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写怀赏析

合集下载

满江红·写怀赏析

满江红·写怀赏析

满江红·写怀赏析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以下是“满江红·写怀赏析”,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二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满江红写怀岳飞赏析

满江红写怀岳飞赏析

满江红写怀岳飞赏析《满江红·写怀》是岳飞的经典作品,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满江红写怀岳飞赏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鉴赏习题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鉴赏习题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鉴赏|习题《满江红》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满江红原文翻译及鉴赏相关资料,欢迎大家查看。

《满江红·写怀》原文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写怀》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满江红·写怀》出处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有人认为是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满江红·写怀》意思-赏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满江红·写怀》意思-赏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满江红·写怀》意思|赏析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译文二作者:佚名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

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

壮志同仇俄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再来重新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赏析作者:佚名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

着潇潇雨歇四字,笔致不肯一泻直下,方见气度渊静,便知有异于狂夫叫嚣之浮词矣。

岳飞《满江红 写怀》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岳飞《满江红 写怀》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②空悲切。

靖康耻,③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⑤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①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竖立,上冲冠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②等闲:轻易。

③靖康耻:指北宋灭亡的耻辱。

靖康: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冬,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次年初春俘掳宋徽宗、钦宗北去。

④长车:一种山地战车。

贺兰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此借指金邦。

北宋姚嗣宗题壁诗:“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

”(文莹《续湘山野录》)语或本此。

一说贺兰山指河北磁县境内之贺兰山,距岳飞家乡不远,岳飞早年曾随宗泽到过此地。

缺:山口。

⑤胡虏、匈奴:此处对金兵的蔑称。

⑥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指皇帝的宫殿。

岳飞《五岳祠盟记》:“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

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

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

”可与互参。

【译文】我站在楼台栏干旁,怒火中烧,头发倒竖,一阵哗哗急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仰面对天呼啸怒吼,壮怀激烈。

转战南北,战袍积满尘与土,三十岁虽成就功名;但人民尚涂炭,还需继续奋战八千里,披星戴月。

切莫轻易地虚度了青春壮年,以致老后徒然悔恨悲切。

靖康年间的耻辱,还没洗雪;二帝被俘,主辱臣忧,此恨何时能熄灭!我要驾着一往无前的战车,把贺兰山踏破碾裂。

恨不能饥饿了撕吃敌凶的肉,干渴了谈笑挤喝他们的血。

待到凯旋的那一天,重新整理好祖国的山河,朝见君王,报告胜利的消息。

【集评】明·沈际飞:“胆量、意见、文章悉无今古。

有此愿力,是大圣贤、大菩萨”(《草堂诗馀正集》)。

清·沈雄:“《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满江红全文注释及其赏析

满江红全文注释及其赏析

满江红全文注释及其赏析《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满江红全文注释及其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介绍。

诗词原文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注释译文词语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作品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鉴赏爱国将领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满江红》诗词九首赏析

《满江红》诗词九首赏析

《满江红》诗词九首赏析《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侍从头、收拾旧山河”。

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

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满江红·暮雨初收》【宋代】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

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宋代】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

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

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

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爱国诗词: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译文赏析

爱国诗词: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译文赏析

爱国诗词: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译文赏析《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

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

他指挥的军队,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

敌人最怕他的军队,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

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

岳飞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决心乘胜猛追,收复中原。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说,岳飞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死。

《满江红·写怀》原文赏析

《满江红·写怀》原文赏析

《满江红·写怀》原文赏析《满江红·写怀》原文赏析《满江红·写怀》原文赏析1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诗词赏析: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有人认为是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

第三种说法理由有五:一是北伐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

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

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

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

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及赏析满江红·写怀朝代:宋代作者:岳飞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翻译: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有人认为是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请自选角度赏析句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请自选角度赏析句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请自选角度赏析句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首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唐代诗人岳飞的《满江红·写怀》。

这首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这句诗写得十分精彩,用词精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恐惧。

“莫等闲”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紧迫感,警示人们时间宝贵,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时光的担忧,寓意人们要及时行乐,珍惜当下。

从人生哲理的角度来看,这句诗也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它告诉我们,时间是有限的,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有意义的事情,不要等时间流逝后再后悔。

总结起来,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文学欣赏价值和人生哲理启示意义。

《满江红·写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满江红·写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胡虏(lǔ):秦汉时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

满江红·写怀_岳飞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满江红·写怀_岳飞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满江红·写怀_岳飞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满江红·写怀_岳飞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胡虏(lǔ):秦汉时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我怒发冲冠,靠在栏杆处,一场急骤而来的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向着天空大声呼叫,豪壮的胸怀激动剧烈,三十年功绩名位成了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耻辱,尚未洗去。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及赏析1满江红·写怀宋朝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满江红·写怀》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满江红·写怀》译文二我怒发冲冠,靠在栏杆处,一场急骤而来的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向着天空大声呼叫,豪壮的胸怀激动剧烈,三十年功绩名位成了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耻辱,尚未洗去。

作为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着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的营垒。

壮士们打仗饿了就吃匈奴的肉,谈笑渴了就饮匈奴的血。

我要重新,收复旧日国家的疆土,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满江红·写怀》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满江红写怀赏析

满江红写怀赏析

满江红写怀赏析满江红写怀是岳飞的著作,那么,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满江红写怀赏析,供大家阅读参考。

原文: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满江红写怀赏析一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满江红·写怀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岳飞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满江红·写怀的思想内容。

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

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

他指挥的队伍,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

敌人最怕他的队伍,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

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

岳飞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决心乘胜猛追,收复中原。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说,岳飞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死。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鉴赏习题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鉴赏习题

满江红·写怀原文|翻译|鉴赏|习题《满江红》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满江红原文翻译及鉴赏相关资料,欢迎大家查看。

《满江红·写怀》原文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写怀》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满江红·写怀》出处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有人认为是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写怀赏析
满江红写怀是岳飞的著作,那么,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满江红写怀赏析,供大家阅读参考。

原文: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
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满江红写怀赏析一
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满江红·写怀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岳飞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满江红·写怀的思想内容。

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

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

他指挥的队伍,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

敌人最怕他的队伍,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

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

岳飞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决心乘胜猛追,收复中原。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说,岳飞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死。

岳飞被害时,才三十九岁。

了解了这些情况,对满江红·写怀中充满的强烈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上片写岳飞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急切心情。

开头这几句写在潇潇
的雨声停歇的时候,他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抬头遥望远方,仰天放声长啸,“壮怀激烈”!啸是蹙口发出的叫声。

“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气愤填膺,“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三十功名尘与土”,表现岳飞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

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岳飞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

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等闲”,作随便解释。

“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

下片写了三层意思:对金贵族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区沦陷,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北去的奇耻大辱。

“犹未雪”,指还没有报仇雪恨。

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所以,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

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

古代的战车叫“长车”。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边。

有一种说法,认为满江红·写怀不是岳飞写的,理由之一就是根据上面这句话。

因为岳飞讲“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即渡过黄河向
东北进军,不会向西北进军的。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不是岳飞的进军路线。

因为对这句词的解释牵涉到满江红·写怀是不是岳飞写的问题,因而显得更为重要了。

原来这是用典。

《西清诗话》载姚嗣宗《崆峒山》诗:“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

”这两句诗是针对西夏讲的,所以用“贺兰石”。

姚嗣宗是北宋人,岳飞借用这个典故,借用他要打败西夏的壮志来表达他要打败金兵的豪情,所以这句词没有问题。

“山缺”,指山口。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充分表达了岳飞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报仇雪耻的决心。

“壮志”,指年轻时的理想。

“胡虏”是古代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侮辱性的称呼。

“虏”,指俘虏。

这里所谓的”胡虏”、“匈奴”,皆代指金贵族掠夺者。

最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两句说,等到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时候,就去报捷。

“旧山河”,指沦陷区。

“阙”,宫殿。

”天阙”,指朝廷。

我国古代进步的知识分子,往往都把忠于朝廷看作爱国的表现。

在封建社会里,尤其在民族矛盾激化,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期,“忠于朝廷”与爱国常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岳飞在满江红·写怀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杀尽敌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壮志,密切结合着的。

从艺术上看,满江红·写怀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满江红写怀赏析二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满江红·写怀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

着“潇潇雨歇”四字,笔致不肯一泻直下,方见气度渊静,便知有异于狂夫叫嚣之浮词矣。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

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耸听,必定搜索剑拔弩张之文辞,以引动浮光掠影之耳目——而乃于是却道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真个令人迥出意表,怎不为之拍案叫绝!此十四字,微微唱叹,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悲绪,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为见证。

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轻;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

(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之必然反映,莫以现代之国家观念解释千年往事。

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痛语,说与天下人体会。

沉痛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寄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

盖金人猖獗,荼毒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将军而言,“匈奴”实不难灭,踏破“贺兰”,黄龙直捣,并非夸饰自欺之大言也。

“饥餐”、“渴饮”一联微嫌合掌;然不如此亦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

未至有复
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千里万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

”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

即以文学家眼光论之,收拾全篇,神完气足,无复毫发遗憾,诵之令人神旺,令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人谗害,宋皇朝自弃战败。

“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复可望眼见他率领十万貔貅,与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此种词原不应以文字论长短,然即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致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