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三) 物态变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c173d5168884868662d680.png)
物态变化
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 (1)作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2)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2
一、温度及其测量
3.摄氏温度 (1)单位:摄氏度,符号:℃ (2)摄氏度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
4
一、温度及其测量
5.体温计 (1)作用:测量人体温度 (2)刻度范围(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通常为35 ℃~42 ℃. (3) 体温计的使用与读数
使用前:需拿着温度计用力下甩,将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读数。
5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1)常见三种状态:固态、液体、气态 (2)定义:随着温度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 各种状态之间的⑤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吸、放热情况:熔化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吸、放热情况:凝固放热。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 PT精品 课件
9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 PT精品 课件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吸、放热情况:汽化吸热 (3)举例:水蒸气蒸发、酒精挥发、湿物体变干等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沸腾的异同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 PT精品 课件
温度特点: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要持续吸热.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 PT精品 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 (1)作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2)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2
一、温度及其测量
3.摄氏温度 (1)单位:摄氏度,符号:℃ (2)摄氏度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
4
一、温度及其测量
5.体温计 (1)作用:测量人体温度 (2)刻度范围(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通常为35 ℃~42 ℃. (3) 体温计的使用与读数
使用前:需拿着温度计用力下甩,将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读数。
5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1)常见三种状态:固态、液体、气态 (2)定义:随着温度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 各种状态之间的⑤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吸、放热情况:熔化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吸、放热情况:凝固放热。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 PT精品 课件
9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 PT精品 课件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吸、放热情况:汽化吸热 (3)举例:水蒸气蒸发、酒精挥发、湿物体变干等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沸腾的异同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 PT精品 课件
温度特点: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要持续吸热.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P PT精品 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优秀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总复习 (共24张PPT)
![优秀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总复习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4f4dfd9b89680203d825f5.png)
名称 不 同 点 影响 因素 相同点
表面 和________ 内部 同 液体________ 时进行
在________ 一定 温度下(沸点)
缓慢 ________
蒸发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 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 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剧烈 ________
沸腾
①供热快慢;②气压高低
汽化 现象; ①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________ 吸热 ②都需要________
温 度 计
使用
估:估测被测物体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看: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将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容器底或 壁; 等:稍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面相平。 ②测人体温度时:体温计 量程:35 ℃ ~ 42 ℃
分度值:
0.1 ℃
1、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7所示的几种做
2.液化
定义: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叫做液化。
液化的两种方法: 所有的气体,当温度降低到足 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 (增大压强)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分析图象
5、已知一定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 中实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 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是 【 C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气态
固态
熔化 (吸热 ) 凝固(放热 )
液态
• 指出下列图象代表哪类物体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温度/℃
晶 体 熔 化
D 48 A
温度 /℃
B
C
非 晶 体 熔 化
4
8 时间/min
( 1) 温度/℃
晶 体 凝 固
表面 和________ 内部 同 液体________ 时进行
在________ 一定 温度下(沸点)
缓慢 ________
蒸发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 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 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剧烈 ________
沸腾
①供热快慢;②气压高低
汽化 现象; ①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________ 吸热 ②都需要________
温 度 计
使用
估:估测被测物体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看: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将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容器底或 壁; 等:稍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面相平。 ②测人体温度时:体温计 量程:35 ℃ ~ 42 ℃
分度值:
0.1 ℃
1、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7所示的几种做
2.液化
定义: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叫做液化。
液化的两种方法: 所有的气体,当温度降低到足 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 (增大压强)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分析图象
5、已知一定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 中实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 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是 【 C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气态
固态
熔化 (吸热 ) 凝固(放热 )
液态
• 指出下列图象代表哪类物体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温度/℃
晶 体 熔 化
D 48 A
温度 /℃
B
C
非 晶 体 熔 化
4
8 时间/min
( 1) 温度/℃
晶 体 凝 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ppt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ppt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cc5df1a37f111f1855bf2.png)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物态变化类型及吸放热判断
例2 将放在冰箱中经过冷藏的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取出后放置 在空气中,发现外表面会有小水滴生成,这些小水滴是通过怎 样的物态变化过程形成的( B)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熔化
图3-2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矿泉水瓶发 生液化,形成小液滴,附着在矿泉水瓶的外部,属于液 化现象。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回眸教材析知识
(2)测量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被测的液体 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 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后定再读数。
(3)测量后: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②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包括数字和单位)。
7.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
有确不定变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
断
,升没高有确定的熔化温度。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
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是非晶体。
8.汽化和液化:物质从 液态 变为 气态 叫做汽化,吸收
热量,汽化包括蒸发 和 沸腾 两种方式;物质从气态
知识拓展 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时,除了需要注意温度计的使
用外,根据固体熔化速度较慢,受热不均匀的情况,还需要 用搅拌棒对加热的固体进行搅拌,另外用酒精灯加热时,要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变为 液态 叫做液化, 放出 热量,液化的方法是
降低气体温度 或压缩气体体积 。例如:泼在地面上的水
会慢慢变干,是因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了;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生活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压缩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选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7726c502020740bf1e9b1f.png)
48 B C
BC段:固液共存
态,不断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A 4 8 时间/min
晶体熔化 (1)
时间/min 非晶体熔化(2)
温度/℃
温度/℃
E
BC
98
温度/℃
FG H A
沸腾 时间/min (3)
晶体凝固 时间/min (4)
时间/min 非晶体凝固
(5)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想一想?
这两句话包含什 么物态变化?
蒸发
慢的汽化现象
1.液体温度的高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 因素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汽化方式
3.液体表面上空气流 动的快慢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
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
沸腾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降低温度 液化方法 压缩体积
继续吸热
• 7、指出下列图象代表哪类物体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温度/℃
温度 /℃ D
物态变化 复习课
大自然中的物质存在三种状态:
液态
固态
气态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定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
温
国际单位:开尔文(K)
T=t+273K
常用单位:摄氏度(℃)
[规定方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 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在0℃和100℃ 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一份就是1℃。]
思 考
1、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2、BC段,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是否变化? 3、CD段,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4、AC、 CD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松香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eb1fb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7.png)
放热
特征
先变稠 再变硬 温度下 降
凝固 图象
TC
t min
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t min
16
基础巩固
1、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 D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2、晶体吸热,其温度( C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
3、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 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2、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 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 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防止口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26
3.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 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 热时:[B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C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
13
熔化(吸热)
固态
液态
凝固(放热)
气态
14
晶体的熔化,凝固比较
海波 冰 石英 金属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T C
D
熔 化 条件
温度达到
熔点
特征
吸收热 量
熔化 图象晶继续来自热温度不 变BC A
体
TC
29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汽化变为水蒸气; 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
的 小水液滴化,有的 成小凝冰华晶,形成云.云中的
特征
先变稠 再变硬 温度下 降
凝固 图象
TC
t min
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t min
16
基础巩固
1、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 D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2、晶体吸热,其温度( C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
3、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 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2、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 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 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防止口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26
3.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 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 热时:[B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C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
13
熔化(吸热)
固态
液态
凝固(放热)
气态
14
晶体的熔化,凝固比较
海波 冰 石英 金属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T C
D
熔 化 条件
温度达到
熔点
特征
吸收热 量
熔化 图象晶继续来自热温度不 变BC A
体
TC
29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汽化变为水蒸气; 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
的 小水液滴化,有的 成小凝冰华晶,形成云.云中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课件(16张PPT)(共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课件(16张PPT)(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e8df3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2.png)
四. 沸腾
• 1. 沸腾 • 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它是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在实验中,可以发现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相同。 • 2. 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 • 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吸热。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液体才能沸腾。如果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那么液体也不会沸 腾。 • 3.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 (1)相同点:蒸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 (2)不同点:①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 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③液体蒸发时需吸收热量,温度可能降低;而沸腾 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④蒸发吸收的热量主要来自液体本身, 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而沸腾需要的热量从外界热源获得。
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一、知识点
• 一. 温度与温度计 •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准确地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
一根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 盛适量的液体(水银、酒精或煤油等)。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 缩,管内液面的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液面稳定后到达的刻度就可以读 出温度值。 • 2.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 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是 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五. 液化
• 1. 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例 如水蒸气变成水就是液化现象。
• 2. 液化的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二是压缩体积可 以使气体液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f648a5312b3169a551a41f.png)
4、蒸发是在_____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液体 _____发生的____汽化
现象。液体蒸发过程中需要从周 围物体____热量,液体本身温度 _____,故蒸发有_____作用。增 大液体的_______,提高液体的 ____和加快液体表面的 ____________,可以加快液体的 蒸发。
例4 小明用图中的小试管B装 有水,悬放在烧杯A的水中。 当A中水沸腾时,B中的水 _不__会____沸腾.
tA/℃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tB/℃ 90 92 94 96 96 96 96 96
(1)根据表格中所给数,作出A、B中水的沸腾图
像。 T/℃ 100
tA
98
96
tB
94
92
90 01 23 456 7
t/min
(2)由图象可以判断出:在当时条件下,A的沸点是____℃,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 吸热,温度却________,这类固体叫晶体,这个温 度叫____。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同种晶体 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有无____是晶体和非晶 体的一个重要区别。
温
例3 如图是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
度 ℃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11时43分21.11.911:43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1时43分58秒11:43:589 November 202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共 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共 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014882eefdc8d376ee32de.png)
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下表.由 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不__同___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2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 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C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27.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 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 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 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C )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4.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 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 程中放出 热量,温度 不变 .
5.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 小(选 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地搅 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 温度趋于一致.
(选填“相同”或“不同”).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2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 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C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27.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 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 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 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C )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4.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 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 程中放出 热量,温度 不变 .
5.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 小(选 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地搅 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 温度趋于一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 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 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63f2e4cc17552706220878.png)
1.物态变化现象举例; 2.晶体非晶体; 3.蒸发沸腾; 4.问答; 5.沸腾过程; 6.熔化和凝固过程;
小结
物态变化 定义
①熔化
固→液
②凝固
液→固
③汽化 降温 液→气
④液化
④液化
气→液
压缩体积
直接
⑤升华
固→气
⑥凝华
直接
气→固
“吸”“放” 热吸
举例 冰化水
放
水结冰
吸
洒在地上的
水很快干了
放
草上出现的露水
解决方法
三步: 原理 具体分析 结论
范例
烈日下狗尽可能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 为什么?
(原理) 增大 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的 空气流速 可以 加快蒸发 ,蒸发 吸热致冷
(具体分析)狗的汗腺在舌头上,狗尽可能伸长舌头增大 了液体的表面积 ,快速喘气加了空气流速 从而加快了汗液蒸发 ,吸热更快 ;
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 变化
表格
凝
图像
固
结论
时间 0 1 2 3 4 5 6 7 /min
温度 60 55 50 48 48 48 48 30 /℃
温度 /℃ A B C
48
D
36
时间/min
凝固时需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时间 /min
温度 /℃
01 60 55
2 3 45 6 7 48 45 40 30 15 10
江面上形成大雾
吸
灯丝变细
放
玻璃上的窗花
地面上的霜
一、6个表格 1.物态变化现象举例; 2.晶体非晶体;
3.蒸发沸腾; 4.问答; 5.沸腾过程; 6.熔化和凝固过程;
固 常见 体 物质
小结
物态变化 定义
①熔化
固→液
②凝固
液→固
③汽化 降温 液→气
④液化
④液化
气→液
压缩体积
直接
⑤升华
固→气
⑥凝华
直接
气→固
“吸”“放” 热吸
举例 冰化水
放
水结冰
吸
洒在地上的
水很快干了
放
草上出现的露水
解决方法
三步: 原理 具体分析 结论
范例
烈日下狗尽可能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 为什么?
(原理) 增大 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的 空气流速 可以 加快蒸发 ,蒸发 吸热致冷
(具体分析)狗的汗腺在舌头上,狗尽可能伸长舌头增大 了液体的表面积 ,快速喘气加了空气流速 从而加快了汗液蒸发 ,吸热更快 ;
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 变化
表格
凝
图像
固
结论
时间 0 1 2 3 4 5 6 7 /min
温度 60 55 50 48 48 48 48 30 /℃
温度 /℃ A B C
48
D
36
时间/min
凝固时需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时间 /min
温度 /℃
01 60 55
2 3 45 6 7 48 45 40 30 15 10
江面上形成大雾
吸
灯丝变细
放
玻璃上的窗花
地面上的霜
一、6个表格 1.物态变化现象举例; 2.晶体非晶体;
3.蒸发沸腾; 4.问答; 5.沸腾过程; 6.熔化和凝固过程;
固 常见 体 物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ce491e5acfa1c7aa00cce7.png)
缩口
体温计离开人体, 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 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 就在缩口处______,故
通断过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反馈练习一
暂停两分钟完成!
1.青岛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50 ℃。 ( × )
2.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
应马上读数。( × ) 3.如图3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3_6___℃。 4.如图4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1__4_℃。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戴口罩、勤洗手、多 通风、和他人保持距离 2.涂抹75%酒精消毒
3.煮沸超过15min或蒸 汽蒸5min 4.在56℃条件下,30min
1.温度:
(1)概念:物体的 冷热程度 叫做温度。
(2)温度的单位: 摄氏度(℃) 。 ℃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 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 个等份代表1℃
②继续放热
同种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相同 的。
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固体
晶体 非有无凝固点
保持不变
有
降低
无
反馈练习二
暂停四分钟完成!
1.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__冰____的冷却效果好, 因为它在_熔___化__过程中要__吸__收___热量。
寒暑表
30
(量程-30 ℃ ~50 ℃,分度值1℃)
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
30
判断
AB
C
D
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 器底或容器壁。
A.
体温计离开人体, 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 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 就在缩口处______,故
通断过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反馈练习一
暂停两分钟完成!
1.青岛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50 ℃。 ( × )
2.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
应马上读数。( × ) 3.如图3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3_6___℃。 4.如图4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1__4_℃。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戴口罩、勤洗手、多 通风、和他人保持距离 2.涂抹75%酒精消毒
3.煮沸超过15min或蒸 汽蒸5min 4.在56℃条件下,30min
1.温度:
(1)概念:物体的 冷热程度 叫做温度。
(2)温度的单位: 摄氏度(℃) 。 ℃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 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 个等份代表1℃
②继续放热
同种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相同 的。
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固体
晶体 非有无凝固点
保持不变
有
降低
无
反馈练习二
暂停四分钟完成!
1.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__冰____的冷却效果好, 因为它在_熔___化__过程中要__吸__收___热量。
寒暑表
30
(量程-30 ℃ ~50 ℃,分度值1℃)
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
30
判断
AB
C
D
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 器底或容器壁。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专项复习(三) 物态变化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 )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 C.饺子煮熟出锅时的温度为50 ℃ D.加冰的饮料的温度为-20 ℃
2.在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做法是( C ) 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以便读 数准确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下表面平行 C.测量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待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 D.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不影响测量结果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10.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 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14.[2019·来宾模拟]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 C.水蒸气液化成水需要吸热 D.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15.[2018·广安]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 )
A.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B.化雪时会放出热量
C.下雪时雪的温度高
D.雪容易传递热量
6.海波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C )
A.海波的熔点是48 ℃
B.海波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
5.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 把外部 生活的 收获变 成心灵 的财富 ,缺乏 此种禀 赋或习 惯的人 则往往 会迷失 在外部 生活中 ,人整 个儿是 散的。 外面的 世界布 满了纵 横交错 的路, 每一条 都通往 不同的 地点
•
6.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 在世界 上闯荡 了一番 ,有了 相当的 人生阅 历,那 么,他 就会逐 渐认识 到自己 在这个 世界上 的位置 。世界 无限广 阔,诱 惑永无 止境, 然而, 属于每 一个人 的现实 可能性 终究是 有限的 。
D.海波在CD段处于液态,吸收热量
7.[2018·枣庄]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B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8.[2018·北京]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B )
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 min时处于
固液共存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16.[2018·毕节]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 “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 60 ℃,当 温度达到60℃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 度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 醋汽化 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 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3.长春市南湖公园四季风景怡人。下列景色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凝固现象的是 (D )
A.春天,积雪消融 B.夏天,雾绕丛林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湖面
4.两杯水中都有未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室内,则( C ) A.在室内的水的温度高 B.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 D.无法比较两杯水温度的高低
•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11.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
A.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B.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 C.水在汽化的过程中从人体带走了温度,使人感到寒冷 D.最主要是因为吹来的风是冷的,所以人感觉特别冷
【解析】由图可知,游泳后从水中上岸的人觉得冷,是因为人的身上有水,水 蒸发时从人体吸热,所以人感觉冷;将胳膊抱在胸前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少 水分的蒸发,水从人体吸收的热量减少了,所以人感觉不那么冷。故选A。
12.[2018·宿迁]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 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 化相同的是( C )
13.[2018·淄分析正确的是( A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 )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 C.饺子煮熟出锅时的温度为50 ℃ D.加冰的饮料的温度为-20 ℃
2.在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做法是( C ) 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以便读 数准确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下表面平行 C.测量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待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 D.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不影响测量结果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10.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 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14.[2019·来宾模拟]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 C.水蒸气液化成水需要吸热 D.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15.[2018·广安]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 )
A.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B.化雪时会放出热量
C.下雪时雪的温度高
D.雪容易传递热量
6.海波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C )
A.海波的熔点是48 ℃
B.海波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
5.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 把外部 生活的 收获变 成心灵 的财富 ,缺乏 此种禀 赋或习 惯的人 则往往 会迷失 在外部 生活中 ,人整 个儿是 散的。 外面的 世界布 满了纵 横交错 的路, 每一条 都通往 不同的 地点
•
6.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 在世界 上闯荡 了一番 ,有了 相当的 人生阅 历,那 么,他 就会逐 渐认识 到自己 在这个 世界上 的位置 。世界 无限广 阔,诱 惑永无 止境, 然而, 属于每 一个人 的现实 可能性 终究是 有限的 。
D.海波在CD段处于液态,吸收热量
7.[2018·枣庄]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B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8.[2018·北京]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B )
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 min时处于
固液共存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16.[2018·毕节]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 “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 60 ℃,当 温度达到60℃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 度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 醋汽化 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 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3.长春市南湖公园四季风景怡人。下列景色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凝固现象的是 (D )
A.春天,积雪消融 B.夏天,雾绕丛林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湖面
4.两杯水中都有未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室内,则( C ) A.在室内的水的温度高 B.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 D.无法比较两杯水温度的高低
•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11.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
A.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B.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 C.水在汽化的过程中从人体带走了温度,使人感到寒冷 D.最主要是因为吹来的风是冷的,所以人感觉特别冷
【解析】由图可知,游泳后从水中上岸的人觉得冷,是因为人的身上有水,水 蒸发时从人体吸热,所以人感觉冷;将胳膊抱在胸前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少 水分的蒸发,水从人体吸收的热量减少了,所以人感觉不那么冷。故选A。
12.[2018·宿迁]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 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 化相同的是( C )
13.[2018·淄分析正确的是( A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