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度优先双向搜索算法
信息学竞赛中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信息学竞赛中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是一种常用的图搜索算法,广泛应用于信息学竞赛中。
本文将介绍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实现方法。
一、算法原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一种基于队列的搜索算法,通过逐层扩展搜索的方式,从起始节点开始,依次遍历其邻接节点,然后依次遍历邻接节点的邻接节点,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遍历完所有节点为止。
该算法的基本过程如下:1. 创建一个队列,并将起始节点加入队列;2. 从队列中取出首个节点,并标记为已访问;3. 遍历该节点的邻接节点,若未被标记为已访问,则将其加入队列;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队列为空或找到目标节点。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用来解决一些与图相关的问题,比如最短路径问题、连通性问题等。
二、应用场景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在信息学竞赛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连通性问题:判断图中两个节点是否连通。
通过广度优先搜索,可以从起始节点开始遍历图,找到目标节点即可判断其连通性。
2. 最短路径问题: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广度优先搜索每一层的遍历都是从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可能最短路径,因此可以通过记录路径长度和路径信息,找到最短路径。
3. 迷宫问题:求解迷宫中的最短路径。
迷宫可以看作是一个图,起始位置为起始节点,终点位置为目标节点,通过广度优先搜索可以找到迷宫中的最短路径。
4. 可达性问题:判断一个节点是否可达其他节点。
通过广度优先搜索,可以从起始节点开始遍历图,标记所有可达节点,然后判断目标节点是否被标记。
三、实现方法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实现可以使用队列来辅助完成。
以下是一个基于队列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伪代码示例:```BFS(start, target):queue = [start] // 创建一个队列,并将起始节点加入队列visited = set() // 创建一个集合,用于标记已访问的节点while queue is not emptynode = queue.pop(0) // 从队列中取出首个节点visited.add(node) // 标记节点为已访问if node == targetreturn True // 找到目标节点,搜索结束for neighbor in node.neighbors // 遍历节点的邻接节点if neighbor not in visitedqueue.append(neighbor) // 将邻接节点加入队列return False // 队列为空,未找到目标节点```四、总结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在信息学竞赛中是一种常用的算法,它通过逐层遍历的方式,能够快速的找到目标节点或解决与图相关的问题。
广度优先搜索的原理及应用是什么
广度优先搜索的原理及应用是什么1. 原理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 BFS)是一种图的遍历算法,它从图的起始顶点开始,逐层地向外探索,直到找到目标顶点或者遍历完整个图。
通过利用队列的数据结构,广度优先搜索保证了顶点的访问顺序是按照其距离起始顶点的距离递增的。
广度优先搜索的基本原理如下:1.选择一个起始顶点,将其加入一个待访问的队列(可以使用数组或链表实现)。
2.将起始顶点标记为已访问。
3.从队列中取出一个顶点,访问该顶点,并将其未访问过的邻居顶点加入队列。
4.标记访问过的邻居顶点为已访问。
5.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队列为空。
广度优先搜索保证了先访问距离起始点近的顶点,然后才访问距离起始点远的顶点,因此可以用来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最短路径问题、连通性问题等。
2. 应用广度优先搜索在计算机科学和图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 最短路径问题广度优先搜索可以用来找出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在无权图中,每条边的权值都为1,那么从起始顶点到目标顶点的最短路径就是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找到的路径。
2.2 连通性问题广度优先搜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顶点之间是否存在路径。
通过从起始顶点开始进行广度优先搜索,如果能够找到目标顶点,就说明两个顶点是连通的;如果搜索完成后仍然未找到目标顶点,那么两个顶点之间就是不连通的。
2.3 图的遍历广度优先搜索可以用来遍历整个图的顶点。
通过从起始顶点开始进行广度优先搜索,并在访问每个顶点时记录下访问的顺序,就可以完成对整个图的遍历。
2.4 社交网络分析广度优先搜索可以用来分析社交网络中的关系。
例如,在一个社交网络中,可以以某个人为起始节点,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找出与该人直接或间接连接的人,从而分析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社区结构等。
2.5 网络爬虫广度优先搜索可以用来实现网络爬虫对网页的抓取。
通过从初始网页开始,一层层地向外发现新的链接,并将新的链接加入待抓取的队列中,从而实现对整个网站的全面抓取。
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是在图论中常见的两种搜索算法,它们在解决各种问题时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时间复杂度的角度对这两种算法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
1. 深度优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深度优先算法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或图的算法。
它从图中的某个顶点出发,沿着一条路径一直走到底,直到不能再前进为止,然后回溯到上一个节点,尝试走其他的路径,直到所有路径都被走过为止。
深度优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图的深度有关。
在最坏情况下,深度优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E),其中V表示顶点的数量,E表示边的数量。
2. 广度优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广度优先算法也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或图的算法。
与深度优先算法不同的是,广度优先算法是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首先访问这个顶点的所有邻接节点,然后再依次访问这些节点的邻接节点,依次类推。
广度优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图中边的数量有关。
在最坏情况下,广度优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E)。
3. 深度优先算法与广度优先算法的比较从时间复杂度的角度来看,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在最坏情况下都是O(V+E),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的性能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在一般情况下,广度优先算法要比深度优先算法快,因为广度优先算法的搜索速度更快,且能够更快地找到最短路径。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深度优先算法还是广度优先算法取决于具体的问题。
如果要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那么广度优先算法是更好的选择;而如果要搜索整个图,那么深度优先算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5. 总结和回顾本文从时间复杂度的角度对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进行了全面评估,探讨了它们的优劣势和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比较,可以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广度优先队列迷宫原理
广度优先搜索(BFS)是一种用于解决迷宫问题的算法。
其原理是从起点开始,不断向外扩展,直到找到目标点为止。
具体来说,BFS算法使用队列来存储当前尚未访问的节点,每次访问一个节点时,将其所有未访问的邻居节点加入队列中,并将这些邻居节点标记为已访问,直到找到目标点或队列为空为止。
在BFS算法中,需要先构建迷宫图,即将迷宫中的每个节点表示为一个坐标,用二维数组或邻接矩阵表示。
然后,从起点开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搜索:
1. 将起点加入队列中,标记为已访问。
2. 取出队列中的第一个节点,检查其是否为目标点。
如果是,则搜索结束,返回目标点。
3. 如果不是目标点,则检查其是否有未访问的邻居节点。
如果有,则将这些邻居节点加入队列中,标记为已访问。
4. 重复步骤3,直到队列为空或找到目标点。
在实际应用中,BFS算法可以通过队列和标记来实现,其中队列用于存储尚未访问的节点,标记用于标记已经访问过的节点。
在搜索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重复访问已访问过的节点,可以通过标记来实现。
BFS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迷宫问题,但其时间复杂度较高,因此在处理大型迷宫时可能会出现性能瓶颈。
为了提高搜索效率,可以使用一些优化策略,如使用二维数组或邻接矩阵表示迷宫图,避免重复搜索已访问过的节点等。
搜索算法的优化研究DFS和BFS算法的优化技巧
搜索算法的优化研究DFS和BFS算法的优化技巧搜索算法的优化研究:DFS和BFS算法的优化技巧搜索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算法类型,用于在图或树等数据结构中寻找特定的目标节点或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搜索算法的效率直接影响着程序的性能和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将对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两种常见的搜索算法进行优化研究,探讨其优化技巧。
一、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的优化技巧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是一种递归的搜索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从一个起始节点开始,尽可能深地搜索,直到达到目标节点或无法继续搜索为止。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DFS算法的效率,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技巧:1. 剪枝策略:通过剪枝策略来减少搜索的路径和节点数。
例如,在搜索过程中,可以根据问题的特性和约束条件,排除一些不可能达到目标的节点,从而减少搜索空间。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搜索效率。
2. 记忆化搜索:记忆化搜索是一种使用缓存来存储已经搜索过的状态或路径,以避免重复搜索的方法。
通过记录已经访问的节点或子问题的解,可以在后续搜索过程中直接利用已有的结果,避免重复计算,从而提高搜索效率。
3. 深度限制:在DFS算法中,由于搜索路径的深度可能非常大,因此可以通过设置深度限制来避免过深的搜索。
这样可以避免陷入无限递归或者搜索过多的无效路径,并控制搜索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二、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的优化技巧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一种逐层扩展的搜索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从起始节点开始,依次遍历其相邻节点,并将它们加入到待搜索队列中。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BFS算法的效率,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技巧:1. 双向BFS:双向BFS是一种通过从起点和终点同时进行广度优先搜索的方法,以减少搜索的范围和节点数。
该方法需要同时维护两个队列,从起点和终点开始搜索,并在中间相遇时停止。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搜索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2. 启发式搜索:启发式搜索是一种基于问题特性和启发函数的搜索策略,通过优先选择最有可能导致目标的节点来进行搜索。
宽度优先搜索算法(又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最简单的图的
宽度优先搜索算法(又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最简单的图的搜索算法之一,这一算法也是很多重要的图的算法的原型。
宽度优先搜索的核心思想是:从初始结点开始,应用算符生成第一层结点,检查目标结点是否在这些后继结点中,若没有,再用产生式规则将所有第一层的结点逐一扩展,得到第二层结点,并逐一检查第二层结点中是否包含目标结点。
若没有,再用算符逐一扩展第二层所有结点……,如此依次扩展,直到发现目标结点为止。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是搜索算法的一种。
是沿着树的深度遍历树的节点,尽可能深的搜索树的分支。
当节点s的所有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s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
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点为止。
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为止。
属于盲目搜索。
可以看一下示意图,对比一下两者的区别:
宽度优先按照:S0,1,2,……的路径顺序搜索.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完成. 深度优先按照:左子树,右子树的路径顺序搜索.只有左子树遍历完毕,才遍历右子树.。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利用广度优先搜索解决的最短路径问题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利用广度优先搜索解决的最短路径问题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FS)是一种图算法,用于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其主要思想是从起始节点开始,不断扩展和访问其邻居节点,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者遍历完所有节点。
BFS算法可以用于解决许多问题,其中包括最短路径问题。
下面将介绍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最短路径问题的具体步骤。
同时,通过示例来进一步说明算法的执行过程和实际应用。
一、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原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一种层次遍历的算法,它从起始节点开始,按照距离递增的顺序,依次遍历节点。
在遍历的过程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因此,BFS算法可以用于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具体步骤1. 创建一个队列,用于存储待访问的节点。
2. 将起始节点放入队列中,并将其标记为已访问。
3. 当队列不为空时,执行以下步骤:a. 从队列中取出一个节点。
b. 访问该节点,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操作。
c. 将该节点的所有未访问过的邻居节点放入队列中,并将它们标记为已访问。
d. 重复步骤a~c,直到队列为空。
4. 完成以上步骤后,如果找到目标节点,则算法终止;否则,表示目标节点不可达。
三、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在最短路径问题中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是指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最短路径,其长度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得到。
考虑以下示例:假设有一个迷宫,迷宫由多个格子组成,其中一些格子是墙壁,不可通过,而其他格子可以自由通行。
任务是找到从起始格子到达目标格子的最短路径。
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具体步骤如下:1. 创建一个队列,并将起始格子放入队列中。
2. 将起始格子标记为已访问。
3. 当队列不为空时,执行以下步骤:a. 从队列中取出一个格子。
b. 如果该格子是目标格子,则算法终止。
c. 否则,获取该格子的邻居格子,并将未访问过的邻居格子放入队列中。
d. 将该格子的邻居格子标记为已访问。
e. 重复步骤a~d,直到队列为空。
双向广度搜索算法在联锁进路自动生成中的应用
Ke r s c mp trnelc ig f ue a e c e ywo d : o ue tr kn ; g r;p t sa h d;s a roi ;q e e i o i h r p pir n y t u u
进路 搜 索是 计算 机微 机 联锁 的核 心 部分 。所 谓 进路 ,也 即列车 在车 站 内运 行 的路径 。在 计算 机控 制 的联锁 系统 中 ,道 岔 、进路 和信 号 3者 之 间相互 制约 、相 互 依存 的 关 系称 为 联锁 关 系 。联 锁进 路 反 映 了办 理进路 时涉及 到的对 象 ,即车站 进路 、信号 、 道 岔和轨 道 间的 联锁 关 系 ,是 电路 设计 、设备 开 通 前进 行联 锁 实验 、 联锁 检查 的 主要 依据 。如 何更 高 效地 完成 进 路的 搜索 过程 也 是研 究 的重 点之 一 。 根
据对 实 际的站 场结 构 平面 图的分 析 ,发 现 这种 站场
1 计 算 机 联 锁 系统 ・ 站型 图的 平 面拓 扑 结 构 I l 和 存 储 方 式 分 析
结构 非 常类似 于 图 的结构 。根 据 图的特 性 ,把 图的 数据 结构 应 用到 联锁 系统 中的进 路搜 索 ,就 可以把
GA0 - n LI nh iS Li mi. We - u UN i Hu
( e aoa r f poeet nc eh ooya d ne iet ot lL nh uJ oo gU iesy Miir f K yL b rt yo t-l r iT cn lg tlgn nr , az o a t n rt, nsyo o O co nI l C o i n v i t
高利 民, 李 文 慧 ,孙 慧
( 州 交通 大学 光 电技术 与智 能控 制教 育部重 点实验 室,兰州 7 0 7 ) 兰 3 0 0 摘 通过 深入研 究站场平 面图的拓 扑结构 并 与图的结构比较 , 在基 于图搜 索路径 算法 的基础上 , 运 用一 种改进 的 图的双 向广度优 先搜 索算法来 寻找基 于邻接 表存储 的站场平 面图的进路 的搜 索 ,并结合 在实 际进路搜 索的过程 ,分析 改进 的算 法的 复杂度 ,进而总 结 出一种 简洁 效率 的搜 索进路 方 法。
广度优先搜索详解及应用场景
广度优先搜索详解及应用场景广度优先搜索(BFS)是一种图遍历算法,用于在图或树中遍历节点。
它从根节点开始,并按照离根节点的距离逐层访问节点,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遍历完整个图。
BFS算法采用队列数据结构来实现,它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遍历节点。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BFS的执行步骤,并探讨其应用场景。
1. 步骤:a. 创建一个空队列,并将根节点入队。
b. 从队列中取出第一个节点,并访问该节点。
c. 将该节点的所有未访问过的邻居节点入队。
d. 标记当前节点为已访问。
e. 重复步骤b-d,直到队列为空或者找到目标节点。
2. 应用场景:a. 最短路径:BFS可以用于寻找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在无权图中,BFS会按照距离逐层遍历,当找到目标节点时,路径的层数即为最短路径长度。
b. 连通性检测:BFS可以判断图中两个节点是否连通。
通过遍历所有节点,如果能够访问到目标节点,则说明两个节点是连通的。
c. 图的遍历:BFS可以用于遍历整个图的节点。
通过BFS算法,可以按照节点的层次顺序进行遍历,并获取图的结构信息。
d. 二叉树的层次遍历:BFS可用于二叉树的层次遍历,从上到下逐层访问二叉树的节点。
总结: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有效的图遍历算法,通过队列实现节点的层次遍历。
它可以在图中寻找最短路径,判断节点的连通性,以及进行图的遍历和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对于涉及层次关系和连通性的问题,BFS 是一种重要的算法工具。
通过掌握BFS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以将BFS应用于推荐系统、社交网络分析、路径规划等领域,进一步提升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广度优先搜索作为一种重要的图遍历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BFS的原理,并善于运用它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C++算法-8.广度优先搜索
int main() { int i,j; char s[100],ch; scanf("%d%d\n",&m,&n); for (i=0; i<=m-1;i++ ) for (j=0;j<=n-1;j++ ) bz[i][j]=1; //初始化 for (i=0;i<=m-1;i++) { gets(s); for (j=0;j<=n-1;j++) if (s[j]=='0') bz[i][j]=0; } for (i=0;i<=m-1;i++) for (j=0;j<=n-1;j++) if (bz[i][j]) doit(i,j); //在矩阵中寻找细胞 printf("NUMBER of cells=%d",num); return 0; }
void doit() { int head,tail,i; head=0;tail=1; //队首为0、队尾为1 a[1]=1; //记录经过的城市 b[1]=0; //记录前趋城市 s[1]=1; //表示该城市已经到过 do //步骤2 { head++; //队首加一,出队 for (i=1;i<=8;i++) //搜索可直通的城市 if ((ju[a[head]][i]==0)&&(s[i]==0)) //判断城市是否走过 { tail++; //队尾加一,入队 a[tail]=i; b[tail]=head; s[i]=1; if (i==8) { out(tail);head=tail;break; //第一次搜到H城市时路线最短 } } }while (head<tail); } int main() //主程序 { memset(s,false,sizeof(s)); doit(); //进行Bfs操作 return 0; }
八数码问题报告
⼋数码问题报告⼋数码问题分析班级:计算机1041学号:01姓名:李守先2013年9⽉26⽇摘要⼋数码问题(Eight-puzzle Problem )是⼈⼯智能中⼀个很典型的智⼒问题。
本⽂以状态空间搜索的观点讨论了⼋数码问题,给出了⼋数码问题的Java 算法与实现的思想, 分析了A*算法的可采纳性等及系统的特点。
关键词九宫重排, 状态空间, 启发式搜索, A*算法1 引⾔九宫重排问题(即⼋数码问题)是⼈⼯智能当中有名的难题之⼀。
问题是在3×3⽅格盘上,放有⼋个数码,剩下⼀个位置为空,每⼀空格其上下左右的数码可移⾄空格。
问题给定初始位置和⽬标位置,要求通过⼀系列的数码移动,将初始状态转化为⽬标状态。
状态转换的规则:空格周围的数移向空格,我们可以看作是空格移动,它最多可以有4个⽅向的移动,即上、下、左、右。
九宫重排问题的求解⽅法,就是从给定的初始状态出发,不断地空格上下左右的数码移⾄空格,将⼀个状态转化成其它状态,直到产⽣⽬标状态。
图1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了有益的探索[1,2,4,6]。
给定初始状态,9个数在3×3中的放法共有9!=362880种,其状态空间是相当⼤的。
因此, 有必要考虑与问题相关的启发性信息来指导搜索,以提⾼搜索的效率。
当然,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每个初始状态都存在解路径吗?⽂献给出了九宫重排问题是否有解的判别⽅法:九宫重排问题存在⽆解的情况,当遍历完所有可扩展的状态也没有搜索到⽬标状态就判断为⽆解。
可以根据状态的逆序数来先验的判断是否有解,当初始状态的逆序数和⽬标状态的逆序数的奇偶性相同时,问题有解;否则问题⽆解。
状态的逆序数是定义把三⾏数展开排成⼀⾏,并且丢弃数字 0 不计⼊其中,ηi 是第 i 个数之前⽐该数⼩的数字的个数,则η=Σηi 是该状态的逆序数,图2说明了逆序数计算的过程。
本⽂介绍⽤JAVA 编写九宫重排问题游戏。
游戏规则是,可随机产⽣或由⽤户设置初始状态,由初始状态出发,不断地在空格上下左右的数码移⾄空格,若能排出⽬标状态,则成功。
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是图论中常用的两种搜索算法。
它们是解决许多与图相关的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着重介绍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
一、深度优先搜索(DFS)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先序遍历二叉树的思想。
从图的一个顶点出发,递归地访问与该顶点相邻的顶点,直到无法再继续前进为止,然后回溯到前一个顶点,继续访问其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深度优先搜索的基本思想可用以下步骤总结:1. 选择一个初始顶点;2. 访问该顶点,并标记为已访问;3. 递归访问该顶点的邻接顶点,直到所有邻接顶点均被访问过。
深度优先搜索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
在寻找连通分量、解决迷宫问题、查找拓扑排序等问题中,深度优先搜索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它的主要优点是容易实现,缺点是可能进入无限循环。
二、广度优先搜索(BFS)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逐层访问的思想。
从图的一个顶点出发,先访问该顶点,然后依次访问与该顶点邻接且未被访问的顶点,直到遍历完整个图。
广度优先搜索的基本思想可用以下步骤总结:1. 选择一个初始顶点;2. 访问该顶点,并标记为已访问;3. 将该顶点的所有邻接顶点加入一个队列;4. 从队列中依次取出一个顶点,并访问该顶点的邻接顶点,标记为已访问;5. 重复步骤4,直到队列为空。
广度优先搜索的应用场景也非常广泛。
在求最短路径、社交网络分析、网络爬虫等方面都可以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找到最短路径,缺点是需要使用队列数据结构。
三、DFS与BFS的比较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各自有着不同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深度优先搜索的优点是在空间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找到解,但可能陷入无限循环,搜索路径不一定是最短的。
广度优先搜索能找到最短路径,但需要保存所有搜索过的节点,空间复杂度较高。
需要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搜索算法,例如在求最短路径问题中,广度优先搜索更加合适;而在解决连通分量问题时,深度优先搜索更为适用。
广度优先搜索的原理及应用
广度优先搜索的原理及应用一、原理介绍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 BFS)是一种图搜索算法,也是图的遍历算法之一。
该算法从图的起始顶点开始,依次访问其邻接顶点,再依次访问邻接顶点的邻接顶点,直到访问完所有可以访问到的顶点为止。
通过使用队列(Queue)来辅助实现,可确保访问顺序符合广度优先的原则。
广度优先搜索的核心思想是先访问距离起始顶点最近的顶点,在逐渐扩展距离起点更远的顶点。
在实际应用中,广度优先搜索常用于解决以下问题:1.寻找最短路径,即在图中寻找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2.检测图中是否存在环,即判断图是否为无环图。
3.求解迷宫问题,即通过搜索寻找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
二、应用场景广度优先搜索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来遍历网页的链接,以便建立网页的链接图。
通过这个链接图,搜索引擎可以更快地找到与特定关键词相关的网页。
2.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图,通过广度优先搜索可以找到与某个人距离为2的好友,即朋友的朋友。
这种应用可以用于推荐朋友、推荐加入群组等场景。
3. 迷宫求解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也可以用于解决迷宫问题。
迷宫可以看作是一个二维的网格图,每个格子可以表示一个状态。
通过广度优先搜索,可以找到从迷宫的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从而解决迷宫问题。
4. 规划问题在规划问题中,广度优先搜索可以用于找到最优解。
比如,在旅行销售员问题中,我们可以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来找到销售员需要走的最短路径。
三、算法步骤广度优先搜索的算法步骤如下:1.初始化队列,并将起始顶点入队。
2.将起始顶点标记为已访问。
3.取出队首顶点,访问该顶点,并将其未访问的邻接顶点入队。
4.如果队列不为空,重复步骤3;否则搜索结束。
四、实例演示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广度优先搜索的过程。
假设有以下一个图:图:A -- B| |C -- D| \\ |E -- F现在以A为起点,来进行广度优先搜索。
广度优先搜索详解
广度优先搜索详解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简称BFS)是一种重要的图遍历算法,常用于解决图中的可达性问题或路径搜索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原理、应用场景和实现步骤,并结合示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算法。
一、算法原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一种基于图的搜索策略,采用了“先搜遍历起始节点的所有相邻节点,再搜索遍历这些节点的相邻节点,依此类推”的方式,以广度优先的方式逐层遍历整个图结构。
具体来说,广度优先搜索算法通过使用队列(Queue)这种数据结构来实现,将起始节点放入队列中,然后从队列中依次取出节点,并将其所有相邻节点加入队列中。
这样,一层一层地遍历直到队列为空。
二、应用场景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最短路径问题: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用来确定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通过在遍历过程中记录路径信息,可以找到从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
2. 连通性问题: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用来判断两个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路径。
如果两个节点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到的路径相连,则它们之间存在路径。
3. 图的遍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用来遍历整个图结构,查找图中的特定节点或执行某种操作。
三、算法实现步骤下面是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实现步骤:1. 创建一个队列,并将起始节点放入队列中。
2. 创建一个集合,用于记录已访问过的节点。
3. 循环执行以下操作,直到队列为空:a) 从队列中取出一个节点。
b) 如果该节点已经被访问过,则跳过该节点。
c) 将该节点标记为已访问,并将其所有相邻未访问过的节点加入队列中。
4. 遍历结束后,已访问过的节点集合即为广度优先搜索的结果。
四、示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实现过程,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图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有如下图所示的图结构:(这里省略了图的具体形状,用文字描述)A——B——C——D——E| |F G根据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步骤,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遍历:1. 将起始节点A放入队列中。
深度优先算法与广度优先算法
深度优先算法与⼴度优先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和⼴度优先搜索,都是图形搜索算法,它两相似,⼜却不同,在应⽤上也被⽤到不同的地⽅。
这⾥拿⼀起讨论,⽅便⽐较。
⼀、深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属于图算法的⼀种,是⼀个针对图和树的遍历算法,英⽂缩写为DFS即Depth First Search。
深度优先搜索是图论中的经典算法,利⽤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产⽣⽬标图的相应拓扑排序表,利⽤拓扑排序表可以⽅便的解决很多相关的图论问题,如最⼤路径问题等等。
⼀般⽤堆数据结构来辅助实现DFS算法。
其过程简要来说是对每⼀个可能的分⽀路径深⼊到不能再深⼊为⽌,⽽且每个节点只能访问⼀次。
基本步奏(1)对于下⾯的树⽽⾔,DFS⽅法⾸先从根节点1开始,其搜索节点顺序是1,2,3,4,5,6,7,8(假定左分枝和右分枝中优先选择左分枝)。
(2)从stack中访问栈顶的点;(3)找出与此点邻接的且尚未遍历的点,进⾏标记,然后放⼊stack中,依次进⾏;(4)如果此点没有尚未遍历的邻接点,则将此点从stack中弹出,再按照(3)依次进⾏;(5)直到遍历完整个树,stack⾥的元素都将弹出,最后栈为空,DFS遍历完成。
⼆、⼴度优先搜索⼴度优先搜索(也称宽度优先搜索,缩写BFS,以下采⽤⼴度来描述)是连通图的⼀种遍历算法这⼀算法也是很多重要的图的算法的原型。
Dijkstra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和Prim最⼩⽣成树算法都采⽤了和宽度优先搜索类似的思想。
其别名⼜叫BFS,属于⼀种盲⽬搜寻法,⽬的是系统地展开并检查图中的所有节点,以找寻结果。
换句话说,它并不考虑结果的可能位置,彻底地搜索整张图,直到找到结果为⽌。
基本过程,BFS是从根节点开始,沿着树(图)的宽度遍历树(图)的节点。
如果所有节点均被访问,则算法中⽌。
⼀般⽤队列数据结构来辅助实现BFS算法。
基本步奏(1)给出⼀连通图,如图,初始化全是⽩⾊(未访问);(2)搜索起点V1(灰⾊);(3)已搜索V1(⿊⾊),即将搜索V2,V3,V4(标灰);(4)对V2,V3,V4重复以上操作;(5)直到终点V7被染灰,终⽌;(6)最短路径为V1,V4,V7.作者:安然若知链接:https:///p/bff70b786bb6来源:简书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特征选择常用算法综述
特征选择常⽤算法综述1 综述(1) 什么是特征选择特征选择 ( Feature Selection )也称特征⼦集选择( Feature Subset Selection , FSS ) ,或属性选择( Attribute Selection ) ,是指从全部特征中选取⼀个特征⼦集,使构造出来的模型更好。
(2) 为什么要做特征选择在机器学习的实际应⽤中,特征数量往往较多,其中可能存在不相关的特征,特征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依赖,容易导致如下的后果:Ø特征个数越多,分析特征、训练模型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Ø特征个数越多,容易引起“维度灾难”,模型也会越复杂,其推⼴能⼒会下降。
特征选择能剔除不相关(irrelevant)或亢余(redundant )的特征,从⽽达到减少特征个数,提⾼模型精确度,减少运⾏时间的⽬的。
另⼀⽅⾯,选取出真正相关的特征简化了模型,使研究⼈员易于理解数据产⽣的过程。
2 特征选择过程2.1 特征选择的⼀般过程特征选择的⼀般过程可⽤图1表⽰。
⾸先从特征全集中产⽣出⼀个特征⼦集,然后⽤评价函数对该特征⼦集进⾏评价,评价的结果与停⽌准则进⾏⽐较,若评价结果⽐停⽌准则好就停⽌,否则就继续产⽣下⼀组特征⼦集,继续进⾏特征选择。
选出来的特征⼦集⼀般还要验证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特征选择过程⼀般包括产⽣过程,评价函数,停⽌准则,验证过程,这4个部分。
(1) 产⽣过程( Generation Procedure ) 产⽣过程是搜索特征⼦集的过程,负责为评价函数提供特征⼦集。
搜索特征⼦集的过程有多种,将在2.2⼩节展开介绍。
(2) 评价函数( Evaluation Function ) 评价函数是评价⼀个特征⼦集好坏程度的⼀个准则。
评价函数将在2.3⼩节展开介绍。
(3) 停⽌准则( Stopping Criterion ) 停⽌准则是与评价函数相关的,⼀般是⼀个阈值,当评价函数值达到这个阈值后就可停⽌搜索。
C++算法-8.广度优先搜索
【深搜参考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m,desx,desy,soux,souy,totstep,a[51],b[51],map[51][51]; bool f; int move(int x, int y,int step) { map[x][y]=step; //走一步,作标记,把步数记下来 a[step]=x; b[step]=y; //记路径 if ((x==desx)&&(y==desy)) { f=1; totstep=step; } else { if ((y!=m)&&(map[x][y+1]==0)) move(x,y+1,step+1); //向右 if ((!f)&&(x!=n)&&(map[x+1][y]==0)) move(x+1,y,step+1); //往下 if ((!f)&&(y!=1)&&(map[x][y-1]==0)) move(x,y-1,step+1); //往左 if ((!f)&&(x!=1)&&(map[x-1][y]==0)) move(x-1,y,step+1); //往上 } }
【例4】迷宫问题 如下图所示,给出一个N*M的迷宫图和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编一个程序,打印一条从迷宫入口到出口的路径。这里黑色方块的单 元表示走不通(用-1表示),白色方块的单元表示可以走(用0表示)。只 能往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走。如果无路则输出“no way.”。 入口 → 0 -1 0 0 0 0 0 0 -1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一、引言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算法就是一组完成特定任务的行动步骤,它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数学思想和抽象方法。
算法的复杂度可以评估时间和空间的消耗成本。
在算法的基础上,搜索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它旨在找到给定目标的解决方案。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搜索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就介绍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基本原理、算法实现等内容。
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定义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readth first search algorithm)是一种图形搜索算法,通常用于图形或树数据结构中对所有可能的节点遍历和搜索。
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中,所有的节点都会被遍历和搜索,遍历和搜索的先后顺序是一层一层向下遍历。
例如,给定一棵树,从根开始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一层一层遍历该树,就是一种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三、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实现主要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1.定义一个队列。
队列用来存储当前还没有被遍历和搜索的节点。
初始状态下,队列只有根节点。
2.取出队列的第一个元素,并检查它所有的未访问邻居(也就是它的子节点)。
将这些邻居添加到队列末尾。
3.重复第二步,直到队列为空。
这意味着搜索已经完成,所有的节点都被遍历和搜索了。
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一个关键点是如何存储节点的邻居。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这样可以快速访问节点的邻居。
在邻接表中,每个节点具有一个包含它邻居的链表或向量,并提供查询一个节点的邻居列表的方法。
四、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应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迷宫问题。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用于解决迷宫问题,在迷宫中按照固定的方向朝着出口前进。
2.游戏AI。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用于设计游戏AI,让游戏人物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移动。
3.图像处理。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在图像处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像素聚类、图像分割等。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图搜索算法,其核心思想是从给定的图中找出所有可达到的节点,且按照距离源节点的距离依次访问。
本文将简要介绍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一、算法原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使用队列来辅助实现。
首先,将起始节点加入队列中,并将其标记为已访问。
然后,以队列为基础进行迭代,每次取出队列的头部元素,并访问其相邻节点。
若该节点未被访问过,则将其加入队列末尾,并标记为已访问。
如此反复,直到队列为空,即完成了对图中所有可达节点的搜索。
二、算法应用1. 图的遍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应用于图的遍历问题。
通过遍历整个图,可以找到图中所有节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访问。
这在路径搜索、网络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最短路径问题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解决带权图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通过记录距离源节点的距离,并在扩展节点时更新距离值,可以找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
这在地图导航、网络路由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连通性检测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用于检测图中的连通性。
通过从一个节点开始进行广度优先搜索,若最终访问到的节点数量等于图中的节点总数,则说明图是连通的;否则,图是不连通的。
这对于网络拓扑分析、社交网络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算法优势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算法的鲁棒性强: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不受图中路径的选择和权重的影响,能够找到图中的所有可达节点。
2. 算法的可预测性好: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访问节点的顺序是可预测的,从而有效地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
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低:在保证搜索所有节点的前提下,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能够高效地完成搜索任务。
四、算法实现步骤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实现步骤如下:1. 创建一个队列,并将起始节点加入队列中。
2. 标记起始节点为已访问。
3. 当队列不为空时,执行以下步骤:- 取出队列的头部元素,并访问该节点。
- 遍历该节点的相邻节点,若某个相邻节点未被访问过,则将其加入队列末尾,并标记为已访问。
广度优先遍历实现原理
广度优先遍历实现原理广度优先遍历(Breadth-First Search, BFS)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或图的算法。
这种算法从根节点开始,访问其所有相邻的节点,然后对每个相邻节点执行相同的操作。
这个过程会继续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
广度优先遍历的原理如下:1. 队列的使用:广度优先遍历的核心思想是使用队列(先进先出,FIFO)。
开始时,将根节点放入队列。
2. 访问节点的邻居:从队列的前端取出节点,然后访问该节点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居节点。
将这些邻居节点加入队列的尾部。
3. 重复过程: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队列为空,这意味着所有可达的节点都已被访问。
在实现广度优先遍历时,通常需要使用一个数组或列表来存储所有节点的状态(例如,已访问或未访问)。
开始时,所有节点都标记为未访问。
然后,从根节点开始,将其标记为已访问,并将其放入队列中。
接下来,从队列中取出节点,并标记其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居节点为已访问,然后将这些邻居节点加入队列。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队列为空。
以下是广度优先遍历的伪代码:```pythonfunction BFS(root):创建一个队列 Q创建一个集合/哈希 set S 来存储已访问的节点将 root 加入 Q 和 Swhile Q 不为空:current_node = () 取出队列中的第一个元素对 current_node 进行需要的操作(例如打印节点的值)对于 current_node 的每一个未被访问过的邻居节点 neighbor:将 neighbor 加入 Q 和 S```这就是广度优先遍历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广度优先双向搜索1.1 广度双向搜索的概念所谓双向搜索指的是搜索沿两个力向同时进行:正向搜索:从初始结点向目标结点方向搜索;逆向搜索:从目标结点向初始结点方向搜索;当两个方向的搜索生成同一子结点时终止此搜索过程。
1. 2 广度双向搜索算法广度双向搜索通常有两中方法:1. 两个方向交替扩展2. 选择结点个数较少的那个力向先扩展.方法2克服了两方向结点的生成速度不平衡的状态,明显提高了效率。
算法说明:设置两个队列c:array[0..1,1..maxn] of jid,分别表示正向和逆向的扩展队列。
设置两个头指针head:array[0..1] of integer 分别表示正向和逆向当前将扩展结点的头指针。
设置两个尾指针tail:array[0..1] of integer 分别表示正向和逆向的尾指针。
maxn表示队列最大长度。
算法描述如下:1.主程序代码repeat{选择节点数较少且队列未空、未满的方向先扩展}if (tail[0]<=tail[1]) and not((head[0]>=tail[0])or(tail[0]>=maxn)) then expand(0);if (tail[1]<=tail[0]) and not((head[1]>=tail[1])or(tail[1]>=maxn)) then expand(1);{如果一方搜索终止,继续另一方的搜索,直到两个方向都终止}if not((head[0]>=tail[0])or(tail[0]>=maxn)) then expand(0);if not((head[1]>=tail[1])or(tail[1]>=maxn)) then expand(1);Until ((head[0]>=tail[0])or(tail[0]>=maxn)) And ((head[1]>=tail[1])or(tail[1]>=maxn))2.expand(st:0..1)程序代码如下:inc(head[st];取出队列当前待扩展的结点c[st,head[st]]for i:=1 to maxk dobeginif tail[st]>=maxn then exit;inc(tail[st]);产生新结点;check(st);{检查新节点是否重复}end;3.check(st:0..1)程序代码:for i:=1 to tail[st]-1 doif c[st,tail[st]]^.*=c[st,i]^.* then begin dec(tail[st]);exit end;bool(st);{如果节点不重复,再判断是否到达目标状态}4.bool(st:0..1)程序代码:for i:=1 to tail[1-st] doif c[st,tail[st]]^.*=c[1-st,i]^.* then print(st,tail[st],i);{如果双向搜索相遇(即得到同一节点),则输出结果} 5.print(st,tail,k)程序代码:if st=0 then begin print0(tail);print1(k) end;else begin print0(k);print1(tail) end;6.print0(m)程序代码:if m<>0 then begin print(c[0,m]^.f);输出c[0,m]^.* end;{输出正方向上产生的结点}7.print1(m)程序代码;n:=c[1,m]^.fwhile m<>0begin输出c[1,n]^.*;n:=c[1,n]^.f;end{输出反方向上产生的结点}1.3 例题与习题例1:8数码难题:2 83 1 2 31 6 4 -> 8 4(用最少的步数)7 5 7 6 5程序如下:program num8;const maxn=4000;type jid=recordstr:string[9];f:0..maxn;dep:byte;end;bin=0..1;var c:array[0..1,1..maxn] of ^jid;head,tail:array[0..1] of integer;start,goal:string[9];procedure init;var i,j:integer;beginstart:='283164705';goal:='123804765';for i:=0 to 1 dofor j:=1 to maxn donew(c[i,j]);c[0,1]^.str:=start; c[0,1]^.f:=0; c[0,1]^.dep:=0;c[1,1]^.str:=goal; c[1,1]^.f:=0; c[1,1]^.dep:=0;for i:=0 to 1 dobegin head[i]:=0;tail[i]:=1;end;end;procedure print(st:bin;tail,k:integer);procedure print0(m:integer);beginif m<>0 thenbegin print0(c[0,m]^.f);writeln(c[0,m]^.str) end;end;procedure print1(m:integer);var n:integer;beginn:=c[1,m]^.f;while n<>0 dobegin writeln(c[1,n]^.str); n:=c[1,n]^.f end;end;beginif st=0 thenbegin writeln('step=',c[0,tail]^.dep+c[1,k]^.dep);print0(tail); print1(k);endelse begin writeln('step=',c[0,k]^.dep+c[1,tail]^.dep);print0(k); print1(tail); end ;halt;end;procedure check(st:bin);procedure bool(st:bin);var i:integer;beginfor i:=1 to tail[1-st] doif c[st,tail[st]]^.str=c[1-st,i]^.str then print(st,tail[st],i); end;var i:integer;beginfor i:=1 to tail[st]-1 doif c[st,tail[st]]^.str=c[st,i]^.str thenbegin dec(tail[st]);exit end;bool(st);end;procedure expand(st:bin);var i,p0,p1,d:integer;str0,str1:string[9];begininc(head[st]);str0:=c[st,head[st]]^.str;d:=c[st,head[st]]^.dep;p0:=pos('0',str0);for i:=1 to 4 dobeginif tail[st]>=maxn then exit;p1:=p0+2*i-5;if (p1 in [1..9]) and not ((p0=3) and (p1=4))and not((p0=4)and (p1=3))and not((p0=6)and(p1=7))and not((p0=7)and(p1=6))thenbegininc(tail[st]);str1:=str0;str1[p0]:=str1[p1];str1[p1]:='0';c[st,tail[st]]^.str:=str1;c[st,tail[st]]^.f:=head[st];c[st,tail[st]]^.dep:=d+1;check(st);end;end;end;begininit;check(0);repeatif (tail[0]<=tail[1]) and not((head[0]>=tail[0])or(tail[0]>=maxn))then expand(0);if (tail[1]<=tail[0]) and not((head[1]>=tail[1])or(tail[1]>=maxn))then expand(1);if not((head[0]>=tail[0])or(tail[0]>=maxn)) then expand(0);if not((head[1]>=tail[1])or(tail[1]>=maxn)) then expand(1);Until((head[0]>=tail[0])or(tail[0]>=maxn))And((head[1]>=tail[1])or(tail[1]>=maxn));writeln('No answer');end.练习:1.[问题描述]:已知有两个字串A$, B$ 及一组字串变换的规则(至多6个规则):A1$ -> B1$A2$ -> B2$规则的含义为:在A$中的子串A1$ 可以变换为B1$、A2$ 可以变换为B2$ …。
例如:A$='abcd'B$='xyz'变换规则为:‘abc’->‘xu’‘ud’->‘y’‘y’->‘yz’则此时,A$ 可以经过一系列的变换变为B$,其变换的过程为:‘abcd’->‘xud’->‘xy’->‘xyz’共进行了三次变换,使得A$ 变换为B$。
[输入]:键盘输人文件名。
文件格式如下:A$ B$A1$ B1$ \A2$ B2$ |-> 变换规则... ... /所有字符串长度的上限为20。
[输出]:输出至屏幕。
格式如下:若在10 步(包含10步)以内能将A$ 变换为B$ ,则输出最少的变换步数;否则输出"NO ANSWER!"[输入输出样例]b.in:abcd xyzabc xuud yy yz屏幕显示:3图1可经过下列三个变换1)上下行互换图1可变换如下2)第一行同时循环右移一个格图1可变换如下:3)中间四个格顺时针旋转一格图1可变换为输入初态和目态;输出变换步数和变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