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体育教学设计
人教版体育和健康八年级全一册 第八章《健美操》 教学设计
![人教版体育和健康八年级全一册 第八章《健美操》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a1419efc4ffe473268ab49.png)
健美操课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八年级) 健美操基本步伐课的教学设计龙岩市龙岩一中分校高锦芳一、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本着全体参与、简单易行,激发兴趣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本次课围绕健身健美操基本步伐教学内容展开,通过递进式教学模式和启发式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基本掌握基本步伐动作要领提高学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和培养良好的乐感,再通过分组练习形式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合作的意识以及大方自信、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健美操模块中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健美操运动是一项符合中学生需求的运动项目,它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是以基本步伐为主,通过动作组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即将基本步伐配合简单的上肢动作,在音乐或节拍的伴奏下,通过上下肢动作路线以及节奏变化等方式完成练习。
健美操单元时数为8节,本课是单元教学的第1课次,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及组合的同时,了解健美操运动规律,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形成良好的动作意识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掌握健美操成套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水平四(八年级)学生共40人,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有较强的模仿力、表现力和求知欲,渴望了解和接触新兴的运动项目,且个性较突出,对于枯燥,技术较高的内容不易接受,也太不感兴趣,对于直观,易于模仿的内容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八年级学生在已有广播操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法、重复训练法、分组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手段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并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动起来使其在动感美妙的音乐中快乐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依据指导思想、学情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制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和技能目标:体验健身健美操基本步伐与音乐的配合及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性,了解健美操的特点,提高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新2024秋季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人教版全一册《第八章球类运动》
![新2024秋季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人教版全一册《第八章球类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c2acc7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4.png)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人教版全一册《第八章球类运动》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至少两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的基本规则、技术动作和战术原理;提高球类运动的基本技能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比赛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学会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培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运动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增强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公平竞争和尊重对手的良好体育道德风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球类运动的基本规则、技术动作和战术原理的讲解与示范;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与提升。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比赛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战术意识。
三、教学资源•教材:《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人教版全一册第八章内容•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球类运动视频、图片、规则说明等•球场及运动器材:篮球场、足球场及相应器材(篮球、足球、球门等)•安全防护用品:运动服、运动鞋、护膝、护腕等四、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教师亲自示范技术动作,详细讲解规则与战术。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练习。
•比赛实践法:组织小组间或班级间的友谊赛,让学生在实战中检验所学技能。
•反馈调整法: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和改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一段精彩的球类运动比赛视频(如NBA篮球赛、世界杯足球赛),引导学生观看并讨论比赛中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兴趣。
•引入话题:简要介绍球类运动的历史、种类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引出本章学习主题。
2. 新课教学•规则讲解:以篮球或足球为例,详细讲解比赛规则、裁判手势及判罚标准。
•技术示范:教师示范基本技术动作(如篮球的运球、投篮;足球的传球、射门等),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人教版四年级体育下册教案第8单元体育运动八(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体育下册教案第8单元体育运动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c4aa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c.png)
人教版四年级体育下册教案第8单元体育运动八(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体育下册教案第八单元体育运动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田径项目中短跑的基本技能。
2. 了解短跑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短跑的技术要领。
2. 短跑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热身活动- 进行全身放松操,准备身体。
- 进行简单的跑步热身,活跃身体。
2. 技术讲解- 介绍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起跑姿势、冲刺姿势和动作。
- 演示正确的短跑动作,带领学生模仿练。
3. 练操作-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短跑练。
-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进行短跑,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4. 规则和注意事项- 解释短跑比赛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线路标记、起跑信号等。
- 强调比赛中的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5. 实践比赛- 进行短跑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
- 鼓励学生互相观摩和研究。
6. 总结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重点。
-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中的动作和姿势是否正确。
2. 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进步程度。
3. 学生自评和互评。
五、教学延伸1. 继续练短跑技术,并且参加更高级的比赛。
2. 结合田径比赛的规则,进行其他相关项目的教学和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短跑技术和竞技意识,通过实践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作逐渐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赛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公平竞争,引导学生理解比赛中的规则和精神。
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
![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33d47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3.png)
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健康素养。
本文将介绍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探讨如何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一、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体育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体育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即要符合体育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体系。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针对性。
体育教学设计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3.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体育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和差异性。
体育教学设计应注重体验式教学和情景模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并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给予个别化指导和关怀。
5.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体育教学设计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为教学提供有力的反馈和指导。
二、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的步骤体育教学设计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 教育教学需求分析。
在开始设计体育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教育背景、学习特点、体育水平等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明确教育教学的需求和目标。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育教学需求的分析结果,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通常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3.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的结构,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方式。
4.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示范教学法、问题解决法、对抗性教学法等。
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 教学设计
![《体育》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97f7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3.png)
《体育》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在教育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不高,甚至有些学生还对体育持有消极态度。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包括体育术语、运动规则、健康常识等。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教学内容安排第一部分:课堂导入1.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和兴趣。
2.通过简单的运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
第二部分:新课学习1.讲解体育的重要性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及其规则。
3.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优秀运动员的风采,激发学生对于运动的热情。
4.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技巧和注意事项。
5.进行运动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的乐趣。
第三部分:巩固提高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
2.组织小型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3.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
4.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部分: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3.鼓励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4.预告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学习期待。
四、教学方法选择1.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运动员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运动实践。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能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8cec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3.png)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详细内容包括:篮球基本技术训练、团队配合练习以及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让学生了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提高比赛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篮球基本技术的熟练掌握,团队配合的默契。
重点:篮球基本技术训练,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篮球架、口哨、计时器。
学具:篮球、运动服、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比赛,引导学生发现比赛中存在的问题。
2. 篮球基本技术训练(10分钟)(1)运球: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训练。
(2)传球: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原地传球、行进间传球训练。
(3)投篮: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原地投篮、跳投训练。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三角传球、挡拆配合等团队配合练习。
4. 篮球比赛规则介绍(5分钟)结合实际比赛,为学生讲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5.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篮球比赛中常见的违例现象。
(2)讲解篮球比赛中如何正确防守。
6.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要求运用所学技术,注意团队配合。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2. 篮球比赛规则:违例现象、正确防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篮球基本技术训练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基本技术训练、团队配合练习、规则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篮球基本技术,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能够充分参与课堂。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篮球基本技术训练的熟练程度。
3. 篮球比赛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精彩教案全套完整版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精彩教案全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24f3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f.png)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精彩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篮球基本技术”。
内容包括篮球基本站立姿势、运球、传球、投篮等核心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站立姿势,提高动作准确性;2. 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等篮球基本技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篮球基本站立姿势、运球、传球、投篮技术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准确性,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篮球架、口哨、计时器;2. 学具:篮球服、运动鞋、篮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篮球基本站立姿势教学(5分钟)讲解并示范篮球基本站立姿势,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运球教学(10分钟)讲解并示范运球技术,强调运球时的手腕灵活性和眼睛观察力;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传球教学(10分钟)讲解并示范传球技术,强调传球时的准确性及力度控制;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5. 投篮教学(10分钟)讲解并示范投篮技术,强调投篮时的手腕、腰腹力量;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6. 团队合作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基本站立姿势2. 运球技术动作要领3. 传球技术动作要领4. 投篮技术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2. 作业题目:拍摄一段自己在课后练习篮球的视频,展示所学技术。
答案:学生拍摄视频,至指定平台,供教师评价和同学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篮球社团或校队,提高篮球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关注国内外篮球比赛,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篮球素养。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精品教案全套完整版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精品教案全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9c85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6.png)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精品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具体内容为第三节“篮球基本技术”,主要包括篮球的基本运球、传球和投篮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运球、传球和投篮技术,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篮球基本技术的熟练运用和动作协调性。
教学重点: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技术的正确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篮球架、哨子、记分牌。
学具:篮球服、篮球鞋、运动饮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篮球接力比赛,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课堂氛围。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篮球的基本运球、传球和投篮技术,强调动作要领。
3. 示范演示(10分钟)教师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4. 分组练习(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动作,进行讲解和纠正。
6.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2. 动作要领运球:低姿势,手腕灵活,目视前方。
传球:双手持球,肘部微屈,用力适中。
投篮:脚尖对篮,手臂伸直,手腕翻转向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录制一段自己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练习的视频,并至班级群。
2. 答案学生的视频中,正确展示篮球基本技术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篮球活动,组织亲子篮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篮球兴趣。
推荐学生观看篮球比赛,了解篮球比赛规则,提高篮球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分组练习的指导方法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篮球基本技术的正确动作要领,难点在于技术的熟练运用和动作协调性。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fa6d7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3.png)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具体内容包括篮球基本技术、战术配合以及体能训练。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3节“篮球基本技术训练”和第4节“篮球战术配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篮球战术配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篮球基本技术的熟练运用、战术配合的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战术配合的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场、篮球、口哨、计时器、教学挂图。
2. 学具:篮球、运动服、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篮球基本技术训练(20分钟)(1)运球:讲解示范运球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传球:讲解示范传球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投篮:讲解示范投篮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篮球战术配合练习(20分钟)(1)讲解示范战术配合,如挡拆、快攻等。
(2)学生分组进行战术配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体能训练(10分钟)(1)进行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如折返跑、立定跳远等。
(2)学生分组进行体能训练,教师监督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2. 篮球战术配合:挡拆、快攻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熟练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作业题目:设计一场篮球比赛,要求包含至少两种战术配合。
答案:比赛设计方案及战术配合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术、战术,提高篮球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篮球比赛,提升竞技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2. 篮球战术配合的实践应用3. 体能训练的针对性与效果5.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篮球基本技术是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91e53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3.png)
2024年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详细内容涉及排球的基本技术及战术运用。
具体包括:排球的基本发球、接球、扣球技术,以及简单的一传、二传战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如发球、接球、扣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了解并运用简单排球战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排球技术的协调性与连贯性。
教学重点: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及战术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排球、教学视频、记分牌。
2. 学具:运动服、运动鞋、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排球比赛,教师观察并指出学生在技术上的不足。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视频,讲解排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及战术运用。
3. 技术训练(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发球、接球、扣球技术,教师逐一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举例讲解一传、二传战术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实战演练,运用所学技术及战术。
六、板书设计1. 排球基本技术:发球、接球、扣球2. 排球简单战术:一传、二传3. 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录制自己进行排球基本技术练习的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答案:视频展示学生的技术动作,教师进行线上指导。
2. 作业题目:课后与家人或朋友进行排球比赛,尝试运用所学战术。
答案:学生分享比赛心得,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方面,可推荐学生观看高水平排球比赛,了解更多排球技术及战术,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排球比赛,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2. 技术训练的个别指导3. 例题讲解的实用性4. 作业设计的互动性和反馈机制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避免出现部分学生观看的现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八章《短棍》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八章《短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47d17089eb172dec63b721.png)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八章《短棍》教学设计健身棍(短棍)棍,是最早的兵器之一。
早在原始时代人们便利用树枝制成的棍棒进行防御自卫和猎取食物,但仍属于人的本能活动和生产活动,还谈不上棍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古代战争中,棍成为兵器之一。
由于战斗的需要,比现在的棍要长得多,约有3米多长。
战争中,人们总结积累了棍的攻防方法。
当棍一旦从战争中的兵器植根到民间,人们用以防身、健身,便出现了更为丰富的棍法,逐渐发展成为棍术。
初中学习的是短棍,一类长左右,比现在竞赛比赛的棍要短一些。
主要是便于学生学练,也适合于班级人数多等教学,但其棍法等跟长棍相同。
短棍套路由12个动作组成,其中包括劈、拔、戳、盖、抡、挑等棍法。
其运动特点是快速、勇猛、刚劲有力,练起来混法密集,风格泼辣,节奏鲜明,呼呼生风,“故有棍打一片”的说法。
数学中要首先教持棍法和握棍法,然后教棍法,最后教套路。
要求做到身械合一,协调完整,珍神到位舒展有力。
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棍、练好棍的信心。
1.短棍的简介,棍的部分名称2.棍的基本握法(1)正握棍的握法通常以双手握在棍身后段,虎口均朝棍梢一端为“正握”。
(2)对手握法两手虎口相对,为“对手握法”。
(3)螺把双手立舞花、云拨棍等,常采用螺把。
如“滑把”、“换把”都采用此握法。
(4)钳把握棍有时棍法要求腕部灵活运转,除虎口处的拇指与食指握棍,其余三指松开,称为“钳把握棍”。
(5)交叉握法。
3.基本棍法(1)劈棍①两脚并步站立,两手满把正握,右手握于棍身中后段,左手握于棍把处,将棍直举于体右侧,目视左前方。
②左脚向右跨出一大步,身体左转90°,同时两手用力将棍由上向前、向下直劈,力达棍身前段和棍梢。
要点:下劈要快速有力,但不可僵便,右手可伴用下臂微向下滑把,使两臂微屈;上下须配合协调,步略先于棍到位。
棍法含义:属主要距离攻击方法,主要劈击对方头、肩等部位,也可劈击前臂以击落对方手中器械。
劈棍主要有半圆劈棍、抡圆劈棍和斜劈棍。
2024年初二体育排球公开课教案
![2024年初二体育排球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1d8f9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3.png)
2024年初二体育排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具体内容为第三节《排球运动》。
详细内容包括排球的基本技术(发球、传球、扣球、拦网)、比赛规则、团队配合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如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3. 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排球的基本技术(发球、传球、扣球、拦网)和团队配合。
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技术的熟练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排球、排球网、记分牌、口哨等。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护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比赛规则和基本技术。
(2)讲解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的技术要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发球技术:以正面下手发球为例,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2)传球技术:以正面双手传球为例,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扣球技术:以正面扣球为例,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4)拦网技术: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15分钟)(1)分组练习发球、传球、扣球、拦网技术。
(2)进行团队配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排球基本技术:发球、传球、扣球、拦网2. 比赛规则:得分、轮换、位置等3. 团队配合:默契、协作、拼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观看一场排球比赛,分析比赛中的团队配合和战术运用。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排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教学设计(教案)体育
![教学设计(教案)体育](https://img.taocdn.com/s3/m/50f712c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a.png)
教学设计(教案)体育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2. 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内涵和关系。
2.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介绍常见的体育锻炼方法,如跑步、游泳、健身操等,并讲解体育锻炼的原则,如适量、均衡、持续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锻炼的体验和感受,分享健康生活的方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体育锻炼方法和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指标。
3. 培养学生的运动生理学思维和科学锻炼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运动系统:讲解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等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运动生理学基本知识: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指标,如心率、血压、体温等。
3. 科学锻炼的意识: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运动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常用指标。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心率、血压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知识和指标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一、教学目标:1.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基本技能: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如传球、射门、跳跃等。
2. 体育运动技巧:介绍体育运动中的高级技巧,如旋转、翻转等。
体育课堂教学方案小学体育第三册第八章
![体育课堂教学方案小学体育第三册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3edd2e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f.png)
体育课堂教学方案小学体育第三册第八章体育课堂教学方案第八章:小学体育引言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体育作为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的基础阶段,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本文将按照《小学体育第三册第八章》的内容要求,提出一套体育课堂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一、目标体育课的目标是通过体育运动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合作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学生的基本体能,包括力量、速度、柔韧性和耐力。
2.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技巧,如投掷、跳跃、奔跑等。
4.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根据小学体育第三册第八章的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大课间操:通过大课间操的方式,活跃学生身体,增强学生集体活动的合作意识。
2. 足球:学生通过学习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跳绳:通过跳绳的动作,锻炼学生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并提高学生的协调性。
4. 跳高:学生通过学习跳高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5. 游泳:通过学习游泳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水性和自救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通过示范动作,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
2.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循序渐进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体育运动的难度逐渐增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大课间操(10分钟):每堂体育课开始前进行大课间操,包括舞蹈操、广播体操等,以活跃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集体活动的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设计单元计划教案
![体育教学设计单元计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0d6f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c.png)
体育教学设计单元计划优秀教案一、第一章节:教学目标与学生分析1. 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体育教学设计。
2. 学生分析:(1)学生年龄:10-12岁(2)学生性别:男女混合(3)学生体育水平:中等水平二、第二章节:教学内容与资源1. 教学内容:(1)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体育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 教学资源:(1)教材:体育教学设计教材。
(2)教具:投影仪、电脑、白板、教学卡片。
三、第三章节:教学步骤与方法1.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体育教学案例引入体育教学设计的话题。
(2)新课:讲解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实践: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节体育课程。
(4)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5)总结:总结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实践法:学生分组设计体育课程,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第四章节: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学生设计能力:评价学生设计的体育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2. 教学反思:(1)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学生学习效果: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五、第五章节:教学拓展与建议1. 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其他学校的体育课程,了解他们的教学设计。
(2)邀请体育教师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教学设计和经验。
2. 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设计的实践,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
(2)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设计任务。
(3)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方法。
第八章 体育教学设计
![第八章 体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b0d36e2f60ddccdb38a02a.png)
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1-2节体育教学设计概述体育教学设计的中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说出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理解体育教学设计的作用。
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及要求。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法,学生能意识到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授课学时】2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2.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法、案例法。
3.讲授法【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与方法】一、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1、概念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学生、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环境以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优化。
内涵:1)详细分析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以达到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2)教学行动方案的设计过程,动态性3)它既具有教学设计的一般性,又有体育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采用理论联系实践法,讨论其概念。
2、体育教学设计的作用1)有助于突出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2)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3)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体育教学效果3、体育教学设计的程序与要素1)教学内容分析2)教学对象分析3)教学目标设计4)教学策略设计5)教学流程设计6)教学效果评价设计7)教案采用讲授法、案例法,探讨体育教学设计各要素的基本要求。
二、中观教学设计及单元教学设计(一)水平教学设计1、水平教学设计的要求1)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3)合理搭配体育教学内容2、水平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1)确定同一水平的不同领域的体育教学目标2)确定每个学年、学期的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并把它分配到每个学期中去。
采用教师讲授及学生自学法,了解水平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步骤。
(二)学期教学设计1、学期教学设计要求1)教材的安排应考虑系统性和连贯性,并注意教材的季节特点。
2)教材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生理负担。
(每次课的新内容容量及难易程度)3)确定各项教材的排列方法。
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d1bd4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8.png)
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学生能够提高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游戏、比赛等方法,让学生提高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法,让学生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如何让学生提高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如何让学生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2. 示范法示范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示范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示范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3. 练习法练习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练习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练习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4.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提高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5. 比赛法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提高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
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
2. 讲授新课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跑步、跳远、跳绳等。
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水平,如速度、力量、耐力等。
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a5198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d.png)
体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和体育道德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体育教学展开,包括以下内容:体育项目的介绍和规则:学生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体育技能的训练和提升:学生通过体育技能的训练和提升,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的培养,加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参与,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全面成长。
体育文化和体育道德意识:学生了解体育的文化背景和道德意识,培养体育文化和体育道德意识。
教学步骤体育项目的介绍和规则:学生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体育技能的训练和提升:学生通过体育技能的训练和提升,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的培养,加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参与,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全面成长。
体育文化和体育道德意识:学生了解体育的文化背景和道德意识,培养体育文化和体育道德意识。
教学资源不同体育项目的相关资料和器材。
体育技能的训练和提升的指导材料。
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的培养的活动方案。
体育文化和体育道德意识的教材和案例。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体育运动表现和团队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竞技精神,以及对体育文化和体育道德意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运动表现的技巧、团队合作的效果和讨论的参与度进行评价。
体育四年级第八章教学方案
![体育四年级第八章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f0ca3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b.png)
体育四年级第八章教学方案一、前言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教学方案旨在以四年级第八章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了解四年级第八章的内容,包括跨栏跑、立定跳远、投掷、拔河等项目的规则和技巧要领。
2. 技能目标:掌握跨栏跑、立定跳远、投掷、拔河等项目的动作要领,提高技术水平。
3. 心肺功能目标:通过体育活动的进行,培养学生的耐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跨栏跑教学内容:跨栏跑是一项强化身体协调能力和敏捷性的运动。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规则,如起跑动作、跨栏的高度和间隔等,再进行示范和指导。
鼓励学生多练习,逐渐提高技术水平。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向学生介绍跨栏跑的规则和要领。
- 示范法:教师进行跨栏跑的示范动作,并让学生观摩。
- 练习法:学生进行跨栏跑的基本动作练习,并逐步增加难度。
2. 立定跳远教学内容:立定跳远是一项培养学生爆发力和协调性的运动。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立定跳远的规则和技巧,如起跳姿势、腿部力量的运用等,然后进行示范和指导,逐渐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向学生介绍立定跳远的规则和技巧。
- 示范法:教师进行立定跳远的示范动作,并让学生观摩。
- 练习法: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基础动作练习,逐渐增加跳远的距离。
3. 投掷教学内容:投掷是培养学生手臂力量和准确性的运动。
教师可以先介绍投掷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抓握物体的方法、身体姿势的正确摆放等,然后进行示范和指导。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向学生介绍投掷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 示范法:教师进行投掷的示范动作,并让学生观摩。
- 练习法:学生进行投掷的基本技术练习,逐渐增加投掷的距离或准确度。
4. 拔河教学内容:拔河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运动。
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拉力比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1-2节体育教学设计概述体育教学设计的中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说出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理解体育教学设计的作用。
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及要求。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法,学生能意识到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
【授课学时】
2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多媒体教学手段
2.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法、案例法。
3.讲授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
1、概念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学生、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环境以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优化。
内涵:
1)详细分析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以达到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2)教学行动方案的设计过程,动态性
3)它既具有教学设计的一般性,又有体育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采用理论联系实践法,讨论其概念。
2、体育教学设计的作用
1)有助于突出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体育教学效果
3、体育教学设计的程序与要素
1)教学内容分析
2)教学对象分析
3)教学目标设计
4)教学策略设计
5)教学流程设计
6)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7)教案
采用讲授法、案例法,探讨体育教学设计各要素的基本要求。
二、中观教学设计及单元教学设计
(一)水平教学设计
1、水平教学设计的要求
1)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3)合理搭配体育教学内容
2、水平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确定同一水平的不同领域的体育教学目标
2)确定每个学年、学期的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并把它分配到每个学期中去。
采用教师讲授及学生自学法,了解水平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步骤。
(二)学期教学设计
1、学期教学设计要求
1)教材的安排应考虑系统性和连贯性,并注意教材的季节特点。
2)教材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生理负担。
(每次课的新内容容量及难易程度)
3)确定各项教材的排列方法。
2、步骤:
1)以水平教学目标为依据,确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计算出各项教材在该学期出现的次数。
3)制定考核项目和重点教材,按教材出现的课次系统的安排到每次课程中去。
采用教师讲授及学生自学法,了解水平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步骤。
(三)单元教学设计
1、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
2)正确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手段
2、步骤
1)确定该教材总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2)根据总目标,确定每次课的教学目标
3)确定每次课的重点与难点
4)确定每次课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5)确定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采用自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试着写一个单元教学设计。
【本课小结】
1、体育教学设计的内涵及作用?
2、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
3、阐述体育教学单元设计的要求。
【课后思考与练习】
请论述中观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的关系。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