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读书笔记
左传读书笔记
左传读书笔记《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那关于它的笔记,都有哪些?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左传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左传读书笔记篇一《春秋》,作者孔子,我国现存第一本编年体史书。
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共12公242年。
它按年月日编排史事,约一万六千余字,记事仅纲目,没有事件的因果和过程,称为“经”。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以《春秋》为本,博乐众家,充实进大量古史旧说与各国典籍,综合丰富史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事来说明《春秋》纲目,包括各主要国家的盛衰兴旺、生产方式的变革、阶级结构的演化,以及内政、外交、刑法、赋税、军事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4年(公元前462年),共13公,261年,十八万字。
是我国最早的叙事编年体史书。
称为“传”。
从历史方面看《左传》,《左传》所记史事的时间跨度比《春秋》稍长,字数超过《春秋》十倍以上。
从文学方面看,《左传》独立成文,给后世应用写作地发展提供了借鉴。
有“命”、“誓”、“盟”、“祷”、“谏”、“让”、“书”等八种之多,檄文也源于其。
《左传》叙事完整翔实,把千头万绪的战争叙述得层次分明,刻画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字句严谨,很多成语源于此。
是先秦散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总结有四个方面: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时间的故事情节化;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4·擅长叙写外交辞令。
从思想内容方面看,《左传》以传播思想为主,宣扬的伦理思想有鲜明的政治道德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的儒家思想,亲儒家是非仁义价值,是儒家的经典,但它又不以儒家独尊。
后人也为《左传》做有注释,为“注”、“疏”、“正义”。
多流传下的《左传》,也有“今文”、“古文”之争,那都是不同的说法。
左传读书笔记篇二笔者认为,季札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场演出,他把歌舞看作是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事,音乐舞蹈在他眼里是礼教盛衰的反映,也是国家政治盛衰的反映。
《左传》读书笔记
《左传》读书笔记这个寒假,龙老师给了我们几点宝贵的建议,其中一点就是阅读例如《左传》、《战国策》、《论语》等有深刻内涵的书籍。
因为在上个学期的古代汉语的学习中,我们学到的经典文章一部分来自于《左传》,而且龙老师对《左传》有很高的评价,所以放假后,我就去图书馆借了《左传》来看。
《左传》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起自鲁隐西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取材范围广泛,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按照鲁国12个国君的次序,详细记载了这段时期内周王室以及各诸侯国的军事、政治、外交和文化方面的历史。
晋范宁曾评价:”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杜预也称赞“其文缓,其旨远。
”《左传》以叙事为主,很注重描写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我在读《左传》时,发现作者描述历史事件时,若是涉及到战争,对于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的描述都是寥寥几笔带过,对于战争起因、战时两军心理以及战后的思考却花大量笔墨去描绘。
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鄢陵之战,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晋楚城濮之战,“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
.....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
”全文共17段,描写战争场面仅一段,”不满百字,写尽战事。
”对于晋楚两国在军事、外交上的一系列争斗却紧扣细节,对楚国战败原因的揭露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中,“子玉使伯焚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馋暱之口。
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楚王与子玉各执己见,楚国内部的矛盾出现。
“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退三舍。
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晋国退避三舍,私许复曹卫,瓦解了楚国联盟。
而楚国咄咄逼人,将帅刚愎自用,楚国自然会失败。
《左传》还描写了各种形象鲜明的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举止把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充分展现出来。
《晋公子重耳之亡》就讲述了晋公子重耳出奔、流亡到回国夺取政权的经过,“处狄十二年而行,”“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
2020年左传读书笔记5篇
2020年左传读书笔记5篇2020年左传读书笔记(1)《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
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的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传》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在〈隐公〉里面,[臧僖伯谏观鱼]中,鲁隐公要到棠地以射鱼为娱乐,大臣臧僖伯奉劝他要把精力集中到国家大事上,而不要荒怠正事,指出:“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臧僖伯虽未能阻止隐公的行动。
但他的话足以训诫。
这里了告诉我们,若要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察纳善言,广纳贤言才能使自己的权威得到承认,更好的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
在〈桓公〉篇里,[臧哀伯谏纳郜鼎]中,宋庄公为了取得鲁国的支持,把郜国的大鼎送给了鲁国作为贿赂,鲁庄公将它置于太庙中。
鲁大臣臧哀伯这是明示百官可以纳贿,是国家衰败的象征。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这个道理不仅对那时的鲁国有用,即使拿到现在也一样具有普遍意义。
就如一个当代的管理者,如果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的话,那么他的下属也同样这么做,那么他的管理可以说是一个失败。
同样在我国现在的反腐进程中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国的反腐要从高层抓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治本,哪些地方的官员也就不会腐败,所以我们要做好榜样,发挥领导作用。
在〈襄公〉篇里,[子产问政]中,郑国的执政者子产遵循“爱民如子”的原则,把政事当作农事,精心料理,表现出他一心为国的品质。
从子产的作为上看出,我们的当权者应当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用群众观点去看待问题,要爱民如子,不能背弃群众为中心的倒行逆施,要勤政爱民。
左传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左传》读书笔记摘抄赏析《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儒家十三经之一。
自问世以来,它以其独特的史书体例、严谨的史学态度、优美的文学风格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古今文人学者的赞誉。
在这里,我将以一篇读书笔记的形式,分享我阅读《左传》的感悟和赏析。
一、史书体例:《左传》是一部以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为主线,记载了当时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事件。
它以鲁国国君鲁隐公为首,记录了自鲁隐公至鲁哀公五百多年间的历史。
书中以日记形式,按年、月、日记载了这些历史事件,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这种史书体例,体现了左丘明严谨的史学态度,为后世历史著作树立了楷模。
二、文学风格:《左传》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书中描绘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和人物形象。
文字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以下是我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赏析:1. 辞藻华丽:《左传》在描绘历史事件时,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文字显得华丽优美。
如:“彼其之子,独宿于秧。
鼠穴牛角,尚可忍也。
尔之未艾,我将与尔同归。
”(僖公二十四年)这段描绘了鲁国公子奚仲与介子推的辞让之辞,文字优美,令人陶醉。
2.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左传》通过对各诸侯国君臣、士人的描绘,展现了春秋时期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子产,他聪明睿智,善于辞令,为国家利益奔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又如:介子推,他忠诚正直,辞让高位,成为后世楷模。
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既体现了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也彰显了作者的价值观。
3. 寓言故事:《左传》中还包含了许多寓言故事,如:季札观乐、管仲论相等。
这些故事富含哲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如:“季札观乐”中,季札对音乐的欣赏,反映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卓越见识。
这些寓言故事,既丰富了书中的文学形式,也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
三、思想内涵:1. 道德观念:《左传》强调道德伦理,倡导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
2018-《左传》读书笔记-范文word版 (2页)
2018-《左传》读书笔记-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左传》读书笔记在《左传》的世界中漫游,难免会遇到神与鬼,与鬼神世界相通的人是“卜”与“巫”。
即便尊如王者,也要屈躬以问。
在《左传》中记载的春秋史实现在阅读起来更像是一个结构严谨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我无意于探究当初书写之人是否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从阅读《左传》的文字中,其实读者能感受书写这些故事的人,对于文字本身所抱有的敬畏感。
那么这些故事姑且先信之。
在《左传》中记载的史实及故事中,其实还透漏着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那便是“卜”与“巫”的世界。
我们应当相信在中国历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神与鬼和人是并行在大地之上的。
在人的故事里,神与鬼的出现无疑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制约力量和智慧来源。
余英时在《先知中国》这本书中有一个重要的提示:对于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与文化,需要跳出“传统儒家文化”的局限。
因为在那时,儒家文化还远远未成型。
或者说,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的源头正是“卜”与“巫”的文化。
即便在儒家有“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但我们可以肯定,孔子老先生所知道的有关神与鬼的故事并不比我们少,更为肯定的是,在孔子老师所熟知的“春秋历史”中,神与鬼的故事要流传下来的还要精彩。
在《左传》所记载的春秋史实故事中,神鬼之说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量。
经由神与鬼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主导历史的推进与演变。
在文本记载中出现的“卜”与“巫”,往往处在故事转折之前。
在一个看似普通的事件中,经由“卜”与“巫”的介入和推演,常常会对之后几年或数十年出现的局面作出预判,更为值得让人深思的是,这些预判都具备一个共同的属性:皆验之!当然这些与“卜”与“巫”有关的言论、说辞,都被谨慎的记录下来,在我们阅读这些卜辞和解惑之语时,往往会面对一大推被我们视为“不知所云”的内容。
左传读书笔记
左传读书笔记【篇一:左传读后感】《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
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姜氏厌恶其子郑庄公始于庄公出生时的难产,可是她对于共叔段,却又非常溺爱,屡次请求郑武公废长立幼,虽遭武公拒绝,但姜氏并不就此罢休,这就充分说明这个女人不仅愚蠢而且顽固。
姜氏的一恶一爱,始终贯穿于矛盾的产生、发展和激化的过程,正是行文的脉络所在。
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给共叔段。
制,地在虎牢,形势险要,姜氏居心何在,庄公是十分清楚的,当然不能允许,告诉姜氏:“制??他邑唯命”据说虢叔恃险不修德政,结果被郑武公所灭,对于庄公这段话中所包含的杀机,姜氏未必能够完全参透。
求制不及而求京,也在庄公意料之中,由此可见,姜氏的筹篡一开始就落入庄公的掌握之中了。
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总是把维护自己的权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即使是母子兄弟之间,也丝毫不有缓解他们之间的权力之争,郑庄公即位到共叔段外逃,共经过二十二年,这漫长的岁月,突出表现了庄公蓄谋已久,甚至连他的大臣也觉察不出其心迹,被蒙在鼓里,当祭仲提出京的制度不合规定时,庄公却说:“姜氏要这么干,我有什么办法呢?”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
等到祭仲提醒他“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时,他才说:“多行不义??”的话,这个“毙”字和“虢叔死焉”的“死”字是一脉相承的,即使在这一点透露之中,也遮上了一层帷幕:表明这是在自杀,而非他杀,企图逃避杀弟的罪责,可说既狠毒又狡猾。
庄公没下的陷井,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权力欲望的沟壑是永远填不满的,郑庄公竭力容忍共叔段的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像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在庄公手里,如果加以扼制,共叔段就会收敛,郑庄公企图使其自我毁灭的目的就会落空,因此,不管共叔段使“西鄙北鄙贰于已”也好,还是进而把二邑归为已有,封地扩展到禀延也好,庄公都不露声色,听之任之,即使他的心腹公子吕连续向他提出警告。
左传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左传读书笔记摘抄赏析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事件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和斗争。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左传》进行读书笔记摘抄的赏析。
一、文风优雅凝练《左传》以其独特的文风而闻名,文笔优雅凝练,字字珠玑。
它注重节奏感与韵律感的运用,使阅读者们读起来流畅而舒适。
例如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作者写道:“归车而望之,自胡蜂而至于巨蜂。
”这句话运用了并列句的手法,通过对胡蜂和巨蜂的比较,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同时,作者还运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手法,使整句话更加生动有力。
二、深刻揭示人性弊病《左传》作为一部历史书籍,不仅仅是纪录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人性弊病。
在《左传·襄公元年》中,作者写道:“君子失宠,于人则忧,于己则耻。
”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失去权力时的心理状态,揭示出人性中的私心和功利。
与此同时,作者还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深刻刻画了那个时代各位君王的盈与败,善与恶。
三、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左传》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
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中,作者写道:“念兹在兹而不能用,德羞而无施。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德行的推崇和珍视。
《左传》通过各种历史事件的叙述,以及对各位君王的赏析和评价,弘扬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公义、仁爱和忠诚等美德。
综上所述,左传作为一部重要的史书,其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以其独特的文风优雅凝练,深刻揭示了人性弊病,并积极弘扬了中华文化传统。
通过读书笔记摘抄的赏析,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左传》的价值和魅力,也更好地领略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左传读书笔记
从子产看《左传》人物形象刻画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左丘明. 左传:春秋经传集解[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左传》作为文学的权威,据不完全统计,共描写了三千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四类:建功立业,叱咤政治风云的成功形象;昏庸无能、残暴奢靡的失败形象;善恶分明,对历史发展有影响的女性人物形象和蕴含着巨大潜力价值的下层人民。
而第一类,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建立功业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子产是非常光彩夺目,绚烂如冉冉升起之新星一般人物。
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美,谥号成子,郑穆公的孙子,执掌郑国相国二十余年,励精图治,功绩卓著。
清人冯李骅说:“《左传》大抵前半出色写一管仲,后半出色写一子产,中间出色写晋文公、悼公、秦穆、楚庄数人而已。
”可见子产在《左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子产首先令人尊敬的是其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原文记录这样一件事,郑国大夫建议毁掉乡校,原因是人们会在此议论朝廷政策的好坏。
而子产认为,民众发表不同意见,针砭政事,对执政者来说是治病良药,执政者要去实施民众认为应该实施的政策;对于民众反对的政策要积极改正,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安定和谐,才更有利于执政者治理国家。
这个事例说明子产已充分意识到民意的重要性,正是其开明的政治作风,使得子产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也促使其政治改革得以成功。
其次,作为孔子最为推崇的义兄,从孔子对其的评价角度来欣赏子产,侧面出反映子产有目共睹的君子风范与学识渊博,亲民爱民特点。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 论语译注.第2版[M]. 中华书局, 1980.]孔子认为其仁体现为“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意思是子产执政能促使经济繁荣。
左传读书笔记(精选6篇)
左传读书笔记(精选6篇)左传读书笔记(精选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左传读书笔记(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左传读书笔记1《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读《左传》是特别增加我们学识的,是作为文学院的学生必读的书籍,正好有这次机会,将自己读《左传》的想法做如下总结。
《春秋左氏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
这就大大提高了《春秋左氏传》的史料价值。
有关于当时人民起义、战争、诸侯争霸,制军制改革,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记载以及春秋以前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时期甚至其以前历史的重要史书。
《左传》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的活跃和民族融和的进程。
它大致记载了华夏族和华夏以外的各族的分布以及分支的情况;记载了这些民族在军事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联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以及广泛的通婚,展现出春秋时期各族的大致状况。
《春秋左氏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左传》作者重视交待历史事件的原委,注意记录各种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历史见解的宗教观点,《左传》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重视战争活动的记录,它叙述的不少战役的过程都已成为中国战史的有名战例。
关于《春秋左传》的读书笔记
关于《春秋左传》的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又名《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春秋左传》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做个理性的爱国者原创:黄家骅《左传》这部史书将我国的先秦历史娓娓道来,如晋国公子重耳漂泊、石?大义灭亲、宋襄公统帅无能、荀息既忠又贞等一系列的故事,可谓是史中有文,文论相融,津津乐道,侃侃而谈!在列国争斗中,并非都是大国强小国弱乃至大国胜小国败,而是因循了国家生命周期的定律,可以由弱变强,也可以以?转弱;可以一战而强,也可以一战而衰。
关键取决于这些因素:一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是否靠谱?显然,当时的周礼御制已经走向式微,需要各个国家自身励精图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有些国家仍然只是寄希望于礼治教化,没有强有力地武备强国之策,终究要被?并。
所以,自强是许多君王的不二选择;其次,在列国寡民时代,君主的贤明?悍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秦国的崛起、鲁国的沉浮,都说明人主的巨大功效作用;其三,国力强盛是战争胜负的基础性决定因素,大国不发展工商经济是无法强军的,小国苦心经营也会纵横捭阖走向强盛;其四,有了经济基础若不筑城池,或城池不够强厚、军队不够精良,就要被强国窥伺而相机取之,因此,吓阻策略是必要的;其五,国家强大需要有好的制度以督促倦怠的君王,抑制贪婪的官员,同时要有好的制度选拔人才,才能使整个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其六,春秋时代政治家都比较重视百姓的道德水准和诚信水平,这也是保证国家有难时能够最大幅度地进行战争动员。
上述六条,在今天也没有过时。
确实,有时,让我们感慨,究竟是古人的智慧伟大还是历史的轨迹不变?往往,历史拐了个弯,又回到它原来的轨道,世事沧桑,人间云烟,但万古不变的准则还是在冥冥之中发挥着作用。
今天,中国的GDP为全球第二,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有些人就头脑发热,认为可以和世界上最?的国家打上一仗,而且是迟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
听了让人觉得如梦呓不切实际,这种过度自我膨胀很可能要断送中华民族一次千年不遇的崛起机会。
左传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
左传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左传读书笔记篇一隐公二年到隐公四年,鲁国显得很安静,旁边的卫国却乱得很,三年内,王位上先后坐过四个人。
第一个,是卫庄公。
卫庄公挺有艳福一个人,娶了不少小老婆不说,还有一个相当漂亮的大老婆,是谁呢?就是诗经卫风《硕人》的女主角庄姜,她是齐国公主,诗经云:齐候之子,卫候之妻,东宫之妹,邢候之姨。
她长得美,卫国人用了种种比喻来赞美她,这些比喻堪称经典,为后世传唱,“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传说庄姜是一个非常贤德的女子,她膝下无子,后来庄公娶了陈国两姐妹,姐姐厉妫,妹妹戴妫,戴妫生了桓公,庄姜很喜欢,就当成自己儿子来养。
庄姜的儿子,按礼自然就是继位之人了,那个时候庄公也老了,他死了以后,桓公顺理成章继了位。
可惜王位没有坐几天,就被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叫州吁的公子,给灭了。
这个州吁是当年他父亲相当宠爱的女人的儿子,好暴力,目中无人,庄姜就很不喜欢他。
当年朝中有老臣叫石碏的,就给庄公敲过警钟,说这个娃娃没被好好教育,以后一定是个祸害。
他的推理很简单:自古以来,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克制的意思)的人,是十分少的,州吁宠爱太多,以后一下子都没有了,不崩溃就只能造反了。
可惜庄公不听,桓公即位,而被州吁杀了。
州吁也是个上进的主,要政绩的,他一上位,就决心做一件大事,去清肃上世的恩仇。
- 这又要说隐公一年的时候,郑伯讨伐共叔段,当时共叔段的儿子共叔滑流窜到卫国,卫庄公帮他打郑国,结果来来去去郑卫两国就结了仇。
现在州吁想去打郑国,一则他得找个同盟的(郑国挺强大的,卫国单挑肯定不行),二来也得找个合适的借口,最好是借他人之手。
他观看了一下国际形势,也是碰巧,就在那个时候,宋国和郑国有了点过节。
那是在隐公三年的时候,宋穆公去世了,他是个讲仁义的人,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他哥哥的儿子(后来的宋殇公),只因为当年他哥哥把王位传给了他。
左传读后感
左传读后感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的历史。
《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但在编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评价,形成了一种独
特的叙事风格。
《左传》的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和文学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斗争。
同时,作者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
阅读《左传》,不仅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左传》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之,《左传》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左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左传选读书笔记
左传选读书笔记标题:《左传》选笔记——以史为鉴,可以明兴亡《左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全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讫于鲁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比《春秋》多出13年,实际记事比《春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晋)。
它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基本文献。
《左传》在写法上,它与《春秋》都融入了历史记录之中,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但作为历史著作则很不完备。
而《左传》在史料方面则比《春秋》详细得多,对《春秋》所记事件都有所补充。
在写法上,《左传》比《春秋》前进了一大,它把许多重要事件过程描写得生动具体,人物的性格也刻画得比较鲜明,而且,它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左传》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左传》善于用典型的具体事实,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如宣公三年记楚子伐陆浑之戎,晋栾枝使乞师于秦,秦伯许之,亲率兵车八百乘以救。
秦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秦晋之好,领导和不忘也”。
但晋师未至,楚师已退,秦师也撤退了。
秦伯在途中遇到晋侯,他“使人追之,不及”。
《左传》这件事,充分表现了秦伯的敬而无礼,从而揭露了秦晋之和的虚伪。
其次,《左传》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如成公二年齐侯伐晋,晋侯御之,鲜虞人与曲沃人夹击齐师。
齐师败绩,晋人追逐之。
栾书曰:“君未知战。
战,护国也。
弃师而不释,败所以战也;楚师在人称,战而不功,病未重也。
吾病截之。
”栾书之言,表现了他的勇敢和智谋。
晋人“逐之,遂围齐彭城”。
旋即“婴齐请食锦以便师”。
晋人许之,“疏士皆食锦饮酒,曰:‘乐乎!’”这段记叙,既交代了晋军取得胜利的原因,又表现了晋军士兵的乐观情绪。
再次,《左传》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段的党羽祭仲、公子吕等都曾劝段不要违背兄意,分裂国家,但段不听,终至亡命。
左传读书笔记
左传读书笔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左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正史,被誉为“百子之母”,是中国史书中的经典之作。
左传是《春秋》的一部分,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官职公卿之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精华。
左传中包含了大量有关礼仪、规范、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史官。
左传的内容主要是对春秋时期鲁国历史及其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记录和分析。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列传的故事,对当时的政治斗争、人物风貌等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左传中的很多故事,都是以明君爱民,治国有方的君子之风为核心。
比如左传中的“鲍叔牙救臧仓”、“孔子问事”等故事,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
这些故事不仅给后人带来了历史教训,也成为后世治国兴邦的重要参考。
左传中的语言简练明快,用词精确准确,既保留了春秋时期的语言特色,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左传的篇章之间,既有条理性,又有逻辑性,读起来非常流畅,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左传的文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比喻和譬喻,既能够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又能够加深读者对文中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左传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左传,我们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领悟其中蕴含的深邃哲理,同时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和历史启迪。
在当代社会,左传的思想和价值观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左传中所反映的忠恕仁义、严明法治、尊敬师长等传统美德,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和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学习左传,我们可以汲取其积极的思想精华,传承古人的优良传统,使其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在读左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拓展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水平。
左传是一部既有历史又有文学价值的经典之作,是读书人不可不读的重要著作。
左传读书笔记
左传读书笔记《左传》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作为《春秋》的注释,它以其详实的历史记录、丰富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文学描绘,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群像。
以下是我在阅读《左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左传》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战役、政治斗争和外交事件。
阅读《左传》,我对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城濮之战中,晋文公与楚成王的斗争,展现了晋国崛起的过程;齐桓公的称霸之路,揭示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权力博弈。
二、人物形象的鲜明描绘《左传》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例如,晋文公的重耳,他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一代明君;管仲与鲍叔牙的友谊,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这些人物形象的描绘,使我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
三、道德观念的传承《左传》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如忠诚、仁爱、礼仪等。
这些观念在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阅读《左传》,让我深刻感受到古人在面对权力、利益、生死等考验时,所展现出的高尚品质。
四、文学艺术的魅力《左传》的文学价值极高,其叙事手法、人物描绘、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例如,文章中对战争场面的描绘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腻入微,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这些文学艺术的魅力,使《左传》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五、现实意义的启示虽然《左传》所记录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例如,国家兴衰、政治斗争、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在《左传》中都有所体现。
阅读《左传》,让我在反思历史的同时,也思考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总结:《左传》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典籍。
阅读《左传》,不仅让我对春秋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在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启示。
左传读书笔记
左传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又名《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喜欢历史的同学,可以边读原著边来欣赏人家写的读书笔记。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左传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左传读书笔记篇一1. 隐公二年到隐公四年,鲁国显得很安静,旁边的卫国却乱得很,三年内,王位上先后坐过四个人。
第一个,是卫庄公。
卫庄公挺有艳福一个人,娶了不少小老婆不说,还有一个相当漂亮的大老婆,是谁呢?就是诗经卫风《硕人》的女主角庄姜,她是齐国公主,诗经云:齐候之子,卫候之妻,东宫之妹,邢候之姨。
她长得美,卫国人用了种种比喻来赞美她,这些比喻堪称经典,为后世传唱,“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传说庄姜是一个非常贤德的女子,她膝下无子,后来庄公娶了陈国两姐妹,姐姐厉妫,妹妹戴妫,戴妫生了桓公,庄姜很喜欢,就当成自己儿子来养。
庄姜的儿子,按礼自然就是继位之人了,那个时候庄公也老了,他死了以后,桓公顺理成章继了位。
可惜王位没有坐几天,就被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叫州吁的公子,给灭了。
这个州吁是当年他父亲相当宠爱的女人的儿子,好暴力,目中无人,庄姜就很不喜欢他。
当年朝中有老臣叫石碏的,就给庄公敲过警钟,说这个娃娃没被好好教育,以后一定是个祸害。
他的推理很简单:自古以来,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克制的意思)的人,是十分少的,州吁宠爱太多,以后一下子都没有了,不崩溃就只能造反了。
可惜庄公不听,桓公即位,而被州吁杀了。
州吁也是个上进的主,要政绩的,他一上位,就决心做一件大事,去清肃上世的恩仇。
- 这又要说隐公一年的时候,郑伯讨伐共叔段,当时共叔段的儿子共叔滑流窜到卫国,卫庄公帮他打郑国,结果来来去去郑卫两国就结了仇。
现在州吁想去打郑国,一则他得找个同盟的(郑国挺强大的,卫国单挑肯定不行),二来也得找个合适的借口,最好是借他人之手。
他观看了一下国际形势,也是碰巧,就在那个时候,宋国和郑国有了点过节。
《春秋左传》读书笔记
《春秋左传》读书笔记楚有贤君能臣。
贤君者,楚武王也,知其将死而犹亲率伐随之军,至死无辱楚尚武之俗。
能臣者,令尹斗祁、莫敖屈重是也,会王薨而知所将行之事,军心稳而国事成。
斗祁、屈重能以时变以应不虞,以国为重,可见其忠。
昔者卧龙逝于五丈原,亦行此计,遂成“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然每读至前事,即感佩无已;至五丈原,则唏嘘万千。
何也?前者计出于生者,后则出于死者;楚武王之后犹有贤能,卧龙之后再无龙也。
是以楚王死不必悲,贤者起于后焉;卧龙逝不必佩,后来无龙也。
又,邓曼一夫人耳,而知所谏于王,贤于当世,惜其鲜闻于周,幸而载诸史册,庶几可慰史卷无巾帼之憾也。
若湮没于古者,不知其数矣。
楚有贤君、能臣、好妇,何患不霸?楚文王伐邓帝王之家无甥舅,楚文王之谓也。
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而过邓。
邓祁侯以其吾甥也,故留飨之。
三甥劝祁侯以亟图楚王,不从,明年楚文王伐邓,灭之。
愚读至此则唏嘘嗟叹不已,怅惘惊栗于公侯之无情至斯。
按楚邓二国,甥舅之亲,而楚背亲违义,贪其土地,行此不德之事,真不忝居“蛮夷”之称焉。
至此始信楚之无信无义,唯武是举,纵有斗祁、屈重、斗伯比之流临其政,亦不过助恶耳。
夫甥舅之亲,甚于睦邻,而至伐亲讨近,汲汲于利,纵得之一时,于后何益?曹子雪芹先生云:“身后有余忘缩手”,其是之谓乎?又,愚知邓国之无能人,唯贤人耳。
盖三甥唯知楚之乖戾而不得谏法,但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
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
”诚所谓但知其然,谏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谏其所以然。
夫言无理不立,规无本不则,而况劝邓祁侯之图其甥乎?谚有“疏不间亲”者,三甥但以一言以求成事,而曾无些理之进,无乃不可乎?若邓祁侯者,不杀楚君,是为义;不刺杀楚君,是为正;不杀己甥,是为亲;不刺杀己甥,是为仁。
如此义正亲仁者,若为霸主,必着于后世;若为小侯,必身死国灭。
此岂天道邪?非也,春秋使然耳。
忠与不忠齐襄公不君,非仅谓其乱伦一事也。
然既逾礼通于妹,则必无君德,无君德则必贪逸,贪逸则必昏聩,昏聩则必失民。
春秋左传读后感(通用17篇)
春秋左传读后感春秋左传读后感(通用17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秋左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秋左传读后感篇1春秋佳作,道破诸侯争霸,写尽沧桑历史,推究天地之本。
入德之门,透桥风云战事,彰显圣人之礼,探求民生之基。
此书妙也,凝聚诸子风流,体悟世事变幻,有言道,“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力,斯为大备”。
果真如此。
《春秋左传》这本书记叙了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各重要历史事件,从东周迁移到三家分晋,春秋时期虽然互相争战,但不失礼信德行,这是我对春秋时期感兴趣的原因。
各诸侯互相争战,才成为霸主,但他们时刻不忘修身,修行,修德,这是难能可贵的。
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落难时受到楚国的优待,当上君主也不忘诺言,避三舍,晋文公就做到了守信。
《春秋左传》中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道理。
在为人处事时这些道理就会发挥用处,像“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这篇文章,通过齐国疋相晏子与大夫叔向的交谈来反应春秋末期的社会现象。
晏子说:“山上的木材运到市场,价钱不比山上高;鱼盐蜃蛤运至市场,价钱不比海边高,百姓的人才财一分为三,两分归于公室,只用一分维持生计。
”而叔向也叹息“我们公室也是末代了。
战马不驾战车,卿不统领军队,公室的战车没有御手和车右,步兵没有得力的长官,而王室愈加奢侈,百姓困倦疲病,昔日能随便发出万余的百金,王室却还用着千金、万金之类的额票。
”作者通过几句话便写出了不用贤者的后果,实为妙笔,也让世人知道一心贪图享受,即使再多的财力也早晚会枯竭的。
《春秋左传》,实为绝笔,不得不看。
春秋左传读后感篇2《春秋左传》刚开始看的时候,这本书实在晦涩难懂,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文言文,我想当然地理解着,可是看着看着就看不通了。
好在有注释与翻译,理解倒是没问题的,就是阅书进度缓慢,还特别消耗精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读书笔记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左传》读书笔记
这个寒假,龙老师给了我们几点宝贵的建议,其中一点就是阅读例如《左传》、《战国策》、《论语》等有深刻内涵的书籍。
因为在上个学期的古代汉语的学习中,我们学到的经典文章一部分来自于《左传》,而且龙老师对《左传》有很高的评价,所以放假后,我就去图书馆借了《左传》来看。
《左传》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起自鲁隐西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取材范围广泛,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按照鲁国12个国君的次序,详细记载了这段时期内周王室以及各诸侯国的军事、政治、外交和文化方面的历史。
晋范宁曾评价:”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杜预也称赞“其文缓,其旨远。
”
《左传》以叙事为主,很注重描写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我在读《左传》时,发现作者描述历史事件时,若是涉及到战争,对于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的描述都是寥寥几笔带过,对于战争起因、战时两军心理以及战后的思考却花大量笔墨去描绘。
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鄢陵之战,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晋楚城濮之战,“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
.....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
”全文共17段,描写战争场面仅一段,”不满百字,写尽战事。
”对于晋楚两国在军事、外交上的一系列争斗却紧扣细节,对楚国战败原因的揭露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中,“子玉使伯焚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馋昵之口。
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楚王与子玉各执己见,楚国内部的矛盾出现。
“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退三舍。
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晋国退避三舍,私许复曹卫,瓦解了楚国联盟。
而楚国咄咄逼
人,将帅刚愎自用,楚国自然会失败。
《左传》还描写了各种形象鲜明的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举止把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充分展现出来。
《晋公子重耳之亡》就讲述了晋公子重耳出奔、流亡到回国夺取政权的经过,“处狄十二年而行,”“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
公子怒,欲鞭之,”“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一开始重耳给我的感受就是一个贪图安逸、步步退让、蛮横无理并且缺乏远见幼稚无知的落魄贵公子,“及曹,曹共公闻其骈协,欲观其裸。
”“乃馈盘飧,置璧焉。
公子受飧反璧。
”“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在曹国受辱后,重耳慢慢的改变了,他变成了一位忍辱负重、不卑不亢、手腕高超收买人心的有勇有谋的政治家。
我还记得我看到宣公部分的《王孙满对楚子》时,感叹古人言辞这么简短却这么犀利,先从“德”字出发,一语击破楚庄王的问鼎野心:“在德不在鼎。
”以夏、商、周的历史变迁为鉴,有根有据地讲述了鼎的来历和九鼎易主的过程,然后说明自己的观点:有德的君主才配有九鼎,才会拥有天下。
由鼎的轻重引申到德的轻重,“德之休明,虽小,重也。
”最后从“天”入手,“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王孙满无一句直指楚庄王,却无一语不在谴责他,条理严密,含蓄有力,让楚庄王无话可说。
《左传》代表了先秦叙事散文的最高成就,它是本史书,也是一本振奋人心的励志名着,我从《左传》里学到了很多,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家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竞争意识,春秋战国时代,大国吞并小国,激烈的宫廷斗争,若不为自己努力争得一席之地,就会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虽然现在是和平社会,但若不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就会被淘汰,为了不被淘汰,必须要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去创造一个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