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实务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案例分析题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案例分析题简介: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人们的社会问题和帮助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职业。
在日常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中级社会工作案例,探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案例描述:在某个社区中,有一位叫小红的中学生出现了问题。
她在学校中的表现逐渐下降,成绩变差,态度消极,老师反馈她经常缺课,并且和同学关系紧张。
经过了解,发现小红的父母离异,她在父母的争吵和离婚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现在,她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但父亲由于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她的成长和教育。
小红的母亲因为工作关系,长期不在身边。
分析方法:1.收集信息: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与小红、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小红的家庭背景、情感状态、学习情况等。
2.评估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小红的问题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中,可以运用专业工具和技巧,如家庭生活评估、心理评估等,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小红的情况。
3.制定干预计划:根据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需要和小红及其家人一起制定干预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目标和方法,以帮助小红解决问题。
4.实施干预: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制定的干预计划,与小红及其家人合作,实施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个体辅导、家庭治疗、学校支持、社区资源的连接等。
5.监测和评估: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干预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与小红及其家人的沟通和观察,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案例分析:通过对小红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关注家庭因素:小红的问题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
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小红的家庭情况,并与父亲和母亲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可以建议父亲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关注小红的成长和教育,或者寻找适当的家庭辅导资源。
2.提供心理支持:小红经历了父母离异的创伤,需要心理支持来缓解压力和恢复自信。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1、案例介绍陈某,男,36 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 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1、案例介绍陈某,男,36 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 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中级社工实务案例分析题 实务案例分析
中级社工实务案例分析题实务案例分析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
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
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
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
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运用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优势、个人的缺失。
•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心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很关照她。
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
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
•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战胜自我。
•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
由于张女士目前自认没用,是个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性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
•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张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1张先生,66岁,独居,患肛瘘。
可独立生活,病发时,卧床不起。
有固定足额的退休金。
有四个儿女,都在国外工作,很少回来探望他。
曾经想找个伴,担心影响与子女的感情。
年龄升高,记忆力下降,经常忘记关煤气,差点引起火灾。
最近病情加重,生活无法自理。
社区医院束手无策;大医院因老人年龄较大且心脏不太好,不能动手术。
张先生常常感到孤立无援,焦虑不安。
2023社工中级《实务》案例分析
某大型社区内建有餐饮一条街,一些小饭馆开设室外大排档,营业到凌晨,有些顾客大声喧哗,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政策休息。
部分居民向居委会反映,居委会出面与商户沟通,但商户说他们也只能提醒顾客,人家不听也没有办法。
有居民给“110”、城管部门、工商部门打电话,有关人员出面后,情况略有改善,但几天后又恢复原样。
实在无法忍受的居民开始直接找大声喧哗的顾客交涉,经常因言语不合而争吵起来,这段时间接连发生几起居民与顾客打架的事件,社区矛盾日趋突出。
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计划调解介入。
【问题】1.结合案例,逐一列出调解介入中可以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的行动系统。
2.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直接介入策略来调解矛盾?答:1.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工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工的合作者。
案例中,可以和社工一起介入调解,努力解决大排档扰民问题的行动系统有所在社区的居委会、“110”、城管部门、工商部门。
社工可以与他们通力合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早日解决该社区存在的问题。
2.社会工作者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如下:(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社工注重提升居民的资源整合和动员能力,协同社区居委会联系城管部门、工商部门和110提出相应的解决大排档问题的方案;还可以动员社区居民志愿者协助进行管理。
(内外资源)(2)进行危机介入。
社工及时关注事件发展。
在居民和顾客出现冲突的时候,社工要及时进行危机介入,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组织/开展活动)社工可以在社区中组织“社区环境大家爱”、“社区卫生大家谈”等社区活动,让居民与商户都参与到社区环境的维护中来;也可以通过社区倡议活动,宣传教育社区商户要爱护社区环境;也可以通过社区签名宣传活动,促进社区居民和社区商户的融合和关系改善。
(4)调解行动。
(接触、协助环境回应需求)社工通过组织社区居民与商户商谈会,开展调解活动,将居民代表和商户代表召集在一起进行商谈,针对相应问题开展讨论,商讨一个具体的营业时间和规定,并签订相应的协议。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4套(附答案)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4套(附答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一)第一题(20分)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
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
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
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
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
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
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
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人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人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
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
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第一题答题要点: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支持的不足有:(1)康复治疗的支持。
首先,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可其父母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其次,小安家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并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
(2)社会交往的支持。
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
2.(1)小安的需要有:治疗康复需要;接受教育需要;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价值实现需要;恋爱婚姻需要。
(2)小安家人的需要有:接受社区照顾,社区为小安家人提供训练课程和有关照顾精神病人的技巧。
3.出院计划:(1)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2)给病人和家人进行辅导,包括照顾技巧上和心理上的辅导。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成为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案例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家庭暴力问题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家庭暴力问题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名社工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家庭暴力案例。
该案例涉及一对夫妻,丈夫常常对妻子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虐待,导致妻子身心受创,对家庭关系和自身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1. 建立安全环境:首先,社工需要保证受害人的安全。
可以与当地的警察或妇女保护组织合作,提供庇护所或撤离计划,确保受害人离开危险环境。
2. 心理支持与咨询:对于受害者,社工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3. 儿童保护:如有儿童受到伤害,社工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如与当地社区中心或儿童保护组织合作,提供儿童庇护所、儿童心理咨询等服务。
4. 应对暴力加害者:社工需要与加害者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并进行干预。
可以提供怒气管理课程、婚姻和家庭咨询等服务,帮助加害者控制情绪、改变行为。
案例二:青少年涉毒问题社会工作实践中,青少年涉毒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社工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涉毒的青少年案例。
该案例中的青少年由于各种原因开始接触毒品,对个人和家庭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 教育与预防:社工可以通过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毒品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社工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相关课程和讲座,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抵制能力。
2. 康复治疗:对于已经涉毒的青少年,社工需要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可以与戒毒中心或康复机构合作,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戒毒疗程和康复计划等帮助。
3. 家庭支持:社工需要与青少年的家人进行沟通和合作,提供家庭支持和辅导。
可以开展家庭治疗,帮助家庭成员改善沟通、增强亲密关系,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干预背景:在某个社区中心工作的社工小王,接到一名邻居报警称该社区有一家发生了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小王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个家庭的妻子小李一直以来都遭受着丈夫大明的虐待,此次事件是由于邻居报警而揭开了这一秘密。
行动:小王首先与小李进行了密切接触,倾听她的遭遇,并记录了她所描述的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随后,小王与小李一同填写了暴力清单,列举了她所经历的各类暴力行为。
他还了解到小李并非孤立无助,还有一对未成年子女也受到了丈夫暴力的伤害。
分析:通过记录和初步了解,小王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例。
他观察到小李的身上有明显的伤痕,也证实了她所说的暴力行为。
此外,小王还意识到该家庭未成年子女也处在危险之中,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案例二:青少年社交问题背景:社区中心的社工小张接到一名年轻家长的咨询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孩子小明一直在学校中遭受同学排挤和欺凌,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行动:小张在与家长通话后,与小明进行了一次面谈。
在面谈中,小明透露了自己在班级中遭受到的冷落和侮辱。
小张保持耐心,记录下小明的言辞和表达。
分析:根据小明的描述,小张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青少年社交问题的案例。
排挤和欺凌行为给小明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他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张准备与学校老师和小明的同学进行沟通,并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小明尽快摆脱困境。
案例三:老年人孤独与抑郁背景:社区老年中心的社工小杨常常接触到一位老奶奶,名叫阿姨。
阿姨丈夫已故,子女繁忙,并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导致阿姨经常感到孤独和抑郁。
行动:小杨与阿姨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经常与她聊天,陪伴她度过寂寞的日子。
同时,小杨还与阿姨一同参加社区中心的各种活动,帮助她拓展社交圈。
分析:通过与阿姨的接触,小杨认识到这是一例老年人孤独与抑郁问题的案例。
老人在丧偶后遭受孤独感的折磨,同时缺乏足够的社交支持,导致她进一步陷入抑郁。
2020年社会工作师《工作实务》案例分析题十
2020年社会工作师《工作实务》案例分析题十【案例一】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
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
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
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
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
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小张开展工作,小张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2、上述案例中,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3、针对这些困境,小张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4、通过以上分析,请归纳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答:1、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小张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1)小张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案例分析题1[简答题]【案例】:杨女士,35岁,因患有尿毒症需要不问断地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费用特别高,杨女士因为生病,又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只能在社区找到一个看门的工作,收入十分微薄。
杨女士的丈夫郭先生36岁,一年前在工地干活时受伤,治疗后右手经鉴定为4级残疾,无法继续之前的工作,并且工地也不给予工伤赔偿,郭先生因缺乏其他工作技能,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没有丝毫的经济收入。
他们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需要供养,家庭生活异常窘迫÷虽然他们一家被认定为低保户,每月可以拿到少量的低保金,但对于他们的家庭所需要的来讲远远不够。
对此,郭先生已多次向社区居委会请求给予帮助,但是没有任何回应。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的理论,分析郭先生一家的自身资源。
2.请运用系统理论分析郭先生一家的社会资源。
参考解析:【答案要点】1.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优势视角强调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的优点,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服务对象自我能力的提升。
从优势视角出发,郭先生一家的优势资源主要包括:(1)杨女士还比较年轻,尚有劳动能力,还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来补贴家用。
(2)郭先生尚有年龄优势,虽然认定为四级残疾,但仅右手残疾,可以通过一些康复训练锻炼左手,重新恢复劳动能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找到适合的工作,来增加家庭收入。
(3)郭先生上初中的儿子可以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给予他们精神支持。
2.运用系统理论分析郭先生一家社会资源:(1)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资源包括:1.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
主要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提供的精神支持和物质帮助。
2022中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题三套试题解析
2022中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题三套试题解析1.夏岚是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上。
她的父亲非常严厉,管教方式也很简单粗暴,而且父亲在家里十分专制,母亲一切都听他的,故而夏岚对他们都敬而远之,内心也十分孤独。
一次夏岚在繁华的商业街上认识了一个帅哥,几次交往下来,夏岚慢慢地喜欢上了他。
她开始逃学并半夜回家,于是父母和老师加强了管束,这样反而引起了她的反叛。
终于在期末,她打算辍学并计划找一份工作,然后从家中搬出与男友同住。
她的男友正在一家美容院工作,他也十分喜欢这个女孩,不过,他对目前他俩相处的方式并无异议,也没有改变的迫切需要。
但是,如果女孩坚持的话,他同意和她住在一起。
面对这种情况,夏岚的父母十分焦急,他们来找社工寻求帮助。
(1)结合上述案例,谈谈青少年有哪些需要?【试题解析】青少年期是人生生命循环最多变化的时期,其在生理、心理方面不断成长,个人的心态及社会关系不断产生变化,青少年对自我的探索、认同、人际关系、家庭及社会角色也在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和新的适应。
依据青少年社会化,以及实现自我同一性的任务要求,从发展的角度,可以把青少年个体发展性需要作以下概括:①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出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
②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③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案例中夏岚内心孤独,对父母敬而远之。
④自谋其立,寻求经济独立。
例如案例中夏岚打算辍学并计划找一份工作,体现了寻求经济独立的需求。
⑤为未来的生涯作准备。
⑥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⑦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⑧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案例中夏岚计划从家中搬出与男友同住等。
⑨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2)针对夏岚的情况,作为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措施?【试题解析】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必须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接纳与关爱青少年、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案例分析一救助社会工作实务案例题
案例分析一:某学校为资助贫因大学生,在冬季专门组织购买羽绒服给贫困大学生,但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接到羽绒服后,并不愿意穿,因为他们感觉穿上就像被打上烙印。
假设你是一名社会工,请设计一份方案,以更好地开展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
案例分析二:案主姓名:陈XX,年龄:15,性别:女。
教育程度:小学文化。
社交和闲暇:案主没什么朋友,只是和奶奶相依为命。
平时闲暇没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不爱说话,比较贪玩。
案主称自己跑出来玩,后在街上流浪,被警察送至救助站,其不知道自己家的具体地址,又没有家里的联系方式,但很想回家。
救助站工作人员在与她多次接触后,仍只知道她是江西省XX县人这一条线索,因为范围太大,又不确定,所以无法核实。
案主系现在的父母领养的,家里有兄弟姐妹(系父母亲生),与父母关系不好,经常遭到打骂,且曾经试图强迫案主嫁人。
案主有一个奶奶,离自己家不远,一直以来都是奶奶在抚养她,案主与奶奶关系很亲密,那次被强迫嫁人没能成功,也是因为奶奶偷偷将其救走。
还有外公外婆对案主也不错,但住的相对远一些。
家庭结构:1.奶奶:没有经济收入,但很疼案主,一直照顾案主。
采集者退散2.父亲:没什么文化,农民,脾气粗暴,经常打骂案主。
3.母亲:没什么文化,农民,不喜欢案主,希望案主早点嫁人还债。
4.案主家庭复杂,家长不懂正确管教孩子,通常采用的方法即是打骂,案主本身比较调皮,且因其不是亲生,所以家里无论谁丢东西,都说是案主所为。
假设你是一名社会工,请设计一份方案,以更好地开展对案主进行社会救助。
案例分析三:城市流浪儿童的生存情况极其恶劣,他们居无定所,一般都把车站、码头、桥洞、城市待拆废墟作为暂时的栖身场所;一时无保障,很多初次流浪的儿童以乞讨或拾破烂为生,常常忍饥挨饿、食不果腹;生病无照料,遇头疼脑热,他们只能硬撑,受到家庭和社会歧视。
在多数人眼里,流浪儿童不是好孩子,他们不服管教,有家不归,甚至很多人将流浪儿童与违法犯罪很自然的联系在一起。
(完整版)高级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 亲子乐园项目是近年来深受家长欢迎的项目,预期效益良好.但 是该中心是医疗机构,既缺少婴幼儿教育保健的专业人员,更缺 少宽敞房间作为活动场所,开展有困难;现在儿童家长期望值高, 开展起来儿童安全、保健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风险.
▪ ▪ 老年病房项目针对社区老年人多、子女多无暇照顾的特点和中心
LOGO
案例简介
❖ 问题: 如你是中心主任,就以上调研意见将采取什
么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解决方案: 综合案例中给出的调研意见,我们从四个策
略纬度出发,策划了以小组工作为主的社工方法, 设计了两个活动小组,从内容设计上控制小组工 作操作风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LOGO
介入策略
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 调解行动 运用影响力
病房病床使用率一直不高的问题,预期效益良好,中心作为医疗 机构,老年病防治是强项,但是该中心以前曾经发生过2起住院 老年患者跳楼自杀事件,处理很棘手,因为老年人抑郁症较多, 与外界沟通不良,子女又忙于工作,关心不够,很容易发生意外; 而且老年人病情复杂、变化快;生活护理要求高,因此开展起来 也有很大风险.
第二社次会健工康作快乐介入12策..鼓 教励 会略组 组。员 员进一行些身健体身锻方炼法,如:打太极拳、太极球
在每次的小组活动中,鼓励每一位组员的 积极参与
儿童可能会误食颜料 社工与家长在活动中要注意看护好儿童
LOGO
“夕阳红”老年人小组
小组名称:“夕阳红”老年人小组 小组性质:自愿性小组 小组对象:该社区中的老年人 小组时间、地点、人数:待定
LOGO
“夕阳红”老年人小组
• 活动背景
该社区老年人数量较多,虽然经济状况无过大问 题,但是生理、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确实比较突 出的。人到老年,或多或少有些病痛,许多老人 更收到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加上平时缺少缺少 锻炼和无力照顾自己,如何加强自我保健、多获 取一些有关保健方面的信息成为许多老人急需解 决的问题。而且老年人日常的生活除了围在一起 打牌,聊天,其他丰富生活的活动很少,几乎没 有,加上儿女工作忙,很难多次来看望老人,使 得他们倍感生活空虚、情绪低落和孤独寂寞。
社工事务案例分析二
社工事务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题案例一小王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新社会工作者。
某天早上,他接待了一名40多岁的女性案主胡女士,胡女士是为企业干部,结婚已经15年,有一位正读初二的女儿。
她与丈夫关系一直不错,家里的一切都由她筹划。
但最近胡女士发现丈夫另有新欢,这给她很大打击。
她难以接受现实,想离婚又怕伤害女儿。
胡女士来找社会工作者希看获得帮助。
与小王交谈一会儿后,胡女士表露出矛盾心态,一方面希看获得帮助;另一方又怀疑年轻的小王能否理解她的感受,能否帮得了她。
题目: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王该如何打消案主的疑虑?试述接案工作的过程。
1.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王可以主动地向胡女士先容自己,向她说明协助的目的,主动先容机构的目标、功能,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长,对求助、受助的看法等;同时认真倾听胡女士的疑虑,对她的疑虑表示理解,向她真诚地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通过同感回应向胡女士传递接纳、尊重与热和;此外,努力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巧提供优质的服务,寻求机构资深人士的督导与帮助,以打消案主的疑虑。
2.接案是一个过程,有如下步骤:①做好面谈的预备并拟订初次面谈提纲;②运用专业技巧,规划面谈任务,开展接案期的面谈;③运用公道的方法收集胡女士的相关资料;④进行初步预估,确定所能提供的服务能否满足胡女士的需要,解决其题目;⑤通过专业的知识与技巧,胡女士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⑥决定工作进程;⑦与胡女士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pp.27-35)案列二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
张女士工作很勤恳,因而得到雇主的肯定。
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而失往了双腿。
超市给了一笔数额未几不少的慰问补偿金,此后,张女士便基本躺在床上,需要家人照料饮食起居。
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往兼了一份职,平日无暇照顾她。
好在家里两个小孩,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
但张女士看到两个小孩这么小,还要照顾自己,丈夫工作又辛劳,自己却什么忙也帮不上,便觉得自己没用,是个拖累。
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社区社会工作是指在社区中进行的一种专业服务,旨在帮助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社区社会工作的实际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
在某个城市的社区中,有一名社工接触到了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由一对父母和两个孩子组成。
父母因为失业和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社工首先进行了家庭访谈,了解到了家庭的基本情况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在分析了家庭的情况后,社工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服务计划。
首先,社工帮助父母寻找了临时工作,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其次,社工联系了当地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
同时,社工还组织了社区志愿者,为这个家庭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发现了这个家庭的一些内部问题,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和情绪管理问题。
于是,社工开展了家庭内部的辅导和训练,帮助他们改善了家庭关系,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这个家庭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父母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家庭的氛围也变得和谐温馨。
这个案例充分展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意义,通过专业的服务和关怀,帮助了这个家庭走出了困境,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更需要有真诚的关怀和耐心的付出。
只有通过真正的关怀和服务,才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信心。
在社区社会工作中,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每一个服务都是一次真挚的关怀。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区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社会工作的行列,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案例分析题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案例分析题某日,王奶奶到镇社会工作站向社会工作者倾诉,表示儿子儿媳两年前便外出务工。
儿子儿媳平时很少回家,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把10岁的孙女丢给王奶奶和老伴照看,王奶奶对此感到非常无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与儿子儿媳沟通。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最近王奶奶的老伴因意外摔倒而卧床不起,王奶奶既要照顾老伴又要照看孙女,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而王奶奶经常将孙女锁在家里写作业,节假日也不准孙女外出,生怕孙女发生意外,孙女为此经常与王奶奶发生争执。
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老伴受伤后医疗费支出增加,让王奶奶更加烦躁不安,经常因琐事与邻居争吵;现在,王奶奶没有时间参加社区活动,与原来的老姐妹也逐渐疏远。
这导致王奶奶对现在的生活状况很不满意,觉得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没有意思,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社会工作者在征得王奶奶的同意后,计划为她开展服务。
【问题】1.列出本案例中王奶奶面临的问题。
2.依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王奶奶现在所处的家庭阶段及面临的主要任务。
【参考答案】1.本案例中王奶奶面临的问题老年问题包括因身体老化而出现的问题,以及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
结合案例,王奶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疾病及与医疗有关的问题。
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往往会遭受慢性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也常常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大问题,从而导致经济拮据甚至使其陷入生活困境。
案例中王奶奶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老伴受伤等,都表明了王奶奶面临疾病及与医疗有关的问题。
(2)家庭照顾问题。
城市化、家庭小型化、女性职业化、离婚率上升和年轻人口的高流动性等,都使得家庭照顾老年人的功能严重受损,特别是空巢、独居和失独老人缺乏家庭照顾的问题尤为严重。
案例中王奶奶的儿子儿媳两年前外出务工,平时很少回家,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把10岁的孙女丢给王奶奶和老伴照看,最近王奶奶的老伴因意外摔倒而卧床不起,王奶奶既要照顾老伴又要照看孙女,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社区工作者中的社工实践与案例分析
社区工作者中的社工实践与案例分析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中进行社工实践的专业人士,其主要职责是通过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协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推动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社工实践的定义、社工实践的核心原则、社工实践中的具体方法和一些成功的社工实践案例这几个方面,对社区工作者中的社工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社工实践的定义社工实践是指社区工作者通过专业技能和知识,与社区居民进行实质性的接触和合作,帮助他们提升生活质量、解决问题以及促进社区的发展。
社工实践着重于个体背后的社会因素和系统性问题的解决,而不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问题。
在社工实践中,社区工作者充当着桥梁的角色,促进社区内外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二、社工实践的核心原则1. 尊重和保护个人权利:社工实践中,社区工作者应尊重每个居民的权利和尊严,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护其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密性。
2. 倾听和理解:社区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倾听和沟通能力,倾听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并真正理解他们的处境和问题。
3. 综合性和独立性:社工实践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综合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决。
4. 可持续发展:社工实践应具备长期性和可持续的特点,不仅解决当前问题,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三、社工实践中的具体方法1. 社区调研:社工实践的开端通常是进行社区调研,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问题和资源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依据。
2. 个案工作:社区工作者通过与居民一对一的接触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例如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就业等。
通过个案工作,社区工作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居民的具体需求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3. 社区动员:社区工作者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种社区活动和项目,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共享感。
社区动员有助于发掘和整合社区内外的资源,推动社区发展和改善社区环境。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小吴,女,23岁,2016年经学校介绍到厂里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小吴,女,23岁,2016年经学校介绍到厂里案例背景小吴在皮鞋厂做工。
刚进车间,他就觉得气味很重,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半年后,他感觉自己越来越虚弱,面部和手脚浮肿。
他以为是工作太累的缘故,继续坚持在车间作业,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他突然晕倒,被人送进医院。
这次医疗费花了8000多元。
皮鞋厂也将他辞退。
小吴出院后一直在家待着,身体浮肿,无法干重活,情绪很差。
小吴的朋友向社工介绍了小吴的情况,希望社工能帮助小吴。
第一步:接案社工听了小吴朋友的介绍后,开始与小吴接触。
通过与小吴的会谈和对其朋友、邻居的访谈,社工了解了小吴的基本情况和求助的问题。
小吴家在农村,初中学历,23岁。
健康状况方面,进皮鞋厂之前,他身体健康,无大病记录;在皮鞋厂工作半年后,身体浮肿、虚弱,经医院确诊是职业中毒,但因无力支付医疗费,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便提前出院。
情绪状况方面,因为患病,他不能干体力活,因而很为生计发愁,常常觉得无助。
他想寻求帮助,却不知道该找谁,因此情绪低落,逐渐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经济状况方面,他家中有两亩地,经济来源主要靠打工和种地,家庭收入较低。
小吴求助的问题是希望身体能尽快康复。
在会谈中,社工抱以真诚、接纳、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小吴交流,这让他从一开始面对陌生人的'局促、犹豫逐渐转为对社工的信任和倾诉。
他希望得到社工的帮助,双方建立了服务关系。
第二步:预估针对案主小吴的身体病痛问题,社工通过深入访谈,结合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其问题成因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理因素。
小吴在皮鞋厂工作患病后,得到了医院的初步治疗。
但他尚未完全康复就回到家中,后来也没有再做治疗或康复训练。
因家庭贫困,卫生条件较差,缺乏康复意识,小吴的身体一直没有康复。
二是心理因素。
病痛的折磨让小吴行动不便,自理能力下降,负面情绪越来越严重,这进一步导致其身体功能受损。
他对生活环境及家人有了更多的需求和依赖,但家人给予的支持很少,使他常常觉得无助,逐渐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社会工作实务期中考查案例小灿,男,22岁,某大学的大三学生。
来自一个南方的农村家庭,有两个姐姐,他是最小的。
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承包了几亩地,但是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只会做一些家务活。
小灿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
但是因为家里贫困,从大二开始就开始欠交学费,小灿到了大学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为人沉默寡言,也不爱参加课外活动,他向家里提出退学去打工来维持家中生计,但是父母不允。
在大三第二个学期开始小灿开始出现一些轻微的精神错乱迹象,变得有攻击性,并且有部分自残行为,学期末突然消失,学校经过调查发现他私自去一所工厂打工。
在学校的干涉下小灿回到了学校,但现象比以前更加严重,经老师多次劝说来找社工寻求帮助。
案例分析小灿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学不同于高中,高中时小灿是个学习优异的学生,但到了大学发现这种优势却消失殆尽,班里的都是高中学习优异的学生,加上大学同学都见识相对比他广,在共同话题上没有共同点,另外经济方面的差距让他更加觉得低人一等,别人都看不起他。
这种未能及时转变的心态让他极不适应,从大一开始就慢慢的疏远同学,独立独行,不怎么与别人交际,远离任何活动与同寝室人的关系也不好。
这样让想接近他的人也没有办法。
渐渐的这种行为变成了性格的一部分,产生了交际障碍,孤僻并处于压抑状态。
第二,小灿家里的生活很艰苦,两个姐姐都已辍学去打工,父亲的病情在逐渐加重,已经没办法同时管理以前的承包地,便缩小了数量,这样一来家中处境更是捉襟见肘。
学费很早就没能力供给了,小灿的助学贷款并不足够填平学校的花费,小灿曾几次向家里提出要退学打工,但父亲觉得没文化不能在社会生存,所以不许他退学。
父子在退学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冲突,甚至恶语相向,这让小灿十分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现在就是在混日子,整天处于焦虑的情绪下,有轻生的念头。
目标设定第一步要尽快缓解小灿的轻生想法,至少要保证他的人身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工实务案例分析案例简介老牛是一65岁的退休老人,老伴儿刚去世不久,老人自己有两处房产,价值200多万,还有一部分存款。
有两儿一女,大儿是一水管工,二儿子研究生毕业,女儿在农村。
老牛本人比较乐观,闲着没事喜欢去公园遛弯。
老人的晚年生活本应很舒服,但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不太老的老人满怀悲伤自愿去敬老院?据了解,大儿子骗走了老人的存款,而且又私自修改了房屋所有权人;二儿子用卖老宅的钱购置了自己的结婚住房。
结果,两个儿子都不想赡养老人。
由于女儿自小就送人了,老牛不愿去女儿家养老,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去敬老院生活。
原来积极乐观的老牛一下子老了好多岁。
邻里只好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与帮助。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邻里的介绍后了解了相关情况,并积极与老牛的儿子女儿取得了联系。
两个儿子表示父亲是自愿入住敬老院的,做儿女的应该尊敬老人的选择,丝毫没有找自己的原因。
女儿则是很伤心,说都是两个兄弟的错,逼着父亲不得不去敬老院,还说父亲不愿去自己那住,自己也很没办法。
还说父亲身体很健康,根本不需要家人照顾,两个兄弟都容不下父亲,母亲又刚去世不久,自己对两个兄弟很失望。
女儿还很希望父亲能去自己那养老。
接案接案前的准备首先是邻里介绍老牛向社工寻求服务帮助,而不是案主主动向社工寻求帮助,属于非自愿型服务对象,因此第一次与老牛会谈是与其建立服务关系的重点。
其次就是会谈准备,资料收集。
在收集资料之前需要与案主有简单的接触,在争得案主同意,充分尊重案主知情权情和保护案主隐私的情况下,除了对服务对象本人采用直接询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外,还可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收集查询。
如家庭成员,生活社区,退休前的工作单位与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邻里或朋友那里获得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
当以直接询问方法不能得到相关有效信息时。
还可以使用间接询问的方法,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了解案主内心感受。
最后就是会谈场所的准备,由于服务对象无行动上的障碍或是其他特殊需求。
社会工作者安排舒适,安静,具有隐私性和安全感的场所就可以,以便会谈顺利进行不被干扰。
最好是服务对象熟悉的环境如家中。
另外要遵守时间约定,并提前通知服务对象相关注意事项。
接案会谈记录案主个人资料:姓名:老牛年龄: 65职业: 中学老师,退休后被返聘婚姻状况:老伴儿去世收入财产状况:退休金,生活状况:在养老院生活,暂无子女照料生理方面:处于老年期, 反应较慢.身体健康水平下降,心理方面:老伴儿去世,感到孤独. 性格倔强,脾气火爆,自尊心极强。
不善处理家庭关系,缺乏与儿女的沟通。
社会功能:交际圈较小,但有较知心的朋友,和两个儿子的关系不和谐,但和女儿张梅关系较好环境体系:属于一批较早的知识分子,但受到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较大。
关系建立社工依据初步收集到的资料,加上一定的谈话引导,运用倾听技巧,在满足服务对象宣泄需要的同时了解到了一些相关情况,老牛愿意由社工进行协助。
关系基本建立。
自述问题牛大爷对工作者倾诉了自己心里的苦闷。
老人表示, 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养了两个不孝的儿子;老伴去世后, 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女儿虽然愿意养自己,但自己很愧对女儿,女儿自小就送了人,现如今在农村,生活也很苦,自己不能拖累女儿;有儿子,却去女儿家养老,让邻里笑话。
另外就是自己的财产被两个儿子骗走,牛大爷心里也很伤心,无奈。
与家人关系老伴儿刚去世不 久,与老伴儿生前生活状态良好。
大儿子性格懦弱,工作很努力,但是不太会说话,妻管严。
为了自己的家,为了妻子,牛华心里虽然想对父亲好,但还是卷入到与精明的弟弟的争斗中,骗走了父亲的存款。
三儿子自立、精明、世故,虽是父亲的骄傲,但母亲去世后,为了结婚生活卖了父亲的房子,为自己添置了新房。
两个儿子不仅没有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还抢占了父亲的财产,使父子关系陷入僵局。
二女儿虽然从小被送人,但从没有记恨过父母,觉得哥哥弟弟做得很过分,一直站在牛大爷这一方,另外也希望父亲可以到自家养老。
牛大爷与孙子关系较好,牛小东很喜欢爷爷,对于父母对爷爷做出的举动,心里很不认同,总是站在爷爷那一边。
孙子的举动也让牛大爷心有一丝安慰。
基本关系图:儿媳:冯燕 出纳中专毕业 大儿子:牛华 36岁.水暖工孙子:牛小东二女儿:张梅 33岁.农村妇女 牛大爷三儿子:牛文 30岁,白领.邻居朋友: 紫霞58岁退休内科医生, 中年丧偶,子女在外工作会谈中对问题的界定与处理服务对象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养老问题,由最初的财产纷争引起,到后来儿子不愿意照顾老人。
老人一方面不希望到养老院生活,另一方面又面对“无子”赡养的尴尬局面。
因此,工作的目标初步确定为,协调各支持系统资源,解决其养老问题,下一次会谈,将进一步针对养老问题展开,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帮助牛大爷解决养老问题安度晚年。
预估牛大爷个案预估摘要一.对牛大爷自身系统的预估1.优势:生理健康和生理机能方面:无听力和视力上的障碍.饮食习惯良好较营养充足,也无失禁等问题.日常自立活动,生活活动能力正常.心理机能:认知功能完整,记忆力轻微下降,但无失智症.总体来看老人心理状态,态度积极乐观.接受过一些教育,虽然性格倔强,脾气较差,但内心善良,是非分明,是可以讲事理的老人.平时也喜欢帮助他人.另外每月有固定的养老金,2.弱势:性格倔强,自尊心强,不善于处理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缺少沟通。
另一方面,由于一系列家庭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有轻微的抑郁倾向,有时会觉得难过或消沉,情绪低落,但无自杀倾向。
受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较深。
二.对牛大爷家庭系统的预估1.家庭系统的优势:除老伴儿去世外,家庭结构较为完整,孩子们也有固定的工作。
女儿一直站在老牛这一方,希望可以照顾父亲,女婿也非常妻子的意见。
三儿媳崔丽,心地善良对丈夫对待父亲的方式慢慢不认同,对牛文的举动非常失望,现在也是站在老牛这一方,希望可以在老牛赡养问题上,出一份力。
大儿子虽然是妻管严,但内心是相对父亲好的。
孙子方面,一直希望和爷爷一起生活,不希望爷爷去敬老院。
由此看出在家庭系统中,愿意帮助老牛养老的人占大多数,是解决养老的有利因素。
2.家庭系统存在的不足:老伴儿的去世,导致案主无人陪伴,孤独。
儿子们因为财产纷争使家庭关系陷入僵局,大儿子受妻子影响不愿意赡养老人,二儿子为了结婚生活,抢走父亲财产,同样不愿意承担赡养责任。
两个儿子不愿意找自身原因,一致认为是父亲进养老院是自己做的决定,应当尊重其决定,不愿作出干涉。
三.对亲友,社区及其他社会资源系统的预估1.优势:邻里们都很同情关心老牛的遭遇,都希望可以对老牛有所帮助.邻居朋友紫霞,同样丧偶,独自居住,但独立自主,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安排得很丰富,希望可以帮助老牛找回原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社区居委会方面:社区服务中心提供老人日间照料服务.可以解决老牛的饮食问题,另外也有专门为老人设计的老人活动项目,可以满足案主的社交需求,减少孤独感,丰富老年生活.养老院方面也可以提供适合老人的养老服务。
2.劣势:在上述资源中,每个部分可能处于不同的目的。
社区居委会可能是出于对社区居民的管理.养老院可能有较多的商业利益考虑.邻里间的关心可能只是处于热心或是好奇.而作为社工则需要基于自身价值观和服务特征,案主权益,充分考虑各系统的优势与不足,协调各方资源.帮助案主走出困境.计划个案工作计划书一.背景资料二.问题的分析与诊断问题分析1.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下降;在加上财产被占,社会安全感也有所下降.2.老伴的去世,造成了老人家庭角色的部分丧失,给老人带来了很大的生活上的冲击;两个儿子的不孝顺,养儿防老的传统心理受到冲击. 致使老人的心理更加脆弱;3.生理的老化,老人害怕出现身体健康问题,不愿给女儿带去负担,又有愧对女儿的心理存在,导致老人宁愿去敬老院生活。
这些因素使老人的心理受到了伤害,造成了老人巨大的心理落差,使老人产生了悲观失望的心理,消极面对生活, 直接制约了老人的个人或是社会活动.诊断1.案主认识的问题:一方面是家庭成员关系的改善,恢复正常的家庭活动。
另一方面就是养老问题,希望得到儿女的照顾,可以有丰富的晚年生活安排,不排除到养老院生活,但不希望是全托照料。
2.社工认识的问题:解决老人对养老院的错误认识,重塑老人对靠女儿养老这件事的看法,改善老人与儿女的关系。
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改变案主的过时思想,并让案主与女儿进行沟通,缓解案主的思想压力,从女儿方面获得精神支持。
找寻合适的机会,为案主和儿子沟通搭建桥梁。
运用“人生回顾”或是“共同回忆”的治疗方式,让案主和儿子们一起回顾过去的风风雨雨,使儿子意识到案主养儿的不易,从而激起两个儿子的良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帮助案主解决养老问题。
照顾,并且要强调案主入住后家庭成员继续定期探望和支持案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案主个人照顾计划的制定让案主意识到家人并不是不关心自己。
3.工作解决的问题:服务对象的养老问题,家庭中与儿女关系的问题,案主自身的社交需求和对养老院的认识偏见。
三.服务目标总目标:解决养老问题,帮助案主协调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恢复正常的家庭活动。
分目标:1.帮助案主消除对养老院的错误认识.2. 通过实例,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改变案主的过时思想,并让案主与女儿进行沟通,缓解案主的思想压力3.为案主和子女创造正常的沟通机会,解决之间存在的矛盾.4.积极联系服务对象的儿子,了解其内心真实感受,通过引导和感情抒发,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与老牛父子改善关系,共同面对养老问题.5.帮助老人缓解老伴儿去世带来的孤独感.鼓励老人主动进行一些社交活动,满足其社交需求.使老人重拾过去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四.介入中的道德操守和服务模式及方法技巧道德操守:1.促进当事人福利2. 鼓励当事人自主3. 照顾当事人,并避免利益冲突4 提供充足资料,以便当事人作出决定 5.保密,社工必须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得随意泄露给他人.服务模式及方法技巧:以家庭治疗模式为主,包括直接技巧和间接技巧的运用。
五.介入系统家庭支持系统,社区支持系统,社会支援系统。
六.具体实施计划第一次:接案会谈目标:初步了解牛大爷的遭遇,建立服务关系,对案主进行简单的评估.时间:5月6日上午9:00---10:30地点: 社工服务中心101室内容:1.介绍社工机构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可以解决的问题范围和可以利用的资源.2.社工自我介绍,包括我是谁,我可以为您提供的帮助有哪些等…….3.在尊重,接纳的原则下,运用同理心倾听牛大爷对自己遭遇的陈述和内心的感受,尽可能的缓解案主内心的精神压力.4.帮助案主确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内容.5.在案主知情的前提下,对案主进行简单的评估.6.了解案主对这次会谈的感受,解决服务对象内心可能存在的疑惑,并给予案主鼓励,使其相信在社工的帮助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第二次:目标:为案主和其子女建立沟通桥梁,改善家庭关系,共同制定养老计划.时间:5月8日上午9:00—11:00地点:案主家中内容:1.找一些案主和子女的相簿或是照片,通过家人集体“回忆”与案主自己的“人生回顾”方式相结合.帮助案主一家回顾过去经历过的事,让儿女们体会到父亲的不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2. 引导两个儿子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或是可能所处的困境.如生活压力,工作需求等.3. 促成双方交流顺畅,并将话题逐步转移向父亲的养老问题.4. 家庭各方逐个说出对父亲养老的意见和可以提供的相关资源.社工进行详细记录,为制定养老计划收集资料.5. 对这次家庭会谈进行简单总结,包括取得的进步,已经解决的问题和仍未解决的问题.. 第三次:目标: 帮助案主消除对养老院的错误认识.了解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环境时间: 5月10日9:00—10:00地点:养老院内容:1.和养老院取得联系,带领案主参观养老院.介绍其提供的基本服务和组织的有关老年活动2.介绍案主参加一个养老院组织的活动.亲身感受养老院的环境气氛.3.案主可以与养老院里的老人,进行交谈,进一步了解养老院的生活情况,消除案主对养老院的偏见4.帮助案主了解所在社区提供的照料内容.增加案主的养老选择,以便案主作决定第四次:制定养老方案目标:整合各支持系统资源,确定养老方案时间:5月12日地点:社工服务中心内容:1.案主表达对子女养老,养老院养老,或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看法.2.社工对其他养老方式的介绍,或是以上支持系统的资料补充.3.子女们的意见,以及可以提供的资源.4.在案主自决的原则下,设计几种适合案主的养老方案,进行简单评估.5.经过评估,案主自己决定最后方案,如有其他意见,必须进案主同意.6.确定初步的养老方案,帮助案主联系相关资源.第五次:目标:了解案主问题改善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评估,准备结案.时间:5月22日地点:社工服务中心内容:1.了解案主现在的生活状况,和家人的互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