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益及分配管理教案9
教学课件收益分配管理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用实物量表示)×单位边际贡献
企业财务管理
子情境一 企业收益管理
职业判断与业务操作 三、典型任务举例 任务2 目标利润的确定
利润 总额
T营e业xt h利ien润re
净利润
企业财务管理
子情境一 企业收益管理
职业判断与业务操作 (一)利润的形成过程
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期间内,通过企业经营管 理应该或者可以达到的利润控制目标,它同时也是企业 未来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企业财务管理
子情境一 企业收益管理
职业判断与业务操作
企业财务管理 子情境一 企业收益管理
情境引例
雅戈尔公司委托丽阳公司销售衬衫100件,合同销售 价定为每件100元,该衬衫成本价为每件80元,增值税 税率为17%。2010年6月1日,雅戈尔公司收到丽阳公司 开来的代销清单。
问:1. 2010年6月1日雅戈尔公司可以确认衬衫的收 入吗?2.如果雅戈尔公司可以确认衬衫的收入,在不考虑 代销费用的前提下,雅戈尔公司这笔销售业务形成的营 业利润是多少?
企业财务管理
子情境二 利润分配管理
知识准备 2.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
法律约束因素
企业自身因素
1.资本保全的 约束 2.资本积累的 约束 3.超额累积利 润的约束 4.偿债能力的 约束
1.债务筹资的考 虑 2.未来投资机会 3.筹资成本 4.资产的流动性 5.现金流量 6.筹资能力
投资者因素
1.企业控制权 的稀释 2.投资目的 3.避税要求的 考虑
利润分配管理课程设计
利润分配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利润分配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企业利润分配的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学生能够了解企业利润分配政策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财务数据,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和利润分配效果的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案例研究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尊重他人意见。
3. 培养学生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和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财务管理学科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利润分配管理的知识体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课程目标应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利润分配概述- 利润分配的概念与意义- 利润分配的原则与政策2. 利润分配决策过程- 利润分配决策的影响因素- 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与调整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指标分析法- 利润分配效果评价4. 利润分配政策分析- 不同利润分配政策的特点- 利润分配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5. 案例分析与讨论- 知名企业利润分配案例- 小组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利润分配概述第二课时:利润分配决策过程第三课时: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四课时:利润分配政策分析第五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利润分配管理”章节相关,涵盖教材第5章第1节至第5章第4节的内容。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利润分配管理的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收益及分配PPT学习教案
1.利润的含义及分配原则
含义
基本原则
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 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 配是指企业的收入和收益 总额进行分配的过程;狭 义的收益分配则是指对企 业净收益的分配。本章讨 论企业净收益的分配。
1.依法分配原则; 2.资本保全原则; 3.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4.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5.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谁 投资谁受益”、收益大小与投资 比例相适应的原则。
(2)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也不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第25页/共43页
剩余股利政策
内容 优点
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首先应满足公司的资金 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 利。
留存收益优先保证再投资的需要,从而有助于降低再投资 的资金成本,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最 大化。
保本点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量×单价 (2)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 营业利润=(p-b)x-a=mx-a 提高销售量、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单位变动成本、提高售价
第10页/共43页
利润分配管理
第11页/共43页
利润分配管理
1.利润分配的含义及原则 2.利润分配的制约因素
3.股利理论 4.股利政策
第12页/共43页
(1)传递的信息容易成为公司的不利因素。 (2)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3)合适的固定股利支付率的确定难度大。
适用范围 适用于那些处于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
第33页பைடு நூலகம்共43页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内容: 指企业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每年
除了按正常股利额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外,还在 企业盈利情况较好、资金较为充裕的年度向股东 发放高于每年度正常股利的额外股利。
收益分配管理培训课程
度
大,用未分配利润尚不足以弥补时,可以用企 业提存的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但在企业未清
亏 算前,注册资本是不能用于弥补亏损的。
损
12
盈余公积金是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是企业用于防范和防御风险补充资本的重要资金来源, 也是维护企业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2.
利润分配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 意盈余公积金。
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应当直接5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二) 企业利润的来源与指标层次
利润的来源
营业利润
投资净收益
未分配利润 可的=分供利可配投润供 的资投 利者资 润分者 -配 可=供应可分付供配优分的先配利股的润股利
补贴收入 营业外
=分入润润余意提金净-配;利股资普-盈取-公利弥利股通-本提余其归积润补润利 股应(取 公 他 还-或+ 亏+- 股付法 积 专 投提股其年 损转 利普取定 金 项 资本初 的他通作盈 - 基 的任)未 利转的
收人;少三的是、投与资向收所入有,者如分股配利利收人、
收益
费用投资分润得无利关润的等经。济广。义的企业收入 概念包狭含义成上的本述费—各用—种,是类指按型不照的计成收入本人生计
=收入 +利
=成本 狭义的收人产概成算念本对仅,象指直,与接对生计费产入用经当进营期行有损分关的 +费用 。 收 业入 在, 销即 售营 商益业 品的收 、配期入 提和间。 供归费所 劳集用以务的。,及结收他果人人是使指用企本
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济利
得
+损益的失净流入。包括商品销售收人、劳务 收入、利息收人、使用费收入,股利收
人等。
利得——是指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
财务管理第09章收益及其分配
❖股票股利对公司的意义
1、节约现金流出,留存大量现金,便于进行再投 资,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2、在盈余和现金股利不变的情况下,发放股票股 利可以降低股票价格,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3、发放股票股利往往会向社会传递公司将会继续 发展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在 一定程度上稳定股利 (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中作详细介绍)
三、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
(一)股票股利 是公司以增发的股票作为股利的支付方式。
实质:公司股利的再投资。
❖ 股票股利对股东的意义
1、事实上,有时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后,其股价 不构成比例下降或是不会引起股价立即变化,这 使得股东得到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 2、发放股票股利通常是成长中的公司所为,因 此投资者往往会认为发放股票股利预示着公司利 润将大幅度增长,足以抵消增发股票所带来的消 极影响。 3、股东在需要现金时,还可以将分得的股票出 售,享受节税的好处。
一、股利支付程序
(一)股利宣告日
公司董事会按股利发放的周期举行董事会会议,决定 股利分配的预方案,交由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由董 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正式予以公告的日期
(二)股权登记日
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等级截止日期。
(三)除息日(除权日)
股利与股票市价相分离的日期,凡是在除息日或以后 买入股票的投资者(股东)都不能获得股利。
(1)支付优先股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3)支付普通股股利
第二节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 类型
一、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二、股利政策类型
一、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一)法律因素 1、防止资本侵蚀的规定 2、资本积累的规定 3、无力偿付债务的规定 4、超积累限制 (二)股东因素 1、税负公司 2、股东的投资机会 3、保证控制权
第八章企业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三节 成本费用管理
•一
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
•二
成本归口分级管理
•三
•四
标准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
一、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
成本费用管理,就是对企业在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发生和产品 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检查等一系列的科学 管理工作。
1 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标准成本管理
(一)标准成本管理的内容
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 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 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
标准成本管理又称标准成本控制,是以标准 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 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 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管理以标准成本的确定作为起点,通过差异的计算、分析等 得出结论性报告,然后据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成绩或克服不足。
财务管理实务
第八章 企业收益与分配管理
LOGO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 冯俊萍
目录
收益与分配管理概述 收入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 利润分配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收益的概念及收入管 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管理、利润的组 成,熟练掌握收入的预测分析、成本费用 管理模式,以及我国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和支付过程,了解股利理论,掌握股利分 配政策及其应用,理解股票分割和股票回 购的原因。
2.因果预测分析法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通过影响产品销售量(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它 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
因果预测分析法最常用的是回归分析法
3.目标利润法
四、销售定价管理
销售定价不仅影响产品的边 际贡献,而且影响产品的销售 数量与市场地位,从而对企业 收入产生复杂而直接的影响。
利润分配管理学习教案
第11页/共20页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二分。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概念: 指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
支付股利的政策。
优点 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体现了 : 风险投资和风险收益对等关系。
缺点 这种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容易使投资者产 : 生公司经营不稳定的感觉,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不利影
投 资 方 案 种 所需的 权益资 本=10 00×60 %=60 0万元 当 年 可 用 于 发放的 股利额 =800- 600=2 00万元 每 股 股 利 = 200/40 0=0.5 元
举例 说明
第10页/共20页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二分。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概念:
指 公 司 将 每 年发放 的股利 固定下 来,并 在较长 时间内 保持不 变,不 管公司 盈利多 少,股 利总是 保持在 一定的 水平上 。
第2页/共20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五点 十二分。
第一节 利润分戌的概述
一 、利润 的原则 本 节介绍 的利润 分配, 是指企 业净利 润的分 配
一个企业的利润分配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而且还涉及 国家、企业、投资者、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企业长远利益与 近期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等关系的处理与协调。为合理组织企业 的财务活动和正确处理财务关系,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应遵循以下原 则。
第一,选择股利政策的内型;第二,确定股利支付水平;第三,确定股 利支付方式;第四,确定股利发放日期
1.选择股利政策类型 企业在选择股利政策类型这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企业所处的成长与发展阶段; (2)企业支付能力的稳定情况; (3)企业获利能力的稳定情况; (4)目前的投资机会; (5)投资者的态度; (6)企业的信用状况。
第九章收益分配概述(教案).docx
第九章收益分配概述第一节收益分配的对象企业管理层进行收益分配管理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是:一是分配的对象是什么,即分什么;二是向谁分配。
一、会计收益收益是会计及财务理论屮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具有典型意义的是会计收益及财务收益(现金净流量)概念。
会计收益即通常所说的“利润”,是会计人员在普遍适用的会计原则的指导选择合理的、适用于企业口身特点的会计政策及会计处理程序计算出来的并向企业外部冇关利益关系人提供的收益数据。
会计收益只是计量的结果,它的可靠性取决于会计原则的贯彻程度及管理当局的素质及诚信,会计收益并不代表企业的真实现金流量。
会计收益按计量的顺序,冇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息税而利润(简称EB1T),即扣除利息及所得税2前的利润。
第二层次:税前利润,即息税前利润扣除利息费用后的余额,是计算所得税的依据。
第三层次:税后利润,即净利,是指税前利润扣除所得税的余额。
第四层次:可供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当年税后利润在弥补亏损、捉取各种盈余公积后的余额与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总计。
第五层次:未分配利润,即可供所冇者分配的利润减去给所冇者分配的利润后的余额。
从我国目前有关企业收益分配方面的法律以及会计准则的要求看,我国企业所谈到的收益分配,大部分指会计收益的分配,而但主要是税后利润的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所提到的可供分配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真实现金流量,而收益分配,实际上就是企业现金流岀的过程,所以,收益分配的对象应以财务收益概念为佳。
二、财务收益财务收益即企业按收付实现制计量的现金流量。
企业现金流量,是指在不影响企业以后时期增长的情况下,可向所有权利要求者(含债权人)支付现金之前剩余的现金流量,其计算方法为:企业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折旧、摊销等非付现成本费用一营运资金追加额一资本性支出净增加额。
在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时,不同的利益集团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不同利益集团的人完全可以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界定自己的现金流量。
6收益与分配管理
• 2) • 成本定价法,研究的是企业的成本状况却忽略了市场需求,在
该方法下确定的产品价格未必能达到企业的最优价格,即取得 最大销售收入或利润时的价格。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 而变动的程度,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 式中,E为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ΔP为价格变动量; ΔQ为需求变动量;P0为基期单位产品价格;Q0为基期需求量。
• 2. • 定量分析法,是指在预测对象相关资料数据完整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对销售量作出预测的一种方 法。主要包括趋势预测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
• 1) • 趋势预测分析法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等。 • (1)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是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
售量作为参照值,求出平均销售量,再将该平均数作为下 期销售量的预测值。该方法适用于销售量波动不大的产品 的销售预测。
• (3)变动成本定价法。变动成本定价法是指企业在有剩余 的生产能力时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应分担的成本。这 些增加的产品不用承担固定成本,只承担变动成本。在确定 价格时产品成本仅以变动成本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 【例6-6】某企业生产C产品,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0件,现 有订单10000件,预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90元,计划期 的固定成本费用总额为95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 为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假定本年度接到一额外订 单,订购2000件C产品,单价300元。要求:运用变动成本定 价法计算该企业计划内产品单位价格是多少?是否应接受这 一额外订单?
第一节 概述
• 一、收益分配的概念 • 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第九章 企业收益及其分配管理授课教师:杨晓峰授课时间:课时:8教学目的要求:该章主要介绍企业的收益及分配管理的有关问题。
包括销售收入的取得、利润的构成以及收益分配的程序和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企业收益的构成内容,分配原则及分配的一般程序。
熟练掌握本量利分析法和收益分配政策的评价与选择。
教学重点:量本利分析法;收益分配的项目和顺序;股利支付程序;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收益分配政策教学难点:量本利分析法的应用;收益分配政策的选择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模式: 授——受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该章主要解决三个问题:Ⅰ.收益的内容Ⅱ.收益的分配Ⅲ. 收益分配的政策一、收益管理(一)销售收入管理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取得的收入。
1.销售收入的构成⎩⎨⎧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判断某项收入究竟是主营业务收入还是其他业务收入,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及该经营活动的重心。
2.销售收入的意义⎪⎩⎪⎨⎧节加速资金周转的重要环实现盈利的前提行的重要条件保证企业再生产正常进3.销售收入的确认 合理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对于销售任务的完成、正确计算企业经营成果、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具有重要意义。
(1)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①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②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③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4.销售收入预测及计划(1)销售预测概述销售预测是以市场调查研究和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根据企业的历史销售资料和市场上商品供需情况的发展趋势,对计划期的销售量和销售额进行的分析、预计和测算。
方法⎪⎪⎪⎪⎪⎪⎪⎩⎪⎪⎪⎪⎪⎪⎪⎨⎧⎪⎪⎩⎪⎪⎨⎧∑∑ bx a y n w x n x n 1i i i 经济发展趋势调查同行业竞争情况调查消费者情况调查产品寿命周期调查市场调查法+=回归分析法预计销售值=加权平均法=期数各期销售值之和预计销售值=简单平均法=单平均法是计算某(2)销售收入计划销售收入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内要达到的销售目标,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销售收入计划由产品销售收入计划与其他销售收入计划两部分构成。
产品销售收入计划一般采用直接计算法编制,即按照各种产品分别计算其销售收入,然后相加求得计划期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计划期某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可按以下公式计算:计划期某种产品销售收入=计划期该种产品销售量×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他销售收入计划期某项其=实际(或预计)完成数上年该项其他销售收入×⎪⎪⎭⎫ ⎝⎛±他销售收入增减%计划期预计该项其 1 5.销售收入的日常控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搞好销售服务加强销售结算管理加强销售合同管理(二)利润管理1.利润的构成利润总额(亏损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十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让-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净利润(或净亏损)=利润总额(亏损总额)-所得税2.利润预测(1)本、量、利分析 通过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关系的分析,找出三者之间联系的规律,从而为有效制订经营决策和进行目标控制提供有用的方法。
但由于利润是由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取得的,而销售收入是由销售单价与销售量两因素决定的,所以在本量利分析中,实际上涉及到成本、销售量、单价和利润四个因素。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将总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计算产品的边际贡献;确定产品生产销售的保本点;分析产品销售的安全边际。
其中确定生产销售的保本点是本量利分析的核心内容。
第一、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划分首先必须将各产品的费用消耗即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本量利的损益方程式为: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第二、计算产品的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也称边际收益、贡献毛益或创利额。
产品的边际贡献是产品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因此有时也称为毛利。
边际贡献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两种,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率是产品的边际贡献与产品的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它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中提供的边际贡献的比重,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边际贡献率=100%⨯销售单价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或: =100%⨯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 〔例〕某自行车厂生产一种自行车,每辆售价450元,耗用的原材料、人工等变动成本为280元,固定成本为600,000元,共生产销售了10,000辆。
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计算如下: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450-280=170(元)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450×10 000-280×10 000=1 700 000(元)边际贡献率=170/450×100%=37.8%或: =1 700 000/4 500 000×100%=37.8%根据边际贡献的概念,可以进行利润预测。
其计算公式为:预计利润=预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或: =预计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或:预计利润=预计销售量×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第三、确定保本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确定产品的保本点是本量利分析的核心内容。
保本点的作用在于它能帮助管理人员正确把握产品销售量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即企业要想盈利,其销售量一定要超过其保本点;超过保本点后的销售量提供的边际贡献就是利润,这是因为所有的固定成本都已由保本点销售量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所抵偿。
超过保本点后,销售越多,利润的增长也就越快,这是刺激当今生产经营不断向规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保本点销售量和销售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保本点销售量=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保本点销售额=⎪⎭⎫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1 根据上例的数据,可计算自行车的保本点销售量和保本点销售额如下: 保本点销售量=600 000/170=3 529(辆)保本点销售额=600 000/37.8%=1 587 302(元)其获利情况可计算如下:利润=170×(10 000-3 529)=1 100 070(元)保本点的计算为企业的利润预测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并大大简化了利润预测的方法。
运用保本点进行利润预测的计算公式如下:利润 =(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边际贡献率第四、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分析安全边际是产品预计销售量(销售额)与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额)之间的差额,它反映了该产品盈利的安全幅度,即安全边际越大,盈利的安全性越高;安全边际越小,盈利的安全性就越低。
安全边际率是安全边际与预计销售量(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产品盈利的安全程度,即安全边际率越高,该产品盈利的安全系数越大。
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安全边际=预计销售量(金额)-保本点销售量(金额) 安全边际率=100%⨯预计销售量(金额)安全边际(金额) 根据上例的数据可以计算如下:安全边际=10 000-3 529=6 471(辆)安全边际率=100%000104716⨯ =64.71% (2)因素分析法 以上年的销售利润为基础,通过分析计算计划年度影响利润的各项因素的增减变动,预测企业计划年度利润额的方法计划期利润=上年利润±计划期各种因素变动增加或减少的利润〔例〕某企业上年度A 产品的销售量为10 000件,销售单价为10元/件,,该产品的变动成本为6元/件,固定成本为30 000元,该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0 000元。
经过对市场供需状况的调查,本年度A 产品的预计销售量为15 000件,销售单价为9元/件。
据预测,该企业因改进产品设计,单位变动成本可降低至4.5元/件,但固定成本会增加到40 000元。
要求采用因素分析法测算各因素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
根据所给资料,测算出各因素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如下:①销售量增加对利润的影响。
(15 000-10 000)×10=50 000(元)②销售单价降低对利润的影响。
(9-10)×15 000=-15 000(元)③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对利润的影响。
10 000×6-15 000×4.5=-7 500(元)④固定成本增加对利润的影响。
40 000-30 000=-10 000(元)以上各种因素对利润的综合影响为:50 000-15 000-7 500-10 000=17 500(元)计划年度企业利润为:预计利润总额=10 000+17 500=27 500(元)如果先确定了目标利润,就要预测为实现目标利润需要采取的各项措施。
①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假设上例的企业欲使利润增加50%,即达到15 000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减少固定成本减少固定成本,可使利润相应增加。
现在的问题是确定需要减少多少固定成本,才能使原来的利润增加50%,达到15 000。
根据本量利的损益方程式,可以推出:固定成本=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10 000×10-10 000×6-15 000=25 000(元)如其他条件不变,固定成本从30 000元减少到25 000元,可保证实现目标利润。
第二、减少变动成本根据本量利的损益方程式,可以推出: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10-000100001500030 + =5.50(元)如其他条件不变,单位变动成本从6元降低到5.50元,减少8.3%,可保证实现目标利润。
第三、提高销售单价根据本量利的损益方程式,可以推出:销售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 =6 000100001500030+ + =10.50(元)第四、增加产销量根据本量利的损益方程式,可以推出:销售量 =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6100001500030- + =11 250(件)②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假设上例的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加产量,但由于销售单价偏高,使销路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