所有的基因。
相反,真核细胞有三种不同的聚合酶,每一种用于三类基因中的一类。
9. 受精后胚胎细胞分裂速度很快,DNA、RNA和蛋白质都以较快的速度合成。
()答案:错误解析:受精后胚胎细胞分裂速度很快,DNA和蛋白质以较快的速度合成,RNA在卵细胞中预先存在,是许多非活性状态的mRNA。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5)教学文案
任安然2011级生科1班学号201100140034细胞周期各时象的主要事件及调控机制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一)间期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1. G1期:主要进行细胞体积的增大,并为DNA合成作准备。
不分裂细胞则停留在G1 期, 也称为G0期。
G1期,代谢旺盛,开始合成细胞生长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糖类,脂类、RNA等生化物质,细胞体积增大,为DNA合成做好准备,因此G1期也叫DNA合成预备期或复制前期。
G1期染色体去凝集。
合成一定量RNA及专一性蛋白质,也称为触发蛋白,又称不稳定蛋白(U蛋白),触发蛋白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通过G1期限制点,进入S期。
G1期还合成了微管蛋白和抑素,组蛋白、非组蛋白及一些蛋白激酶发生磷酸化。
抑素与细胞停留在G1期有关,具有组织特异性,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在G1期早期,cdc6水平升高,与ORC(多蛋白起始识别复合物)结合,促进Mcm结合到ORC上,形成pre-Rc(前复制复合物)。
在G1晚期,G1-cdk使S期抑制物磷酸化,以便后来激活S-cdk,G1-cdk还使cdh1失活。
G1期限制点又称:监控点、检验点(checkpoint),酵母细胞中称start、启动点,哺乳类称R点、限制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第一大关卡。
调控过程为cyclin E表达,在生长因子的诱导下,现有周期蛋白D的表达,并与Cdk2、Cdk4、Cdk5的结合,是个CDK磷酸化而激活。
此后周期蛋白E表达,并与Cdk2结合使Cdk2的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活化,使细胞通过G1/S限制点进入S期,此时周期蛋白D及E降解。
2. S 期:主要事件是DNA复制(半保留复制)和组蛋白合成(细胞质合成运往细胞核),也合成非组蛋白。
诱导DNA合成的物质是SPF。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 ,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
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
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
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
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
精编版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5)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5)任安然 2011级生科1班学号201100140034细胞周期各时象的主要事件及调控机制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一)间期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1. G1期:主要进行细胞体积的增大,并为DNA合成作准备。
不分裂细胞则停留在G1 期, 也称为G0期。
G1期,代谢旺盛,开始合成细胞生长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糖类,脂类、RNA等生化物质,细胞体积增大,为DNA合成做好准备,因此G1期也叫DNA合成预备期或复制前期。
G1期染色体去凝集。
合成一定量RNA及专一性蛋白质,也称为触发蛋白,又称不稳定蛋白(U蛋白),触发蛋白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通过G1期限制点,进入S期。
G1期还合成了微管蛋白和抑素,组蛋白、非组蛋白及一些蛋白激酶发生磷酸化。
抑素与细胞停留在G1期有关,具有组织特异性,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在G1期早期,cdc6水平升高,与ORC(多蛋白起始识别复合物)结合,促进Mcm 结合到ORC上,形成pre-Rc(前复制复合物)。
在G1晚期,G1-cdk使S期抑制物磷酸化,以便后来激活S-cdk,G1-cdk还使cdh1失活。
G1期限制点又称:监控点、检验点(checkpoint),酵母细胞中称start、启动点,哺乳类称R点、限制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第一大关卡。
调控过程为cyclin E表达,在生长因子的诱导下,现有周期蛋白D的表达,并与Cdk2、Cdk4、Cdk5的结合,是个CDK磷酸化而激活。
此后周期蛋白E表达,并与Cdk2结合使Cdk2的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活化,使细胞通过G1/S限制点进入S期,此时周期蛋白D及E降解。
2. S 期:主要事件是DNA复制(半保留复制)和组蛋白合成(细胞质合成运往细胞核),也合成非组蛋白。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161)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45分,每题5分)1. Na+K+泵只存在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而不存在于囊泡膜。
()答案:错误解析:只存在动物的细胞质膜,而不存在于其他生物膜。
2. 在生物膜中,每个类脂分子都带有一条糖链,而且都分布在非胞质面。
()答案:错误解析:在生物膜中,并非每个类脂分子都带有一条糖链。
3. 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看,肿瘤发生的原因是细胞分裂过快。
()答案:错误解析:是分裂失控,即细胞周期失去控制。
4. 顺式作用因子在基因表达中起正控制作用。
()答案:错误解析:起开关的作用,到底是正控制还是负控制则是由与之作用的蛋白质决定。
5. 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运输中,胞饮作用形成的内吞泡需要微丝的参与,而吞噬作用形成的内吞泡需要网格蛋白的参与。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运输中,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的参与,而吞噬形成的内吞泡需要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参与。
6.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一般都不会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凋亡与坏死不同,凋亡过程中内含物不泄出,通常不引起细胞炎症反应。
7. 胞内受体一般处于受抑制状态,细胞内信号的作用是解除抑制。
()答案:正确解析:细胞内受体是指位于胞质溶胶、核基质中的受体。
细胞内受体主要是同脂溶性的小信号分子相作用,具有同源性。
胞内受体一般处于受抑制状态,细胞内信号的作用是解除抑制。
8. 呼吸链酶系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定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呼吸的场所是在线粒体基质中,但是氧化磷酸化是在线粒体的基粒上进行的。
9. 抑癌基因突变能转变成癌基因从而致癌。
()答案:错误解析: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失去抑癌功能。
2、名词解释(50分,每题5分)1. unit membrane model单位膜模型答案:unit membrane model单位膜模型是J.D.Robertson于1959年提出的质膜结构模型。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细胞生物学 A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Bcl2家族对凋亡的影响是A.促进凋亡B.抑制凋亡C.与凋亡的死亡受体途径有关D.有的成员促进凋亡,有的成员抑制凋亡2.成熟蛋白质中不包含A.信号肽/信号序列B.开始转移序列C.停止转移序列D.疏水氨基酸3.动物细胞胞质分裂通过何种方式进行A.形成细胞板B.形成分裂沟C.A和B均可D.A和B都不对4.信号转导过程中常发生磷酸化级联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磷酸化后被激活B.蛋白质磷酸化后失活C.蛋白质磷酸化状态影响其活性D.蛋白质去磷酸化由激酶催化5.膜上的跨膜运输通道参与A.简单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内吞6.关于细胞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电化学梯度错误的说法是A.调节细胞渗透压B.动物细胞利用钠离子电化学梯度吸收营养物质C.维持膜电位D.通常细胞内维持着高于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7.核心组蛋白不包括A.H1B.H2AC.H3D.H4二、多选题1.微管的马达蛋白是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胞质动力蛋白D.驱动蛋白2.电子显微镜可以用于研究A.细胞形态B.细胞超微结构C.蛋白质的亚细胞结构定位D.细胞组分分析3.有丝分裂后期姊妹染色单体分离是由于A.动粒微管解聚缩短B.极微管延伸C.姊妹染色单体间的粘连蛋白水解D.纺锤体微管更稳定4.内质网附着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去向包括A.内膜系统B.质膜C.分泌到细胞外D.进入胞质溶质5.细胞的基本属性包括A.自我清除B.自我复制C.自我装配D.自我调控6.胞内信号转导复合物的组装可通过哪些方式A.信号分子在活化的受体胞内结构域结合B.信号分子与脚手架蛋白不同结构域结合C.信号分子与磷脂酰锚定位点结合D.信号分子之间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结合7.细胞外基质中的结构蛋白主要包括A.弹性蛋白B.胶原蛋白C.层连蛋白D.纤连蛋白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内质网是细胞中的膜工厂?2.影响被动运输溶质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四、论述题1.“质膜是细胞王国的城墙,也是门户”,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1 -。
(完整版)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10)
试题】2004-06-23/ 山东大学/医学院/2001 级/临床六年/细胞生物学 A 卷/细生、填空题(每空0.5 分,共15 分)1、细胞胞吐作用的两种途径是______ 和 ____ 。
2、验证膜蛋白的侧向扩散运动最早由_________ 试验证实。
3、举例说出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如_______ 、______ .4、透明质酸是由许多二糖单位重复聚合成的直链状多糖,其二糖单位包括 ______ 和_____ 。
5、使用詹纳斯绿(Janus Green B )能特异地对_____ 进行活体染色,原理是 ______________ 。
6、细胞癌基因的产物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细胞周期调节,一般有四类,分别为 ______________ 、7 、已发现的二类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8、组织再生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_ 、________ 。
9、细胞骨架成分中,_________ 的分析已成为临床鉴别诊断肿瘤的重要依据之一。
10 、矽肺的形成是由于二氧化矽形成的矽酸分子影响________ 的稳定性而导致的。
1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微管组装过程分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12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分子式通常以______ 形式进行。
在蛋白质内质网腔内进行的糖基化作用为13 、高尔基复合体的标志酶是 ________ ;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____________ 。
14 、分布于整个真核细胞间期核内的精密网架系统是_______ 。
15 、核质蛋白上具有 ________ ,因此核孔复合体能对其识别而允许核质蛋白进入细胞核内16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 。
二、单选题(每题0.5 分,共15 分)1、细胞学说的创始人 2 、酸性磷酸酶定位溶酶体内Gomori 显示阳性细胞内出现3、现为测量的计算4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5、溶质跨膜运输方式 6 、离子浓度驱动的主动运输7、参与点状桥粒细胞连接的骨架纤维8、缝隙链接9、关于胶原的功能10、亲和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11、关于核纤层12 、关于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机制13、对微丝专一性有抑制作用的物质14 、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机制15、高尔基复合体对溶酶体的分选16、溶酶体自噬作用17 、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18 、高尔基复合体叠层结构中的生化区室19 、SER与过氧化物酶体都具有的功能20、关于SRP 21 、糖基化22、内质网23、人染色体核型中不具有的染色体类型24、电镜下核膜的外膜突起与哪种细胞器相连25 、由线粒体自身基因组编码的基因表达产物26、游离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27、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28 、哪种细胞属于G0 细胞29 、细胞分化是由于30、迅速判断细胞死亡的方法三、多选题(二个或二个以上答案,每题0.5 分,共10 分)1、真核细胞不同于原核细胞的特点2、关于生物膜糖类3、相变温度以上,增加膜脂流动性的因素4、关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动5、关于紧密链接6、关于蛋白聚糖7、关于细胞外基质中的纤连蛋白8 、关于核仁9 、受体包括下面哪些类型10、中间纤维在结构上的共同点11、关于高尔基复合体12 、内质网合成膜脂的特点13、体现线粒体半自主性的事实14、有关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15 、肿瘤快速生长的主要原因16、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被膜的破裂与。
大学生物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大学生物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大学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哪个是细胞的基本单位?A. 水分子B. 蛋白质C. DNA分子D. 线粒体2. DNA的全称是什么?A. 脱氧尿素B. 脱氧核糖核酸C. 胆固醇D. 脂肪酸3. 哪个细胞器是负责细胞呼吸的?A. 核糖体B. 线粒体C. 溶酶体D. 水泡4. 哪个阶段是有丝分裂的前期?A. 表皮细胞B. 间期C. 分裂相D. 同源染色体5.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吞噬病原体B. 运输氧气C. 吸收营养物质D. 分解废物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 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A. 对B. 错2. 毛细血管是血液循环系统中最细的血管。
A. 对B. 错3. DNA是双螺旋结构。
A. 对B. 错4.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
A. 对B. 错5. 细胞膜是由脂质分子构成的。
A. 对B. 错三、简答题(共50分)1. 请简述细胞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并说明其功能。
2. 请简要解释有丝分裂的过程。
3. 请列举出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器,并描述其功能。
4. 请解释DNA的结构和功能。
5. 解释哺乳动物的特点,并举例至少一种哺乳动物。
四、应用题(共30分)1. 请分别列举出两种主要的细胞分裂类型,并简述其区别。
2. 请说明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和主要器官。
3.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4. 根据已知信息,通过基因型来推断表现型,解释基因型的作用。
5. 在实验室中,使用PCR技术对一段DNA进行扩增,然后使用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和检测。
请解释PCR技术和凝胶电泳的原理。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B5. B二、判断题1. A2. A3. A4. A5. A三、简答题(答案略)四、应用题(答案略)。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58)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1. 核仁是细胞核的一种结构,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
()答案:错误解析:核仁只能在细胞间期观察到。
在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消失,不易观察。
2. 胞质溶胶含有膜结合细胞器,如溶酶体。
()答案:错误解析:胞质溶胶是指除各种细胞器之外的细胞质部分,细胞质的可流动部分,并且是膜结合细胞器外的流动部分,溶酶体属于膜结合细胞器。
3. 溶酶体发挥活性的最pH范围是5~6。
()[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答案:错误解析:溶酶体发挥活性的最pH范围是5左右。
4. 秋水仙碱可同微丝的(+)端结合,并阻止新的单体加入。
()答案:错误解析:秋水仙碱只能作用于微管。
5. 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大亚基可以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小亚基重组。
()答案:错误解析: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大亚基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小亚基重组后的核糖体将丧失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所以两者不能重组。
6. 染色质和染色体在化学组成上并无本质差异。
()答案:正确解析:两者的主要区别主要在于包装程度不同,染色体由染色质进一步聚缩而成,染色质和染色体反映了它们处于细胞周期中不同的功能阶段。
7. 线粒体是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外膜的结构相似,功能相同。
()答案:错误解析:线粒体内外膜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
外膜是物质进出的通道,维持线粒体形状;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8. 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都是70S的,而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都是80S的。
()答案:错误解析: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核糖体的近似于70S。
9. 所有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在进化上都是高度保守的。
()答案:错误解析:H1有一定的种属和组织特异性,在进化上不如其他组蛋白那么保守。
山东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题库
一、填空1、第一个观察到细胞的是英国物理学家cell的书里被认为是细胞学史上第一个细胞模式图。
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的是----------------。
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细胞是------------。
2、次级溶酶体根据内含物的不同分为-----------和------------两种。
3、线粒体各组成部分的标志酶分别为--------------------------------------质中--------------。
4、染色体的三个关键序列为、、。
5、细胞表面受体根据传导机制不同分以下三类------------、----------------、---------------。
6、具分拣信号的蛋白有以下3 种不同的基本转运途径--------------、-------------、---------------需消耗能量。
7、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基因表达--------------和---------------。
细胞的分化是由于基因的-------------------。
8 、原癌基因激活的方式有--------------- 、------------ 、--------------- 、-----------------。
9、骨骼肌中细肌丝的组成包括-----------------、-------------、----------------- 。
10、根据蛋白质与膜脂的结合方式----------------、-------------、----------------- 三类。
10、组成糖氨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是和。
11、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德国植物学家------------和德国动物学家-----------。
12、动物细胞之间对一些水溶性小分子具有通透作用的连接方式是--------------------------。
13、物质穿膜中主动运输有和两种方式和两种。
14、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中心-------------- 中心。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细胞生物学 A_2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关于溶酶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内有碱性水解酶B.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C.内有酸性水解酶D.是均质细胞器2.有丝分裂前期核仁消失是以下哪种原因导致的A.细胞核延长B.核纤层蛋白磷酸化C.纺锤体形成D.核仁组织中心染色体凝缩3.下列不是细胞共同特征的是A.由质膜包被B.蛋白质翻译在核糖体进行C.功能相同D.DNA是遗传物质4.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A.过氧化物酶B.过氧化氢酶C.酸性水解酶D.糖基转移酶5.关于质膜胆固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动物细胞特有的B.可影响质膜流动性C.可增加质膜对水溶性小分子的通透性D.脂筏区域富含胆固醇6.氧气通过何种方式通过脂双层A.简单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内吞7.赋予细胞抗压能力的细胞外基质成分是A.弹性蛋白B.胶原蛋白C.层连蛋白D.纤连蛋白8.关于细胞衰老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可逆的细胞周期阻滞B.衰老细胞溶酶体酶活性下降C.细胞皱缩D.与个体衰老有一定联系二、多选题1.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包括A.拟南芥B.果蝇C.酵母D.羊2.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A.前期I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前期I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C.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重组D.减数分裂I结束时同源染色体随机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3.关于Ras蛋白,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属于单体小G蛋白B.有GTP酶活性C.与GTP结合时活化D.结合的GTP水解为GDP时活化4.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G蛋白可能直接调控A.离子通道B.腺苷酸环化酶C.磷脂酶CD.蛋白激酶C5.关于非组蛋白的描述正确的有A.带负电荷的酸性蛋白B.识别特异性DNA序列C.帮助DNA折叠、复制D.不参与调节基因表达6.内质网附着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去向包括A.内膜系统B.质膜C.分泌到细胞外D.进入胞质溶质7.细胞培养分为哪两种类型A.原代培养B.细胞系C.器官培养D.组织培养8.属于粗面内质网功能的是A.蛋白质折叠B.蛋白质合成C.蛋白质糖基化修饰D.脂类合成三、简答题1.细胞外基质有哪些生物学功能?四、论述题1.大分子与小分子或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何不同?2.微丝越稳定对于细胞越好吗?为什么?- 1 -。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3)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3)第一章绪论研究对象是细胞----Cell细胞生物学:就是从细胞的不同层次来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细胞的不同层次是指:“细胞的整体水平”、“细胞的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绪论分三部分:一、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二、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三、细胞生物学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一、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首先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然后是细胞的功能。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包括亚显微结构:也叫超微结构,指的是电子显微镜下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物质的吸收、合成与分解、增殖与分化、遗传与变异等等二、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生物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19世纪以前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生物科学时期;2)20世纪上半叶,主要为实验生物学时期;3)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为精细定性与定量生物学时期,这是与DNA双螺旋的发现及中心法则的建立分不开的。
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一)细胞的发现最早发现细胞的是:胡克(RobertHooke)Cellar(小室)──Cell。
最早的一架显微镜是由Z.Janen于1604年创造的,称为“跳蚤镜”;半个多世纪之后,Hooke(胡克)创造了第一架有科研价值的显微镜,放大倍数40~140倍,并从木栓中发现蜂巢状小室──细胞,Hooke于1665年发表《显微图谱》一书。
他在这本书中描绘的“微小孔洞”被认为是细胞学史上第一个细胞模式图。
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的是:列文虎克(A.V.Leeuwenhoek),1674年。
(二)细胞学说的创立和细胞学的形成1、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1831年,布朗(R.Brown)发现了细胞核;1835年,杜雅丁(E.Dujardin)发现了动物细胞中的粘液质,并称其为“肉样质”(arcode);1839年,蒲肯野(Purkinje)发现了植物细胞中的物质,称为“原生质”(protoplam);1839年,冯.莫尔(Von.Mohl)发现了动物细胞中的“肉样质”和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在性质上是一样的。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115)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45分,每题5分)1. 真核生物的18S、28S和5S的rRNA属于同一个转录单位,先转录成一个45S的前体,然后边加工边装配核糖体的大、小两个亚基。
()答案:错误解析:真核生物的18S、28S和5.8S的rRNA属于同一个转录单位。
2. 受体都分布于质膜表面,在信息传递和细胞识别过程中起信号接收器的作用。
()答案:错误解析:受体分为胞内受体和胞外受体两种类型。
3. 基因扩增的结果是某些特定基因的拷贝数增加。
()答案:正确解析:基因扩增是指细胞中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地大量增加的现象。
4. 紫杉酚能促进微管的装配,因此对细胞是有利的。
()答案:错误解析:紫杉酚能促进微管的装配,但这种稳定性的增加对细胞是有害的,使细胞周期停止于有丝分裂期。
5. 核孔复合体中央有一通道,其大小不能调节,但蛋白质自细胞质输入核内以及RNA自核内输出到胞质,都是高度有选择性的。
()答案:错误解析:核孔复合体的有效通道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
6. 来源于质膜的不同信号能通过细胞内不同信号途径间的相互作用而被整合。
()答案:正确解析:7. 微丝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两种微管蛋白亚基形成,微管的主要结构成分是肌动蛋白(actin)。
()答案:错误解析:微管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两种微管蛋白亚基形成,微丝的主要结构成分是肌动蛋白(actin)。
8. 分开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运动主要是通过着丝点微管的负端的不断解聚而实现的。
()答案:错误解析:染色体分离机制:①后期A:动粒微管逐渐变短,将染色体移向两极。
动粒微管的缩短,是由于动粒端微管蛋白解聚造成的,蛋白解聚又是由于dynein蛋白拖着动粒盘向着极部运动引起的。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
⼭东⼤学细胞⽣物学期末考试题医学细胞⽣物学问答题答:1)、定义:细胞摄⼊的胆固醇是合成细胞膜所必需的,由于胆固醇不溶于⽔,必须与蛋⽩质结合成LDL复合物,才能转运到各组织中参与代谢。
2)、LDL颗粒分⼦结构:①由胆固醇脂、游离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组成的球形颗粒。
②外膜:磷脂和游离的胆固醇分⼦。
③核⼼:胆固醇分⼦被酯化成长的脂肪酸链。
④配体:载脂蛋⽩apoB100LDL颗粒通过apoB100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相结合。
3)、内吞过程:①LDL与有被⼩窝处的LDL受体结合,有被⼩窝凹陷,缢缩形成有被⼩泡进⼊细胞。
②有被⼩泡脱去外被⽹格蛋⽩形成⽆被⼩泡。
③⽆被⼩泡与内体融合,内体膜上有H+泵,在内膜酸性环境下,LDL与受体解离,受体经转运囊泡⼜返回质膜被重复利⽤。
④LDL被内体性溶酶体中的⽔解酶分解,释放出游离胆固醇,载脂蛋⽩被⽔解成氨基酸,被细胞利⽤。
有被⼩窝→有被⼩泡→⽆被⼩泡→与内体融合→LDL与受体解离→LDL和载脂蛋⽩被利⽤4)、调节:①当细胞需要利⽤胆固醇时,这些细胞就制造LDL受体蛋⽩,并插⼊细胞膜上,进⾏受体内吞,摄⼊胆固醇。
②如果细胞内游离胆固醇积累过多,细胞就会停⽌合成胆固醇,并且停⽌合成LDL受体。
5)、意义:①胆固醇可提供细胞膜⼤部分的所需。
②此过程中断,胆固醇在⾎液中聚集,沉降于⾎管壁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答:(1)组成:脂类、蛋⽩质、糖类(2)脂类主要有三种:磷脂、胆固醇、糖脂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
胆固醇:提⾼脂双层膜的⼒学稳定性、调节脂双层膜的流动性和降低⽔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糖脂:均位于膜的⾮胞质⾯单层,糖基暴露于细胞表⾯,可能是某些⼤分⼦的受体,与细胞识别及信号转导有关。
膜脂的功能:①构成膜的基本⾻架,去除膜脂,则使膜解体;②是膜蛋⽩的溶剂,⼀些蛋⽩通过疏⽔端同膜脂作⽤,使蛋⽩镶嵌在膜上以执⾏特殊的功能;③维持膜蛋⽩(酶)构象、表现活性提供环境,膜脂本⾝不参与反应;④膜上有很多酶的活性依赖于膜脂的存在。
优秀资料(2021-2022年收藏)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附带答案及作业题目
一选择1 最早发现细胞的是:胡克2 观察无色透明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运动细胞:暗视野显微镜。
3 信号传递中,重要的脂类是:磷酸酰基醇。
4 多药性蛋白属于ABC转运器。
5 植物细胞与细菌的协助运输借助于质子浓度梯度。
动物则借助钠离子浓度梯度。
6 鞭毛基体和中心粒属于三联微管。
7 叶绿体质子动力势产生是因为类囊体腔的PH值低于叶绿体基质的PH值。
8 Hela细胞属于宫颈癌上皮细胞。
9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力:0.2nm。
光镜:0.2um。
人眼:0.2mm。
10 鞭毛轴丝由9+2微管组成。
11 矽肺与溶酶体有关。
12 纺锤体的微管包括:星体微管,动粒微管,极微管。
13 具有细胞内消化作用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14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15 信号识别颗粒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包括RNA和蛋白质。
16 抑制脂质分裂的是:松弛素。
17 钙离子浓度上升时,PKC转移到质膜内表面。
18 类囊体膜上电子传递方向:PSII---PSI---NADP+。
19 由膜围成的细胞器是胞内体。
20 氚标记的尿嘧啶核苷用于检测细胞中RNA转录。
21 膜脂不具有的分子运动是跳跃运动。
(具有的是:侧向,旋转,翻转)22 膜流的正确方向:内质网——高尔基体——质膜。
23 初级溶酶体来自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4 线粒体合成ATP。
25 微丝重要的化学成分是肌动蛋白。
26 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电位门通道。
27 肌质网可贮存钙离子。
28 高尔基体功能功能:分泌颗粒形成。
29 微丝在非肌细胞中功能:变形运动,支架作用,吞噬运动。
30 中心粒:9组3联。
31 胞内信使有:CAMP,CGMP,DG。
生长因子:EGFR。
、32 流式细胞术可快速测定细胞中DNA含量。
33 完成细胞膜特定功能的组分为膜蛋白。
34 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成为:细胞膜。
35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36 肝细胞解毒作用发生在滑面内质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
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
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
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
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
主要包括离子泵:直接水解ATP供能;协同运输:间接消耗ATP。
9、协同运输(coupled transport):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的同时运输。
这种运输需要先建立离子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完成的。
10、胞吐作用(exocytosis):又称外排作用,指细胞内某些物质通过囊泡转运到质膜下方,小泡膜与质膜融合后,把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11、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摄取细胞外专一性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在细胞膜的有被小窝上,特定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引发形成有被小泡而实现选择性快速吞入某物质的过程。
12、胞饮作用(pinocytosis):细胞吞入大分子溶液物质或极微小颗粒物的活动。
所形成的小囊泡的直径小于150nm。
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部的物质,形成胞饮体或胞饮小泡;根据胞饮作用的方式,分为二种类型:液相内吞:非特异的固有内吞作用;吸附内吞:有一定特异性的内吞作用。
13、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细胞内吞入较大的固体颗粒或分子复合物等物质的过程。
摄入的大分子颗粒物质的直径大于>250nm。
形成的吞噬体一般较大。
过程:被吞噬的颗粒物质吸附于细胞表面;接触部分区域细胞膜变形;质膜内陷形成囊或形成伪足;颗粒物质被包裹;进入细胞质与溶酶体融合,吞噬物被分解。
14、细胞表面(cell surface):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的边界,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多功能体系。
在结构上包括细胞外被、细胞质膜和细胞溶胶等。
细胞表面是细胞质膜功能的扩展,它保护细胞,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负责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通过表面结构进行细胞识别、信号接收与传导、进行细胞运动,维护细胞的各种形态等功能。
15、细胞外被(cell coat):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低聚糖侧链伸向质膜外表面。
16、有被小泡(coated vesicle):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形成的特殊结构的内吞泡。
小窝逐渐向内凹陷,然后同质膜脱离形成一个有被小泡。
17、同向运输(symport):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向相同。
动物细胞葡萄糖和氨基酸就与Na+ 同向协同运输。
18、对向运输(antiport):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向相反。
H+ 与Na+ 的反向协同。
19、结构性分泌途径(constitutive pathway of secretion):蛋白在RER上合成之后,以运输小泡转运至高尔基体,经修饰、浓缩、分选形成分泌囊泡,随即被运送到细胞质膜,并立即进行膜的融合,将分泌囊泡中的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该分泌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触发, 它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
持续不断地进行。
有:分泌蛋白、细胞外可溶性蛋白、胞外基质蛋白等。
20、调节性分泌途径(regulated pathway of secretion):指细胞内大分子合成后被贮存在特殊的分泌囊泡内,只有当细胞接受细胞外信号物质的作用后,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变化,分泌囊泡才与细胞质膜融合将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
21、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及各种转运小泡等。
22、微粒体(microsome):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组织匀浆中分离出的100nm直径的亚显微颗粒,是由内质网膜或其他膜性碎片断裂形成的封闭小泡。
分为粗面微粒体和滑面微粒体。
23、信号肽(signal peptide):信号肽是由mRNA链上5’端的一段信号密码编码的肽段,一般长16-30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含有6-15个带正电荷的非极性氨基酸。
信号肽的作用是它经由SRP携带,将游离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膜的表面,并与之结合,继续蛋白质的合成。
24、信号识别颗粒( Signal Recogeniton Partical,SRP):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一个小的7SLRNA分子组成。
能识别并结合信号肽和核糖体A位点,形成SRP-核糖体复合体,导致蛋白质合成暂停,将核糖体引导至RER膜。
之后脱离结合,蛋白质在内质网膜上继续合成。
25、移位子(translocation apparatus):由Sec61p组成的蛋白复合体,当核糖体结合ER膜时则开放,协助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
26、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内体性溶酶体,endolysosome):直径约0.2-0.5um,膜厚7.5nm,内含物均一,无明显颗粒,PH为5.0左右,是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
刚形成的成熟溶酶体,不含底物,为前溶酶体。
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没有活性,只有当溶酶体破裂,或其它物质进入,才有酶活性。
27、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由初级溶酶体融入来自细胞外或细胞内消化底物而形成,是将要或正在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
28、三级(终末)溶酶体(残余小体)(tertiary lysosome,telolysosome,residual body):吞噬性溶酶体到达末期阶段时,由于水解酶的活性下降,还残留一些未消化和不能分解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电子密度,这种溶酶体称为残余小体。
它们有的可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外,有的则蓄积在细胞内,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多。
29、吞噬性溶酶体(phagolysosome):是已经进行消化活动的溶酶体,内含酸性水解酶和相应底物以及消化产物的溶酶体。
30、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 body):初级溶酶体和吞饮体融合而成。
31、自噬性溶酶体(autophagic lysosome):初级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形成的次级溶酶体,消化细胞自身的组分或衰老、破碎的细胞器(自噬体+内体性溶酶体)。
32、异噬性溶酶体(heterophagic lysosome):初级溶酶体与吞噬体或吞饮体融合形成,消化来源于细胞外的物质(吞噬体/吞饮体+ 内体性溶酶体)。
33、囊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囊泡以出芽的方式,从一种细胞器膜产生、脱离后又定向地与另一种细胞器膜相互融合的过程。
34、COPⅡ包被小泡(coatmer-protein subunitsⅡ):由粗面内质网产生,属于非网格蛋白有被囊泡;COPⅡ包被蛋白由5种亚基组成;介导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顺向运输)35、COPⅠ包被小泡(coatmer-protein subunitsⅠ):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属于非网格蛋白有被囊泡,由8种蛋白亚基组成,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逆向运输高尔基复合体膜内蛋白,偶尔也可行使从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的物质运输。
36、矽肺(silicosis):空气中的矽(SiO2 )被吸入肺后,被肺部的吞噬细胞所吞噬,由于吞入的二氧化硅颗粒不能被消化,并在颗粒的表面形成硅酸。
硅酸的羧基和溶酶体膜的受体分子形成氢键,使膜破坏,释放出水解酶,导致细胞死亡,结果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结节,造成肺组织的弹性降低,肺受到损伤,呼吸功能下降。
37、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线粒体嵴上的带柄小颗粒,称为基粒。
它是由许多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分为头部、柄部和基部。
头部为可溶性ATP合酶,可催化ATP产生;柄部为对寡霉素敏感的蛋白;基部为疏水性蛋白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上,其作用是质子运输的通道,并将头柄部连接到线粒体内膜上。
38、线粒体DNA(mtDNA):存在于线粒体内的DNA,mtDNA呈高度扭曲的双股环状。
mtDNA能转录自身的mRNA、rRNA和tRNA ,线粒体的蛋白质约有10%是由mtDNA编码的。
如果没有mtDNA 编码的mRNA、tRNA及核糖体,细胞核DNA也无法指令构建线粒体。
39、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细胞呼吸,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H2O的过程。
40、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线粒体上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的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偶联ATP的生成,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
41、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是指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并生成ATP,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是体内生成ATP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