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常见会诊问题总结
“内分泌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问题解决与团队协作”
“内分泌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问题解决与团队协作”内分泌科护士上半年工作总结:问题解决与团队协作2023年,医疗行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护士,在前半年的工作中,我积极应对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问题解决在护理过程中,面临各种突发状况是无可避免的。
在前半年的工作中,我经历了多种情况的处理,学到了很多应对方式。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我处理过的情况及解决方法。
1. 血糖升高:有一位糖尿病患者,血糖一度升高到了20mmol/L,病人出现了口渴、多尿等症状。
我们及时采取了下列措施:(1)检查血糖机是否正常;(2)给予相应的胰岛素注射;(3)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节药物剂量。
通过以上措施,病人的血糖状况得到了稳定控制,并且病人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2. 甲状腺结节引发的咽喉不适:一位戴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由于结节的位置较低,多次手术后依然未能完全切除。
为了降低其不适症状,我们不断探索,综合运用以下方法:(1)口服痰解药进行痰液排除;(2)气管导管支撑结节点部位,减轻浸润引起的咳嗽;(3)局部口服消炎药,控制炎症反应。
经过我们的综合干预,病人的咽喉不适症状减轻,病情稳定。
二、团队协作在内分泌科的工作中,团队的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三位护士、两位实习护生和一位医生组成我们的内分泌科护理小组。
在前半年的工作中,我认为我们组员之间的团队协作表现良好,取得了以下成就:1. 沟通畅通: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随时交流,及时汇报患者的病情。
比如,在给病人注射胰岛素前,我们先进行讨论,确定药量,以防药量错误。
2. 任务分配合理:在工作中,我们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工作安排,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比如,抗血栓治疗的使用,由医师负责交流,护理人员负责日常维护。
3. 互相支持:在遇到疑难情况时,我们会相互倾听,给予建议和支持。
比如,有一次遇到一位难以控制的病人,护士们会轮流来观察和护理,相互沟通,协力解决。
女性内分泌疾常见问题答疑
女性内分泌的常见问题答疑▶什么是闭经?年过16岁,第二性征已经发育尚未来经者或者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没有发育者称原发闭经,月经已来潮又停止6个月或3个周期者称继发闭经。
▶闭经的原因是什么?原发性闭经少见,多为遗传学原因或先天性发育缺陷引起,约30%患者伴有生殖道异常。
继发性闭经的原因常见的是下丘脑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子宫性闭经。
病因复杂,治疗时应根据闭经的原因进行治疗。
▶什么是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妇女在40岁前发生闭经、卵巢萎缩、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促性腺激素水平高达绝经期水平的现象。
40岁以前月经不来,一定要排除子宫因素、垂体因素等其他原因所致才能诊断。
此类患者常需要少量的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可消除更年期综合征,也可预防骨质疏松。
▶闭经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一般护理,加强营养、注意锻炼、增强体质。
(2)加强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3)指导合理用药。
▶什么是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可分为无排卵性功血和排卵性功血两类。
功血发生年龄:50%为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
青春期女孩出现月经不调称青春期功血,主要是因为调节月经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未成熟,与卵巢间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节,引起阴道流血。
▶绝经过渡期女性为何易出现月经不调?女性进入绝经过渡期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已耗尽,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卵泡发育受阻,导致无排卵,雌激素分泌量波动或持续分泌雌激素,因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出现无限制生长,从而导致阴道不规则流血或阴道大出血。
▶功血如何预防及治疗?要根据不同年龄分别对待,青春期及育龄妇女行止血、调经、促排卵为主;绝经过渡期以止血、调经、减少月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原则,必要时行手术治疗,以刮宫术最常用,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迅速止血。
内分泌科实习总结内分泌疾病的诊治与护理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内分泌科实习总结内分泌疾病的诊治与护理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在内分泌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众多内分泌疾病的诊治与护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深刻认识到内分泌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反思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下面将对此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内分泌疾病的诊治经验总结1. 熟悉常见疾病: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尤其是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常见疾病,我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初步判断,并给予患者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 完善体格检查技巧:内分泌科的患者通常伴有一系列特殊的体征,如肥胖、皮肤改变和性腺异常等。
通过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观察患者身体特征的技巧,能够准确判断体征异常,进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 熟练使用辅助检查手段:内分泌科的辅助检查手段较为复杂,如血糖监测、激素水平检测、超声等。
通过实习,我熟练掌握了各项检查的操作方法,能够准确获取患者体征数据,并分析判断其临床意义。
4. 合理用药与随访:在治疗过程中,我积极学习并应用了内分泌疾病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同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我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定期进行病情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解决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二、内分泌疾病的护理经验总结1. 积极宣教:内分泌疾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有限,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以简明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过程和生活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信心。
2. 配合药物治疗:在护理过程中,我严格执行医嘱,按时给予患者用药,并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副作用。
对于胰岛素注射技巧的掌握,我能够耐心指导患者自我注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3. 饮食与运动指导: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中,饮食和运动是重要的辅助措施。
在实习中,我积极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
内分泌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总结【可编辑版】
内分泌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总结【可编辑版】内分泌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总结1.引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预期和期望、对患者造成损害或有可能造成损害的事件。
内分泌科作为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其医疗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分析内分泌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总结教训和经验,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分析和总结在分析内分泌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2.1 治疗方案的规范性不足部分医护人员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没有充分参考最新的国际和国内指南,导致治疗方案的规范性不足。
例如,在使用激素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激素种类和剂量,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过度使用或剂量过大的情况,增加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2.2 技术操作不规范在一些不良事件中,我们发现一些医护人员存在技术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内分泌科手术时,没有正确操作手术器械,或者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手术,导致手术效果不理想,同时增加了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2.3 患者管理不完善在部分事件中,我们发现患者管理不完善也是导致医疗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部分患者的病情监测不及时或不全面,使得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的机会被错过;另一方面,在患者的出院及随访时,因为沟通不畅或者出现疏漏,导致患者的疾病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教训与改进根据对内分泌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教训和改进意见:3.1 加强指南和规范的宣传与培训通过组织内外专家进行指南和规范的解读与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治疗方案的规范性要求的认知,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2 强化技术操作培训与评估通过定期组织技术操作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对手术操作规范的学习和掌握,并开展技能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操作,提升技术水平和手术效果。
3.3 完善患者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患者管理体系,包括病情监测和及时反馈机制的建立,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全面、及时的监测和处理;同时加强出院随访工作,规范患者随访流程,提高病情的稳定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院进修报告内分泌科病房的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总结
医院进修报告内分泌科病房的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总结在医院内分泌科病房进行进修期间,我对于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以下是我对于内分泌科疾病的了解与实践经验的分享:一、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腺体,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等。
对于甲亢患者,我们常规进行血液检测,检测T3、T4、TSH 等指标,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而对于甲减患者,则需要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等。
在病房中,我们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及调整治疗方案。
三、泌乳素瘤泌乳素瘤是一种导致乳汁分泌过多的良性肿瘤。
在治疗方面,药物疗法是首选,通常使用多巴胺类药物来抑制泌乳素瘤的分泌功能。
手术切除也是治疗泌乳素瘤的一种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瘤体较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四、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肾上腺或交感神经系统的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血压波动、头痛、出汗过多等。
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瘤体,以及术前的药物治疗以控制高血压等症状。
五、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功能不全两种情况。
功能亢进时,患者会出现高钙血症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瘤。
功能不全时,需要补充甲状旁腺激素。
六、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和髓质肿瘤。
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以及抗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
而对于髓质肿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策略。
七、性腺疾病性腺疾病主要包括卵巢与睾丸疾病,常见的有多囊卵巢综合症和睾丸功能减退症。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物和胰岛素敏感调节剂等。
而对于睾丸功能减退症患者,可以采取睾丸替代治疗或其他适当的治疗方法。
内分泌疾病的常见问题解答
家庭和社会关系
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家庭关 系紧张、社交活动受限, 影响患者与家人和朋友的 互动。
应对策略和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减轻
疾病症状。
心理调适
学习放松技巧、寻求心理咨询,有 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 活质量。
及时就医
定期进行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症状分类也有所不同。例如,甲状腺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甲状腺肿大、心悸、失 眠等;糖尿病的症状可能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
总结词
准确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详细描述
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对于一些紧急或严重的内 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需要及时就医抢救,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内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
总结词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详细描述
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这 些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组织,发挥其生理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02
内分泌疾病的常见问题解答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9
目录
• 内分泌疾病的定义和类型 • 内分泌疾病的常见症状 •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方法 • 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方法 • 内分泌疾病的预防和日常护理 • 内分泌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01
内分泌疾病的定义和类 型
什么是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科常见问题解答
•凯时具有强大改善微循环障碍的能力,能够有
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带来的感觉缺失,从而预 防糖尿病足溃疡,减少截肢率,保障患者生活质 量、降低医疗费用
TIDE
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
• 6.视网膜病变临床使用注意事 项
1. 新鲜活动出血期最好不要使用 2. 患者血压高而且控制不好,波动
大以及有出血倾向的(血小板记
数低下等)最好不要使用 3. 如果出现出血,日本文章中的处 理是继续治疗,出血后126天吸收
TIDE
•SFDA法定说明书禁忌症无出血一项,所以
使用无法律风险
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
动脉,但出球小动脉效果更显著,肾小球内压下
降 •但同时病变肾小球的灌注量不会下降,还会有 升高
反而会保存建存肾单位,延缓硬化、病变
TIDE
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
内分泌科常见问题解答
9. 为什么要预防性应用 凯时?
•糖尿病足溃疡引起的低位远端截肢造成患者带 来生活质量下降、个人社会沉重的治疗费用负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发的感觉缺失是糖尿病 足溃疡的主要病因,所以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推 荐早期干预治疗,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发生
TIDE
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
内分泌科常见问题解答
• 5.视网膜病变有出血倾向是否 可以使用?是否会增加出血倾 向?
•完全可以使用 •凯时可以改善视网膜糖尿病造成的微循环 障碍,使毛细血管的代偿性增生程度减轻, 反而会减少出血倾向 •日本176例临观中,凯时组87例,伴有视网 膜病变的69例,仅有一例出现出血,日本医 生认为原因是血压控制不好引起,与用药关 系不大; •循证医学角度,临床日本数百万例、国内 大量患者使用均无出血报道
呈正相关,疗程与疗效呈正相关 2. 较严重溃疡可以推荐上4支冲击疗 法。 3. 可以一直使用直至痊愈或症状不 再改善
内分泌专业总住院医师会诊工作情况分析——附1051例病例分析
文章编号:10092811(2010)0313604内分泌专业总住院医师会诊工作情况分析附1051例病例分析肖黎,关小宏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051例会诊病例,总结内分泌专业会诊病例构成及内分泌疾病在其他各专业科室的分布特点,指导内分泌专业总住院医师优化日常工作安排。
并从一个方面反映总住院医师的工作情况及总住院医师制度的重要性。
方法统计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总住院医师2007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间会诊的病例。
结果共会诊患者1051例,其中男性608例,女性443例,年龄1d~97岁,平均年龄56.3岁,平均每周会诊患者20名。
其中急会诊197例(18.7%),常规会诊854例(81.3%)。
急会诊患者构成病因以糖尿病合并手术、外伤后应激性血糖升高为主,其中少数与医源性因素有关。
会诊主要病种分布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781例(74.3%),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共173例(16.5%),垂体疾病56例(5.3%),肾上腺疾病18例(1.7%),其他23例(2.2%)。
申请会诊的科室以内科为主共631例(60.0%),会诊目的主要为强化血糖控制。
外科及妇科会诊主要目的是围手术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评估及治疗调整,产科会诊目的主要为妊娠糖尿病、甲亢合并妊娠的治疗及新生儿低血糖的防治。
尽管会诊病种仍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主,但非糖尿病的内分泌疾病比率较内分泌病房明显增高。
结论(1)作为住院医师过渡到主治医师的必经阶段,会诊工作为巩固学习专业知识及积累临床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总住院医师工作量很大,同时面临很多挑战和责任,应了解会诊病例的构成及分布特点,尽可能为日常工作进行优化安排。
(3)会诊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在提出专科建议及意见的同时,还应负担起向其他专科医生传授本专业基础知识的任务。
关键词医师;内分泌系统中图分类号R192.3;R58文献标识码A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1051cases consulted by a endocrinology chief r esident XI AO Li,GUAN Xia o hong.Depa r tment of Endocr inology,Gener a l H osp ital of Air F or ce,Beij ing100142,China Abstr act Objective T o descr ibe consultation practice pat terns of a endocr inology chief r esident in hospital Methods The pattern and fr equency of pat ient encounter s during the Air Force Jener al H ospital endocr inology residency progr am for one chief resident were retr ospect ively analyzed.Results A tota l of1051new inpatients(608ma les,443females,mean age56.3years)were consulted during one year period of endocrinology r esidency,including emergency consult at ion for197 cases(18.7%)and r outine consultation for854cases(81.3%).The chief r esident consulted an aver age of20new pat ients per week.T 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for an emergency consultation was hyperglycemic state and diabet ic ketoacidosis(138cases,70.1%of emer gency consultation), characterized by diabetes mellitus wit h surgery or traumatism,induced by some iatrogenic factor s. Totally consultations,diabetes(804cases,76.5%),hypothyroid disease(173cases,16.5%),pituitary disease(56cases,5.3%),adr enal disease(18cases,1.7%).For consultation on general inter nal medicine,most cases were concerned best blood sugar control.F or consultation on surgery,most cases wer concerned about pr eoperative evaluations of the chronic endocr inology disorders.Conclusion This should be the first r eported summa ry of all patients one chief r esident actually consulted during endocr inology tr aining in China.Consultation is an unique clinic practice and challenge to neur ology r esidents.The pat ient encounter profile suggests that chief r esidents should be prepared for the consultation practice.Accumulat ion of associated data from other r esidencies and hospitals is necessary and can help residency dir ect ors assess and guide the r esidency progr am in pr act ice patter ns.Key words Physicians;Endocrine system:100142作者单位北京,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制度是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住院医师是住院医师的最高阶段,即住院医师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之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临床实践,协助主治医师指导其他住院医师,全面参与及负责临床科室医疗工作的制度。
内分泌科实习护士心得体会了解了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内分泌科实习护士心得体会了解了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内分泌科实习护士心得体会——了解常见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有幸在一家知名医院的内分泌科进行实习,通过观摩和参与工作,我对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糖尿病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深刻地认识到糖尿病的长期控制和治疗至关重要。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调整饮食结构、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及规律使用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关键。
作为实习护士,我深刻地理解到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指导对于疾病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帮助患者正确理解糖尿病,主动掌握管理方法,是我实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的技能。
二、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也是内分泌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一些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对这两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则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药物维持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定期复查是甲状腺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三、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是内分泌科中较为罕见但重要的疾病之一。
在实习过程中,我有幸观摩了一例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手术,这让我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激素水平的检测。
不同类型的肾上腺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放疗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明白了对于肾上腺疾病的患者,合理的治疗选择和术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四、性腺疾病性腺疾病在内分泌科中也有一定的病例。
内分泌问题汇总
生殖激素六项反馈问题答复:1.一个还没绝经的妇女性激素六项只有P浓度有八十,其它项正常是什么原因?孕酮测定结果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正常育龄女性月经周期的黄体期。
孕酮有一个分泌高峰,黄体期孕酮的测定参考范围为:6.0ng/ml-20.5ng/ml,这是一个95%的参考区间,由于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女性黄体期孕酮含量较高,属于正常生理情况。
2)孕酮的病理性增高见于黄体囊肿、糖尿病孕妇、葡萄胎、卵巢颗粒层膜细胞瘤、卵巢脂肪样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先天性17a-羟化酶缺乏症、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
黄体囊肿:正常卵巢黄体是囊性结构, 可使卵巢略增大, 若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增大,或黄体血肿含血量较多, 血液被吸收后,均可致卵巢黄体囊肿,由于此种囊肿持续分泌孕激素, 致使P浓度升高,常使月经延迟。
一个还没绝经的妇女性激素六项只有P浓度有八十,其它项正常。
由于测定结果超出线性范围,80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实际结果可能比80要低,在排除以上病理性因素,可考虑为正常生理情况。
2.性激素正常但未绝经没有其它病历的妇女为什么月经不正常?引起月经不正常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
2) 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
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
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3) 由于精神过度紧张、身体劳累、营养不良。
4)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月经失调的“罪魁祸首”:作息时间不规律和贪凉、经常吃补品、蹦迪和快餐、过度节食和嗜好烟酒、情绪异常,压力大。
性激素水平正常,说明该患者的生殖内分泌系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常的,可以辅助B超、甲状腺功能测定等来确定有无其他病变,并作适当的休养、药物调节。
会诊意见总结范文
一、会诊背景近日,我院收治了一位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
为提高诊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方案,我院组织了多学科会诊,现将会诊意见总结如下。
二、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男,55岁,因“反复水肿、乏力2年,加重1个月”入院。
患者2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伴乏力,未予以重视。
1个月前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就诊于我院。
三、会诊意见1. 内分泌科意见患者存在内分泌代谢异常,可能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建议进行以下检查:(1)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TSH、FT4、FT3等。
(2)甲状腺彩超:观察甲状腺形态、大小、回声等。
2. 心内科意见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可能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建议进行以下检查:(1)心脏彩超:评估心脏功能、瓣膜情况等。
(2)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
3. 呼吸科意见患者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可能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肺部感染。
建议进行以下检查:(1)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检测。
(2)胸部CT:观察肺部情况。
4. 消化内科意见患者存在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建议进行以下检查:(1)胃镜、肠镜等检查,排除消化道出血。
(2)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评估肝脏、肾脏功能。
5. 泌尿科意见患者存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建议进行以下治疗:(1)血液透析:改善肾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
(2)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营养摄入,提高生活质量。
(3)抗感染治疗:针对肺部感染进行抗感染治疗。
四、综合意见1. 患者存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 针对内分泌代谢异常,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3. 针对心功能不全,进行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4. 针对呼吸系统症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检测,胸部CT等检查,明确肺部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5. 针对消化系统症状,进行胃镜、肠镜等检查,排除消化道出血,调整治疗方案。
内分泌内科实习医生内分泌疾病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内分泌内科实习医生内分泌疾病的总结与心得体会在内分泌内科的实习中,我深入学习了各种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内分泌医学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文将对我在实习期间对内分泌疾病的总结与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一、内分泌疾病概述内分泌疾病是由内分泌腺体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二、内分泌疾病的常见病例分析在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多个内分泌疾病的病例,这些病例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使我更加熟悉各种内分泌疾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
以下是我遇到的两个病例的分析:1. 糖尿病患者这位患者是一名中年女性,主要症状是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
通过对其病史的详细了解和全面的体格检查,我初步怀疑其为糖尿病。
经过一系列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血糖监测,最终确诊为2型糖尿病。
在治疗过程中,我帮助患者建立了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并指导她正确使用胰岛素。
通过长时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2.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这位患者是一名年轻男性,主要症状是心悸、多汗和体重减轻。
经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初步判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我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了相关治疗和手术的风险与利益,并最终与患者达成了手术治疗的共识。
术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的实践,我不仅对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会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这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三、内分泌疾病实习的心得体会在内分泌内科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内分泌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每个病例都有其特点,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 系统学习内分泌疾病涉及到多个腺体的功能失调,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需要系统地学习和不断积累。
内分泌病科工作总结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
内分泌病科工作总结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内分泌病科工作总结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内分泌疾病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我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加强团队合作,完善协作机制为了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我们开展了团队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
首先,定期召开内分泌病科讨论会,对疑难病例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
其次,强化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加强与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的合作,共同解决某些疾病的交叉诊治问题。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
二、推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流程为了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我们积极推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流程。
首先,建立了完善的病史记录系统,提醒医生对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
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标准化的治疗。
此外,我们还注重宣传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三、持续开展专业培训,加强学术交流为了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我们注重持续开展专业培训,加强医生的学术交流。
首先,定期邀请专家组织讲座,介绍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帮助医生不断更新知识。
其次,鼓励医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内分泌病科专家咨询团队,为医生提供难题病例的解决方案,提高医疗质量。
四、优化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了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我们致力于优化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首先,改善就诊环境,提供舒适的诊疗环境和便捷的就医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温馨和关怀。
其次,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和陪护技巧,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和顾虑。
最后,加强患者随访工作,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康复。
内分泌科实习医生内分泌疾病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内分泌科实习医生内分泌疾病的总结与心得体会在内分泌科的实习中,我有幸接触到了各种内分泌疾病,并承担了一些与其相关的患者的医疗工作。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获得了很多关于内分泌疾病的知识,也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内分泌科的实习中所遇到的常见内分泌疾病,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甲亢是内分泌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患者常伴有焦虑、心悸、多汗等症状。
在实习中,我学到了甲亢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检查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甲状腺超声,我们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甲亢。
治疗方面,一般会采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来抑制甲状腺功能,或者选择手术切除甲状腺。
糖尿病也是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通过实习,我对糖尿病的诊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
在诊断方面,我们通常会通过血糖检测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治疗方面,除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外,药物治疗也是常见的手段。
一些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症状并避免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
垂体肿瘤是内分泌科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这些肿瘤通常会导致患者体内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实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垂体肿瘤患者出现的常见症状,如头痛、失眠、视力下降等。
治疗垂体肿瘤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药物治疗等。
甲状腺结节也是内分泌科常见的问题之一。
通过实习,我学到了如何评估和处理甲状腺结节。
我们会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细胞学检查结果来确定结节的性质。
对于恶性结节,通常会采取手术切除并行放疗,以避免进一步的恶化。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见疾病,内分泌科还涉及到许多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虽然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在实习中的接触和学习过程中,我也对它们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内分泌科的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内分泌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内分泌常见会诊问题总结
糖尿病检查评估1.第一次发现血糖高怎么办对于即将手术或合其他疾病的人来说,检查发现血糖高时,需要依据血糖升高的程度进行不同的处理。
记住:正常人生化空腹血糖应该小于5.6mmol/l。
按照急性程度及是否需要处理介绍如下。
如果高于5。
6且小于7。
0,虽然推荐进行糖耐量检查,目的是明确是否是糖尿病,不一定非要立即进行,因为应激、感染等因素都会影响准确性或者有更重要的抢救生命,手术要做。
这种情况下监测一下三餐后血糖,如果没有大于11。
1mmol/l,可以暂不予药物处理,嘱其出院后内分泌科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就可以了。
当然你也可以给病人做糖耐量试验。
大于7。
0时高度怀疑是糖尿病,你仍可以不明确是否是糖尿病就进行降糖治疗,监测下一全天的血糖,看是否需要药物来降血糖。
维持不出现急性并发症.如果血糖特别高,一般说来空腹超过8。
0mmol/l,特别是9以上,这时餐后往往更高。
因为病人往往需要快速降糖,就要使用药物,特别更常用的是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糖迅速的特点,并且在各种危急重症都可以使用。
而口服药物有诸多禁忌。
无论空腹或餐后或随机血糖大于14mmol/l,必须立即急查尿常规、电解质、肾功能,目的是排除酮症、评价电解质是否正常,特别是高钾,在高血糖时容易高钾,而在治疗后往往出现低钾,了解肾功能以便科学用药。
2.血糖超过多少要会出现急性并发症空腹血糖超过10mmol/l,这种高血糖状态对胰岛β细胞有抑制分泌及空泡变性作用,称为糖毒性。
糖毒性使胰岛素分泌更少,胰岛素分泌更少则促使血糖更高,二者互相影响,恶化病情。
逐渐出现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特别是许多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尚可而餐后血糖高,所以更要注意这部分病人.3.为什么说午餐前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许多正常人在午餐前容易饥饿,随后几月至几年内往往血糖高被诊为糖尿病,这是很多2型糖尿病病人病程发展中的一个典型特点,是自身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病理为基础的,胰岛素作用高峰延迟导致的午餐前降糖过低所致。
内分泌出科小结大夫
内分泌出科小结大夫本次内分泌科出院小结如下:患者XXX,女性,XX岁,主要诉述为视力模糊和尿频尿急。
入院检查显示血糖升高和尿糖阳性,经进一步检查,诊断为糖尿病。
入院后,患者进行了临床表现综合评估和相关检查。
首先,进行了血液常规检查,发现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无明显贫血。
血糖检查显示空腹血糖为XXX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XXXmmol/L,胰岛素水平检查显示胰岛素水平较高。
甲状腺功能检查显示TSH水平正常,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肾功能检查显示肾功能尚好。
心电图、X线和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显示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2型糖尿病。
给予了以下治疗措施:1. 药物治疗:患者通过口服药物进行血糖控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血糖水平和血糖控制效果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2. 饮食控制:建议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3. 生活习惯调整:建议患者保持适度的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
4. 定期随访: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随访,监测血糖水平以及身体的相关指标,如体重、血压等。
根据监测结果以及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在住院期间,患者病情稳定,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注意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以及生活习惯调整,血糖控制稳定。
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视力恢复正常,尿频尿急症状缓解。
在出院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情告知,解答了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疑问,并提供了糖尿病的教育宣传资料,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出院后,患者需继续进行血糖监测,定期随访,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快,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如遇到异常情况或其他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循医生的嘱咐。
内分泌科出科小结范文
内分泌科出科小结1. 病人概况本次出科病人为一位56岁的男性患者,主要就诊原因为多年来出现的疲劳、体重增加、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症状。
病人平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长期口服相关药物控制。
2. 临床表现2.1 内分泌科相关症状 - 疲劳:病人自述感到疲劳,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更为明显。
- 体重增加:病人体重增加了约10公斤,尽管饮食和运动量没有明显变化。
- 情绪波动:病人经常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情绪波动。
- 睡眠障碍:病人反映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问题。
2.2 伴随症状 - 高血压:病人已经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平时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 糖尿病:病人有多年的糖尿病病史,平时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3. 检查结果3.1 甲状腺功能检查 - 甲状腺激素(T3、T4):正常范围。
- 促甲状腺激素(TSH):略低于正常范围。
3.2 肾上腺功能检查 - 皮质醇:高于正常范围。
3.3 其他检查 - 血压:高于正常范围。
- 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4. 诊断与治疗4.1 诊断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根据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的检查结果,以及病人的症状表现,初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根据皮质醇水平的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4.2 治疗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建议病人口服甲状腺抑制剂,如甲巯咪唑,以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和甲状腺激素水平。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治疗:建议病人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剂,如氢化可的松,以控制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的症状和皮质醇水平。
- 高血压和糖尿病治疗:继续口服相关药物进行控制,并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
5. 随访与复查5.1 随访 - 病人每月复诊一次,评估症状的改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 监测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血压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
5.2 复查 - 甲状腺功能检查: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控制情况。
内分泌科总结
内分泌科总结内分泌科是专门研究人体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和调节的医学科学。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调节系统,它通过分泌和传递各种激素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本文将从内分泌系统的概述、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概述内分泌系统是由各个内分泌腺体组成的,包括垂体腺、甲状腺、副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
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传递到全身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起到调节和控制身体各个系统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障碍、糖尿病、垂体瘤等。
常见疾病1. 甲状腺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障碍是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的一类疾病。
最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减慢,出现疲乏、体重增加、便秘等症状。
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也比较常见,常导致心悸、体重减轻、多汗等症状。
2. 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和2型两种。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胰岛细胞受到自身免疫攻击,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2型糖尿病则通常发生在成人,多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3. 垂体瘤垂体瘤是指发生在垂体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垂体腺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腺体之一,它控制和调节身体各个内分泌腺体的功能。
垂体瘤可以导致垂体功能紊乱,例如垂体增生症、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月经紊乱等。
治疗方法内分泌科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来对内分泌疾病进行治疗。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内分泌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缺乏;糖尿病患者常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用于垂体瘤等需要切除的疾病。
手术可以通过开颅手术或经鼻腔窥视手术等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检查评估1.第一次发现血糖高怎么办对于即将手术或合其他疾病的人来说,检查发现血糖高时,需要依据血糖升高的程度进行不同的处理。
记住:正常人生化空腹血糖应该小于5.6mmol/l。
按照急性程度及是否需要处理介绍如下。
如果高于5.6且小于7.0,虽然推荐进行糖耐量检查,目的是明确是否是糖尿病,不一定非要立即进行,因为应激、感染等因素都会影响准确性或者有更重要的抢救生命,手术要做。
这种情况下监测一下三餐后血糖,如果没有大于11.1mmol/l,可以暂不予药物处理,嘱其出院后内分泌科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就可以了。
当然你也可以给病人做糖耐量试验。
大于7.0时高度怀疑是糖尿病,你仍可以不明确是否是糖尿病就进行降糖治疗,监测下一全天的血糖,看是否需要药物来降血糖。
维持不出现急性并发症。
如果血糖特别高,一般说来空腹超过8.0mmol/l,特别是9以上,这时餐后往往更高。
因为病人往往需要快速降糖,就要使用药物,特别更常用的是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糖迅速的特点,并且在各种危急重症都可以使用。
而口服药物有诸多禁忌。
无论空腹或餐后或随机血糖大于14mmol/l,必须立即急查尿常规、电解质、肾功能,目的是排除酮症、评价电解质是否正常,特别是高钾,在高血糖时容易高钾,而在治疗后往往出现低钾,了解肾功能以便科学用药。
2.血糖超过多少要会出现急性并发症空腹血糖超过10mmol/l,这种高血糖状态对胰岛β细胞有抑制分泌及空泡变性作用,称为糖毒性。
糖毒性使胰岛素分泌更少,胰岛素分泌更少则促使血糖更高,二者互相影响,恶化病情。
逐渐出现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特别是许多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尚可而餐后血糖高,所以更要注意这部分病人。
3.为什么说午餐前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许多正常人在午餐前容易饥饿,随后几月至几年内往往血糖高被诊为糖尿病,这是很多2型糖尿病病人病程发展中的一个典型特点,是自身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病理为基础的,胰岛素作用高峰延迟导致的午餐前降糖过低所致。
.4.正常人血糖是多少目前血糖正常值是:空腹小于5.6mmol/,饭后2小时小于7.8mmmol/l,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称为5678。
当然正常值也不应该低于4.0mmol/l。
.5.如何诊断糖尿病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标准,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两次空腹大于7.0mmol/l或2次饭后大于11.1mmol/L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需要说明的是:最好不要仅查血糖,只查现两次血糖确实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但是对于分型、评估、治疗都还需要其他指标,所以对于怀疑糖尿病者至少要同时查胰岛素和/或C肽,糖化血糖蛋白。
4.什么是糖耐量异常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是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就是人体对糖的处理能力,异常就是对糖的处理能力下降,但是未达到糖尿病标准的意思。
定义: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且小于11.1mmol/l 即是糖耐量异常。
5.什么是空腹血糖受损空腹指至少8h以上未摄入任何能量及热量。
空腹血糖大于5.6且小于7.0即为空腹血糖受损。
也属于糖尿病的前期,标志机体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下降,2型糖尿病人病程中往往是先有糖耐量异常,之后才有空腹血糖受损,所以空腹血糖正常者,餐后血糖不一定正常。
6.如何做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试验操作:前天晚上10点后不要进食,保持空腹状态先至医院在不饮糖水状态下抽血,血糖、胰岛素、C肽(即为0分钟)。
然后口服无水的75g(目前医院的葡萄糖粉是含水的,这种葡萄糖粉应用82.5g),溶于250~300ml温水中,5min内饮尽。
从喝第一口计时。
然后再抽取30分钟(门诊方便时有时不查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必要时查180分钟)的血,查血清葡萄糖、胰岛素、C肽。
注意:试验前三天每天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50 g,试验过程中不喝饮料,不抽烟,不喝酒,无须卧床,无剧烈运动。
任何应激,感染、手术做OGTT。
不推荐用快速血糖仪查手指血糖诊断糖尿病。
7.为什么做糖耐量要查胰岛素、C肽许多人都认为明确糖尿病仅查血糖就足够了,其实大多需要同时查胰岛素和C肽。
这是因为如果你怀疑有糖尿病,胰岛素功能出现异常比血糖异常要早5到10年。
其次,如果血糖异常能够达到糖尿病,胰岛素C肽决定糖尿病的分型、治疗,所以说同时检测胰岛素C肽意义非常大。
8.仅查血糖能诊断糖尿病吗如果从省钱角度,仅查血糖确实可以诊断糖尿病,但是仍需要查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
9.分型对治疗的指导意义?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四类,分型对于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同大多数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大多数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
但是仍须分型。
10.如何分析七段血糖调整药物看到七段血糖要按时间顺序分为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饭前、晚饭后。
空腹和饭前血糖控制目标是相同的,空腹血糖不达标,提示夜间糖异生产生糖过多,有三种方法解决:可以采用二甲双胍晚餐前或睡前口服,或者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来得时)或者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 或优泌林N),或者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亚莫利、达美康,瑞易宁,剂量均为1片,qd)如果餐后血糖高,就在此餐前使用降餐后血糖的药物,共三种,手术病人急切需要血糖达标者首选短效或者超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R,优泌林R,或者诺和锐,或者优泌乐。
如果不是很急切,餐后血糖不是特别高,可以加用拜糖苹,50mg,tid与第一口饭时嚼服。
另一类药物是短效促泌剂(诺和龙,饭前30分钟服,或者唐力,饭前10分钟口服)。
当然三种药物可以联用。
11.血糖达什么范围可以手术手术前1周每天应摄入碳水化合物250g~400g,禁食者每天静脉途径提供100g~150g葡萄糖,非精细手术,要求空腹血糖<8mmol/L,随机血糖<12mmol/L;精细手术则要求空腹血糖<7mmol/L,随机、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眼科手术理想血糖控制标准为6.7mmol/L以下眼科手术对血糖的要求更严格,当然手术时间过长,禁食等都需要更密切关注血糖。
宜用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作用时间长,发生低糖后不容易被纠正)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应于术前1-2天改用正规(即普通胰岛素,短效胰岛素)胰岛素如果血糖达标,接受小手术的病人可继续原治疗方案,如果血糖不达标,小手术也要改控糖方案;对于术前使用长效或中效胰岛素的病人,于术前1~3天改用正规胰岛素术前血糖一般不要求控制到完全正常水平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3mmol/L以下,不应超过200mg /dl,或餐后血糖不超过250mg/dl;尿糖检查为阴性,24小时尿糖在0.5g/dl以下;尿酮体阴性。
12.血糖单位之间的换算18mg/dl=1mmol/l。
13.请会诊前要做哪些准备检查即使你不想评估糖尿病病情对手术的影响,至少需要一天的七段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这样才能调整控糖方案。
查一到两次血糖请会诊做不了什么事情。
15.糖尿病手术前需要哪些检查评估病情(一)术前评估1、明确糖尿病的类型、并发症与合并症2、了解病人血糖控制状况3、综合评价病人手术承受能力4、内分泌医师、手术人员和麻醉师制定合理可行的手术与麻醉方案(二)术中处理1、监测血糖2、合理使用胰岛素(三)术后措施1、选择合适的胃肠外营养2、根据输液种类合理使用降糖制剂3、积极防治感染四、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一)科室间密切配合(二)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三)防止发生感染、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或电解质紊乱。
16.尿酮体一个加号是不是糖尿病酮症许多糖尿病及轻度高血糖的病人查尿有酮体一个加号,此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能是糖尿病伴纳差引起的饥饿性酮症,或者长期酗酒,或者是高渗综合征。
17.血糖高的测不出怎么办血糖非常高提示high时,许多人采用静脉送检。
首要是明确是否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或高渗综合征,须留小便送检,抽血查电解质,做动脉血气分析。
不要等待结果,立即予以大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推注8到12U 普通胰岛素,随后建立双通道,一路大量补液(生理盐水500ml,维持30分钟输尽的滴速),一路小剂量使用胰岛素(0.1U/H公斤体重),后续请内分泌会诊。
18.低血糖做哪些检查如果有明确的糖尿病史,低血糖往往是药物或者饮食过少所致。
其他情况也可能是糖皮质激素不足、肝脏疾病、垂体病变、胰岛细胞瘤。
19.全面评估糖尿病检查有哪些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评估胰岛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评估前三月血糖情况,目前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调整尿微量白蛋白评估是否合并早糖尿病肾病还可以进一步查眼底明确糖尿病眼病,B超查动脉粥样硬化(颈、双下肢)、肌电图等。
20.什么是七段血糖指空腹、早餐后两小时(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中餐前(餐前半小时)、中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
21哪些人需要夜间三点查血糖对于使用胰岛素泵或者血糖波动大,晨起血糖高怀疑夜间低血糖,夜间有低血糖症状者需要夜间三点查血糖。
22.什么是四段血糖指空腹、中餐前(餐前半小时)、晚餐前和睡觉前。
23.为什么睡前要测血糖1型糖尿病人睡前血糖低于6,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为80%,夜间低血糖不易被人发觉,所以测睡前血糖非常重要。
24.住院期间病人的血糖特点住院后病人活动量往往减少,特别是制动病人,运动减少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再者住院致情绪改变,以及疾病、应激都会使血糖上升或波动增大。
25.发生低血糖后血糖变化会呈现什么特点发生低血糖后,机体升糖激素分泌,会在低血糖后的两三天内血糖波动大,较难控制。
这时一般无法做其他积极减少波动的方法,只能密切观察,这时也不适宜盲目调整剂量。
26.空腹血糖高如何分析夜间糖异生过度、低血糖反应(苏木杰现象)、升糖激素所致(黎明现象)。
处理方法散见其他问题。
临床治疗27.什么是低血糖后高血糖(苏木杰,Somogyi反应)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严重糖尿病病人,容易在午夜发生中度低血糖,之后,因对抗激素的增加,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胰高糖素等,使血糖上升。
但因胰岛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不能使血糖保持正常,而产生高血糖症。
也可产生酮症。
对此种空腹高血糖应与真正的血糖升高区别。
最好是查清晨3时的血糖,以明确有无低血糖。
对此种病人的处理,非但不是增加胰岛素剂量,而应该减少晚餐前或睡前的胰岛素剂量。
28.糖尿病的一般病理生理特点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IR)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紊乱。
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晚期可出现广泛的微循环及大血管病变,导致双目失明、肾功能损害、肢端坏死、心脑血管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