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文备课教案
⼈教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七单元作⽂备课教案⼈教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七单元作⽂备课教案第七单元作⽂教学(写敬佩的⼀个⼈)⼀、习作要求:1.本次习作,安排了写“我敬佩的⼀个⼈”的内容,要求我们进⾏习作指导。
2.可以写的⼈物的范围没有限定3.通过具体事例夸夸⼈物的精神品质。
要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的敬佩之情。
⼆。
教学⽬标1.深刻体会写⼈物要抓住⼈物突出的性格特征,通过对⼈物的肖像、语⾔、动作、神态、⼼理等⽅⾯进⾏描写。
2.学会在描写时体现⼈物的思想情感,加⼊⾃⼰的思想以及情感。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学会评改写⼈的作⽂。
三、习作备课准备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描写⼈物的⽅法 ·⽣活细节描写 ·什么是⼈物特点2.关于⼝语交际课在我们⾝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
他可能每天利⽤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也可能是苦练书法的⼩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默默⼯作的清洁⼯⼈,也可能是⾃强不息、努⼒拼搏的叔叔、阿姨……选择其中⼀位,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
如果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敬佩,也可以说⼀说。
要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的敬佩之情。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拜访⾃⼰⾝边最值得敬佩的⼈,进⾏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2.搜集相关的作⽂,阅读体会写作⽅法4.本次习作指导从以下三个⽅⾯进⾏:第⼀,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具体,表达出⾃⼰的敬佩之情;第⼆,分组,每个同学都说⼀说⾃⼰⾝边最值得敬佩的⼈,并进⾏组内评⽐;第三,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就所写的⼈物的品质和事例是否具体进⾏评价。
通过具体事例,把⾃⼰所敬佩的⼈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让学⽣明确:第⼀要通过具体事情来表现⼈物的精神风貌,表达⾃⼰的敬佩之情;第⼆,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第三,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前作⽂:未成曲调先有情(⼀)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我们⽣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千世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在这些⼈中有你的亲⼈、⽼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为什么让你敬佩?这次,咱们⽐⼀⽐,看看那个同学⼼⽬中佩服的⼈最了不起,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其他同学们都佩服呢?2.同学们交流⾃⼰敬佩的⼈是谁。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全册
教学反思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师:我们要学会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不足。
请你读一读自己作文,让小组的同学评论一下。
师:刚才写的作文是草稿。
老师也想把自己的草稿念给大家听听,请大家评论一下好吗?(老师念自己的下水作文,学生评价)二、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师: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大家愿意修改自己的作文吗?谁能说说修改作文有哪些方法。
生:说说修改方法。
(增加、删除、调整、连接、改错等)师:现在请大家按照刚才说的修改作文的方法,用朗诵推敲的方法多读几遍,发现不通顺、重复罗唆、重点部分没写具体、没写清楚的地方要进行修改。
(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三、教师小结教学反思一、佳作展览,评选最佳、师: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是一件快乐的事。
谁愿意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来评议一下。
(教师选择典型的两篇文章:一篇是较好的,一篇是较差的。
集体讨论修改,教师点评。
)师:下面是最精彩时刻,我们来评选一下此次作文最佳奖好吗?(采用学生自荐、小组推荐、教师挑选等多种形式,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开头、最佳结尾、最佳感想、最佳文面、最佳……越多越好。
)师:明天我们要在教室里举办最佳作文展览,以利于同学之间交流、借鉴。
请大家回去把自己的习作重新抄写一遍。
如果能在文章的结尾写上自己的评点,说说自己的写作经验,那一定是一次成长过程的新体验哟。
愿意吗?设计意图:激励学生成功,引导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本身就是一次成长过程。
二、变格创新,自由表达、课外拓展练习:以本次习作的过程为话题,说说自己成长过程的心理话。
题目是:我又进步了。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老师相机评点。
)2.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生活在幸福祥和的环境中,享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爱。
然而社会并不是处处都有阳光雨靂,还有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习作教案
语言园地一一、教学目标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导语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看窗外,春光多美好。
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
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
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
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
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一、启发谈话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
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第一单元作文(写校园的景色)一、习作内容: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
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
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要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写。
✍要指导学生写中会联想和想象。
写校园里发生的事,要侧重以下几点:✍要指导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要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
✍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受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③积累描写春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了解什么是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
✍明白如何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联想和想象✍了解校园里景物的顺序和重点。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自己先观察校园里的景物,确定教学指导的范围。
✓搜集描写相关景物的素材,如图片、文字、诗歌等,以备教学之用。
✓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熟悉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和章法。
✓写一篇下水文。
二、备课策略思考:本次习作教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小学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舞蹈。
只有内心有了独特体验后,才能舞得婆娑,舞得蹁跹。
小学作文,也是一种心灵的歌唱,应让小学生为心灵舞蹈,让文字绽放,充分地为孩子的心灵积累丰富的“存折”,要跳出作文看习作,树立大作文观,大练习观,让读书、活动、习作、育人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战略策划。
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才能生窍而开窍,才有可能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写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童性之文。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
2、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让他们围绕特点,写出具体的内容。
3、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使用好词、写佳句,并有顺序。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提问学生校园里有哪些景点,引导学生挑选自己想去观察的景点。
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一处景点,抓住它的特点。
通过两篇课文的示范,教师让学生明白抓住事物的特点并不复杂,只需要用几个字几个词就可以。
三、学生表述,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日记本上制作观察记录卡,记录景点的特点。
四、教师小结,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并布置作业:写作文底稿。
五、教师批改作文底稿,选出一篇组织评议,并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使用好词、写佳句,并有顺序。
六、学生修改各自的作底稿,上交,教师批改评级。
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并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让学生掌握了如何写出具体的内容。
在修改作文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好词、写佳句,并有顺序,让学生的作文更加优秀。
2、使用修改符号标注错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自我评价。
1、学生对自己的作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
2、思考如何改进。
三、指导修改。
1、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语句通顺和表达有序的问题。
2、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总结反思。
1、学生分享自己的修改经验和收获。
2、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首先,需要修改错别字,可以使用下方框加删除符号。
其次,可以交换符号,包括直接交换和前后交换,中间位置不变。
最后,可以添加符号,例如在句子中间添加字词或句子所运用的符号。
接着,学生需要再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或者同桌互相交换修改。
最后,需要抄正作文,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注意书信的格式,不乱写标点符号,记住标点符号的位置在方格的左下角。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3、特别指导学生写好中心句和过渡句。
4、小结:抓住三个内容,你就能写好这篇文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想说点什么;一定要注意这三个部分之间的过渡。
动笔写一写,看你能写好吗?三、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1、自行修改。
2、同桌互相交换修改。
四、抄正作文。
要求:1、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注意书信的格式。
2、不乱写标点符号,记住标点符号的位置在方格的左下角。
五、课堂小结。
反馈学生自行修改习作的情况。
第三课时讲评要求:1、分析讲评作文,查缺补漏,进一步修改习作。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讲评重点:认真观察,细腻描写,充分想象。
讲评难点:如何对看到的和想到的前后自然衔接。
讲评过程:一、总结这次作文情况。
优点:语句通顺,能抓住照片背景充分想象;不足:前后衔接不自然,没有抓住照片的细腻之处进行描写。
二、优秀作文赏析。
1、列举两篇优秀作品进行讲评。
2、介绍作文。
3、说说这些作文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
三、分析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1、列举存在问题较大的习作进行分析。
2、让全班给他们提建议。
3、作者谈收获。
四、鼓励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五单元习作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口语交际”部分。
教学目的: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练习的兴趣,为本次习作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明确要求: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四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和范文。
2. 学生准备笔、纸等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对作文的概念进行讨论和思考。
2. 提问学生:你们对作文有什么了解?作文有哪些要素?二、讲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10分钟)1. 介绍作文的基本要素:题目、开头、中间、结尾。
2. 分析每个要素的重要性和作用。
3. 展示范文并解读其结构。
三、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15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练习,如口头表达或简短段落写作。
2. 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四、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作文创作(20分钟)1. 分析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等。
2. 介绍各种写作技巧,如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 提供写作素材或话题,让学生进行作文创作。
4.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作文,互相学习和提供建议。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进行互评和点评。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技巧。
3.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写作,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2. 鼓励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活动,提高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和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作文展示和互评,评价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进步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
学校主备人课题第一单元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2、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3、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学习重难点1、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2、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课前准备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课时四课时学教过程学习活动备注第一课时一、教师导入:我们校园里,有很多景点,同学们虽然每天生活在校园中,但不一定留意了。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有几处景点?1、学生反馈,教师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
2、教师引导学生挑选自己愿意去观察的景点:如果老师让你去观察一处景点,你想去观察哪一处?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一处景点,我们总是要通过眼睛和大脑抓住它的特点来。
在观察中,抓出事物的特点,我们的两篇课文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写桂林的水,作者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桂林的山,作者又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金华的双龙洞,作者给每处景点都抓出一个特点:外洞——;孔隙——;内洞——。
抓住事物的特点,并不复杂——几个字几个词,足矣!同学们,咱们去观察景物,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三、学生表述,教师教会学生对于一处景点,如果整体把握不了,要能分角度观察它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日记本上制作观察记录卡,比如:特点:______四、教师小结:(1)观察得越仔细,特点抓得就会越准确——一定要做好这个观察记录,能不能做好呢?(2)按观察对象分组列队,强调观察纪律,外出观察记录。
(3)集合,整理观察记录,布置作业:写作文底稿,检查观察记录逐个解散。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习作兴趣:1、描绘美丽的春天:同学们,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瞧,路边的柳树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公园草地上的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露出了新绿;天上飞来了从南方匆匆赶来的叽叽喳喳的燕子。
这一切都昭示着:春天到了!2、讨论:如果我们能一起来到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领略一下春光的美好,那该多好啊!现在机会来了,如果老师让你提出大家一起去春游的地方,你会建议大家到哪儿去?你为什么要建议到那儿去春游?(出示图画、照片,上台交流)二、范文引路,了解特点:1、过渡:大家刚才说得很精彩,看到你们各抒已见的样子,听到你们各自介绍的美景,老师不由自主地想赞叹:大自然真美啊!有位小朋友建议大家到校园游览呢,你愿意去吗?2、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这位小朋友写的一篇文章《我的建议》,想一想:这篇习作与一般写景的习作有什么不同?3、交流:读了这篇例文,你现在想去校园游览了吗?为什么?(1)校园的景色写得很具体,有条理,写出了池塘边景色的美丽,很吸引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有顺序地介绍乡村景物。
2.试着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教学流程:(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⑴展示田园风光图片或播放媒体。
⑵同学们说一说喜欢农村哪些风光。
2.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
3.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汇报,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4.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5.我们听了同学的汇报,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练习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孩子们,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走进田园,享受农村的美丽风光吗?(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老师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描述田园风光的词语。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赏心悦目洁净明亮心旷神怡胸怀宽广绿色渲染墨线勾勒草原茫茫水鲜草美牧草丰盛羊肥牛壮羊如白云平原宽广沃野千里河汊纵横密如蛛网高大草本低地草甸阔叶高草草本群落草原茫茫宽阔无边无际无涯择水草居水草鲜美牧草丰盛平原宽广沃野千里一望无际一马平川原野寥廓莽莽苍苍绵延千里无垠无边千沟万壑荒原漠漠芳草沃野莽莽苍苍绿遍山野逶迤连绵高低起伏明媚绚丽平畴千里沃土千里一碧千里山清水秀明媚绚丽平畴千里景色宜人春色满园凉亭水阁古色古香目不暇接花团锦簇鸟语花香俯视大地信步郊外莽莽苍苍起伏和缓辽阔无涯芳草绿野坎坷不平2.古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很富有情趣的,同学们请读一读收老师集到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篇,其义自见。
”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2.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4、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德育目标: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课前准备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为什么?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例文》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例文》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指导性文章。
本篇文章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了一种习作的方法,即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观察不细,描写不具体;2.语言表达单一,缺乏生动性;3.篇章结构不合理,条理性不强。
因此,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注意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会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进行写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掌握习作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会用心去感受、去表达。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习作的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示范法:教师以范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生活中的细节。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事先阅读相关文章,熟悉习作方法,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如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为本文的写作方法做铺垫。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后,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教材。
本单元选取了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例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写作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观察不细、思考不深、表达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文的示范,学习写作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感受写作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清晰、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写作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同伴互助: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
2.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作业本:用于学生练习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习作例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例文中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根据例文的写作特点,设计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总结写作的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习作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写作质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例文》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单元《习作例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复述《习作例文》;
3.能选取文中的关键词汇或句子进行表达,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能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习作例文》内容,灵活运用文中的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合理组织语言,完成自己的习作。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录音机;
3.材料:《习作例文》篇章。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导入)
1.讲述《习作例文》的主题:勤奋与坚持;
2.导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学习态度;
3.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遍《习作例文》。
第二课时(理解文章)
1.分段讲解《习作例文》,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
3.学生小组讨论,复述文章内容并查找关键词汇。
第三课时(运用习作)
1.给学生时间准备自己的习作,可以参考《习作例文》;
2.学生上台展示习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建议;
3.教师点评,给予学生肯定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勤奋与坚持的重要性,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习作例文》的内容,并通过习作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
1.练习快速复述《习作例文》内容;
2.完成习作一篇,体会勤奋与坚持的意义。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锻炼语文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单元《习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单元《习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的课文。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造句。
3.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并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造句。
三、教学难点
1.完成习作时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习作》。
2.黑板、粉笔。
3.班级学生的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老师首先复述本单元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回顾课文。
2.让学生自行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并进行解释和拼写。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造句,并让他们进行互相分享和讨论。
第二课时
1.老师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习作。
2.学生完成习作后,老师选择几篇进行朗读,并进行点评。
3.老师在黑板上列举一些优秀的句子,并让学生进行学习借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写习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作业
1.按要求完成习作,并准备好下节课朗读。
2.复习课文内容,查找生字生词。
八、课外拓展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故事或文章,扩大语言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进步。
四年级语文写作教案
四年级语文写作教案
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能够完成简单的记叙文写作。
2.能够理解并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重点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提高记叙文的效果
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第二步:向学生介绍记叙文的目的、特点、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第三步: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如情节安排、描写人物、描写场景、情感表达等。
第四步:教师呈现一篇具体的记叙文,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步:让学生根据所学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自己动手写一篇简单的记叙文,教师巡视并指导。
第六步:教师让学生进行互评,相互分享写作经验和心得。
教学评价
1.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在学生自己动手写作时,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书面评价、口头评价和考试评价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多角度的引导和学习。
同时在教学中,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让他们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和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第一单元作文(写校园的景色)一、习作内容: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
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
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要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写。
✍要指导学生写中会联想和想象。
写校园里发生的事.要侧重以下几点:✍要指导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要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
✍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受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③积累描写春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了解什么是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
✍明白如何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联想和想象✍了解校园里景物的顺序和重点。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自己先观察校园里的景物.确定教学指导的范围。
✓搜集描写相关景物的素材.如图片、文字、诗歌等.以备教学之用。
✓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熟悉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和章法。
✓写一篇下水文。
二、备课策略思考:本次习作教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小学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舞蹈。
只有内心有了独特体验后.才能舞得婆娑.舞得蹁跹。
小学作文.也是一种心灵的歌唱.应让小学生为心灵舞蹈.让文字绽放.充分地为孩子的心灵积累丰富的“存折”.要跳出作文看习作.树立大作文观.大练习观.让读书、活动、习作、育人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战略策划。
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才能生窍而开窍.才有可能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写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童性之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一、习作内容: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
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
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 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 要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 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写。
? 要指导学生写中会联想和想象。
写校园里发生的事,要侧重以下几点:? 要指导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 要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
? 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受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③积累描写春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 了解什么是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
? 明白如何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联想和想象? 了解校园里景物的顺序和重点。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自己先观察校园里的景物,确定教学指导的范围。
搜集描写相关景物的素材,如图片、文字、诗歌等,以备教学之用。
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熟悉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和章法。
写一篇下水文。
二、备课策略思考:本次习作教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小学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舞蹈。
只有内心有了独特体验后,才能舞得婆娑,舞得蹁跹。
小学作文,也是一种心灵的歌唱,应让小学生为心灵舞蹈,让文字绽放,充分地为孩子的心灵积累丰富的“存折”,要跳出作文看习作,树立大作文观,大练习观,让读书、活动、习作、育人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战略策划。
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才能生窍而开窍,才有可能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写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童性之文。
本次习作指导的策略预设如下:本次习作应该指导学生以写春天里的校园景色为主。
写其他季节的景物也可以。
创设习作的情趣是拨动心弦,打开情感闸门,发展儿童心灵的首要方法。
在作文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儿童引到情思的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读书、作文才能达到好效果。
如我们指导小学生写校园里春天的作文,就先带孩子们去校园里找春天、看春天、画春天,议春天,这样就能唤起儿童的欢乐心情,孩子们的情绪高涨,情思活跃,又怎能写不出好文章呢!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让孩子们大胆想象、进行启发式思考,引导学生张开心灵的双翼,使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空间和知识空间中展翅翱翔。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要按一定顺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在上学期的作文训练中,曾安排过写一处景物的内容,这次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特别是要求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
步骤:事先布置学生去实地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提出观察的基本要求。
2、观察后认真思考:准备写哪一处景物?这一处景物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来写?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要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3、相互交流。
分小组或在班上相互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相互启发。
4、拟写草稿。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作中指导。
指导的重点一是写具体,二是按一定顺序写。
5、部分学生完成后,可选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作一次修改。
然后二次习作,创新练习,写出自己的个性体验。
1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春天也悄悄地来了,春姑娘用自己的巧手,打扮着迷人的春天,你们想看看吗?最好是能够看得仔细些,看完后给大家介绍介绍。
出示教学挂图(灯片或播放多媒体课件。
如果当地正值春季,最好带学生走出教室,直接感受春天。
)2、导入新课。
春风吹来,燕子回归,桃花盛开,小草绿了,柳树发芽,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
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呀!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3、师: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面容了校园。
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
(自由发言)想把这些美用笔记录下来吗?4、当我们浏览春天的校园时,你有什么新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枝条上的是小芽, 还是花苞生:叶子是什麼颜色和冬天时, 看起来有什麼不同生:看看草地上有多少不同的小花生:看到哪些不同颜色的花生:闻闻看, 草地的气味花的气味生:闭上眼睛, 用你的身体感受春天生:春天早晨的阳光照在身上, 有什麼感觉生:春天的阳光和冬天(夏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生:春天有哪些颜色生:春天的草地上有什麼生:春天的校园里有哪些不同的花生:春天的叶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春天的校园可以发现哪些不同的小动物生:春天的校园有哪些自然, 美妙的声音生:……5、同学们真的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新主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校园的春天,描述一下校园的春天,好吗?设计意图:亲情交流,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浴春雨,自然地导入了话题,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回味校园的春天体验,使学生在亲切的交谈中走进了春天。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为了帮助大家描绘春天的美丽,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亦从此描述春天的成语,读一读下面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还知道哪些?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大地春回大地回春富于春秋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满人间柳暖花春满脸春风杏花春雨阳春白雪一年之计在于春满脸春色满面春风满袖春风满园春色妙手回春春风得意2、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你还能补充一些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晚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八员外》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设计意图:诵读成语、古诗,营造了一种春意融融的氛围,即收拢了学生心思,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素材。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1、小游戏:走进成语岛。
说一个关于春天的成语。
比一比谁聪明。
2、小游戏:想象春天美。
说一句想象春天的话,注意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手法,赞美春天。
比一比谁想的一句话新颖有趣。
[设计意图:通过做关于春天的小游戏,以激发学生的热爱春天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做好了铺垫。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1、师: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天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2、同学们,让我们在脑子里放放电影,还记得校园中哪些地方最让你觉得最美呢?【学生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方面,说一说校园春景】3、春天来啦,校园里的景物变化很大。
校园里的景物也很多,我们按什么顺序来说呢?生:按地点变化的顺序生:按景物的类别说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说生:……4、我们知道了说的顺序,请大家在小组内按一定的顺序说一校园里春天的景物的美丽?比一比谁聪明,说的最棒。
【小组内交流】5、我听了刚才同学们说出了校园的很多美丽,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说的不生动,不具体,没有趣。
谁能告诉大家,应该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说?用什么方式说明,会更有趣?生:抓住形状、颜色的特点生:抓住静态、动态的特点生:抓住气味的特点生:用拟人的方法是,会更有趣。
比如:校园里的花儿都张开了笑脸。
生:我觉得可以引用古诗来赞美。
比喻说操场上的小草,就可以用上“草色遥近却无”的诗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心情,谈感受,谈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活化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说得生动有条理,表达了真情实感,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
本环节重点突出了对景物特点的说和学生说话语言的评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写话的方法,为学生写话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而教师在这个时候的热情表扬和鼓励,则更加激起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1、听了刚才同学们的谈论,我觉得大家对校园里的春天的美丽知道的很多。
如何把我们感触了的校园春色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还需要“更上一层楼”。
为了帮助大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彩的范例。
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读一读下面的佳作片段,说一说你的感悟和收获。
2、展示佳作,引导评议,读中学写。
【展示佳作片段一】春天来到操场上。
操场上的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操场边上白杨树也长出了新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白杨树旁边的垂柳,抽出新的枝条,微风一吹,摇摇晃晃,像是在做广播操;细细的柳丝上,不知从什么地方送来的嫩黄色,定眼望去,又有些像绿色。
她们的腰好软,轻风将下梢托起,整齐又好看;换个角度看,又一齐垂下来,仿佛梳齐的头发。
我不禁诗性大发,吟起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讨论:这段话描写了什么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哪些特点?运用了什么方法?(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展示佳作片段二】我来到校园东北角的花园里。
啊,好美!有山茶、月季、一串红、紫荆……五颜六色,竞相开放。
瞧,西边的桃花开得多好啊!粉红粉红的。
由五片花瓣组成的,鹅黄色的花蕊镶在粉红的花朵上,分显眼。
那粉红的花朵躲在那翠绿的叶子下,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微风徐徐吹来,北边的桃树轻轻摇摆,小蜜蜂和小蝴蝶在桃树周围飞来飞去,从这朵花上飞到那朵花上。
那景色人见人爱。
啊,什么香?随着一丝清香,我来到一棵开着紫色花朵的小树前。
听别人说,这叫紫荆。
紫荆花的花朵小小的,密密麻麻,好不可爱。
那花是一串一串的,开在枝干上,像珍珠。
最特别的是紫荆先开花,后长叶,你说这奇怪不奇怪?在东边,有一片不知名的花,那花也是一串一串的,不过是红色的。
听人说把花蕊拉出来,吸里面的汁,很甜很甜的。
那山茶花有的开放了,红红的,像天上的朝霞;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饱胀得快要裂开了。
整个花园仿佛仙女织的一块花锦。
讨论:这段话描写了什么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展示佳作】校园春色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群山环绕、依山傍水的“椅山”山洼里,很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