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书本重点整理word精品
皮肤性病学重点精品资料
皮肤性病学重点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深→浅为基底层、棘层(内含桥粒)、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有含酪氨酸酶的黑素小体,用以遮挡反射紫外线)、朗格汉斯细胞(免疫细胞,皮肤内唯一能与CD1a单抗结核的细胞)、梅克尔细胞(有短指状突起,与神经细胞形成梅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有触刺感觉)【真皮】:浅→深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由纤维(胶原、网状、弹力)、基质、细胞组成。
注:表皮与真皮的连接依靠基底膜带。
基底层与基底膜带之间连接靠半桥粒。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连接靠桥粒。
皮肤的功能:屏障、感觉、吸收、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吸收】:①角质层;②毛囊、皮脂腺;③汗管。
其吸收功能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感觉】:分单一感觉(触、痛、压、冷、温)和复合感觉(湿、糙、硬、软、滑)【排泄】:小汗腺(显性、不显性、精神性、味觉性出汗)、顶部汗腺、皮脂腺(B-顺维A酸可以抑制皮脂腺分泌,治疗痤疮)临床表现:8个原发皮损、10个继发皮损【自觉症状】:瘙痒、疼痛、麻木、灼热。
瘙痒:瘙痒症、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疱疹样皮炎、扁平苔藓、疥疮、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及淋巴瘤。
疼痛:带状疱疹、鸡眼、淋病、红斑性肢痛症、皮肌炎。
【原发皮损】:斑疹、丘疹、斑块、风团、水疱与大疱、脓疱、结节、囊肿。
斑疹:局限性颜色改变,无隆起或凹陷,一般小于1cm,超过1cm者称斑片。
(炎性见于接触性皮炎、麻疹、猩红热;非炎性者又有瘀点、瘀斑、紫癜)丘疹:高起于皮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一般小于1cm。
(又有斑丘疹、丘疱疹、丘脓疱疹)斑块: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的扁平隆起性损害,直径大于1cm。
风团: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局限性隆起。
发生突然伴有瘙痒,消退后不留痕迹。
水疱和大疱:高出皮面、内含液体的局限性腔隙性皮损,以1cm为界。
结节:圆形或类圆形实质性损害,可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
皮肤性病学书本重点整理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1,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2皮肤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3表皮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4 表皮细胞通过时间:由基底层到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到角质层表面并脱落由需14天,共28天。
5 表皮层分乳头层和网状层。
6 表皮黑素单元:一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7.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8. 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但两层之间并无界限。
9. 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蒂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纤维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10.皮脂腺是一种可以产生脂质的器官,属泡状腺体由腺泡和较短的导管构成。
11 Pacinian小体感受压力;Meissner小体感受触觉12 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毛囊,皮脂腺,汗腺。
13.皮肤的功能: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14 皮肤的吸收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皮肤的吸收和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和通透性有关。
吸收能力: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趾)②角质层的水合程度③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吸收强弱: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15. 皮肤脂溶性的物质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有VADEK16. 体表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汗液蒸发实现。
环境温度过高时主要的散热方式为:汗液蒸发17.瘙痒是皮肤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特有感觉。
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麻木感常见麻风患者。
18.皮损(皮肤损害):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称为体征。
19. 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20.斑疹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不规则,斑疹直径<1cm; 斑片直径>1cm。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重点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1.5㎡,新生儿约为0.21㎡,皮肤的厚度为0.5~4mm。
二、皮沟(skingrooves):皮肤借皮下组织与深部附着,并受真皮纤维束牵引,形成致密的多走向沟纹皮嵴(skin ridges):皮沟将皮肤划分为大小不等的细长隆起称皮嵴。
皮野:较深的皮沟将皮肤表面划分成菱形或多角形微小区域。
三、表皮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四、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有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序上移,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五、透明层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由2~3层扁平细胞构成六、表皮黑素单元(epidermal melanin unit):1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
七、桥粒(desmosome):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八、皮肤的附属器包括毛皮、皮脂腺、汗腺、和甲。
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
九、皮肤的功能(1)屏障功能(2)感觉功能(3)呼吸功能(4)分泌和排泄功能(5)体温调节功能(6)代谢功能(7)免疫功能十、①皮肤损害(皮损):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或附属器的改变称为体征,又称皮肤损害。
②原发性皮损(primarylesion):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③斑疹(macule):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完整word版)皮肤性病学完整版
《皮肤性病学》总论第二章皮肤的结构1.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以及附属器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
皮肤中除各种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外,还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最薄,掌趾部位皮肤最厚.3.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又称树突状细胞)4.表皮细胞80%以上为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其特征为在分化过程中可产生角蛋白。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特殊的连接如桥粒和半桥粒。
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其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其中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
5.基底层:位于表皮底层,由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
胞质呈嗜碱性,核分裂象较常见。
(突出特点)(1)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22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
(P6)角质形成细胞分类及特点6.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细胞呈棘刺样形态,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形成桥粒.电镜下可见角质小体或Odland小体。
(特征)7.颗粒层:位于棘层上方,富含透明角质颗粒,由梭形和扁平细胞构成。
细胞核和细胞器溶解,胞质可见透明角质颗粒8.透明层: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仅见于掌趾等表皮较厚的部位,由2-3层扁平细胞构成9.角质层:角质细胞成熟的最终形态,位于表皮最上层,由5-20层已死亡的扁平细胞构成.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胞质中充满角质蛋白。
角质层上部细胞间桥粒消失或形成残体,故易脱落。
(没有细胞核,但有丰富的角质蛋白)(1)角化不全/角化不良-—角质层细胞出现细胞核——可形成银屑(2)角化过度——超过周期角质未脱落——皮肤会变得肥厚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特点10.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脊,位于基底层和毛囊(1)分布:基底层、毛囊、粘膜、眼色素层、暴露部位、乳晕、腋窝、生殖器、会阴部(2)作用:遮挡和反射紫外线、保护真皮及深部组织(3)电镜下胞质内可见特征性黑素小体(4)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细胞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表皮黑素单元11.朗格汉斯细胞:起源于骨髓及脾的免疫活性细胞(1)主要分布于表皮中部及毛囊上皮(2)作用:免疫识别(吞噬、吞饮、摄取)、抗原呈递等12.梅克尔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细胞之间,细胞有短指状突起,胞质中有许多神经内分泌颗粒。
(word完整版)皮肤性病学_总结,推荐文档
皮肤性病总结1.原发性皮损(primary lesions):由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病变。
①斑疹(macule):局限新皮肤颜色改变,不高起或凹陷皮面②斑块(plaque):为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直径>1cm③丘疹(papule):局限性实质性隆起,直径<1cm④风团(wheal):暂时性、局限性皮肤水肿型隆起,持续时间<24h⑤水疱(vedicle)/大疱(bulla):水疱为局限性、隆起型,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1cm;大疱>1cm⑥脓疱(pustule):含有脓液的疱疹;血疱为含有血液的疱疹⑦结节(nodule):实质性隆起,侵犯深度与直径大于丘疹⑧囊肿(cyst):含有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性损害,触之有弹性2.继发性皮损(secondary lesions):由原发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搔抓等引起。
①糜烂(erosion):局限性表皮或粘膜上皮缺损形成红色湿润创面,表皮的缺损,预后不留瘢痕②溃疡(ulcer):局限性皮肤或粘膜上皮缺损达到真皮或真皮以下,通常预后留疤③鳞屑(scale):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④浸渍(maceration):皮肤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使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⑤裂隙(fissure):皲裂,线条状的皮肤裂隙,深达真皮⑥瘢痕(scar):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经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瘢痕的表面光滑而无皮嵴、皮沟,无毛发等附属器⑦萎缩(atrophy):皮肤的退行性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或皮下结缔组织减少所致⑧痂(crust):创面上多种成分混合干燥物⑨抓痕(excoriation):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达真皮浅层的缺损,呈线状或断续的线状⑩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苔藓化,为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表面粗糙,硬如皮革,边缘清楚3.外用药治疗原则【简答】①正确选择药物:根据不同的病因、自觉症状、病理变化选择治疗药物1③注意事项:a指导患者正确、按时用药b药的浓度要适当,低→高c选择药物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皮损部位的敏感性d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4.皮肤的组成①表皮(epidermis)a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占表皮的80%b黑素细胞(melanocyte):位于基底层,产生黑色素c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抗原呈递细胞d默克细胞(Merkel cell):可能感觉功能e连接部分:角质形成细胞间及与真皮间靠桥粒(desmosome)、半桥粒及基底膜带相互连接内→外基底细胞层(basal layer):1层棘细胞层(prickle layer):4-8层颗粒细胞层/透明层(granular layer/diaphanotheca):掌跖部位,2-4层角质层(corneous layer):5-20层,无细胞核②真皮(dermis)③皮下组织(subdermis)④皮肤附属器(skin appendages):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腺和甲组成⑤皮肤内其它组织结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病毒性皮肤病——————5.传染性软疣诊断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顶端有凹陷的脐窝,可挤出乳酪样物质治疗皮损无感染:用消毒的小镊子将疣体夹破,将内容物挑出,然后外涂2.5%碘酊皮损已感染:可先外用新霉素软膏,待炎症消退后再用上述方法6.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简答】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病机理↙VZV经呼吸道到血液↘水痘隐性感染↘↙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潜伏↓机体抵抗力下降神经节内潜伏的病毒被激发活化↙↘受累神经节发炎或坏死病毒沿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在皮肤上出现水疱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局部皮肤感觉过敏和神经痛好发部位: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区典型皮损:集簇性水疱,沿神经呈带状分布神经痛:儿童患者往往轻微或无痛,而老年患者则常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
皮肤性病学重点整理
大题第五题可能性较小
1.外用药治疗原则(总论)
2.淋病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
3.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4.软下疳,硬下疳,扁平湿疣鉴别诊断
5.荨麻疹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要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皮肤占人体的比例(5页)
表皮(5页)5层
皮肤附属器(10页)多个腺体
第四章
皮肤性病临床表现(19页)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共18种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41页)1.内用药抗:组胺药中的H1受体拮抗剂作用机理2. 外用药:前七种
第九章
带状疱疹典型临床表现(63页)
第十章
接触性脓疱疮临床表现(69页)
第十一章
头癣(三种,即黄癣,白癣,黑点癣)病原菌(78页)
第十四章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临床典型皮损(104页)
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鉴别(108页)
过敏性休克治疗原则(?页)
第十六章
1.三型重症型药疹鉴别(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2.药疹首发潜伏期(4到20天)(120页)
第十九章
多形红斑概念,小题(139页)
银屑病四型(寻常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脓疱型)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现(142页)
第二十章
三种红斑狼疮的皮损及鉴别(149页)
皮肌炎概念(155页)
硬皮病概念(157页)
CREST综合征概念(159页)
第二十一章
尼氏征(161页)
第二十八章
尖锐性湿疣病原体(231页)生殖器疱疹病原体(233页)。
皮肤性病学重点
1. 表皮由深至浅分五层,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2. 黑素单元: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3. 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4.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5. 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6. 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瘙抓、治疗不当引起的。
7. 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8. 皮肤划痕试验:在荨麻疹患者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者为阳性。
1)第一反应:划后3-15s,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可能由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2)第二反应:划后15-45s,在红色线条两侧发生红晕,此为神经轴索反应引起的小动脉扩张所致,麻风皮损处不发生这种反应;3)第三反应:划后1~3min,划过处发生隆起、苍白色的风团状线条,了能使组胺、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
9. 棘层松解征又称尼氏征,是某些皮肤病(如天疱疮)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②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10. 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①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②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③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11.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簇集性的小水疱、沿单侧的周围神经分布、常伴神经痛;典型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轻度不适,皮肤灼热或神经痛,持续1-3天)2.典型皮损(潮红斑-小丘疹-簇集紧张性水疱-干涸结痂)3.分布特点(沿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不过中线,水疱群间皮肤正常)4.病程2--3周。
12. 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13. 脓疱疮:①接触传染性脓疱疮又称寻常性脓疱疮②大疱性脓疱疮③新生儿脓疱疮④深脓疱疮⑤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SSSS)14. 手足藓:临床分为三型①水疱鳞屑型②角化过度型③浸渍糜烂型15. 花斑糠疹:是由马拉色菌侵犯表皮角质层引起的表浅感染。
【皮肤性病学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皮肤性病学整理第二章皮肤的结构1、皮肤(skin):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1.5m2,新生儿约为0.21m2,不包括皮下组织,皮肤的厚度约为0.5~4mm。
3、表皮(epidermis):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4、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外胚层分化而来,分化过程中产生角蛋白。
(1)基底层(stratum basaie):一层立方形或圆柱形细胞构成,电镜下可见许多走向规则的张力细丝。
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2)棘层(stratum spinosum):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细胞轮廓渐趋扁平,相邻细胞之间由桥粒相连。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透明角质颗粒。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细胞界限不清,角质蛋白更成熟。
(5)角质层(stratum corneum):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细胞构成。
5、黑素细胞(melanocyte):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其数量与部位、年龄有关,而与肤色、人种、性别等无关。
(1)黑素小体(melanosome):位于黑素细胞的胞质内,为内含酪氨酸酶的细胞器,是合成黑素的场所,黑素能遮挡和反射紫外线,借以保护真皮及深部组织。
(2)表皮黑素单元(epidermal melanin unit):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6、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起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并通过一定循环通路进入表皮的免疫活性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以上的表皮和毛囊上皮中。
皮肤性病学重点
皮肤性病学重点1.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⑴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⑵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间的连接:桥粒、半桥粒和基底膜带⑶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2.皮肤的功能。
屏障、感觉、吸收、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3.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⑴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
①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②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③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④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⑤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
⑥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⑦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
⑧囊肿:为含有液体或黏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⑵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①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
②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
③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④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
⑤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
皮肤性病学重点内容(大题、名解)
名词解释:1、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2、斑疹(macule):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达到或超过1cm,称为斑片。
3、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
因损害较表浅,愈后一般不留瘢痕.4、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
损害常破坏基底层细胞,故愈合较慢且愈合可留瘢痕。
1。
表皮黑素单元,一个黑色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2。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有外胚层分化而来。
毛发的生长周期生长期3年,退行期约3周休止期约3月。
生长速度0。
27_0。
4毫米3。
原发性皮损,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
种类,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囊肿 4.继发性皮损,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增生性瘢痕的特点成隆起的表面光滑的无毛发的索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暗红色略硬斑块。
5。
*斑贴试验(patch test)是根据受试物的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作为试剂,以适当的方法将其贴于皮肤,一定时间后观察机体是否对其产生超敏反应。
目前临床用于检测V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方法6。
PHN,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愈合后均伴有N痛统称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 7。
皮损消退后(通常4w)神经痛持续存在则为带状疱疹后遗N痛8.同形反应(isomorphism)Kobner现象外观正常的皮肤在各种针刺、搔抓、手术、注射涂抹性质强烈的药物等刺激后,发生与原发皮损相同的皮损特征。
皮肤性病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
2. 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表现为皮峭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常伴剧痒。(P23)
10. 甲是覆盖在指(趾)末端伸面的坚硬角质,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P12)
11. 皮肤的吸收功能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②角质层的水合程度③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④外界环境因素(P15)
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 原发性皮损(P19):
1) 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3. 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4. 表皮细胞80%以上为角质形成细胞,其特征为在分化过程中可产生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特殊的连接如桥粒和半桥粒。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其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其中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
8. 皮脂腺是一种可产生脂质的器官,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P11)
9. 汗腺,据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小汗腺除唇红、鼓膜、甲床、乳头、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及阴蒂外,遍布全身,以掌跖、腋、额部较多,背部较少。小汗腺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顶泌汗腺曾称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脐周、肛周、包皮、阴阜和小阴唇。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第二章皮肤的结构(重点)一、表皮的结构1、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层(注意排序)表皮通过时间(名词解释)2、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Merkel细胞3、桥粒:胶质细胞形成细胞连接的主要结构半桥粒:地磁鞥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基底膜带:定义、分层二、真皮:真皮的分层真皮由纤维、基质、细胞成分组成真皮的主要细胞三、皮下组织的组成四、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长毛和短毛皮脂腺的分布顶泌汗腺的分布第三章皮肤的功能一、七大功能:七大条二、吸收功能(具体)第四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一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重点)P 19-23 (重点、必考)原发皮损与继发皮损(名词解释)第七章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一、抗组胺药二、P50 外用药的剂型各剂型的成分、作用及禁忌P51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重点、考大题)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一、单纯疱疹病原体:HSV发病机制:临川表现特点:二、带状疱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Ramsay-Hunt综合症三、疣病因及发病机制四、传染性软疣病因及发病机制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一、脓疱疮: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一、真菌的生物学特点(如何杀灭真菌)二、头癣:分型及治疗三、手足癣的分型四、甲真菌病的分型及治疗五、花斑糠疹及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因第十二章一、疥疮: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与治疗第十四章皮炎和湿疹一、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特点二、湿疹的临床表现第十五章一、荨麻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风团的特点过敏性休克的治疗:肾上腺素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二、血管性水肿的临床表现第十六章药疹一、药疹的定义二、药疹的发病机制三、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名词解释)四、固定性药疹的临床表现五、药疹的预防和治疗第十九章银屑病: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P142Koebner现象:名词解释寻常型银屑病等疾病的进行期(2分),针刺或搔抓相对正常皮肤,出现与原发病相同的皮损银屑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第二十章结缔组织病一、红斑狼疮:病因二、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必考,可能考大题)三、皮肌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第二十二章血管性皮肤病过敏性紫癜: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检查第二十三章皮肤附属器疾病寻常痤疮: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了解)治疗第二十八章性传播疾病一、性传播疾病(STD)名词解释二、常见性传播疾病的致病微生物三、梅毒一期梅毒与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潜伏梅毒定义梅毒的实验室检查常用的驱梅药物五、淋病淋病的致病菌淋球菌的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了解)六、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了解)七、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的病因、八、艾滋病AIDS 是由HIV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沙眼衣原体软下疳: 杜克雷嗜血杆菌腹股沟肉芽肿:肉芽肿荚膜杆菌细菌性阴道病:加特纳菌、厌氧菌。
完整word版皮肤性病学整理
完整word版⽪肤性病学整理⽪肤性病学复习笔记§⽪肤的结构、功能1、⽪肤的解剖层次※表⽪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质层。
真⽪层:乳头层、⽹状层。
⽪下组织。
2、表⽪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的⾓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质层表⾯并脱落⼜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3、⽪肤附属器:⽑发、⽪脂腺、汗腺(⼩汗腺、顶泌汗腺)、甲。
※4、⽑发分四类:长⽑、短⽑、毫⽑、毳⽑。
※5、⽑发的⽣长周期可分为:⽣长期、退⾏期和休⽌期。
※6、指甲的⽣长速度约为4个⽉1cm,趾甲⽣长速度约每9个⽉1cm。
※7、⽪肤的七⼤功能:屏障、吸收、感觉、分泌与排泄、调节体温、代谢、免疫。
§⽪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称为症状。
瘙痒是⽪肤病最常见的症状。
2、体征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肤黏膜及其附属器改变称为体征。
3、原发性⽪损(primary lesion):※①斑疹(macule):⽪肤黏膜局限性颜⾊改变,⽪肤⽆隆起或凹陷。
※②丘疹(plaque):局限性、实质性,直径⼩于1cm浅表隆起性⽪损。
③斑块(papule):丘疹扩⼤或融合⽽成,直径⼤于1cm隆起性扁平⽪损,中央可见凹陷。
※④风团(wheal):真⽪浅层⽔肿引发的暂时性、隆起性⽪损。
⑤⽔疱(vesicle):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损,以1cm界定⽔疱与⼤庖。
※⑥脓疱(pustule):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损。
⑦结节(nodule):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损。
⑧囊肿(cyst):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损。
4、继发性⽪损(second lesion):※①糜烂(erosion):局限性表⽪或黏膜上⽪缺损形成的红⾊湿润创⾯,常由⽔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冲表⽪脱落所致。
※②溃疡(ulcer):局限性⽪肤或粘膜缺损形成的创⾯,可深达真⽪或更深位置。
皮肤性病学重点整理
皮肤性病学口腔鉴别诊断1、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与麻疹或猩红热相鉴别2、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与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相鉴别3、生殖器部位的固定型药疹出现破溃时,应与生殖器疱疹、硬下疳相鉴别实验室检查致敏药物的检测可分体内和体外试验两类5.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1.蝶形红斑,2.盘状红斑,3.光敏感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7.肾病表现:尿蛋白〉0.5g/d或有细胞管型。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9.血液病变:溶血性贫血,白细胞〈4000/μl,淋巴细胞〈1500/μl或血小板〈100000/μl。
10.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后者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抗狼疮抗凝物阳性、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的三者中具备一项阳性。
)11.ANA阳性:除外药物性狼疮所致。
11项中具备四项即可诊断SLE。
6.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急性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一过性局限性水肿反应。
其临床表现为:(1)基本皮损为风团,呈鲜红色和苍白色,大小不等,疏散分布,能相互融合成环形、地图形或不规则形。
(2)皮疹速起速退,成批发生,每日反复多次。
消退后不留痕迹。
(3)部分病例人工划痕试验呈阳性反应。
(4)有剧痒、烧灼或刺痛感。
(5)呼吸道: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6)心血管:胸闷,心慌,心率增快,血压下降(7)实验室检查: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若伴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多。
应根据病史生活史,生活环境变化及皮疹的特征,全面综合分析7.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原则1.一旦发生,争分夺秒,立即抢救。
2.立即平卧,肌注肾上腺素,也可肌注或静注地塞米松。
3.迅速吸氧。
4.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
5.上述处理后,收缩压低于80mmHg时,可给升压药。
6.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注0.25g氨茶碱.6.喉头水肿呼吸受阻时,可行气管切开。
皮肤性病学资料超级最终版汇总
第一章皮肤的结构与功能重点:皮肤的结构;皮肤附属器;皮肤的生理功能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占总体重的16%,总面积1.2~2平方米。
掌跖部最后,眼睑最薄。
皮肤表面:皮沟,皮嵴(指纹),皮野。
分类:无毛皮肤,有毛皮肤(长,短,毫,毳)构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1.表皮(外胚层,复层鳞状上皮)由角质形成细胞(深层到表层:基底层(生发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和树枝状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麦克尔细胞)两大类细胞组成a.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基底层:生发层,每日有30%细胞分裂,28天为一更新。
表皮基底膜带(BMZ):用PAS染色,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可见0.5-1.0μm厚的紫红色匀质带;功能:使表皮真皮紧密连接;渗透与屏障作用。
棘层:桥粒连接(桥粒的功能:有很强的抗牵拉力,加固细胞之间连接)颗粒层:细胞内可见透明角质颗粒,细胞核细胞器在该层溶解透明层:仅见于掌跖表皮,防止水和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角质层: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组成,无细胞器。
易脱落。
保护作用。
b树枝状细胞(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麦克尔细胞)黑色素细胞:源外胚层细胞神经脊,占基底细胞10%,产生黑色素。
表皮黑色素单元:1个黑素细胞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36个KC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
功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下层细胞组织免受辐射的伤害。
(数量与部位、年龄有关,与肤色、人种、性别无关)Langerhans cell:呈递抗原Marckel cell:与感觉有关,内含神经内分泌颗粒。
2.真皮:胶原纤维(Ⅰ型,缺弹性,具有韧性和抗张力),网状纤维,弹力纤维(起支架),细胞,基质(主要是蛋白多糖,形成分子筛进行物质交换)构成。
(填空)(中胚层分化而来,属致密结缔组织,真皮分乳头层和网状层)3.皮下组织:皮下脂肪层(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小叶)了解4.皮肤附属器:毛发,皮脂腺,大小汗腺,甲。
(填空)毛囊:表皮下陷形成。
皮肤病学病因与治疗各章重点
皮肤病学病因与治疗各章重点
本文档旨在总结皮肤病学病因与治疗各章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
各章的主要要点:
第一章:常见皮肤病的病因与治疗
- 糖尿病和药物过敏是常见皮肤疾病的常见病因。
- 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的关键。
- 药物过敏的治疗包括停用引发过敏的药物和使用抗过敏药物。
第二章:痤疮的病因与治疗
- 痤疮的主要病因是皮脂腺过度分泌和毛囊角质堵塞。
- 外用药物(如含有苯丙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的凝胶)是痤疮治
疗的首选。
- 对于严重痤疮患者,口服抗生素和维生素A类药物也可以考虑。
第三章:湿疹的病因与治疗
- 湿疹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等。
- 湿疹的治疗包括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和保湿剂。
- 避免过敏原和保持皮肤清洁也是湿疹治疗的重要措施。
第四章:银屑病的病因与治疗
- 银屑病的病因与免疫系统异常和遗传因素有关。
- 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和光疗是银屑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 对于严重银屑病患者,口服免疫调节剂也可以考虑。
第五章:白癜风的病因与治疗
- 白癜风的病因与免疫系统异常和遗传因素有关。
- 光疗和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是白癜风的常见治疗方法。
- 广谱免疫抑制剂和激光治疗也可以考虑治疗白癜风。
以上是皮肤病学病因与治疗各章的重点内容,供参考之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1,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2 皮肤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3表皮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4表皮细胞通过时间:由基底层到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到角质层表面并脱落由需14天,共28天。
5表皮层分乳头层和网状层。
6表皮黑素单元T一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7.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8. 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但两层之间并无界限。
9. 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蒂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纤维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10. 皮脂腺是一种可以产生脂质的器官,属泡状腺体由腺泡和较短的导管构成。
11 Pacinian小体感受压力;Meissner小体感受触觉12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毛囊,皮脂腺,汗腺。
13.皮肤的功能: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14皮肤的吸收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皮肤的吸收和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和通透性有关。
吸收能力: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趾)②角质层的水合程度③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吸收强弱: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15. 皮肤脂溶性的物质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有VADEK16. 体表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汗液蒸发实现。
环境温度过高时主要的散热方式为:汗液蒸发17. 瘙痒是皮肤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特有感觉。
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麻木感常见麻风患者。
18. 皮损(皮肤损害):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称为体征。
19. 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20. 斑疹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不规则,斑疹直径<1cm;斑片直径>1cm出血斑直径小于2mm寸称瘀点,大于2mm寸称为瘀斑21.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形态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的皮损称为斑丘疹。
丘疹顶部有小水疱时称为丘疱疹。
丘疹顶部有小脓疱时称为丘脓疱疹。
22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23.水疱为局限性的,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为大疱;内容物含血液者称为血疱。
24 .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25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
26. 角质促成剂的作用:促进表皮角质层正常化,收缩血管,减轻渗出和浸润。
27. 角质剥脱剂的作用: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胞松弛脱落。
28酊剂是非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醑剂是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
洗剂:也称震荡剂,是粉剂(30%~50%与水的混合物,两者不相溶。
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
29. 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H1受体拮抗剂:与组胺争夺相应靶细胞上的H1受体,产生抗组胺作用。
分为两代,第一代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嗜睡乏力好多并发症。
第二代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副作用少,运用广泛。
H2受体拮抗剂: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30.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胞毒、抗休克、抗增生。
31.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①足量开始②逐渐减量③减量过程中如出现反跳现象,应加大剂量④长期用药患者应寻找最合适最小维持量。
32.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①升高血糖,降低白蛋白,脂质重分布,保钠排钾,②消化道溃疡,满月脸,座疮加重感染③停药后,出现肾上腺素危象。
33.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
34. 带状疱疹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所致,表现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常伴显著的神经痛。
35. Ramsay-Hunt综合征: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抗病毒F痛肓炎、防止并发症。
37. 带状疱疹的治疗:1•系统药物治疗①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②镇静止痛(消炎痛,阿米替林)③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外用药物①外用药(干燥、消炎为主,疱未破时用炉甘石洗剂,破溃时用新霉素软膏)②眼部处理。
(外用阿昔洛韦滴眼液)3.物理疗法(如紫外线,红外线)38.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粘膜所导致的良性赘生物。
39. 扁平疣: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多由HPV-3所致,好发于颜面部、手背及前臂。
40. Koebner现象:即自体接种反应,搔抓后皮损呈串珠状排列。
41.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
临床表现:多累及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传染性软疣典型皮损为直径3~5mn大小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42. 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征)的特征表现:在大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褶皱部位明显。
脓液中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43. 大疱性脓疱疮包内可见半月状积脓44. 脓藓:是由亲动物性皮肤藓菌引起的头皮严重超敏反应。
可破坏毛囊,留下永久性秃发和瘢痕。
45. 虑过紫外线灯(WOOD检查,黄藓病发暗绿色荧光,白藓病发亮绿色荧光,黑点藓病发发则无荧光。
46. 疖:系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47. 疖病:疖多为单发,若数目较多且反复发生,经久不愈,则称为疖病。
50.丹毒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不化脓;蜂窝织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化脓。
真菌不耐热,100C时大部分真菌在短时间内死亡,但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紫外线和X线均不能杀死细菌,甲醛、苯酚、碘酊和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均能迅速杀灭真菌。
58. 头癣:是指累及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染。
头癣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四种类型。
白癣:病发与高出头发2~4mn处即折断;黑点癣: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
Wood丁检查头癣: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显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病发则无荧光。
头癣的五条联合治疗方案:服药、搽药、洗头、剪发、消毒。
59. 头癣和足癣由红色毛癣菌引起。
水疱鳞屑癣: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侧部,瘙痒明显。
足癣多累及双侧,往往由一侧传播至对侧;而手癣常见于单侧。
手足癣分三种类型: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
体股癣用药时间1-2周,手足癣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
60. 甲真菌病: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
分为4型:白色浅表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毁损型。
全甲毁损型是各型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过程。
61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变态型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W型超敏反应。
62. 湿疹是一种世型超敏反应;。
可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临床表现:多形皮疹,易于渗出,瘙痒异常,对称分布。
对称性、多形性、瘙痒性、弥漫性、渗出性、复发性63. 荨麻疹多数为I型超敏反应。
急性荨麻疹皮损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且每周发作至少两次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64.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灌注、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固定性药疹: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巴比妥类和四环素类引起的,好发于口腔和生殖器皮肤一黏膜交界处。
65银屑病三征: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
66 Auspitz征:即点状出血,轻刮簿膜,数秒钟内红斑表面出现小出血点. Auspitz征是银屑病的斑鳞屑性损害的特征67同形反应:是指正常皮肤在受到非特异性损伤(如创伤、抓伤、手术切口、日晒、接种或有些皮肤病等)后,可诱发与已存在的某一皮肤病相同的皮损。
(白癜风,扁平疣)68. 寻常性银屑病分为三期①进行期②静止期③退行期。
69. 寻常座疮: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具有一定的损容性。
座疮的发生机制:雄激素及皮脂腺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座疮丙酸杆菌感染,纟继发炎症反应。
70.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系发生于头面及胸背等皮脂溢出较多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一期梅毒的特点:硬下疳。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病。
危害最大的性病是艾滋病湿疹的诊断要点对称性、多形性、瘙痒性、弥漫性、渗出性、复发性诊断药疹的要点是用药史潜伏期瘙痒性皮疹和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