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管理评价——教学常规管理.ppt
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准则(全)
![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准则(全)](https://img.taocdn.com/s3/m/292a39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c.png)
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准则(全)
1. 背景
小学教育是培养孩子基础知识和研究惯的重要阶段。
为了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和有效,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准则是必要的。
2. 教学常规管理准则
2.1 教师角色与责任
- 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 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健康,积极与家长保持沟通。
2.2 学生行为管理
- 学生应尊重师长和同学,遵守纪律规定,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 学生应按时到校,不早退、迟到或旷课。
如有特殊情况,应向教师请假。
- 学生应保持课桌、教室和公共区域的整洁。
- 学生应认真完成研究任务,按时提交作业。
2.3 教学环境管理
- 教室应保持整洁和安全,教具和设备应妥善保管,确保学生研究的良好条件。
- 教学材料应准备充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
- 教学活动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进行设计,注重互动和参与。
2.4 家校合作
- 学校与家长应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举行家长会,分享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表现。
- 学校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和社区教育,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发展。
3. 总结
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准则旨在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家校合作是共同推动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所有相关参与方应共同遵守管理准则,共同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
![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16a6e9c02768e9950e73853.png)
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有效地将我县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根据《教育部关于xx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xx]1号)、《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基一[xx]10号)和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xx年版)等有关文件要求,参照《长沙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修订版)》。
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宁乡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常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坚持立德树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立足于育人,把教育教学常规化,就是要规范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第二条教育教学常规是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具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作用。
第三条教育教学常规所确立的工作规范,是教育主管部门、督学责任区、学校领导、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工作规范。
在执行教育教学常规过程中,鼓励学校在执行基本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
第四条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通过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使学校德育在课堂中得以渗透,在细节中得以体现,在活动中得以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得以巩固。
以养成教育与文明素养测评为抓手,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第五条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负具体责任,学校各部门全力配合,由学生工作处、教导(务)处、少先队(团支部)具体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检查指导。
第二章课程第六条学校要严格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颁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类、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f1c775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d.png)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一、教室管理1. 教室卫生在每天上课之前,教师要检查教室的卫生情况,确保桌椅、地面的整洁和干净。
学生要养成随时保持教室整洁的习惯,离开教室时要清理自己的座位。
2. 教室秩序教室是学习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秩序。
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入座。
上课期间,学生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说话、走动或打闹。
课间休息时,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大声喧哗。
3. 教室设备使用学生在使用教室内的设备时,要爱护、正确使用,不得私自调整和更换。
如需使用多媒体设备,须经过老师同意,并按规定启动和关闭设备。
二、学生出勤管理1. 出勤记录教师要按时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及时上报学校。
学生请假时,要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办理请假手续,并提交请假条给班主任。
请假期间,学生要按时完成请假期间的作业。
2. 迟到和早退学生迟到和早退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因此应尽量避免。
学生迟到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并向老师请假;早退也需事先向老师请假,并由家长接人。
3. 缺勤处罚学生因无故缺勤,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根据学校规定,违反出勤规定的学生将会受到警告、扣分、补课等惩罚。
连续缺勤的学生,学校将会通知家长,并进行进一步处罚。
三、课堂管理1. 课堂纪律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课堂纪律。
在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得打断讲话或插嘴。
上课期间,学生要禁止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2. 课堂互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小组或讨论活动,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 课堂作业教师要及时布置适当的课堂作业,并按时批改和讲解。
学生要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并主动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在作业交流中,学生要遵守讨论规则,互相尊重和包容。
四、考试管理1. 考试安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师要及时安排好每次考试的时间和科目,并提前通知学生和家长。
考试提前一周,教师应进行考试内容的复习,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备考。
教学常规管理培训ppt课件
![教学常规管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5000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2.png)
学校管理水平评估
01
02
03
学校领导能力评估
评估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 和领导水平,包括战略规 划、决策能力、协调能力 等方面的评估。
学校组织文化评估
评估学校的组织文化和价 值观念,包括团队合作、 创新意识、服务理念等方 面的评估。
学校资源利用评估
评估学校资源的利用效率 和效益,包括人力、财力 、物力等方面的评估。
规范性原则
总结词
统一标准,保证质量
详细描述
教学常规管理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质量评估等,以确保教学质量 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如课堂纪律、作业要求等。
创新性原则
总结词
鼓励创新,适应变化
详细描述
教学常规管理不应僵化不变,而应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 展和教育的需求进行创新。例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 手段和技术,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同时,应鼓 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计划执行与调整
确保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根据实际 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 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评估
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师的 教学质量进行评量改进
根据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05
教学常规管理的效果评估
学生满意度评估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教学 内容等方面的评价。
学生对学习环境的评价
学生对学习环境进行评价,包括教室设施、学习资源、班级氛围等 方面的评价。
学生对课程质量的评价
学生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课程设计、课程难度、课程实用性 等方面的评价。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c7dc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f.png)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是指在小学教育中,为了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常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1. 教室管理:在教室内,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
学生须分散坐,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安排在座位上。
2. 上课时间:学生要准时到校、准时上课,不迟到、早退。
在上课期间,学生要专心听讲,不能随意离开座位。
3. 课间休息: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要保持秩序,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在教室内奔跑。
还要遵守校园规定,不在教学楼外逗留。
4. 安全管理:学生在校园内要注重安全,不得私自离开校园。
遇到紧急情况,要听从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指挥。
5. 课堂纪律:学生在课堂上要遵守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不得打闹、说话、使用手机等行为影响他人学习。
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6. 晨检: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要参加晨检。
晨检是检查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环节,学生应保持整洁、干净的形象。
7. 着装要求:学生要遵守校园着装规定,不得穿着夸张、暴露或不雅的服装。
学生应保持整洁,并注意卫生。
8. 考试管理:学生要按照考试规定参加考试,不得舞弊。
遇到考试作弊行为,学校将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9. 器材设备管理:学生在使用教室内的器材设备时,要爱护设备,不得乱搬乱动,不得损坏或故意污染。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落实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只有形成了良好的管理规范,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深圳市学校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
![深圳市学校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23e53e4524de518964b7def.png)
深圳市光明新区英才学校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为规范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福田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
一、课程管理(一)课程设置1.学校应严格三级课程管理,务必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
学校有义务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
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根据教育部和广东省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所在社区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并在每学年预备周报区教育局教育科备案。
3.由区教研中心或多所区属学校联合开发的课程报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后,可作为我区的地方课程试行。
(二)校本课程4.依据《广东省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独立或与校外有关机构或人员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施前四个月必须报区教育局教育科审议,区教育科在一个月内反馈审议结果。
没有通过审议的校本课程,不得在学校中实施。
5.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各学校对教师要提出一专多能的要求,将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应遵循非教材化的原则。
(三)综合实践活动6.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各学校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得用其它课程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在课时安排上可贯彻固定安排与弹性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7.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要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
27教学常规管理汇报PPT课件
![27教学常规管理汇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a3c76c1a37f111f0855ba0.png)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实现“两室三组”的扁平管理: 两室(教务室、教科室):教务室抓教学常规管理;教科室抓校本研训管理; 三组(年级组、学科组、年级备课组):年级组抓教师的日常管理;学科科组抓教研 活动;年级备课组抓集体备课活动。
实现“三查四排”的教务管理: 三查:一查教案,二查听课,三查作业;四排:功课安排,课程安排,考务安排,用 书安排。
实现“两环三培”的研训管理: 两环:循环备课,循环上课;三培:校培,组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培。
实现“三级两主”的课程管理: 三级: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两主:自主开发,自主实施。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
一 主:以素质教育为主导 两 循:遵循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原则
遵循课程“合理开发、自主实施”的原则 三常态:常态课程、常态管理、常态实施
成立两大领 域课程研究 发展小组
成立教师教学 群
学校校本课 程开发领导 小组
整合学校特 色进行主题 活动教学
开展学校本位 教师研修
活动类课程 发展性课程
结合自身专业特长 了解学生实际需求 确定方向选好课题 根据课题制定目标
目标引领撰写教案 组织实施落实评价
选课
排课
上课
考核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f1f14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45.png)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1、学期开始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各人教研计划,于开学第一周上交办公室。
2、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学练习,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实验操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小结。
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教案字清楚整洁。
3、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
三、上课1、教学人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2、坚持上课第一次铃前教师到位,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
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教学常规管理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教学常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ce74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e.png)
课堂教学管理
要求教师按照教案组织教学,注重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考试管理
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 组织考试,制定评分标准,公正、客 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常规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教学常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 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02 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 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个别辅导 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03 教学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室、实验室、 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
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通过听 课、评课、教学检查等方式,对 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常规管理案例分析与应
06
用
案例一:某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践与成效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小学通过实施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和 学生学习效果。
该小学制定了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包括备课、上课 、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与评价等方面,对每个环节都进 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教学常规检 查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检查、评估和反馈,确保了教学 常规管理的有效实施。实践证明,这种精细化的教学常规 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05
趋势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创新
总结词
教学常规管理汇报材料ppt课件
![教学常规管理汇报材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8c3b428e9951e79a892736.png)
响了“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10
1、路队建设:学校要求学生站着整齐的队伍,背诵古诗,班主 任(最后一节上课教师)护送走出校门,由查评同学每天检查 打分,一周汇总评比,在公示栏公示,作为班级管理考核的重
要 依据。
11
2、写字习惯养成 学校发放专门的练字纸,规定学生每天练字一张,要求学生 书写认真,提笔就是练字,由语文老师进行指导。学校还积极 进行写字比赛活动,评选一、二、三等奖,纳入优秀班级评比。
13
谢谢大家!
14
4
(三)成立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领导小组。
1、组长 :
侯善坤校长
2、副组长:朱静宪副校长(分管教育工作)
3、成员 朗明珠(小学部数学教研组长)
宋成华(小学语文组教研组长)
5
二、求实务真,公正严明,狠抓常规管理落实 (一)开齐、开足各类课程
学校每学期均严格落实课程计划,严把课程关,课时关。每学 期都能科学的规划、设计课程总表。并在本学期加大学生的体 育课和英语课,以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适应当今竞争 时全的需要。学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以及每 天下午课外活动组织好学生娱乐,目的是让学生在校生活舒心、
12
3、一日常规习惯养成 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要求继续抓好学生一日常规养成。重 点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纪律习惯、安 全习惯、礼仪习惯。每周各班按各类目标,公开评出各类标兵 并公示、每月各班评出月标兵,(配典型事迹材料上报)每学 期评出校级标兵,学校进行表彰,从而促进好习惯养成。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表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表](https://img.taocdn.com/s3/m/e99586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b.png)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表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规管理的指导和参考。
教学常规管理是确保教学秩序和学生研究效果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和提升教学效果。
1. 课堂纪律管理
- 学生到课时间的管理
- 学生出勤和迟到的记录及处理
- 学生上课纪律的要求和监督
- 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和惩戒措施
2. 学生作业管理
- 作业布置的规范和安排
- 作业批改和反馈的及时性
- 未完成或未交作业的处理
- 考试和考核管理
3. 教材使用与资源管理
- 教材的选用和更新
- 教材的合理使用和演示
- 教学辅助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 学生对教材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管4. 学生评价与跟踪
- 学生研究情况的记录和评价
- 学生发展与进步的评估
- 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和培养
- 对学生学情的及时调整和跟踪
5. 学生个别差异和困难管理
- 学生个别差异的认识和关注
- 学生研究困难的发现和帮助
- 排除学生困扰和提升研究动力
- 家校沟通和合作的开展
总结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高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学校的教学管理框架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策略,并不断完善和调整。
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课件
![《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8845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8.png)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更好 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调整教学计划的依据
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体验、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变化、外部 环境的因素等。
调整教学计划的步骤
分析原有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确定需要调整的内容和目标、制定调 整方案并组织实施、对调整后的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和总结。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工作常规的遵循有助 于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习 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符合 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
展特点。
系统性原则
教学安排应全面、有序 ,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
系和衔接。
实践性原则
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
际操作能力。
02 03
上课的要求
上课应遵循教学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 营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上课的方法
上课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性质和 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以提 高教学效果。
01
02
03
04
个别教学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 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小组教学
将学生按照一定特点分成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 ,促进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
优点
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培养学生的学效率较低,需要更多的教 师资源和时间投入。
作业批改的方法
作业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 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 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发 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 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的批改方式,如学生互批、集体批改 等,以提高批改的效率和效果。
教学常规管理考核
![教学常规管理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d5783346804d2b160b4ec06f.png)
教学常规管理考核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备、教、改、测、辅)五个环节。
(一)、备课:1、备课要求(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吃透教学大纲内容,更新教学理念。
(2)深钻教材,把握教材编排意图,了解教材核心。
(3)明确教学目的、弄清重点、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
(4)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地设置练习。
(5)备课项目要全,(课题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
授课程序包括复习新授,讨论问题,巩固练习,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堂堂清内容,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6)教案要有课型。
(新授课,巩固课,练习课,讲评课,复习课,实践课等)(7)写教案要做到“五备”。
①备大纲:按教学大纲要求做到深浅适当。
②备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③备方法:掌握授课的技能技巧。
④备学生:要从不同水平的学生出发,因材因人施教。
⑤备教具(包括课件)。
要通过教具演示,使深奥的、复杂的变为简单的直观的教给学生。
(8)精心设计板书,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易于记忆。
(9)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重点写出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
以便查漏补缺,扬长避短.(10)教案书写要认真,字迹要端正,排版要美观,页面要整洁。
(11)备课不抄课,并提前备课(备课进度要超教学进度)。
(12)备课数量,语文、数学、英语、课表上有多少节就备多少节课,跨年级的要备不同年级的课,思品、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书法同年级相同科目的课只需要备一份课。
(13)新授课必须详备,巩固课,练习课,讲评课,复习课等可以略备。
2、备课评估方法为了公平、公正,公开,准确地评估教师的备课对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数量进行量化,使备课评估工作更易操作,备课满分100分。
具体分配如下: 软项目:字迹的好坏30分。
硬项目(70分),①教案数量5分,②课题内容5分,③教学目的(要求)5分,④教学重点难点5分,⑤导入与新授(5分)⑥讨论的问题(5分),⑦巩固练习(5分),⑧小结与总结(5分),⑨拓展延伸(5分),⑩堂堂清内容(5分),⑾作业布置(5分),⑿备课格式(5分)⒀备课内容是否详细(5分),⒁板书设计5分。
教学常规培训PPT
![教学常规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48d02d551810a6f424860b.png)
什么是教学常规?
常规:日常奉行的规则,一定的标准。
教学常规:是指关于教学的日常规定,是教师职 业生活的常态准则和常态要求,是在学校教学全 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最正常的规范性教学行为, 或者说是应该遵循的最起码的教学规矩。
2020/12/26
教学常规即“教学六认真”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教研
2020/12/26
教学常规的重要性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 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
保证,教学常规工作与教学质量是高度相关的 。只有搞好教
学常规才能有成功的教育。教学常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决 定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于教学各个步 骤的细节中,空洞地谈教学能力是苍白的,只有用教师的备 课情况、讲课细节、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的敬业程度才能说 明他的优秀之处;教学常规决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学习 的努力程度、学习能力的养成都是靠教师良好的教学常规来 造就的。
2020/12/26
要研读课标
• 国家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 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 基础,应体现国家队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 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 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标提出的课程 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具有指 导 作 用 。 2020/12/26
要研读教材
•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 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师要想运用 好教材,就必须认真分析教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 教材内容的,又不拘泥于教材、受教材的过 度束缚,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e6b76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5.png)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中小学校的发展也在持续不断地进步,为了更好地发展和管理中小学校,中小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建立起能够有效评价中小学校管理情况的标准体系,即“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的核心是确定中小学校管理的评价指标,以及有效评价中小学校管理的测量方法。
首先,在中小学校管理评价的层面,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学校基本建设、师资力量、学术水平、学校公共卫生、学校环境保护、学校学生发展等评价,在这些评价层面上,可以分别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可以是教学质量、学校设施、学习水平等。
其次,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需要有效地测量中小学校管理水平,这需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学校管理水平的定量评估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施抽样调查、分析测量以及量化评价等方法。
定性评估则可以采用诸如:管理人员的调查、学校文件资料调查、学校发展相关调查等方法。
有了评价指标和测量方法,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可以正式作出有效的评价。
该体系既是基于实际,又是以针对性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小学校的管理实际状况,使中小学校能够从整体和局部上受到真正有效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发展。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的发展也能够有助于促进教育的优质发展,因为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学校发挥最大的教学功能,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提高孩子们的质量。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作为对中小学校管理情况客观评价的重要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更好地考察和审视中小学校管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帮助学校改善其管理水平,进而为持续发展中小学校提供有力的支持。
但是,当前中小学校管理评价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对于具体的指标和评估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稳定性,使得中小学校管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因此,应该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体系,确保评估指标更新、评估方法更加客观和准确;另外,还要加强对中小学校管理评价结果的采取和实施,及时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估体系的功能和作用,为中小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