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
《复变函数》第1章
(3) 除法: z1 x1 iy1 ( x1 iy1 )( x2 iy 2 ) z ( x2 iy 2 )( x2 iy 2 ) z 2 x2 iy2 x1 x2 y1 y 2 x2 y1 x1 y 2 i 2 2 2 2 x2 y 2 x2 y 2 复数的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 共轭复数性质 z1 z1 i) z1 z 2 z1 z 2 , z1 z 2 z1 z 2 , ; z2 z2 ii) z z ; 2 2 iii) z z Re( z ) Im( z ) ; iv) z z 2 Re( z ) , z z 2 i Im( z ) .
3 1 5 . zz 2 2 2
2
2
2013-7-12
《复变函数》(第四版)
第6页
§2 复数的几何意义
1. 复平面, 复数的其它表示法 (1) z = x + iy ↔ 点( x, y ) ( 几何表示法 ) (2) z = x + iy ↔ 向量OP ( 向量表示法 )
2
辐角: Arg z
( z 0 ) 无穷多个, 相差2kπ . y tan( Arg z ) x 辐角主值: 0 arg z 0 k = 0, ±1, ±2, …… Arg z arg z 2k 当z = 0时, | z | = 0 , 而辐角不确定.
2013-7-12 《复变函数》(第四版) 第8页
, y x | z |
y Arg z的主值arg z (z 0)可由Arc tan x 的主值 y arc tan x 来确定: y arctan x x 0, — 在第一、四象限 2 x 0, 0 y arg z y 0 — — 二象限 y arctan x x 0, 0 — — 二象限 x 0, 0 y arctan y 其中 (图示) x 2 2 3 arg z . 例: z = -3 + 3i 2 4 4 (或 arg z arctan( 1) arctan 1 4
复数与复变函数
非零复数z的整数n次根式 为:
n
z
=n
iϕ +2kπ
ρe n
=n
ρ (cos ϕ + 2kπ
+ i sin ϕ + 2kπ )
n
n
(k = 0,1,2....n −1)
2. 无穷远点
复平面上一点与球面上的点 一一对应 ,复平面上∝ 点与 球面上N相对应,点的幅角无 意义。复平面+ ∝为闭平面。
(全平面扩充平面)。
ii) 复数“零”的幅角无定义,其模为零.
iii) 当ρ=1时, z = cosϕ + isinϕ = eiϕ称为单位复数.
利用复数的指数形式作乘除法比较简单,如:
z1 z2
=
ρ1 ρ 2 [cos(ϕ1
+ ϕ2 ) + i sin(ϕ1
+ ϕ2 )] =
ρ ρ ei(ϕ1 +ϕ2 ) 12
z1 z2
上却有很大的区别,这是因为实变函数Δx 只沿实轴逼近零
,而复变函数Δz却可以沿复平面上的任一曲线逼近零,因此
复变函数可导的要求比实变函数可导的要求要严格得多.
z x
例: f (z) = z = x − iy 在复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 z + ∆z − z = ∆z
∆z
∆z
当 Δz→0 沿实轴
∆z = ∆x, ∆z = ∆x → 1 ∆x ∆x
立。
4. 复变函数
例 : 初等单值函数
幂函数: w=zn n=1,2, - - - - -
多项式: a0+a1z1+a2z2+- - - - +anzn n 为整数
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
《复变函数论》第一章讲义主讲:周世国郑州大学数学系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第一节 复数一.引言我们知道,在解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002≠=++a c bx ax时,如果判别式240b ac ∆=-<,就会遇到负数开平方的问题.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在解方程210x +=时,就会遇到1-开平方的问题.十六世纪中叶,意大利卡尔丹(Cardan,1545)在解三次方程时,首先产生了负数开平方的思想.他把40看成5+5纯形式的表示而已.当时,谁也说不上这样表示究竟有什么好处.为了使负数开平方有意义,也就是要使上述这类方程有解,我们需要再一次扩大数系,于是,就引入了虚数,使实数域扩大到复数域.但最初,由于对复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了解得不清楚,用它们进行计算又得到一些矛盾,因而,长期以来,人们把复数看作不能接受的“虚数”.直到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随着微积分的发明与发展,情况才逐渐有了改变.另外的原因,是由于这个时期复数有了几何解释,并把它与平面向量对应起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缘故.关于复数理论最系统的叙述,是由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作出的.他在1777年系统地建立了复数理论,发现了复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创立了复变函数论的一些基本定理,并开始把它们用到水力学和地图制图学上.用符号“i ”作为虚数的单位,也是他首创的.此后,复数才被人们广泛承认和使用.在复数域内考虑问题往往比较方便.例如,一元n 次方程()1011000,n n n n a x a x a x a a --++++=≠其中系数011,,,n n a a a a -都是复数,在复数域内恒有解,这就是著名的代数学基本定理,它用复变函数理论来证明,是非常简洁的.又如,在实数域内负数的对数无意义,而在复数域内,我们就可以定义负数的对数.在十九世纪,复变函数的理论经过法国数学家柯西(Cauchy )、德国数学家黎曼(Rieman)和魏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的巨大努力,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理论,并且深刻地渗入到代数学、解析数论、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计算数学和拓扑学等数学分支;同时,它在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电学等方面也有很多的应用. 二十世纪以来,复变函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理论物理、弹性理论和天体力学方面,与数学中其他分支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致使经典的复变函数理论,如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理论、解析函数的边值问题等有了新的发展和应用.并且,还开辟了一些新的分支,如复变函数逼近论、黎曼曲面、单叶解析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广义解析函数论和拟保形变换等.复变函数研究的中心对象是所谓解析函数,因此,复变函数论又称为解析函数 论,简称函数论.二.复数域1.定义1. 把形如z x iy =+的数称为复数,其中x 和y 是任意实数,分别称为复数z 的实部和虚部.记为()()Re ,Im .x z y z ==特别地,当()Im 0z =时,()Re .0z z i x =+=是实数;当()Re 0z =,且()Im 0z ≠时,()0.Im z i z iy =+=称为纯虚数.2.定义2.对于两个复数 111z x iy =+及222z x iy =+,当且仅当1212,x x y y == 时,称1z 与2z 相等,记为12.z z =注意:由定义2,可知对于复数z x iy =+,当且仅当0x y ==时,才有0.z = 3.定义 3.我们把实部相同而虚部相反的两个复数称作互为共轭的复数,与z x iy =+共轭的复数记作.z x iy =-注意:由定义3可知,复数z x iy =+为实数,当且仅当.z z = 4.复数的代数运算(1)两个复数 111z x iy =+及222z x iy =+的加法、减法定义如下:()()()()1211221212z z x iy x iy x x i y y +=+++=+++ (1) ()()()()1211221212z z x iy x iy x x i y y -=+-+=-+- (2) 结果仍是复数,我们称复数12z z +是复数 1z 与2z 的和;称复数12z z -是复数 1z 与2z 的差.复数的加法遵守交换律与结合律,而且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这些都很容易验证.(2)两个复数 111z x iy =+及222z x iy =+相乘,可按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只须将结果中2i 换成,1-即()()()()12112212121221.z z x iy x iy x x y y i x y x y =++=-++ (3) 结果仍是复数,我们称复数12z z 是复数 1z 与2z 的积.复数的乘法遵守交换律与结合律,而且遵守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这些也很容易验证.(3)两个复数 111z x iy =+及222z x iy =+相除(20z ≠),可定义为满足21z z z = (4)的复数z x iy =+,称为1z 除以2z 的商,记作 12.z z z =(5) 注意:由(4)式,可得()()()()22222211.x iy x iy x x y y i x y xy x iy ++=-++=+ 所以,根据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有221221,.x x y y x x y xy y -=⎧⎨+=⎩ (6)又因为20z ≠,故22220,x y +≠故此时线性方程组(6)有唯一解1212222221122222,.x x y y x x y x y x y y x y +⎧=⎪+⎪⎨-⎪=⎪+⎩因此两个复数 111z x iy =+及222z x iy =+的商(20z ≠)又常定义为1111212211222222222222.z x iy x x y y x y x y i z x iy x y x y ++-==++++ (7) 两个复数的商仍是复数. 可以验证:112222...z z z z z z = (8) 其实,有些教材就以(8)式来定义两复数1z 除以2z 的商.5.定义4. 全体复数并引进上述运算相等关系及代数运算后称为复数域. 注意:(1)在复数域中,两个复数一般是不能比较大小的,这是复数与实数的一个不同之处;(2)在复数域内,我们所熟知的一切代数恒等式,如象 ()()22;a b a b a b -=+-()()3322.a b a b a ab b -=-++ 等等,仍然成立.6.共轭复数的性质.(1)1212z z z z ±=±;(2)1212z z z z =;(3)()112220;z z z z z =≠ (4)z z =;(5)()()22Im zz Re z z =+⎡⎤⎡⎤⎣⎦⎣⎦;(6)()2z z Re z +=; (7)()2Im ;z z i z -=(8)设(),,,R a b c 表示对于复数,,,a b c 的任一有理运算,则 ()(),,,,,,.R a b c R a b c =熟练、灵活地运用这些简单公式,对简化计算,解答问题都会带来方便.例1.设i ii i z -+-=11,求()Re z ,()Im z ,.zz 解:()()()()()()i i i i i i i i i i i i z ---++-+=-+-=111111 ()()().2123121121i i i i i i i i --=---=---+-=所以 ()3;2Re z =-()1Im 2z =-;()()225Im .2zz Re z z =+=⎡⎤⎡⎤⎣⎦⎣⎦ 三.复数的几何表示——复平面1.复平面.一个复数z x iy =+本质上由一对有序实数()y x ,唯一确定,于是能够建立平面上全部的点与全体复数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借助于横坐标为x ,纵坐标为y 的点来表示复数z x iy =+,这是复数的一个常用表示方法.由于x 轴上的点对应着实数,故x 轴称为实轴;而y 轴上的非原点的点对应着纯虚数,故y 轴称为虚轴.这样表示复数z 的平面称为复平面或z 平面.这样,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成一一对应,以后在研究复变函数时,常可借助于几何直观,还可采用几何术语.这也为复变函数应用于实际提供了条件,丰富了复变函数论的内容.为方便起见,今后我们不再区分“数”和“点”、“数集”和“点集”,说到“点”可以指它所代表的“数”; 说到“数”可以指这个“数”所代表的“点”.例如,我们常说“点i z +=1”,“顶点为1z 、2z 、3z 的三角形”等等. 2.复数的模与幅角.(1)复数的模:在复平面上,复数z x iy =+与从原点指向点z 的平面向量一一对应,因此复数z 也能用向量oz 来表示.向量的长度称为复数z 的模或绝对值,记作r z == (9) 注意:显然有以下结论:(ⅰ)对任何复数z ,0z ≥,且0z =的充要条件是0z =;这里引进的模的概念与对于实数的绝对值的概念是一致的,由于复数数z 的模z 是非负实数,所以能够比较大小.(ⅱ)对任何复数z x iy =+,有,,;x z y z z x y ≤≤≤+即 ()()()()Re ,Im ,Re Im ;z z z z z z z ≤≤≤+ (ⅲ)对任何复数z ,有2zz z =;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可知,两个复数1z 、2z 的加、减法运算和相应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是一致的,这个事实可以通过作图来加以验证(作图).(ⅳ)对于任何两个复数1z 、2z ,12z z -表示此两点之间的距离.通过作图易知 1212z z z z +≤+; (10) .2121z z z z -≥- (11) (10)式称作三角不等式,因为它们与平面几何中“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是一致的. (10)、(11)两式中等号成立的几何意义是:复数1z 、2z 所表示的两个向量共线且同向.(ⅴ)对任何复数z x iy =+,有.z z =由于点z x iy =+与点z x iy =-关于实轴对称,故上述接显然成立. (ⅵ)()2221212122Re ;z z z z z z +=++()2221212122Re .z z z z z z -=+- (2)复数的幅角:实轴正向到非零复数z x iy =+所对应的向量oz 间的夹角θ称为复数z 的幅角(Argument),记为.Argz =θ我们知道,任一非零复数z x iy =+有无穷多个幅角,今后以z arg 表其中的一个特定值,并称符合条件ππ≤<-z arg (12) 的一个为Argz 的主值,或称之为主幅角.于是复数z 的全体幅角就可以表示为 .2arg πθk z Argz +== (13) () ,2,1,0±±=k 注意:当0=z 时,幅角无意义.当()0arg ≠z z 表z 的主幅角时,它与tany Arc x 的主值tan yarc x有如下关系 ⎪⎪⎪⎪⎪⎩⎪⎪⎪⎪⎪⎨⎧<<-<=-≥<+>=>=.0,0,arctan ,0,0,2,0,0,arctan ,0,0,2,.0,arctan arg y x x y y x y x x y y x x x y z ππππ (14)其中arctan.22y x ππ-<< 例2.求()22Arg i -及()34.Arg i -+ 解:由(13)式及(14)式 ()()22222Arg i arg i k π-=-+2arctan 22k π-⎛⎫=+ ⎪⎝⎭2.4k ππ=-+() ,2,1,0±±=k()()34342Arg i arg i k π-+=-++ππk 234arctan +⎥⎦⎤⎢⎣⎡+⎪⎭⎫ ⎝⎛-=4arctan 23k ππ=-++().34arctan 12-+=πk() ,2,1,0±±=k例3.已知流体在某点M 的速度1v i =--,求其大小和方向. 解:大小:v ==方向:13arg arctan .144v ππππ-⎛⎫=-=-=- ⎪-⎝⎭(3)复数的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从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关系cos ,sin .x r y r θθ=⎧⎨=⎩(其中θ为复数z 的任一幅角), 我们可以用非零复数z 的模与幅角把z 表示成下面的形式()cos sin .z r i θθ=+ (15) 称(15)式为非零复数z 的三角形式.在利用著名的欧拉(Euler)公式cos sin .i e i θθθ=+(欧拉(Euler)公式我们将在第二章加以证明),我们又可以得到.i z re θ= (16) 称(16)式为非零复数z 的指数形式. 注意:(ⅰ)也称z x iy =+为复数z 的代数形式. (ⅱ)容易验证以下事实()()12121122,.i i i i i i e e e e eeθθθθθθθθ+-⎧=⎪⎨=⎪⎩ (17)(ⅲ)复数的这三种表示法,可以互相转换,以适应讨论不同问题的需要,且使用起来各有其便.例4.将下列复数化为三角表示式与指数表示式.(1)2z i =;(2)sin cos .55z i ππ=+解:(1)显然,4.r z ====5arg arctan arctan.36zπθππ==-=-=-因此2z i=的三角表示式为554cos sin.66z iππ⎡⎤⎛⎫⎛⎫=-+-⎪ ⎪⎢⎥⎝⎭⎝⎭⎣⎦因此2z i=的指数表示式为564.iz eπ-=(2)显然, 1.r z====cos5arg arctan arctan cot arctan tan525sin5zππππθπ⎛⎫⎪⎡⎤⎛⎫⎛⎫====-⎪ ⎪ ⎪⎢⎥⎝⎭⎝⎭⎣⎦⎪⎝⎭33arctan tan.1010ππ⎛⎫==⎪⎝⎭因此sin cos55z iππ=+的三角表示式为33cos sin.1010z iππ=+因此2z i=的指数表示式为310.iz eπ=例5.将下列复数()1cos sin0z iϕϕϕπ=-+<≤化为指数表示式.解:1cos sinz iϕϕ=-+22sin2sin cos222iϕϕϕ=+2sin sin cos222iϕϕϕ⎡⎤=+⎢⎥⎣⎦2sin cos sin22222iϕπϕπϕ⎡⎤⎛⎫⎛⎫=-+-⎪ ⎪⎢⎥⎝⎭⎝⎭⎣⎦222sin.2i eπϕϕ⎛⎫- ⎪⎝⎭=下面的例子表明,很多平面图形能用复数形式的方程(或不等式)来表示,而且往往显得特别简洁;反过来,也可以由给定的复数形式的方程或不等式来确定它所表示的平面图形.例6.求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1)2;z i +=(2)22;z i z -=+(3)()Im 4.i z +=解:(1)在几何上不难看到,方程2z i +=,即()2z i --=,表示所有与点i -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即中心为i -,半径为2的圆.下面用代数方法求出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设z x iy =+,则2z i +=变为 ()1 2.x y i ++= 也就是2.=即 ()221 4.x y ++=(2)在几何上,方程22z i z -=+,即()22z i z -=--,表示到点2i 和点-2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所以方程表示的曲线就是连接点2i 和点-2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下面用代数方法求出该垂直平分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设z x iy =+,则22z i z -=+变为 ()()22x y i x yi +-=++. 也就是=化简,得 .y x =-(3) 设z x iy =+,则()Im 4.i z +=变为 ()Im 1 4.x y i +-=⎡⎤⎣⎦ 也就是 1 4.y -= 化简,得 3.y =-这是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例7.将通过两点 111z x iy =+与222z x iy =+的直线用复数形式的方程来表示. 解:我们知道,通过,通过两点 ()11,x y 与()22,x y 的直线可以用参数方程表示为()()()121121,..x x t x x t y y t y y =+-⎧⎪-∞<<+∞⎨=+-⎪⎩因此,它的复数形式的参数方程为 ()()121..z z t z z t =+--∞<<+∞由此得知由1z 到2z 的直线段的参数方程可以写成()()121.01.z z t z z t =+-≤≤ (18) 特别地,线段12z z 的中点为 121..22z z z t +⎛⎫== ⎪⎝⎭注意:由(18)式可知,三点1z 、2z 、3z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非零实数t 使得 3121.z z t z z -=- (19) 请记住这个重要结论.例8.求复数11zw z+=- (复数1z ≠)的实部、虚部与模. 解:(1)()()()()()()2111111111z zz z z w z z z z+-+-+===---- =--+-=211zz z z z ()221Im 21zz i z -+-=所以()()()22212Im Re ;Im .11z z w w zz-==--(2) 因为21111..1111z z z zw ww z z z z⎛⎫++++⎛⎫===⎪ ⎪----⎝⎭⎝⎭ ().1Re 2111222zz z zz z z z -++=-+++=所以w ==四.复数的乘幂与方根1. 乘积与商利用复数的三角或指数形式作乘除法比较简单.定理1.两个复数乘积的模等于它们模的乘积;两个复数乘积的幅角等于它们的幅角的和.证明:设两复数分别 ()1111cos sin z r i θθ=+,()2222cos sin .z r i θθ=+则()()12121122cos sin cos sin z z rr i i θθθθ=++()()1212121212cos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rr i θθθθθθθθ=-++⎡⎤⎣⎦ ()()121212cos sin .rr i θθθθ=+++⎡⎤⎣⎦ (20) 由(20)式可知1212..z z z z =; (21) 且 ()()()1212122.Arg z z k Arg z Arg z θθπ=++=+ (22) 注意:(ⅰ)由于幅角的多值性,上述关于幅角的等式(22)应理解为对于左端的任一个值,右端必有一个值和它相等,并且反过来也一样.即,等式(22)两端所有可能取值的全体是相等的.对于本书后面,出现的有关幅角的等式都应该这样理解.(ⅱ)(20)说明,12z z 所对应的向量是把1z 所对应的向量伸缩2z 倍,然后再旋转一个角度22arg z θ=得到的.特别地,当21z =时,只需旋转一个角度22arg z θ=就行了.这就是说,以单位复数乘任数,几何上相当于将此数所对应的向量旋转一个角度.如iz 相当于将z 逆时针旋转090;z -相当于将z 逆时针旋转0180.又特别地,当2arg 0z =时,12z z 所对应的向量就变成了仅仅是把1z 所对应的向量伸缩2z 倍而得到的向量.(ⅲ)如利用复数的指数表示形式,上述定理1的证明还可更简洁一些. 事实上, 设两复数分别 111,i z r e θ=,222.i z r e θ=则()121212.i z z rr eθθ+= (ⅳ)利用数学归纳法,可得到定理1的推论1推论1:有限多个复数乘积的模等于它们模的乘积;有限多个复数乘积的幅角等于它们的幅角的和.对于任何n 个复数()()cos sin ,1,,k k k k z r i k n θθ=+=,有()()1111cos sin .n n n n z z r r i θθθθ=+++++⎡⎤⎣⎦ (23)推论2:若两个复数12,z z 满足120,z z =则10z =或20.z = 证明:若120,z z =则必有120,z z =因而12.0.z z =由实数域中的对应结果知1z 、2z 中至少有一为零,所以10z =或20.z = 定理2.两个复数的商的模等于它们模的商;两个复数的商的幅角等于被除数与除数的幅角之差(除数不为零).证明:设两复数分别 ()1111cos sin z r i θθ=+,()2222cos sin ,z r i θθ=+且20.z ≠ 按商的定义,当20z ≠时,有1122.z z z z =由(21)、(22)两式知,有 1122.z z z z =(注意到20.z ≠) 与1122.z Argz Arg Argz z =+ 于是,有2121,z z z z =1122.z Arg Argz Argz z =-注意:如利用复数的指数表示形式,上述定理2的证明还可更简洁一些. 事实上, 设两复数分别 111,i z r e θ=,222.i z r e θ=则()()1211222.0i z r e r z r θθ-=≠ 2. 复数的乘幂与方根(1)定义5:设n 为一个正整数,n 个相同的非零复数z 的乘积称为z 的n 次幂,记作,n z 即..n nz z zz =(2)设()cos sin z r i θθ=+,将(23)式中所有的()1,,k z k n =都取作z ,易得()cos sin .n n z r n i n θθ=+ (24) 特别地,当1r z == ,即()cos sin z i θθ=+时,(24)式变为 ()()cos sin cos sin .ni n i n θθθθ+=+ (25) (25)式就是著名的棣莫佛(De Moivre )公式. (3)由(24)式,得到 ();arg 2,nn n nz z Arg z Argz Argz n z k k Z π==++=+∈ (26)(3)如果我们定义1,n n z z-=那么当n 为负整数时, ()()()1cos 0sin 01cos 0sin 0cos sin n n n n i z n i n z r n i n r θθθθ-+===-+-⎡⎤⎣⎦+ ()()cos sin .n r n i n θθ-=-+-⎡⎤⎣⎦ (27) 因此(24)仍是成立的. (4)特别规定 0 1.z = 例9.求复数()()()()3232i i z i i +-=-+的模. 解一:3232. 1.3232i ii i z i i i i +-+-===-+-+解二:()()()()()()()()23232.1,3232i i i i z zz i i i i +--+===-++-故 1.z =例10.若121,1,z z <<试证12121.1z z z z -<-证明:两端平方,比较212121z z z z --与1的大小,即比较212z z -与2121z z -的大小.由于 ()()()()21212121212z z z z z z z z z z -=--=-- ()221112212211222Re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2121212*********z z z z z z z z z z -=--=--()221221121212121..12Re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 故()()22222212121122121212Re 12Re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222222121212111.z z z z z z =+--=---又由假设121,1,z z <<故 2210,a b ab ---<即2212121,z z z z -<-从而212121,1z z z z -<-两边开方,得12121.1z zz z -<-例11.计算()91.-+解 :设1z =-+则2;z ==()2arg arg 1arctan .133z ππππ⎛⎫=-=+=-+= ⎪ ⎪-⎝⎭故2212cos sin.33z i ππ⎛⎫=-+=+ ⎪⎝⎭所以()9999222cos9sin 92cos 6sin 62.33z i i ππππ⎛⎫=⨯+⨯=+= ⎪⎝⎭注意:由例10 可见,()()9620,1,Arg z k k ππ=+=±; ()220,1,3Argz k k ππ=+=±,()9.6180,1,Argz k k ππ=+=±于是 ()99..Arg z Argz ≠ 一般地,有 ()..n Arg z n Argz ≠(2)定义6:对于非零复数z 及正整数()2n ≥,把满足方程n w z =的复数w 称为复数z 的n 次方根,记其根的总体为求非零复数z 的n 次方根w ,就相当于解二项方程.n w z = (28)下面我们来求它们.设()cos sin z r i θθ=+,()cos sin .w i ρϕϕ=+ 则根据棣莫佛(De Moivre )公式(28)变成()()cos sin cos sin .n n i n r i ρϕϕθθ+=+ (29)根据两复数相等的定义,知.n r ρ= ()2.n k k Z ϕθπ=+∈ (30) 由(30)解得ρ= ()2.k k Z nθπϕ+=∈ (31)因此z 的n 次方根为222cos sin .k i nk kk k w i n n θπθπθπ+++⎤==+=⎥⎦()k Z ∈ (32)若令 0,in w θ=则220...k k iiin nnk w ew eθππ==()k Z ∈ (33)(32)或(33)式,从表面上可以取0,1,2,±±,但实际上由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只要取0,1,2,,1k n =-就可得到非零复数z 的全部的、互异的n 次方根,共n个,依次记为:0cos sin ;w i n n θθ⎫=+⎪⎭122cos sin ;w i n n θπθπ++⎫=+⎪⎭()()12121cos sin.n n n w i n n θπθπ-+-+-⎫=+⎪⎭而当k 取其它整数时,得到的一定是上述n 个根中的某一个.事实上,对于任何的整数,m 有()()⎥⎦⎤⎢⎣⎡+++++=+n n m i n n m r w n m n πθπθ2sin 2cos m n w n m i n m r =⎥⎦⎤⎢⎣⎡+++=πθπθ2sin 2cos (34) 由(34 )式 可知:00;n n w w w +==112221(1)1,,,,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显见,当k 依次往后或往前连续取n 个相邻整数时,k w 的值就在011,,,n w w w -这n 个数之间循环一遍.由(33)式:220...k k i iin nnk w e w eθππ==()0,1,2,,1k n =-结合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不难看出:由0w 依次绕原点旋转()2222,2.,3.,,1.n n n nnππππ- 就可依次得到11,,n w w -;但当k 取到n 时,又与0w 重合了.由此可见,z 的n 个互异的n 次方根011,,,n w w w - 均匀分布在以原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周上,即它们是内接于该圆周的正n 边形的n 个顶点(如图). 例12.求解方程380.z +=解:原方程等价于()388cos sin .z i ππ=-=+所以方程380z+=的全部互异的根是22cos sin.33kk kz iππππ++⎫==+⎪⎭()0,1,2k=具体写出来,这三个根分别是1cos sin21;332z i iππ⎛⎫==+=+=⎪⎭⎝⎭()1122cos sin2cos sin2;33z i iππππππ++⎫==+=+=-⎪⎭2244cos sin33z iππππ++⎫==+⎪⎭552cos sin2cos sin13333i iππππ⎛⎫⎛⎫=+=-=⎪ ⎪⎝⎭⎝⎭例13.试用sinθ和cosθ表示sin3θ和cos3.θ解:由棣莫佛(De Moivre)公式,()3cos sin cos3sin3.i iθθθθ+=+即cos3sin3iθθ+()()()2332cos3cos sin3cos sin sini i iθθθθθθ=+++()()3223cos3cos sin3cos.sin sin.iθθθθθθ=-+-故据两复数相等的定义,知()32cos3cos3cos sin;θθθθ=-23sin33cos.sin sin.θθθθ=-进一步()3232cos3cos3cos sin cos3cos1cosθθθθθθθ=-=--34cos3cos.θθ=-同理可得3sin33sin4sin.θθθ=-例14试利用()()451i i-+证明:114arctan arctan.52394π-=证明:(1)因为()11arg 5arctan arctan .55i -⎛⎫-==- ⎪⎝⎭故 ()14arctan14arg 54arctan 0.5i π-=-<-=-<所以 ()()4arg 54arg 5.i i ⎡⎤-=-⎣⎦(2)因为()()()()()45147648014239.i i i i i -+=-+=- 所以()()()4arg 51arg 4239.i i i ⎡⎤-+=-⎡⎤⎣⎦⎣⎦故()()()4.arg 5arg 1arg 2392.i i i k π-++=-+ 即有114.ar tan ar tan .54239π--⎛⎫⎛⎫+= ⎪ ⎪⎝⎭⎝⎭于是114arctan arctan .52394π-=例15.求证:三个复数123,,z z z 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它们适合等式222123233112.z z z z z z z z z ++=++证明:123z z z ∆是等边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向量12z z 绕1z 逆时针旋转3π或顺时针旋转3π即得向量13.z z 也就是说 ()33121.i z z z z e π±-=-即31211cos sin .332z z i z z ππ-⎛⎫⎛⎫=±+±= ⎪ ⎪-⎝⎭⎝⎭变形为31211.22z z z z --=±-(35)(35)式两边平方,得()()231312212113.44z z z z z z z z ---+=--- (36)即()()2313122121 1.z z z zz z z z ---=--- (37)(37)式两边同乘以()221z z -,得()()()()2231312121.z z z z z z z z ----=-- (38) 将(38)式中的括号打开,并化简,即得 222123233112.z z z z z z z z z ++=++ 例16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π证明: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123,,;z z z 对应的三个顶角分别为,,.αβγ 于是 3121arg ;z z z z α-=-1232arg ;z zz z β-=-1323arg .z z z z γ-=- 由于3121.z z z z --1232.z z z z --13231.z z z z -=-- (39)由(39)式,得 3121z z argz z -+-1232arg z zz z -+-1323arg 2.z z k z z ππ-=+- (k 为某个整数) 即 2.k αβγππ++=+ (k 为某个整数) (40) 注意到,由假设 0,0,0,απβπγπ<<<<<<所以 03.αβγπ<++< (41) 故必有0k =,否则与(41)式矛盾.因而.αβγπ++=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第二节 复变函数一.复平面上的点集1.复球面复数除了可以用平面内的点或向量来表示外,还可以用球面上的点来表示, 这是复数的另外一种几何表示方法.例如,在地图制图学中要考虑球面与平面上 点的对应关系,即把地球投影到平面上去研究,这种方法叫作测地投影法或球极 投影法.设想把地球放在平面上,使接触点为南极S ,从北极N 发出的射线把地 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称为球极投影,它把地区表面(除N 外)一一对应地投影 到整个平面上.把地球经线映射为过点S 的直线;把地球纬线映射为以S 为中心 的圆周.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建立全体复数与球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于 是就可以用球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取一个在原点O 与z 平面相切的球面,通过O 点作一个垂直于z 平面的直 线与球面交于点N ,N 称做北极;O 称做南极.现在用直线段将N 与z 平面上的一 点z 相联,此线段交球面于一点()P z ,这样就建立起球面上的点(除N 外)与 复平面上的点间的一一对应.考虑z 平面上一个以原点为圆心的圆周C ,在球面上对应的也是一个圆周 Γ(即是纬线).当圆周C 的半径越大,圆周Γ就越趋于北极.N 因此北极N 可以 看作是z 平面上的一个模为无穷大的假想点相对应,这个假想点称为无穷远点, 并记为.∞复平面加上∞后称为扩充复平面,与它对应的就是整个球面,称为复 球面.简单说来,扩充复平面的一个几何模型就是复球面. 注意:关于新“数” ∞(读着“无穷”)还需要作如下几点规定:(1)运算0,0.,,0∞∞±∞∞∞无意义;(2)a ≠∞时,,0,aa a a ∞=∞=∞±=±∞=∞∞;(3)b ≠∞(但可以为∞)时,..,0bb b ∞=∞=∞=∞;(4)∞的实部、虚部及幅角都无意义,∞=+∞;(5)复平面上每一条直线都通过点∞,同时,没有一个半平面包含点.∞ 2.平面点集的一般概念关于平面点集的一些基本概念,在高等数学中已学过,这里先把这些概念回顾一下.(1)邻域 设0z 是复平面上一点,δ是任意的正数,称点集 {}0|z z z δ-<为以0z 为中心,以δ为半径的邻域,记为()0N z δ.设已知复平面上的一个点集E ,利用邻域可以复平面上的点分类. (2)内点、开集设E 为复平面上的一个点集,若存在0z 的一个邻域,而该邻域内所有的点都属于E ,则称0z 为E 的内点.(ⅰ)若点集E 的每一个点都是内点,则称E 为开集.(ⅱ)若点0z 的任一邻域内既有属于E 的点,又有不属于E 的点,则称0z 为E 的边界点.(ⅲ)点集E 的全部边界点所组成的集合,称为点集E 边界,记为.E ∂ (ⅳ)若点集E 边界全属于E ,称E 为闭集. (3)区域(ⅰ) 设E 为复平面上的一个点集,若E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a )E 是开集;(b )E 是连通的,即E 内的任意两点都可以用一条完全属于E 内的折线段连接起来,则称E 为复平面上的区域. 简单地说,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ⅱ)区域E 与它的边界E ∂一起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闭区域,记为.E 例如,{}|z z R <是区域;{}|z z R ≤是闭区域.(4)有界集(ⅰ) 若点集E 可以被包含在一个以原点为圆心的,以有限值为半径的圆内,即存在某个正数,M 使得对于任何的E z ∈都有,z M ≤则称E 为有界集;否则称E 为无界集(ⅱ)复平面上有界的区域和无界的区域分别称为有界域和无界域.例如,圆形域{}0|z z z R -<及圆环形区域{}0|z r z z R <-<都是有界域;而上半平面(){}|Im 0z z >和带形区域(){}12|Im z y z y <<及角形区域{}|arg z z αβ<<等都是无界域. 3.复平面上二. 复变函数1.复变函数的概念定义1.设D 是复平面上一个非空点集,若对于D 中任意一个复数z ,按照某一 法则f ,总有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复数w 与之对应,则称w 是变量z 的函数, 记作().z f w =点集D 称为函数()z f 的定义域,点集(){}D z z f w w D ∈==,|*称为 函数()z f 的值域.注意:(1).如果对于D 内每一个复数z ,有唯一确定的复数w 与之对应,则称函数()z f w =为D 上的单值函数;如果对于D 内每一个复数z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w 与之对应,则称函数()z f w =为D 上的多值函数.例如:2,,z z z w ===ωω都是单值函数;而()2,0≥≠=n z z w n 及()0≠=z Argz w 是多值函数.在本书中若无特别说明,所提到的函数均为单值函数. (2).若令,,iv u w iy x z +=+=则v u ,皆随y x ,而确定,因而()z f w =又常写成()(),,,y x iv y x u w += (1) 其中()y x u ,及()y x v ,是二元实函数.所以,一个复变函数()z f w =就相当于一对二元实函数,从而()z f w =的性质也就取决于()y x u ,与()y x v ,的性质.如果将z 表示成指数形式θi re z =,函数()z f w =又可写成()().,,θθr iQ r P w += 例如:设函数,22+=z w 当iy x z +=时,w 可以表示成 ,2222xyi y x w ++-= 因而 ()().2,,2,22xy y x v y x y x u =+-=当θi re z =时,w 可以表示成()22sin 2cos 2++=θθi r w因而 ()().2sin ,;22cos ,22θθθθr r Q r r P =+=(3).在微积分中,我们常常把函数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在研究函数的性质时 ,这些几何图形给我们很多直观的帮助.现在,我们就不能借助于同一个平面或同一个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复变函数.因为由(1)式,()iv u iy x f +=+,要描出()z f w =的图形,就必须采用四维空间,也就是()y x v u ,,,空间.为了避免这个困难,我们取两张复平面,分别称为z 平面和w 平面.(在个别情况下,为了方便,也可以将它们叠成一张平面).我们把复变函数理解为两个复平面上的点集间的对应(映射或变换).具体地说,复变函数()z f w =给出了从z 平面上点集D 到w 平面上点集*D 间的一个对应关系.与点D z ∈对应的点()z f w =称为点z 的象点;同时,点z 就称为点()z f w =的原象.为方便起见,以后也不再区分函数、映射和变换.定义 2.如对z 平面上点集E 的任一点z ,有w 平面上点集F 的点w ,使得()z f w =,则称()z f w =把E 变(映)入F (简记为为()F E f ⊆),或称()z f w =是E 到F 的入变换.定义 3.如()F E f ⊆,且对F 的任一点w ,有E 的点z ,使得()z f w =,则称()z f w =把E 变(映)成F (简记为为()F E f =),或称()z f w =是E 到F 的满变换.注意:对于满变换这种对应关系()z f w =,F 就是()z f w =能取到的所有值所构 成的点集,它显然具有下列两条性质:(1).对于点集E 中的每一个点z ,相应的点()z f w =是点集F 的某个点. (2).对于点集F 中的每一个点w ,在E 中至少有一个点z 与之对应,即满足().z f w =定义4.如()z f w =是点集E 到F 的满变换,且对F 的每一点w ,在E 中有一个(或至少两个)点与之对应,则在F 上确定了一个单值(或多值)函数,记作,使得()w f z 1-=,它就称为函数()z f w =的反函数或称为变换()z f w =的逆变换;若()w fz 1-=也是F 到E 的单值变换,则称()z f w =是E 到F 的一一变换.注意:从上述反函数的定义可以看出,对于任意的F w ∈,有 ()[].1w ff w -= (2)且当反函数也是单值函数时,对于任意的E z ∈,有还有 ()[].1z f fz -= (3)例1.设有函数2z w =,试问它把z 平面上下列曲线分别变成w 平面上的何种曲线?(1).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在第一象限里的圆弧; (2).直线1=x 与1=y ;(3).双曲线:,122=-y x ,422=-y x ,1=xy 2=xy 所围成的区域. 解:(1)整体方法:对于任意的()θθsin cos i r iy x z +=+=,设 ()ϕϕsin cos i R iv u w +=+=则.2,2θϕ==r R ,因此,当z 的模为2,辐角由0变至2π时,对应的w 的模为4,辐角由0变至.π故在w 平面上的对应图形为:以原点为圆心,4为半径,在u 轴上方的半圆周. (2)分量方法:设iy x z +=,则xyi y x iv u w 222+-=+=,所以()()⎩⎨⎧=-=.2,,,22xy y x v y x y x u 将1=x 代入上式,得:()()⎩⎨⎧=-=.2,,1,2y y x v y y x u ,消去参数y ,得1=x 在w 平面上的像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42u v -=其在w 平面上映射的图形为开口向左的抛物线. 类似地,将1=y 代入上式,得:()()⎩⎨⎧=-=.2,,1,2x y x v x y x u ,消去参数x ,得1=y 在w 平面上的像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42u v +=其在w 平面上映射的图形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3)仍然采用分量方法:设iy x z +=,则xyi y x iv u w 222+-=+=,所以()()⎩⎨⎧=-=.2,,,22xy y x v y x y x u于是z 平面上的双曲线:,122=-y x ,422=-y x ,1=xy 2=xy 在w 平面上的像的直角坐标方程分别为.4,2,4,1====v v u u 其在w 平面上映射的图形为矩形区域.2. 复变函数的极限定义5.设函数()z f w =在点0z 的某去心邻域ρ<-<00z z 内有定义,A 是一个确定的复常数.若对于任意给定的0>ε,总存在相应的正数()ρδ≤,使得当δ<-<00z z 时,恒有(),ε<-A z f 则称A 为函数()z f 当z 趋于0z 时的极限,记 作().lim 0A z f z z =→或简记为()().0z z A z f →→注意:定义5在形式上与微积分中一元实值函数的极限的定义完全相同,但本质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对于一元实值函数的极限()A x f x x =→0lim 来说,0x x →是指在x轴上点x 无限地趋近于点0x ,因此点x 趋近于点0x 的方式只能有两种:从0x 的左边或从0x 的右边,且都是以直线方式;而由于z z ,0都是复平面上的点,因此0z z →的方式是任意的,点z 既可以以直线方式无限趋近点0z ,也可以以曲线方式无限趋近点0z ,但不论怎样趋近, ()z f 的值都要趋于同一个常数.A 显然这比()A x f x x =→0lim 的定义中的要求要严得多.关于极限的计算有下面两个定理.定理1.设函数()()()y x iv y x u z f ,,+=, 00iv u A +=,000iy x z +=,则().lim 0A z f z z =→的充要条件是()0,lim 0u y x u y y x x =→→ ,().,lim 000v y x v y y x x =→→ 证明:(一)必要性设().lim 0A z f z z =→,则依据复值函数极限的定义,就有对于任意给定的0>ε,总存在相应的正数δ,使得当()()()()δ<-+-=-+-=-<20200000y y x x y y i x x z z 时,恒有 ()()()()(),202000ε<-+-=-+-=-v v u u v v i u u A z f (1)因此,当()()δ<-+-<20200y y x x 时,恒有 ()(),20200ε<-+-≤-v v u u u u (2)这就是说().,lim 000u y x u y y x x =→→完全类似地,可证明().,lim 000v y x v y y x x =→→(二)充分性设()0,lim 00u y x u y y x x =→→ ,且().,lim 000v y x v y y x x =→→则依据实值函数极限的定义,就有对于任意给定的0>ε,总存在相应的正数δ, 使得当()()δ<-+-<20200y y x x 时,恒有()2,0ε<-u y x u (3)()2,0ε<-v y x v (4)因此当()()δ<-+-=-<202000y y x x z z 时,恒有()()()()(),2222202000εεε=⎪⎭⎫⎝⎛+⎪⎭⎫ ⎝⎛<-+-=-+-=-v v u u v v i u u A z f 定理2.如果().lim 0A z f z z =→,()B z g z z =→0lim ,则(ⅰ).()()[];lim 0B A z g z f z z ±=±→(ⅱ).()()[];lim 0AB z g z f z z =→(ⅲ).()()().0lim 0≠=⎥⎦⎤⎢⎣⎡→B BAz g z f z z推论: ()[]=→z f C z z .lim 0()A C z f C z z .lim .0=→;()=→z f kz z 0lim ().lim 0k kz z A z f =⎥⎦⎤⎢⎣⎡→证明:仅证(ⅰ),(ⅱ)、(ⅲ)的证明方法完全类似.设,,000iy x z iy x z +=+=.,2211iv u B iv u A +=+=并设 ()()();,,11y x iv y x u z f +=()()().,,22y x iv y x u z g +=则()()()()[]()()[]y x v y x v i y x u y x u z g z f ,,,,2121+++=+, (5) ()().2121v v i u u B A +++=+ (6) 因为().lim 0A z f z z =→,故由定理1知(),,lim 110u y x u y y x x =→→();,lim 1100v y x v y y x x =→→ (7)同理,因为().lim 0A z f z z =→,由定理1知().,,lim 220u y x u y y x x =→→();,lim 2200v y x v y y x x =→→ (8)从而()()[].,,,lim 212100u u y x u y x u y y x x +=+→→()()[].,,,lim 212100v v y x v y x v y y x x +=+→→ (9)故由定理1知()()[]()()[]{}()().,,,,lim 2121212100v v i u u y x v y x v i y x u y x u y y x x +++=+++→→ (10)结合(5)、(6)、(9)三式,(9)式等价于 ()()[].lim 0B A z g z f z z ±=±→例2.证明函数 ()()zz z f Re =当0→z 时的极限不存在.证明:令,iy x z +=则 ()(),Re 22yx x zz z f +== (11)由(11)得 ()().0,,,22=+=y x v yx x y x u (12)下面我们证明 ()22000lim,lim yx x y x u y x y x +=→→→→不存在.事实上,让z 沿直线kx y =趋于零,我们有 .11limlim222220kyx x yx x x kxy x +±=+=+→→→显然,它随k 的不同而不同,所以()y x u y x ,lim 00→→不存在.虽然()0,lim 00=→→y x v y x ,但根据定理1知道,()z f z 0lim →不存在.另证:令(),sin cos θθi r z +=则 ().cos cos θθ==rr z f (13) (13)式说明,当z 沿不同的射线θ=z arg 趋于零时,()z f 趋于不同的值.例如,。
复变函数-复数的概念与定义
乘积的几何意义 :
y
z1 z2
1 2
z2
1
2Leabharlann z1x商:
z2 r2e i 2 r2 i ( 2 1 ) e i 1 z1 r1e r1
2. 乘幂与方根
n 个相同复数 z 的乘积 , 称为z 的 n 次幂, 记为z n
n z n z z ...z
2 i 2i ( 2 i )( i ) 2i (1 i ) 解: z i 1 i i (i ) (1 i )(1 i )
2i (1 i ) 2i 1 2 i 1 i 1 2 3 i 2
所以 Re z 2,
Im z 3
设 z1 , z2 , z3 , z C , 则有
(1) 交换律: z1 z2 z2 z1 , z1 z2 z2 z1
(2) 结合律: z1 z2 z3 z1 z2 z3 , ( z1 z2 )z3 z1 ( z2 z3 )
(3) 分配律: z1 z2 z3 z1 z2 z1 z3
5
3
z 的方根:
当 z 0 时, 若满足 wn z,则称 w 为 z 的 n 次方根, 记为 w n z
令 w e 有
i
ne in re i
于是 n r , n 2k (k 0,1,2,)
n r, 2k
n , ( k 0,1,2,)
x1 x2 y1 y2 i x1 y2 x2 y1
3. 商
z1 (x1 iy1 ) z z2 x2 iy2
( z2 0)
x1 x2 y1 y2 x2 y1 x1 y2 i 2 2 2 2 x 2 y2 x 2 y2
复变函数 第1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6
1 cos
2 k
6
i sin
2 k
6
( k 0 , 1, 2 , 3 , 4 , 5 )
可求出6个根,它们是
z0 3 2 1 2 i, z 1 i, z2 3 2 1 2 i
z3
3 2
1 2
i,
z 4 i,
z5
3 2
0
}
为 z 0 的去心 —邻域,
开集 如果点集 D 的每一个点都是 D 的内 点,则称 D 为开集. 闭集 如果点集 D 的余集为开集,则称 D 为 闭集. 连通集 设是 D开集,如果对于 D 内任意两 点,都可用折线连接起来,且该折线上的 点都属于 D ,则称开集 D 是连通集. 区域(或开区域) 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或 开区域. 闭区域 开区域 D 连同它的边界一起,称为 闭区域,记为 D .
1.3.2 单连通域与多(复)连通域
1. 简单曲线、简单闭曲线 若存在满足 t , t 且 t t 的 t 1 与 t 2,使 z ( t ) z ( t ) ,则称此曲线C有重点, 无重点的连续曲线称为简单曲线或约当 (Jordan)曲线;除 z ( ) z ( ) 外无其它重 点的连续曲线称为简单闭曲线,例如,
n
z z z
n个
若
z r ( cos i sin ,则有 )
z r ( cos i sin )
当 r 1 时,得到著名的棣莫弗(De Moivre) 公式
(cos i sin )
n
cos n i sin n
3
z 1 i 3 2 (c o s
第1章复数与复变函数汇总
z z (Re z ) (Im z ) z ;
(6) z z 2 Re z, z- z 2i Im z.
利用共轭复数的概念,还可以得到 两个关于复数模的重要公式:
z1 z 2 z1 z 2 Re( z1 z 2 ), z1 z2 z1 z2 Re( z1 z2 ).
(2) ∞的实部,虚部及幅角都无 意义, (3)b≠0(但可为∞)时, b b ,
b ; a 0 , 0, (4)a≠∞时, a a a ; 0 (5)运算∞± ∞,0· ∞, , 0 无意义
§3 复数的乘幂与方根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1 复数及其代数运算
目录
§2 复数几何表示
§3 复数的乘幂与方根
§4 区 域 §5 复变函数
§6 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1 复数及其代数运算
1.复数的概念 形如 z=x+iy 或 z=x+yi 的数,称为复数 虚部为零的复数就可看作实数,即 x+i· 0=x 复数
z n r n (cosn i sin n ) r nein
n
2k 2k z r (cos i sin ) n n 1
1 n
w0 r (cos i sin ) n n 1 2 2 n
n
w1 r (cos
1 n
………………………………………
当x在第一象限
当x在第二象限 当x在第三象限 当x在第四象限 当z在正y轴上
2 arg z 2 0, ,
当z在负y轴上
当z在正x轴上 当z在负x轴上
复变函数-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
y
28
1 i
2
q
4
w0
r 2
q 2k
n i sin
w2
q 2k
n )
o
w3
x
wk n r (cos
16
例 2. 求
4
-1
解 : 1 cos i sin
4
1 cos
2k
4
i sin
2k
4
, (k 0,1,2,3).
z1
z2
z0 内点
P
D-区域
(6) 连通 D中任意两点可用一条全在D
中的曲线连接起来。
21
外点
z1
z2
z0 内点
P
(7) 区域
连通的开集.
D-区域
区域D与它的边界一起构成闭区域, 或闭域. D
22
(8) 有界区域 如果存在正数M,使得对于一切D中的点z, z M, 有 则称 D为有界区域,否则称为无界区域。 例如
设 w e , 由w z , 有 ne in re iq ,
i n
则 n r , n q 2k
(k为整数 ).
即 w = n z = n re
r (cos
n
i
θ + 2 kπ n
,
q 2k
n )
q 2k
n
i sin
(k为整数).
14
当k=0,1,2,…,n-1时,得到n个相异的根:
z. 共轭 x iy为x iy的共轭复数,记为
注:(1)两个复数相等,是指二者实部、虚部分别相同; (2)两个复数之间无法比较大小,除非都是实数; (3)实部为0,虚部不为0,为纯虚数。
第1章复数与复变函数资料
arc
tan
y x
,
arg
z
arc tan
y x
,
arc
tan
y x
,
,
arc
tan
y x
,
当x在第一象限 当x在第二象限 当x在第三象限 当x在第四象限
2
arg
z
2
0,
,
当z在正y轴上
当z在负y轴上 当z在正x轴上 当z在负x轴上
4.复球面
扩充复平面的 一个几何模型就是 复球面。
对满足α<t1<β, α≤t2≤β, t1≠ t2的t1及t2,当 z(t1)=z2(t)成立时,点z(t1)称为此曲线C的重点;凡 无重点的连续曲线,称为简单曲线或Jordan
目录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1 复数及其代数运算
§2 复数几何表示 §3 复数的乘幂与方根 §4 区 域 §5 复变函数 §6 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1 复数及其代数运算
1.复数的概念 复数 形如
z=x+iy 或 z=x+yi
的数,称为复数 虚部为零的复数就可看作实数,即 x+i·0=x
点z0为G的边界点,点集G的全部边界点称为G的边 界(如图1.4.1)
注意 区域的边界可能是由几条曲线和一些孤
立的点所组成的(如图1.4.2)
定义1.4.3 若点集G的点皆为内点,则称G为
开集
定义1.4.4 点集G称为一个区域,如果 它满足:
(1)G是一个开集; (2)G是连通的,就是说G中任何两点z1 和z2都可以用完全属于G的一条折线连接起 来(图1.4.1)
(6) z z 2 Re z, z-z 2i Im z.
《复变函数》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1.14)
若 z 为指数形式, z rei , w f (z) 则又可表为 w p(r,) i(r,) (1.15)
其中 p(r, ) ,Q(r, ) 均为 r 、 的二元实函数. 由(1.14)和(1.15)两式说明,我们可以把复变函数理解为复平面 z 上的
z 1
均为多值函数.
今后如无特别说明,所提到的函数均为单值函数.
设 w f (z) 是定义在点集 E 上的函数,若令 z x iy ,w u iv
则 u 、 v 均随着 x 、 y 而确定,即 u 、v 均为 x 、y 的
二元实函数,因此我们常把 w f (z) 写成
f (z) u(x, y) iv(x, y)
z2
Argz1 Argz1
Argz2 Argz2
(1.11)
公式(1.10)与(1.11)说明:两个复数 z1 , z2 的乘积(或商),其模等
于这两个复数模的乘积(或商),其幅角等于这两个复数幅角的和(或
差).
特别当 z2 1 时可得 z1z2 rei(12 )
cos3 cos3 3cos sin2 4cos3 3cos
sin 3 3cos2 sin sin3 3sin 4sin3
4.曲线的复数方程
例1.2 连接 z1 及 z2 两点的线段的参数方程为 z z1 t(z2 z1) (0 t 1)
区域.
例如,例1.5—1.8所示的区域均为单连通区域,例1.9所示的区域为多连 通区域.
作业: 第42页 6.(1) (3) (5) , 7, 8,9
§3 复变函数
1.复变函数概念
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第一节 复数1.复数域每个复数z 具有x iy +的形状,其中x 和R y ∈,1-=i 是虚数单位;x 和y 分别称为z 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记作z x Re =,z y Im =。
复数111iy x z +=和222iy x z +=相等是指它们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
如果0Im =z ,则z 可以看成一个实数;如果0Im ≠z ,那么z 称为一个虚数;如果0Im ≠z ,而0Re =z ,则称z 为一个纯虚数。
复数的四则运算定义为:)21()21()22()11(b b i a a ib a ib a ±+±=+±+)1221()2121()22)(11(b a b a i b b a a ib a ib a ++-=++ ()()11121221122222()222222a ib a a b b a b a b i a ib a b a b ++-=++++ 复数在四则运算这个代数结构下,构成一个复数域,记为C 。
2.复平面C 也可以看成平面2R ,我们称为复平面。
作映射:),(:2y x iy x z R C +=→,则在复数集与平面2R 之建立了一个1-1对应。
横坐标轴称为实轴,纵坐标轴称为虚轴;复平面一般称为z -平面,w -平面等。
3.复数的模与辐角复数z x iy =+可以等同于平面中的向量。
向量的长度称为复数的模,定(,)x y义为:||z向量与正实轴之间的夹角称为复数的辐角,定义为:Arg arctan 2y z i xπ=+(k Z ∈)。
复数的共轭定义为:z x iy =-;复数的三角表示定义为:||(cos sin )z z Argz i Argz =+;复数加法的几何表示:设1z 、2z 是两个复数,它们的加法、减法几何意义是向量相加减,几何意义如下图:关于两个复数的和与差的模,有以下不等式:(1)、||||||1212z z z z +≤+;(2)、||||||||1212z z z z +≥-; (3)、||||||1212z z z z -≤+;(4)、||||||||1212z z z z -≥-; (5)、|Re |||,|Im |||z z z z ≤≤;(6)、2||z zz =;例1.1试用复数表示圆的方程:22()0a x y bx cy d ++++= (0a ≠)其中a,b,c,d 是实常数。
明德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P x, y
复数z x iy可用xoy平面上 坐标为( x,y )的点p表示.此时,
x轴 — 实 轴 y轴 — 虚 轴 平 面— 复 平 面 或 z平 面
0
z x iy
x 实轴
数z与点z同义
2. 向量表示法
z x iy 点P ( x,y ) oP { x , y } 显然下列各式成立 可 用 向 量 oP表 示z x iy。 x z, y z, 称向量的长度为复数z=x+iy 的模或绝对值; 2 以x轴正方向为始边,OP 为终边的的夹角 θ 称为复数 2 z z z z . z x y, z=x+iy的辐角. y 虚轴 uu r
2 2
法 2. 将 z x iy 代入得: x y 1 i 2
x y 1 i 4 即 x y 1 4
2 2 2
2
z 2i z 2
解: 由几何意义, z 2i z 2 即 z 2i z 2
0
特别的,以z0为圆点?
z z0 Re i 0 2 , 为参数
x
0 2 , 为参数
例5 指出下列方程表示的曲线
1
解:法 1.
zi 2
由几何意义 z i 2 即 z i 2 表示到 i
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 即圆 x y 1 4
n
k 0,1,,n 1
(1) 当k=0,1,…,n-1时,可得n个不同的根, 而k取其它整数时,这些根又会重复出现。
n n (2)几何上, z 的n个值是以原点为中心, r 为半 径的圆周上n个等分点,即它们是内接于该圆周 的正n边形的n个顶点。
复变函数第一章
1.1.4.复数四则运算的几何意义 .1.4.复数四则运算的几何意义 , θ θ 设有两个复数 z1 = r1(cos 1 + i sinθ1) z2 = r2 (cos 2 + i sinθ2)
则,z1 z 2 = r1 (cos θ 1 + i sin θ 1 )r2 (cos θ 2 + i sin θ 2 )
例1:下列复数化为三角表示式与指数表示式
2i ( 1 ) z = − 12 − 2i, ( 2 ) z = , ( 3 ) z = −3 + 4i −1+ i
例3:求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1) |z + i| = 2, ( 2) |z − 2i| = |z + 2|, ( 3 ) Im(i + z) = 4
________
7 1 z1 ∴ ( )=− + i z2 5 5
__ 1 3i 例2: z = - − 求 Re (z),Im (z)与z z i 1-i
− ( 1 − i) − 3i(i) − 1 + i + 3 2 + i ( 2 + i)( 1 − i) = = 解: z = = i( 1 − i) i +1 1+ i 2
x
(3)幅角主值的求法 (3)幅角主值的求法 y arctan x , ( x > 0 , y > 0 ) arctan y + π ( x < 0 , y > 0 ) , x arg z = arctan y − π , ( x < 0 , y < 0 ) x y arctan , ( x > 0, y < 0) x
第一章 复数和复变函数
ei1 ei2 (cos1 i sin 1 )(cos 2 i sin 2 ) cos(1 2 ) i sin(1 2 ) ei (1 2 ) ,
可得
z1z 2 r1r2ei (1 2 ) .
于是有如下等式
(1.13)
| z1 z2 || z1 || z2 |, Arg ( z1z 2 ) Arg ( z1 ) Arg ( z 2 ).
(1.14)
式(1.14)表明: 两个复数乘积的模等于它们模的乘积, 两个复数乘积的辐角等于它们辐角的 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辐角的多值性,式(1.14)的第二式应理解为对于左端 Arg ( z1 z2 ) 的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 王健
任一值, 必有由右端 Argz1 与 Argz2 的各一值相加得出的 和与之对应;反之亦然。以后,凡遇到多值等式时,都 按此约定理解。 由式(1.14)可得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即: z1 z2 所 对应的向量是把 z1 所对应的向量伸缩 r2 | z2 | 倍, 然后再 旋转一个角度 2 argz 2 所得(见图 1.2)。
a 2 b 2 ( a b)( a b), a3 b3 ( a b)(a 2 ab b 2 ),
等等仍然成立。实数域和复数域都是代数学中所研究的“域”的实例。 由于一个复数与平面上的一个向量所对应, 因此, 复数的加法运算与平面上向量加法运 算一致,从而以下两个不等式成立。
z2 x2 iy2 相等,是指它们的实部与实部相等,虚部与虚部相等, 即 x1 iy1 x2 iy2
当且仅当 x1 x2 , y1 y2 。 1.1.2 复数的表示 1.1.2.1 代数表示 由式(1.1)所给出的即为复数的代数表示。 1.1.2.2 几何表示 由复数的定义可知,复数 z x iy 与有序数对 ( x, y ) 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在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 系 xOy ,用 xOy 平面上的点 P ( x , y ) 表示复数 z ,这 样复数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称这样的平面为复平 面。若用向量 OP 表示复数 z ,如图 1.1 所示。该向
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
n 次幂,
cos i sin
n
cosn i sinn
此式称为棣莫佛(De Moivre)公式。
2、复数的开方 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设 w z 则称复数 z的n次方根记作: n z . w w为复数
n
容易得
1 1 w z | z |[cos( 2k ) i sin( 2k )] n n
2 2 2 2
2
2
三、复数的表示方法
1. 点的表示法 2. 向量表示法
3. 三角表示法 4. 指数表示法
1. 点的表示法
复数z x iy 一对有序实数x, y),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任 意 点 ( x , y ) 一 对 有 序 实 数x , y ) P ( z x iy 平 面 上 的 点 ( x , y ) P
则有 z1z2 | z1 || z2 | [cos( 1 2 ) i sin( 1 2 )]
于是得到:1z2 || z1 || z2 | |z
Arg( z1z2 ) Argz1 Argz2
后一个式子应理解为集合相等。
几何意义 : 将复数 z 1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 角度2 ,再将其伸缩 z2 倍。
内接于该圆周的正 n 边形的 n 个顶点。
如 wk 4 1 i
2k 2k 8 2 (cos 4 i sin 4 ) ( k 0,1,2,3) 4 4
(见下图)
w1
y
1 i
2
28
w0
w2
o
w3
x
例5 求解方程 z 3 2 0
解:z 2
故得
1 3
复变函数1.pdf
2⎢⎣⎡cos
π 4
+
i
sin
π⎤ 4 ⎥⎦
4
1+
i
=
8
⎡π
⎢ 2⎢cos
4
⎢⎣
+ 2kπ 4
+
π i sin 4
+
2kπ
⎤ ⎥
4
⎥ ⎥⎦
即
w0
=8
2
⎣⎡⎢cos
π 16
+
i
sin
1π6⎥⎦⎤,
(k = 0,1,2,3).
w1
=
8
2⎣⎡⎢cos
9π 16
+
i sin 916π⎥⎦⎤,
w2
=
8
2⎣⎡⎢cos
当 z 的模 r = 1,即 z = cosθ + i sinθ ,
(cosθ + i sinθ )n = cos nθ + i sin nθ .棣莫佛公式
例 计算( 12-2i)3
解 由于 12-2i = 4[cos(−π / 6) + i sin(−π / 6)]
因此( 12-2i)3 = 43 (cos(−π / 6) + i sin(−π / 6))3
例如,设 z1 = −1, z2 = i, 则 z1 ⋅ z2 = −i,
Argz1 = π + 2nπ, (n = 0, ± 1, ± 2,"),
A故Arrgg3(zπz21+z=22)π2(=m+−2+πm2n+π)π,2k=π(m−, π=(+k02,=k±π01,,,
± 2,"), ± 1,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Complex number and function of the complex variable)第一讲授课题目:§1.1复数§1.2 复数的三角表示教学内容: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四则运算、复平面、复数的模和辐角、复数的三角不等式、复数的表示、复数的乘方与开方.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复数的乘方、开方运算及它们的几何意义2、切实理解掌握复数的辐角3、掌握复数的表示教学重点:复数的乘方、开方运算及它们的几何意义教学难点:复数的辐角教学方式: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P思考题:1、2、3.习题一:1-9作业布置:27板书设计:一、复数的模和辐角二、复数的表示三、复数的乘方与开方参考资料:1、《复变函数》,西交大高等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高等教育出版.课后记事:1、基本掌握复数的乘方、开方运算2、不能灵活掌握复数的辐角(要辅导)3、能灵活运用复数的三角表示进行复数的运算教学过程:引言复数的产生和复变函数理论的建立1、1545年,意大利数学家Cardan在解三次方程时,首先产生了负数开平方的思想.后来,数学家引进了虚数,这在当时是不可接受的.这种状况随着17、18世纪微积分的发明和给出了虚数的几何解析而逐渐好转.2、1777年,瑞士数学家Euler建立了系统的复数理论,发现了复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创立了复变函数论的一些基本定理,并开始把它们应用到水力学和地图制图学上.用符号i表示虚数单位,也是Euler首创的.3、19世纪,法国数学家Cauchy、德国数学家 Riemann 和Weierstrass经过努力,建立了系统的复变函数理论,这些理论知直到今天都是比较完善的.4、20世纪以来,复变函数理论形成了很多分支,如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理论、解析函数的边值问题、复变函数逼近论、黎曼曲面、单叶解析函数论等等,并广泛用于理论物理、弹性物理和天体力学、流体力学、电学等领域.5、复变函数课程主要任务为研究复变数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其中许多概念、理论和方法是实变函数在复变函数领域内的推广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它们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的比较.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1.1 复数(Complex number)一、 复数的概念(The concept of complex )1、称iy x +为复数,其中R y x ∈,,1-=i 是虚数单位;通常记为iy x z +=;2、x 和y 分别称为z 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记作z x Re =,z y Im =;3、纯虚数:若,0,0≠=y x 称),(R y x iy x z ∈+=为纯虚数;当0Im ≠z ,那么iy x z +=称为虚数;当0Im =z 时,那么x z =就是一个实数;4、两个复数相等:复数111iy x z +=和222iy x z +=相等是指它们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5、共轭复数:称实部相同而虚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复数为共轭复数.记z 的共轭复数为z .设复数iy x z +=,则称iy x -为复数z 的共轭复数(Conjugate ),记作iy x z -=注1:两个虚数之间不能比较大小.例如,设0>i ,则i i i ⋅>⋅0,即01<-,矛盾.注2:000i +=二、复数的四则运算(Complex number arithmetic ) 设111ib a z += 222ib a z += 则)()()()(2121221121b b i a a ib a ib a z z ±+±=+±+=±)()())((12212121221121b a b a i b b a a ib a ib a z z ++-=++= 2222211222222121221121))()(b a b a b a i b a b b a a ib a ib a z z +-+++=++=(02≠z ) 容易验证下列公式: (1) 2121z z z z ±=±, (2) 2121z z z z ⋅=⋅, (3) ()0)(22121≠=z z z z z , (4) )Im(2),Re(2z i z z z z z =-=+,2222)(Im )(Re z z y x z z +=+=, (5) 2Re z z z +=, i z z z Im 2-=,(6) ()z z =. 显然,复数的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复数在四则运算这个代数结构下,构成一个复数域,记为C .三、复平面(Complex plane )作映射:),(:2y x iy x z R C +=→,则在复数集与平面2R 之间建立了一个1-1对应.在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轴上的点表示实数,X 轴称为实轴,纵坐标轴上的点表示纯虚数,Y 轴称为虚轴;把实轴和虚轴决定的整个坐标平面我们称为复平面(Complex plane )或Z 平面.注3 复平面一般称为z -平面,w -平面等.§1.2 复数的三角表示(The representation of complex number)一、复数的模和辐角(Complex modulus and Argument ) 如图: 复数iy x z +=用向量op 来表示.向量的长度称为复数iy x z +=的模,记作:22||y x z +=;向量与正实轴之间的夹角称为复数iy x z +=的辐角(Argument ),记作:z Arg .由于任意非零复数有无限多个辐角,用arg z 表示符合条件 arg z ππ-<≤的一个角,称为复数iy x z +=主辐角(Main Argument ).即z Arg 的主值,于是,2,1,02arg Arg ±±=+=k k z z π 此时有Argz z Arg z z -==. z z z =2注4 当0=z 时辐角无意义. 当0≠z 时,有如下关系(arg z ππ-<≤,arctan 22y x ππ-<<)⎪⎪⎪⎪⎪⎪⎪⎪⎨⎧<<π-≥<π+>=π>>=≠;,,arctan ;,,arctan ;,,;,,arctan arg 0000002000y x y y x x y y x y x x y z z 当当当当x例1 求)43-(Arg )2(Arg i i +-及解二、复数模的三角不等式(Plural triangle inequality ) 关于两个复数1z 与2z 的和与差的模,有下列不等式:(1)||||||2121z z z z +≤+;(2)||||||||2121z z z z -≥+;(3)||||||2121z z z z +≤-;(4)||||||||2121z z z z -≥-;(5)|||Im ||,||Re |z z z z ≤≤;(6)z z z =2||.例2 设1z ,2z 是两个复数,求证:),Re(2||||||212221221z z z z z z -+=-证明 ()()2121221z z z z z z --=- 22π<<π-x y arctan 其中22222Arg()arg()i i k π-=-+πk 222arctan +-=),2,1,0(24 ±±=+-=k k πππk i i 2)43arg()43Arg(++-=+-ππ++-=k 234arctan ),2,1,0(34arctan )12( ±±=-+=k k π()2122212121222112212221Re 2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三、复数的三角表示(Representation of complex numbers )1、复数的点表示(Plural Point )复数iy x z +=对应有序实数对()y x ,,另一方面,在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y x P ,也对应有序实数对()y x ,,因此复数iy x z +=可用点()y x P ,来表示.复数z 与点z 同义2、复数的向量表示(Complex vector that )我们已经知道复数iy x z +=等同于平面中的向量op ,所以,复数iy x z +=可用向量op 来表示,3、复数的三角表示(Complex triangle that ) 设0≠z 的复数,复数z 的模为r ,θ是复数z 的任意一个辐角,则)sin (cos θθi r z +=,上式右端称为复数z 的三角表示.注5:一个复数的三角表示不是唯一的例3 写出复数i +1的三角表示解 因为()41arg 21π=+=+i i ,所以⎪⎭⎫ ⎝⎛+=+4sin 4cos 21ππi i 也可以表示为⎪⎭⎫ ⎝⎛+=+49sin 49cos 21ππi i 例4 设()θθsin cos i r z +=求复数z 1的三角表示 解 因为()θθsin cos ,,12i r z r z z z z -===,所以()()()[]θθθθ-+-=-=sin cos 1sin cos 11i ri r z 4、复数的指数表示(Said plural index ) 由欧拉公式θθθsin cos i e i +=,可得复数 )sin (cos θθi r z +=的指数表示θi re z =例5 将复数 化为指数式 解四、用复数的三角表示作乘除法(With the complex triangle that make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利用复数的三角表示,我们表示复数的乘法与除法:设1z ,2z 是两个非零复数,则有()10cos sin i ϕϕϕπ-+<≤222122222222222222222cos sin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i i i i e πϕϕϕϕϕϕϕϕϕϕπϕπϕϕ⎛⎫- ⎪⎝⎭-+=+⎡⎤=+⎢⎥⎣⎦⎡⎤⎛⎫⎛⎫=-+- ⎪ ⎪⎢⎥⎝⎭⎝⎭⎣⎦=)sin (cos ||1111θθi z z += )sin (cos ||2222θθi z z += 则有)]sin()[cos(||||21212121θθθθ+++=i z z z z有||||||2121z z z z =,2121)(Argz Argz z z Arg +=,后一个式子应理解为集合相等.同理,对除法有)]sin()[cos(21212121θθθθ-+-=i z z z z 即2121||z z z z =,2121)(Argz Argz z z Arg -=,后一个式子也应理解为集合相等.五、复数的乘方与开方(Involution and evolution of complex numbers )1、复数的乘方(A power complex )设复数()θθsin cos i r z +=,则对正整数n()θθn i n r z n n sin cos += (1) 当1=r 时,即()θθθθn i n i n sin cos sin cos +=+ (2)(2)式称为棣莫弗(De Moivre )公式2、复数的开方(Evolution of complex numbers ) 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设z w n =,则称复数w 为复数z 的z n 次方根.记作n nz z w ==1 (0≠z )令()θθsin cos i r z += ()ϕϕρsin cos i w +=于是就有 ()=+n n i ϕϕρsin cos ()θθsin cos i r +由此推出 () ,2,1,021,1±±=+==k k n r n πθϕρ故得 ()())]21sin()21[cos(||1πθπθk ni k n z z w n n+++== ,2,1,0±±=k (3) 当1.,2,1,0-=n k 时,w 有n 个互不相同的值.(3)可写成()())]21sin()21[cos(||1πθπθk ni k n z z w n n +++== 1,,2,1,0-=n k (4) 例6 求4)1(i +的所有值 解:由于)4sin 4(cos 21ππi i +=+,所以有 )]24(41sin )24(41[cos 2)1(84ππππk i k i +++=+ )]216sin()216[cos(2)1(84ππππk i k i +++=+3,2,1,0=k .例7 解方程0)3(32=---i iz zi i z i i z i i i i z i iz z 21)42(21,1)22(212)2(32)3(4930)3(3212+-=+-=+=+=-±=-+-±==---解 内容小结1、复数的概念(iy x z +=)2、复数的四则运算3、复平面4、复数的模和辐角5、复数的三角不等式6、复数的表示法(代数表示、三角表示、指数表示)7、复数的乘方与开方22||y x z +=,2,1,02arg Arg ±±=+=k k z z π()cos sin n n n n n z z z r n i n Argz nArgz θθ⎧=⎪=+⇒⎨=⎪⎩()())]sin()[cos(||πθπθk n i k n z z w n n 21211+++==,2,1,0±±=k2 1§1.3 平面点集的一般概念§1.4复球面与无穷大§1.5 复变函数开集与闭集、区域、平面曲线、复球面、复变函数的概念、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致连续性、有界闭区域E上连续函数的性质.1、了解复平面上点集的一般概念2、理解复球面与复平面的关系3、充分理解关于单值函数、多值函数的概念4、理解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复变函数的概念、极限与连续无穷大与复球面讲授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P习题一:10-1628一、复球面与无穷大二、复变函数的概念、极限与连续三、有界闭区域E上连续函数的性质[1] 《复变函数》,西交大高等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高等教育出版社.1、基本掌握复变函数的极限运算2、能够理解关于单值函数、多值函数的概念3、基本理解复球面与复平面的关系第二讲授课题目:§1.3 平面点集的一般概念§1.4复球面与无穷大§1.5 复变函数教学内容:开集与闭集、区域、平面曲线、复球面、复变函数的概念、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致连续性、有界闭区域E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复平面上点集的一般概念2、理解复球面与复平面的关系3、充分理解关于单值函数、多值函数的概念4、理解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教学重点:复变函数的概念、极限与连续教学难点:无穷大与复球面教学方式: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P习题一:10-16作业布置:28板书设计:一、复球面与无穷大二、复变函数的概念、极限与连续三、有界闭区域E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参考资料:1、《复变函数》,西交大高等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高等教育出版.课后记事:1、基本掌握复变函数的极限运算2、能够理解关于单值函数、多值函数的概念3、基本理解复球面与复平面的关系教学过程:§1.3 复平面上点集的一般概念(Elementary conception of point set in complex plane)一、开集与闭集(Open set and closed set )设0, 0>∈δC z ,点集},,|| |{0C z z z z ∈<-δ称为点0z 的δ邻域,记作),(0δz U注1:),(r a U },,|| |{0C z z z z ∈≤-=δ设C z C G ∈⊂0,,(1)若0>∃δ,使得G z U ⊂),(0δ,则称0z 为G 的内点(Interior point );(2)若G z U ⋂>∀),(,00δδ中既有属于G 的点,又有不属于G 的点,则称0z 为G 的边界点(Boundary points ); 集G 的全部边界点所组成的集合称为G 的边界(Border ),记为G ∂;(3)若0>∃δ,使得}{),(00z G z U =⋂δ,则称0z 为G 的孤立点(Outlier );注2:G 的孤立点(Outlier )一定是G 的边界点(Boundary points )如果G 的所有点都是它的内点,那么称G 为开集;如果0>∃δ,使得),0(δU G ⊂, 则称G 是有界集(Bounded set ),否则称G 是无界集;例1 圆盘),(0δz U 是有界开集;例2 集合}|||{0r z z z G =-=是以0z 为心,半径为r 的圆周,G 是圆盘),(0r z U 和闭圆盘),(0r z U 的边界.例3 复平面、实轴、虚轴是无界集,复平面是无界开集. 例4 点集}||0|{0δ<-<=z z z G 是去掉圆心的圆盘.圆心0z 是点集G 的边界点.它是G ∂的孤立点,二、区域(Region )复平面C 上的点集D 是一个区域,如果满足:(1)D 是开集;(2)D 是连通的,即D 中任意两点可以用完全属于D 的折线连起来.换句话说:区域就是连通的开集区域D 内及其边界上全部点所组成的点集称为闭区域(Closed area ).记作G例5 点集=G }3Re 2|{<<z z 为一个垂直带形,它是一个连通的无界区域,其边界为直线2Re =z 及3Re =z .例6 点集=G }3)arg(2|{<-<i z z 为一角形区域,它是一个连通无界区域,其边界为半射线2)arg(=-i z 及3)arg(=-i z .三、平面曲线(Plane curve )设()())(,)(b t a t iy t x t z z ≤≤+==如果())(Re t z t x =和())(Im t z t y =都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则称点集]},[|)({b a t t z ∈为一条连续曲线(Continuous curve ).如果对],[b a 上任意不同两点1t 及2t ,但不同时是],[b a 的端点,我们有)()(21t z t z ≠,那么上述点集称为一条简单连续曲线(Simple continuous closed curve ),或约当曲线(Jordan curve ).若还有)()(b z a z =,则称为一条简单连续闭曲线(Simple continuous closed curve ),或约当闭曲线(Jordan closed curve ).约当定理(Jordan Theorem ):任意一条约当闭曲线把整个复平面分成两个没有公共点的区域:一个有界的称为该区域的内部,一个无界的称为该区域的外部.他们都是以该闭曲线为边界.光滑曲线(Smooth curve ):如果())(Re t z t x =和())(Im t z t y =都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且有连续的导函数,在],[b a 上,()()0)('≠'+'=t y i t x t z ,则称集合]},[|)({b a t t z ∈为一条光滑曲线(Smooth curve );类似地,可以定义分段光滑曲线. 由有限条光滑曲线连接而成的连续曲线成为逐段光滑曲线.设D 为复平面上的区域,若在D 内无论怎样划简单闭曲线,其内部仍全含于D ,则称D 为单连通区域(Simply connected region ).否则,称为多连通区域(Multi-connected region )例7 集合}3||2|{<-<i z z 为一个圆环,它是一个多连通有界区域,其边界为圆2||=-i z 及2||=-i z .§1.4复球面与无穷大1、复球面 (Complex sphere )在点坐标是),,(u y x 的三维空间中,把XOY 面看作就是z 平面.考虑单位球面S :1222=++u y x取定球面在原点O (南极)与z 平面相切,过原点O 作一垂直于z 平面的直线与球面交于一点)1,0,0(N 称为北极.作连接 )1,0,0(N 与z 平面上的点()0,,y x A 的直线, 即复平面上的点()0,,y x A 都对应球面上的点.反过来也成立.那么)1,0,0(N 与复平面上的哪一点对应?约定: 在复平面上有一个理想的点, 称之为无穷远点, 其投影为)1,0,0(N . (下图形是错的)2、无穷大(Infinity )我们称上面的映射为球极投影.对应于球极投影为N ,我们引入一个新的非正常复数无穷远点∞,称}{∞⋃C 为扩充复平面(Extended complex plane ),记为∞C ,与它对应的球面称为复球面(Complex sphere );.关于新“数” 无穷大(Infinity )∞,作如下几点规定(x A(1) 其实部、虚部、辐角无意义,模等于∞+;(2) 基本运算为(a 为有限复数):∞=±∞=∞±a a ; )0( ≠∞=⋅∞=∞⋅a a a ;).a (a);a (a ∞≠∞=∞∞≠=∞0 (3) 复平面上的每一条直线都通过点∞,同时,没有一个半平面包含点∞.注:扩充复平面上无穷远点的邻域, 包括无穷远点自身在内且满足0>>M z 的所有点的集合{}M z z >: 称为无穷远点的邻域. 不包括无穷远点自身在内且满足0>>M z 的所有点的集合{}M z z >: 称为无穷远点的去心邻域§1.5复变函数(Complex analysis )一、复变函数的概念(The concept of complex function ) 设在复平面C 上以给点集G .G iy x z ∈+=∀,如果存在一个对应法则f ,都有唯一C ∈+=iv u w 与它对应,则称f 是定义在G 上的一个单值复变数函数,简称为复变函数,记为)(z f w =.不是单值复变数函数的复变数函数称为多值复变数函数.点集G 称为复变数函数)(z f w =的定义域,所有函数值全体称为复变数函数)(z f w =的值域.记作D注:一个复变函数等价于两个实变量的实值函数:若iy x z +=,),(),()(Im )(Re y x iv y x u z f i z f w +=+=,则)(z f w =等价于两个二元实变函数),(y x u u =和),(y x v v =.复变函数)(z f w =也称为从G 到D 上的一个映射或映照.把集合G 表示在一个复平面上,称为z -平面;把相应的函数值)(z f w =表示在另一个复平面上,称为w -平面.我们称映射)(z f w =把任意的G z ∈0映射成为D z f w ∈=)(00,称0w 及A 分别为0z 和G 的象,而称0z 和G 分别为0w 及D 的原象.例8 将)(z f 表示成z 的函数.解二、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Limits and continuity of Complex functions )1. 复变函数的极限定义(Definition )1.1 设函数)(z f w =在点0z 的去心邻域{}ρ<-<||0:0z z z 内有定义,A 是一个确定的复常数∞≠A .如果任给0>ε,总存在正数0)(>=εδδ,对任意z : ρδ≤<-<||00z z ,有222211()11f z x iy x y x y ⎛⎫⎛⎫=++- ⎪ ⎪++⎝⎭⎝⎭已知)(21),(21,z z i y z z x iy x z -=+=+=则设.1)(zz z f +=ε<-|)(|A z f ,则称A 为函数)(z f 当z 趋于0z 时的极限(limits ),记作:)()()(lim 00z z A z f A z f z z →→=→当或.2. 复变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类似于实函数极限的性质,有设 A z f z z =→)(lim 0 B z g z z =→)(lim 0, 则 (1)[()]B A z g z f z z ±=±→)(lim 0(2)()AB z g z f z z =→)(lim 0(3) ()()0lim 0≠=→B B A z g z f z z .定理(Theorem ) 1.1设函数),(),()(y x iv y x u z f +=在点集G 上有定义,000iy x z +=,ib a A +=则()()ib a A z f G z z z +==∈→(0lim 的充要条件是 ()a y x u G y x y x y x =∈→),(lim ),(),(),(0000 ().),(lim ),(),(),(0000b y x v G y x y x y x =∈→证明(略)复变函数的极限可归结为实函数极限的计算.3. 复变函数的连续性定义(Definition )1.2设函数),(),()(y x iv y x u z f +=在点集G 上有定义,G z ∈0,如果)()(lim 00z f z f z z =→成立,则称)(z f 在0z 处连续;如果)(z f 在G 中每一点连续,则称)(z f 在G 上连续.定理(Theorem )1.2函数),(),()(y x iv y x u z f +=在点000iy x z +=处连续的充要条件是),(),(y x v y x u 与在点()00,y x 处连续.即一个复变函数的连续性等价于两个实变二元函数的连续性.连续函数的性质:(1) 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仍然连续(2) 连续函数的复合函数仍然连续(3) 连续函数的模也连续一致连续性(Uniform Continuity )设函数)(z f w =在集合D 上确定,如果任给0>ε,可以找到一个仅与ε有关的正数0)(>=εδδ,使得当D z z ∈'',',并且δ<-|'''|z z 时,ε<-|)''()'(|z f z f ,则称函数)(z f 在D 上一致连续(Uniform Continuity ).有界闭区域D 上连续函数的性质1.设函数)(z f 在有界闭区域D 上连续,那么它在D 上有界,即22)],([)],([|)(|y x v y x u z f +=在集D 上有界.2. 设函数)(z f 在有界闭区域D 上连续,那么其模()z f 在D 上达到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一次.3. 设函数)(z f 在有界闭区域D 上连续,那么它在D 上一致连续.例9 求证:()arg (0)f z z z =≠在全平面除去原点和负实轴的区域上连续,在负实轴上不连续.证明: 设0z 为全平面除去原点和负实轴的区域上任意一点.考虑充分小的正数ε,使角形区域00arg arg z z εθε-<<+与负实轴不相交,从图上立即可以看出,以0z 为中心,0z 到射线0arg z θε=±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盘,一定落在上述角形区域内,这就是说,只要取00sin z δε<≤.那么当0z z ε-<时就有0arg arg z z ε-<.因此arg z 在0z 为连续.再由0z 的任意性,知()arg f z z =在所述区域内为连续.设1x 是负实轴上任意一点,则1Im 0limarg z z x z π≥→= 及 1Im 0limarg z z x z π<→=- 故arg z 在负实轴上为不连续. (如下图)内容小结1、开集与闭集、区域、平面曲线2、复球面3、复变函数的概念4、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致连续性5、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与最小值、一致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