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心理活动描写指导

合集下载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2、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3、了解几种常用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2、难点: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资料。

2、游戏道具、奖品。

3、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预备素材。

1、突击检查背书情况,体会紧张不安的心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教室听课,我想让大家在老师们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同时也检查一下你们背诵第十三课和第十五课的情况,不用举手,我随意抽人背诵。

装做找人的样子停顿五到十秒针、再指名背。

提问: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心情怎样?怎样想的?结果没有抽查到你,心情有何变化?被抽到的同学谈谈感受。

2、做游戏,谈感受:击鼓传花,第一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罚表演节目,第二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抽奖。

分别说说两轮游戏中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3、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心理感受,你还产生过哪些心理感受?(悲喜交加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忐忑不安义愤填膺心恢意冷心急如焚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勃然大怒怒火中烧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欣喜若狂……)原来人的心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4、请你说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心理感受。

5、小结:刚才大家说出了自己真切的心理感受,其实这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

把这种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实,同学们已经在很多写人记事的课文中接触到了心理活动描写。

请回忆一下……二、赏析课文片段,感知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1、《穷人》片段一:指名读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16)作文指导课《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训练》公开课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16)作文指导课《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训练》公开课教案设计

《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心理描写及其主要方法。

2、能运用所学心理方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物的心理。

教学重点:理解心理描写及其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一节课那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此刻的心情怎么样啊?(紧张,不安,激动,兴奋,好奇)如果只是用这些词语告诉别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显然难以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徐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心灵的世界,让心灵说话,探究心理描写的方法。

请看大屏幕,这是今天的教学目标。

现在我们就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出发。

二、心理描写及其作用1、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2、心理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三、心理描写方法(一)训练一1、设置【场景一】徐老师来到平舆县,发现这里风景优美,人杰地灵。

来到平舆八中,发现同学们心地善良,品学兼优。

老师的家乡遂平县也有一个景色秀丽的地方,那就是嵖岈山。

嵖岈山是国家5A级风景区,它山势嵯峨,群峰竞秀,百花争艳。

上课前,徐老师特别邀请平舆八中八(2)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嵖岈山旅游。

班主任高老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准备下次星期时我们一起相约嵖岈山。

听到到这个消息,你的心情如何?请你写一段话,表达此时此刻自己的内心感受。

2、归纳方法(1)方法一:内心独白内心独白,即以第一人称描写自己内心说的话。

内心独白之前一般可以加上“想”、“心里想”等提示语。

(2)方法二:借助其他人物描写方法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其他描写方法来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范例导引刚坐下,老师夹着厚厚的一摞试卷走进了教室。

李丽喜出望外,心想:我一直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次该轮到我了吧!“李丽,59分。

”老师话音未落,李丽的脸顿时像泼了血似的,凳子“哐当”一声倒在地上,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她的身上。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物心理、语言、动作描写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物心理、语言、动作描写

记一次印象深刻的游戏体验-----抓住“心理活动”及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印象最深的活动写具体。

2.在活动描写中加入“心理活动”及人物动作,语言描写,充分展示人物的心情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印象最深的活动写具体。

2.借助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展示人物在活动过程中的心情和感受,引导学生留意观察生活。

一 .导入二.新授1.上周,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还记得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吗?你在那里玩得开心吗?既然开心,那一定有你印象最深的游戏项目吧?谁来说一说呢?(学生说,师提醒可以是这次的,也可以是以前的某次体验)2.请同学们写出一个你觉得最好玩,最刺激的一个游乐项目,注意拟写一个有创意的小标题。

(学生写,师挑选两三个题目在全班分享)3.播放游玩的图片,再现部分活动项目的精彩。

(学生齐声喊出项目名称)4.既然有这么多精彩刺激的游乐项目,我们一定很想把当时的精彩瞬间写下来和别人分享,玩的过程是怎样的?跟你一起玩的人有怎样的表现?你自己又是怎样的感受的呢?玩过之后,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那么现在就请大家以下面的开头写下这精彩的片段:“随着等候队伍的向前移动......”(学生动手写)5.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片段(师点评,融入各种修辞手法的点评)。

6.向最后一个展示片段作文的学生提问:玩的人多吗?在等候的过程中,你听到了项目上的同学的尖叫声了吗?你都听到了旁边同学是怎么议论的吗?你的心情怎么样,......紧张还是期待,还是害怕呢?请大家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学生添加心里活动描写)7.(配乐)学生动笔写,教师参与写作。

8.学生读教师写的片段,老师读学生的片段,师生互评。

三.小结记一次活动: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内心独白幻觉描写一、记录点滴快乐,分享精彩生活!二、因为文字,青春永恒!三、写作是你最好的朋友!四、拿破仑用剑没有做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

(巴尔扎克)我们现在还不一定能像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那样用手中的笔创造历史,记录历史,但我们至少可以记录点滴快乐,分享精彩生活。

初中语文_叩开心灵之窗——心理描写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叩开心灵之窗——心理描写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叩开心灵之窗————心理活动写作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2、运用心理描写进行写作片段训练教学过程:一:由心理写作的重要性导入课题二:片段比较,初步感知细节描写的作用1、比较AB两段文字的差别,指出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生动形象。

例文A:一个人很怕吃辣椒。

例文B:他啃了一口辣椒,只见他把脖子一缩,脸部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

3、口头训练秋月送给老师两块糖要求:展开想象,恰当的添加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立。

语言描写:秋月对老师说:"老师给你糖".动作描写:秋月把手里攥着的两块糖递给老师,说"老师给你糖".肖像描写:秋月站在操场的雪地里,身上、头上落满了雪花,小脸儿冻得通红,笑吟吟地把手里攥着的两块糖递给老师,说"老师给你糖。

心理描写:秋月想把昨天参加婚礼带回来的糖果送给她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很喜欢她的语文老师。

可是当着同学的面,她又不好意思。

所以下课铃一响,秋月就站在操场的雪地里,身上、头上落满了雪花,小脸儿冻得通红,等老师过来时就笑吟吟地把手里攥着的两块糖递给老师,说"老师给你糖".三:概念解读,明确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描写。

它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四:经典片段欣赏A: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

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皇帝的新装》明确:心理描写能够刻画出不能用口说出的心理活动。

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一、引言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写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使我们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增添作品的情感共鸣力。

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掌握如何写好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更能使写作更富有表现力。

本教案将教授学生如何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提高文章的质量。

二、人物心理活动的作用1. 增加作品的逼真感: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使作品更加鲜活立体。

2. 增添情感共鸣力: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3. 提升作品的表现力: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被吸引和打动。

三、注意事项1. 注意情感的转折: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情感的转折变化,从而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2. 多角度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内心独白等多种形式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作品更加多样化。

3. 注意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细微表情、眼神、动作等细节,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内心世界。

四、案例分析以《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心理活动为例,来具体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1. 第一阶段:忍受别离之痛在与黛玉分别前,宝玉内心满是不舍和痛苦,但他却试图强忍着眼泪,不让黛玉看到。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描写宝玉紧握双拳,咬紧牙关,眼神中闪烁着忍耐的泪花,来展现宝玉内心的痛苦和坚强。

同时,可以通过宝玉的内心独白,表达他对黛玉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2. 第二阶段:爱恨交织的情感在宝玉遇到黛玉的妹妹媚娘后,他的内心产生了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他对媚娘有着与黛玉相似的情感,另一方面,他内心却对媚娘的出现产生了矛盾的感觉。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描写宝玉心跳加速、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以及他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来刻画宝玉纠结的内心世界。

3. 第三阶段:无尽的空虚和悲伤在宝玉得知黛玉身患绝症后,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空虚和悲伤。

人物描写方法之心理描写指导

人物描写方法之心理描写指导

人物描写方法之心理描写指导心理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心理描写,作家可以展现人物的情感、动机和思维过程,使读者更加有共鸣和代入感。

下面是一些心理描写的指导方法,帮助你更好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1.观察细节:要描写出人物的心理状态,首先需要进行观察。

观察人物的细节,包括他们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目光流露等等。

这些细节会透露出人物的情感和思维过程。

例如,人物的眉头紧锁、嘴角微微上扬,可以暗示出他们的烦恼和喜悦;人物的手颤抖、脚踢踏地面,可以暗示出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2.运用比喻与象征:利用比喻和象征可以更生动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喻和象征能够使抽象的心理状态具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例如,用“他的心如同一片漆黑的夜空”来形容一个悲伤的人物,可以表达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用“他的思绪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来形容一个思绪纷乱的人物,可以展现他头脑中的思考和困惑。

3.描写内心活动:在心理描写中,需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思考、回忆、幻想、冲动等。

通过具体而细致的描写,读者可以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动机,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例如,描述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使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思考着这个问题,各种想法在我的脑海中飞快地闪现”;描写人物的回忆,可以利用回忆的场景和具体细节,“他闭上眼睛,回想起了那个温暖夏日的午后,那时的他无忧无虑,笑容绽放”。

4.对话和内心独白:对话和内心独白是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话,可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冲突;通过内心独白,可以直接表达人物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对话中可以反映人物的情感和动机,“你怎么能这么自私!我已经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不在乎!”;内心独白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的话让我心里一直不舒服,我是否做错了什么?”5.感官描写:利用感官描写可以更好地营造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氛围。

通过描述人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体验,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感受。

七年级语文作文指导课心理描写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获奖

七年级语文作文指导课心理描写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获奖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训练目标:1、训练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的能力。

活动设计:一、导语:同学们,今天我希望能看到大家最好的精神面貌,请同学们抬头挺胸坐直腰杆,同时,老师也期待知道一个你对我的真实评价,所以,我想挑选一位同学下来为面对面告诉我,我在你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间隔一分钟)教师转问“在这一分钟里你的心情如何?”设计的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想了解班级情况,而是让学生进入一个紧张的情绪状态,获得直接体验。

(从各个角落选几位同学交流)交流后,板书课题:心理描写二、活动一:直面内心1、师生继续交流刚才一分钟的紧张情绪。

教师提出问题“你想到什么?”“为什么想?”学生回答“害怕介绍不好”后,教师板书(内心独白)2、教师再由学生上课初的精神面貌对比提出任务后1分钟内的坐姿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心理的变化引起动作、神态、语言的变化。

教师板书(动作、神态、语言)3、教师由刚刚教室的安静,引导学生说出安静的程度及效果,进一步理解环境对心理的烘托作用。

教师板书(环境烘托心境)4、学生运用归纳后的三种方法,把你在这一分钟里的活动口头描述出来。

老师为学生起头:(老师说,要挑选一位同学上去,评价一下老师,一听这话:……)学生交流过渡:我们在运用这些方法去描写心理时,需要注意点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看几个语段。

活动二:经典回放片段一:(课件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指名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小令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境?在这种心境下,作者选取的景物有何特点?学生交流。

注意领会“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否与这首小令的格调协调,引出正衬与反衬的作用。

归纳:景物衬托心境,既可正衬也可反衬,但是在选景时,应与心境相符。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所以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豁达;也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愁苦与悲凉。

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心理描写的技巧与方法

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心理描写的技巧与方法

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心理描写的技巧与方法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心理描写的技巧与方法一、引言在写作中,人物心理描写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关键手段之一。

通过准确而细腻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写作中,关于人物心理描写的技巧与方法。

二、细节描写展示情感1.描写外在行为: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和动作来展示其内心的情感状态。

例如,当一个人独自低着头、垂着肩膀走着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悲伤或失落。

2.描写面部表情:通过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来展示其内心的情感状态。

例如,当一个人眉头紧锁、嘴角上扬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担忧或愉悦。

3.描写语言表达: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表达来展示其内心的情感状态。

例如,当一个人声音颤抖、语调低沉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紧张或害怕。

三、对比描写突显心理变化1.外貌变化:通过对比描写人物外貌的变化来展示其内心的情感变化。

例如,一个人一开始穿戴整齐,然后渐渐变得凌乱不堪,这可以展示出他内心的混乱或困惑。

2.行为变化:通过对比描写人物行为的变化来展示其内心的情感变化。

例如,一个人开始时大步流星地走着,然后变得踉跄不稳,这可以展示出他内心的迷茫或疲惫。

四、对比描写展示人物性格1.外貌描写:通过对比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展示其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人面容严肃而深沉,穿着朴素且整洁,这可以展示他内心坚毅和沉稳的性格。

2.行为描写:通过对比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来展示其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人一方面温文尔雅,一方面对待他人冷漠或傲慢,这可以展示他内心的自卑或保护色壳的性格。

五、心理独白揭示内心世界1.自述心理活动:通过写人物的心理独白,展示其内心深处的思想、感受和矛盾。

例如,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独白,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苦闷、痛苦或矛盾。

2.思维转折: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思维转折,展示其内心的纷繁复杂和变化。

例如,当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反复考量利弊,矛盾不已,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纠结或抉择。

初中作文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初中作文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初中作文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1.直接描写法:1.使用“想” 等标志性词语:这是最为常见且运用广泛的心理描写方法。

句子中会出现“想”“思考”“认为”“觉得” 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标志,这些词语后面直接跟上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容。

例如:“我心里暗暗想,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好,不能让父母失望。

”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能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人物的想法。

2.内心独白式: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让人物直接倾诉内心的想法、感受、疑问等,就像人物在自言自语。

这种方式可以深入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比如:“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这么胆小?为什么不敢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2.抒情独白法: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这种方法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描写更具感染力,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情感。

例如:“我站在十字路口,心中充满了迷茫。

一边是我向往已久的梦想,另一边是父母对我的期望,我究竟该如何选择?我的心在痛苦地挣扎着。

” 在抒情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矛盾和纠结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3.梦境描绘法: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通过描写人物的梦境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内心愿望或潜意识等2。

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前压力很大,晚上可能会梦到自己在考场上奋笔疾书,题目都会做,最后取得了好成绩。

这个梦境就反映了他对考试成功的渴望和期待。

在写作时,可以这样描写:“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走进了考场,试卷上的题目我都会做,我飞快地写着答案,心中充满了喜悦。

当我醒来时,才发现那只是一个梦,但这个梦却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努力学习的决心。

”4.心理分析法: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作者对人物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能够从人物的行为、语言、表情等方面入手,分析出其背后的心理动机。

例如:“她之所以总是独来独往,是因为她内心深处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受到伤害。

这种自我保护的心理让她逐渐封闭了自己,与周围的人越来越疏远。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在写作中,人物心理描写是一个关键的要素,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产生共鸣。

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写好人物心理描写可能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几种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一、观察周围事物,积累素材人物心理描写需要有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感觉,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物和事物来积累素材。

他们可以细致观察家人、朋友或同学的言谈举止,注意他们的表情、眼神和动作。

同时,他们还可以关注书籍、电影、电视剧等媒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借鉴其中的描写技巧。

二、调整视角,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学生需要从人物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思考并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们可以通过设想自己是这个人物,思考他们的个性特点、经历、目标和情感感受。

进一步,他们可以通过写下人物的日记、内心独白等方式,来深入了解人物的思考和情感。

三、运用适当的描写词语和手法在人物心理描写中,使用恰当的描写词语和手法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可以运用丰富的词语来刻画人物的情感状态,比如喜悦、忧虑、焦虑等。

并采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描写的艺术效果,如用烈火般的眼神来形容一个愤怒的人物,用流淌如岁月的泪水来刻画一个伤感的人物。

四、在情节线索中巧妙融入心理描写人物心理描写不应该是孤立的,它需要与情节线索相互配合,使得整个故事更加连贯流畅。

学生可以在情节中巧妙安排人物心理描写的时机和方式。

比如,在人物经历重大事件或者面临抉择时,适合描写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在人物与其他人交往互动的时候,可以描写其对他人的情感态度。

五、多读优秀作品,分析心理描写技巧最后,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分析其中的心理描写技巧,从中汲取灵感。

他们可以选择与人物心理描写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傲慢与偏见》等。

与此同时,也可以关注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独特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总结起来,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需要注重观察、理解和运用。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事物,积累素材;通过调整视角,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运用适当的描写词语和手法;巧妙融入情节线索;多读优秀作品,分析心理描写技巧。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物心理描写指导》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物心理描写指导》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 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 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 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 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节 选自《社戏》)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 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 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 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 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 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 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 范例: • (3)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
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节选自《羚 羊木雕》)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练习:
• 试着给先前的例段加上环境描写: • •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
怒。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练习:
• 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把拿到试卷的心情表现 出来呢?
• 我接过试卷,啊,八十分,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看着那红红的分数,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似 的。——学生作文《试卷》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心理描写方法积累
直接描写 : 内心独白法 梦幻描绘法
• 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 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 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讲解教学课件
• 范例:

心理描写作文方法指导

心理描写作文方法指导

心理描写作文方法指导一、情境导入,感受心理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这么多老师,你们的心情怎样?谁来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课件出示老师的一段心理活动。

2.板书课题。

(师:心理活动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怎样来描写人物心理。

)3.猜猜人物心理。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①自由放声地读读;②指名说自己猜到的心理,并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句子。

4.了解复杂多变的心理。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请大家放开思维来说一说。

二、赏析片段,感悟表达效果师:那心理活动描写究竟有什么表达效果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齐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学会看病》,相信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课件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

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

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例文现在,她孤单单地只身独坐,弟妹们也不在身边,她思潮起伏,默默地回顾种种恋情旧意,她想到,她已和丈夫永远结合在一起了,他的真诚和爱情她是深信不疑的,她对他也是一片真心,他的安静沉着和老实可靠似乎是天赐之福,一个正直的妇女应该把她一生的幸福建筑花工羔继薏荒割维公哩在这些基础上;她相信他会永远关怀她和她的弟妹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表现人物心理————心理活动描写指导陈满玉一、教学设计思路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明白具体细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丰富文章的感情,让学生初步掌握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文章情节的需要,更好的运用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心理,点缀文章。

二、教学目标1.学习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2.体会并运用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心理。

3.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2. 学会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心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教法讲授点拨法朗读法比较分析法五、学法分析法练习法六、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展示投影仪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要让作文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读的时候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随着作者的笔记此起彼伏,就要在写文章的时候,把当时的心情详细的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借助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心情,丰富文章的内容。

(二)明确什么是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三)心理描写的作用: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四)心理描写要求: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五)表现心理的描写方式(1)直接描写:内心独白(2)间接描写:a神态描写b梦境、幻觉描写c环境烘托d动作语言描写(六)心理描写的三个原则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七)通过比较阅读分析心理描写欣赏两篇文章,比较一下,哪片更好,为什么?考级(一)呼……好紧张……我随着人群,来到侯考室。

我选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轻轻的坐了下来。

隔壁的教室里,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琴声。

唉……我能弹得像他们那么好吗?想到这儿,我的压力很大,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弹好,考好。

“下一位……罗可。

”一位阿姨叫道。

我轻轻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逐步走向考级试。

考级(二)呼……好紧张……我随着人群,来到侯考室。

我选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轻轻的坐了下来。

窗外的凉风轻轻掠过树梢,小麻雀也站在树梢间叽叽喳喳的叫着,隔壁的教室里,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琴声,似行云流水……(环境描写)唉……我能弹得像他们那么好吗?呃,我那么努力地练了,应该考得上吧?不一定……可能考得上吧?呀,怎么能那么没自信呢!(内心独白)此时,想起来临出门时爸爸对我说的话:可儿,别怕,爸爸妈妈相信你,你永远是最棒的。

对了,要相信嘛。

(回忆联想发)此时,我的脑海里似乎浮现出了这样一种景象:我正捧着证书向爸爸妈妈跑去,妈妈一把抱住我,对我自豪的笑着,仿佛我是他们懂得骄傲……(梦境幻觉描写)想到这儿,我的压力更大了,我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弹好,考好。

我的眉毛紧锁在一起,,眼睛不安的注视前方,嘴里念叨着什么连我自己也不清楚了。

我感觉我的面部是多么僵硬,要露个笑脸都是那么难……我的牙齿紧紧地咬住嘴唇,指甲深深的嵌进肉中,手不停地出汗,感觉滑溜溜的。

我感觉我的手和脚都在颤抖,必须得倚在一根柱子上,才能稍稍稳一些。

(神态动作描写)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我看看窗外,树在风中轻轻摇曳着,每片绿叶似乎都是一张充满鼓励的笑脸……啊,绿叶呀,你们是在鼓励我吗?嗯……我相信。

那就这么说定了,一定要为我加油哦。

“下一位……罗可。

”一位阿姨叫道。

“到我了吗?真的到我了吗?”(语言描写)我紧张的向阿姨确认。

真的轮到我了,我轻轻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逐步走向考级试。

(八)比较分析,总结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1、先让学生从欣赏的选文中找出刻画心理描写的方法。

2、学生找不完整的由教师进行补充。

归纳总结:①内心独白:自己在心里对自己讲的话,不说出来。

②梦境幻觉描写:眼前或耳边产生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听到的或是自己最想看到听到的。

明确知识要点:这些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③回忆联想法:脑海中浮现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区别知识要点:这些事情已经发生过。

④环境衬托: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⑤动作语言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

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

⑥神态描写:人高兴、悲伤、紧张时都会要一定的神态变化,借助神态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情。

注意: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回忆联想法是对人物的直接描写,所以称为直接描写法;环境描写、动作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时借助一定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所以叫做间接描写法。

(九)说一说。

(结合课外文段和学过的课内文段,让学生更真切的了解什么是心理描写)请说出这些片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体现人物的心理。

例一:内心独白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例二:梦境和幻觉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例三:环境衬托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例四:动作语言表现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了一声便瘫在桌上。

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梦境和幻觉)⑵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神态动作语言显示)⑶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

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去。

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

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环境衬托)⑷京京垂下头。

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

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内心独白)⑸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回忆联想法)(十)牛刀小试教师: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具体结合当时的环境特点,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杜绝进行单纯的心理描写。

1.分组进行练习,通过投影仪展示,看看谁写得最好。

①班长选举,我不知道是把票投给我的好朋友小红,还是很有能力的小杰。

(第一、第二小组)②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了,我把头轻轻地低了下去,我害怕妈妈失望。

(第三、第四小组)2.小组展示3.教师展示①我想:我把票投给谁?还是投给小红吧!她平时和我那么好,总和我一块玩。

可是……小杰磊比她更优秀啊,我到底把这一票给谁呢?这该怎么办呀!我投给小红?可小杰更优秀。

投给小杰?小红是我的好朋友,又舍不得。

可是刚才老师说过了,一定要公平公正。

对!小杰是更优秀的人选,我不能因为小红是我好朋友就把票投给她。

我还是把这一票投给小杰更好,对,就这么办。

②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我把头轻轻地低了下去,目光躲闪着,脑袋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妈妈知道分数后那生气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还是让她失望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妈妈,你不要生气....(十一)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具体细致的心理描写对于人物刻画的重要作用,初步掌握把心理活动表现{}得具体细致的方法,根据需要,运用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心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板书:表现心理的描写方式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幻觉描写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教后反思:把课堂还给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起点拨辅导作用。

在这个案例中,我加入了两篇文段进行比较分析,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很快找出心理描写的好处与方法,他们很快融入课堂。

在展示文段时,加入了课内的优秀文段,让学生以课本为依托,更容易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

在学生展示时,增加教师展示,教师与学生同时习作,刺激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暗中与老师比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