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说课稿 《童诗中的问与答》
群文阅读:说课稿 《童诗中的问与答》
群文阅读《童诗中的问与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得到各位专家近距离的指点。
我们选的议题是:童诗中的问与答。
执教年级:三年级。
一、说选文和议题去年,有一个叫万奕含的小朋友写了一首题为《秘密》的小诗,在网络上传得如火如荼。
秘密万奕含妈妈说我捡来的,我笑了笑。
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怕妈妈伤心。
我知道,爸爸姓万,哥哥姓万,我也姓万,只有妈妈姓姜。
谁是捡来的?不说你也明白。
嘘!我会把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里。
多么有韵味的一首小诗啊!多么富有童心的孩子啊!著名诗人金波曾经说过:“培养儿童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享受语言的美,创造语言的美,最好从读诗、写诗开始。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
于是,我们沿着第一学段的痕迹继续探究儿童诗。
那么多儿童诗,以什么作为议题呢?偶然间,我们读到了加拿大诗人丹尼斯·李的一首小诗《进城怎么走法》,一个简单的设问,回答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充满趣味,又富有哲理。
原来,一问一答就能成诗。
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能不能把这种“问”与“答”作为群文阅读的一个议题呢?于是,我们团队开始寻找,搜集。
发现问答的童诗不计其数:台湾诗人七星潭的《我底下有什么》、《四个小男孩》,意大利诗人贾尼·罗大里《开满鲜花的头》、《需要什么》,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薛瑞萍推荐的《日有所诵》三年级篇目上就有好几篇,其中《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也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我们仔细阅读,发现诗中的问答都特别有趣,并且还有规律可循: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有的连续呈现,有的只问不答。
于是,我们确定了以“童诗中的问与答”作为议题。
经过反复推敲、琢磨,最后选定五首问答诗:《我底下有什么》、《开满鲜花的头》、《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童话》、《进城怎么走法》。
二、说学情。
小班诗歌教案《你问我答》
小班诗歌教案《你问我答》课题名称:《你问我答》诗歌教案适用对象:小班幼儿教学时长:2课时(每课时30分钟)一、教学目标:1. 能够齐读诗歌《你问我答》。
2. 能够理解诗歌中的问题和答案,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3. 能够模仿《你问我答》的形式写一首简单的诗歌。
二、教学准备:1. 诗歌《你问我答》的课件或挂图。
2. 幼儿乐器,如铃铛等。
3. 白纸和彩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教师演唱《你问我答》。
2. 聆听诗歌:请幼儿们跟随诗歌的节奏,教师再次演唱,并邀请幼儿一起合唱。
3. 发问:教师叫停,提问:“诗歌中有很多问题,你们能否回答这些问题呢?”引导幼儿们思考。
4. 小组合作:把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
5. 回答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并进行展示。
6. 游戏:教师发放乐器给每个幼儿,边演唱边鸣乐器。
7. 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诗歌中的问题和答案,并引导幼儿总结。
8. 下一步:教师告诉幼儿们,接下来他们要模仿《你问我答》的形式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第二课时:1. 复习:教师提问:“前一节课我们学过了《你问我答》,你们还记得诗歌中的问题和答案吗?”并给予提示。
2. 模仿创作:教师带领幼儿模仿《你问我答》的形式,自由组合问题和答案,并提供一些提示词。
3. 写作实践:教师发放白纸和彩笔,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首诗歌,可以是问题和答案的模式,也可以是其他句式。
4. 分享展示:请幼儿们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分享。
5. 演唱表演:请一些幼儿齐读自己的诗歌,并可以辅以动作或节奏,进行小小的表演。
6. 总结: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醒他们可以随时写诗歌,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
四、教学反思: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聆听诗歌,培养幼儿的音感和节奏感。
通过发问,激发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回答展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群文阅读公开课 民间故事中的“问答式”描写 选文
从前有个小牧童,特别聪明。
国王想考考他。
国王对他说:“如果你能回答我所提出的三个问题,我就认你做我的儿子,让你和我一起住在宫里。
”牧童听了很高兴。
国王说:“第一个是:大海里有多少滴水?”小牧童回答:“我尊敬的陛(bì)下,请你下令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不让一滴水流进大海,一直等我数完它才放水,我将告诉你大海里有多少滴水珠。
”国王又说:“第二个问题是:天上有多少星星?”牧童回答:“给我一张大白纸。
”于是他用笔在上面戳(chuō)了许多细点,细得几乎看不出来,更无法数清。
任何人要盯着看,准会眼花缭(liáo)乱。
随后牧童说:“天上的星星跟我这纸上的点儿一样多,请数数吧。
”但无人能数得清。
国王只好又问:“第三个问题是:永恒有多少秒钟?”牧童回答:“在皇宫后面有座全国最高的山,这座山有两英里高,两英里宽,两英里深;每隔一百年有一只鸟飞来,用它的嘴来啄山,等整个山都被啄掉时,永恒的第一秒就结束了。
”国王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像智者一样解答了我的三个问题,从今以后,你可以住在宫中了,我会像亲生儿子一样来待你的。
”从前有一位独眼缺手断脚的国王,他很想将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后代子孙瞻(zhān)仰。
于是请来了全国最好的画家。
国王对这个画家说:“你必须把我的尊容画得真实、生动,不然我砍了你的头!”画家仔细打量了国王一番,照着国王的样子,认真地画起来。
一个时辰以后,画家将画像呈给国王,自信地说:“国王,您看,我把您画得多么栩栩如生,多么逼真传神呀!”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画得这么丑陋,怎么传得下去!你必须把我画得完美无缺!重新画!”画家很苦恼,因为有了前面的教训,不敢据实作画,就把国王画得完美无缺。
过了一个时辰,画家把画递给国王,恭恭敬敬地说:“国王,我把您断的腿加上去,把您缺的手补上去了,这下把您画得完美了吧?”国王看了之后更加难过,说:“你在讽刺我,这个人不是我。
你还得重新画!”这次画家只得冥(míng)思苦想,他想:怎样才能让国王满意呢?一个时辰过后,他兴冲冲地把画递给国王,满意地说:“国王,您看,您侧身而坐,观望山河,您觉得画得如何?”国王赞许地点了点头:“这次你画得太好了!”因为画家既画出了国王的威仪,又很好的掩饰了国王身体上的缺陷。
“儿童诗中的有趣问答”教学设计
、
初 读 感 知 :儿 童 诗 中 问 的 趣 味
1 . 凄 渎, 、 亲 爱 的小 朋 友 们 ,老 师 知 道 你 们 的 脐i r 是有 无数 的小 ,
2 . 这 样 的 ¨ 法 ,和 前 面 的 小 诗 有 什 么 小 同 ,比较 下 ,说 说 你 的 发 、
本版编辑 / 师 国俊
微 课
“
童 诗 中 的 有 趣 问 管 " 教 学 设 计
( 一年 级 )
◎ 李 晓 艳
(南 L 实验 教 育 集 团 鼎 太 小 学 , 广 东 深 圳 5l 8 0 5 2)
【 教 学 目标 】
1 . 通 过 氍l - f l 问 答 的乐趣 、 2 . 『 ¨ J 符 的 表 达 训练 巾 ,感 受 诗 的 节 奏 ,培 养
见 人 的时候 悄 悄 隐藏 起来 , 在 完 不 成 作 业 的 时 候 变 成 着 走 着 , 邻 居家 的姐 姐变 成 了金枪 鱼 寿 司 、 邻 居 家 的 爸 爸妈 妈 , 在 运 动会 上成 为 大力 神 …… 阅读 绘 本 《 神 叔 叔 顶 着 个 啤 酒 瓶 ! ” 奇牙膏 》 , 小 朋 友 们 被 当 中 的神 奇 魔 法 深 深 吸 引 , 他
・
奠 l 】 粜 你 还 想 对 他 打物 发 『 ¨ J ,也 口 J 以 门 己 试 着 说
说
是 不 是
是 不 是
【 拓 展 练 , 进
一 步 感 受 这 样 的 谮 形 式 。 】
三 、深 度 训 练 :同 一 事 物 不 同 方 面 的 问 与 答
迁移} 儿 1 练 :开 下 丽 的 片 , 你 也能 这 样 川 吗 ?
的 味 道 有 舱 f ,你 会 怎 样 『 f l 】 和
二年级群文阅读《有趣的问答歌》教学设计
二年级群文阅读《有趣的“问答歌”》教学设计群诗议题:“有趣的问答歌”群诗材料:《什么花儿开》、《什么尖尖尖上天》《你来问我来答》、《鸟啊鸟》群诗特点:本课选自二年级上册《新群文读本》,所选的四首民间儿歌,很适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很切合孩子好奇,求新的天性。
一组儿歌语言清新甜美,均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好似一个出题,一个猜谜,体现了儿童诗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教学思路:这一组儿歌内容浅显易懂,很有新奇感,如何在阅读中融情悟趣,并感知儿歌的表达形式,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采用“一篇带多篇”“导与学”的教学方法。
首先陪伴学生共读《什么花儿开》,在学生静心读文后,由老师引领找出最有趣的句子,通过点拨让学生畅言理由。
给予学生指导后,再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其余三首儿歌,应用习得的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在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实现集体建构。
总的说来,整个教学设计都将大量时间交给学生去阅读、勾画、交流、朗诵,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中学有所获。
阅读目标:1、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并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学会读儿歌的方法,了解儿歌的一些类型。
3、通过快乐的朗读,让孩子感受儿歌欢快的节奏和有趣的韵味,激发学生读儿歌的欲望,激起学生对儿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儿歌的丰富有趣,初步感知问答歌的不同表达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当提高阅读速度。
课时安排:1课时阅读过程:一、儿歌引入,揭示课题。
1、聪明的孩子喜欢读儿歌,爱读儿歌的孩子越变越聪明。
你是聪明的孩子吗?老师也想变得更聪明,那么,现在我们来合作读一节儿歌吧!2、师生共读《比尾巴》中的一节儿歌。
(师读前三句,生读后三句。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学生说发现。
(孩子们,擦亮你的火眼金睛,仔细瞧瞧,老师读的是什么句子?您们读的是什么句子?这正是老师在问,同学们在答呀!这一节儿歌我们可以给它取名问答歌。
《问一问-答一答》一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利用欢乐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回顾已学儿歌引出教学主题。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初读
儿歌
(一篇带多篇)
1,师范读儿歌《什么圆圆圆上天》
2、这首儿歌有什么特点,你听出了什么?(儿歌中有很多问句,问句的答案也在课文中。)
3.师:这首儿歌写了些什么事物呢?请一个同学给我们讲一讲行吗?(引导学生复述儿歌所要讲的故事。)
学情
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但他们对于儿歌并不陌生,儿歌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他们活泼好动,儿歌教学形式多样,则有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设计
理念(教学策略)
利用一篇儿歌的教学,让学生领会读儿歌的方法多样,利用这些方法在快乐的游戏中用不同的形式来读,激发学生读儿歌的语文,让学生爱读儿歌。在学儿歌时,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自主选择希望的儿歌进行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快乐地朗读儿歌,在读中感受儿歌带来的快乐。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
导入
1.今天老师给我们班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课件出示儿歌“比尾巴”。
2.同学们唱这首儿歌的时候可真起劲啊,看来你们一定很喜欢儿歌,上个学期我们也学了很多儿歌。还记得有哪些?
3.这几位同学读得真棒!你们喜欢儿歌吗?今天啊,老师就带着你们一块去认识更多的儿歌。板书课题:问一问,答一答。
4.这首儿歌好像很有趣,那我们怎样才能把它的有趣读出来呢?
5、指导朗读儿歌,男生读问句,女生找到相应的答案对读,师生对读。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童歌中的问与答》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童歌中的问与答》简介《童歌中的问与答》是一本适合群文阅读的教材,通过童歌中的问答形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童歌,了解问与答的结构和用法,并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童歌中的问与答,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研究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年龄段的童歌,包含各种形式的问与答。
2. 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展示童歌,引起学生的兴趣。
3. 导入的问与答练,引发学生思考。
4. 分组合作阅读童歌,进行问与答的练。
5.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答案。
6. 编写个人或小组问与答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
教学步骤1. 导入阶段-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活动安排。
- 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对童歌的兴趣。
2. 引导阅读阶段- 利用问与答形式的童歌,引导学生一起朗读和思考问题。
- 分组合作,学生之间进行问与答的讨论。
3. 教师辅助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与答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理解童歌中的问与答。
4. 创作阶段- 学生个别或小组创作自己的问与答作品。
-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展示作品。
5. 总结阶段-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收获。
-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对问与答的理解。
教学评价方法- 教师观察学生在问与答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反思自己的问与答作品。
教学资源- 适合年龄段的童歌教材和多媒体资源。
- 分组合作和展示作品的教具或工具。
以上是《童歌中的问与答》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通过此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童歌中的问与答形式提高阅读和语言能力,同时培养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童诗歌中的问与答》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童诗歌中的问与答》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教师设计一节关于儿童诗歌中的问与答的群文阅读课,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选取适当的诗歌材料,面向小学生展开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儿童诗歌中的问与答结构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问与答的方式理解诗歌的含义;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充满问与答的图片或讲述一个简单故事,引起学生对问与答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诗歌朗读(10分钟)选择一首有代表性的儿童诗歌,边读边讲解其问与答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聚焦于问题和答案的对应关系。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童诗歌,讨论其中的问与答结构,并设计一些问题与答案。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答案,培养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4. 小组展示(10分钟)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诗歌的朗读和问与答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听众角色扮演,通过问题和答案的对应进行互动。
5. 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课堂的收获和体会,让他们分享对于儿童诗歌中的问与答的理解和感受。
四、评估方式针对学生的参与度、诗歌朗读的准确性、小组讨论的深度、展示的流畅性和总结的思考,进行综合评估。
五、课后拓展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儿童诗歌,帮助他们发现更多有问与答结构的诗歌,并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鼓励创作自己的问与答诗歌。
以上是关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童诗歌中的问与答》的文档。
通过教学步骤的设计和合适的内容选择,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童谣中的问与答》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童谣中的问与答》引言《童谣中的问与答》是一篇经典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童谣了解和掌握问与答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
本文档将向您介绍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评估。
教学目标- 了解童谣中问与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能够分析童谣中的问与答结构- 能够模仿童谣的问与答形式创作自己的作品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童谣的定义和作用,以及问与答在童谣中的重要地位。
2. 集体讨论:选择一首经典童谣,例如《小白兔乖乖》。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这首童谣中的问与答结构,强调问题和回答之间的关联性。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童谣,分析其中的问与答结构,并创作一个自己的问与答童谣。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形象描述。
4. 分享和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创作,并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5. 教学反思: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问与答结构的重点和要点,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组内评估:每个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彼此的创作是否符合问与答结构的要求,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和意见。
- 教师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问与答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论通过《童谣中的问与答》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问与答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并通过创作童谣,培养自己的写作技巧。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研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旨在提供教学设计的思路,具体教学活动和教材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来决定。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童谣中的疑问与回答》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童谣中的疑问与回答》介绍本教学设计以群文阅读的形式,探索儿童童谣中的疑问与回答。
童谣是儿童文学中重要的一种形式,它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谣中的疑问与回答的形式和功能。
教学目标- 了解童谣中疑问和回答的基本特点;- 能够分析童谣中的疑问与回答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疑问与回答的基本特点通过分析几首经典的儿童童谣,让学生了解疑问和回答的基本特点,如句式结构、音调变化等。
通过多次练,提高学生对疑问与回答的辨识能力。
疑问与回答的功能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童谣中的疑问与回答所起到的作用,如引发兴趣、传递信息、加强语调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创作童谣疑问与回答鼓励学生分组或个人创作自己的童谣,并注重使用疑问与回答的形式。
通过互相分享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活动1. 听童谣疑问与回答- 在课堂上播放几首童谣,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填写相关的疑问与回答。
-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填写结果,并互相解释自己的答案。
2. 分析童谣疑问与回答的作用- 选取几首童谣,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疑问与回答所起到的作用。
-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供一些问题,如童谣中的疑问是否引发了他们的兴趣,疑问如何传递了信息等。
3. 练疑问与回答的表达- 给学生分发童谣的歌词并标出疑问与回答的部分。
- 学生根据歌词进行角色扮演,模仿童谣中的疑问与回答,注重音调和语气的变化。
4. 创作童谣疑问与回答- 学生分组或个人创作自己的童谣疑问与回答。
- 学生分享创作成果,并相互评价和改进。
教学评估- 学生对童谣中疑问与回答的理解程度;-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创作的童谣疑问与回答的质量。
参考资源- 选取经典的儿童童谣,如《小星星》、《拔萝卜》等;- 童谣歌词和相关讨论材料。
小班语言教案儿歌你问我答
小班言语教案儿歌你问我答
[活动方针]
1、经过朗读诗篇,开始领会问答歌的结构特色和言
语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读诗篇,读出问句的语调。
3、稳固有关的常识。
[活动预备]
1、节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图片。
3、课件: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身手和日子习性。
[活动进程]
1、游戏《小蜂窝》。
问:是谁飞走了?答:蜜蜂。
瞧!蜜蜂又飞来了。
2、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
出示四种
飞虫的图片,引导幼儿按言语节奏说出:x x飞来了,欢迎x x的语句。
3、创设情形,了解诗篇内容。
请小朋友说说都有谁?它们都有什么样的身手和特色。
经过幼儿评论,教师总结四这
种昆虫的身手。
让咱们一块来看看咱们说的对不对。
引导幼儿观看课件。
4、游戏《看谁飞的快》,依照飞虫不同的特色飞到相应的图片旁。
5、学习诗篇,教师结合图片发问,幼儿用填空的方式答复发问。
教师演示读,教师留意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6、分段赏识,辅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7、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8、创编:结合以上学习的方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什么圆圆》
什么圆圆红彤彤?太阳圆圆红彤彤。
什么圆圆响咚咚?小鼓圆圆响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气球圆圆飘空中。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歌中的提问与回答》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歌中的提问与回答》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份群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主题为《儿歌中的提问与回答》。
通过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问思维,以及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儿歌,帮助学生巩固汉字识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发展学生的提问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探究精神;3. 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形式,鼓励学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选择合适的儿歌:从教材或其他资源中选择一首儿歌作为阅读材料,保证内容简单易懂,引人入胜。
2. 学生阅读儿歌:学生个人阅读儿歌材料,目标是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意义。
3. 提问与回答练: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根据以下要点进行指导:- 理解性问题:例如,儿歌中出现了哪些关键词?它们的意思是什么?- 探究性问题:例如,为什么作者选择这个主题?有没有和你经历过的类似的情况?- 拓展性问题:例如,你能创作一个类似的歌曲吗?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设计一个问题,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回答。
鼓励学生分享观点、互相借鉴,激发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与分享:请学生总结他们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新的发现,并进行整体分享。
四、教学评估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评估小组合作的表现与问题设计的质量。
2. 老师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观察和评估。
五、教学资源1. 儿歌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年龄段和教学目标的儿歌;2. 讨论和分享素材:准备便签纸、白板或其他展示工具,用于学生讨论、记录和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和理解程度,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此外,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中班诗歌《问答歌》教案范本
中班诗歌《问答歌》教案范本中班诗歌《问答歌》教案范本1.学习诗歌,感知问答歌一问一答的格式特点。
2.在理解诗歌的根底上尝试多种形式念诵诗歌。
3.乐意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与诗歌相匹配的图片、与诗歌相匹配的表格、背景图。
2.音乐。
师:小朋友瞧!这里好看吗?就好似来到了画里面一样,说说看画里面都有些什么?什么样的宝塔?除了尖尖的还有什么特点?谁能用更好听的话来说说?师:告诉你们哦,这么美丽的地方呀是XX区,在这里住着一群聪明仁慈的壮族人民,瞧!就是他们!咦!他们张着嘴巴好似在干吗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想来听听看嘛?1.老师第一次完好示范诗歌,幼儿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师:好听吗?你有什么样的感觉?那你注意到他们说了些什么吗?我们再来听一听吧!2.老师第二次完好师范诗歌,幼儿感知诗歌问答的特点。
师小结:好似是个问题,对吗?好似一个人在问一个人在干吗?(答复),一问一答,壮族人们叫它“问答歌”。
三、出示表格,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特征进展匹配,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表格,初步感知诗歌的构造。
师:那么这首诗歌里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告诉你们哦,就藏在这个大大的表格里?2.学习诗歌第一段,感知诗歌一问一答的特点。
师:(老师揭开第一段问题部分)猜猜是什么意思?咦!什么尖尖尖上天,什么尖尖在水边呢?答案就藏在这幅美丽的画里面,赶快来找找看!为什么你觉得是宝塔?你能用好听的话来答复吗?我们是看看是不是宝塔河菱角好吗?(老师揭开第一段答复部分)对了吗?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和他来完好说一说?3.引导幼儿猜测创编第二段“问”的部分,学习诗歌第二段。
师:(老师揭开第二段问题部分)换成什么图形了?猜猜这是什么意思?那什么圆圆圆上天?什么圆圆在水边呢?(幼儿根据猜测将相应的图片放到答复部分的空格中)那你能用好听的话说出来吗?我们一起和他来说一说!4.引导幼儿猜测诗歌第三段。
师:(揭开第三段问题部分)这是什么形状?下面好似少了一句,猜猜会是什么?(幼儿根据猜测将相应的'图片放到问题部分的空格中)谁学小老师来问一问?你也来试一试!那什么方方方上天?什么方方在水边?(幼儿根据猜测完成答复部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利用《儿歌你问我答》教案,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让孩子爱上语文课则更需要我们创造出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以吸引他们的关注和兴趣。
而《儿歌你问我答》这本书,正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儿歌你问我答》是一本儿童歌谣类的图书,它包含了众多的优美儿歌,而其中的每一首歌谣都有配套的问题和答案。
这不仅能让孩子们轻松理解歌谣中难懂的句子和词汇,还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利用这本书来教授语文课,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们爱上这门学科。
如何利用《儿歌你问我答》的教案呢?我们可以在选取歌谣的过程中注重把握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选择既有味性又有价值的歌谣。
比如,选择那些内容生动、幽默、易于理解的歌,这样即使孩子们听不太懂,也能从中体会到故事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课前瞻读,课内合唱”的方式,先让孩子们在家里跟着父母一起熟读这些歌谣,在上课时带领孩子们大声朗读、合唱。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对歌谣更加熟悉,并加深对其中内容的理解。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掌握的程度,选择不同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思考。
有的孩子可能对一些较长、较难的句子还不是很理解,而有的孩子则可能已经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我们教师需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发问和答疑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参与和收获。
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谣中的语言知识。
比如,在组织合唱时,可以利用歌谣中的韵律、节奏和音乐元素,让孩子们动静相间、起伏跌宕地呈现出歌谣中所描绘的生动情景。
这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表演自信度,还可以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我们还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善于创新的教学环境。
通过跟随音乐、欣赏文学、活动合唱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受,让他们在好玩、有趣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喜欢上语文学习。
《儿歌你问我答》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源,它不仅蕴含了独特的美学魅力和教育意义,还有利于激发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学习《儿歌你问我答》不仅仅是为了唱一首歌,也是为了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本文将会介绍如何利用教案,扩展
引言:《儿歌你问我答》是一本宝贵的启蒙读物,它包含丰富的儿歌和学习内容,适合3-6岁的幼儿阅读和学习。
学习《儿歌你问我答》不仅仅是为了唱一首歌,更是为了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针对这本宝贵的启蒙读物,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学习,《儿歌你问我答》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呢?一、如何制定《儿歌你问我答》的教学计划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制定教学计划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教育者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编写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便有效地指导幼儿阅读和学习。
1.选材和内容:《儿歌你问我答》是以儿童版百科知识为主题,除了包含了大量的儿歌歌谣之外,还涉及到了各个方面的知识。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建议将教材分为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
2.教学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比如,针对3-4岁孩子,我们可以提高其识字量和听力;针对5-6岁孩子,我们可以增加其知识扩展,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3.教学方式: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需要采用更加亲近自然的方式进行指导,才能呈现最佳的效果。
学习《儿歌你问我答》时,学习方式应以互动为主,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二、教学方法:如何快速提高幼儿的识字量1.零基础的孩子:针对零基础的孩子,我们需要以一种轻松、生动、有趣的方式给予其识字指导。
例如利用图形描绘教材内容,通过音频形式念出汉字并展示与图片相匹配的汉字。
2.以往学过的孩子:孩子们通常会有一定的识字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交互方式进行字语句的记忆。
例如,当我们给孩子读出一句话后,让孩子根据听到的语句内容自己推断并填写少数字。
三、如何发挥《儿歌你问我答》的作用1.增加儿童的音乐感:《儿歌你问我答》是一本丰富的儿歌歌谣集。
儿歌里面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动作,节奏感更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警觉感、听觉感来培养儿童的音乐感。
2.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学习《儿歌你问我答》的过程,相当于引导孩子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接近生活,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并不断寻找答案。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歌中的疑问与回答》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儿歌中的疑问与回答》介绍本篇文档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重点探讨儿歌中的疑问与回答。
通过该教学设计,学生将深入理解儿歌中的疑问句和回答句的特点,培养其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儿歌,学生能够理解疑问句和回答句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 学生能够识别儿歌中的疑问句和回答句,并理解其与上下文的关联。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创作并表演包含疑问句和回答句的儿歌。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引入(5分钟):- 播放一首包含疑问句和回答句的儿歌。
- 引导学生注意和思考歌曲中的问题和回答。
2. 指导阅读(15分钟):指导阅读(15分钟):- 学生个别或小组阅读儿歌的歌词,并标记出疑问句和回答句。
-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他们发现的疑问句和回答句的特点和作用。
3. 合作探究(20分钟):合作探究(2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儿歌进行深入分析,并确定其中的疑问句和回答句。
- 每组展示他们选择的歌曲,分享他们对疑问句和回答句的理解和发现。
4. 创作表演(20分钟):创作表演(20分钟):- 学生个别或小组自行创作一首包含疑问句和回答句的儿歌。
- 学生展示并表演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
5. 总结分享(10分钟):总结分享(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重点,并提醒学生今后在阅读儿歌时要注意疑问句和回答句的运用。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儿歌中的疑问句和回答句的更深层次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学生的阅读记录、讨论贡献和创作作品可作为评估的依据。
其他说明- 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积极的研究氛围。
以上为《儿歌中的疑问与回答》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文档,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9.儿童诗两首》《幸福问答》《大雁》教案
第三课时《儿童诗两首》+丛书《幸福问答》《大雁》【课型】略读实践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语言优美明快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什么样的幻想?什么样的剪影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童年吧!二、走进《儿童诗两首》(一)《我想》1.初读感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首小诗,用笔标划出小作者都想怎么做?又变化做什么?你最喜欢小作者的哪个愿望,就读好哪个小节,并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2.赏析领会(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2)自由读诗,想一想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①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②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
③用“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动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3.感受领悟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丰富的想象)4.小结:整首诗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向往。
5.童年还有许多美好的想法,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试着写一写吧:我想,。
啊,。
(学生自由发挥)(二)《童年水墨画》1.提出自学要求:诗中描写了哪些画面?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2.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3.小结:边读边想象,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拓展链接:主题阅读:幸福问答、主题阅读:大雁自学提示:1.自由《幸福问答》,感受语言的优美、明快。
想想你认为的幸福是什么?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2.读完《大雁》,想象画面,说说你认为诗中的“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板书设计】9.儿童诗两首《我想》安接装种(动词)悠长望飞(想象)《童年的水墨画》《街头》:动、静对比《溪边》:静、动结合童年生活的快乐《江上》:比喻。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教学设计《童诗中的问与答》
⼩学群⽂阅读教学:教学设计《童诗中的问与答》童诗中的问与答选⽂篇⽬:《我底下有什么》、《开满鲜花的头》、《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童话》、《进城怎么⾛法》教学⽬标:1、读议结合,感受问答童诗的趣味。
2、展开想象,获取独特的情感体验。
3、⽐较发现,认识问答童诗的不同形式。
教学重点:读议结合,感受问答童诗的趣味。
教学难点:表达⾃⼰独特的体验,认识童诗的四种问答形式。
教学准备:阅读材料、教学PPT。
教学过程:孩⼦们,早上好!美好的早晨,咱们来做课前放松操。
跟我⼀起耸耸肩膀(耸耸肩膀),拍拍胸膛(拍拍胸膛),挥挥⼿臂(挥挥⼿臂),脑袋晃晃(脑袋晃晃),接着晃晃(接着晃晃),继续晃晃(继续晃晃),再来晃晃(再来晃晃)——停!⼀、聊聊“问答”,引⼊议题。
聊聊:摸着脑袋,猜猜你的脑袋⾥什么最多?在我们⼤⼈看来,你们⼩孩的脑袋⾥问号最多。
叽叽喳喳,没完没了,但是可爱⼜可贵。
有问就有答,课堂上,经常是⽼师问问问,学⽣答答答;《⼗万个为什么》⾥有数不清的问答;脑筋急转弯——那就是莫名其妙、⽆厘头的问答。
今天,咱们将⼀起⾛进《童诗中的问答》。
(板书)⼆、阅读童诗,感受有趣的问答师⽣共读《我底下有什么》、《我开满鲜花的头》⼆、阅读童诗,感受有趣的问答(⼀)师⽣共读《我底下有什么》。
1、出⽰《我底下有什么》,⽣⾃由朗读。
2、师:找⼀找,诗中的问题在哪⾥?指名朗读。
3、猜读答案。
4、出⽰答案,师:什么感觉?(开玩笑,逗你玩、猜不到)(⼆)师⽣共读《开满鲜花的头》。
1、读问,感受问的有趣。
师:像这样的问答童诗,外国诗⼈贾尼·罗⼤⾥也创作了⼀⾸《开满鲜花的头》。
准备好,问题来啦!(出⽰问题)齐读:如果头上不长头发,种满鲜花该是怎样的景象?师:你平时想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感觉这个问题怎么样?(好玩、搞笑、有趣、不可能)⽼师也觉得这个问题特别有趣,想不想继续读下去?那就继续!2、读答,感受答的有趣。
逐句出⽰答案,师范读,⽣边看边听。
群文阅读:《童诗中的问与答》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童诗中的问与答》教学反思群文阅读《童诗中的问与答》反思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这节群文阅读课《童诗中的问与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师语言亲切,教态大方。
教学思路清晰,课的流程环节合理顺畅,让听课的老师一目了然,每个环节之间衔接合理。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让人感觉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飞溅。
我们采用了“一篇带多篇”、“先分后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群文阅读的理念,通过几篇有趣的儿童诗,体会其中的趣味。
细读每一个文本,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价值,比如《我底下有什么》中那个优美的画面感,《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对大自然的好奇,《童话》中梦幻的故事情节,但在这堂课中我们没有引导孩子去细细品味,原因有二:刚进入中段的孩子,感悟能力还需慢慢培养;本堂课的议题更具针对性地指向“问、答”,于是我们大胆取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听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1.《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
”因此我们在选文的时候认真考虑,这几首诗内容浅显,都是问答式,学生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高效群文阅读的前提。
我们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巧妙利用文本组成群,通过巧组材料,精准议题,活用策略,让学于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课堂呈现来看,学生兴趣浓厚,很快领悟大意,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
因此我认为我们这个议题和选文切合实际。
2.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有三个:(1)体会儿童诗中问答的趣味。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独特体验。
(3)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热爱。
我们为了达成这三个目标,在诗歌呈现的方式上做了处理。
比如:《我底下有什么》我们先呈现诗歌前面部分,引出问题,让学生读后展开想象,我底下到底有什么?此时学生思维天马行空,有的说我底下有椅子,有的说我底下有大地,岩浆…….答案精彩纷呈.我们最后才出示诗歌的原文,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想象与原文截然不同,出乎意料.瞬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童诗的兴趣。
小班语言教案:儿歌你问我答
小班语言课程计划:孩子们的歌,请你
回答
小班语言:孩子们的歌曲,你问我答案
[活动]
1.通过阅读诗歌,初步了解测验的结构特征和语言风格.
2.让孩子更有节奏地背诵诗歌,并阅读问题的基调.
3.巩固相关知识.
[活动准备]
1.节奏卡.
2.蜜蜂,蝴蝶,蜻蜓和萤火虫的图片.
3,课件: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能力和生活习性.
[活动程序]
1.游戏《小蜂窝》.问题:谁飞走了?答:蜜蜂.嘿!蜜蜂又飞了.
2,显示节奏卡,引导孩子根据节奏拍手.展示四种飞虫的图片,并引导孩子们按照语言的节奏说:x x苍蝇,欢迎x x句子.
3.创建场景并理解诗歌的内容.请告诉那里的孩子们?他们有什么样的技能和特点.通过对孩子的讨论,老师总结了四种昆虫的技能.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所说的是对的.引导孩子们观看课件.
4,游戏《看谁飞的快》,根据飞虫的不同特点飞到相应的图片.
5,学习诗歌,教师结合图片提问,孩子用填表的形式填空,回答问题.老师演示阅读,老师注意疑问句的语气.
6.欣赏该段并引导孩子阅读疑问句的语调.
7,将孩子分为两组,一组阅读题,一组阅读句.
8,创作:结合以上形式学习,引导孩子创作儿童歌曲《什么圆圆》
什么圆红蜻蜓?太阳是圆的和红色的.
什么是圆形?军鼓是圆形的.
什么是圆形的?球是圆的.
什么回合空降?气球漂浮在空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诗中的问与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得到各位专家近距离的指点。
我们选的议题是:童诗中的问与答。
执教年级:三年级。
一、说选文和议题
去年,有一个叫万奕含的小朋友写了一首题为《秘密》的小诗,在网络上传得如火如荼。
秘密
万奕含
妈妈说我捡来的,
我笑了笑。
我不想,
说出一个秘密——
怕妈妈伤心。
我知道,
爸爸姓万,
哥哥姓万,
我也姓万,
只有妈妈姓姜。
谁是捡来的?
不说你也明白。
嘘!
我会把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里。
多么有韵味的一首小诗啊!多么富有童心的孩子啊!
著名诗人金波曾经说过:“培养儿童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享受语言的美,创造语言的美,最好从读诗、写诗开始。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
于是,我们沿着第一学段的痕迹继续探究儿童诗。
那么多儿童诗,以什么作为议题呢?偶然间,我们读到了加拿大诗人丹尼斯·李的一首小诗《进城怎么走法》,一个简单的设问,回答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充满趣味,又富有哲理。
原来,一问一答就能成诗。
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能不能把这种“问”与“答”作为群文阅读的一个议题呢?于是,我们团队开始寻找,搜集。
发现问答的童诗不计其数:台湾诗人七星潭的《我底下有什么》、《四个小男孩》,意大利诗人贾尼·罗大里《开满鲜花的头》、《需要什么》,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薛瑞萍推荐的《日有所诵》三年级篇目上就有好几篇,其中《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也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我们仔细阅读,发现诗中的问答都特别有趣,并且还有规律可循: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有的连续呈现,有的只问不答。
于是,我们确定了以“童诗中的问与答”作为议题。
经过反复推敲、琢磨,最后选定五首问答诗:《我底下有什么》、《开满鲜花的头》、《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童话》、《进城怎么走法》。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孩子生活体验较少,语言积累有限,但他们天真纯净,想象丰富,
乐于表达,没有太多的约束和顾虑,很多诗歌所展现的奇妙之处,大人未必还有好奇心和闲情逸致去关注,但却是孩童世界的重点。
所以我们以启发,鼓励为主,希望能透过孩子们灵动的双眸,发现更多有价值,有情趣的童言。
三、教学目标
根据我们选定的议题和三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读议结合,感受问答童诗的趣味。
2、展开想象,获取独特的情感体验。
3、比较发现,认识问答童诗的不同形式。
教学重点:读议结合,感受问答童诗的趣味。
教学难点: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认识童诗的四种问答形式。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们把整堂课分为:开门见山、抛出议题;师生共读、品味问答;自主阅读、分享感悟;比较阅读、归纳小结;推荐阅读、拓宽视野;总结课堂、回味思考。
《我底下有什么》这首童诗,语言简洁明了,学生可以根据文本,一环扣一环地尽情猜想,但答案一出,却又让人意想不到,瞬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童诗的积极性。
《开满鲜花的头》问得天马行空,答得夸张神奇,也很具有趣味性,而且是一篇拓展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好素材,于是我们把这两首诗放在了师生共读这一环节中,从诗歌的问答中感受到童诗的趣味,这也是我们本堂课的重点。
展开想象,获取独特的体验是本堂课的难点。
老师通过诗歌呈现的方式,进行范读,学生自读,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获得独特的体验或感受。
《语文课堂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于是我们安排自主阅读《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童话》这两首诗,体现群文阅读以一篇带多篇的理念,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及时板书在黑板上,直观地呈现出学生的阅读成果。
最后引导发现,梳理异同,达成共识:儿童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有趣,从而激发学生读诗的强烈欲望。
在总结回味中,我们考虑到这堂课的议题源于加拿大诗人丹尼斯·李的作品《进城怎么走法》,于是我们把这首最经典的作品留到最后,想借此告诉孩子们儿童诗的魅力,不仅仅是问答的有趣,更在于问答背后深刻的哲理。
像诗中所说,孩子们的阅读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而群文阅读的道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恰当之处,不完善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