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悲剧ppt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鲁迅PPT课件
第20页/共50页
你怎么配姓赵?你怎么敢姓赵?
第21页/共50页
阿Q求爱
第22页/共50页
不准革命!
第23页/共50页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第24页/共50页
• 精神胜利法: • 是指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又不去以自强的行动争取胜利时
而采用的以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心灵痛苦的方式,是一 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具有欺软怕硬、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而又妄 自尊大的特征。这是中国传统和同时代人所具有的精神特征。
第41页/共50页
• (黑衣人)他的头一入水,即刻直奔王头, 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几乎要咬下来。王忍 不住叫一声“阿唷”,将嘴一张,眉间尺的 头就乘机挣脱了,一转脸倒将王的下巴下死 劲咬住。他们不但都不放,还用全力上下一 撕,撕得王头再也合不上嘴。于是他们就如 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 塌,满脸鳞伤。先前还会在鼎里面四处乱滚, 后来只能躺着呻吟,到底是一声不响,只有 出气,没有进气了。
• 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头也慢慢地住了嘴,离开 王头,沿鼎壁游了一匝,看他可是装死还是 真死。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 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 沉到水底里去了。
第42页/共50页
记录
• 《故事新编》主题的整体意义: • 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反思和解构,表现了中国文化的无意义性,
•
《墓碣文》1925-6-17
•
《颓败线的颤动》 1925-6-29
•
《立论》 1925-7-8
• 《死后》 1925-7-12
第46页/共50页
• (1)《野草》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彷徨、苦闷的产物,反映了鲁迅彷徨、思索、坚韧战斗的心路历程。 • 1)无归宿感; • 2)必死的主题; • 3)荒诞的主题 ; • 4)绝望的抗战
《伤逝》-鲁迅课件-大学语
《伤逝》-鲁迅课件-大学语文
目录
• 《伤逝》的创作背景 • 《伤逝》的主题思想 • 《伤逝》的艺术特色 • 《伤逝》的影响与评价 • 《伤逝》的现代意义
01
《伤逝》的创作背景
Chapter
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鲁迅创作《伤逝》时,中国正处在辛亥革命后的动 荡时期。政治上,国家仍然处于军阀割据和混战的 局面;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但仍然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和剥削;文化上,西方 的民主主义思潮逐渐进入中国,新文化运动高涨, 但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自我反省与修正
面对困境时,子君和涓生都曾有过自我反省和修正,这启示我们应 当具备自我反省和修正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涓生在面对困境时选择离开,揭示了爱情中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性。
对当代社会的思考
社会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在《伤逝》中,社会对个体价值观的束缚和 影响被深刻揭示,引发我们对当代社会价值 观的思考。
当代社会中的爱情困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压力、家庭期望等因素对爱 情的影响越来越大,《伤逝》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这 些问题的视角。
专家评价
总结词
专家学者对《伤逝》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它在文学 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详细描述
许多文学评论家、学者都对《伤逝》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它不仅在叙事技巧、人物塑造等方面表现出色,更 在思想深度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对涓生和子君命 运的描绘,鲁迅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 困境,使《伤逝》成为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佳 作。同时,《伤逝》在鲁迅创作生涯中也占据了重要的 地位,它标志着鲁迅在小说语言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 性和特点,使作品在文学史上独树一 帜。
目录
• 《伤逝》的创作背景 • 《伤逝》的主题思想 • 《伤逝》的艺术特色 • 《伤逝》的影响与评价 • 《伤逝》的现代意义
01
《伤逝》的创作背景
Chapter
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鲁迅创作《伤逝》时,中国正处在辛亥革命后的动 荡时期。政治上,国家仍然处于军阀割据和混战的 局面;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但仍然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和剥削;文化上,西方 的民主主义思潮逐渐进入中国,新文化运动高涨, 但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自我反省与修正
面对困境时,子君和涓生都曾有过自我反省和修正,这启示我们应 当具备自我反省和修正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涓生在面对困境时选择离开,揭示了爱情中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性。
对当代社会的思考
社会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在《伤逝》中,社会对个体价值观的束缚和 影响被深刻揭示,引发我们对当代社会价值 观的思考。
当代社会中的爱情困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压力、家庭期望等因素对爱 情的影响越来越大,《伤逝》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这 些问题的视角。
专家评价
总结词
专家学者对《伤逝》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它在文学 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详细描述
许多文学评论家、学者都对《伤逝》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它不仅在叙事技巧、人物塑造等方面表现出色,更 在思想深度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对涓生和子君命 运的描绘,鲁迅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 困境,使《伤逝》成为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佳 作。同时,《伤逝》在鲁迅创作生涯中也占据了重要的 地位,它标志着鲁迅在小说语言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 性和特点,使作品在文学史上独树一 帜。
鲁迅-《风波》PPT
8
刚才的发言,如 有不当之处请多指
正。谢谢大家!
9
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的尊敬,有相当的待遇。 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 时的内心郁闷,实则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盲从,政治上无知,毫 无民主主义觉悟的典型农民形象。
九斤老太:常道“一代不如一代”,持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
七斤嫂:自私、落后、愚昧,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
3
赵七爷与七斤、七斤嫂
赵七爷
七斤嫂、七斤
顽固守旧,投机、 麻木胆怯、愚昧鄙俗 不学无会基础
九斤老太与六斤
尽管在九斤老太的眼中,六斤是一副“败家相”。而六斤则骂九 斤老太“这老不死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里,六斤也只能沦 为九斤老太的翻版,走她的前辈所走的路。
“一代不如一代!”
伊的儿媳七斤嫂子正捧着饭篮走到桌边,便将饭篮在桌上一
摔,愤愤的说,“你老人家又这么说了。六斤生下来的时候,不 是六斤九五斤两老么太?”你,家在的她秤老又人是家私的秤眼,中加看重来称,,总十是八一两代秤不;如用一了代准, 时十常六为,孩我子们们 的的六今斤后该担有忧七。斤于多是哩,。后我来想人便们是把太这公类和看公不公惯,下也一不代见 的得人正们是统九称斤为 八“斤九十斤足老,太用”的。秤在也年许轻是人十眼四里两,…“…九”斤老太”常常 是很讨“厌一的代。 不九如斤一老代太!,”是老一代保守思想的代表人物,盲目留 恋过去的一切。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
表现她七不斤满和的 他情的绪女,人而没是有要读揭过示书出,陈不旧很腐懂朽得的这保古守典观的念奥以妙及,农但民觉 的得狭有隘学性问。的鲁 七迅爷把这国么粹说家,“事一情代自不然如非一常代重”大的,论无调可折挽射回在,九便斤仿老佛 太受的了身死上刑,宣体 告现似了的对,复耳古朵家里、嗡国的粹一家声的,强再烈也讽说刺不。出一句话。
刚才的发言,如 有不当之处请多指
正。谢谢大家!
9
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的尊敬,有相当的待遇。 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 时的内心郁闷,实则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盲从,政治上无知,毫 无民主主义觉悟的典型农民形象。
九斤老太:常道“一代不如一代”,持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
七斤嫂:自私、落后、愚昧,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
3
赵七爷与七斤、七斤嫂
赵七爷
七斤嫂、七斤
顽固守旧,投机、 麻木胆怯、愚昧鄙俗 不学无会基础
九斤老太与六斤
尽管在九斤老太的眼中,六斤是一副“败家相”。而六斤则骂九 斤老太“这老不死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里,六斤也只能沦 为九斤老太的翻版,走她的前辈所走的路。
“一代不如一代!”
伊的儿媳七斤嫂子正捧着饭篮走到桌边,便将饭篮在桌上一
摔,愤愤的说,“你老人家又这么说了。六斤生下来的时候,不 是六斤九五斤两老么太?”你,家在的她秤老又人是家私的秤眼,中加看重来称,,总十是八一两代秤不;如用一了代准, 时十常六为,孩我子们们 的的六今斤后该担有忧七。斤于多是哩,。后我来想人便们是把太这公类和看公不公惯,下也一不代见 的得人正们是统九称斤为 八“斤九十斤足老,太用”的。秤在也年许轻是人十眼四里两,…“…九”斤老太”常常 是很讨“厌一的代。 不九如斤一老代太!,”是老一代保守思想的代表人物,盲目留 恋过去的一切。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
表现她七不斤满和的 他情的绪女,人而没是有要读揭过示书出,陈不旧很腐懂朽得的这保古守典观的念奥以妙及,农但民觉 的得狭有隘学性问。的鲁 七迅爷把这国么粹说家,“事一情代自不然如非一常代重”大的,论无调可折挽射回在,九便斤仿老佛 太受的了身死上刑,宣体 告现似了的对,复耳古朵家里、嗡国的粹一家声的,强再烈也讽说刺不。出一句话。
第08课 《阿Q正传》(课件)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 1952年,许广平到中南海周总理家做客, 周总理第一句话,就说:“广平同志,排 起辈分来,我应该叫你婶母!”鲁迅的母 亲鲁瑞,是周总理祖母鲁氏夫人的堂侄女。 也就是说总理与鲁迅不仅是远方本家,同 宗同族,还是远房亲戚。
• 1969年,有一次周总理见到了周建人时, 用绍兴腔对他说:“建老,我已查过,您 是绍兴周氏20世孙,我是绍兴周氏21世孙, 您是我的长辈,我要叫你叔叔!”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用“精神胜利法”对人民进行 封建麻醉教育,这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这 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 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02阿Q正传
选修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 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 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这便是 《阿Q正传》基本的写作背景。
某报刊上有这么一则外国笑话: 说一个人在路上丢了钱会怎么表现。美国人会兴师动众地报警,英国人会满不在乎继续 赶路,德国人会在原地仔细寻找再寻找,日本人会马上回家面壁思过而耿耿于怀。 中国人呢? 他(她)会说:谁捡着钱只能买药去。——这正印证了电影《阿Q正传》末尾说的那句 话:“阿Quei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猜猜是哪本?
01关于鲁迅
选修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鲁迅是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
鲁迅从南京学矿业地质毕业后,到东京弘文学院,原本想着继续深造地质 学的,因受小时候亲人死于病痛的影响中途转到仙台学医去了,虽然后来 弃医从文,但也没有放弃对地质学的研究。
1903年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以笔名 “索子”发表,听起来还是有点萌萌哒。 《中国矿产志》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形成的著 作,与矿路学堂同学顾琅合著完成。 鲁迅的这两部作品,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人 写的最早地质专业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鲁迅PPT课件
6
走进鲁迅
2021
9
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
19200241年摄于日本东京东京弘文学院毕业照12
鲁迅回国后所任教的杭州两20级21师范学堂及当时的照片
13
1912年辛亥革命后摄
2021
14
1927年摄于上海 与许广平、周建人等合影
1930年摄于上海 海婴生一百日合影
2021
15
1930年于上海
16部杂文集《热风》 《坟》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 腔 北 调 集 》《 准 风 月 谈 》《 集 外 集 》《 花 边 文 学 》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事杂文末 编》《集外集拾遗》。此外,还有《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2021
23
(二)鲁迅思想的时代性和超越性
1、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非人性的批判。在新文学第一 篇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命题 “仁义道德吃人”。鲁迅又从日常生活和细节中对中 国传统文化劣根性进行批判
2、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奴性的批判。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大 悲剧就一直跪倒在皇权的脚下,从来没有站起来过。 中国知识分子从来就是“亡我奴”。鲁迅率先发现了 这一秘密。
2021
19
大视野下对鲁迅的概述评价
一、概述:在20世纪的作家之中,鲁迅是影响最大的一位。“鲁 迅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学中一种“经典”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其他作家如鲁迅这样,在 生前身后获得如此多的花环和掌声,当然也没有哪一位其他作 家如鲁迅这样,在生前身后遭受如此的亵渎和谩骂。他的最大 魅力就是对人心灵的征服。如果没有鲁迅,中国二十世纪的文 化将会黯然失色。
鲁迅《呐喊》上课用课件(共329张PPT)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是鲁迅 旧体诗中最为人称颂的一首 诗。他以幽默的笔调,描写了自己在国民党 围剿中的艰难处境,但他从容镇定,顽强应 战,表现出“为敌为我,了了分明”的阶级 爱憎,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战斗风 格。
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于自私、苟活、 麻木、冷漠、盲从状态的国民性的弱点。
含着探索中的苦闷呼号。 ——《无题》
乡村的环境却是诗趣盎然、和谐醉人。 摘自家田里的豆叫“偷”,而且还要叫大家去“偷”,理由是他家的豆“大得多”。 质朴愚昧 狡黠圆滑 心事浩茫连广宇, 然而,他又买了四只“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的小鸭。
•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 精神麻木的国民。
•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 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 的险恶。
• 《呐喊》含义的两个方面:
• 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 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 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 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 的呐喊助阵。
“ 聊 以 慰 藉 那 在 寂 寞 里 奔 驰 的 猛 士 , 阿Q要投革命党,结果投假洋鬼子门下不成,被“哭丧棒”赶出门。
第八章,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这些地方反映了中国农民淳朴、热情的优良品质。
使 他 不 惮 于 前 驱 ” 。 当 然 , 也 隐 小说描写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
《呐喊》
经典名著赏析:第五讲鲁迅小说《伤逝》赏析[PPT课件]
• 涓生虽略为清醒一点,知道“爱情必须时 时更新、生长、创造”,失业以后能检讨 自己:“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 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 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 才有所附丽。”但涓生的种种努力,也都 是个人奋斗,因而到处碰壁。他对子君的 感情减退得非常迅速,以“超过她的冷摸” 对待她,把子君看作自己的累赘,甚至想 到子君的死。
• 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掀起反对校 方与教育当局的学潮,鲁迅坚定地站在 学生一边,直接和北洋政府对垒。在 “五卅”运动和1926年“三一八”惨案 中,鲁迅以实际行动参加斗争。他写了 大量杂文,揭露北洋政府屠杀学生的残 暴行径。 1926年8月,鲁迅遭段祺瑞政 府的通缉,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期间,他编定《汉文学史纲要》前十卷, 完成了在北京即已动笔的《朝花夕拾》。
• 他认为“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 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 知道拉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 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所 以“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 这就是涓生所认为的“真实”,并且 将这“真实”说给了子君。涓生所表 现的思想,是一种个性主义之极致的 “为我主义”思想,当爱的小舟遇到 社会的黑风恶浪时,涓生想的是救出 自己。
• 1920年起,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 等校兼任教职。期间,他编写了 《中国小说史略》讲义,翻译了 多部国外理论著作和小说,支持 和组织了新潮社、语丝社、莽原 社等社团,编辑出版了《语丝》 等刊物。
•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鲁迅完成“立人” 思想的建构。他调整了立人与强国的主从 关系,确立了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价值尺 度的思想基点,由此获得了现代性的本质 意义。在鲁迅这里,“人”的内涵不是抽 象的或理念存在的,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 生命个体。人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因 而他提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 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古今人鬼, 全部踏倒他。这是鲁迅对人的合理存在状 态的基本认识,他的整体反传统和批判国 民性思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总的解释。
《伤逝》ppt课件
3、鲁迅小说的现代价值 毫无疑问,鲁迅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现实主义的作品很多,他的小说跟茅盾、老舍、巴金等人 的作品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更高明的地方、超越时代的地方在 哪里? 撇开小说技巧和语言方面的成就不说,单就内容方面而论, 虽然同为现实主义,鲁迅更多地是关注的人的灵魂,尤其在他 写农民的小说;而就写知识分子的小说而言,体现的则是知识 分子与生俱来的弱点以及先驱者的孤独感和荒原感。也就是说 他关注的都不是表层的事件和社会历史的变动,不是事件史而 是心灵史,从而相对来讲更容易超越具体的历史时期。这也是 他最大程度地介入了历史并且没有写梁实秋意义上的普遍人性 而仍没有过时的重要原因。
正是鲁迅,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激发我们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不接受任何收编,他也从不试图收 编我们;相反,他期待,并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 思想的、独立创造的人——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主要意 义。 他是永远不满足现状的,因而是“永远的批判 者”:这也正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钱理群《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伤逝》是一篇抒情 体小说,用内心独白的叙 事方式,来写主人公涓生 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故事。 小说用倒叙的手法追述和 总结过去,但关于男女主 人公同居前热恋过程的笔 墨较少,着重铺写两人同 居后的不幸遭遇和爱情破 裂的过程,细节描写生动 感人,“手记”的形式增 强了抒情性,使全篇充满 “悔恨和悲哀”感伤色彩。
3、1902 年鲁迅被选送日本学习, 1903年母亲给鲁迅订婚朱安,童 年鲁迅送给许寿裳一张照片,背面 题了一首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后被称为《自题小像》)
鲁迅与绍兴籍留日学生合影, 1904年摄于日本东京。
由周恩来题写馆名 的鲁迅纪念馆,是新中 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 人物纪念馆,1951年1 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 50年来,鲁迅纪念馆接 待了国内外观众近千万, 征集收藏文物文献资料 近25万件,其中有5万 件属珍贵、重要文物。
鲁迅《伤逝》ppt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思考
关注女性命运
作品中的女主角子君的命运 令人唏嘘,反映了当时中国 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对于现 代社会关注女性命运和权益
保护具有启示意义。
思考爱情与婚姻
作品中的爱情和婚姻观念对 于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婚姻和 爱情,不要被物质和利益所
左右。
反思社会问题
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仍然 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如贫富 差距、阶级固化等,需要引 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伤逝
目录
• 引言 • 《伤逝》内容概述 • 《伤逝》的主题分析 • 《伤逝》的艺术特色 • 《伤逝》的影响与评价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爱情与婚姻
小说《伤逝》主要探讨了爱情与 婚姻这一永恒主题,通过涓生与 子君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 复杂与悲凉。
社会背景
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揭 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体和婚姻的束 缚,以及个体在追求自由和爱情 时所面临的困境。
语言风格
简洁明快
01
小说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准,表达力强,使读者能够快速理
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朴素自然
02
小说语言朴素自然,贴近生活,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
法,给人以亲切感。
含蓄蕴藉
03
小说语言含蓄蕴藉,意蕴深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使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象征与隐喻
爱情悲剧的象征
庭责任的矛盾。
爱情的脆弱
小说展示了爱情的脆弱性,尤其 是在婚姻的琐碎日常中。主人公 的婚姻经历表明,浪漫爱情在现
实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婚姻的责任
《阿Q正传》PPT课件
鲁迅的小说在叙述方式上,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的形式。在这种模 式中,小说的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 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篇便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 互驳难的性质。在叙述语言上,鲁迅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 约、凝练的风格。他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 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在介绍写小说经验时也说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又广泛借 鉴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从事小说创作,并且 试图熔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 散文体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等),以及“戏剧体小说” (《起死》等),等等。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 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的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小说作品“多 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 民的精神“病苦”。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 和危机。鲁迅的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为“看与被看” 和“归乡”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这种对立在《孔乙己》、《祝 福》、《狂人日记》等小说中都有展现。
11.分析“续优胜记略”写了阿Q的哪几点。
【分析】优胜记略一:阿Q因被赵太爷打嘴巴而获尊敬。“得意”写阿Q通过挨打得到人们 对他“仿佛格外尊敬”后的奴才表情,揭示了他的奴才心理。 优胜记略二:忘却被“假洋鬼子”打,转而高兴起来。①“忘却”表明了他的麻木健忘; 挨了打反而感到“轻松”“高兴”,表明他在长期的奴役下性格扭曲,变成某种受虐狂。 ②这些词语看似轻松调侃,实则通过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揭示了封建思想对人的摧残程 度之深。 优胜记略三:从欺辱小尼姑中寻找快乐。欺辱比自己更弱的小尼姑,是阿Q在受了屈辱之后 寻求心理平衡和精神胜利的一种途径。受辱的阿Q可怜,欺辱更弱者的阿Q就有点可恶和可 恨了。“摩着”、“呆笑”,写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鲁迅PPT课件
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鲁迅故居
1922年5月23日,北京世界语会合影
1923年4月15日,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等合影
1918年1月13日,与浙江绍兴中学校旅京同学合影,摄于北 京大学二院。第三排左起第二人为鲁迅。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 在中山大学任教。
1927年8月,在广州时所摄
1927年8月19日,与许广平等合影
192021小说集呐喊野草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故事新编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诗集22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鲁迅遗容 宋庆龄等在鲁迅墓前
1931年鲁迅全家与冯雪峰全家合影
全家福Leabharlann 巴金等人抬鲁迅的棺柩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今年是他 诞辰120周年。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 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 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 “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 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 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 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 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 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 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 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 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22年5月23日,北京世界语会合影
1923年4月15日,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等合影
1918年1月13日,与浙江绍兴中学校旅京同学合影,摄于北 京大学二院。第三排左起第二人为鲁迅。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 在中山大学任教。
1927年8月,在广州时所摄
1927年8月19日,与许广平等合影
192021小说集呐喊野草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故事新编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诗集22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鲁迅遗容 宋庆龄等在鲁迅墓前
1931年鲁迅全家与冯雪峰全家合影
全家福Leabharlann 巴金等人抬鲁迅的棺柩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今年是他 诞辰120周年。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 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 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 “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 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 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 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 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 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 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 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 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鲁迅先生对悲剧曾有过这样的诠释—悲剧,是把美好的东
•7、宦官:官宦,作官的人
•8、娇逸:娇美文雅
• 18段: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 誓,老姥岂敢言!”
•注:1、谢:婉拒
•17、18段意:刘母谢绝媒人
19段: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 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 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 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1、作计:拿主意,打算 2、量:考虑 3、否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4、荣:形容词使动用法 5、义郎:男子的美称,这里指太守的儿子 6、其往:往后 7、何云:怎么办 段意:逼妹改嫁
相关链接XIANGGUANLIANJIE
汉时,社会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女 人丧偶或离婚仍可再嫁。西汉司马相如就娶了守 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多次。史书记载汉景 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汉代,婚姻重 视门第。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只十多天,县令、太 守相继就为儿子说婚。说明刘兰芝的貌美德高, 同时也见当时的婚俗。县令、太守为子求婚,于 刘家有择门第的意思,家人是为一己私利,寡妇 不嫁反而受到种种欺凌。刘兰芝被兄长逼嫁投身 清池,是当时不少寡妇悲惨命运的反映。
• 16段: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 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
•注:1、见丁宁:同“叮咛”,嘱咐我。 见,指代副词,代“我”,相当于“相” •2、非奇:不宜,不妥 •3、信:使者、媒人 •段意:兰芝拒婚
• 17段: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刚)
2)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 特征, 要求口吻毕肖。
3)常用铺陈的描写手法。
• 3.比兴的运用在汉乐府民歌里 也有特色。
• 4.形式多样,有四言诗,有五 言诗,有杂言诗。
相听关音链跟接读XTIINANGGYIGNUGAENNLDIAUNJIE
鲁迅伤逝精PPT课件
• 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左联” 实际的领导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投入到对 国民党统治及其文化专制的斗争,在思想上和创 作上明显受到左倾意识形态的影响。
• 此时期鲁迅创作大量第的10页杂/共文32页,完成《故事新编》。
一、鲁迅的思想和创作道路
• 鲁迅曾在此画旁题 曰:“曹白刻。一 九三五年夏天,全 国木刻展览会在上 海开会,作品先由 市党部审查,‘老 爷’就指着这张木 刻说:‘这不行’ 剔去了。”
• 《彷徨》中,以第一人称“我”叙事的小说比 《呐喊》多得多,这里的“我”,并非《呐喊》 中仅仅是的小说叙述者或客观的事件目击者,更 多是小说人物命运的重要参与者和人格批判的对 象,即使那些不以第一人称出现的小说,也带有 强烈的自我观照色彩。
• 《在酒楼上》、《孤第独20页者/共》32页和《伤逝》,是《彷
第三、鲁迅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典型人物。
底层农民:阿Q、祥林嫂、润土等 知识分子:涓生、子君、魏连殳等 群体形象:《示众》《药》《孔乙己》《祝福》 统治者形象:鲁四老爷、赵太爷
第23页/共32页
二、《呐喊》与《彷徨》: •《呐喊2》0《世彷纪徨中》国创小作成说就的:开山与高峰
•第四、鲁迅是现代小说民族形式的最为重要的创造者。使现代小 说走向成熟,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苦闷 北京 抄古碑 闷沉默 思索追寻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上海 直面革命的残酷现实 接受阶级论
投身革命文学论争 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第12页/共32页
二、《呐喊》与《彷徨》: 20世纪中国小说的开山与高峰
• 《呐喊》写于1918年至1922年,大约相当于五 四高潮时期。《彷徨》写于1924年至1926年, 是五四落潮时期,时代背景与个人心境的变迁, 决定了不同的创作面貌。
• 此时期鲁迅创作大量第的10页杂/共文32页,完成《故事新编》。
一、鲁迅的思想和创作道路
• 鲁迅曾在此画旁题 曰:“曹白刻。一 九三五年夏天,全 国木刻展览会在上 海开会,作品先由 市党部审查,‘老 爷’就指着这张木 刻说:‘这不行’ 剔去了。”
• 《彷徨》中,以第一人称“我”叙事的小说比 《呐喊》多得多,这里的“我”,并非《呐喊》 中仅仅是的小说叙述者或客观的事件目击者,更 多是小说人物命运的重要参与者和人格批判的对 象,即使那些不以第一人称出现的小说,也带有 强烈的自我观照色彩。
• 《在酒楼上》、《孤第独20页者/共》32页和《伤逝》,是《彷
第三、鲁迅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典型人物。
底层农民:阿Q、祥林嫂、润土等 知识分子:涓生、子君、魏连殳等 群体形象:《示众》《药》《孔乙己》《祝福》 统治者形象:鲁四老爷、赵太爷
第23页/共32页
二、《呐喊》与《彷徨》: •《呐喊2》0《世彷纪徨中》国创小作成说就的:开山与高峰
•第四、鲁迅是现代小说民族形式的最为重要的创造者。使现代小 说走向成熟,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苦闷 北京 抄古碑 闷沉默 思索追寻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上海 直面革命的残酷现实 接受阶级论
投身革命文学论争 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第12页/共32页
二、《呐喊》与《彷徨》: 20世纪中国小说的开山与高峰
• 《呐喊》写于1918年至1922年,大约相当于五 四高潮时期。《彷徨》写于1924年至1926年, 是五四落潮时期,时代背景与个人心境的变迁, 决定了不同的创作面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鲁迅作品有:小说集《呐喊》
• 第二级
•
• 第三级
(包括《孔乙己》《药》《故乡》 第四级 《阿Q正传》等)、《彷徨》 • 第五级 (包括《祝福》等)、《故事新
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老年鲁迅
(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等)、杂文集《华盖
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迁北京。
兼做北大、北师大、女师大国文讲师 。 在中山大学做教授。 辞职。 出广东,后一直住在上海。 躲避政府迫害,到厦门大学做教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合作探究
鲁迅从18岁到29岁的十年中始终有一种宝贵的思想贯穿 其中,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他的一生,这种思想是什么?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你从那里看出来的?(即人生道路上的几次重大转折) • 第二级 这种思想是:自觉把个人的追求与祖国、民族的命 • 第三级 • 第四级 运紧紧结合在一起。从其青年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可以 • 第五级 看出: 鲁迅思想形成阶段:从考入水师到改进矿路学堂。(洋 务救国) 鲁迅思想发展阶段:留学日本,“决意要学医”。(医 学救国) 鲁迅思想转折阶段:弃医从文。 (文艺救国)
• 第三级
十三岁 时 约有三 年多
家遭大变故,寄住在亲戚家。 父亲去世。离开绍兴,前往南 京求学。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十八岁 入江南水师学堂。
过了半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改入矿路学堂学开矿。 年 • 第二级 • 毕业之 第三级 第四级 到日本留学。 求学 • 后 • 第五级 预备学 决意学医,进仙台医专学习。 校毕业 两年后 终止学医,决心从事文艺事业。
鲁迅和 寿镜吾
朗读课文,划出时间线 索,思考文章写了哪些 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时间: 1881年—1930年 家庭状况(1) 生平经历 (1—3) 求学过程(2)
1903年在 东京
工作简历(3) 创作成果(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鲁 迅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中年鲁迅
鲁迅(1881---1936) 第三级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 • 第四级 • 第五级 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9 鲁迅自传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情景引入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身材矮小却形象高大的人,广大 • 第三级 人民称他为“民族魂”。他以匕 • 第四级 首投枪般的文字准确剖析社会, • 第五级 他以“同志”般的关怀指引革命 青年。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深 深敬仰的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学 习《鲁迅自传》,来了解这位伟 人的一生。 “民族魂”鲁迅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传
大传 篇幅长短 小传
立传人物
鲁迅母亲 鲁瑞
自传 评传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自主预习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掌握画线字的读音
浙江 亲戚 乞食(qǐ) (zhè) (qī) 学籍 厦门 筹办 (jí) (xià) (chóu) 彷徨 皖 (páng)祺 (qí) (wǎn)
集》《而已集》等。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解释经文的著作。如:经 传/《左传》《经传释词》 传记:列传/别传/外传/自 传。如:《史记•屈原列传》
鲁迅父亲 周伯宜
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 为小说)。如:《水浒传》 《阿Q正传》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三段中的第二年,就。。第三年又走出,到底被 拒绝,红色字体等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 找出第二段中类似的词语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表达作者因政局混乱和社会黑暗处处碰壁,从而失 • 第四级 望,伤感,愤懑的思想感情(思想与现实不相融合 • 第五级 的苦闷无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二十九岁 第二年 在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回国,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教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走出,想做书店编译员,被拒绝。 第三年
工 作 绍兴光复后 • 第三级 • 第四级 南京政府成立
• 第二级
任浙江师范学校校长。
后来 一九二六年 十二月
四月 九月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一本论文:《坟》
一本回忆记:《朝花夕拾》 一本散文诗:《野草》 四本短评:《热风》《而已集》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留学日本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再读课文,列表梳理鲁 迅1881年—1930年间的 生平经历。
日本仙台医 学专科学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人
生 时间 经 阶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段
• 第二级
历
求 学 前 家 庭 情 况
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姓周 1881•年 第四级 的家里。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三次重大转折中哪次最重要?鲁迅学医的原因是什 么?又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第三次,直接表露出鲁迅一心为了救国救民的积极 • 第三级 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 第四级
• 第五级
想用新医学来拯救当时危困的祖国
结合《呐喊》自序分析 ,鲁迅最终实现 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不愧为民族英雄。
百草园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变故: 意外发生的事情。 筹办: 筹划举办。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彷徨: 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味书屋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