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措施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1.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其体积庞大、内部化学反应热释放较高,易引起温度升高和应力积累,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对于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2. 温度控制的目标温度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混凝土中温度的合理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开裂或者温度过低导致强度下降。
具体目标包括: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温度梯度和温度变化速率;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控制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和时间。
3. 温度控制措施3.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选择低热释放水泥、矿渣粉等掺合料,减少混凝土的内部热释放。
同时,控制水灰比,选用合适的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
3.2 施工时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温度:- 分段浇注: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段,逐段进行浇筑,以减少热量的积累。
- 使用冷却管道: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管道,通过水的循环流动,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 预冷处理:在浇筑前,可以采取喷淋水或者铺设湿布等方式对模板进行预冷处理。
3.3 后期养护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温度:- 加强养护措施:及时采取覆盖物、湿润养护、避免阳光直射等措施,防止混凝土水分的蒸发过快。
- 冷却处理:可以采用降温剂进行冷却处理,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4. 监测和评估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过程中,应进行温度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监测方法包括使用温度计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计测量混凝土的应力等。
5.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附件1:混凝土温度控制计划表- 附件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图6.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混凝土结构:指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的建造结构。
- 温度梯度:指混凝土中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
- 水泥:指用于制备混凝土的粉状胶凝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措施本工程的塔楼部位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抗放结合”理论,在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延缓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1、从设计方面采取技术措施(1)明确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为0.55,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干缩裂缝的产生。
(2)明确基础、底板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大碱含量为3.0kg/m ³,能够有效的控制氯离子对钢筋的腐蚀作用和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对钢筋保护的有效性。
2、从原料方面采取技术措施底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和膨胀剂用量,采用双掺技术。
据有关资料介绍每立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升升降1℃;粉煤灰掺量占胶结料总量30%时,可降低水泥水化热15%;在混凝土中增加膨胀剂,不仅可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同时还可降低水泥水化热10%左右。
同时掺入粉煤灰和膨胀剂的综合降低水化热率可达25%。
(1)水泥拟选用P.O42.5水泥,厂家必须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
同时为确保本工程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需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延伸质量管理,从混凝土各种强度等级的配合比设计、各种原材料来源、进场,到混凝土的生产、供应过程全程进行监督,并且具体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搅拌站为本工程提供合格的商品混凝土(实际浇筑混凝土水泥型号应以浇筑配合比为准)。
(2)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可达到减小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率,延缓混凝土的凝结和降低温升的目的,并在不增加拌合用水量的条件下增大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了混凝土流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可泵性。
(3)掺加料: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掺量以经监理、业主审批通过的配合比为准),不仅能够代替部分水泥,填充胶凝材料的空隙,参与胶凝材料的水化反映,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饿耐久性与强度,还能增强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量。
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范围
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范围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温差控制范围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控制温差变化速率: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水份的蒸发和化学反应的发生,会出现温度的变化。
为了避免过快的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应该控制温度变化速率不超过每小时10℃。
2. 控制基础温度:基础温度指的是混凝土浇筑前,基础或者周边土壤的温度。
如果基础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在浇筑后龟裂。
因此应该在浇筑前测量基础温度,并采取措施使其降低。
3. 控制混凝土自身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后几个小时内,混凝土的自身温度会持续升高。
如果升高过快,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开裂。
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使混凝土自身温度升高的速度缓慢,比如采用降温剂等。
总之,控制混凝土温差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
同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进行充分准备和计划,可以使控制混凝土温差的工作更加顺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摘要:我国的特大型、大型工程日渐增多,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因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工程质量并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导致结构物坍塌的事故频繁发生。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施工时,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其材料的形变,会引发内部形成温度应力,又因其导热能力差,极易生成不均匀的温度场。
混凝土材料质地较脆,较低的抗拉强度导致了较小的拉伸变形,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生成原因1.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横截面的长、宽、厚都相对较大。
(2)由于水泥的体积大,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水化热,而混凝土本身的导热性差,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会积聚大量水化热,导致中心温度升高。
(3)大体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大,蠕变大,温度升高主要是由压应力引起的。
随时间增加、温度下降,大体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增加,并且蠕变仍然很小。
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即温度梯度非常陡峭),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过大,进而容易开裂。
1.2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一旦产生裂缝将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属于特殊材料,开裂的原因很多。
一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大体积混凝土的比重要求,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的承重性能下降,材料易碎,无法承受上层压力,进而产生裂缝。
二是原材料成本过低,材料质量不合格,也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三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无法适应外部温度,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
并且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原因大多与温度有关。
1.3混凝土裂缝的危害混凝土起到凝结建筑结构整体坚固性的作用,好的混凝土结构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并可以大大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已经建好的建筑物中,轻微裂缝会影响建筑物外观,连续裂缝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并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引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温度变化过大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温度控制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稳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1.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温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导致混凝土快速凝固和开裂。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控制在20℃-30℃之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尽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原材料使用;•合理调整混凝土的配比,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以减少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增加冷却水或冰块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2. 加强混凝土温度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持续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及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常见的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法包括:•在混凝土中埋设温度计,通过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来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分布。
通过加强混凝土温度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
3. 采取降温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预测到混凝土温度将超过可接受范围,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常见的降温措施包括:•使用冷却剂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冷却剂可以通过混入混凝土中或直接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在混凝土浇筑表面覆盖湿润的保护层。
湿润的保护层可以通过喷水或铺设湿润的毛毡来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包裹混凝土。
保温隔热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4. 控制混凝土的固化过程混凝土的固化过程也会对混凝土的温度产生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的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的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导致温度升高,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易造成表面混凝土开裂,为防止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太大引起混凝土开裂,必须采取措施,减小混凝土内部及表面的温差,按照规范要求,内外温差应不大于25℃。
①、采用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量。
优先采用大坝水泥,次之采用矿渣水泥,不宜使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
②、在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配合时,在满足设计强度的情况下,减少水泥掺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量。
施工配合比优先使用中粗砂和较大粒径碎石。
③、采用低温拌合水,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入模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最好控制在+5~+15℃,不宜超过+20℃。
其他拌合物应存储在阴凉环境下,避免阳光暴晒。
在当地地下水水质检验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时,可将地下水直接进行混凝土搅拌,以利用地下水的低温降温。
④、混凝土拌合掺加缓凝剂,延长混凝土水化热集中放热峰值时间,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最高温度。
缓凝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缓凝时间控制在最大值。
根据施工情况,混凝土缓凝时间一般控制在12小时左右。
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措施1. 引言说到大体积混凝土,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那种雄伟的建筑,仿佛它们就像是大山一样屹立不倒。
但是,这些看似坚固的家伙,内部可是有着不少小秘密呢。
特别是在温度控制这块儿,真的是个需要注意的细节。
你想啊,外面一热一冷,里面的混凝土也会受不了,结果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聊聊怎么控制这个内外温差,让大体积混凝土不至于“发脾气”。
2. 温差带来的“麻烦事”2.1. 产生的裂缝大伙儿可能不知道,温差大了,混凝土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复杂。
外面热,里面冷,或者外面冷,里面热,这种冷热不均的情况,就像人跟人之间的冷战,一不小心就会裂开。
温差过大,混凝土就容易出现裂缝,真是让人心疼不已,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摔了一跤,心里那叫一个揪心啊!2.2. 强度影响还有哦,这温差还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你想,强度一减,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就打了折扣。
就像是开车的时候,如果刹车失灵,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温差控制可得提上日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3. 控制措施3.1. 采用保温材料首先,咱们可以考虑在混凝土的外层用一些保温材料,这样一来,内外的温差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就像穿了一件厚厚的冬衣,不怕寒风刺骨。
这些保温材料可以有效阻隔外界的温度变化,让混凝土内部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你想想,冬天里喝热汤,先捂着碗,让它慢慢热,温度才不会一下子上去,这道理是一样的。
3.2. 适当的浇筑时间其次,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也得挑挑,最好是在气温较为适中的时候进行。
大热天或者冰冷的日子,最好就别折腾了。
就像人吃饭,饭菜温度适中,才能美味可口。
要是太热或太冷,吃下去的滋味就打了折扣,更别说让混凝土保持良好的状态了。
4. 养护措施4.1. 适当浇水混凝土在硬化的时候,可别忘了给它“喝水”。
这就像人一样,缺水可不行!在养护的过程中,要定期喷洒水雾,保持其表面的湿润,防止水分蒸发太快,导致内部干裂。
想象一下,干涸的土地,开裂得满是沟壑,混凝土可不想变成那样的“荒漠”。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措施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措施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2、原材料选择标准3、浇筑温度控制范围4、冷却水管布置方式5、保温保湿养护措施6、温度监测频率及位置7、温差控制目标值8、应急处理预案1、总则11 本协议旨在明确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差控制的各项措施和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协议各方应严格遵守本协议所规定的温差控制措施,共同努力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 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进行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1 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减少水泥用量。
212 适当增加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213 控制水胶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14 选用合适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3、原材料选择31 水泥应选择品质稳定、水化热低的品种。
32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粒径较大的石子,减少骨料空隙率。
33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应符合要求。
34 粉煤灰和矿渣粉等掺合料应质量合格,符合相关标准。
35 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并严格控制其用量。
4、浇筑温度控制41 混凝土浇筑温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宜超过 30℃。
411 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原材料温度,如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等。
412 对搅拌用水进行冷却处理。
413 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施工。
5、冷却水管布置51 根据基础尺寸和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布情况,合理布置冷却水管。
511 冷却水管应采用耐腐蚀、导热性能好的管材。
512 水管间距和层距应根据计算确定,确保混凝土内部温度均匀降低。
513 冷却水管的进出口应设置测温点,以便监测水温变化。
6、保温保湿养护61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611 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等,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失。
612 定期洒水保湿,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措施
在大型混凝土工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混凝土的温度对其强度、耐久性和整体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的措施:
1. 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以确保其在浇筑后的温度不会过高或过低。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应该在15℃-25℃之间。
2.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也会影响其温度。
如果浇筑速度过快,混凝土的温度会升高,从而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控制浇筑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不会过高。
3. 控制混凝土的环境温度: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也会影响其温度。
在夏季高温天气中,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例如在混凝土表面喷水或覆盖遮阳网等。
4. 采用冷却剂:在大型混凝土工程中,可以采用冷却剂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冷却剂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的凝固温度来降低其温度,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 采用隔热材料:在冬季低温天气中,可以采用隔热材料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
隔热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散热,从而保持其温度。
总之,在大型混凝土工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浇筑速度、环境温度,以及采用冷却剂和隔热材料等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措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施工时采用降低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通水散热、混凝土养护、严格控制拆模时间等几方面做好混凝土温度控制工作,确保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尽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降速率。
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降低水化热,同时满足混凝土防腐、耐久性、泵送的设计要求,掺加了一定量的矿物质超细粉(如优质粉煤灰等),等量取代水泥;掺入一定量的高效缓凝减水剂,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拌合用水量,降低水灰比,同时推迟了混凝土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应的提高了同龄期的容许拉应力。
⑵合理的布置散热及测温系统①散热管的布置根据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设置合理的散热管。
散热管采用耐腐蚀的镀锌钢管,与钢筋一起绑扎。
在使用前要求通水进行密闭性试验,防止管道在焊接接头位置处漏水或阻塞。
通水散热后对散热管作压浆处理。
②测温设备测温设备可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微机自动测试仪”,温度传感器预先埋设在测点位置上,基础承台测点位置分承台内部、薄膜下温度、大气温度、冷却水管进、出水温度设置。
测点温度、温差以及环境温度的数据与曲线用电脑打印绘制。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控制要求时,系统马上报警。
测温点的布置应考虑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顺序时间不一致,应由各区域均匀布置,核心区、中心区为重点。
③通水散热承台基坑的顶部和底部各放置一个水箱,利用高差形成的势能完成水循环。
进出水管之间用塑料管连接,在散热管的每个出水口设置一阀门控制流量。
当混凝土浇注至该层散热管标高时,即通水散热,单根散热管流量按不小于1.5m3/h控制,通水时间不小于12天。
④控制砼入模温度选用放热速度较幔的胶结材料—矿碴水泥,采用集料堆底部料或加凉水对骨料降温,采用井水或加冰片拌合,运输工具覆盖或遮阳等措施降低入模温度。
⑤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根据测量的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气温的差值来决定拆模时间,若两者温差大于25℃,则不能拆模,继续通水散热;直至外界气温与混凝土内部温差小于25℃时才可拆模。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大坝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由于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此外,混凝土在降温阶段,由于收缩受到约束,也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基本原则1、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尽量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要求不超过 25℃。
2、控制混凝土降温速率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d,以避免温度骤降引起的裂缝。
3、延缓混凝土降温时间通过保温保湿养护等措施,延长混凝土散热时间,降低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1、原材料选择与优化(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骨料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同时,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不仅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2、配合比设计通过优化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可以采用增加骨料用量、掺入外加剂等方法来实现。
3、施工工艺控制(1)分层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0mm,以利于混凝土散热。
(2)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应避免过振或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控制浇筑温度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如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拌合水加冰等,将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度控制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度控制方案1、温控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水泥水化热作用下,将产生较高的水化热温升,形成不均匀非稳定温度场,产生非均匀的温度变形。
温度变形在下部结构和自身的约束下将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极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为保证工程质量,减轻或避免温度裂缝,除应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外,还必须进行温度控制和温控监测。
2、温控标准及措施2.1温控标准温控标准根据在施工期内为保证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由温控设计计算而采取,综合考虑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水化热发展变化规律、养护条件、通水散热等因素,主要制定以下三个方面温度控制标准:(1)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超过30℃;(2)混凝土内表温差不超过25℃;(3)混凝土最大降温速度不大于3.0℃/d。
2.2温控措施2.2.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稳定。
如果存放期超过3个月应重新检验。
(2)粉煤灰:粉煤灰入场后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的规定。
(3)细骨料:砂含泥量必须小于2%,其它指标应符合规范规定,砂入场后应分批检验。
细骨料应尽量堆高,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4)粗骨料:石子级配必须优良,来源应稳定。
石子必须分批检验,使用前其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粗骨料应尽量堆高,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5)外加剂:掺加性能优良的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外加剂在使用前尽量配成溶液,拌和均匀后方可使用,配制应有专人负责,做好配制记录;若直接使用固体外加剂,则需提前分袋称好。
(6)水:河水。
2.2.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温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或使用中热和低热水泥),控制水化热温升,并尽量延长外加剂凝结时间,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
因此必须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减水率高、凝结时间长、性能优良的外加剂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泥用量,同时合理选择配合比参数,使混凝土工作性能优良,便于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1 温控指标规定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1℃;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2 温控措施除上述配合比原材料的控制方法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浇筑混凝土前用深井水冲洗碎石让其冷却;采用深井水作为拌合用水;在罐车、地泵管等输送工具表面包裹吸水材料并不断洒水降温。
3 混凝土测温(1)可采用温度检测仪器,但一般多采用预埋测温管和温度计配套测温的方法。
混凝土浇筑厚度均匀时,测位间距为10~15m,变截面部位可增加测位数量。
根据混凝土厚度,每个测位布置3~5个测点,分别位于混凝土的表层、中心、底层及中上、中下部位。
混凝土表层温度测点宜布置在距混凝土表面50mm处;底层的温度测点宜布置在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以上50~100mm处。
预埋测温管时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
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根据每次测温记录判断混凝土内温差、混凝土表面与塑料膜内温差,如不超过25℃,表示保温正常;如超过25℃,说明保温措施不满足要求,应采取再加盖一层塑料膜予以保温。
当混凝土内与混凝土面温差、混凝土面与室外温差均小于25℃,且降温趋于稳定后,停止测温。
(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水冷却方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经计算或实测混凝土试样的中心温度大于80℃;混凝土的厚度大于2500mm、强度等于大于C50,且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于30℃;其他需要控制混凝土的中心温度时。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并铺设保温层。
一般保温层由塑料薄膜和草帘组成,如有条件宜采用蓄水养护。
在四周筑起临时性的小堤,蓄水养护,水的高度维持在40~60mm,蒸发后及时补充。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其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温度的有效控制。
混凝土的温度对于其强度、抗裂性及耐久性等特性影响甚大。
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自热现象,内部温度往往高于外部环境温度。
在这过程中,水分蒸发和热量控制是最重要的因素。
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容易出现裂缝,而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有一套完整的温度控制策略。
温度监测温度监测是施工过程中的第一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使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跟踪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
通过设置警报系统,当温度达到预设的临界值时,能快速作出反应,调整施工方案。
温度监测不仅限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同时也需要在硬化期间进行持续监测。
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温控措施。
降温措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措施非常重要。
最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冷却水: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入冷却水,以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水温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直接影响水泥的水化过程。
添加冰块: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在混凝土搅拌中加入适量的冰块。
冰块在水化时融化,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采取遮阳措施:在高温天气中,采用遮阳布覆盖混凝土浇筑区域,以减少阳光照射。
此举能够有效降低表面温度,减缓水分蒸发速度。
合理选择浇筑时间:通常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早晨或夜间,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
保温措施当施工环境气温较低时,温控策略则会有所不同。
对于低温混凝土来说,保护施工质量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保温措施:保温材料的应用:在混凝土浇筑后,利用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
可选择泡沫板或草席等材料,防止混凝土过快冷却。
加热搅拌材料:在搅拌混凝土时,将水和骨料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监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监控措施
1、为了掌握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情况,必须对内外温度进行监测。
在进行底板施工时,应埋设测温传感器(WZC-010铜热电阻),测温点布设在板底部以上10cm及表面以下10cm及中间点。
2、预埋测温点时,先将电阻应变片固定在钢筋上,再将钢筋固定在预定位置。
测温仪器采用温度监测显示仪,为提高精度和效率,每点位处的三点应同时观测。
3、测温时间要求:首测放在点位混凝土浇灌完毕后24h,在此后的1d内每4h观测一次、3-6d内每6h观测一次、7-10d内每12h 观测一次。
依据两次测温间的温升值,温升快时应加密测量次数。
4.混凝土浇筑抹平后,即应马上用塑料薄膜覆盖。
每次测温一圈后,应立即计算并分析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情况。
5、当砼内部处于降温阶段,且里表温差小于25°C,且其降温速度在2°C/d,大气温度和表面温差小于20°C时,根据规范可以揭掉保温覆盖层,进行洒水保湿养护。
6、测温负责人每天将测温情况记录并汇报给总工。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意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人工的温度掌握,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温度掌握就是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进行人为的掌握。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掌握应遵循以下几点:
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力量时,不大于25℃~30℃。
2.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20℃。
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3.采纳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头进行,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均可以有效地掌握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4.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掩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掌握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5.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防止混凝土收缩时产生干裂。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把握住它的基本学问,并依据实际实行有较措施,会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 1—。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措施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温差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选择原材料是控制混凝土温差的基础。
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
同时,要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
骨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以减少水泥浆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在 23 至 30 之间。
此外,还可以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进一步降低水化热。
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
二、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温差的控制有着重要影响。
在浇筑前,应采取措施降低原材料的温度。
例如,对石子进行洒水降温,对水泥进行储存散热,避免使用刚出厂的高温水泥。
如果在夏季施工,还可以在搅拌水中加入冰块,以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也要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减少混凝土温度的升高。
例如,使用保温搅拌车运输混凝土,缩短运输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浇筑等。
三、分层分段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以利于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
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 300mm 至 500mm 之间,每层之间的浇筑间隔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温控要求确定。
分段浇筑可以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分别进行浇筑和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
分段的长度和宽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合理确定。
四、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振捣应均匀、适度,避免过振或漏振。
过振会导致混凝土离析,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漏振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容易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裂缝控制措施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0m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环境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构件。
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在硬化期间,水泥的水化热较高,加上构件厚度大,内部温度不易散发,构件外表随自然气温下降,内外温差大于25℃时,则外表产生冷缩应力,当应力大于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常产生破坏性较大的贯穿构件的裂缝或深浅不等的裂缝。
1、原因分析:1)混凝土流动性大、坍落度大,用水量大、水泥用量多、砂率大,因而水泥的水化热大。
浇筑速度快,使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大,表面散热快,收缩大,因而产生裂缝;2)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使用不当,当水泥中的硅酸三钙(Ca3Si)的含量高达5.5%时,则每千克水泥的发热量是377kJ,比同标号矿渣水泥的发热量大42kJ,则构件中的温度差比要求大11%左右,更容易产生温差裂缝;3)为了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的要求,常常在配合比中加大水泥用量,提高水泥标号,两者都会引起高水化热。
在施工环境温度下降时,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因而产生裂缝;2、防治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控制指标不宜大于下列数值:①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控制在28℃以内。
夏季高温施工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不超过28℃;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入模后最大温升值为35℃。
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导热法在混凝土中埋入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③砼浇筑构件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
2)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采取下列技术措施:①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也可考虑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粉煤灰等掺和料,以降低水泥水化热;②选择合理的砂、石级配,严格控制含泥量应不大于1.0%;③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的外加剂,尽量减少水泥用量,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利用混凝土60d的后期强度作为混凝土的强度评定。
3)裂缝处理措施:①经观测裂缝已经稳定,先将裂缝清理干净,用压力水冲洗并晾干;②采用灌浆封闭处理,将开裂的混凝土组合成整体,恢复原有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措施
为随时了解和掌握砼在水化和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以便于采取有效且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法使温差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并根据温升情况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降速率,从而达到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大于同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有害裂缝的目的。
下面就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热工计算: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
Tτ=(WQ/Cρ)×(1-e-mτ)
现计算其7天值则:
T(τ)=410×256×(1-2.718-2.8)/0.96×2400=41
砼内实际最高温度(考虑施工时环境温度为30℃):
则Tmax=T j+Tτj=15+41×0.6=39.6(℃)
砼表面温度计算:
H=h+2h'=1.3+2×0.666×(2.33/3.85)=2.1m
△T(τ)=Tmax-Tq=9.6(℃)
△Tb(τ)=Tq+(4/H2)h'(H-h')△T
=30+(4/4.41)×0.4(2.1-0.4)×9.6
=35.9(℃)
砼内实际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差:
△Tc=Tmax-Tb(c)
=39.6-35.9
=3.7(℃)
故底板混凝土温差控制采用表面覆盖措施,由上面计算可知,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但由于是高温季节施工,为了防止温度应力,使砼产生微裂缝,就必须采取加盖足够厚的草袋进行温度控制。
所以,中筒区加厚承台板上采用一层薄膜上覆三层麻袋进行温差控制。
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1、降低水泥水化热
(1)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砼,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砼中水泥用量,根据试验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砼的温度相应升降1℃。
(3)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2、掺加相应的缓凝剂
掺加相应的缓凝剂。
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在砼浇筑之后,做好砼的保温保温养护,缓缓降温,
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温,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2)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砼的应力松弛效应。
(3)加强测量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砼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砼的温度梯度和温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裂缝的出现。
4、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
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砼,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以放松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性,减少温度应力。
5、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强度
(1)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砼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砼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3)在大体积砼基础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载面突变和转折处、底、顶板与墙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