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孟郊《游子吟》教学设计

孟郊《游子吟》教学设计

孟郊《游子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4、体会母爱的伟大,体悟作者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

5、培养学生爱母、敬母的良好美德。

[教学重点]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爱母、敬母的情操。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引入正题1.谈话导人。

师:有同学出过远门吗?离家时,妈妈为你做过些什么?又对你说了些什么?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生1:妈妈总要烧许多好菜给我吃,星期天返校时,妈妈要给我带许多水果。

生2:星期日返校时,妈妈叮嘱我好好学习,晚上要盖好被子,不与同学打架。

生:……师:是啊!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用爱心教会我们吃饭,走路,做人……,母亲的爱是伟大崇高的,朴实无私的,你们可知道唐朝诗人孟郊也有这样一位可敬的母亲吗?2.请看图片:(出示课件,播放图片)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会怎样为儿子准备行装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想像人物的语言、心理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生1:我仿佛看见在微弱的灯光下,孟郊的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不时地用手理了理额前的白发,她想;这次郊儿出远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要把衣服缝结实些。

生2:母亲密密地缝着,也许是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吧,只见她眯起眼睛看那针脚,她心里想:明天郊儿要出远门了,我要把衣服缝牢固些。

生3:在微弱的烛光下,孟郊的母亲深情地缝着,也许她缝了很久,太累了,瞧,她不时地放下针线,揉揉眼睛,再用拳头捶捶自己的后背,她对身旁读书的孟郊说:“郊儿呀!出门在外,你要学会照顾自己。

”……师:是啊!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深情,因为你们都感受到过这样的母爱,所以你们的想象真是太好了!这也是深深印在孟郊心里的一幅画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79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游子吟》这首诗,一起感受母爱的伟大……二、初读寻疑,理解背景1.初读诗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

《游子吟》教学设计

《游子吟》教学设计

《游子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游子吟》。

本文是一首描绘母亲为游子准备行囊的诗,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教学时,要求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子吟》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出课题,简要介绍诗人孟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究4. 朗读感悟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语气、节奏,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生个别朗读,教师点评并鼓励。

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完成练习题: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母亲为游子准备行囊的情景。

教师批改练习,反馈评价。

6. 拓展延伸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游子吟》母亲→ 为游子准备行囊爱→ 无私、伟大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课文《游子吟》。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短文。

答案:1. 《游子吟》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教学《游子吟》,学生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孝敬父母主题的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游子吟音乐教学设计方案

游子吟音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游子吟》这首古诗词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集体演唱、分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 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体会到游子离家在外的不易,珍惜亲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 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音乐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游子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唐诗,由唐代诗人孟郊所作。

歌曲以深情的旋律和真挚的歌词,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 音乐分析:- 歌曲结构: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旋律优美,节奏舒缓。

- 歌词解析:歌词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讲述《游子吟》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孟郊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 歌曲教学: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引导学生跟随旋律唱出歌词。

- 歌词学习:教师讲解歌词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 分组练习:-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的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

4. 音乐表现:- 学生分组展示演唱,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 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等表现歌曲的情感。

5. 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与《游子吟》相关的音乐创作活动,如即兴编曲、歌词创作等。

-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演唱表现。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发言和活动表现,了解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游子吟》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旋律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

歌曲共有两句歌词,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深远,培养他们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的情感内涵和演唱技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家庭教育背景也会影响到他们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游子吟》这首歌曲,并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念。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较为简单,但需要学生准确地把握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2.学生需要理解歌曲中的母爱主题,并能够用自己的演唱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和模仿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情感表达。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演唱和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能够伴奏的乐器。

3.教学场地:教室或音乐教室,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演唱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游子吟》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和聆听歌曲的美妙之处。

然后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并简单讲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然后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和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错误。

可以通过分组演唱、接龙演唱等方式,让学生多次练习和熟悉歌曲。

幼儿园游子吟古诗教案

幼儿园游子吟古诗教案

幼儿园游子吟古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点读识字:认识并能正确读出古诗《游子吟》中的生字词。

2.理解诗意:理解古诗《游子吟》的基本含义,培养孩子的想象、联想
和表达能力。

3.朗读技巧:掌握正确而富有感情的朗读技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
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生字词的点读识字。

2.古诗《游子吟》的基本含义。

难点
1.想象能力的培养。

2.朗读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1.古诗《游子吟》的文本PPT。

2.清晰的录音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园常用的歌曲和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幼儿沉浸在幸福、温馨、美好的氛围中。

2. 引入古诗
让幼儿们先听一段《游子吟》的录音,然后老师给幼儿简单介绍文言文翻译并解释生字词。

请幼儿注意听力和意境的感受,培养想象能力。

3. 点读识字
引导幼儿观察诗歌中的生字词,再通过点读器等工具让幼儿朗读并正确地辨认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五、课后作业
让幼儿回家复习《游子吟》中的生字词,并在家庭环境中模仿教师教授的朗读技巧,自然流畅地读出古诗。

六、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中,幼儿通过认识《游子吟》中的生字词,进一步拓宽了语言视野;通过阅读文本和聆听录音,幼儿阅读识字、听力和想象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锻炼;通过点读器等工具,幼儿得到了读音和意义的更好理解和记忆;通过诵读和模仿朗读技巧,幼儿得到了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诗的美好和博大精深之处。

游子吟诗朗诵幼儿教案

游子吟诗朗诵幼儿教案

游子吟诗朗诵幼儿教案引言。

诗歌是一种美妙的语言形式,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启发人们的思维,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诗歌更是一种富有韵律和节奏的语言,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因此,通过诗歌朗诵的方式来进行幼儿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以《游子吟》为例,设计一份幼儿诗歌朗诵教案,帮助幼儿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游子吟》的内容和背景,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训练其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意义。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诗歌朗诵,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游子吟》的诗歌内容和背景介绍。

2.准备幼儿喜爱的音乐和节奏感强的音乐。

3.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图片书籍,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

4.准备小组合作的道具和布置教室环境。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活动,活跃气氛。

然后,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诗歌《游子吟》,并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或图片书籍向幼儿展示诗歌中的情景和意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学习诗歌内容。

教师向幼儿逐句朗读《游子吟》,并解释诗句中的意义。

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跟读诗句,帮助他们熟悉诗歌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接着,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涵。

3.朗诵训练。

教师可以选择一段简短的诗句,与幼儿一起进行朗诵训练。

教师可以先示范正确的朗诵方式,然后让幼儿跟读。

在朗诵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帮助他们提升朗诵能力。

4.小组合作。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朗诵。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音乐,让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朗诵。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游子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游子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游子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小学语文《游子吟》『教材分析』1.诗歌主题《游子吟》是一首表达母爱的颂歌,诗人孟郊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一位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深切挂念和不舍之情。

诗歌主题明确,赞美了母亲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怀念。

2.诗歌结构《游子吟》的结构简单明了,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起句点明主题,承句具体描述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不舍,转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母亲的深情厚谊,合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怀念。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3.表现手法《游子吟》的表现手法主要采用了比喻、象征、白描等手法,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现主题。

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对儿子的挂念和不舍;又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象征,深刻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4.语言特点《游子吟》的语言平实无华,通俗易懂,但却饱含深情。

诗人运用了朴素自然的语汇,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诗歌的语言节奏明快,易于诵记和传唱。

『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对于学习《游子吟》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诗歌鉴赏能力。

然而,对于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和主题,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2.学习需求学生们需要在学习《游子吟》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他们也需要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和亲情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诗意并背诵默写诗篇。

(2)学会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的意思。

2.技能目标(1)掌握生僻字书写技巧。

(2)掌握古诗词的基本表现手法。

(3)能够举一反三将诗歌改编为记述文形式。

3.价值目标(1)能够感受到诗人和母亲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爱关爱回报父母。

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游子吟 教案

游子吟 教案

游子吟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游子吟》;2. 掌握诗歌的基本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离乡背井的游子的理解和同情。

教学准备:1. 播放《游子吟》的音频或视听资料;2. 备有相关诗文解析的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所学的古代文学,回顾古代诗歌形式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2. 展示《游子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题目和内容的猜测,激发学生对游子离乡的思索。

阅读理解:1. 阅读《游子吟》的原文,教师可以快速朗读一遍,让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行阅读一遍,标出自己不明白的词汇或句子。

3. 教师解释难懂的词汇和句子,并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 与学生共同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意象,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主旨和感情。

5.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和重点,学生互相交流归纳。

诗歌欣赏:1. 播放或朗读《游子吟》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和节奏。

2. 学生跟读、朗读,培养学生的声音语感和节奏感。

3. 分组或个人朗诵作品,展示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1.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的写作,要求学生自选一首喜欢的诗歌,分析和解读其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设计相关的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诗句或小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课堂总结:1. 综合学生对《游子吟》的理解和欣赏,总结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游子离乡的心情和思绪,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的表达方式。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以《游子吟》为话题,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扩大自己的文学视野。

《游子吟》(教学设计)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游子吟》(教学设计)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游子吟》是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唐代诗人孟郊作词。

歌曲用前后两段不同的旋律,将《游子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

第一段旋律以八分节奏为主,四个乐句,旋律在中低音区旋回,加上装饰音的使用,像是拨动内心深处对母爱的心弦,诉说着游子心中对母亲的深情。

第二段旋律移高,在中高音区跳动,节奏多以"前八后十六"进行,第三、四句的旋律基本重复了第一、二句,仿佛是不断涌动的激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心。

最后,歌曲在意味深长的长音中结束,让人感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此歌以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

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古诗新唱体裁风格,从歌曲旋律中的装饰音、旋律进行等方面判断古诗歌曲音乐特点。

2.聆听并学唱歌曲《游子吟》,体会歌曲表现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用演唱、演奏、声势和体态律动、情景表演等多方面的融合表现古诗新唱歌曲。

3.了解谷建芬及新学堂歌,感受传统古诗与现代唱风的完美融合。

4.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演唱歌曲《游子吟》,区别前后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任务一:创设音乐情景,初步感知古诗歌曲体裁风格,体验歌曲音乐特点。

1. 随歌曲《春晓》跟老师一起做律动。

2. 师提问:我们学过的这首《春晓》是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歌曲,还学过哪些学古诗歌曲?生:《咏鹅》《静夜思》等歌曲。

师:对,同学们这些根据古诗谱写的歌曲既有传统的古典韵味又有优美清新的现代音乐风格,可以说是古今艺术的完美融合,因此我们称之为“古诗新唱”。

任务二:聆听并学唱歌曲《游子吟》,用演唱、演奏、声势和体态律动、情景表演等表现古诗新唱歌曲。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歌曲《游子吟》,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游子吟》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游子吟》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游子吟》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游子吟》是一首经典的古诗歌作品,它以婉转深情的笔调,描绘游子们离乡背井、漂泊异乡的心情,恰如其名,凄婉动人,感人肺腑。

如何将这首诗歌优雅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情感认知,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与任务。

【背景】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接受民族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均处于快速提升的阶段,他们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表达着对于现实世界和文化传统的渴求和向往,因此,将传统文化注入到幼儿教育中,不仅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增强儿童的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1、正确诵读《游子吟》,领悟其中的感情。

2、通过体验游子的漂泊,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

3、借助《游子吟》了解中国的古诗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自由活动,随着节奏舞动。

华美的旋律渐渐低落,带着孩子进入文艺气息浓厚的环境。

2、教师出示画面,画面上是一对边走边唱的游子形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多问几个问题:你们认识游子吗?他们在唱什么歌?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家乡?3、通过交流,让孩子们了解到游子的悲苦离愁,激发孩子们的热情,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铺垫。

二、开展主题探究1、点燃孩子们的阅读热情,给孩子展示一下《游子吟》的文本,手抄本,引导幼儿静下心来,仔细观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幼儿解释《游子吟》中所使用的奇特的诗歌形式。

让孩子理解它的诗句平仄,感受韵味。

2、以小组为单位演唱《游子吟》,让孩子们体验古诗韵律的魅力,在小组合作中养成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又不失为一种文化体验。

3、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培养孩子们对于字句的理解和记忆,让孩子们学会用心感受,用简洁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延伸学习1、播放有关《游子吟》的相关视频进行欣赏,了解到《游子吟》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大班游子吟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班游子吟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班游子吟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诗歌《游子吟》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感知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庭的关爱之情。

2. 教学内容- 诗歌《游子吟》的赏析及背诵。

3. 教学准备- 教师:熟悉《游子吟》的内涵和背景知识,准备课件和录音设备;- 学生:预习诗歌内容,准备课前作业。

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以自己的故事作为引子,向学生们描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唤起学生对故乡的回忆。

步骤二:导入诗歌(10分钟)- 教师播放音频或朗读《游子吟》,让学生们聆听,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抒情之美。

步骤三:诗歌解读(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诗歌的内容、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游子”的含义和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步骤四:朗读诗歌(15分钟)- 教师进行模范朗读示范,鼓励学生逐句朗读,并就发音、语调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改进建议。

步骤五:背诵《游子吟》(3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诗歌的逐句背诵,逐渐增加难度,最终目标是将整首诗背诵熟练。

步骤六: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询问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对故乡的思念感受。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着诗歌《游子吟》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故事唤起了学生对故乡的回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而在诗歌解读环节,教师则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一起进行的朗读和背诵环节,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整堂课下来,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他们在朗读时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在背诵《游子吟》时,更是能够通过语调、停顿等手法表达出诗中游子的思念之情。

课程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游子吟》音乐教学设计(通用6篇)

《游子吟》音乐教学设计(通用6篇)

《游子吟》音乐教学设计(通用6篇)《游子吟》音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认识波音记号,并学会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说说你的妈妈是个怎样的妈妈?(生答)师: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

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图片(课件),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这幅图片上描绘了什么?生:答师: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棒,这幅图片啊,主要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衣服的场景,图片上的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游子吟》二、吟读古诗,体验母子情。

1、教师指导学生深情的读古诗。

2、老师跟音乐读古诗,请同学们模仿老师读古诗。

3、师范唱歌曲,孩子们听歌曲。

4、师说说古诗的意思,孩子们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深情朗读古诗。

三、学唱歌曲1、跟师用“lu”模唱歌曲,学生完整的用“lu”模唱。

2、跟师学唱歌谱。

3、在生唱歌曲之前再听范唱,请学生心理默唱歌词。

4、学唱歌词。

5、歌曲中有几个角色?分别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两个角色。

6、师跟学生一起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角色。

7、完整演唱歌曲,加入动作表现。

四、情感升华。

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自古以来诗人借诗抒怀,这是因为母亲对孩子倾注了无私的爱,愿为孩子付出一切,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正式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

师小结,请同学们再一次深情的演唱歌曲。

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游子吟》,希望晚上你们可以把这首歌曲献给自己的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游子吟》是一首描写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言的爱的抒情歌曲。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突出母子情的主题,我这堂课主要以“情”为核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感情教育。

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领域游子吟教案

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领域游子吟教案

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一、活动介绍本活动是针对大班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主题为《游子吟》。

通过教唱《游子吟》这首儿童诗歌,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幼儿的情感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4.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1.准备《游子吟》的歌词和乐谱。

2.准备音乐伴奏。

3.准备房间或场地,确保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4.准备一些简单的韵律游戏素材,如击掌、拍手等。

四、活动流程第一步:熟悉歌曲1.教师播放《游子吟》的音乐,让幼儿先听一遍。

2.介绍《游子吟》的歌词内容,解释其中的意思和情感。

3.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引导幼儿跟随节奏和音调。

第二步:学习歌曲1.教师逐句教唱歌词,幼儿跟读。

2.将歌词分段学习,用手势和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并逐渐加快节奏。

第三步:情感表达1.分小组,让幼儿自由选择组员。

2.每个小组一人担任“导演”,其他成员表演《游子吟》。

3.幼儿可以根据歌词情感进行表演,例如拿手帕擦眼泪等。

4.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小组给予鼓励和赞赏。

第四步:整合表演1.教师指导幼儿整体合唱《游子吟》。

2.逐句检查幼儿的发音和表达。

3.整合每个小组的表演,创造一个小剧场。

4.幼儿依次上台表演,并在每次表演后给予鼓励和反馈。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游子吟》这首儿童诗歌的歌词和旋律,还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化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这样的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我们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课程内容和教育体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音乐欣赏和合作能力。

小班游子吟教案

小班游子吟教案

小班游子吟教案【教案】小班游子吟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游子吟,培养幼儿的语感和韵律感。

2. 启发幼儿思考离家出游的感受和游子心情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1. 游子吟的教材。

2. 黑板和粉笔。

三、教学步骤1. 游子吟的韵律朗读教师先口述游子吟的整首诗,带领幼儿一起朗读。

这样可以让幼儿熟悉这首诗的韵律,并培养他们的语感。

2. 情感体会通过朗读游子吟,启发幼儿思考离家出游的感受。

提问:- 游子吟中的游子是怎样感到的?- 你们有没有离家出游的经历?你们是怎么感到的?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他们用简短的语句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

3. 分角色朗读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朗读一段游子吟。

教师可以分发游子吟的文本,让幼儿自己根据文本中的标点和韵律朗读。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朗读能力。

4. 创作表演让幼儿自由发挥,围绕着游子吟创作并表演短小的情景剧。

例如,可以扮演一个游子离家出游,然后遇到各种有趣的事情。

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角色。

四、课堂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幼儿收获了什么。

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例如:“今天我们学习了游子吟,它告诉我们游子离家出游的感受,我们还分角色朗读了游子吟,并且创作了情景剧。

”五、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继续朗读游子吟,并且写下自己对游子离家出游的感受。

可以鼓励幼儿用图片或者简短的文字表达。

六、教学延伸可以让幼儿在课后继续创作游子吟的故事情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游子的心情。

游子吟 教案

游子吟  教案

游子吟教案
教案:
1. 教学目标:
-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游子吟》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 掌握《游子吟》的基本背景和艺术特点。

- 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准备:
- 《游子吟》的原文材料及翻译。

- PPT、多媒体设备。

-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3.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并激发学生兴趣
- 利用音乐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个与离别、乡愁相关的片段,引发学生对《游子吟》主题的思考和猜测。

步骤二:朗读原文并解读诗意
- 教师进行朗读《游子吟》,鼓励学生跟读。

- 分析和解读原文,向学生介绍古代文人的背景和离乡别井的情感体验。

- 解读诗中具体的意象、抒情手法和诗人的感受,引导学生领会《游子吟》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步骤三:对比不同版本
- 展示不同版本的《游子吟》,与学生共同分析和对比不同
版本的译文,让学生了解不同译者对原诗的不同理解和翻译法。

步骤四:赏析与讨论
- 分组讨论学生对《游子吟》的个人理解和感悟,并总结不
同的解读角度。

- 召集各小组代表发表观点,引导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

步骤五:创作对应作品
- 鼓励学生自行创作一首与离别、乡愁主题相关的诗歌或散文,发表个人的情感和感悟。

4. 教学延伸:
-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以《游子吟》为基础,写一篇与现实
生活相关的散文或文章,表达自己对离别、乡愁以及家乡的思念之情。

5. 教学评价:
-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 学生的创作水平和思维深度。

(演唱)游子吟-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游子吟-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游子吟-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歌曲《游子吟》的曲调和歌词,并能正确地用声音表达出来;2.学习歌曲《游子吟》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音高和音量等;3.认识湘绣这一地方特色文化,并能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其文化内涵;4.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歌曲《游子吟》的曲调和歌词;2.歌曲《游子吟》中的音乐元素。

三、教学难点1.歌曲《游子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2.歌曲《游子吟》中音量的变化,要求学生能够在演唱时恰到好处地控制音量。

四、教学准备1.歌曲《游子吟》的录音;2.画有湘绣图案的绸带。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展示一张湘绣图案的绸带,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了解湘绣这一地方特色文化。

2. 听歌辨曲老师放歌,让学生先听几遍《游子吟》的曲调,让学生自己把握旋律。

3. 跟唱练习老师分段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 音乐元素分析老师从歌曲中提取出一些音乐元素,如音高、音量和节奏等,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这些元素在歌曲中的运用。

5. 小组合作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和演唱《游子吟》。

其中,每个小组需要选一位代表演唱歌曲,其他小组成员则协助唱和伴奏,确保整个小组合作顺利完成。

6. 指导演唱老师根据小组合作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具体的演唱指导,提高学生演唱歌曲的水平。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游子吟》和湘绣文化,让学生深刻体验到音乐和文化的内涵。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这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游子吟》是一首描绘游子离家漂泊,思念母亲的歌曲。

歌曲以古诗为歌词,旋律优美,充满深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家人的感恩之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习、理解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的理解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家人的感情深厚,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歌曲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游子吟》。

2.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3.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掌握,特别是音准和节奏。

2.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旋律特点、演唱技巧等。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歌曲《游子吟》的旋律、歌词和相关背景。

2.准备古诗《游子吟》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游子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游子吟》的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同时,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游子吟》,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位代表进行歌曲演唱。

其他组成员对演唱者的发音、节奏等方面进行评价,共同纠正不足之处。

4.巩固(10分钟)教师再次演唱《游子吟》,学生跟随演唱。

重点关注学生的音准和节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古诗《游子吟》的理解和感悟,分享与家人的亲情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子吟》课堂实录参考:
师:同学们,李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生:爱.
师:哟,这么异口同声,那么你的妈妈爱你吗?
生:我的妈妈很爱我.
生:我的妈妈也很爱我.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爱无时无刻萦绕在我们的周围,这就母爱.母爱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爱是一餐可口的饭菜,母爱是一件御寒的毛衣,母爱是一句温暖的叮咛,母爱博厚如大地,浩瀚如大海,带着这份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师:上课(生起立,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感人的画,请小朋友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多媒体显示—“深夜缝衣图”)
生:图上画的是一位老妈妈在油灯下缝衣服.
生:图上画的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妈妈在油灯下认真的缝衣服.
师:是啊,这位母亲是如此专注,如此真切,实在让人感动,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与其说这是一幅画,不如说这是一首诗.唐代诗人孟郊就撷取了生活中这感人的一幕,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游子吟》.
师:来,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生书空)
师:“吟”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个“今”天的“今’大家一定不要把它写错了,(生齐读课题)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孟郊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不得不拜别慈母,漂泊他乡,直到50岁那年,他才当上了溧阳县的一个小官,温饱才得以解决,做官后,他马上把母亲接到任上,回报母亲恩情。

这首诗就是写在母亲来溧阳前.
师:来,听老师范读.(师范读)
师:大家喜欢这首诗吗?(喜欢)那就赶快读读吧.
(生自由读)
师:你来读读
(一生读)
师:你读得这么好,能把你读诗的秘诀告诉大家吗?
生:我在课前已经读了好多遍了,而且我还特别注意语气的停顿.
师:真是有心之人,谁还有好办法?
生: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微放慢一点.
师:带着这些好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生集体朗诵)
师:孩子们,一首诗就是一曲心声的歌,我们再来细读这首诗,读懂游子的心声.
师:大家来看诗题“游子吟”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游子”,“吟”是什么意思?
生:远离家乡的人被成为游子,“吟”就是轻轻的吟唱.
师:(做“惊奇”的表情)远离故乡的游子在轻轻吟唱什么呢?来,大家齐读第一句.
(生齐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师:“慈母”是指?“游子”呢?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慈母”是指慈爱的母亲.
生:“游子”是指远离家乡的人。

生:这句话是说慈爱的母亲千针百线缝制游子身上的衣衫.
师:听了你们所说,看着眼前这幅画,李老师突然有点不明白了,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师:同学们请看画面,夜黑沉沉的,屋外伸手不见五指,屋内一星油灯闪闪烁烁如此昏暗,而这位母亲满脸皱纹,想必也是老眼昏花,她此时的一定很艰难,为何不等到天明再缝呢?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天亮了,儿子就要远行了.
师:噢,好聪明,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从“临行密密缝”知道的,“临行”就是将要出发.
师:你太棒了!那么,这位老母亲是怎么缝的呢?诗中有一个词非常形象,谁能把它找出来.
生:“密密”
师: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习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针要逢得细细密密,这样出门的人才会早早回来。

诗中母亲把针脚缝的细细密密,是因为......
生:“意恐迟迟归”.
师:“意恐”是什么意思?
生:“意恐”就是担心.
生:是害怕.
师:母亲担心害怕什么呢?谁能完整地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临行前,母亲把针脚缝的又细又密,她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
师:诗是美的,它的一字一句都是诗人反复推敲出来的,所以我们读诗就应该字斟句酌的去读,来,咱们再来读读这两句.
(生齐诵前两句)
师:人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明天就要远行了,这位母亲会对儿子说什么呢?
(多媒体播放——“母亲夜缝”影像)
师:叮咛的话心说不完,可是这位母亲什么都没说,她只是默默地缝,密密的缝,此时她缝进的仅仅是一根又一根长长的丝线吗?
生:不是.
师:是母亲对儿子的——
生:爱.
师:是叮嘱,是牵挂,是担忧,是一颗爱儿子的——
生;心!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缝呀,容纳了千言万语,浸透着殷殷的母爱,大家再读这一句的时侯,想必与刚才比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觉吧?
(生齐读)
师:母爱难以回报,母爱不求回报。

从屏幕上看,我们看到这对母子相对无言,如果此时我们听一听他们的心跳,一定会感受到他们有千言万语。

可儿子什么都没说,只以短短三十个字写出了这样的一幅画,怎不让人怦然心动呢?透过这三十个字,这位游子会对母亲说哪些话呢?
(出示画面,播放音乐)
生:妈妈,你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让我担心!
生:妈妈,你要多保重,别干重活,别太辛苦。

生:妈妈,儿子最不放心的就是您年纪太大了,照顾好自己啊!
师:离别是忧伤的,它承载着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承载着儿子对母亲的惦念与不舍.可游子知道,此时什么也不能说,只好将满腹心事浓缩在诗中,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画,走进游子的心情。

夜静悄悄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酣然入梦,可惟独我家的油灯还闪烁着,只见——
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


师:屋外寒风呼啸,屋外寒气逼心,在微弱的灯光,只见“——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

”师:母爱之厚博难以回报,大家来看最后一句。

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呢?
生:“寸草”指什么,“三春晖”呢?
生:“寸草”指小草,“三春晖”指春天的太阳。

…母亲的恩情。

师: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上这句话.
(多媒体出示——配乐朗诵)
1留学美国的刘婷在母亲节给母亲送礼物时说:“妈妈,谢谢您对我的培养,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在获得奖学金后,主动带领其他同学,开展“爱心工程”之后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留法学生学者的代表与李岚清副总理座谈时发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伟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亲爱的母亲。

师: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感时,都会用上这一句千古佳句。

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生:“谁言三春晖.”
师: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母亲用爱心养育我们,用智慧启迪我们,用真情沐浴我们,
她们是多么可亲可敬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赞一赞伟大的妈妈,或者对妈妈说几句发自肺腑的话?
生:妈妈,你从小把我辛辛苦苦养大,很不容易。

师:好孝顺的孩子!
生:妈妈,我永远爱你!
师:的确是肺腑之言!
生:妈妈,你辛苦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成绩来回报您!
师:有志气,把掌声送给他。

师:不仅我们热爱伟大的母亲,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名人也是一样,老师摘录了一些和大家共赏。

(多媒体出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语)
师:孩子们,“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老师相信你们会把这首诗放到自己心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母爱就在你在身边,李老师送给同学三个珍:珍惜,珍爱,珍重。

(课件出示“一颗心”,随即播放音乐“儿行千里母担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