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性格特征

合集下载

知人论事之——纳兰性德

知人论事之——纳兰性德

四、诗人的爱情与家庭:
•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 之女为妻,赐淑人。 • 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 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 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 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 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 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 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
• 纳兰被誉为“满清第 一词人”、“第一学 人”, 菩萨蛮 百花独一枝 -祭纳兰 梅香不染冰心在 冰心尽是真真爱 奇秀自然痴 百花独一枝 相思无可籍 雁字谁人写 风落好文章 可怜春叶黄
六、具体赏析名家名篇: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词的背景: 】
• 还要深思一层,“言 之有物”之“物”究 竟能否落实呢?有文 章指出这首词借咏柳 而寄寓对亡妻的哀思, 实亦即悼亡之作。作 为一种猜测容或可以, 但作为学术研究,在 本篇不能肯定作年在 其妻逝世之后的情况 下,则不可以武断地 这样定论。如果说里 面寄托有纳兰一贯婉 转哀凉的身世之感, 那也就足够了。
纳兰性德担任侍卫期间,曾多次跟随康熙出巡,宠 遇非常。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性德随御驾东巡、 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下了这词, 成就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你想 到了 吗?
• 上阕写山水行程。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 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的 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 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只从 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可体会 无二。 •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 “夜”,过渡自然。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 着,风雪交加嘛,一更接一更,真是吵死个 人。写景毕竟为抒情。词人身为侍卫之职, 一生多鞍马劳役。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 外长久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 的思念,对家中的温暖的渴望。 • 这首词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齐的 对称之美。

浅析纳兰性德的性格

浅析纳兰性德的性格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纳兰性德的性格陈元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初一大词人,在清初的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词主情,满含着感伤的情调。

词由心生,笔者主要结合他的部分词作来浅析其性格特征。

关键词:纳兰性德;诗词;性格特征;伤感多情[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90-01披览《纳兰词》,我们能体味到他诗词语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身心备受煎熬,怨愤幽恨,执着无奈的矛盾情态。

文人的性格个性和思想感情决定着语言的格调,因此,我们可从纳兰性德的词作中,推断其性格特征。

一、敏感,忧患“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

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

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

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

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满庭芳》据考证该词是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巡幸关外,驻足于祖先曾浴血奋战过的地方时所写。

从表面看,这只是一首普通怀古诗,但若联系起纳兰家族史来看,就非字面上那么简单。

它潜藏着纳兰氏与爱新觉罗氏之间的世仇史。

虽然纳兰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政治也比较清明的康熙王朝初期,但敏感的纳兰却洞察到封建王朝繁荣背后所潜在的矛盾危机,在他的许多咏古词中发出的多为对末世的感叹之音。

例如《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此词为吊古伤今咏史之作,首句“今古河山无定据”便道出了古往今来,权力纷争不断,江山变化无常的客观历史现象。

此时的清王朝刚稳定不久,但谁又能保证会一直繁盛下去?从中我们感受到纳兰对于历史盛衰的感叹以及兴亡无常的喟叹,这也反映出他是一个异常敏感,具有时代忧患意识的人。

二、真挚多情、伤感孤独“此恨何时已。

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

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

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林德涛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长子,文武双全,娴熟经史,尤善填词。

康熙十五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侍卫。

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着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哀感顽艳,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纳兰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王国维评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

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在他不到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着有《通志堂集》,词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三百四十九首。

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词选中着名之本。

纳兰性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介公子。

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

纳兰生活在清顺治、康熙年间的高官显贵的家族之中。

他虽然拥有御前随驾侍卫的个人经历和荣华富贵的生活环境,但他在爱情上却因恋人未得和爱妻去世受到重创,造就了他的词充满哀叹伤悲。

他虽然能文能武,出类拔萃,却无法驾驭自己的情感,为情所困。

他的大部分词中传承了凄切婉约的词风,被称为“千古伤心”词人。

纳兰性德的这些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上他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特有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纳兰词”的主题风格情调体现在各个题材作品中:纳兰性德词的题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爱情阻隔、发妻早亡的哀怨;陪皇随驾,出塞行役时的感慨;赠友抒怀的情真意切。

贯穿其间的主线,是他热切追求人性的纯美,爱情的缠绵,友情的珍贵。

其作品的主旨情调是伤感哀怨之音。

其中尤以爱情、悼亡和乡思的题材最为凄婉动人。

(一)缠绵悱恻多情善感的情感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从纳兰容若词观其性情特征

从纳兰容若词观其性情特征

•艺术研究169【参考文献】[1]何杰民.论纳兰性德词[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2]关满春.浅析《饮水词》“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的个性艺术[J].黑龙江:青年文学家,2011.[3]李庆霞.论“花间”词风对纳兰词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作者简介:黄君娴,女,盐城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学生;汤军,女,副教授,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文/黄君娴 汤军从纳兰容若词观其性情特征摘要 纳兰容若是清初词坛代表词人,他的词是中国词作史上的又一巅峰。

《纳兰词》是纳兰一生的真实写照,彰显着纳兰容若至性纯真、多情感伤、压抑苦闷的性情特性。

关键词 纳兰容若;性情;至性纯真;多情感伤;压抑苦闷清代的词人纳兰是一个至情至性的文人,在其留下的三百多首词中,大部分都带有“殇情”色彩,即使是想要“一生一代一双人”,却也难逃“争教两处销魂”的悲剧命运,在面对感情时也不免感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1 至性纯真的心性从纳兰被人广为流传的词句中,不难看出纳兰是一个喜欢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在笔尖的人,他所作的词几乎都是性情使然,表现了当时最真实的内心想法。

虽说纳兰词读着令人肝肠寸断,但是其中还是有些许表达喜悦之情的诗词,例如《眼儿媚·重见星娥碧海槎》,这首词没有纳兰以往在词中透露的阴霾与忧伤,而是显露出特有欢喜之情,将与妻子见面时的所作所为用笔——记录下来,这在纳兰的词作中实属少见。

《眼儿媚》这首词是纳兰在与夫人许久未见,再次重逢时内心怀着激动与喜悦挥毫所作。

开篇就称见妻子一面,就像乘着碧海槎去天河见织女一面一般艰难。

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纳兰一向是个对于情感含蓄内敛之人,而在这首词中却毫无顾忌地写出了自己与妻子久别重逢时的喜悦之情。

如此直白地向世人表述自己情感的词作,对于纳兰来说其实并不多见。

此时“星娥”在干什么呢?“忍笑却盘鸦”,卢氏看到纳兰侍君归来,欣喜若狂,却强忍着笑容,在镜子前梳着她那乌黑的发髻。

纳兰性德词的特点

纳兰性德词的特点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纯任性灵,纤尘不染——浅谈纳兰性德词的特色学生姓名:陈玉婷学号: 118580046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11级专升本纯任性灵,纤尘不染——浅谈纳兰性德词的特色内容提要:纳兰性德,一个出生贵族家庭的性情中人,一个具有落拓无羁的性格,超逸脱俗的秉赋,出众的才华,敢于傲视功名的一等带刀侍卫,一个虽身在高门广厦,却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的少年才俊,一个能将爱情、友情、乡情揉碎了再捏成词,谱成曲,叫人不忍卒读,又令人百感交集的“清初第一词人”,“千古第一伤心人”。

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能叫当时“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实在是耐人寻味。

关键词:纳兰性德鲜明题材真纯特色独特环境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初词人,正黄旗人。

出身贵胄,其父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其本人天资聪颖,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深得皇帝宠信隆遇。

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哀感顽艳,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纳兰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王国维评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①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著有《通志堂集》②,词先后结集《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现存348首。

③纳兰词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其中以爱情(悼亡)词最哀感顽艳,引人共鸣。

纳兰生活在清顺治、康熙年间的高官显贵的家族之中,他虽然拥有御前随驾侍卫的个人经历和荣华富贵的生活环境,但他在爱情上却因恋人未得和爱妻去世受到重创,造就了他的词充满哀叹伤悲。

他虽然能文能武,出类拔萃,却无法驾驭自己的情感,为情所困。

他的大部分词中传承了凄切婉约的词风,被称为“千古伤心”词人。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作品与个人经历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作品与个人经历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作品与个人经历1. 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鹤亭,号张石山民,江南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他生活在康熙时期,是清代文人群体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位词人。

2. 纳兰性德的作品特点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浪漫主义色彩、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情感描述著称。

他的作品意境优美、含蓄隽永,常常描绘出一种悲凉忧伤、离愁别绪的氛围,给人以深沉而富有共鸣的感觉。

他对音乐与艺术的爱好也使得他在词歌方面具备了较高的造诣,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3. 纳兰性德个人经历纳兰性德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在家族早逝后由祖母抚养长大。

18岁时与堂弟纳兰容若一起应举人出仕,后来因得罪权贵而流落江南,开始以文学为生。

性德的一生充满了荒芜与沧桑,他多次遭受官场排挤和家族变故的打击,在此过程中饱尝世事无常之苦。

然而,这些挫折与困境也让他对悲欢离合、人生百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4. 纳兰性德的代表作品纳兰性德共创作了数百首词曲,留下了众多不朽的佳作。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有《长相思·山一程》、《浣溪沙·漠漠轻寒》等。

这些作品既能体现纳兰性德个人遭遇及情感体验,又具备普遍可感受到的哲思和艺术价值。

5. 对后世影响纳兰性德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以其独特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才华出众的词曲创作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开创了纳统派词风,成为清代中期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与思想对后来的文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以及个人经历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他的作品和探索他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清代文学和那个时代人们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词的题目是:《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词谱中似无此调,是纳兰自度曲。

纳兰情深词浅,然而却常有极直白动人的好句,象这里的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后面的所有句子,都变成了可有可无,几乎无法让人留下印象。

纳兰君,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情感,才能写出这么动人的句子?虽然出身达官显贵,但是拥有一颗向往平淡的经历的心;虽然满腹经纶,一生却淡泊名利;他是个风流才子,重情重义;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

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他的生活是安逸的,可是他却能体会到民间的疾苦,他爱写实,喜欢把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世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的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飘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而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荣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加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又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是“千古壮观”。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

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纳兰性德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他虽是出身于满族的豪门,但是在交友上,他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

纳兰性德的词作风格与文学修养

纳兰性德的词作风格与文学修养

纳兰性德的词作风格与文学修养引言在中国文学史上,纳兰性德被誉为词坛巨匠。

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文学修养而闻名,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纳兰性德的词作风格和他的文学修养,以展示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纳兰性德的词作风格独特的感慨和情感表达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感慨和情感表达而脱颖而出。

他善于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外界的感悟相结合,以此表达他对人生、爱情、孤独等议题的思考。

他的词作充满了伤感、忧愁和哀怨,常常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他内心的震撼和痛苦。

纤细精巧的艺术表达纳兰性德的词作风格以其纤细精巧的艺术表达而著称。

他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每个字和句子都充满了深意。

他的词作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增加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他的词作还注重音韵之美,采用押韵、平仄等技巧,使词作既有音乐之美,又具有文学之美。

细致入微的描写能力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细致入微的描写能力而备受赞赏。

他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的细节,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词作中所描绘的景物和情感。

他的描写常常以意象丰富的方式呈现,使词作更加生动有力。

纳兰性德的词作中的描写常伴随着感慨和情感,通过对细节的处理,揭示出人生的沧桑和无奈。

纳兰性德的文学修养博览群书的学识纳兰性德的文学修养得益于他的博览群书的学识。

他广泛阅读了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词、典籍、历史等。

这些阅读经验丰富了他的文学知识和修养,使他对古典文学的传统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纳兰性德的文学修养使他能够在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拓宽了他的写作视野。

深刻的哲学思考纳兰性德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在创作中展现出自己的深刻哲学思考。

他对人生、命运、爱情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并通过词作表达了他的见解和感悟。

纳兰性德的哲学思考赋予了他的词作更深层次的含义和价值,使词作超越了日常的琐碎,具有了更高的境界。

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纳兰性德的文学修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他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Establish standards and manage them well. January 26, 2023清词之盛,史称中兴,在芸芸优秀词人当中,人们把纳兰容若、朱竹诧、陈其年并列为三大词人;纳兰容若本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出身名门,其父是康朝名臣纳兰明珠;纳兰容若天资过人,精通经史,擅书道,工丹青,又善骑射,文武全才;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进殿考进士,成绩优异,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升为二等,最后升为一等;在当时,纳兰容若是人人羡慕的旷世奇才;作为当时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随康熙游历四方,和唱诗词,深得皇上器重;不过,在纳兰容若心中却厌倦庸俗的官场生活,无意功名富贵;人无完人,纳兰容若的一生得到了常人所没有的富贵与地位,但他失去的远远比他所得到的来得重要;纳兰容若少年之时恋上了某位女子,可惜后来这位女子被诏入宫中作康熙妃嫔,天子夺了心中所爱,作为殿下之臣又能如何古代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纳兰容若在十七岁时与卢氏成亲,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走出恋人入宫的阴影,后来相处之下渐生情愫,少年夫妻恩爱不在话下;无奈天意弄人,结发之妻却在她双十年华时病逝而去;自古诗人、词人俱是风流不羁,至情至性,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纳兰容若对名气、地位、富贵更无心一顾;续弦,却难圆旧梦,若不是对那份感情的执着,那些哀婉凄伤的词句便不会出现了;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他的内心充斥着矛盾、压抑、痛苦、悲观,一天天憔悴消瘦,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他一病不起,溘然长逝,终年三十一岁;纳兰容若博学多才,尤以词着称于世;传世的纳兰词是纳兰容若毕生词创作的总集,当时的文人学士俱有高度评价,在民间“家家争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当代,有不少评论指纳兰词“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纳兰容若的词多以抒发友情与爱情,没有描写祖国河山如何美好,也没有描写民间百姓如何疾苦;“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文人雅士写诗写词最重要的是发乎自然,情感真切,人类之间的情感是最为微妙的,能够在情感上有此境界的史上不多;翻阅纳兰词满目皆是愁、恨、泪、惆怅、断肠……单是一个“愁”字也用了九十多次,而每一个“愁”字在不同的词中意思也不同;纳兰容若一生所作甚多,只能选出部分我所喜爱的作品并稍作简释,由于古代诗词大多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细细品味,自有另一种感觉;闲话少叙,下面就来赏析一下纳兰容若的绝妙文笔;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这首词是容若悼念亡妻所作的,词句色调以青白为主,透出淡雅、悲伤感觉,概叹世间美好的事太短暂了,希望青春与爱情能够得到永生;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很喜爱这首词,上下阙的前三句壮志豪迈,后两句却婉约凄伤,成功把豪情、柔情糅合在一起,每每读来皆能想象出那种战争悲壮的画面,使人回味无穷;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试想象一下,日暮之时,落花片片,从不远处传来淡淡麝香的味道,身边无人,只有笼中那只鹦鹉陪伴度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的那份寂寞;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这首词可能不是写得最妙的,但写出了那份小儿女情窦初生的感觉,十分生动、传神;相逢一刻,少女倾心,却碍于羞涩不敢言语,只好用玉钗轻敲栏杆暗作提示;减字木兰花·新月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恋人入了宫,已不在身旁;时时不忘你临镜画眉的优美姿态,你那如黛的双眉实在太美丽了;若彼此能够坚守昔日的承诺,哪怕是分隔两地,终有一天也能团圆相聚;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这阙词道尽了恋人相思之苦,彼此纵使仍心爱着对方,却无奈分隔异地,有千万情话也不能以书信作交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双方只要是心有灵犀,距离有多远也能感应到对方心中的情意;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栏杆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情人约会,要等待的还是男性;等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你要等的人迟迟不来,开始思索她爽约的原因;可能对方有重重阻碍,不能出门相见,而非无情爽约;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雨打芭蕉,触景伤情,不知不觉想起了她;还记得当时教她临贴习字的情景,记得那份感觉;仔细想想,现在不可能找回昔日的感觉,人已不在,情却未尽;沁园春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容若为亡妻写的悼念词很多,此作堪称所有悼念词之最;红颜薄命,最爱的人离开了,回想昔日美好时光,你的音容、倩影从没有离开过,待醒来时方知是梦,多想去天上寻觅你的芳踪,现在留下来的就只有孤独与痛苦;点绛唇·寄南海梁药亭一帽征尘,留君不住从君去;片帆何处,南浦沈香雨;回首风流,紫竹村边住;孤鸿语,三生定许,可是梁鸿侣梁药亭是容若的知己,这首词是描写两人之间珍贵的友情;梁药亭要返回南方老家去,要留也留不住,想起昔日在紫竹村一起的生活令人无限怀念;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潇潇,雨也潇潇,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出身侯门未必是幸事,凡胎俗骨终究是有烦恼的;这一篇词写得妙不可言,不能解读,只能意会;采桑子·塞上咏雪花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从这首词可以看出纳兰容若在这时期对事情看法的转变;出身富贵,官场上的事看惯了,御前侍卫的荣衔不过是花瓶而已;容若喜爱的是如雪花般至清至洁的精神,自由不羁的灵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首词是容若对爱情描写的词作中的代表;心爱的人不再属于自己,纵使相思相望又若何,最后还不是无奈长嗟;情爱路上多有阻碍,如果能够得到这份感情不管牺牲什么也在所不惜;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蛮喜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平淡中带着无形的痛;西风吹来,片片黄叶落下,何其萧索落寞,思绪回到了过去;以前一幕一幕很普通,很平常的事俱往矣,那份美好只能在回忆中寻找;浣溪纱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断肠声里忆平生”说得上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人活一世需要的是功名利禄吗惆怅是因为需要的并非物质上的东西,这有谁能够明白回想一生,没有人明白自己心中所想是最痛苦的事;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边疆又起战事,却在此时病倒了,很想把送书信回家,又怕家人担心,尤其是她,如果让她知道自己病了,她那副娇弱之躯禁受得住吗宁可自己独自忍受病痛也不让所爱的人为自己牵肠挂肚;山花子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很喜欢“欲语心情梦已阑”这句,世上很多事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句带出全词欲说还休的沉重;所爱的人不在自己身边,始终不能忘记你如黛的双眉,心中无限惆怅,只有台前残烛明白自己的心意;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曾经拥有过的感情已成往事,而对这份感情却始终苦苦不放;可能这份感情的影响太深,此时此刻已与自身融为一体,始终无法忘却;一想到昔日种种,只感到无比痛苦;南乡子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这首词充斥着悲壮的感觉,好一句“多少英雄只废丘”,王侯将相的霸业又如何,早已厌倦了尘世功名富贵,这等事不过是徒费青春,时光弹指而逝,还要追求这种过眼云烟的功业吗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伊人已逝,心已死,看到的是萧索落寞之景,听到的是凄冷清凉之声,纵使现在还未落发出家,也有遁入空门,不问尘世之意;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写得甚妙,回想起春天与你分手时的情景,不禁让人魂断神伤,弹指韶光过,时已浅秋,不停对自己说要放开怀抱,不要沉沦回忆之中,岂料一想起你便泪湿青衫;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妻子刚逝,从此天人永隔,此后没有人再为我添置寒衣,没有人予我温柔牵挂;时已至秋,不禁回想起去年秋天的情景,纵使内心很痛苦,很无奈,却欲哭无泪;菩萨蛮·寄梁汾苕中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纳兰容若与顾华峰情如手足,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悔;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容若重情重义,朋友有难愿意伸出援手;全篇词带有点点伤感的同时多了种宁静平和的感觉,是送别友人的词中上作;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这个“知己”指的到底是谁人呢,是恋人还是亡妻相信只有作者才知道;这篇词由刚转柔,由明转暗的过渡很好,绝没有丝毫突兀之感;上阙尾句“别语悔分明”与下阙尾句“疏雨洗遗钿”把这份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金缕曲·简梁汾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莫更着、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欲问,且休矣;情深我自判憔悴;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这首词刚中藏柔,柔里有刚,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容若侠气的一面;吴季子就是吴兆骞,清初之时有不少科场冤案,吴兆骞被冤枉,判去宁古塔充军,顾华峰与纳兰容若绞尽脑汁,四处求人,尽义营救他,最后吴兆骞从宁古塔释放归来;金缕曲·慰西溟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西溟就是姜西溟,姜西溟很有才华,却屡试不第;自古怀才不遇者枚不胜举,容若对这些人特别同情,他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问题与这些人远离,反而乐意与这些落魄文人交往;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容若对朋友的安慰所表现的关爱之情,反映出他对友情是何等重视;金缕曲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翦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这句何其沧桑萧索,很难想象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能够发出这样凄凉沉重之语;容若是位异人,出身富贵,却深知那些落魄文人报国无门之苦;真正的知己可能一眨眼,一蹙眉便能解读对方心中所想;金缕曲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暂觅个,柔乡避;东君轻薄知何意;尽年年、愁红惨绿,添人憔悴;两鬓飘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便决计、疏狂休悔;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拚沉醉;天下事,公等在;“大笑拂衣归矣”何其潇洒不羁,没有真正的堪破是很难有这样的境界的;俗世之士无不是眷恋着功名富贵,最终还不是被名利所累;又有多少人能够堪破镜花水月,多大的官也不做,金银财宝也不要了,大笑拂衣而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路上登山涉水,往榆关前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座营帐都点着灯火;时间一更又一更过了,风雪仍旧刮得很大,那呼啸之声吵得让人难以进入梦乡,在我的故园何曾有此聒耳的风雪声;木兰花·拟古绝决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这阙词中最大特色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初见时难以忘怀的情景,初见时一见倾心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渐渐消磨,现在留下来的就只有一个孤独的背影;相识是因为彼此有缘,别离是因为彼此无份;青衫湿遍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沟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尽寸裂柔肠;青衫湿遍这个词牌名是容若所创的;这篇词色调阴冷,青黑为主,字字凄怆,句句滴血,极于情,方能有此所悟;爱妻逝去才半个月,一想起往日的点点滴滴便泪湿青衫;胆小柔弱的你从此长眠于冰冷的灵柩中,很想你能够重新活过来,但又怕你醒来后会为我伤神;曾经彼此有过密誓,现在已不能实现了,这怎能教人不肝肠寸断呢青衫湿·悼亡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此句甚妙;有太多太多伤心事无处倾诉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真正明白自己的人已不在了,很想向人倾诉却没有谁明白自己心中的痛苦;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整篇词透出淡淡的忧伤,亦包含人生永恒的矛盾在当中;弹指一瞬,生命中实在有太多太多无奈;只能细细品读,意会个中真髓;琵琶仙·中秋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词意沁出一阵水仙花香,清新芳郁,仿至身于那个月圆之夜,尤记得那个轻纨小扇曾经陪你玩捉迷藏的青梅竹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碧落茫茫,永远的别离是世上最愁苦的事情;秋水谁道破愁须仗酒,酒醒后,心翻醉;正香销翠被,隔帘又听,那又是、点点丝和泪;忆剪烛幽窗小憩,娇梦垂成,频唤觉一眶秋水;依旧乱蛩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想几年踪迹,过头风浪,只消受,一段横波花底,向拥髻、灯前提起;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此作现实与回忆相交错,时幻时真;以酒灌醉自己真的能忘记一切吗酒醒之后仍旧不能忘记某夜晚归,惊动入睡后的你,你那双秋水明眸,溢溢盈盈;如今已不能再看见你温柔的眼波,再也不能感受你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这首词把情人约会的神情与心态写得维妙维俏,跃然纸上;夕阳西下,伊人从楼上下来,情郎握着她的香荑,她却回头忍着笑立于阶前,一言不发,让人摸不着头脑;伊人看着情郎的傻样,嗔怪书信中的期约不足凭信,竟误期爽约,还说对她相思;此时的情郎手足无措,伊人这个玩笑也开到这里,于是换另一种口吻对情郎说要好好珍惜彼此约会的时间,不要耽误了两人相处的好时光;百字令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灯灺挑残,炉烟爇尽,无语空凝咽;一天凉露,芳魂此夜偷接;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犹扫窗间月;无分暗香深处住,悔把兰襟亲结;尚暖檀痕,犹寒翠影,触绪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谁说这阙词真真假假,虚中有实,实中藏幻,上乘佳作;上阙到底是回忆与情人的相会,还是因怀念亡妻而产生所产生的幻觉,扑朔迷离;下阙回到了现实中,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剩下的只有如影随影的孤寂与愁绪;纳兰容若词赏析清词之盛,史称中兴;清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陈子龙人中、陈维崧其年、王夫之而农、朱彝尊竹诧、顾贞观华峰、张惠言、龚自珍、黄景仁、蒋春霖、朱祖谋、况周颐等皆为清代词坛之巨擎;清代众词人中,极爱者有三:纳兰性德、陈维崧、顾贞观;陈维崧为阳羡词宗,其湖海楼词哭故国之痛,述民生之哀,“儿女情深,风云气在”,其豪气纵横,虽不及稼秆却足可与竹山、后村、改之比肩;顾贞观弹指词“极情之至”,其金缕曲二首“寄吴汉槎宁古塔”,实为千秋不朽之绝调;纳兰容若饮水词如挚友心声,情出肺腑,至纯至真,实为天籁之音;常有粗读容若词者,往往言道与后主、屯田、小山诸人为一类;于我观来,容若词实为独树一帜;容若词“哀感顽艳”陈维崧语;“一种凄凉处,令人不能卒读”顾贞观语;绝非仅得后主、屯田、小山之遗韵,妙韵天成,风姿独树,俨然大家之风;一、情恨离别王静安人间词话言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虽大家之言,亦不可盲目轻信,所言虚实,读罢便知:1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忆江南此为饮水词开篇之作;忆江南为初学填词者必习词牌,方家一观便知功力深浅;此一篇写冬季黄昏飞雪,一人于堂前凭风独立;“昏鸦尽”一句语简意明,渲染全篇气氛;古人写飞鸟,多是杜宇、金衣,乌鸦;国人谓鸦为不详之鸟,但以鸦入境者颇多佳句,点睛之笔,如“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枯藤老树昏鸦”等;成容若气势陡出,开篇即以“鸦”入境;昏鸦已逝,词人临风而立,是等候是沉思无言以对;天寒飞雪,如柳絮飞舞台阁旁;“梅”者报春之花,梅花开,自距春天不远,意寓心中生起一丝希望;“胆瓶”二字与下面“心字”皆暗指,心字成灰并非指心字檀香成灰,而指内心世界的黯黯神伤;容若此类小令,不经雕饰,全无绮丽言语,韵味凄苦悲凉,久读伤人心深矣类似意境者如饮水词第二首:2心灰尽,有发末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灯;情在不能胜;忆江南此首较之第一首逊色,并无多少可称道之处;只“有发末全僧”尚属好句,然可从此二首词中便可初窥容若词风;容若三百四十余首词中用“愁”字九十次,“泪”字六十五次,“恨”字三十九次,可谓满卷凄凉语,诗成血泪书;若容所做忆江南小令中,做隽秀清爽之语者少,偶一有之;如:3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忆江南此词为容若扈从皇帝至江南,情绪较好时所做;江南秀色,维扬佳丽,南朝风物,愉悦人心;金陵城阙尚是“山围故国周遭在”,而“铜驼”“石马”典故暗含朝代兴亡,指出江山易主,旧日王城已是“潮打空城寂寞回”;全篇暗中凭吊兴衰,稍具刘梦得之余味;4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忆王孙。

《纳兰性德的词人形象及其时代背景》

《纳兰性德的词人形象及其时代背景》

纳兰性德的词人形象及其时代背景引言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是中国明清时期著名词人,他以其深情细腻的作品和悲怆的生平故事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纳兰性德的词人形象,并探索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他创作风格与主题的影响。

纳兰性德的生平纳兰性德出生在一个文化显赫、官宦世族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然而,他的一生饱受变故和不公待遇,导致他沉溺于饮酒、逃离现实等消极行为。

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和题材。

纳兰性德的词人形象1.敏感细腻:纳兰性德善于描绘内心情感世界,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情、友谊、乡愁等情感的理解。

2.多愁善感:由于个人遭际经历,纳兰性德的词篇透露出浓郁的忧伤和孤寂之情,体现出他内心世界的痛苦和无奈。

3.独立思考:纳兰性德有自己独特的看世界方式,他对人生、情感和社会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通过词作表达。

纳兰性德所处时代背景1.文化转型: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转型的时期,经历了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

这些变化对纳兰性德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文学风气:在纳兰性德创作活跃的时期,明代文人主张古文复古而革新诗歌形式。

纳兰性德在这一背景下承前启后,突破传统束缚,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3.社会环境: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带给纳兰性德许多灵感素材。

对于一个不得志而又渴望改变境遇的词人来说,时代背景成为他笔下字里行间不可或缺的元素。

影响和意义纳兰性德作为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通过其作品传达了对爱情、人生和命运等主题的思考。

他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关注内心的情感世界,并通过自己痛苦经历的抒发激发读者共鸣。

纳兰性德的影响超越个体与个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结论纳兰性德作品中词人形象的塑造与他所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他那敏感细腻、多愁善感以及独立思考的个性在明清之际显得更加突出。

纳兰性德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词人,也是一个真实而颇具代表性的时代见证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创作风格分析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创作风格分析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创作风格分析1. 引言在中国文学史上,清代诗人纳兰性德被誉为才子佳人之首。

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对纳兰性德的创作风格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他在清代诗坛中的重要地位。

2. 淡泊明志的主题纳兰性德的诗作中,常常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随遇而安的态度。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境描绘,表达了追求内心自由与真实,并超越尘世繁华的信念。

3. 对景抒怀的技巧纳兰性德善于借助具体景物描述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以别样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细致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个人体验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强烈而真实的感受。

4. 婉约诗风下情感表达婉约是纳兰性德诗歌的主要风格之一。

他以细腻、温婉、含蓄的语言,将伤感、离愁和爱情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巧妙运用意境和修辞手法,他能够把读者引入一种寂静清幽的氛围中。

5. 音乐性与节奏感纳兰性德的诗作在音乐性和节奏感方面也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他善于使用平仄、韵律等技巧,使诗句流动自然而优雅。

这种音乐般的抑扬顿挫,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更好地传达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6.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纳兰性德的诗作中常常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他通过自省和艺术创作,探讨了人生苦短、荣辱浮华以及存在与虚无等深层次问题。

这些思考让我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和体悟。

7. 影响及评价纳兰性德作为清代文坛的瑰宝,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作风格被广泛传承并影响了后来诗人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他以其独特而真实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8. 结论本文通过对纳兰性德创作风格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在清代诗歌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他淡泊明志、借景抒怀、婉约诗风等特点使其诗歌作品至今仍然富有活力和感染力。

纳兰性德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读者们的喜爱和钦佩,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人诗人对纳兰性德的评价

后人诗人对纳兰性德的评价

后人诗人对纳兰性德的评价纳兰性德,是清朝很有名气的年轻词人,潇洒倜傥,那么后人对纳兰性德的评价如何?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后人对纳兰性德的评价,希望对你有帮助!后人对纳兰性德的评价说起纳兰性德,首当一提的便是纳兰词。

在品析纳兰词中,也让世人感受到了纳兰性德的个人魅力,那么,世人对纳兰性德的评价又是什么呢?如果要谈论后人对纳兰性德的评价,不得不提的就是纳兰性德的生平经历。

首先,纳兰性德是位博学多才的人。

纳兰性德是叶赫那拉氏后人,但是在纳兰性德身上看不到满人的气息。

纳兰性德爱好诗词歌赋,喜欢琴棋书画,纳兰性德寄情于文学诗词之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在书法上,纳兰性德也有极高的建树。

其次,纳兰性德是位淡泊名利、追求本心的人。

纳兰性德出生在显赫的家庭,文武双全的纳兰性德极受康熙皇帝的重视。

但是纳兰性德不渴望追名逐利的宫廷生活,他渴望自由,渴望一生过着平淡而随心的生活。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很多都是以水和荷花意象来抒发纳兰性德的感情寄托。

常言道,“上善若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被认为是一种品德的象征,而荷花更是高洁、清幽的体现。

第三,纳兰性德是位痴情的人。

纳兰性德一生共有三百多首诗词,决定部分都是关于爱情、友情和风光。

纳兰性德先后娶卢氏、官氏、颜氏、沈宛为妻,正妻卢氏去世后,纳兰性德痛苦万分,为卢氏作了很多首悼亡词,以示对卢氏的思念之情。

纳兰性德原名是什么纳兰性德是康熙帝身边的大学士的儿子,而整个纳兰家族在当时都是很有声望的,纳兰性德的母亲,是亲王之女,未嫁人时是郡主,嫁了人后更是被皇帝亲自封为一品夫人。

所以说,纳兰性德从出生开始,就身处在了家庭富贵和身份尊贵的环境中。

那么上面这些和纳兰性德原名有何种关系呢?就因为上面的这个身份背景,才导致了后来改名字。

他原来的名字成德,因为冲撞到了天子的名字“保成”,所以这才为了避讳,改了原名。

之后只是过了一年,太子根据家谱改了名字,纳兰性德这才将名字变了回来,只是原来的名字都是早早相熟的人才会提起,而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家族族谱上,记载的都是纳兰性德这个名字。

纳兰词中的纳兰性格剖析

纳兰词中的纳兰性格剖析

纳兰词中的纳兰性格剖析纳兰容若,清代杰出的词人之一,其创作的词作以自然真挚、内敛典雅而闻名于世。

他的性格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词作风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剖析纳兰容若的性格,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词作和人生。

1. 内向自省从纳兰词的情感深度和刻画细腻中可见,纳兰容若是一位内向自省的人。

他对于自我感受的关注和回顾尤为深入,这也表现了他内心敏锐、热情且脆弱的一面。

例如《赤壁怀古》中“身世萧条知几许,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文字之中流露出了对于人生的悲凉和对于自我处境的深刻领悟。

2. 忧郁独立纳兰容若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忧郁成分,这在他的词作中表现得十分淋漓尽致。

他的内心世界独立而深沉,对外界的事物不轻易表现出浓烈的情感波动。

在《春雨》的词中,他用“花落知多少”一句,写出了自己宁静而压抑的心态。

3. 豁达宽容纳兰容若对于生活、人际关系的态度非常的宽容。

他能够退让与容忍,在词作中表现得自然而然。

词作《木兰花慢》中的“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在表现爱情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生活的豁达与宽容。

4. 清新自然纳兰容若的词作以真挚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

他笔下的世界清淡而扑朔迷离,不带一点世俗的雕琢和润色。

例如《浣溪沙·漫步青山人自远》中的“东篱菊半开,南亩梅初见。

念茅檐小雨,情竹院深院”。

纵然是在描述美景之时,他也能够做到真正的自然与朴实。

总之,纳兰容若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词作风格,让他的词作更加真实、自然。

他的内向自省、忧郁独立、豁达宽容和清新自然等特点,都蕴含在他的笔下。

在阅读纳兰词作的时候,我们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的人生历程和内心世界。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才华横溢名垂后世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才华横溢名垂后世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才华横溢名垂后世清朝初年,京城里有一个才华横溢、侠义豪爽的满族青年词人,叫纳兰性德。

他只活了三十一个春秋,便去世了。

但他那超众的才华,精彩的词章,却名垂后世。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荣若,号椤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于康熙廿四年(1685年),他是大学士明珠的长子。

纳兰性德的词风清婉,内容悲戚忧抑。

在他所作的三百几十首词中充满了苦痛。

大凡能够寄托忧伤愁绪的题目,几乎都能在他的词中找到。

他笔端流露出的这些无尽的哀愁,似乎同他荣华富贵的生活格格不入。

纳兰性德贵为世家子弟,相国公子,生活是何等的豪华尊贵。

加之他幼时勤奋好学,刻苦用功,他本人又天资聪颖,文彩过人,成人以后深受康熙皇帝宠爱,升为一等侍卫。

像他这样一个前程似锦的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痛苦呢?这可能与他敏锐、纯真,又富于感受的天然秉赋有关,同时他坎坷的爱情生活对他词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传说纳兰性德有一个从小就与他青竹梅马的表妹,长得相当出色,他们的父母看他们心心相印,就给他们定了亲。

纳兰性德对表妹非常痴情,谁知不久他表妹被选入宫,和他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纳兰性德为此特别伤心。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同她见上一面。

机会很快来了,宫中死了一个后妃,喇嘛们每天应召进宫去念经,纳兰性德便假装喇嘛进宫,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恋人。

但那个时代,宫中戒备是非常森严的,他根本就找不到机会同表妹说话,真是相见不如不见,一道深深的创痕留在了他的心里。

被迫与情人分离的苦闷和长久的思念久久地萦绕在他的心头,这份凄苦便流入了他的笔,进入了他的词章。

但是给纳兰性德生平打击最大的还不是同表妹的生离,而是同原配夫人卢氏的死别。

纳兰性德19岁时,受父母之命娶了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卢光祖的女儿为妻。

卢氏是一位娇柔、多情的贵族才女,非常可爱。

她的才情可以同东晋谢道韫相比。

她与纳兰性德情投意合,对丈夫的感情和志趣也非常理解,两人恩恩爱爱生活了三年,非常美满幸福。

纳兰性德介绍

纳兰性德介绍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那是三百多年前,由纳兰性德亲手栽种的。

他的父亲是一代权相纳兰明珠,康熙皇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谜团。

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清朝最有传奇色彩的词人,他给自己的评价是惆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他对人间伤心事有特殊体会.乾隆末年,有小说悄悄流行。

就是《红楼梦》,据说当时抄本可以卖到几十金。

今天还有十一种之多。

乾隆晚年时和砷拿来《红楼梦》给乾隆看,乾隆感叹说是明珠家的事。

这是纳兰明珠,是康熙朝的名相。

为什么乾隆这样认定呢?清代许多人认为贾宝玉的原形是纳兰性德。

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我们不能随便下断语,但二者间至少有许多相似之处。

三百年过去了,纳兰的名气越来越火爆。

纳兰的故事还不断拍成电影电视。

他的魅力归纳四句话: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

相门翩翩公子指他出身高贵,京城缁尘,琐事多。

故居在西城区什刹海的后海。

今天仍然相当繁华,故居在今天的宋庆龄故居。

有恩波亭,据说在当年的渌水亭故址上建造的。

当年,纳兰在这儿宴饮。

今天还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的富贵与风流。

“乌衣门第”,本来指南京的乌衣巷,本是大家族聚集处。

乌衣巷指的是王谢家族集居处。

纳兰是认为自己与王谢家相比的地方。

王导谢安是当时著名的宰相,纳兰的父亲明珠不亚于东晋的王谢两家的。

纳兰明珠是当时的名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再往上推,更不得了。

这是满洲正黄旗。

纳兰属于海西女真,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当时孟古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后来生下皇太极,尊她为孝慈高皇后,纳兰的曾祖父与康熙的曾祖母是亲兄妹。

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族的尊贵 (纳兰明珠担任内务府总管、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博,在相长达二十年,为康熙立下大功,一直权倾朝野。

纳兰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

)纳兰出生在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性格特征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性格特征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性格特征
浅析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性格特征
【摘要】纳兰性德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甚至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纳兰词”在词坛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本文通过分析纳兰性德的词作对其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纳兰性德诗词性格特征追忆悼念
纳兰是痴情的、凄苦的、清高绝俗的、清幽脱俗的。

他对深爱的人能够一往情深,痴情追忆;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人生经历,渴望能够远离世俗纷扰;同时他也拥有着超逸的才华。

一人物生平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纳兰性德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国子监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

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19岁时准备参加会试,却因病没能参加殿试。

而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

在名师的指导下,纳兰性德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

纳兰性德:相府公子,悲情词人

纳兰性德:相府公子,悲情词人

纳兰性德:相府公子,悲情词人
纳兰性德(1655—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其父为康熙朝大学士明珠,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

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使他的诗词独树一帜。

身为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大多以哀感顽艳、意境悲凉为主要基调,他的作品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等,其中《饮水词》是其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纳兰性德的词作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

他无论写情怀、赋悼亡、还是记行旅、状景物,多数都笼罩着悲凉凄婉的压抑气氛。

纳兰词中的“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豪迈之情;“夜深千帐灯”催生的是壮怀之情。

这些作品既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公元1674年,时年20岁的纳兰性德娶了卢氏为妻,而卢氏也成为纳兰性德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

三年后,卢氏因难产去世,这无疑给了纳兰性德致命一击。

除此之外,他因为家族势力和职位的关系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身心更加疲惫不堪。

公元1685年,年仅30岁的纳兰性德离开了人世。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情感表达与人生观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情感表达与人生观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情感表达与人生观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深情浪漫、抒发内心真实感受的词人形象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纳兰性德的情感表达与人生观。

首先,纳兰性德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丰富多样、细腻动人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对自然景物、爱情、友谊等主题进行描写,他使得读者们能够切身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深沉情感。

首先,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纳兰性德常常运用寓意隐喻手法,将自然界万物与人类内心相联系起来。

比如,在《木札子·霜天晓角》一词中,“雪满山原白似米”、“月明星稀柳色黄”等描述既传达了作者对冬日清晨雪景美好之处赞美,并同时勾勒出了作者心境无法言说之苦楚。

其次,在爱情方面,纳兰性德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切的感情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在《木札子·柳绕残红湖水寒》一词中,“静夜沈沈良辰短,鸳鸯被、冷落西楼”这样的句子不仅描述了作者对离别时刻的惆怅,更传递出作者坚守承诺、不离不弃的深厚情感。

此外,在友谊方面,纳兰性德也有着深入思考和表达。

他倡导真挚友谊,并提倡与好友共同享受生活中美好时光。

在《木札子·闲居则安贫如我何》一词中,“岂知身后依然是百年泪海随帘卷”、“若使我常新比尔家秉烛把花篮”,通过描写自己与好友相聚时无忧无虑、互相陪伴度过难关等场景,展示了作者对真正友谊珍视与向往之心态。

其次,纳兰性德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观让我们得以从一个文学家个体转化为普通读者角度去审视世界万象。

他的作品透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种种疑问,使读者深陷其中。

纳兰性德对于人生有着深入而细腻的思考,在词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木札子·别后初音怨》一词中,“庭院静、晓月孤轮”。

这句话直白地传达了作者对时间流转无情所产生的无奈与悲伤之感。

通过将个体渺小与宇宙浩瀚相结合,让我们意识到时间不可阻挡、命运难以抗拒之事实。

纳兰性德的性格是怎样的

纳兰性德的性格是怎样的

纳兰性德的性格是怎样的很多人都喜欢纳兰性德的诗,那么你知道纳兰性德的性格吗,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吧。

纳兰性德的性格是怎样的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

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

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

他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7月1日)溘然而逝。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

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中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24岁将自己的词作结集为《侧帽》后更名为《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

《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他的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性格特征
【摘要】纳兰性德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甚至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纳兰词”在词坛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本文通过分析纳兰性德的词作对其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纳兰性德诗词性格特征追忆悼念
纳兰是痴情的、凄苦的、清高绝俗的、清幽脱俗的。

他对深爱的人能够一往情深,痴情追忆;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人生经历,渴望能够远离世俗纷扰;同时他也拥有着超逸的才华。

一人物生平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纳兰性德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国子监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

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19岁时准备参加会试,却因病没能参加殿试。

而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

在名师的指导下,纳兰性德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
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了四卷集的《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1674年,纳兰性德与妻子卢氏结婚,而康熙十六年(1677)卢氏因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拨地而起的高峰。

后人不能超越,甚至连他自己也无法超越。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对此就给予了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而晚清词人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二词人的性格特征
1.纳兰的真挚痴情
纳兰性德在二十岁的时候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

当时卢氏刚刚年满十八岁,他人对她的评价是“生而婉娈,性本端庄”。

成婚后,纳兰夫妻十分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的美满生活激发了他的诗词创作。

但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的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
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直接向人抒发了纳兰的悼亡情思:“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
那待分明语。

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纳兰直接在文中表达出他的悼念情深:人生,最浓最痛,当是爱到血肉相连,却不得不分开。

有时,是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有时,是不能爱,不可以爱。

欲言又止,欲说还休,万千心事,谁与共?只随浮云掠过。

爱之人踪影全无,而今只落得空倚相思树的悲凉情境了。

2.纳兰的清幽高洁
纳兰的《眼儿媚·咏梅》词:“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此词虽然写的是对梅花冰肌玉骨斗寒开放,清幽高洁自然标格,不与凡花为伍的傲岸节操的欣赏,实际上却是诗人节操的侧面表现,表现出诗人一种自足、一种孤往的性格与情怀,但也不乏孤高自赏、清凄自适的孤傲之情。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诗人的高尚人格可以说是与时代的主流格格不入,使人不禁联想到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的才气,一样的傲岸,一样的痴情。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

以荷花来比兴纳兰性德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

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所崇尚的境界。

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

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

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了诗人的性情。

至今瓮山泊畔芙蓉十里,玉泉山下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无不说明
荷花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荷花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3.纳兰的愁苦哀伤
在纳兰的词《长相思》中有这样的描写:“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是一篇军旅中思乡寄情的诗词,纳兰用“山一程,水一程”及后面的“风一更,雪一更”写出了外出的士兵不得不离开家乡,面对自己深爱的故土时所生发的一寸寸故土的热爱情感,以及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凄苦意境,文章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却更加真实动人,使人产生共鸣。

纳兰最著名的代表词作大致要属《木兰词》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诗是纳兰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是啊,当一个人从一开始的专情狂热到后来的冷漠淡然,真的会让人忍不住感慨,希望每一个恋人都能够做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纳兰容若是一个情感丰富、心思格外细腻的人,他曾说自己不是人间的富贵花,而是天上的痴情种,人间的惆怅客,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正是这样的一个纳兰,让人不禁为他哀伤惆怅,并且无法自拔地被他的独特气质所吸引,即使有着三
百年历史的鸿沟,也能够让无数感悟到其词作的人克制不住地默念着他的情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