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白云石检测标准信息
白云石检测标准信息白云石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1。
化学成分为CaMg(CO3)2。
常有铁、锰等类质同象(代替镁)。
当铁或锰原子数超过镁时,称为铁白云石或锰白云石。
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聚片双晶常见。
集合体通常呈粒状。
纯者为白色;含铁时呈灰色;风化后呈褐色。
玻璃光泽。
是组成白云岩的主要矿物。
海相沉积成因的白云岩常与菱铁矿层、石灰岩层成互层产出。
在湖相沉积物中,白云石与石膏、硬石膏、石盐、钾石盐等共生。
(14.10.15)(001)检测标准:DB53/T238-2007炼钢炉用焦油白云石补炉砖DB53/T239-2007炼钢炉用焦油白云石补炉砂GB/T3286.1-2012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络合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3286.2-2012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高氯酸脱水重量法GB/T3286.3-2012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氧化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和络合滴定法GB/T3286.4-2012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氧化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3286.5-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锰量的测定GB/T3286.6-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磷量的测定GB/T3286.7-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硫量的测定GB/T3286.8-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灼烧减量的测定GB/T3286.9-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二氧化碳量的测定HG/T2959-2010工业水合碱式碳酸镁JC440-1991(1996)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JC/T649-1996平板玻璃用白云石SJ/T10087.2-1991彩色显像管玻璃主要原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白云石的化学分析方法SJ/T10632-1995电子陶瓷原材料粘土、长石、菱镁矿、方解石、白云石、滑石、石英中杂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SN/T3321.1-2012石灰石、白云石第1部分:镁、硅、铝、铁、锰和磷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SN/T3321.2-2013石灰石、白云石第2部分: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YB2415-1981白云石YB/T5278-2007白云石矿物特性:Dolomite一词主要用来纪念法国一位化学家DOLOMIEU(1750~1843)。
白云石成因研究新方法_白云石晶体结构分析
552
沉
积
学
报
第 32 卷
图1
五种白云石晶体样品的显微镜下或样品宏观照片( 红色所示为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的取样部位)
a. 鞍状白云石。灯影组, 贵州长岩剖面, 薄片照片, 正交偏光; b. 纤状白云石。灯影组第二段, 四川盆地峨边先锋剖面, 薄片照片, 单偏光; c. 残余细晶白云石 。灯影组, 高科 1 井, 样品照片; d. 孔洞充填的粗晶白云石。灯影组, 四川盆地峨边先锋剖面, 样品照片; e. 泥晶白云石。 灯 影组, 高石 1 井, 薄片照片, 单偏光。
[17 ]
orong 地区全新世的湖泊白云石分为富镁白云石和富 钙白云石, 并对这两种 白 云 石 的 属 性 ( 包 括 晶 胞 参 数、 碳同位素、 与卤水—大气淡水的关系、 微结构、 形 成环境) 进行了小结, 阐述了这两种不同类型白云石 [12 ] 在晶胞参数、 晶体微结构等晶体结构方面的差异 。 晶面间距: 白云石晶面间距 d 104 随其中 CaCO 3 含 。不 同 形 成 机 理 的 白 云 量不同 有 明 显 的 变 化 石, 其中的 CaCO 3 含量及其在白云石晶体不同部位的 分布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通过测量白云石的晶面 间距可以帮助判断白云石的形成环境和成因 。 晶格缺陷: 任何晶体都有缺陷, 晶体的缺陷可以 分为 点 缺 陷, 线 缺 陷, 面 缺 陷 和 体 缺 陷。 陈 丰 等 ( 2012) 对矿物晶体的缺陷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分析 [22 ] 了各种晶体缺陷的特征, 简要分析了其成因 , 这对 于我们进行白云石晶体缺陷的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 。 包裹体作为体缺陷的一种, 成为人们进行均一温度、 成分等测定, 从而判断流体特征的重要手段, 然而大 多数研究者却并未关注到包括包裹体在内的各种晶 格缺陷在晶体中的分布及其对于矿物成因的意义 。 刘国彬( 1979) 深入分析了气液包裹体的形成机理与 晶体缺陷的形成机理, 指出了包括包裹体在内的晶格
白云石中钙镁含量测定 原理及方法
实验原理
➢ 结构
EDTA(乙二胺四乙酸)结构 H
-
OOCH2C H+ N CH2 CH2
HOOCH2C
H
-
H+ CH2COO N
CH2COOH
两个氨氮 四个羧氧
双极离子
四元酸 H4Y
+ 2 H+
H6Y2+ 六元酸
EDTA 可 形 成 六 元 酸 H6Y2+ , 在 水 中 有 六 级 离 解 平 衡 。 以 H6Y2+ 、 H5Y+ 、 H4Y 、 H3Y- 、H2Y2- 、 HY3- 、Y4-七种形式存 在。
金属指示剂 酸性铬蓝K
是一多元酸,不同的酸碱型体具有不同的颜色:
pH pH < 7
8< pH < 13
颜色 In In
指示剂络合物颜色
+ M MIn
适宜pH 范围:8< pH < 13
通常将酸性铬蓝K与萘酚绿B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称为K-B指 示剂。萘酚绿B不变色,可起衬托酸性铬蓝K变色作用。
K-B 可 作 为 pH=10 时 滴 定 Mg2+ 、 Ca2+ 总 量 指 示 剂 , 也 可 作 为 pH=12.5时单独滴定Ca2+的指示剂。
配合物的副反应系数my条件稳定常数表观稳定常数有效稳定常数副反应系数my配位反应配位反应mmyymymymymymylglglglglglglglg和酸碱滴定曲线相同若用滴定剂滴定单一金属离子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溶液的pm或pm的值发生变化同样存在一个滴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两个因素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两个因素1
配位滴定法
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的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或称络 合法)。它是用配位剂作为标准溶液直接或间接滴定被测物质。 在滴定过程中通常需要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白云石、方解石分析作业指导书
白云石、方解石分析作业指导书白云石分析作业指导书第一篇:白云石,又称大理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
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常见的颜色有白色、灰色、黄色等。
白云石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在建筑材料、雕刻、装饰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白云石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样品进行准备工作。
样品应当充分研磨并筛分,确保分析时得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白云石的化学成分分析。
首先,可以采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白云石中的碳酸钙含量。
该方法主要通过滴定剂与白云石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从而确定溶液中的碳酸钙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白云石中可能含有其他杂质,如镁、铁等,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指示剂来准确测定。
其次,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法来分析白云石中的有机物含量。
白云石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机物,如脂肪酸、蛋白质等。
红外光谱法主要通过样品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来确定其中存在的有机物种类和含量。
通过与已知的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可以准确地分析白云石中的有机物成分。
此外,还可以采用X射线衍射法来分析白云石的晶体结构。
白云石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法可以确定其晶体结构类型、晶格参数等。
该方法需要使用专用的X射线衍射仪器来进行分析,通过对样品中的X射线衍射图谱的解析,可以获取关于白云石晶体结构的详细信息。
最后,还可以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来分析白云石的晶胞成分。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分析材料中的各种化学成分。
通过对白云石样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可以获得有关其晶胞成分的信息。
总之,白云石的分析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其碳酸钙含量,红外光谱法分析有机物成分,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结构,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晶胞成分。
这些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全面的白云石样品分析结果。
第二篇:方解石分析作业指导书方解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也叫方石。
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研究
1 实验部分
1 . 1 实验仪器和试剂 1 . 1 . 1 仪器 电 子 天 平 (奥 豪 斯 公 司 )、 电 热 炉、 酸度计 (p H S- 25 型, 上海伟业仪器厂 )、 酸式滴定管、 锥形 瓶、 烧杯、 移液管、 容量瓶。 1 . 1 . 2 试剂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称取 8 . 0 g 乙二胺四乙
* : R SD 为标准偏差。
52
无机盐工业
表 3 普通法测定钙 、 镁含量结果
项目 1 /% /% /% /% /% /% 29 . 21 . 36 . 16 . 33 . 19 . 61 20 45 65 07 58 2 29. 21. 36. 16. 33. 19. 59 22 42 66 12 55 29 . 21 . 36 . 16 . 33 . 19 . 3 65 17 47 63 09 57 29 . 21 . 36 . 16 . 33 . 19 . 4 67 16 40 68 12 55 5 29. 21. 36. 16. 33. 19. 61 20 42 66 14 53 平均值 29 . 21 . 36 . 16 . 33 . 19 . 63 19 43 66 11 56
项目 用去 ED TA 溶液的体积 /mL EDTA 溶液的浓度 / ( m ol L - 1 ) 1 27. 33 0. 019 64 2 27 . 30 0 . 019 66 3 27 . 32 0 . 019 65 4 27. 31 0. 019 65 5 27 . 33 0 . 019 64 平均值 #
S tudy on the deter m ination of calcium and m agnesium in dolo m ite Cao W enhua , L iu H uiyuan , Gao Fang
白灰检验规程
白灰、石灰石、白云石的化学分析1 母液的制备:1.1 试剂:1.1.1 Na2CO3固体1.1.2 粒状Na2O21.1.3 HCl(ρ=1.19g/ml)1.1.4 H2SO4(5+1000)1.1.5 钼酸铵溶液(5%)1.1.6 草酸、硫酸混酸:4体积的4%草酸与1体积的8N的硫酸混合。
1.1.7 硫酸亚铁铵(5%):5克硫酸亚铁铵溶于100ml(5+95)硫酸中。
1.2 制备的方法称0.4g置于盛有混合溶剂Na2CO31g,Na2O21g的银坩埚中,搅匀,再盖Na2O21g 放于780-800℃的炉中,烧4-5分钟,冷却,放入已盛有150 ml水的300 ml烧杯中,加浓盐酸30 ml,使熔块溶解后,取出银坩埚,冷却至室温,移到200 ml容量瓶中至刻度,此液以备测SiO2、CaO、MgO用。
2 SiO2的测定:2.1方法提要:试样用混合熔剂熔融,在一定的酸度下,加钼酸铵生成硅钼杂多酸络合物,再用亚铁还原成硅钼蓝测量吸光度,借此测二氧化硅含量。
2.2分析方法:吸取母液3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20Ml水,在沸水浴上加热40秒,冷却至室温,加(4+1)草硫酸混酸15 ml,5%硫酸亚铁铵5 ml,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以水为参比,用721型比色计在波长660nm,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进行比色,根据消光值计算含量。
2.3分析结果计算:SiO2%=P×E2÷E1式中:P------标样含量E1------标样消光值E2------试样消光值3 CaO、MgO的测定-----EDTA容量法3.1方法提要:以三乙醇胺掩蔽铁、铝、锰、钛等。
调PH≥12,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测定CaO含量。
在PH=10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钙、镁含量,测定MgO含量。
2.2试剂:2.2.1 三乙醇胺(1+1)2.2.2 氢氧化钾(20%)2.2.3 钙指示剂(1%):1克钙指示剂与100克NaCl研细混匀后,储于磨口瓶中。
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络合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3286.1-2012 GB/T 3286.1-2012 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络合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仅供参考)
GB/T 3286.3-2012 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氧化铝含...
GB/T 3286.4-2012 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铁含量的测定...
GB/T 6150.9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铜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SN/T 2886-2011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玻璃容器类模拟物中铅、镉溶出...
YS/T 281.8-2011 钴化学分析方法第8部分:镉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
YS/T 281.9-2011 钴化学分析方法第9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
YS/T 281.11-2011 钴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铜、锰量的测定火焰...
HJ 603-2011 水质钡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2009 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白云石检测标准信息
白云石检测标准信息白云石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1。
化学成分为CaMg(CO3)2。
常有铁、锰等类质同象(代替镁)。
当铁或锰原子数超过镁时,称为铁白云石或锰白云石。
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聚片双晶常见。
集合体通常呈粒状。
纯者为白色;含铁时呈灰色;风化后呈褐色。
玻璃光泽。
是组成白云岩的主要矿物。
海相沉积成因的白云岩常与菱铁矿层、石灰岩层成互层产出。
在湖相沉积物中,白云石与石膏、硬石膏、石盐、钾石盐等共生。
(14.09.25)(001)检测标准:DB53/T238-2007炼钢炉用焦油白云石补炉砖DB53/T239-2007炼钢炉用焦油白云石补炉砂GB/T3286.1-2012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络合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3286.2-2012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高氯酸脱水重量法GB/T3286.3-2012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氧化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和络合滴定法GB/T3286.4-2012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氧化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3286.5-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锰量的测定GB/T3286.6-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磷量的测定GB/T3286.7-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硫量的测定GB/T3286.8-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灼烧减量的测定GB/T3286.9-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二氧化碳量的测定HG/T2959-2010工业水合碱式碳酸镁JC440-1991(1996)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JC/T649-1996平板玻璃用白云石SJ/T10087.2-1991彩色显像管玻璃主要原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白云石的化学分析方法SJ/T10632-1995电子陶瓷原材料粘土、长石、菱镁矿、方解石、白云石、滑石、石英中杂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SN/T3321.1-2012石灰石、白云石第1部分:镁、硅、铝、铁、锰和磷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SN/T3321.2-2013石灰石、白云石第2部分: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YB2415-1981白云石YB/T5278-2007白云石矿物特性:Dolomite一词主要用来纪念法国一位化学家DOLOMIEU(1750~1843)。
对新增轻烧白云石粉氧化钙、氧化镁含量检测方法的探讨
对新增轻烧白云石粉氧化钙、氧化镁含量检测方法的探讨
刘菁婧,张铁毅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江苏 江阴 214400)
摘 要 :轻烧白云石具有洁白、强粘着力、凝固力及良好的耐火、隔热性能,主要用于炼钢,可提高钢渣的流动性,作造渣剂使
用。目前尚未形成专门的国家标准,本文试图通过 EDTA 络合滴定法、X 荧光压片法、X 荧光熔片法三种方法对其氧化钙、氧化
般为 1 :1 络合反应的速率快,易溶于水。络合物的颜色与金属
离子有关,EDTA 与无色金属离子络合时形成无色的络合物,与
有色金属离子络合时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
络合滴定法是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它主要
以氨羧络合剂为滴定剂,这些氨羧络合剂对许多金属有很强的
络合能力。络合滴定法主要有四种,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
Fe <0.30%
SO2
C
<0.01% <0.01%
1.2 EDTA 络合滴定法
乙二胺四乙酸简称 EDTA 或 EDTA 酸,常用 H4Y 表示,白
色晶体,无毒,不吸潮,在水中难溶。它是含有羧基和氨基的螯
合剂,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生成的环
越多越稳定,一般为五元环。EDTA 与金属离子络合比简单,一
射 X 射线(一次 X 射线),激发被测样品,产生 X 荧光(二次 X 射
线),探测器对 X 荧光进行检测。
X 荧光光谱仪根据各元素的特征 X 射线的强度,可以测定
元素含量。大部分分析元素均可有分析速度快、测量范围宽、干
扰小的特点。主要用于测定各类炼钢辅料、炼铁熔剂、铁矿石、
M 管理及其他 anagement and other
白云石中钙镁含量测定-原理及方法
常用有机氨酸配位剂——EDTA(乙二胺四乙酸)
大多数无机配合物稳定性差,配位比不恒定,很少用于滴定反 应。
实验原理
结构
EDTA(乙二胺四乙酸)结构 H H OOCH2C H+ N H+ N CH2COO 两个氨氮 四个羧氧
-
-CH2CH2HOOCH2C H4Y H6Y2+
+ 2 H+
CH2COOH
配位滴定的要求
1. 形成的配合物应有足够大的稳定常数,这样在计量点前
后才有较大的pM突跃,终点误差较小。
2. 配位反应速度快,且有适当的指示剂或其他方法确定终 点。
3. 配位反应要有严格的计量关系,络合比恒定,最好无逐
级配位现象。
金属离子指示剂及其变色原理:
配位滴定中,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从而指示滴定过 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的显色剂(多为有机染料、弱酸)
配位滴定曲线与滴定突跃
和酸碱滴定曲线相同,若用滴定剂滴定单一金属离子,随着滴 定剂的加入,溶液的pM或pM’的值发生变化,同样存在一个滴 定突跃。
滴定突跃
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两个因素 1.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 K MY 一定时, C M ↑大⇒ ΔpM ' ↑大 2.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 ' C M 一定时, K MY ↑大⇒ ΔpM ' ↑
实验原理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不利于主反应进行
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主反应发生的程度 副反应的发生程度以副反应系数加以描述
利于主反应进行
实验原理
配位剂的副反应系数aY
酸效应aY(H)
由于H+存在使Y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Y可与H+形成 HY3-、H2Y2-...H6Y2+,酸度愈高,促使MY离解,从而降低MY的稳定 性,把Y与H+形成HnYn-4,使配位剂Y参加配位反应的能力降低的现 象,称为酸效应。
国内外玻璃及相关标准清单
国内外玻璃及相关标准目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1. GB/T 1347-2008 钠钙硅玻璃化学分析方法2. GB/T 1549-1994 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3. GB/T 2680-1994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光透射比及相关参数的测定4. GB/T 3284-1993 石英玻璃化学成分分析方法5. GB/T 3385-2001 船用弦窗和距形窗钢化安全玻璃非破坏性强度试验—冲压法6. GB/T 4121-1983 石英玻璃热变色性试验方法7. GB 4545-1984 玻璃瓶罐内应力检验方法8. GB 4870-1985 普通平板玻璃尺寸系列9. GB 4871-1995 普通平板玻璃10.GB/T5137.1~5137.3-2002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11. GB/T 5137.4-2001 汽车用安全玻璃太阳光透射比测定方法12. GB/T 5949-1986 透明石英玻璃气泡、气线检验方法13. GB/T 6382.1-1995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架式集装器及其试验方法14. GB/T 6382.2-1995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箱式集装器及其试验方法15. GB/T 7106-2002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16. GB/T 7107-2002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17. GB/T 7108-2002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18. GB/T 7697-1996 玻璃马赛克19. GB/T 8484-2002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20. GB/T 8485-2002 建筑外窗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21. GB 9656-2003 汽车安全玻璃22.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23. GB/T 10701-2008 石英玻璃热稳定性试验方法24. 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25. GB 11614-2009 平板玻璃(2010.3.1实施,代替GB 11614-1999)26. GB/T 11944-2002 中空玻璃27. GB 11946-2001 船用钢化安全玻璃28. GB/T 12442-1990 石英玻璃中羟基含量检验方法29. GB/T 13685-1992 建筑外门的风压变形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30. GB/T 13686-1992 建筑外门的空气渗透和雨水渗透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31. GB 14681.1-2006 机车船舶用电加温玻璃第1部分:船用矩形窗电加温玻璃32. GB 14681.2-2006 机车船舶用电加温玻璃第2部分:机车电加温玻璃33. GB/T 14683-2003 硅酮建筑密封胶34. GB/T 14901-1994 玻璃密度测定沉浮比较法35. GB/T 14901-2008 玻璃密度测定沉浮比较法(2009.9.1实施,代替GB/T 14901-1994)36. GB/T 15225-1994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37. GB/T 15226-1994 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38. GB/T 15227-2007 建筑幕墙风压、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39. GB/T 15228-1994 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40. GB/T 15726-1995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41. GB 15763.1-2001 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42. GB 15763.1-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2010.3.1实施,代替GB15763.1-2001)43. GB 15763.2-2005 钢化玻璃44. GB 15763.3-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2010.3.1实施)45. GB 15763.3-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2010.3.1实施)46. GB/T 15764-2008 平板玻璃术语47. GB/T 16729-1997 建筑外门的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48. GB/T 16730-1997 建筑外门的空气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49. GB/T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50. GB/T 17339-1998 汽车安全玻璃耐化学侵蚀性和耐温度变化性试验方法51. GB/T 17340-1998 汽车安全玻璃的尺寸、形状及外观52. GB 17840-1999 防弹玻璃53. GB 17841-2008 半钢化玻璃54. GB 18045-2000 铁路车辆用安全玻璃55. GB/T 18144-2008 玻璃应力测试方法56. GB/T 18250-2000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57. GB/T 18701-2002 着色玻璃58. GB/T 18915.1-2002 镀膜玻璃第一部分:光控制镀膜玻璃59. GB/T 18915.2-2002 镀膜玻璃第二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60. GB/T 21086-2007 建筑幕墙61. GB/T 20314-2006 液晶显示器用薄浮法玻璃62. GB/T 23259-2009 压力容器用视镜玻璃(2009.11.5实施)63. GB 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4. JC/T 179-1981(1996) QSG1、QSG2透明石英玻璃坩埚65. JC/T 180-1981 QSQ、DSQ透明石英玻璃器皿66. JC/T 181-1981(1996) QSY、DSY透明石英玻璃仪器67. JC/T 182-1997 不透明石英玻璃制品68. JC/T 185-1996 光学石英玻璃69. JC/T 192-1981(1996) 石英玻璃验收规则、包装及保管方法70. JC/T 225-1997 液位计用透明石英玻璃管71. JC/T 226-1981(1996) QSG3透明石英玻璃坩埚72. JC/T 227-1981(1996) QSD低膨胀石英玻璃管73. JC/T 228-1981(1996) TST石英玻璃弹簧74. JC/T 230-1993 石英玻璃管耐内压力检验方法75. JC/T 254-1993 铸石化学分析方法76. JC/T 258-1993 铸石制品性能试验方法耐酸、碱性能试验77. JC/T 259-1993 铸石制品性能试验方法冲击韧性试验78. JC/T 260-2001 铸石制品性能试验方法耐磨性试验79. JC/T 261-1993 铸石制品性能试验方法耐急冷急热性能试验80. JC/T 262-1993 铸石制品性能试验方法压缩强度试验81. JC/T 263-1993 铸石制品性能试验方法弯曲强度试验82. JC/T 292-1981(1996) 平板玻璃平整度试验方法83. JC/T 425-1991(1996) 玻璃态碳材料84. JC/T 426-1998 无臭氧石英玻璃管85. JC 433-91(96)夹丝玻璃86. JC/T 440-1991(1996) 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87. JC/T 486-2001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88. JC/T 510-1993 光栅玻璃89. JC/T 511-2002 压花玻璃90. JC/T 512-1993 汽车安全玻璃包装91. JC/T 513-1993 平板玻璃木箱包装92. JC/T 514.1-1993 铸石制品铸石板93. JC/T 514.2-1993 铸石制品铸石直管94. JC/T 514.3-2001 铸石制品第3部分:铸石粉95. JC/T 515-2001 单一玄武岩铸石制品96. JC/T 529-2000 平板玻璃用硅质原料97. JC/T 597-1995 半导体用透明石英玻璃管98. JC/T 598-2007 电光源用透明石英玻璃管99. JC/T 632-2002 汽车安全玻璃术语100. JC/T 648-1996 平板玻璃混合料101. JC/T 649-1996 平板玻璃用白云石102. JC/T 650-1996 玻璃原料粒度测定方法103. JC/T 651-1996 石英玻璃器皿坩埚104. JC/T 652-1996 石英玻璃器皿烧瓶105. JC/T 653-1996 石英玻璃器皿烧杯106. JC/T 654-1996 石英玻璃器皿蒸发皿107. JC/T 655-1996 石英玻璃制品内应力检验方法108. JC/T 656-1996 复合铸石管109. JC/T 657-1996 夹套铸石管110. JC/T 672-1997 汽车后窗电热玻璃111. JC/T 673-1997 汽车电热玻璃性能试验方法112. JC/T 675-1997 玻璃导热系数试验方法113. JC/T 676-1997 玻璃材料弯曲强度实验方法114. JC/T 677-1997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风压试验方法115. JC/T 678-1997 玻璃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116. JC/T 679-1997 玻璃平均线性热膨胀系数试验方法117. JC/T 687-1998 玻璃水平钢化辊道窑用石英陶瓷辊118. JC/T 750-1982(1996) 石英玻璃折晶性能试验方法119. JC/T 751-1984(1996) 石英玻璃软化点测试方法(拉丝法)120. JC/T 752-1984(1996) 石英玻璃退火点测试方法121. JC/T 753-2001 硅质玻璃原料化学分析方法122. JC/T 754-1984(1996) 陆路交通工具用安全玻璃名词术语123. JC 846-2007 贴膜玻璃124. JC/T 857-2000 平板玻璃用长石125. JC/T 865-2000 平板玻璃用石灰石126. JC/T 867-2000 建筑用U形玻璃127. JC/T 871-2000 镀银玻璃镜128. JC/T 872-2000 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129. JC/T 873-2000 长石化学分析方法130. JC/T 875-2001 玻璃锦转131. JC/T 882-2001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132. JC 891-2001 高压液位计玻璃133. JC/T 914-2003 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134. JC/T 915-2003 热弯玻璃135. JC/T 977-2005 化学钢化玻璃136. JC/T 979-2005 镶嵌玻璃137. JC 981-2005 居室用玻璃台盆、台面(原名:家居用安全玻璃)138. JC/T 1006-2006 釉面钢化和釉面半钢化玻璃139. JC/T 1007-2006 空心玻璃砖140. JC/T 1022-2007 中空玻璃用复合密封胶条141. JC/T 1048-2007 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142. JC/T 1054-2007 镀膜抗菌玻璃143. JC/T 1079-2008 真空玻璃144. GJB500A-97 飞机玻璃术语145. GJB501A-99 飞机防弹玻璃146. GJB502A-98 飞机窗用单片硅酸盐玻璃规范147. GJB503-88 飞机夹层玻璃通用试验方法148. GJB503.1-95 飞机夹层玻璃耐冷热冲击性及耐压力疲劳性试验方法149. GJB961-90 飞机电加温玻璃电热性能检测方法150. GJB1088-91 飞机夹层玻璃清晰度测试方法151. GJB1678-93 飞机电加温玻璃规范152. GJB1797-93 飞机电加温玻璃温差下压差强度试验方法153. GJB1798-93 飞机玻璃抗静压破坏强度试验方法154. GJB1972-94 航空仪表表盖玻璃通用规范155. GJB2464A-95 飞机玻璃鸟撞试验方法156. GJB2465-95 飞机抗鸟撞玻璃规范157. GJB3030-1997 装甲车用防弹玻璃规范158. HBZ/T001-2007 中空玻璃生产规程159. JGJ/T 151-2008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160. TB/T 1451-2007 机车、动车前窗玻璃1w.ECE R43:2004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2w.SASO2260 Motor Vehicles-Laminated safety glass3w. 92/22/EEC Council Directive on Safety Glazing and Glazing Materials on Motor Vehicles and Their Trailers4w.ANSI Z 26.1-96 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for Glazing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Equipment Operating on Land Highways5w.ANSI Z 97.1- 04 Glazing Materials Used in Buildings,Safety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and Methods of Test6w.ASTM C 1048- 04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eat-Treated Flat GlassKind HS, Kind FT Coated and Uncoated Glass7w.ASTM C1172- 03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Laminated Architectural Flat Glass 8w. ASTM C1036-01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Flat Glass9w. ASTM C1422-99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Flat Glass10w.ASTM C1279- 0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Non-Destructive Photoelastic Measurement of Edge and Surface Stresses in Annealed, Heat-Strengthened, and Fully Tempered Flat Glass11w.ASTM C148-00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Polariscopic Examination of Glass Containers12w.ASTM E773- 0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ccelerated Weathering of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13w.ASTM E2190-02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Insulating Glass Unit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14w.ASTM E774-97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Durability of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15w.ASTM E1300-04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Load Resistance of Glass in Buildings16w.ASTM E 546-88(9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rost Point of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s 17w.ASTM E2188-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sulating Glass Unit Performance18w.ASTM E2189-02 Test Method for Testingg Resistance to Foggingg in Insullatingg Gllass Units19w.AS 2080-06 Safety glazing for land vehicles20w.AS 2366-90 Repair of laminated glass windscreens fitted to road vehicles 21w.AS/NZS 2208-96 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in buildings22w.AS1288-06 Glass in Buildings -Selection and Installation23w.BS 5713-79 Specification for hermetically sealed flat double glazing units 24w.BS6262-82 Code of practice for glazing for buildings25w.BS6262-94 PART 4 Glazing for buildings. Safety related to human impact26w.BS 857-67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glass for land transport27w.BS6206-81 Specification for Impac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flat safety glass and safety plastics for use in buildings28w.BR 566-89 Specification for high impact resistant windows 29w.CAN/CGSB-12.1-M90 Tempered or Laminated Safety Glass30w.CAN/CGSB-12.20-M89 Structural Design of Glass for Buildings31w.CAN/CGSB-12.8-M97 Insulating Glass Units32w.CFR 16 PART1201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Safety standard for Architectural Glazing Materials33w.EN1279-1-04 Glass in building - Insulating glass units - Part 1: Generalities, dimensional tolerances and rules for the system description34w.EN1279-2-02 Glass in building - Insulating glass units - Part 2: Long term test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for moisture penetration35w.EN1279-3-02 Glass in building - Insulating glass units - Part 3: Long term test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for gas leakage rate and for gas concentration tolerances36w.EN1279-4-02 Glass in building - Insulating glass units - Part 4: Methods of test for the physical attributes of edge seals37w.EN1279-5-02 Glass in building - Insulating glass units - Part 5: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38w.EN1279-6-02 Glass in building - Insulating glass units - Part 6: Factory production control and periodic tests39w.EN14179-1-05 Glass in building - Heat soaked thermally toug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safety glass - Part 1: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40w.EN14179-2-05 Glass in building - Heat soaked thermally toug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safety glass - Part 2: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41w.EN1288-1-00 Glass in building - Determination of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glass - Part 1: Fundamentals of testing glass42w.EN1288-2-00 Glass in building - Determination of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glass - Part 2: Coaxia double ring test on flat specimens with large test surface areas43w.EN1288-3-00 Glass in building - Determination of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glass - Part 3: Test with specimen supported at two points (four point bending)44w.EN1288-4-00 Glass in building - Determination of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glass - Part 4: Testing of channel shaped glass45w.EN1288-5-00 Glass in building - Determination of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glass - Part 5: Coaxial double ring test on flat specimens with small test surface areas46w.EN12337-1-00 Glass in building -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 Part 1: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47w.EN12337-2-04 Glass in building -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 Part 2: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48w.EN12600-02 Glass in building - Pendulum test - Impact test method and classification for flat glass49w.EN410-98 Glass in building - Determination of luminous and solar characteristics of glazing50w.EN12150-1-00 Glass in building - Thermally toug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safety glass - Part 1: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51w.EN12150-2-04 Glass in building - Thermally toug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safety glass - Part 2: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52w.EN1096-1-98 Glass in building - Coated glass - Part 1: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53w.EN1096-2-01 Glass in building - Coated glass - Part 2: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class A, B and S coatings54w.EN1096-3-01 Glass in building - Coated glass - Part 3: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class C and D coatings55w.EN1096-4-04 Glass in building - Coated glass - Part 4: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56w.EN572-1-04 Glass in building - Basic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products - Part 1: Definitions and genera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57w.EN572-2-95 Glass in building - Basic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products - Part 2: Float glass58w.EN572-3-95 Glass in building - Basic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products - Part 3: Polished wired glass59w.EN572-4-95 Glass in building - Basic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products - Part 4: Drawn sheet glass60w.EN572-5-95 Glass in building - Basic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products - Part 5: Patterned glass61w.EN572-6-95 Glass in building - Basic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products - Part 6: Wired patterned glass62w.EN572-7-95 Glass in building - Basic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products- Part 7:Wired or unwired channel shaped glass63w.EN572-8-01 Glass in building - Basic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products- Part 8: Supplied and final cut sizes64w.EN572-9-04 Glass in building - Basic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 Part 9: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65w.EN673-98 Glass in building-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transmittance (U value )-Caculation method66w.EN14428-04 Shower enclosures -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67w.EN14449-05 Glass in building -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safety glass -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68w.EN12898-01 Glass in building - Determination of the emissivity69w.EN 13024-1-2002 Glass in building - Thermally toughened borosilicate safety glass - Part 1: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70w.EN 13024-2-2004 Glass in building - Thermally toughened borosilicate safety glass -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Product standard71w.EN 14321-1-2005 Glass in building - Thermally toughened alkaline earth silicate safety glass -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72w.EN 14321-2-2005 Glass in building - Thermally toughened alkaline earth silicate safety glass -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Product standard73w.EN 1863-1-2000 Glass in building - Heat strengt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 Part 1: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74w.EN 1863-2-2004 Glass in building - Heat strengthened soda lime silicate glass -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 - Product standard75w.ISO10292-94 Glass in building - Calculation of steady-state U values (thermal transmittance) of multiple glazing76w.ISO9050-03 Glass in building- Determination of light transmittance, solar direct transmittance, 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 ultraviolet transmittance and related glazing factors77w.JIS R3211-98 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for road vehicles78w.JIS R3222-03 Heat-strengthened glass79w.JIS R3212-98 Test method of 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for road vehicles 80w.JIS R3213-98 Safety glass for railway rolling stock81w.JIS R3206-97 Tempered glass82w.JIS R3221-2002 Solar reflective glass83w.JIS R3209-98 Sealed insulating glass84w.JIS R3205-98 Laminated glass85w.NF F31129-92 Railway rolling stock Toughened safety-glass panels 86w.NF F31250-92 Railway rolling stock Laminated panels87w.NF F31314-92 Railway rolling stock Insulating glass panels88w.NF F 15-818-96 Railway rolling stock. Frontal windscreens89w.SAE J674-97,-05 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 Motor Vehicles and Motor Vehicle Equipment90w.SAE J673-93,-05 Automotive Safety Glazing91w.UIC CODE 651 Layout of driver’s cabs in locomotives, railcars, multiple unit trains and driving trailers。
白云石晶体中ca、mg含量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白云石晶体中ca、mg含量的测定与计算方法白云石晶体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镁和钙。
测定和计算白云石晶体中Ca(钙)和Mg(镁)的含量是对该矿物进行研究和分析的重要一步。
以下将介绍关于白云石晶体中Ca和Mg含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测定和计算白云石晶体中Ca和Mg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化学分析方法和光谱分析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1.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是一种传统的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测定样品中目标元素的含量。
a.石灰度滴定法石灰度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白云石中钙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Ca2+于NaOH反应生成沉淀的特性,通过滴定NaOH溶液来确定钙的含量。
b.火焰光度法火焰光度法是一种测定白云石中镁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镁原子在高温火焰中的电离和激发,通过测量其产生的光谱辐射强度来确定镁的含量。
2.光谱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是一种非常快速和准确的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与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测量样品吸收、发射或散射的光谱信号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a.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白云石中Ca和Mg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钙和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性能,通过测量吸收光强度来确定Ca和Mg的含量。
b.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另一种测定白云石中Ca和Mg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钙和镁原子对特定波长电磁辐射的发射性能,通过测量发射光谱强度来确定Ca和Mg的含量。
在进行Ca和Mg含量的测定之后,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它们的含量。
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质量比计算法根据样品中钙和镁元素的质量比,可以得出它们的含量。
这个方法需要知道样品的质量和钙、镁元素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配位数计算法白云石晶体中的钙和镁通常以2:1的配位数存在。
通过测定钙和镁含量的质量比例,并考虑配位数关系,可以计算出它们的含量。
玻璃及其原料的化学分析方法现状简评
级 品
二 级 品
( J / 5 — 0 0平 板玻璃用 长石 5) CT8 7 2 0
( J / 7 . 0 0 长石化学 分析方法 6) CT8 3 2 0
方法 ,并 将 国 内现 行 的 国家 标 准 或行 业 标 准 与 国外 先 进 国家 同类 标 准 进行 了 比较 。
关键 词 玻璃与原料
化学分析
标准方法
质量控制
图分 类 号 :T 7 文献 标 识 码 :A文 章 编 号 :1 0 —1 8 2 0 0 —0 2 Q1 1 0 3 9 7( 0 8) 5 0 4—0 6
玻 璃 原 料 的质 量 及 其 化 学 成 分 分 析 的准 确 度
是 玻 璃 生 产 质 量控 制 的 基 础 。合 格 优 质 的玻 璃 原
等优 品
表 1 硅质 原 料 化 学成 分 质 量标 准 ( 量 分 数) 质
级 别 S
化 学 成 分
AI 23 0 ≤
O. 5O 1. 2O O. ‘ 7O
析方 法
F 2 ≤ A eO3 l ≥ K.+NaO≥ SO ≤ 干 法 加 工 湿 法 加 工 0 0 . i
O1 . O
O2 .O O3 .5
1. 8O O
1 ,O 6O 1 .O 5O
1 .O 2O
1 .O 1O
6 5
7 O ≤1 ≤5
分 质量标准 和分析方 法标准 。
2 1 各种原 料 的化 学成分 质量标 准 .
硅质 原料 、长石 原料 、白云石及 石灰 石原 料 的 化学 成分质 量标准见 表 1 、3 。 、2 、4
1 玻 璃及 其原 料 的化学 成分 分析 在玻 璃 生
煅烧白云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
煅烧白云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白云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制品和装饰品等方面。
煅烧白云石是指将白云石加热至高温,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通过煅烧,白云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发生重要改变,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一、物理性质分析1. 煅烧白云石的颜色:在煅烧过程中,白云石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原本呈现出白色或浅灰色的白云石,在高温煅烧后,可能会变得呈现出其他颜色,如黄色、红色、灰褐色等。
这是因为煅烧过程中,白云石内部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其中部分元素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导致颜色变化。
2. 煅烧白云石的比重:煅烧后的白云石通常具有较高的比重。
原本比重较低的白云石,经过高温处理后,其中的一些非结晶态杂质物质被熔融并与白云石结晶体结合,使其比重增加。
这使得煅烧白云石更适合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增加了其密度和强度。
3. 煅烧白云石的硬度:白云石的硬度是其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了白云石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煅烧白云石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这是因为高温处理会使白云石的晶体结构发生改变,增强其硬度和耐磨性。
二、化学性质分析1. 煅烧白云石的化学成分:煅烧白云石的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
原本主要由碳酸钙(CaCO3)组成的白云石,在高温处理过程中,会发生热分解,将碳酸钙分解为二氧化碳(CO2)和氧化钙(CaO)。
因此,煅烧后的白云石中,碳酸钙含量会大幅降低,而氧化钙含量会增加。
2. 煅烧白云石的化学活性:煅烧后的白云石通常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
这是因为高温处理会使白云石发生相变,从稳定的碳酸钙结构变为不稳定的氧化钙结构。
这种相变会提高白云石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反应性,使其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3. 煅烧白云石的煅烧温度:煅烧白云石的煅烧温度是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不同的煅烧温度会导致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效应。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煅烧温度会使白云石发生更明显的结构和成分改变,但也会增加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一种白云石、方解石、石灰石试样测fe快速分解的方法
一种白云石、方解石、石灰石试样测fe快速分解的方法【原创版4篇】篇1 目录1.引言2.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的概述3.测量 fe 快速分解的方法4.实验过程与结果5.结论篇1正文1.引言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是常见的钙质岩石,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冶金等行业。
在岩石分析中,快速、准确地测定其中铁(Fe)的含量十分重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试样测 fe 快速分解的方法。
2.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的概述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都是钙质岩石,主要成分分别是碳酸钙(CaCO3)。
白云石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钙质岩石之一,常用于生产水泥、玻璃等。
方解石是一种含铁白云石,具有较高的铁含量,常用于生产铁合金等。
石灰石则是建筑行业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也是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
3.测量 fe 快速分解的方法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试样中的铁含量,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样品的制备:将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样品分别进行粉碎、研磨,使其达到一定的细度。
(2)试样处理: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例如 800℃),并保持一段时间(例如 2 小时),以使样品中的铁快速分解。
(3)样品测定:将经过处理的样品取出,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中铁的含量。
4.实验过程与结果我们选取了若干份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样品进行实验。
经过高温加热处理后,分别测定了样品中的铁含量。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试样中的铁含量。
5.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试样测 fe 快速分解的方法。
篇2 目录1.引言2.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的概述3.fe 快速分解方法的提出4.实验过程与结果5.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6.结论篇2正文1.引言白云石、方解石和石灰石是我国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冶金等行业。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对矿石的成分分析和物质成分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超白浮法玻璃原料及超白浮法玻璃化验分析检测概述
超白浮法玻璃原料及超白浮法玻璃化验分析检测概述发表时间:2020-12-04T01:51:31.59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2期作者:李欣[导读] 超白浮法玻璃原料一般选用低铁砂、低铁白云石、低铁石灰石、氢氧化铝、纯碱、芒硝、碳粉、碎玻璃。
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河北省超白功能玻璃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摘要:超白浮法玻璃原料一般选用低铁砂、低铁白云石、低铁石灰石、氢氧化铝、纯碱、芒硝、碳粉、碎玻璃。
原料涵盖矿物原料、化工原料。
随着各种分析仪器的推广普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玻璃及原料质量检测领域。
下面就超白浮法玻璃原料质量检测,超白浮法玻璃检测著述,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超白玻璃;超白玻璃原料;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塑料环粉末直接压片法一、矿物原料检测分析矿物原料一般包括:低铁白云石、低铁石灰石、低铁砂。
化学成分检测重点是铁含量一项,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应用广泛。
对于低含量铁的超白样品,常见的解决措施:①样品浓度富集(如增加称样量,减小定容体积),②制作单独的低铁工作曲线,③选用2cm光程比色皿。
操作细节方面注意事项:显色温度,显色时间,统一试剂空白,比色皿的清洁等。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超白样品,采用强酸湿法消解试样。
高氯酸+氢氟酸消解低铁砂,硼酸+碳酸钠混合熔剂,熔融法消解低铁白云石、低铁石灰石。
重要控制点是试剂空白,样品消解过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参数设置一般选用默认条件即可,空气-乙炔火焰,贫燃,波长248.3nm,能获得很好的灵敏度,准确度。
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超白原料,需要超白原料化学成分标准物质,主要是铁含量系列标准样品,市场上比较缺乏,元素浓度范围,标准样品数量很难达到仪器的应用要求。
行业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其他分析检测方法对样品定值,形成一系列自制的标准样品,从而解决标准样品问题。
采用的样品定值化学分析方法。
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白云石、石灰石、方解石化学分析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璃工业用白云石、石灰石、方解石化学成分分析的原理,使用的试剂、仪器,分析步骤和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玻璃工业用白云石、石灰石、方解石的化学成分分析。
2.试样的制备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没有外来杂质混入,经过缩分,最后得到约20g试样,在玛瑙钵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150μm(100目)筛,然后装于称量瓶中备用。
3.分析方法3.1一般规定3.1.1 标准中同一成分所列不同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发生争议。
以第一种方法为准。
3.1.2 所用分析天平感量应为0.0001g,天平与砝码应定期进行校验。
“恒重”系指连续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02g。
5.1.3 所用仪器和量器应经过校正。
3.1.4 分析试样应于烘箱中在105-110℃烘干1h以上,冷却至室温,进行称量。
3.1.5 分析用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或优级纯;用于标定溶液的试剂应为基准试剂。
对水和试剂应做空白试验。
3.1.6 标准中试剂的浓度采用下列表示法:3.1.6.1当直接用名称表示下列试剂时,系指符合下列百分浓度的浓试剂:试剂名称试剂浓度(%)盐酸 36-38氢氟酸 40以上硝酸 65-68高氯酸 70-72硫酸 95-98氨水 25-283.1.6.2 被稀释的试剂浓度以下列的形式表示:盐酸(5+95),系指5份体积的盐酸加95份体积的水配成之溶液。
3.1.6.3 固体试剂配制的溶液浓度用重量/体积的百分浓度表示(作标准溶液时除外),例如:20%氢氧化钾是指每20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水而制成之溶液。
在没有特别指明时,均指水溶液。
3.1.7 吸光度测量所用之“试剂空白溶液”指不含待测组分之溶液。
3.2 烧失量的测定3.2.1 原理试样中所含碳酸盐、有机物及其他易挥发性物质,经高温的烧产生气体逸出,灼烧所损为烧失量。
3.2.2 分析步骤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01g)于已恒重的铂坩埚中,盖上坩埚盖。
白云石中二氧化碳测定实验报告
白云石中二氧化碳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白云石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掌握化学分析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对化学分析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白云石是一种含有碳酸盐的矿物,其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
在酸性溶液中,碳酸钙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白云石样品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三、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白云石样品,粉碎并称重,记录样品质量。
2.将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样品完全溶解。
3.在锥形瓶口插入一根玻璃管,将另一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4.加热锥形瓶,使样品中的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玻璃管进入烧杯中。
5.待反应结束后,记录烧杯中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
6.根据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中,取样品质量为1.0000g,加入稀盐酸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23.5mL。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可得样品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0112g,含量为1.12%。
五、实验误差分析本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样品不纯:如果样品中含有其他物质,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反应不完全:如果样品中的碳酸钙没有完全与酸反应,会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不足,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仪器误差: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如烧杯刻度不准确等。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成功地测定了白云石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得出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1.12%。
本实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x3)按式(5)计算:
x3=C×10/G×1000×100
式中:C---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所分取试样溶液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mg
G---按3.3.1.4中称取的试样重量,g
3.4.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4.2.1 原理
将3.3.1.4 制备的试液,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三氧化二铁的含量。
3.4.1.1 原理
pH值为2-9时,亚铁与邻菲罗呆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用盐酸羟胺将高铁还原为亚铁,在pH值为5时显色,用分光光度计于波氏510nm处测量吸光度。
3.4.1.2试剂和仪器
a.氨水:1+1)
b.盐酸:1+1
c.对硝基苯酚指示剂乙醇熔液:0.5%将0.500g硝基苯酚溶于100ml乙醇中;
高氯酸 70-72
硫酸 95-98
氨水 25-28
3.1.6.2 被稀释的试剂浓度以下列的形式表示:
盐酸(5+95),系指5份体积的盐酸加95份体积的水配成之溶液。
3.1.6.3 固体试剂配制的溶液浓度用重量/体积的百分浓度表示(作标准溶液时除外),例如:20%氢氧化钾是指每20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水而制成之溶液。在没有特别指明时,均指水溶液。
3.3.1.5 分析结果的计算
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x2)按式(2)计算:
X2=C.A/(GX1000)×100
式中:C---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所分取试液中二氧化硅的含量,mg
A---系数(移取25mL试液时,A=10;移取10ml试液时,A=25)
G---试样重量,g
3.3.2 氟硅酸钾容量法
5.3.2.1 原理
h.分光光度计。
3.3.1.3二氧化硅比色标准曲线的绘制
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7mL盐酸(1+1)及10mL水,摇匀,用刻度移液管依次加入0,1.00,2.00,3.00,4.00,5.00mL二氧化硅标准熔液,各加5mL丙酮,4mL8%钼酸铵,摇匀。室温高于20℃时,放置15min,低于20℃放入30-50℃的温水中放置5-10min,冷却至室温。加15mL盐酸(1+1),用水稀释至约90mL,加5mL2%抗坏血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lh后,于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选用0.5cm比色皿,在波长650nm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按测得吸光度与比色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d.盐酸羟胺溶液:10%
e.邻菲罗啉溶液:0.1%(称取0.1g邻菲罗啉溶于10ml乙醇,加90ml水混匀)。
f.酒石酸溶液:10%
g.三氧比二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9经105-110C烘干2h的三氧化铁于烧杯中,
加10ml盐酸(1+1)。加热溶解,冷却后转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0.1mg三氧化二铁,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使用。移取100ml上面配制的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放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 液每毫升含0.02mg三氧化二铁,供分光光度法用。
吸取适量试液A(二氢化硅含量小于1%时吸取25ml,大于1%时吸取10ml)于100ml容
量瓶中,加5mL丙酮,4ml8%钼酸铵,摇匀。室温高于20℃时,放置15min;低于20℃时
,于30-50℃的温水中放置5-10min,冷却至室温。加15ml盐酸(1+1),用水稀释至
约90ml,加5mL2%抗坏血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lh后,于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选用0.5cm比色皿,在波长650nm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3.4.1.4 分析步骤
吸取3.3.1.4制备的试液A2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10-5nml,加4ml10%酒石酸,1-2滴对硝基苯酚指示剂,滴加氨水(1+1)至溶液呈现黄色,随即加盐酸(1+1)至溶液刚无色,此时PH值为5左右。加2ml10%盐酸羟胺,10ml0.1%邻菲罗啉,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20min,于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选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l0nm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h.分光光度计。
3.4.1.3 三氧化二铁比色标准曲线的绘制
移取0,1.00,3.00,5.00,7.00,9.00ml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每毫升含0.82mg三氧化二铁),分别放入一组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40-50ml。加4mll0﹪酒石酸,1-2滴对硝基苯酚指示剂。滴加氨水(1+1)至溶液呈现黄色,随即滴加盐酸(1+1)至溶液刚无色,此时,溶液PH值为5左右。加2mll0%盐酸羟胺,10ml0.1%邻菲罗琳,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20min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选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10nm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按测得的吸光度与比色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3.4.2.2 试剂与仪器
a.盐酸:1+1
b.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0.1mg/ml):同3.4.1.2中g项
c.三氧化二铁标准系列溶液:向5个10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00,2.00,3.00,4.00,5.00ml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0.lmg/ml),12ml盐酸(1+1),用水稀释全标线,摇匀。此系列含三氧化二铁分别为1,2,3,4,5μg/ml
3.1.5 分析用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或优级纯;用于标定溶液的试剂应为基准试剂。对水和试剂应做空白试验。
3.1.6 标准中试剂的浓度采用下列表示法:
3.1.6.1当直接用名称表示下列试剂时,系指符合下列百分浓度的浓试剂:
试剂名称 试剂浓度(%)
盐酸 36-38
氢氟酸 40以上
硝酸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8
3.3.2.4 分析结果的计算:
二氧化硅百分含量(X2`)按式(4)计算:
X2`=TSiO2xV/G×1000×100
式中:TSiO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比硅的滴定度,g/ml
V---滴定时消耗氧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G---试样重量,g
3.4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3.4.1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3.分析方法
3.1一般规定
3.1.1 标准中同一成分所列不同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发生争议。以第一种方法为准。
3.1.2 所用分析天平感量应为0.0001g,天平与砝码应定期进行校验。“恒重”系指连续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02g。
5.1.3 所用仪器和量器应经过校正。
3.1.4 分析试样应于烘箱中在105-110℃烘干1h以上,冷却至室温,进行称量。
3.3.1.4 分析步骤。
称取约0.4g试样(精确至0.0001g)于铂坩埚中,加2g碳酸钠-硼酸混合熔剂,用细玻璃棒混匀,再以少许熔剂清洗玻璃棒,并铺于试样表面,盖上坩埚盖。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至停止产生气泡后,于1000℃熔融至呈透明熔体,继续熔融约5min,用头上包有铂的坩埚钳夹持坩埚小心旋转,使熔融物均匀地附着在坩埚内壁,冷却。将坩埚连盖一并放入300mL烧杯中,加75mL盐酸(1+3),低温加热浸取熔融物,直至完全溶解。用水洗净坩埚及盖。冷却至室温,将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为试液A供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之用。
3.3.1.2试剂与仪器
a.无水碳酸钠
b.无水碳酸钠-硼酸混合熔剂:将2份重量的无水碳酸钠与1份重量的硼酸混匀。
c.盐酸:(1+1)、(1+3)、(1+11)
d.丙酮
e.钼酸铵溶液:8%(称取8g钼酸铵,溶于100mL水中,过滤,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f.抗坏血酸溶液:1.2%(使用时配制)
g.二氧化硅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g预先经1000℃灼烧lh的高纯石英〔99.99%)于铂皿中,加2g无水碳酸钠,混匀。先于低温加热,逐渐升高温度至1000℃,得到透明熔体,冷却。用热水浸取烙块于300mL塑料烧杯中,加入150mL沸水,搅拌使其溶解(此时溶液应是澄清的),冷却,转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立即移入聚乙烯瓶中贮存。此溶液每毫升含0.1mg二氧化硅;
3.2.5 分析结果的计算
烧失量的百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X1=(G-G1)/G x100
式中:G---试样重量,g
G1---灼烧后试祥重量,g
3.3 二氧化硅的测定
3.3.1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二氧化硅含量小于3%的试样。
5.3.1.1原理
在微酸性(0.035-0.40mol/L)溶液中,单硅酸和铝酸铰生成硅铝酸络合物(钼黄),以抗坏血酸使硅钼黄还原为硅钼蓝,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650nm处测量吸光度。
式中:TSiO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mg/ml
W-称取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g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60.08-二氧化硅的分子量
816.80-苯二甲酸氢钾的分子量
3.3.2.3 分析步骤
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于镍坩埚中,加约2g氢氧化钾,置于低温电炉上熔融,经常摇动坩埚,在600-650℃继续烙融15-20min,旋转坩埚,使熔融物均匀地附着在坩埚内壁,冷却。用热水浸取熔融物于300mL塑料杯中,盖上表面皿。一次加入15ml硝酸,再用少量盐酸(1+1)及水洗净坩埚,控制体积在60ml左右。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加入固体氯化钾至饱和(过饱和量控制在0.5-1.0g),加10ml15%氟化钾,用塑料棒搅拌,放置7min,用塑料漏斗或涂蜡的玻璃漏斗以快速定性滤纸过滤,用5%氯化钾溶液洗涤塑料杯2-3次。再洗涤滤纸一次。将滤纸及沉淀放回到原塑料杯中,沿杯壁加入约10ml5%氯化钾。乙醇溶液及1ml酚酞指示剂,用0.l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未洗净的残余酸,仔细搅拌滤纸,并擦洗杯壁,直至试液呈微红色不消失。加入200-250ml中和过的沸水,立即以0.l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