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12.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13.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14.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知识转化为真知,真知转化为能力15.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2分(2)主导性与主体性;――2分(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1分(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分17. (1)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2分(2)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2分(3)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2分18.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1分(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1分(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1分(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1分(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1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分19. (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3分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2)基本要求: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3分d. 实验操作规范 e. 边示范边讲解 f. 尽量提高可见度20. 一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切合实际(2)内容正确,难易适中(每条一分)(3)方法得当,运用灵活(4)语言生动,言简意赅(5)结构紧凑,组织有序(6)以情感人,积极性高四、设计题。

化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5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 21世纪初化学新教材的内容特别体现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的联系。

()1.正确2. 从科学教育的功能考察,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和方法。

()错误(2分)修正: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态度。

3.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有三方面,知识、技能和情感。

()错误(2分)修正:三方面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化学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错误(2分)修正:化学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研究具体化学问题的行为与表现。

(1分5.化学问题解决就是学习与某一化学命题相关内容的知识。

()错误(2分)修正:化学问题解决可以理解为克服化学问题的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障碍,填补其间的空隙,使问题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6. 化学教学改革中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论述正确的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错误(2分)修正:正确的是师生互动。

(二、简答题1. 某青年教师按照本校着名化学特级教师“苯的结构和性质”的课堂教学过程,模仿他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佳。

请你从理论上分析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可能性分析:没有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2分);对教材的地位和内容不熟悉,不会应用教学策略与方法(2分);缺乏教学经验,教师应变能力差(2分);师生互动少,学生主动探究活动少。

(2. 以“电解质”为例具体说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

上图的制作过程,“电解质”这个核心概念是与“溶液”和“电离”逐个两个概念形成了概念图的中心内容。

(1分)然后再去完善“溶液”和“电离”相关的概念,“溶液”的上位概念是“分散系”,而溶液还包括非电解质。

电解质根据电离情况的不同分为强弱电解质。

(1分)此外,也要关注“电解质”的直接的特征,并注意在概念下面加上实例,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概念图。

化学教学论王磊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王磊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师X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双基2、探究式教学3、活动表现评价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

2、你认为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有哪些特点?从内容、体系和呈现方式进行说明。

三、论述题(共25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教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金属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都含有哪些内容?写出这些内容在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大体学习顺序,并简要分析这样学习顺序的原因。

(3)谈谈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师X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任课教师XX:胡久华X小英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科学素养2、探究式教学3、档案袋评价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2、简明分析现行高中教材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

三、论述题(共25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请设计“盐类水解”一课时的教案。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师X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双基答题要点:传统的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包括: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最基本概念和初步原理;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重要事实及其基本规律;实验观察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简单化学计算的技能;运用科学语言和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技能。

(3分)现代双基中的基本知识除了包括传统中的基本知识外,还有能够反映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进步相互关系的知识以及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性知识,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

{时间管理}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G}{时间

{时间管理}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G}{时间

(时间管理)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G)(时间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G)(时间120分钟)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于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俩项的,选壹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壹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A.教学科目B.教学进程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前三项均包括2、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A.特殊的认识过程B.实践过程C.科学认识过程D.知识的再发现过程3、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壹般性指标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4、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和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俩种机能的协调,这俩种机能是指()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5、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A.第壹层级B.第二层级C.第三层级D.新的综合的方法6、8、已知Q和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于反应X+2Y=2Q+R中,当1.6gX 和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参加反应的Y和生产物Q的质量之比为(2005年全国高考题)()A.46:9B.32:9C.23:9D.16:97、石墨炸弹爆炸时能于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2000年全国高考题)()A.有放射性B.易燃、易爆C.能导电D.有剧毒8、10gMg、Zn、Fe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4.48L(标况),则Mg、Zn、Fe总的物质的量是()A.0.2molB.0.3molC.0.225molD.0.4mol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壹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

上级要求小分队于3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10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

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A.TNTB.KMO4和H2SO4C.黑火药和炸药D.白磷的CS2溶液10、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于。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蒸馏水B. 空气C. 纯金D. 蔗糖答案:B2. 化学反应中,哪种能量转换是最常见的?A. 电能B. 化学能C. 热能D. 机械能答案:C3. 根据化学计量学,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水,生成的水分子数是多少?A. 2摩尔B. 1摩尔C. 3摩尔D. 4摩尔答案:D二、填空题4. 化学键是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化学键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离子键;共价键5. 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________,它在酸性环境下呈现红色,在碱性环境下呈现蓝色。

答案:酚酞6.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它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答案:克/摩尔(g/mol)三、简答题7.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请简述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系统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这意味着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只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

8. 描述一下实验中如何安全地使用酒精灯。

答案:使用酒精灯时,首先确保灯内酒精量不超过其容量的三分之二,以防溢出。

点燃酒精灯时,应使用火柴或点火器,避免使用明火。

加热物质时,应使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较低,加热更均匀。

加热过程中,不得离开,以防酒精灯倾倒引发火灾。

使用完毕后,应用灯帽盖灭火焰,不要吹灭。

四、计算题9.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分钟^-1,反应时间为10分钟,求该反应的速率。

答案:反应速率R = k × e^(kt),其中t为时间。

将给定的k和t代入公式,得到R = 0.05 × e^(0.05 × 10)。

10. 一个学生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水的pH值,发现在25°C 时pH为7.00,在50°C时pH为6.95。

请问温度每升高10°C,水的pH值平均降低多少?答案:温度从25°C升至50°C,共升高了25°C,pH值从7.00降至6.95,共降低了0.05。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12.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13.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14.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知识转化为真知,真知转化为能力15.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2分(2)主导性与主体性;――2分(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1分(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分17. (1)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2分(2)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2分(3)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2分18.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1分(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1分(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1分(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1分(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1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分19. (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3分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2)基本要求: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3分d. 实验操作规范 e. 边示范边讲解 f. 尽量提高可见度20. 一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切合实际(2)内容正确,难易适中(每条一分)(3)方法得当,运用灵活(4)语言生动,言简意赅(5)结构紧凑,组织有序(6)以情感人,积极性高四、设计题。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A. 研究化学知识B. 研究化学实验C. 研究化学教学过程D. 研究化学教育政策答案:C2.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教育科学D. 工程技术科学答案:C3.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包括:A. 化学知识体系B. 化学教学方法C. 化学教学过程D. 所有选项答案:D4.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 实验研究B. 理论研究C. 调查研究D. 所有选项答案:D5. 化学教学论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依据:A. 教师的主观意愿B. 学生的学习需求C. 课程标准D. 社会需求答案:C6.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A. 知识的掌握B. 技能的培养C. 创新能力的培养D. 所有选项答案:D7. 化学教学论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的原则是:A. 系统性B. 连贯性C. 逻辑性D. 所有选项答案:D8. 化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生发展的促进者D. 所有选项答案:D9. 化学教学论认为,有效的化学教学应:A. 强调知识的传授B.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C.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化学教学论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B. 指导教学活动C. 促进学生的发展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的____、____、____、____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答案:目标、内容、方法、过程2. 化学教学论认为,化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____、____和____。

答案: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3. 化学教学论强调,化学教学应与____、____和____相结合。

答案:生活、生产、社会4.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____、____、____等。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开/闭卷 闭卷A/B 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学分2命题人(签字) _____________ 审题人(签字) __年 月 _ 日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些是化学课程目标的特征( A )A 、突出科学探究目标B 、确定科学探究的问题C 、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D 、增进对科学的认识2、下列著名化学教材中,哪一项属于第一类教材理念?( B ) A 、《社会中的化学》 B 、《化学体系》 C 、《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 D 、《索尔特化学》3、下列哪个选项为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的正确顺序? (C ) ○1建立教材的内容框架 ○2确定教材整体目标和基本思路○3从整体对各个单元教材的功能和内容呈现进行评价 ○4研究每一单元的围观组成 A 、○1○2○3○4 B 、○4○2○3○1 C 、○2○1○4○3 D 、○4○3○2○14、初中栏目设计偏______和______。

(A )A 、启蒙性 实用性B 、实用性 启蒙性C、启蒙性功利性D、实用性理论性5、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 C )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心理素养B、学习素养C、科学素养D、学习能力6、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作用。

这是属于情感作用的。

( D )A、全面性B、发展性C、全程性D、可接受性7、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有(C)A、听课、自学、练习、讨论、复习、实践B、听课、自学、讨论、练习、合作、实践C、听课、练习、自学、合作、讨论、探究D、听课、自学、练习、实验、讨论、探究8、(B)是老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引发,引导学生做出思考做出正确回答,姨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教学,检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A、提问B、谈话C、讲授D、副语言行为9、(B )是实验者发挥主体性,控制和认识实验对象的重要工具。

湖北师范学校化学教学论试题

湖北师范学校化学教学论试题

(2007年6月)机密湖北师范学院期末考试试卷化学教学论考试形式闭卷课程类别必修学期20071专业化学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题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课程标准2、教学目标本题得分二、填空(每题3分,共15分)1、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①、②。

2、化学课程的三种属性①、②、③。

3、当代化学变革的特点是由描述性到,由定性到,由宏观到。

4、中学化学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5、“水能变油”违反的教学原则是。

本题得分三、实验设计(15分)在开设的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题中,曾将钠与水反应的定性演示实验,改进为半定量的演示实验。

请回忆并回答下列问题:1、绘出改进的装置图。

2、确定反应产物的验证方法。

3、点燃气体前,是否需要验纯?为什么?4、简明扼要地说明操作过程及现象。

5、指出关键操作及构件。

本题得分四、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13分)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

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小女孩摘下那朵玫瑰,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苏霍姆林斯基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说:“你摘这朵花是想送给谁啊,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么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后我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送给你,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好孩子。

”请结合“三朵玫瑰花”的故事,简要说明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发展的意义。

本题得分五、诗词与化学知识赏析(10分)明代民族英雄诗人于谦12岁曾写有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不仅言物咏志,而且深刻形象地描绘了制取某种物质的物理、化学原理及用途。

请指出该诗每句包含的物理原理或化学原理,并用化学方程式揭示化学原理。

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卷闭卷A/B开/闭卷…化学教学论学分2课程编号课程名称…_ 日月__年签字)_____________ 审题人(签字) 命题人(……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基本题附加………1、下列哪些就是化学课程目标得特征(A )………A、突出科学探究目标B、确定科学探究得问题……C、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D、增进对科学得认识………2、下列著名化学教材中,哪一项属于第一类教材理念?(B )号…_学_)封_《化学体系》B、A 、《社会中得化学》题_…__答…_ _…、《索尔特化学》C、《化学:与变化得世界相联系》D不_…_内__ …_ )3、下列哪个选项为教材单元内容得设计得正确顺序? (C 线_ …__ …封__ …建立教材得内容框架○1密__ …名_(…姓2确定教材整体目标与基本思路○……从整体对各个单元教材得功能与内容呈现进行评价○3……研究每一单元得围观组成○4 ………42A 、○1○○3○密…3○○1 4 B、○○2 …业…专…31C 、○2○○4○……1○○D、○43○2………(A)。

与、初中栏目设计偏4____________……启蒙性B 实用性A 、启蒙性、实用性…院…学…功利性 C 、启蒙性、实用性D 理论性…………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5、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得( C )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心理素养B、学习素养C、科学素养D、学习能力6、教师提供得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与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得实际,才能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发挥其作用。

这就是属于情感作用得。

( D )A、全面性B、发展性C、全程性D、可接受性7、组织、指导学习活动得技能有(C)A、听课、自学、练习、讨论、复习、实践B、听课、自学、讨论、练习、合作、实践C、听课、练习、自学、合作、讨论、探究D、听课、自学、练习、实验、讨论、探究8、(B)就是老师通过预先设计得一系列相互联系得问题引发,引导学生做出思考做出正确回答,姨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得重点,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教学,检查学习得一种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论试题A

化学教学论试题A

化学教学论试题A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A)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A. 教学科目 ?B. 教学进程 ??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 前三项都包括2、教学目标是指( A )A. 预期的教学效果 ???B. 教学目的 ???C. 培养目标????D. 课程目标3、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CD )A. 第一层级 ???B. 第二层级????C. 第三层级???D. 新的综合的方法4、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BC)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习题课?????????C. 化学实验课?????????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5、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 )A. 标准差 ??B. 标准分 ???C. 算术平均数???D. 区分度6、10gMg、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标况),则Mg、Zn、Fe总的物质的量是( A)A. mol??B. mol????C. mol? mol7、24g硫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是(C)A. ???B. ???C. ?????D.8、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果,Ku rt Wü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B )(2003年高考题*上海卷)A. 13C 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 13C 与15N互为同位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9、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B)(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A. 含磷洗衣粉????B. 酒精????C. 氟里昂 ??????D. 含汞电池10、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开/闭卷闭卷A/B 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学分2命题人(签字)审题人(签字)年—月—日一.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些是化学课程目标的特征(A ) A 、突出科学探究目标B 、确定科学探究的问题 C 、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D 、增进对科学的认识 2、下列著名化学教材中,哪一项属于第一类教材理念?(B ) A 、《社会中的化学》B 、《化学体系》 C 、《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D 、《索尔特化学》 3、下列哪个选项为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的正确顺序?(C ) ① 建立教材的内容框架 ⑦确定教材整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①3从整体对各个单元教材的功能和内容呈现进行评价 ①4研究每一单元的围观组成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4、初中栏目设计偏和。

(A )A 、启蒙性实用性B 、实用性启蒙性线 不内线封密业—C、启蒙性功利性D、实用性理论性5、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C)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心理素养B、学习素养C、科学素养D、学习能力6、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作用。

这是属于情感作用的。

(D)A、全面性B、发展性C、全程性D、可接受性7、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有(C)A、听课、自学、练习、讨论、复习、实践B、听课、自学、讨论、练习、合作、实践C、听课、练习、自学、合作、讨论、探究D、听课、自学、练习、实验、讨论、探究8、(B)是老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引发,引导学生做出思考做出正确回答,姨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教学,检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A、提问B、谈话C、讲授D、副语言行为9、(B)是实验者发挥主体性,控制和认识实验对象的重要工具。

A、实物形态B、实验手段C、实验对象D、实验方法10、下面哪一项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I的过程(C)A、创设情景、明确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B、创设情景、收集事实、明确问题、科学抽象、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C、创设情景、明确问题、收集事实、科学抽象、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D、创设情景、明确问题、验证假说、提出假说、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11、概括有关学习策略的界定,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从抽象意义上来讲,学习策略是一种(A)A、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B、学习方法C、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D、由学习方法和学习调节的有机统一体12、在实际学习中,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运用哪种学习策略要根据而定(D)A、个人情况和具体内容B、具体学习内容C、个人习惯D、具体内容和任务13、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是:(A)A、学习化学实验应该运用多重联系策略B、弄清楚不同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时我们应运用概念图策略C、一个完整的概念图要包括命题、层次等级、横向联系和实例四个方面D、概念图的实质就是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命题之间的意义联系。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B)(时间120分钟)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B)(时间120分钟)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B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 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A. 特殊的认识过程B. 实践过程C. 科学认识过程D. 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2、教学目标是指( )A. 预期的教学效果B. 教学目的C. 培养目标D. 预期的学习结果 3、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A. 教学科目B. 教学进程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 前三项都包括 4、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 )A. 图式B. 同化C. 顺应D. 平衡 5、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 )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复习课 C. 化学实验课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6、若以w 1和w 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 -1和b mol·L -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2003年高考题*江苏卷)A. 2w 1=w 2B. 2w 2=w 1C. w 2>2w 1D. w 1<w 2<2w 1 7、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今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2003年高考题*上海卷) 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盐类 D. 非金属单质 8、据报道,今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HC C C C C C C C C N 。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A. 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 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9、5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的FeCl 3溶液,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所需加入NaOH 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1.5 molB. 3 molC. 2 molD. 4 mol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6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使学生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就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错误,修正:不仅要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且要学会“怎么获得”和“如何应用”,以及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发展过程就基本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2.国际上调查公民科学素养主要考察对三方面内容的了解程度: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正确)3.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错误,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

错误,“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涉及的内容应达到的最低(基本的)学习要求。

5.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错误,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是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

6.化学学习策略可以解释为化学学习方式。

()错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修正:化学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化学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二、简答题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四种“知识支柱”,请用英文和中文分别表达这四种“知识支柱”【参考答案】1、该书提出的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 )学 会做事(learningtodo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 )学会生存(learningtobe )2. 简述21世纪初的全国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

课程:化学1化学23.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A )与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B )建构的内容体系 分别如下:试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两者的特点。

A :内容体现传统的教学观念,偏重化学学科知识,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化学教学论试题4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4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 4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 化学课程标准采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管理模式。

()错误。

化学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制定颁布的,是全国各地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 化学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质性评价,逐渐淡化量化评价。

错误。

化学新课程中提出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3.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进度和方向。

错误。

新课程形势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指导者、咨询者。

4. 化学教学中的“教为主导”就是教学中学生要按教师的安排和意图进行学习。

错误。

化学教学中倡导教为主导,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引导和疏导。

5.研究性学习是一门选修课,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开设。

错误。

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必修课6.化学教学论是随着化学科学的产生而形成、发展的。

错误。

化学教学论是化学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后与化学学科与化学教育。

二、应用题1.pH=6.0的盐酸用水稀释100倍pH值是否会变化为8.0,为什么?试对中学生做出解释。

PH=6.0的稀盐酸大量用水稀释(100倍),PH不会变为8.0 (4分)。

由于水的大量存在,谁的电离程度加剧,H2O H+ + OH- 由于产生的H+将抑制溶液中[H+]的进一步降低,近似溶液的PH无限接近于7.0,而不会降到8.0。

(6分)2. 这是现行的A、B两本初中化学教材中对于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定义。

请对这两组化学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做一评注。

【参考答案】教材A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科学性,但对初中生而言较难理解,可读性较差。

教材B,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从抽象和复杂中摆脱出来,用图式的方法,使概念具体化,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难度。

3.某学生在区九年级的三次化学测验的得分均为85分,其全区化学测验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85、5;83、5;8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3)
有1~2个正确 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信度必有高效度
B. 高效度必有高信度
C. 高信度不一定有高效度
D. 高效度不一定有高信度
2、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
A. 特殊的认识过程
B. 实践过程
C. 科学认识过程
D. 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3、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
A. 教学科目
B. 教学进程
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 前三项都包括
4、启发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
A. 第一层级
B. 第二层级
C. 第三层级
D. 综合的方法
5、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复习课
C. 化学实验课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6、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 )
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
洞 D. 温室效应
7、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2000年全国高考题)( )
A. 有放射性
B. 易燃、易爆
C. 能导电
D. 有剧毒
8、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 )
A. 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C. 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9、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
A. 含磷洗衣粉
B. 酒精
C. 氟里昂
D. 含汞电池
10、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和b 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
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2003年高考题*江苏卷)
A. 2w1=w2
B. 2w2=w1
C. w2>2w1
D. w1<w2<2w1
11、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12、中学化学的“四基”是指 __________ 、 __________
12、中学化学的“四基”是指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13、建构主义教学把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14、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15、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16、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什么?
17、简述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

18、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9、简要介绍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0、请你举一中学化学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观
20、请你举一中学化学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1、请对以下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所必须的基本分析,具体包括:1相关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教学对象分析 3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分析 4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分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六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氧族元素”(第一课时)
22、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这一化学教学原则。

(要求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考答案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C)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 指导作用,限制作用和评价教学的作用
12.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能力,基本观念和态度
13.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14. 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
15.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特点在于知识点多,繁,杂;化学实验多,几乎没一个单元没一个章节都有相应的实验与之相配套;化学与社会生成生活联系的多。

―6分
17. 按照其中一种分类方法如下:
(1)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 ――2分
(2)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 ――2分
(3)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2分
18.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1分
(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1分 (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1分
(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1分
(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1分
(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分
19. (1)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设问引入――诱发做答――解答评核 ――3分
(2)需要注意的问题: a. 提问应有针对性 ――3分 b.问题难易程度的适当性
c. 注意问题的提问方式
20. 可通过甲烷的结构模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其是观察能力中的程序力。

一般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观察链路。

第一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球的种类、颜色、大小,代表何种原子及球和棍的数量;-2分
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每两球的相邻关系,棍间构成角度,识别官能团;-2分
第三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官能团和原子数,确定该物质为甲烷。

-2分
四、设计题。

(8分)
1. 教学内容地位:是理论后的第一个元素化合物知识,衔接作用、应用作用,一般到个别的应用和演绎作用。

――2分
2. 学生初步具备现代化学知识和理论,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具有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迁移能力。

――2分
3. 教学目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氧族元素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2分
4. 教学重点:化学性质递变规律和非金属性变化。

――1分
5. 指出应用何种教学思想来设计教学过程,指出何种教学模式,手段,多媒体技术等。

――1分
五、论述题。

(12分)
22、说明:围绕下述观点论述
(1)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4分
a. 之所以要“教为主导”,是因为: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间接经验,其学习行为受到自身生理、心理、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需要教师的主导;二是教师“学在先,术有专攻”,有能力进行主导;三是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只能进行主导。

“教为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领导、指导和辅导。

b. 之所以要“学为主体”是因为:一是学生是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和学习上的两个“转化”的内因;二是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三是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

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权,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并与教师的主导同步。

(2)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多渠道传递与接收教学信息” ――3分
a.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实验多,内容多,广泛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b. 化学教学过程是具有多维性,是多向互动过程。

c. 有利于学生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3)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教学原则。

――5分
a. 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b. 创设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c.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d. 多元沟通。

e. 加强教学反馈,及时调控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