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由基聚合方法
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
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自由基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用于合成各种高分子材料。
这种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将单体分子中的双键开裂,形成自由基,再将自由基与其他单体分子结合,形成高分子链。
这种反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本文将介绍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包括自由基引发聚合、自由基链转移聚合、自由基共聚合和自由基接枝聚合。
一、自由基引发聚合自由基引发聚合是最常见的自由基聚合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引发剂加入到单体中,引发剂可以是过氧化物、硫代硫酸酯等。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单体分子中的双键开裂,形成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与其他单体分子结合,形成高分子链。
自由基引发聚合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分子量分布。
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产生副反应,如引发剂自身的分解和自由基的重组,这些副反应会影响聚合反应的效果。
二、自由基链转移聚合自由基链转移聚合是一种可以控制分子量分布的自由基聚合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链转移剂加入到单体中,链转移剂可以是醇、硫醇等。
在链转移剂的作用下,自由基聚合链上的氢原子被转移,形成新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与单体结合,形成新的高分子链。
由于链转移剂的作用,聚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高分子链会变短,从而控制聚合反应的分子量分布。
自由基链转移聚合是一种可控性较好的聚合方法,可以得到具有狭窄分子量分布的高分子材料。
但是,链转移剂的种类和用量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否则会影响聚合反应的效果。
三、自由基共聚合自由基共聚合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单体分子同时参与聚合反应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具有复合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如耐热性、耐化学性等。
在共聚反应中,不同单体分子之间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不同,需要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来控制不同单体分子的参与程度,从而得到理想的高分子材料。
自由基共聚合是一种多样性较好的聚合方法,可以得到具有多种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但是,不同单体分子之间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否则会影响聚合反应的效果。
自由基聚合方法
预聚 在反应釜中进行,转化率达10~40%,放出一部 分聚合热,有一定粘度 后聚 在模板中聚合,逐步升温,使聚合完全
.
本体聚合根据聚合产物是否溶于单体可分为 两类: (i)均相聚合:聚合产物可溶于单体,如苯乙 烯、MMA等; (ii)非均相聚合(沉淀聚合): 聚合产物不溶于单体,如乙烯、聚氯乙烯等,在 聚合过程中聚合产物不断从聚合体系中析出,产 品多为白色不透明颗粒。在沉淀聚合中,由于聚 合产物不断析出,体系粘度不会明显增加。
N高达1014 个/ cm3,[M·]可达10-7 mol / L,比典型自 由基聚合高一个数量级
乳胶粒中单体浓度高达5 mol / L,故乳液聚合速率较快
(2)聚合度
设:体系中总引发速率为ρ(生成的自由基个数/ ml • s)
对一个乳胶粒,引发速率为 ri ,增长速率为 rp
则,初级自由基进入一个聚合物粒子的速率为
单体
单体和乳化
液滴
剂在聚合前
的三种状态
极少量单体和少量乳化剂以分子分散状态溶解在水中 大部分乳化剂形成胶束,约 4 ~5 n m,1017-18个/ cm3 大部分单体分散成液滴,约 1000 n m ,1010-12个/ cm3
.
聚合场所:
水相不是聚合的主要场所;
单体液滴也不是聚合场所;
聚合场所在胶束内 胶束比表面积大,内部单体浓度很高,提供了自由 基进入引发聚合的条件
.
乳液聚合恒速期的聚合速率表达式为
Rp
103Nnkp[M] NA
当 乳胶粒中的自由基的解吸与吸收自由基的速率 相比可忽略不计
粒子尺寸太小不能容纳一个以上自由基时,
则 n 0.5
苯乙烯在很多情况下都符合这种情况
高分子物理化学-自由基聚合的方法
第四章 聚合方法
例四. 乙烯高压连续气相本体聚合 例四 聚合条件:压力150~200MPa, 温度 温度180~200℃ ,微量氧 聚合条件:压力 ~ ~ ℃ 作引发剂。 (10-6~ 10-4mol/L )作引发剂。 聚合工艺:连续法,管式反应器,长达千米。 聚合工艺:连续法,管式反应器,长达千米。停留时间几 分钟,单程转化率15%~30%。 分钟,单程转化率 ~ 。 易发生分子内转移和分子间转移,前者形成短支链, 易发生分子内转移和分子间转移,前者形成短支链,后者 长支链。平均每个分子含有50个短支链和一个长支链 个短支链和一个长支链。 长支链。平均每个分子含有 个短支链和一个长支链。 由于高压聚乙烯支链较多,结晶度较低, 由于高压聚乙烯支链较多,结晶度较低,仅55%~65%, ~ , Tm为105~110 ℃,密度:0.91~0.93。故称“低密度聚乙烯。” 密度: ~ ~ 。故称“低密度聚乙烯。 熔体流动性好,适于制备薄膜。 熔体流动性好,适于制备薄膜。
6
第四章 聚合方法
例一. 例一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的制备 单体, 将MMA单体 引发剂 单体 引发剂BPO或AIBN, 增塑剂和脱模剂置于 或 普通搅拌釜内, 转化率, 普通搅拌釜内 90~95℃下反应至 ℃下反应至10~20%转化率 成为粘稠的 转化率 液体。停止反应。将预聚物灌入无机玻璃平板模具中, 液体。停止反应。将预聚物灌入无机玻璃平板模具中,移入 热空气浴或热水浴中,升温至45~50℃,反应数天,使转化 热空气浴或热水浴中,升温至 ℃ 反应数天, 率达到90%左右。然后在 左右。 率达到 左右 然后在100~120℃高温下处理一至两天, ~ ℃高温下处理一至两天, 使残余单体充分聚合。 使残余单体充分聚合。 PMMA为非晶体聚合物,Tg=105 ℃,机械性能、耐光耐 为非晶体聚合物, 机械性能、 为非晶体聚合物 以上, 候性均十分优异,透光性达90%以上,俗称“有机玻璃”。 候性均十分优异,透光性达 以上 俗称“有机玻璃” 广 泛用作航空玻璃、光导纤维、标牌、指示灯罩、仪表牌、 泛用作航空玻璃、光导纤维、标牌、指示灯罩、仪表牌、牙 托粉等。 托粉等。
《高分子化学》第4章 自由基共聚合
6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由一段M1链段与一段M2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称为AB型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SB)嵌 段共聚物。由两段M1链段与一段M2链段构成的嵌段 共聚物,称为ABA型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 烯—苯乙烯(SBS)嵌段共聚物。由n段M1链段与n 段M2链段交替构成的嵌段共聚物,称为(AB)n型嵌 段共聚物。
1, 2-二苯乙烯也不能均聚,但能与马来酸酐共聚, 产物严格交替。
13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3)理论研究 共聚合反应可用于研究单体、自由基、阴
离子和阳离子的活性,了解单体活性与聚合 物结构之间的关系。
14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4.2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与序列分布
4.2.1 共聚组成的特点 两种单体进行共聚时,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反应
R iM1
k
21[M
. 2
][M
1
]
k12
[M1.
][M
2
]
R
t11
R t12
0
d[M
. 2
]
dt
R iM2
k
12
[M
. 1
][M
2
]
k
21[M
. 2
][M
1
]
R
t22
R t12
0
(4—4) (4—5)
因为自由基总浓度不变,即
R iM1 R t11 R t12 0 R iM2 R t22 R t12 0
W2
W1 r1KW1 W2
dW2
W2
r2 W2
W1
m2 m1
W2 r2W2 KW1
(4—15)
K m2
第4章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
工业上溶液聚合多用于聚合物溶液直接使用的 场合,例如:涂料、胶粘剂、浸渍剂、 场合,例如:涂料、胶粘剂、浸渍剂、合成纤维纺 丝的溶液、继续进行化学反应等。 丝的溶液、继续进行化学反应等。 1 溶液聚合的优缺点
优点: 优点: (i)聚合热易扩散,聚合反应温度易控制; 聚合热易扩散,聚合反应温度易控制; ii)体系粘度低,自动加速作用不明显; (ii)体系粘度低,自动加速作用不明显;反应物 料易输送; 料易输送; iii)体系中聚合物浓度低, (iii)体系中聚合物浓度低,向高分子的链转移 生成支化或交联产物较少,因而产物分子量易控制, 生成支化或交联产物较少,因而产物分子量易控制, 分子量分布较窄; 分子量分布较窄; iv)可以溶液方式直接成品。 (iv)可以溶液方式直接成品。
聚合方法是为完成聚合反应而确立的, 聚合方法是为完成聚合反应而确立的,聚合机 理不同,所采用的聚合方法也不同。 理不同,所采用的聚合方法也不同。 由于自由基相对稳定,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实 由于自由基相对稳定, 施方法主要有本体聚合 溶液聚合、悬浮聚合、 本体聚合、 施方法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 离子聚合则由于活性中心对杂质的敏感性而多 采用溶液聚合或本体聚合 溶液聚合或本体聚合。 采用溶液聚合或本体聚合。 熔融缩聚、 逐步聚合采用的聚合方法主要有熔融缩聚 逐步聚合采用的聚合方法主要有熔融缩聚、溶 液缩聚、界面缩聚和固相缩聚。 液缩聚、界面缩聚和固相缩聚。
本体聚合工业生产实例
聚合物 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 引发 BPO 或 AIBN 工艺过程 产品特点与用途
第一段预聚到转化率10%左 左 第一段预聚到转化率 光学性能优于无机玻 右的粘稠浆液, 璃可用作航空玻璃、 右的粘稠浆液 , 浇模升温聚 璃可用作航空玻璃、 高温后处理, 脱模成材。 光导纤维、标牌等。 合 , 高温后处理 , 脱模成材 。 光导纤维、标牌等。
自由基聚合方法
新材料开发
高性能聚合物
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开发出具有优异性能(如高强度、高耐磨、 高耐温等)的新型聚合物材料。
功能化聚合物
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如导电、发光、磁性 等)的聚合物材料,拓展聚合物材料的应用领域。
生物相容性聚合物
利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材料, 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悬浮聚合
总结词
单体以固体颗粒形式悬浮于液相中进行聚合的方法。
详细描述
悬浮聚合是将单体、引发剂、水和其他添加剂加入到反应器中,通过搅拌使单体以固体颗粒形式悬浮 于液相中进行聚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生产安全、成本低等优点,但产品分子量分布较宽 。
本体聚合
总结词
单体在无其他介质或少量引发剂存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乙烯等。这些塑料具有质轻、耐腐蚀、绝缘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
包装、建筑材料、家电等领域。
02
合成纤维
自由基聚合也是合成纤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
这些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耐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
居用品等领域。
03
合成橡胶
自由基聚合合成的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耐油、耐高温等特点,如丁苯
聚合物结构缺陷
由于自由基聚合过程中链转移等副反 应的存在,聚合物链中可能存在不规 整结构、支链等缺陷,影响聚合物的 性能。
适用范围有限
虽然自由基聚合适用于多种单体,但 对于某些特殊单体(如氯乙烯等)和 特殊结构(如环状单体),自由基聚 合可能不适用或难以实现。
05 自由基聚合的发展趋势和 未来展望
环境友好型聚合方法的探索
绿色溶剂
探索使用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代 替传统有机溶剂,降低自由基聚 合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4 聚合实施方法
3.3.1 悬浮聚合的特点
优点:1. 以水为介质,价廉、无需回收、安全、产 物容易分离、生产成本低。
2. 聚合单元直径小,反应热容易由介质水传 递至夹套中的冷却水带走、温度容易控制、产品质 量稳定、纯度较高。
3. 由于没有向溶剂链转移而使产物相对分子 量较溶液聚合高,分子量分布较本体聚合窄。
4. 悬浮聚合工业生产技术路线成熟、方法简 单、产物粒径可以用分散剂加入量和搅拌速度进行 控制。 缺点:悬浮聚合只能间歇操作,而不宜连续操作
4.1.2 本体聚合的特点 优点:1. 本体聚合产品纯度高。 2. 工艺流程短、设备少、工序简单。
缺点:1. 本体聚合的显著特点是聚合反应达到一 定转化率后出现自动加速效应,且因无散热介质 存在,同时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不断 增大,反应热难于排除,因此容易局部过热,致 使产品变色,发生气泡甚至爆聚。 2. 反应体系由于粘度高,分子扩散困难, 反应温度不易恒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散分 布宽。
四种聚合方法的基本操作
6学时
前面已讨论了聚合反应过程、影响反应速率 和产物性质的各种因素的定量关系,讨论是在脱 离了实施反应的具体方法情况下进行的。但是, 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业化生产,聚合反应实 施方法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实施 方法不同,除了工艺过程有差异外,即使采用相 同的原料所得产品的性能、形态以及应用范围都 有很大的差异。
若溶剂仅能溶解单体而不能溶解聚合物的称 为沉淀聚合,这时所生成的聚合物呈细小的悬浮 体不断从溶液中析出,经过滤、洗涤、干燥可得 最终产品。
4.2.2 溶液聚合的特点
优点:1. 溶剂作为传热介质存在使得聚合热容易 移出,聚合温度容易控制。
2. 体系中聚合物浓度较低,能减缓甚至消 除自加速现象,产物分子量分布比本体聚合窄。 3. 因为浓度较低不易进行活性链向大分子 链的转移,难以生成支化或交联的产物。
高分子科学-第4章 自由基共聚
4.1 引言
n CH2=CH Cl
聚合
[ CH2CH ] n Cl
n CH2=CH + mCH2=CH Cl
共聚合
[CH2CH CH2 CH ] Cl OCOCH 3
OCOCH 3
只有一种单体参与的聚合反应为均聚反应,其聚合产物分子结构中只含 一种单体单元,称为均聚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参与的聚合反应为共聚反应,其聚合产物称为 共聚物。 根据参加反应单体的单元数,共聚反应可分为:二元共聚、三元共聚、 多元共聚。
复习: 自由基聚合特征
微观历程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和链终止。
动力学特点是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链引发是控 制速率的关键步骤。
E (kJ/mol)
k kd: 10- 4~10- 6s-1
特点 慢引发
引发 增长
终止
Ed:105~150 Ei: 21~34 Ep=20~34 Et=8~21
kp=102~104l/mol· s 快增长 kt=106~108l/mol· s
Ri1 ki1[R ] [M1 ]
Ri 2 ki 2[R ] [M 2 ]
ki1、ki2:初级自由基引发单体M1、M2的速率常数
►链增长:4种增长反应
M M 1 M 1 M
k11 1 1
R11 k11 M1 M1
2
M M 2 M1M
d M 2 R R k M M k M 对单体2: dt 22 12 22 2 2 12 1 M 2
某一瞬间进入共聚物中两单体组成之比(n1/n2) 就是两单体进入共聚物的速率之比。
高分子化学(第四版)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组成可由均聚、 组成可由均聚、 共聚速率常数 [M]、[M•]确定 、
应用稳态假定R 消去[M 应用稳态假定 i=Rt , R12=R21 消去 •]
10
“稳态假定”:R12=R21: 稳态假定”
R11 = k 11 M 1• [M 1 ]
[ ]
R12 = k12 M 1• [M 2 ]
• d[M1 ] k11 M1 [M1 ] + k21 M• [M1 ] 2 = • d[M2 ] k22 M• [M2 ] + k12 M1 [M2 ] 2
假定: 假定:
1、等活性假设:自由基的活性与链长无关。 、等活性假设:自由基的活性与链长无关。 2、无前末端效应:链自由基的活性只取决于末端单体单元的结构, 、无前末端效应:链自由基的活性只取决于末端单体单元的结构, 与前末端单元的结构无关。 与前末端单元的结构无关。 活性一样) ( M 1M 1* 和⋯M2M1* 活性一样) ⋯ 3、聚合度很大:单体主要消耗在链增长反应过程中,而消耗在链引发 、聚合度很大:单体主要消耗在链增长反应过程中, 中的单体数可忽略不计, >>R 中的单体数可忽略不计,Rp >> i 。 4、无解聚反应:聚合反应是不可逆的,无解聚反应 、无解聚反应:聚合反应是不可逆的, 5、稳态假定:体系中自由基浓度不变。 要求 i=Rt ,R12=R21 、稳态假定:体系中自由基浓度不变。 要求R
• 12 ⋯ M 1• + M 2 ⋯ M 1M 2 ⋯ →
• 2
• 2
kt22
• 2 2
kt
• Rt12 = 2kt12 M1• M 2
[ ][ ]
交叉终止
kt11, Rt11,分别表示终止速率常数和终止速率 分别表示终止速率常数和终止速率。
高分子化学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在共聚反应中,主要 研究共聚物的组成问题。
11
12
• 两单体M1与M2共聚,由于其化学结构不 同,聚合活性往往有差异。在共聚物 中,M1与M2的比例常与投料时单体M1、 M2的比例不同。
•聚合反应的结果?
13
一、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
烯类单体自由基共聚合,也 是连锁聚合反应,其基元反应也 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
5-0.8;6-0.57
1.0
单体总转化率 r1=0.30 , r2=0.07 类同P118图4—6
0.2 0.4 0.6 0.8
35
3.控制共聚物组成的方法
• (1)在恒比点投料 • (2)控制转化率的一次投料 • (3)不断补加活泼单体法
36
37
• ~M2-M1M1M1M1M1-M2-M1M1M1M1-M2M2-M1~
注意:取代基的共轭效应对自由基活性 的影响要大一些
52
下列反应速率常数的次序为:
Rs• + M < Rs• + Ms< R• + M < R• + Ms
(1)均聚时,无共轭效应的单体进行聚
合比有共轭效应单体聚合更容易
(2)共聚时,均有共轭或均无共轭效应
单体之间易共聚;否则,不易共聚。
53
2.极性效应
1
0 f 1 -(1-C) f1
(4---21)
C
其中
C=1-( 1-f 1
0 1-f 1
)
2.53
(4---23)
34
2.共聚物组成—转化率曲线
含共 量聚 物 中 /% M1 摩 尔
1.0
0.8
5
f01分别为:
0.6
第四章_自由基共聚
第四章自由基共聚一、名称解释1. 均聚合:由一种单体进行的聚合反应。
2. 共聚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参加的连锁聚合反应。
形成的聚合物中含有两种或多种单体单元。
3. 均聚物:由均聚合所形成的聚合物。
4. 共聚物:由共聚合形成的聚合物。
5. 无规共聚物:聚合物中组成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呈无规排列。
6. 交替共聚物:聚合物中两种或多种结构单元严格相间。
7. 嵌段共聚物:聚合物由较长的一种结构单元链段和其它结构单元链段构成,每链段由几百到几千个结构单元组成。
8. 接枝共聚物:聚合物主链只由某一种结构单元组成,而支链则由其它单元组成。
9. 共聚合组成方程:表示共聚物组成与单体混合物(原料)组成间的定量关系。
10. 理想共聚:该聚合竞聚率r1*r2=1,共聚物某瞬间加上的单体中1组分所占分率F1=r1f1/(r1f1+f2),并且其组成曲线关于另一对角线成对称(非恒比对角线)。
11. 理想恒比共聚:该聚合的竞聚率r1=r2=1,这种聚合不论配比和转化率如何,共聚物组成和单体组成完全相同,F1=f1,并且随着聚合的进行,F1、f1,的值保持恒定不变。
12. 交替共聚:该聚合竞聚率r1=r2=0或者r1→0,r2→0,这种聚合两种自由基都不能与同种单体加成,只能与异种单体共聚,因此不论单体组成如何,结果都是F1=0.5,形成交替共聚物。
13. 非理想共聚:竞聚率r1*r2≠1的聚合都是非理想聚合,非理想聚还可再往下细分。
14. 有恒比点非理想共聚:竞聚率r1<1 且r2<1的非理想聚合,该共聚物组成曲线与恒比对角线有一交点,在这一点上共聚物的组成与单体组成相同,且随着聚合的进行二者的单体和聚合物的组成都都保持恒定不变。
15. 嵌段共聚:该聚合竞聚率r1>1且r2>1,两种自由基都有利于加上同种单体,形成“嵌段共聚物”,但两种单体的链段都不长,很难用这种方法制得商品上的真正嵌段共聚物。
16. 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r1=k11/k12,r2=k22/k21,竞聚率用于表征两单体的相对活性。
chap4聚合方法
T:大于Tg(105 ºC) Rc 100% 冷却脱模
粘稠的 PMMA/MMA 溶液
M: 106
预聚
2005. 3, Zhaoqun WANG 14/75
例:氯乙烯的本体沉淀聚合
聚氯乙烯(PVC)曾经是使用量最大的塑料, 现在某些领域已被PE、PET等所替代,但其使用消 耗量依然很大,仅次于PE和PP。
散热的 解决方法
第一阶段在较大的反应器中进行转 化率较低(如10% ~ 40%)的聚合; 两段法 第二阶段,转化率较高时采用提高 散热面积、减小体系粘度或放慢聚 合速率等手段以及时排热。 在反应器中控制转化率在较低程度 (如15% ~ 20%),即时进行聚合物 循环法 与单体的 分离。分离得到的单体经 分离 精制后返回到反应器中,循环聚合
2005. 3, Zhaoqun WANG
正好和本体聚 合形成对照
18/75
分子量较低 由于易向溶剂发生链转移反应,从而造成聚合物 溶剂 链转移 分子量的降低 成本提高 大量的溶剂使设备生产能力和利用率较低,溶剂 溶剂 分离回收费用高,除尽聚合物中残留的溶剂较困难, 从而耗材、耗能、分离工艺复杂 环境污染 有机溶剂易燃、有毒,造成环境污染 溶剂
12/75
分 类
无色 有色 珠光 荧光
在生产时加入各种染色剂 加入人造珍珠粉(如碱式碳酸铅) 加入荧光剂(如硫化锌)
应用广泛
透明性
纯度
本体聚合
散热、收缩、气泡
在商业、轻工、建筑、航空、化工等多 个领域。如,航空玻璃、光纤、人工角膜、 广告装潢、沙盘模型、标牌,广告牌,灯箱 的面板和中英字母面板
三阶段法
2005. 3, Zhaoqun WANG 15/75
PE
PP
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
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自由基聚合是高分子化学中最常用的聚合方法之一,它是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将单体分子聚合成高分子链的过程。
自由基聚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
一、自由基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通过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分子聚合成高分子链的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一般过程如下:1. 引发剂产生自由基2. 自由基引发单体分子聚合3. 高分子链不断增长4. 反应结束,高分子链停止增长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引发剂有很多种,常用的有过氧化物、亚硝酸盐、过硫酸盐等。
引发剂的选择要考虑到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反应产物等因素。
二、自由基聚合的溶液聚合法自由基聚合的溶液聚合法是将单体分子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加入引发剂后进行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聚合物的分子量较低,分子结构较简单的情况。
溶液聚合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较快,但产品纯度较低。
三、自由基聚合的悬浮聚合法自由基聚合的悬浮聚合法是将单体分子悬浮在水中,加入引发剂后进行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聚合物的分子量较高,分子结构较复杂的情况。
悬浮聚合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较快,产品纯度较高。
四、自由基聚合的乳液聚合法自由基聚合的乳液聚合法是将单体分子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形成乳液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聚合物的分子量较高,分子结构较复杂的情况。
乳液聚合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较快,产品纯度较高。
此外,乳液聚合法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等领域。
总之,自由基聚合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化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不同的自由基聚合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聚合物分子结构和分子量,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高分子化学 第四章__自由基共聚合
4.1 概 述-2、意义
例如马来酸酐是1,2取代单体,不能均聚。 但与苯乙烯或醋酸乙烯能很好共聚,是优良的 织物处理剂和悬浮聚合分散剂。 /p-21194446.html 1,2-二苯乙烯也不能均聚,但能与马来酸酐共 聚。产物严格交替。 理论研究:通过共聚反应研究可了解不同单体 和链活性种的聚合活性大小、有关单体结构与 聚合活性之间的关系、聚合反应机理多方面的 信息等,完善高分子化学理论体系。
Poly(A-co-B):A-B共聚物 Poly(A-alt-B):A-B交替共聚物
A-b-B copolymer:A-B嵌段共聚物
Poly(A)-g-poly(B):聚A接枝聚B
4.2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
共聚物性能
密切相关
共聚物组成
不相等 但相关
单体组成
共同决定
单体单元含量与 连接方式
单体相对活性
r1表征了单体M1和M2分别与末端为M1*的增长链 反应的相对活性,它是影响共聚物组成与原料单体混 合物组成之间定量关系的重要因素。
4.2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1、组成方程
r1 = k11/k12, r2 = k22/k21
r1 = 0,表示M1的均聚反应速率常数为0,不能 进行自聚反应,M1*只能与M2反应; r1 > 1,表示M1*优先与M1反应发生链增长; r1 < 1,表示M1*优先与M2反应发生链增长; r1 = 1,表示当两单体浓度相等时,M1*与M1和 M2反应发生链增长的几率相等; r1 = ∞,表明M1*只会与M1发生均聚反应,不会 发生共聚反应。
该类例子很多,如丁二烯—苯乙烯体系( r1=1.35, r2=0.58,50℃);氯乙 烯—醋酸乙烯酯体系( r1=1.68, r2=0.23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体 系( r1=1.91, r2=0.5 )。 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体系也属此类( r1 = 55, r2 = 0.01 ),但因r1>> 1, r2 << 1,故实际上聚合前期得到的聚合物中主要是苯乙烯单元,而后期的聚合 物中主要是醋酸乙烯酯单元,产物几乎是两种均聚物的混合物。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2)增加聚合物品种 某些单体不能均聚,但能与其他单体共聚,从而增加了 聚合物的品种。 例如马来酸酐是1, 2取代单体,不能均聚。但与苯乙烯或 醋酸乙烯能很好共聚,是优良的织物处理剂和悬浮聚合分散 剂。1, 2-二苯乙烯也不能均聚,但能与马来酸酐共聚。产物 严格交替。 (3)理论研究 共聚合反应可用于研究单体、自由基、阴离子和阳离子 的活性,了解单体活性与聚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
27
例:马来酸酐和醋酸2-氯烯丙基酯共聚
28
交替共聚组成曲线
例:60℃时St (r1=0.01)与马来酸酐(r2=0)的共聚合。
29
30
31
32
33
小 结
34
35
4.3 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 (1)定性描述 由于共聚单体活性的不同,除恒 比点外,共聚物组成不等于单体组 成,且随着C而变。
2
共聚合反应与共缩聚反应的区别 共缩聚:含同种基团的两种单体与另一种基团单体的 缩聚。
n n
连锁聚合机理:自由基共聚、离子共聚、配位共聚 合,结构单元与单体元素组成完全相同。
CH2 CH + O CH C O CH C O O [ CH2 CH CH C O CH C O ]n
3
单体种类多少:二元共聚合、三元共聚合等,依此类推。 二元共聚合的理论研究较系统深入,而三元及三元以上共 聚合复杂,理论研究很少,但实际应用的例子颇多。 2、共聚物的类型和命名 二元共聚物根据两单体单元在分子链上的排列方式可分 四类: 无规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 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 Copolymer) 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 接枝共聚物(Graft Copolymer)
自由基聚合法
自由基聚合法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合成方法,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使单体分子在自由基的作用下进行链增长,最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下面将对自由基聚合法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理自由基聚合法是通过引发剂引发单体分子产生自由基,从而进行链增长的过程。
自由基是由一个未成对电子和空轨道组成的活性分子,具有高度的反应活性。
在聚合过程中,自由基从单体分子上夺取一个氢原子,使单体分子成为自由基,进而进行链增长。
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有新的自由基产生,最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二、特点自由基聚合法具有以下特点:1. 聚合反应速度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
2. 可以通过调节引发剂的用量控制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
3. 适用于大多数天然和合成单体的聚合,应用范围广泛。
4. 自由基聚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进行冷却以避免温度升高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自由基聚合法的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单体浓度:单体浓度越高,聚合反应速率越快,聚合物分子量越大。
2. 引发剂浓度:引发剂浓度越高,聚合反应速率越快,但引发剂用量过多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3. 温度:温度升高可以加快聚合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4. 溶剂和介质:溶剂和介质对自由基聚合反应也有影响,不同的溶剂和介质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有不同的影响。
四、应用自由基聚合法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合成纤维、橡胶、塑料、涂料、粘合剂等高分子材料。
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可以合成不同分子量、不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可以合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也可以合成纤维如尼龙、涤纶等。
此外,自由基聚合法还可以用于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导电聚合物、磁性聚合物、药物载体等。
总之,自由基聚合法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合成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
高分子化学第四章
: 2. 分散剂 (dispersant )
起分散作用,使液滴稳定的物质。
分散剂类型
水溶性有机高分子
无机粉末
吸附在液滴表面
包围液滴,隔离作用
影响树脂颗粒大小和形态的因素:
机械强度(一般强度愈大,颗粒愈细); 分散剂种类和浓度; 水与单体比例(水油比); 聚合温度;
非 均 相 聚 合 ( 如 聚 合 ) , 得 不 透 明 的 粉 未 。
数,60℃以上,除了温度,还通过链转移剂来 控制分子量; 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用以调节聚合速度。
4.5 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
定义:
乳化剂,搅拌 单体(monomer) 分散介质
稳定的乳状液而进行的聚合
组分:
经典的乳液聚合
)(油溶性oilsoluble) 单体(monomer tor)(水溶性wa ter soluble) 引发剂(initia fier) 乳化剂(emulsi 分散介质(dispe rsant)(水wa ter)
第Ⅰ阶段:单体 液滴,乳胶束及 乳胶粒子;
第Ⅱ阶段:胶束 消失,含乳胶粒 及单体液滴;
乳液聚合阶段示意图
第Ⅲ阶段:单 体液滴消失, 乳胶粒体积不 断增大。
胶束成核(micellar nucleation)
水相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由水相扩散进入胶束,在 胶束中引发增长,形成聚合物乳胶粒的过程。 大多为油溶性单体。
均相成核(homogeneous nucleation)
水相中产生的自由基引发溶于水中的单体进行增长,形 成短链自由基后,在水相中沉淀出来,沉淀粒子从水相 和单体液滴上吸附了乳化剂分子而稳定,接着又扩散入 单体,形成和胶束成核过程同样的乳胶粒子,这一过程 叫均相成核。
《高分子化学》教案第4章自由基聚合实施
第四章自由基链式聚合实施方法本章要点:1.自由基链式聚合的实施:通常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它们有不同的适用场合,有着各自的优缺点;2.本体聚合:为解决散热问题,采用分段聚合;3.溶液聚合:溶剂的选择性是关键;4.悬浮聚合:聚合机理同常规的本体或溶液聚合,分散剂起到关键作用,产物的粒径达到mm级;5.乳液聚合:具有特殊的聚合机理和聚合规律,通过增加乳化剂用量可同时提高聚合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6.大品种高分子: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酸乙烯酯和丁苯橡胶等等,宜采取适当方法生产。
本章难点:1.乳液聚合的聚合场所:增溶胶束和乳胶粒为乳液聚合的主要差所;2.乳液聚合的聚合过程:根据聚合速率,乳液聚合分为三个阶段;聚合过程中单体和乳化剂的物料转移由单体液滴、至水相、再至乳胶粒;聚合过程中分散相(胶束、单体液滴和乳胶粒)按一定规律变化;3.乳液聚合动力学:经典的乳液聚合包含许多理想条件。
4.1 聚合方法和聚合体系4.1.1 单体在反应介质中的分散状态本体聚合没有反应介质,溶液聚合中单体以分子状态溶解在反应介质,悬浮聚合中单体以mm级的分散相悬浮于反应介质中,在乳液聚合中单体主要存在于分散相的单体液滴和乳胶粒中。
4.1.2. 按聚合体系的相态单体及其聚合物以分子状态溶解在反应介质中,聚合体系成为一相,此时为均相聚合;反之,单体或/和聚合物不溶于反应介质,聚合体系具有多个相,此时为非均相聚合。
4.1.3. 按单体的物理状态分类分为气相聚合、液相聚合和固相聚合。
4.2 本体聚合4.2.1 本体聚合的组成和特点本体聚合体系由单体、引发剂和少量助剂组成。
除用引发剂进行聚合以外,还可用光和辐照来进行聚合。
本体聚合的聚合速率高,产物纯度大,但是散热和搅拌困难。
4.2.2 本体聚合的适用场合产物纯度高,特别适用于生产板材和型材等透明制品,且所用设备比较简单。
本体聚合反应,也特别适合于实验室研究。
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分子量调节剂
新鲜乙烯
引发剂
25MPa
0.1MPa
25MPa
一次 压缩机
高压分离器
低压分离器
平均聚合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严格控制引发剂用量
选择适当的分子量调节剂
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和其它反应条件
产品平均 分子量
合成聚酯的路线
某些物质同自由基作用,可能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形成活性低、不足以再引发的自由基。根据对反应的抑制程度,可将这类物质粗略分为阻聚剂和缓聚剂。
使部分自由基终止,使聚合减慢。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
单体
配料
制浆
模板 清洗
裁切 包装
脱模
聚合
封合
排气
灌浆
入库
制模
新模板
第三步聚合: 把封合的模框吊入热水箱(或烘房),根据板厚分别控制温度在25~52℃,经过10~160小时,到取样检查料源硬化为止,用接蒸汽加热水箱内水至沸腾,保持二小时,通水慢慢冷却到40℃,吊出模具,取出中间有机玻璃板材,去边,裁切后包装。
发泡剂
(a) 过氧化氢-亚铁盐氧化-还原体系
Fe+2 + H2O2 Fe+3 + OH- + ·OH
H2O2 H+ + HO2-
Fe+3 + HO2 - Fe+2 + H-O-O·
聚合方法的选择
原始颗粒粒径只有1微米左右,适于生产聚乙烯糊。
例如: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工艺
Hale Waihona Puke 溶液聚合方法乳液聚合方法悬浮聚合方法
本体聚合方法
2.自由基聚合机理
烯类单体的加聚基本属于连锁聚合。在适当条件下价键有均裂和异裂两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SO4·
B. 水溶性氧化 —还原引发剂
例 过硫酸盐 - 亚硫酸盐
_ 2 S2O8
+ SO3
_ 2
→
_ 2 SO4
+
SO4· +
_ ·SO3
过氧化氢 - 亚铁盐 H2O2 +Fe2+ → OH + HO· + Fe3+
_
(3)乳化剂
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的作用:
a. 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使单体形成细小液滴; b. 形成胶束,增溶单体
产物特点与用途 纺丝液 配制纺丝液 制备聚乙烯醇、 维纶的原料
丙烯腈 氧-还体系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酯类 丁二烯 AIBN BPO 配位催化剂 BuLi BF3
涂料、粘合剂
顺丁橡胶 低顺式聚丁二烯
异丁烯
异丁烷
阳离子聚合
粘合剂、密封剂
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聚乙烯醇(PVA)
醋酸乙烯酯,甲醇(乙醇)溶液,BPO;65‐70 ℃,溶剂回 流带走聚合热;利用向溶剂的链转移控制分子 量,单体浓度
9
体积收缩:100%聚合时的体积收缩 1 1 ΔVmax w 0 ( ) dm dp
60oC: dm=0.89g/mL; dp=1.18g/ml, ∆Vmax =27mL,V0 =w/dm =112mL
体积收缩百分数= 27/112 =24%
20oC: dm=0.94g/mL; dp=1.208g/mL,∆Vmax =25.7mL 体积收缩百分数=25.7/102=25.2%
不足 反应热难导出、易局部过热、自动加速严重。 措施 降低反应温度,分段聚合,强化传热
8
3、应用实例 有机玻璃:PMMA
100g MMA+ 100mg BPO, 60oC 聚合生成PMMA。 聚合热:1 mol单体,Q=13 kcal/mol MMA的比热,0.5 cal/g, 升温高达260oC 。
4.1本体聚合
1、体系组成 2、主要特点 3、应用实例
6
1、体系组成
单体
气态:乙烯
液态:苯乙烯
引发剂
活性、溶解性。
其它引发形式,如热引发、光引发等,则不加引发剂
助剂?
分子质量调节剂、润滑剂、抗氧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7
2、主要特点
优点 体系简单:聚合物纯净;链转移少,速度快,分
子量高;工艺简单,易于连续化生产。
易于加工。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热
塑性工程塑 料; 家电,汽车,机电等。
丁苯橡胶
单体:苯乙烯,丁二烯。 水,乳化剂,分子量调节剂 (十二烷基硫醇) 热胶:引发剂(过硫酸钾),50oC
冷胶:引发剂(异丙苯过氧化氢,硫酸铁), 5‐10oC.
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的作用:
b. 增溶 a. 降低界面张力 c.乳化
2、主要特点
(1)聚合埸所 A. 聚合前体系状态
溶于水中的单体
溶于水中的乳化剂
溶于水的引发剂
胶束
增溶胶束 单体液滴
B. 聚合埸所 a. 自由基产生埸所 水相 b. 聚合埸所
溶于水相中的单体? 增溶胶束?单体液滴?
单体液滴与胶束的界面积
液滴是亚稳态,分析悬浮聚合子容易 失败的原因和反应阶段。
4、应用实例
单体
引发剂 过碳酸酯过氧化二 月桂酰
悬浮剂 羟丙基纤 维素-部分 水解PVA
分散介质 无离子水
产物用途 各种型材、电绝 缘材料、薄膜
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甲酯 丙烯酰胺
BPO
PVA 碱式 碳酸镁 Span-60
无离子水 无离子水
光学和照明工具,仪表盘等,耐磨性较差。
11
聚苯乙烯(PS)
工业生产上唯一的热引发自由基聚合技术。
加工性能优良,机械强度 好,刚而不韧。
12
第一段:80‐85oC 使苯乙 烯 预聚至转化率33‐35%, 散热 容易。 第二段:进入聚合塔,塔内 温度从100逐渐上升至 200oC,使单体聚合完全; 最后熔体挤出造粒。
珠状产品 珠状产品
BPO 过硫酸钾
庚烷
水处理剂
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50‐60 ℃ 。 由于氯乙烯容易发生向单体的链转移,聚合物的 分子量决定于 反应温度, 所以氯乙烯聚合时,温
度控制极为严格。
PVC综合性能好:如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 电绝缘性, 可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原料来源 方便。产量为塑料中第二。
2
引言
H2C CH R
聚合反应机理:从原理上分析怎么得到聚合物 聚合反应工艺:从具体方法上 怎么得到聚合物
3
H2C CH R
本体聚合
H2C CH R
法(从体系组成角度)
连锁聚合: 本体聚合 溶液聚合 悬浮聚合 乳液聚合
逐步聚合: 熔融缩聚 溶液聚合 界面缩聚 固相缩聚
Bulk Polymerization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lt Polymerization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Sold Polymerization
主链:亲油
侧基:亲水
无机盐类: 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钡等。 作用机理:吸附于单体粒子表面,起机械隔离作用。
分散剂的选择:
对单体粒子有好的保护作用。一般高分子好于 无机盐,也可用复合型。 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
例如:对透明性要求高一些的PS、PMMA,可选用 无机盐类,如碳酸镁,由于反应后可用稀硫酸洗去, 对产品质量影响小些。
c. 稳定乳胶粒子;
单体两种存在形式:少部分增溶于胶束, 大量以单体液滴存在。
a. 降低界面张力
b. 形成胶束,增溶单体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浓度低时以 单分子形式溶于水,大于 一临
界浓度时聚集形成胶团。临界
胶团浓(CMC)。 增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形成胶束而使水不溶化合物在水 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如:苯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38%,但当胶束存在时 溶解 度增加到1.45%。
80oC 35%
13
4.2 溶液聚合
1、体系组成 2、 主要特点 3、应用实例
14
1、体系组成
单体
引发剂 溶剂 溶解性:与聚合物溶解性好 与单体、溶剂相溶。
活性:惰性溶剂,链转移反应少。
其它:回收、精制、三废、成本、储运 助剂? 分子质量调节剂、抗氧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2、主要特点
优点
21
1、体系组成
体系组成: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分散稳定剂
单体
引发剂 分散介质
油溶性单体,不溶于水
油溶性引发剂,不溶于水 水,与单体不溶
分散剂(悬浮剂) 含有亲水、亲油结构的合成或天然高分子;无机盐类等 助剂? 分子质量调节剂、润滑剂、抗氧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2、主要特点
A)聚合场所:单体液滴内(小本体聚合)
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流程
回收VC
冷凝器
脱 单 体 塔 旋 风 分 离 器
VC 复合引发剂 PVA 无离子水 聚 合 釜 50±0.2 OC 12~14h C% 85~90%
水 蒸 汽
PVC+水
筛 分 热 风 成品PVC
4.4 乳液聚合
1、体系组成 2、主要特点 3、应用实例
35
1、体系组成
水:分散介质,传热,用量:50‐80%wt; 除氧和离子。 单体:油溶性,纯净,20‐50% wt;
郑军峰
2015-11-14
第四章: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
4.1 本体聚合(Bulk Polymerization) 4.2 溶液聚合(Solution Polymerization) 4.3 悬浮聚合(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4.4 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
10
如何制备有机玻璃板?
配方:BPO+MMA+6%~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工艺:
1. 预聚(80‐90oC)为糖浆状粘稠液体 (10‐20%),散热容易,且有一定粘度, 体积已部分收缩。 2. 放入模具中成型,40oC 缓慢 聚合一段
时间(~90%)。
3. 最后升温至100‐110oC,使单体聚合完全。
O
水
PVAC
聚丙烯腈( PAN)
溶剂:DMF,NaCNS 饱和水溶液(浓) 为了改善其脆性和染色性,常加入少量其它单体共聚,
如;MMA,VAc,丙烯酸,衣康酸等。
腈纶,外观和手感象羊毛,耐光和气候性最好,但吸湿 性,耐磨性和染色性差,纤维;碳纤维。
4.3 悬浮聚合
1、体系组成 2、 主要特点 3、分散剂 4、应用实例
亲油基团
油溶性引发剂
亲水基团
油溶性单体
水
单 体
分散剂
搅拌
粘 合
粘合
界 面 张 力
分散
悬 浮 剂 分散介质
引 发 剂 单 体
亲油基团
油溶性引发剂 油溶性单体
亲水基团
水
悬 浮 剂 分散介质
引 发 剂 单 体
大分子链 活性中心
水
优点
机理类似本体聚合,速率快、链转移小、分子量高 传热类似溶液聚合,传热容易 非均相聚合,后处理简单 不足 由于分散剂在聚合结束后不易除去,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单体液滴不稳定,反应后期易出现结块;对设备、工艺要求高。
c. 乳化作用:
乳液聚合体系中,油溶性单体单凭搅拌不能形成
稳定的分散体系。当有乳化剂存在时,在搅拌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