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阅读练习20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古文阅读练习

百年以来。经学家专讲读书。得间每执一卷。 未领真趣。先求其疵。遂以号于人而自矜有 得矣。此欺世盗名之术。若医者。身命之事。 死生所关。岂可以虚名了事哉。不料丹溪作 局方发挥以后。此风滔滔不可止。每著一书。 必痛诋前贤。以为立名之地。惟仲景不敢毁。 则迁怒于叔和。识者见之真不值一笑也。尝 谓胸中存一丝菲薄之心。则心便不能入。虽 读遍百家。终无所得。故读内经。即深信其 为黄帝岐伯书。读难经。即深信其为越人书。 读伤寒。金匮即深信其为仲
據文意填空:
1、文中的病人是 内阁学士永宁 。
2、文中的“小人” 是 反得生之囚也) 。
鬼(公為臬司時平
3、“小人”收藏藥方的原因是 医家同类皆 相忌,务改前医之方,以见所长。使后医 见方,必相反以立异,则公殆矣 。
4、最終的治療方法是 仍用前方 。 。 5、文章主要想說明什麼道理
(程衍道《医法心传· 自序》)
• 本文的主旨是强调学医贵在融 会贯通。
• 要做到这点,必须多读书,多 临症。
张介宾《景岳全书· 传忠录下· 医非小道记》
予出中年。尝游东藩之野。遇异人焉。偶相
问曰。子亦学医道耶。医道难矣。子其慎之。 予曰。医虽小道。而性命是关。敢不知慎。 敬当闻命。异人怒而叱曰。子非知医者也。 既称性命是关。医岂小道云哉。夫性命之道。 本乎太极。散于万殊。有性命然后三教立。 有性命然后五伦生。故造化者。性命之炉冶 也。道学者。性命之绳墨也。医药者。性命 之赞育也。然而其义深。其旨博。
忌。務改前醫之方以見所長。公所服藥不
誤。特試一劑。力尚未至耳。使後醫見
方。必相反以立異。則公殆矣。所以小人
陰竊之。公方昏悶。亦未思及其為鬼。稍
頃始悟。悚然汗下。乃稱前方已失。不復
記憶。請後醫別疏方。視所用藥。則仍前
方也。因連進數劑。病霍然如失。公鎮烏
魯木齊日。親為余言之。曰。此鬼可謂諳
熟世情矣。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之不若。小道之称且不可当。又乌足与言医
道哉。医道难矣。医道大矣。是诚神圣之首 传。民命之先务矣。吾子其毋以草木相渺。 必期进于精神相贯之区。玄冥相通之际。照 终始之后先。会结果之根蒂。斯于斯道也。 庶乎为有得矣。子其勉之。子其勉之。予闻 是教。惭悚应诺。退而皇皇者数月。恐失其 训。因笔记焉。
1、异人因什么说法而发怒?
为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 金,后来以银为货币,银一两 为一金。
二、据文意判断:
1、作者在乡下住时患了寒咳证。(错误)
2、第一个医生诊断正确但用药不当。(错误)
3、第二个医生先用清热祛邪,后以温阳散
寒。(正确) 4、换了几个医生,病才好了。(错误) 5、一位老人授与呼吸吐纳之法,赠与美食良 药。(错误)
1、文中病者是 病情是 莫都料 误吞垂钩
魏公之子弟

,治病者名为
,身份是 在水中打碑塔,添 医者,意也 的道理
仰瓦的泥水匠。 2、本文主要说明
3、 取钩原理:
內閣學士永公。諱寧。嬰疾頗委頓。延醫
診視。未遽愈。改延一醫。索前醫所用藥
貼。弗得。公以為小婢誤置它處。責使搜
索。云。不得且笞汝。方倚枕憇息。恍惚 有人跪燈下。曰。公勿笞此婢。此藥貼小 人所藏。小人即公為臬司時平反得生之 囚也。問藏藥貼何意。曰。醫家同類皆相
• 是也。若读书多而临症少。则胸中了了。 指下难明。临症多而读书少。则大海茫茫。 望洋莫辨。是以读书临症两不可废。诚能 久久圆熟。临症即是读书。读书无殊临症。 巧妙自此而生。心传由此而得。其如岐黄 之道。思过半矣。从来医法只能言其所当 然。而不能言其所以然。病症只说得一面。 而未说得三面。吾人读书须从其一面悟出 其三面。从其所当然悟出其所以
• 宋咸平中。职方魏公在潭州有数子弟皆幼。 因相戏。以一钓竿垂钩。用枣作饵。登陆钓 鸡雏。一子学之。而误吞其钩至喉中。急引 之。而钩须已逆。不能出。命诸医。不敢措 手。魏公大怖。遍问老妇必能经历。时有一 老妇人。年余九十岁。言亦未尝见此。切 (窃)料有识者可出之。时郡中莫都料。性 甚巧。令闻魏公。魏公呼老妇责之。曰。吾 子误吞钩。莫都料何能出之。老妇曰。闻医 者。意也。莫都料曾在水中打碑塔。
故不有出人之智。不足以造达微妙。不有执
中之明。不足以辨正毫厘。使能明医理之纲 目。则治平之道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得失。 则兴亡之机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缓急。则 战守之法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趋舍。则出 处之义如斯而已。洞理气于胸中。则变化可 以指计。运阴阳于掌上。则隔垣可以目窥。 修身心于至诚。实儒家之自治。洗业障于持 戒。诚释道之自医。身心人己。
• 然。由此体会入微。自能一旦豁然贯通矣。 是编不过发先贤奥旨扩而充之。并非师心 自用也。圣人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余之作是编也。其亦窃此意也。夫书成名 曰医法心传。盖即以儒者之心传医家之法。 以明其事。虽异其理。则同聊示儿辈。使 之知步趋尔。若遽持以问世。则笔墨疏拙。 未能畅所欲言。犹未免滋愧矣。
2、脚踏实地,真积力久。
作者反对:
未领真趣,先求其疵。
超颖顿悟,浮光掠响。
原因:
胸中存一丝菲薄之心,则心
便不能入,虽读遍百家,终 无所得。
明暗相兼,得失参半之敝。
万殊一贯:
对千变万化的事物都能用一
个道理来贯通。
• 窃谓儒道有心传。医道亦有心传。心传者。 非口所能言。非笔所能述。要在心领神会 而已。如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 人巧。学者虽不能舍规矩为方圆。然须神 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而巧妙 以传。不必执规以为圆。而圆自无不中规。 不必执矩以为方。而方自无不中矩。若是 者。其巧妙之谓欤。夫巧妙讵能骤得。必 博览群书。简炼揣摩。由博返约。加之临 症多则见识广。所谓熟能生巧

景原文。读甲乙经。脉经。千金方。翼方诸 辑录古书。即深信其理法必有所授。读东垣。 河间。洁古。丹溪。立斋。景岳诸家。即深 信其学问必有所胜。即肤庸至于冯氏锦囊。 沈氏尊生。平心求之。皆有至理。如此久久 豁然贯通。自能臻于万殊一贯之妙。是从脚 踏实地。真积力久而得。非从超颖顿悟。浮 光掠响(影)而来。自无明暗相兼得失参半 之敝矣。孔子曰。信而好古。又曰。笃信好 学。不笃信又焉能好学乎。
异人因
“医虽小道而性命是关” 的说法而发怒。
2、异人把医理比喻为什么,为什么?
异人把医理比喻为治平之道、兴亡
之机、战守之法、出处之义。
认为修心与养身、治人和治己的道
理是一样的。医学对人类的作用如 同造化、道学一样重要。
3、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告戒学医者必须精以治学,诚以
立身,切不可掉以轻心,狗苟蝇 营。
理通于一。明于此者。必明于彼。善乎彼者。
必善于斯。故曰必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必有 真知而后有真医。医之为道。岂易言哉。若 夫寻方逐迹。龊龊庸庸。椒硫杀疥。葱薤散 风。谁曰非医也。而缁衣黄冠。总称释道。 矫言伪行。何匪儒流。是泰山之与丘垤。河 海之与行潦。固不可以同日语矣。又若阴阳 不识。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误攻。心粗胆大。执拗偏庸。非 徒无益而反害之之徒。殆又椒硫葱薤
(周学海《读医随笔》)
在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上作者主张:
1、笃信好学
读《内经》,即深信其为黄帝岐伯书;读 《难经》,即深信其为越人书;读《伤寒》《金 匮》,即深信其为仲景原文;读《甲乙经》《脉 经》《千金方》《翼方》诸辑录古书,即深信其 理法必有所授;读东垣、河间、洁古、丹溪、立 斋、景岳诸家,即深信其学问必有所胜,即肤庸 至于《冯氏锦囊》《沈氏尊生》,平心求之,皆 有至理。
吴崐《医方考· 喉闭门》 • 添仰瓦。魏公悦。亲属勉之曰。试询之。遂 召。莫都料至。沉思良久曰。要得一蚕茧及 念珠一串。公与之。都料遂将茧剪如钱。用 物柔其四面。以油润之。中通一小窍。贯之 钩线。次贯念珠三五枚。令儿正坐开口。渐 加念珠。引之至喉。觉至系钩处。用力向下 一推。其钩已下而脱。即向上。急出之。见 茧钱向下。裹定钩须。须臾而出。并无所损。 魏公大喜。遂厚赂之。公曰。心明者。意必 大巧。意明者。心必善医。
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 蛊,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饮以蛊 药,攻伐其胃肠,烧灼其体肤,禁切其饮食 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已, 累然真蛊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 以寒药,旦朝吐之,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 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 漂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
愈甚。里老父教之曰:“ 是医之罪,药之过
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气为主,食
为辅。今子终日药不释口,臭味乱于外,而
百毒战于内。劳其主,隔其辅,是以病也。
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气完而食
美矣!则夫药之良者,可以一饮而效。” 从
之,期月而病良已。
——苏轼《盖公堂记》节选
金:先秦以黄金一镒(二十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