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届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26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试卷及答案
考场
姓名
准考证号
所在学校
5
K J K j = E ρ ,其中 ρ 为导体电阻率。取一块电阻率为常量 ρ 的长方形导体块,静止放置,开始 JK E0 时处处无净电荷。 JK J K E (1)t = 0 开始,沿导体块长度方向建立匀强电场 E 0 ,
导体内即产生传导电流,左、右两端面便会积累电荷, 电荷面密度分别记为-σ、σ,如右图所示。试求 σ 随 t -σ
2π
λ
x) 、 ξ 2 =A 0 cos(ωt −
2π
λ
x+
π
2
) 和
,
考场
ξ3 = 2A 0 cos(ωt +
x=
2π
λ
x+
π
4
合成的驻波可表述成 ξ =ξ1 + ξ 2 + ξ3 = ),
处均为驻波的波腹点。
1
4. 将 0ºC 时空气中氧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记为 υ0,则 27ºC 时空气中氧分子热运动平均速 率为 υ0,27ºC 时空气中氢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为 υ0。
考场
姓名
准考证号
所在学校
3
12. (15 分)右图所在平面为某惯性系中无重力的空间平 面,O 处固定着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空间有垂直于图平面 朝外的匀强磁场 B 。荷质比为 γ 的带正电粒子 P,恰好能以 速度 υ0 沿着逆时针方向绕着 O 点作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 动。 (1)将 O 处负电荷电量记为-Q,试求 Q; (2)将磁场 B 撤去,P 将绕 O 作椭圆运动,设在图示位置 的初速度也为 υ0,试求 P 在椭圆四个顶点处的速度大 小。 (本小问最后答案不可出现 Q 量。 )
− Pdx ⎞ ∫ Pdx 的通解为 y ( x ) = e ∫ ⎛ ⎜ ∫ Qe dx + C ⎟ ⎝ ⎠
2009年第26届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填空(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有人设想了一种静电场:电场的方向都垂直于纸面并指向纸里,电场强度的大小自左向右逐渐增大,如图所示。
这种分布的静电场是否可能存在?试述理由。
2.海尔-波普彗星轨道是长轴非常大的椭圆,近日点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0.914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地日间的平均距离),则其近日点速率的上限与地球公转(轨道可视为圆周)速率之比约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
3.用测电笔接触市电相线,即使赤脚站在地上也不会触电,原因是 ;另一方面,即使穿绝缘性能良好的电工鞋操作,测电笔仍会发亮,原因是。
4.在图示的复杂络中,所有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 0,所有电阻器的电阻值均为R 0,所有电容器的电容均为C 0,则图示电容器A 极板上的电荷量为 。
5.如图,给静止在水平粗糙地面上的木块一初速度,使之开始运动。
一学生利用角动量定理来考察此木块以后的运动过程:“把参考点设于如图所示的地面上一点O ,此时摩擦力f 的力矩为0,从而地面木块的角动量将守恒,这样木块将不减速而作匀速运动。
”请指出上述推理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解释:。
二、(20分)图示正方形轻质刚性水平桌面由四条完全相同的轻质细桌腿1、2、3、4支撑于桌角A 、B、C 、D 处,桌腿竖直立在水平粗糙刚性地面上。
已知桌腿受力后将产生弹性微小形变。
现于桌面中心点O 至角A 的连线OA 上某点P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令c OAOP=,求桌面对桌腿1的压力F 1。
三、(15分)1.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与一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相连组成一体系,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墙面相连,小球做一维自由振动。
试问在一沿此弹簧长度方向以速度u 作匀速运动的参考系里观察,此体系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说明理由。
2.若不考虑太阳和其他星体的作用,则地球-月球系统可看成孤立系统。
若把地球和月球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月心-地心间的距离为R ,万有引力恒量为G 。
2012年第26届“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解析版)【菁】
2012年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大同中学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4分)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2.(4分)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3.(4分)(2013•桂林模拟)“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故选C.点评:正确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4分)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A.“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B.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C.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D.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从防护服流过考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要想正确解答此题,首先必须对这种“特斯拉线圈”有一些必要的了解:它是一种分布参数高频共振变压器,可以获得上百万伏的高频电压.特斯拉线圈的原理是使用变压器使普通电压升压,然后经由两极线圈,从放电终端放电的设备.通俗一点说,它是一个人工闪电制造器.据此,结合选项中的描述进行逐一判断.解答:解:A、“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是非常高的,电流也会很大,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B、表演者穿的防护服并非是完全绝缘的,而是有很多金属丝,使电流能够通过,从而产生电火花,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C、在表演时,电流的确要通过人的身体,但人体的电阻却是比较大的,且电流主要是通过防护服来流入地面的,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D、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基本上都从防护服流过,最终导向地面,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特斯拉线圈”的表演是一种危险刺激的表演形式,只有深入了解其原理,才能探知其中的真相,但其危险性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5.(4分)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考点:惯性.专题:图析法;运动和力.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惯性会显现出来,根据惯性的知识,结合图片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做出分析.解答:解:甲图中,物体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它们的运动状态是相同的,说明此时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物体向右倾倒,说明火车突然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因为,火车突然向左加速时,塑料杯的下部由于摩擦也随着加速,而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才会向右倾倒;火车向右减速时的情形也可用类似的方法解释;丙图中,物体右左倾倒,说明火车突然向左减速(或向右加速),因为,火车突然向左减速时,塑料杯的下部由于摩擦也随着减速,而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才会向左倾倒;火车向右加速时的情形也可用类似的方法解释.综上所述,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或向右加速),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了惯性的知识对火车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认真读图,明确惯性对塑料杯运动状态的影响是关键,同时,本题中并未说明火车的运动方向,因此,当塑料杯倾倒时,实际存在两种可能性,分析时一定要全面,不能遗漏.A.“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C.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D.正在上升的滚摆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可根据选项进行判断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进而分析能量的转化.解答:解:A、树叶落下、水向下流,高度减小,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不符合题意;B、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不符合题意;C、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不符合题意;D、滚摆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受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7.(4分)如图电路,a、b、c分别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电表都是理想的,则下列各组电表示数中可能实现的是()A.a的示数为1安培,b的示数为2伏特,c的示数为0.5安培B.a的示数为2伏特,b的示数为1安培,c的示数为0.5安培C.a的示数为0.5安培,b的示数为1安培,c的示数为2伏特D.a的示数为2伏特,b的示数为0.5安培,c的示数为1安培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压表的读数方法;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专题:图析法;电路和欧姆定律.分析:理想的电流表电阻为零,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应与用电器串联;理想的电压表电阻为无穷大,接在电路中相当于电路断路,应与用电器并联;按各选项条件,分析电路结构、明确电路的连接情况,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答题.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如果a与c为电流表,则电阻R1与R2被短路,只有电阻R3与两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两电流表示数相同,故A错误;(2)由电路图可知,如果b与c是电流表,a是电压表,则电阻R1与R2并联,然后再与R3串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电压,电流表b测干路电流,电流表c测通过R1的支路电流,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电流表b示数大于c的示数,故B正确,D错误;(3)由电路图可知,a与b是电流表,等效电路图如图丙所示,a被短路,电流为零,故C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4分)因为地震,造成了很多堰塞湖,假设有一块立方体石块堵住了水的去路,设水的密度为ρ,石块的质量为m,石块的左右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宽度为b,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若能推倒石块,则石块的宽度b应该满足的条件是()A.b<B.b<C.b<D.b<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由题知,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推倒石块,就是石块沿O点转动,石块相当于杠杆;求出水对石块的平均压强,利用F=pS求水对石块的平均压力,其力臂为a;重力力臂为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b值的范围.解答:解:如图,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若能推倒石块,就是石块沿O点转动,设水对石块的平均压力为,则其力臂为a;重力力臂为b,水对石块的平均压强:=ρga,水对石块的平均压力:=S=ρga×a2=ρga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水要推倒石块:×a>mg×b,即:ρga3×a>mg×b,解得: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能求出水对石块的平均压力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9.(6分)交通运输中用“客运效率”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效能,即客运效率=人数×路程/消耗能量.一个人骑电动自行车,消耗100万焦的能量可行驶30千米,一辆载有4人的普通轿车,消耗32000万焦的能量可行驶100千米,则电动自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是24:1.有一种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车自行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某人骑车以500焦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若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①所示;若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向蓄电池所充电能是200焦.考点:能量利用效率;电功的计算.专题:应用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根据“客运效率=人数×路程/消耗能量”分别计算出自行车和轿车的客运效率,然后再求出其比值即可;(2)根据图象①计算出滑行1m消耗的能量,然后算出图象②中的滑行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算出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多少=初动能﹣滑行消耗的能量.解答:解:(1)自行车的客运效率=轿车的客运效率=所以电动自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24:1;(2)由图象①可以算出克服摩擦走1m消耗的能量==50J/m由图象②看出第二次走了6m,克服摩擦消耗掉的能量=50J/m×6m=300J骑车以500焦的初动能在水平路面上滑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向蓄电池所充电能=500J﹣300J=200J 故答案为:24:1;200点评:此题属于信息给予题,是中考的常见题型,要求学生读懂题目,理解题目中的给出的有效信息,特别注意学会对图象信息的处理能力,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0.(6分)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关于对这个方案中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控制变量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因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的高低、气流的快慢、表面积的大小,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看蒸发与变化量的关系,通过观察下面几幅图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a图中只有表面积变化,故是研究蒸发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b图中只有温度不同,故是研究蒸发与温度高低的关系;c图中只有气流快慢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与气流快慢关系的,整个过程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来研究,其中每副图中有两个物体,因此也利用了“对比法”.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评: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当一个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通常控制其它量不变,来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11.(6分)由于眼睛有视觉暂留,因此会造成一些奇特现象.例如,在如图所示的黑色圆盘中有一白色窄条OA,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以频率f0=30赫兹顺时针旋转,用频率f=150赫兹的频闪光去照射,在盘上能看到5根稳定的白色窄条.喜欢观察昆虫的小华发现了类似的奇特现象,傍晚看到蜜蜂的翅膀在频闪灯的照射下,似乎在缓慢的震动,自上而下一次约为2秒,已知频闪灯的频率为50赫兹,则蜜蜂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为450.25赫兹(已知这种蜜蜂的振动频率的范围是450~480赫兹).考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光的色散.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信息的传递.分析:(1)根据圆盘转动频率和频闪光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去考虑;(2)根据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和频闪灯的频率之关系来解决.解答:解:(1)当f0=30Hz时,与转盘的频率相同,每次频闪时,白条都恰好转到同一个位置,当f=150Hz时,相当于转盘转一周,频闪5次,白条有5次机会被照亮.所以,用频率f=150赫兹的频闪光去照射,在盘上能看到5根稳定的白色窄条;(2)昆虫的翅膀振动过程中,频闪灯一亮一灭,灭的瞬间看不见,亮的瞬间又看见了,那么要出现这种现象,只能是昆虫的翅膀振动时从上到下的过程中又经过了频率的整数倍,即50Hz的整数倍,900倍在这个范围内,现自上而下一次是2秒,那么频率最小是0.25Hz,即为450Hz 再加一次就是450.25Hz.故答案为:5;450.2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振动频率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难度.12.(6分)如图所示,六个电阻完全相同,阻值都是R,将电压为U的电源接在C、D两点之间,则BC 两点间电阻R4的功率为.若将电源接在线路中的A、C两点,则R5(选填“R1”;“R2”;“R3”;“R4”;“R5”;“R6”;所有电阻)中无电流流过.考点:电阻的并联;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应用题;图析法;电流和电路.分析:(1)首先根据电源的连接画出等效电路图,根据电阻的连接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电阻R4的电流,即可利用功率公式计算它的功率;(2)若将电源接在线路中的A、C两点,画出等效电路图,根据电阻的连接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答:解:(1)将电压为U的电源接在C、D两点之间时,从C点开始到D点结束,等效电路图如下:由图可知:R2、R3和R4、R5;构成电桥电路,由于它们的阻值相同,所以U CB=U BD=U CA=U AD,且U CB+U BD=U;∴BC两点间电阻R4的电压为:U CB=U;∴R4的功率P===.(2)由图可知:R1、R4和R3、R6;构成电桥电路,由于它们的阻值相同,所以U AB=U BC=U AD=U DC,且U AB+U BC=U;U AD+U DC=U;∴U AB=U BC=U AD=U DC=U,即B、D两点的电压为零.因此电阻R5中无电流流过.故答案为:;R5.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的混联,解答时需简化电路,简化后的电路有部分电桥电路,所以难度很大,在初中阶段利用等阻的电阻串联的电压会相等的规律进行判断,较为好理解.13.(6分)两个同样的开口容器用两根同样的管子连通且装满水,两管各用阀门关闭(如图所示).两容器里水温保持恒定,左边的容器里水温为t1,右边的容器里水温为t2,并且t1>t2>4摄氏度.如果阀门K1保持关闭状态,打开阀门K2,则容器里的水将从右向左(选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不会)通过阀门K2;此后打开阀门K1,则容器里的水将从左向右(选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不会)通过阀门K1.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密度与温度.专题:推理法;图析法;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①水在4℃时热胀冷缩,即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据此可判断两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从而判断打开阀门K2时水的流向;②当水流动之后,会造成两侧水的深度不同,在同一水平面处,即阀门K1处,两侧深度明显差异,会造成两侧压强的再次不同,进而会使水再次发生流动.解答:解:①因为t1>t2>4℃,根据水的热胀冷缩可知,左侧水的密度小于右侧水的密度,又因为两侧水深相同,根据p=ρgh可知,右侧底部的压强大于左侧,所以,打开阀门K2,容器里的水将从右向左通过阀门K2;②由于两容器都装满水,所以当水从右向左流动时,右侧水面下降,左侧水溢出,此后打开阀门K1,由于在这一位置,左侧的水深明显大于右侧,根据p=ρgh可知,左侧此处的压强大于右侧,则容器里的水将从左向右通过阀门K1.故答案为:从右向左;从左向右.点评:此题的装置虽然简单,却非常巧妙地运用了水的温度与密度变化、深度变化,以及它们对不同位置的压强产生的影响等,最终通过推理得出水的流动情况,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是一道好题,值得我们关注.三、计算题(本题共36分)14.(8分)如图所示是给某一保温水箱注水的水龙头,K1是冷水管的阀门,K2是热水管的阀门.灌满水箱所需时间由水的压强(由水泵产生)以及水流经水管以及阀门所受阻力决定.阻力与压强的传递无关,假设在灌满水箱时间内我们所研究的系统中压强和阻力不变.现就以下情况进行记录:完全打开冷水管的阀门K1,关闭热水管的阀门K2,在时间t1=8分钟内灌满水箱;若完全打开热水管的阀门K2,关闭冷水管的阀门K1,则在时间t2=12分钟内灌满水箱.试求:若将冷、热水管阀门完全打开,则灌满水箱需要多少时间?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类比法;电路和欧姆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注水时间t、水压P、阻力f与电流I、电压U、电阻R相对应,遵循的规律相同,因此可以由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特点分析答题.解答:解:∵I=,∴=,注水时间t类比与电流I、水的压强P类比与电压U、阻力f类比与电阻R,∴完全打开冷水管的阀门K1,关闭热水管的阀门K2时,=①,完全打开热水管的阀门K2,关闭冷水管的阀门K1时,=②,将冷、热水管阀门完全打开时,此时注水时间设为t,则=+③,把①②代入③解得t=4.8min;答:将冷、热水管阀门完全打开,则灌满水箱需要4.8min.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把注水时间、水压、水受到的阻力与电流、电压、电阻相类比,熟练应用欧姆定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5.(14分)1724年,荷兰人华伦海特引入华氏温度.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零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华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用符号F表示华氏温度.根据上述文字,回答以下问题:(1)请写出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转换式.(2)求相同体积零华氏度的冰与90摄氏度的水混合后的温度.不计整个过程的能量损失.考点:温度;热平衡方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两者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为1℃.根据题目中的华氏温度的规定,确定两种温度计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式.(2)根据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零华氏度对应的摄氏温度值;冰在升温达到0℃需要吸收热量,冰在0℃由固态熔化为液态需要吸收热量,0℃的水温度升高需要吸收热量,这些热量之和就是90℃的水降温放出的热量.解答:解:(1)设摄氏温度为t时,对应的华氏温度为F,根据题意得t=aF+b将冰水混合物温度和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分别代入上式,得0=32a+b100=212a+b解得a=b=﹣故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换算关系为t=F﹣(℃).故答案为:t=F﹣(℃).(2)零华氏度对应的摄氏温度为0F=F﹣=×0﹣℃=﹣℃.设冰和水的体积为V,混合后的最后温度为t℃根据题意得c冰ρ冰V△t1+ρ冰VQ化+c水ρ冰V△t2=c水ρ水V△t3其中△t1=△t2=t△t3=90﹣t代入冰和水的密度、比热、冰的熔化热,化简得2.1×103J/(kg•℃)×0.9×103kg/m3×℃+0.9×103kg/m3×3.33×105J/kg+4.2×103J/(kg•℃)×0.9×103kg/m3×t=4.2×103J/(kg•℃)×1.0×103kg/m3×(90℃﹣t℃)解得t=5.6℃.答:相同体积零华氏度的冰与90摄氏度的水混合后的温度为5.6℃.点评:在第二小题中,从0华氏度的冰到最后与90℃的水混合得到最终温度,吸收热量过程包括三部分:冰吸热升温达到熔点;冰在熔点吸热熔化;冰熔化后的水升温吸热,三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都是由90℃的水降温放热提供的,据此得到热平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6.(14分)如图所示,一个底部非常薄的圆柱形杯子,装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恰好浮在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不相容液体的分界面间,下方液体密度ρ2,且ρ2>ρ1.已知杯子的外径为2R,内径为2r,杯子浸入下方液体的深度为h.若杯底出现一个小洞,密度为ρ2的液体将经小洞流入杯里,求当液体不再经小洞流入杯里时,圆柱形杯子浸入密度为ρ2的液体的深度.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计算题;浮沉的应用.分析:设杯子的质量为m,杯子的高度为L,液体不再经小洞流入杯里时,圆柱形杯子浸入密度为ρ2的液体的深度H(1)当杯子浮在两种液体的分界面上,杯子在上面液体部分的体积为V1,杯子在下面液体部分的体积为V2,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得出受到的浮力(方程①):F浮=ρ1gV1+ρ2gV2=ρ1gπR2(L﹣h)+ρ2gπR2h;(2)当杯底出现一个小洞,密度为ρ2的液体将经小洞流入杯里,将上面的液体排出去,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当杯内两种液体的分界面与杯外两种液体的分界面相平,此时杯子也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得出受到的浮力(方程②):mg+ρ1gπr2(L﹣H)+ρ2gπr2H=ρ1gπR2(L﹣H)+ρ2gπR2H;两方程联立方程组解得当液体不再经小洞流入杯里时,圆柱形杯子浸入密度为ρ2的液体的深度H 的大小.解答:解:设杯子的质量为m,杯子的高度为L,杯内液体的质量为m1,浮力为F浮,则mg+m1g=F浮;杯子浮在两种液体的分界面上,杯子在上面液体部分的体积(含杯壁)为V1,杯子在下面液体部分的体积(含杯壁)为V2,那么杯子受到的浮力:F浮=ρ1gV1+ρ2gV2=ρ1gπR2(L﹣h)+ρ2gπR2h,根据平衡条件可得:mg+ρ1gπr2L=ρ1gπR2(L﹣h)+ρ2gπR2h;﹣﹣﹣﹣﹣﹣﹣﹣﹣﹣﹣﹣﹣﹣①当杯底出现一个小洞,密度为ρ2的液体将经小洞流入杯里,将上面的液体排出去,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当杯内两种液体的分界面与杯外两种液体的分界面相平,此时杯子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以列出与上面类似的等式:mg+ρ1gπr2(L﹣H)+ρ2gπr2H=ρ1gπR2(L﹣H)+ρ2gπR2H;﹣﹣﹣﹣﹣﹣﹣﹣﹣﹣﹣﹣②①﹣②得:ρ1gπr2L﹣ρ1gπr2(L﹣H)﹣ρ2gπr2H=ρ1gπR2(L﹣h)+ρ2gπR2h﹣ρ1gπR2(L﹣H)﹣ρ2gπR2H,ρ1gπr2L﹣ρ1gπr2L+ρ1gπr2H﹣ρ2gπr2H=ρ1gπR2L﹣ρ1gπR2h+ρ2gπR2h﹣ρ1gπR2L+ρ1gπR2H﹣ρ2gπR2H,ρ1gπr2H﹣ρ2gπr2H=ρ2gπR2h﹣ρ1gπR2h+ρ1gπR2H﹣ρ2gπR2H,ρ1r2H﹣ρ2r2H=ρ2R2h﹣ρ1R2h+ρ1R2H﹣ρ2R2H,ρ1r2H﹣ρ2r2H﹣ρ1R2H+ρ2R2H=ρ2R2h﹣ρ1R2h,解得:H=h.答:当液体不再经小洞流入杯里时,圆柱形杯子浸入密度为ρ2的液体的深度为h.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知道当杯底出现一个小洞,密度为ρ2的液体将经小洞流入杯里,将上面的液体排出去,一直进行到当杯内两种液体的分界面与杯外两种液体的分界面相平.四、实验题(本题共26分)17.(12分)某实验室为了研究刹车距离S(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运动所行驶的距离)与反应时间t(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措施的时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以下数据.设在实验中,每次刹车时车速相同,刹车系统的制动力大小不变.(1)请用作图法画出刹车距离S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2)请利用图线确定实验中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大小.反应时间t(秒) 0.54 0.63 0.70 1.05 1.28 1.48刹车距离S(米)57 59 61 68 73 78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刹车距离,利用描点法对应横纵坐标就可绘制出图象;(2)在图象中选取距离最远的两个点,计算出图象的斜率就是汽车刹车时的速度.解答:解:(1)结合表中数据,横坐标对应反应时间,纵坐标对应刹车距离,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2)由图可见,图象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S=78m﹣57m=21m,这两个点之间的时间。
市第26届初中物理竞赛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2012年3月11日上午9:00一10:30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5题,计10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0题,计50分。
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
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后,请将试卷、答题纸(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4、常数g取10N/kg。
5、sin37°=0.6,cos37°=0.8。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或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发黄,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油的()A.密度比水小B.沸点比水高C.比热比水小D.内能比水大参考答案:B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开始解冻B.夏天清晨,花草上有大量露水C.秋天清晨,浓雾笼罩大地D.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晾干参考答案:A3.电冰箱是常用的家电,当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俗称“药水”)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吸收能量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能量D.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放出能量参考答案:D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是( )A .小孔成像B .湖光倒影C .雨后彩虹D .林中阳光 参考答案:C5.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平衡后,则两物体所受的浮力( )A .木块大B .石块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6.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气球下面悬挂一石块,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大气压增大,则石块将( )A .上浮B .下沉C .静止D .先上浮后下沉 参考答案:B7.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 ,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这时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然后移开手则( )A .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 .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带负电C .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D .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 参考答案:D8.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9.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光线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 与人们看到的太阳位置Q 相比( )A .“日出”时S 在Q 的下方;“日落”时S 在Q 的上方B .“日出”时S 在Q 的上方;“日落”时S 在Q 的下方C .“日出”或“日落”时S 均在Q 的上方温度0 时间温度 0时间温度时间温度 0时间20 20 20 20θOND .“日出”或“日落”时S 均在Q 的下方 参考答案:D10.如果要求电键S 1、S 2都可以独立控制同一盏灯,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C11.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个温度为6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到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的水温为(不计热量损失和水的质量变化)( )A .65℃B . 60℃C .55℃D .50℃ 参考答案:B12.如图所示,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支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
第26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理论部分标准答案
第26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理论部分标准答案参考答案:222()y C x a mgπ=--(C 为任意常数)。
参考答案:712R 参考答案:30m μ参考答案:0ln 1SC S I kT U e I ⎛⎫=+ ⎪⎝⎭,式中e 为电子电量的绝对值,k 为波尔兹曼常量,T 为绝对温度,S I 为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第1、2题每题填对均得5分,第3题只要答案在27-30m μ之间即得5分,否则0分。
第4题第一空格占4分,第二空格占1分。
参考答案1.设位矢、时间缩放分别为//,,r r t t αβ==故速度、加速度满足关系////00lim lim t t r r v v t t ααββ∆→∆→∆∆===∆∆ (1) ////2200lim lim t t v v a v t t ααββ∆→∆→∆∆===∆∆ (2) 缩放前后质点均满足牛顿运动方程,即()ma F r = (3) //()ma F r = (4) 利用(2)式及()()kF r F r αα=,(4)式化简为 12()k ma F r αβ-= (5)对照(3)式,得12k βα-= (6)2.万有引力场中,有2k =,设想轨道尺寸按/l αα= (7) 缩放,则周期按1/2τβτατ== (8)/22/33l l ττ=(9)评分标准: 本题共15分第一小题占10分,正确得出(6)式得得10分,其中正确得出(5)式得5分。
第二小题占5分。
正确得出(9)式得5分。
参考答案:两质点的相对位矢为A B r r r =- ,记其单位矢量为r re r=。
由于质点约束在管内运动,所受合力必定沿运动方向,即静电力沿运动方向的分力,两质点运动方程22()A r kq ma e i i r=-⋅22()B r kq ma e j j r=⋅(1)相减可得22r kq ma e r=(2)其中B A a a a =-为B 相对于A 的加速度。
第2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与解
,
、
,
因为
。
故
‘
。
,
语 言文 字说 理 法
因 铅 水 达 热 平 衡后 温 度 为
、
若 没 有 热量 损 失 并 已 知
温度 〔
,
侣
铅
,
那 么 混 合后 的
山 为
山 于
,
。
,
铅 的温 度 降 低
。
〕
投入 铅 块 的水 的温 度 高
投 入 铝 块 的 水的温 度高
对金 属 直 尺
士
通 讨后 会 散 开 尽 可能 精 确 地 测 定 光 束 刚 离 开 时 在
容器外侧 而
,
一
光 斑 的 直径 以 及 光 束 散 开 的 角 度 注
。
。
参照图
有
。
意 这此 量 是 彼此 相关 的 此 外 按
述 币叭 透 射 率
、
、 ‘
,
月
又
二
间 有关 部分 所
士
月
再加
弓按
。
一
,
牛 扔 重熨
因此
夕
对于 浓度为
产
的牛 奶 有
,
,
得
、
夕一
,
“
估计 误 差 为
召
则
士
通 过 观察 比 较 方 法 可得 总 的透 射率 为
一
一
年第 期
物 理 通报
考试 研 究
由 一道 热 学 题 引 出 的 解题技 巧
高书 义
石 油物 探 局 徐水子 弟 学 校
。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标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一、填空(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按各小题的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分. 1. 答案与评分标淮:这种分布的静电场不可能存在.因为静电场是保守场,电荷沿任意闭合路径一周电场力做的功等于0,但在这种电场中,电荷可以沿某一闭合路径移动一周而电场力做功不为0.(5分)2.答案与评分标淮: 1.5.(5分)3.答案与评分标淮:测电笔内阻很大,通过与之串联的人体上的电流(或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在安全范围内;(2分)市电为交流电,而电工鞋相当于一电容器,串联在电路中仍允许交流电通过.(3分) 4.答案与评分标淮: 002C E .(5分) 5.答案与评分标淮:该学生未考虑竖直方向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力矩.仅根据摩擦力的力矩为零便推出木块的角动量应守恒,这样推理本身就不正确.事实上,此时支持力合力的作用线在重力作用线的右侧,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矩不为0,木块的角动量不守恒,与木块作减速运动不矛盾.(5分)二、 参考解答:设桌面对四条腿的作用力皆为压力,分别为1F 、2F 、3F 、4F .因轻质刚性的桌面处在平衡状态,可推得1234F F F F F +++=.(1) 由于对称性,24F F =.(2)考察对桌面对角线BD 的力矩,由力矩平衡条件可得13F cF F =+.(3)根据题意, 10≤≤c ,c =0对应于力F 的作用点在O 点,c =1对应于F 作用点在A 点.设桌腿的劲度系数为k , 在力F 的作用下,腿1的形变为1F k ,腿2和4的形变均为2F k ,腿3的形变为3F k .依题意,桌面上四个角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满足13212F F F k k k⎛⎫+=⎪⎝⎭, 即1322F F F +=.(4)由(1)、(2)、(3)、(4)式,可得 1214c F F +=, (5) 3124c F F -=,(6)当12c ≥时,03≤F .30F =,表示腿3无形变;30F <,表示腿3受到桌面的作用力为拉力,这是不可能的,故应视30F =.此时(2)式(3)式仍成立.由(3)式,可得1F cF =.(7)综合以上讨论得F c F 4121+=, 102c ≤≤ . (8)cF F =1 , 121≤≤c . (9)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1分,(2)式1分,(3)式2分,(4)式7分,得到由(8)式表示的结果得4分,得到由(9)式表示的结果得5分.三、 参考解答:1.否.原因是墙壁对于该体系而言是外界,墙壁对弹簧有作用力,在运动参考系里此力的作用点有位移,因而要对体系做功,从而会改变这一体系的机械能.2.因地球受月球的引力作用,月球受地球的引力作用,它们相对惯性系都有加速度,故它们都不是惯性参考系.相对非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如果要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必须引入相应的惯性力;而这两位学生又都未引入惯性力,所以他们得到的结果原则上都是错误的.以地心为参考系来求月球的加速度.地心系是非惯性系,设地球相对惯性系的加速度的大小为e a *,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e 2Mm GMa R*=, (1)加速度的方向指向月球.相对地心参考系,月球受到惯性力作用,其大小m ef ma **=, (2)方向指向地球,与月球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方向相同.若月球相对地心系的加速度为m a ,则有m m 2Mm Gf ma R*+=. (3)由(1)、(2)、(3)三式,得m 2M ma GR +=, (4)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地球.以月心为参考系来求地球的加速度.月心系也是非惯性系,设月球相对惯性系的加速度的大小为m a *,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m 2Mm Gma R*=, (5)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地球.相对月心参考系,地球受到惯性力作用,惯性力的大小mM f Ma **=, (6)方向指向月球,与地球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方向相同.若地球相对月心系的加速度为e a ,则有e e 2Mm Gf Ma R*+=. (7)由(5)、(6)、(7)三式得e 2M ma GR+=, (8)加速度的方向指向月球. (4)式与(8)式表明,地球相对月心系的加速度e a 与月球相对地心系的加速度m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运动的相对性一致.评分标准:本题15分. 第1小问5分.第2小问10分.指出不正确并说明理由,占2分;(1)至(8)式,每式1分. 四、 参考解答:于火箭燃烧室出口处与喷气口各取截面1A 与2A ,它们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由题意,21S S >>,以其间管道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设经过很短时间t ∆,这部分气体流至截面1B 与2B 之间,11A B 间、22A B 间的微小体积分别为1V ∆、2V ∆,两处气体密度11为1ρ、2ρ,流速为1v 、2v .气流达到稳恒时,内部一切物理量分布只依赖于位置,与时间无关.由此可知,尽管12B A 间气体更换,但总的质量与能量不变.先按绝热近似求喷气口的气体温度2T .质量守恒给出1122V V ρρ∆=∆,(1)即22A B 气体可视为由11A B 气体绝热移动所得.事实上,因气流稳恒,11A B 气体流出喷口时将再现22A B 气体状态.对质量1122m V V ρρ∆=∆=∆的气体,利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mp V RT μ∆∆=(2)和绝热过程方程 ()()1122V V VVc R c R c c p V p V ++∆=∆, (3)可得2211V R c Rp T T p +⎛⎫= ⎪⎝⎭.(4)再通过能量守恒求气体的喷射速率2v .由(1)式及V S t ∆=∆v ,可得2v v 22111S S ρρ=,(5)再利用(1)、(3)式,知221v v v Rc c V V p p S S S S +⎪⎪⎭⎫⎝⎛==12121122ρρ,因12S S <<, 12p p <<,故21v v <<.(6)整个体系经t ∆时间的总能量(包括宏观流动机械能与微观热运动内能)增量E ∆为22A B 部分与11A B 部分的能量差.由于重力势能变化可忽略,在理想气体近似下并考虑到(6)式,有()1221T T c m m E V -∆+∆=∆μ22v . (7)体系移动过程中,外界做的总功为1122W p V p V =∆-∆.(8)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绝热过程满足 E W ∆=,(9)得()⎥⎥⎥⎦⎤⎢⎢⎢⎣⎡⎪⎪⎭⎫ ⎝⎛-+=+R c RV V p p T R c 12112μ2v , (10)其中利用了(2)、(4)两式.评分标准:本题20分.(2)式1分,(3)式2分,(4)式3分,(6)式1分,(7)式6分,(8)式4分,(9)式1分,(10)式2分.五、 参考解答:旋转抛物面对平行于对称轴的光线严格聚焦,此抛物凹面镜的焦距为22g f ω=. (1)由(1)式,旋转抛物面方程可表示为24r z f=. (2)停转后液面水平静止.由液体不可压缩性,知液面上升.以下求抛物液面最低点上升的高度.抛物液面最低点以上的水银,在半径R 、高2R f 的圆柱形中占据体积为M 的部分,即附图中左图阴影部分绕轴线旋转所得的回转体;其余体积为V 的部分无水银.体M 在高度z 处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利用抛物面方程,得z 处圆环面积()()()222ππ4M S z R r R fz =-=-.(3)将体V 倒置,得附图中右图阴影部分绕轴线旋转所得的回转体Λ,相应抛物面方程变为224R r z f-=, (4)其高度z 处的水平截面为圆面,面积为 ()()()22ππ4M S z r R fz S z Λ==-=.(5)由此可知221π24R M V RfΛ===, (6)即停转后抛物液面最低点上升22π8M R h R f==.(7)因抛物镜在其轴线附近的一块小面积可视为凹球面镜,抛物镜的焦点就是球面镜的焦点,故可用球面镜的公式来处理问题.两次观察所见到的眼睛的像分别经凹面镜与平面镜反射而成,而先后看到的像的大小、正倒无变化,这就要求两像对眼睛所张的视角相同.设眼长为0y .凹面镜成像时,物距u 即所求距离,像距v 与像长y 分别为f-u fuv =, (8)00y uf f y y -=-=u v . (9)平面镜成像时,由于抛物液面最低点上升,物距为28R u u h u f'=-=-, (10)像距v '与像长y '分别为 u -v '=', (11)00y y y =''-='u v .(12)两像视角相同要求 v -u v '''=-y u y , (13)即2211224u u f u R f=--, (14)此处利用了(8)—(12)诸式.由(14)式可解得所求距离2R u =. (15)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1分,(7)式4分,(8)、(9)式各2分,(10) 、(11)、 (12)式各1分,(13)式6分,(15)式2分.六、 参考解答:1.先求两惯性系中光子速度方向的变换关系.根据光速不变原理,两系中光速的大小都是c .以θ和θ'分别表示光子速度方向在S 和S '系中与x 和x '轴的夹角,则光速的x 分量为 cos x u c θ=, (1)cos x u c θ''=.(2)再利用相对论速度变换关系,得cos cos 1os c cθθθ'+='+v cv .(3)S '系中光源各向同性辐射,表明有一半辐射分布于0π2θ'≤≤的方向角范围内,S 系中,此范围对应0θα≤≤.由上式求得cos2arccosarccos 1cos 2παπ+==+vv c v c c . (4)可以看出,光源的速度v 越大,圆锥的顶角越小.2.S '系中,质点静止,在t '∆时间内辐射光子的能量来自质点静能的减少,即20P t m c '∆=∆,(5)式中0m ∆为t '∆时间内质点减少的质量.S 系中,质点以速度v 匀速运动,由于辐射,其动质量减少m ∆,故动量与能量亦减少.转化为光子的总动量为v m p ∆=∆,即201cm p 2v -v ∆=∆; (6)转化为光子的总能量为2E mc ∆=∆,即2201cc m E 2v -∆=∆. (7)S '系中光源静止,测得的辐射时间t '∆为本征时,在S 系中膨胀为21ct t 2v -'∆=∆, (8)由以上各式可得在S 系中单位时间内辐射的全部光子的总动量与总能量分别为 p t ∆=∆2vP c , (9)EP t∆=∆. (10)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小问7分.(3)式4分,(4)式3分.第2小问13分.(5)、 (6) 、(7)式各2分,(8)式3分,(9) 、(10) 式各2分. 七、 参考解答:1.光子与反射镜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表现为E c MV E c MV ''+=-+,(1)2222E MV E MV ''+=+.(2)其中V '为碰撞后反射镜的速度.从上两式消去V ',得21EE E V c'+=≈+.(3)11V cE EV c -'=+(4)当1V c <<时,111V c V c≈-+,可得()c V E E 21-='.(5)2.考察时刻t 位于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截面A 左侧的长为光在1s 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c ⨯1s 、底面积为单位面积柱体内的光子,如图1所示.经过1s 时间,它们全部通过所考察的截面.若单位体积中的光子数为n ,根据光强的定义,入射光的强度ncE =Φ (6) 若A 处固定一反射镜,则柱体的底面S 2处的光子在时刻t 到达位于A 处的反射镜便立即被反射,以光速c 向左移动;当柱体的底面S 1在t+1s 到达A 处被反射镜反射时,这柱体的底面S 2已到达A 左边距离A 为c ⨯1s 处,所有反射光的光子仍分布在长为c ⨯1s 、截面积为单位面积的柱体内,所以反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相等.如果反射镜不固定,而是以恒定的速度V 向右移动,则在时刻t+1s 柱体的底面S 1到达A 处时,反射镜已移到A 右边距离为V ⨯1s 的N 处,这时底面S 2移到A 左侧离A 的距离为c ⨯1s 处,如图2中a 所示.设再经过时间t ∆,S 1与镜面相遇,但这时镜面己来到N '处,因为在t ∆时间内,镜面又移过了一段距离t V ∆,即在时刻s 1t t ∆++,底面S 1才到达反射镜被反射.亦即原在S 1处的光子须多行进cΔt 的距离才能被反射.因此()1s c t t V ∆∆=+ 得Vc Vt -=∆ (7) 而这时,底面S 2又向左移了一段距离t c ∆.这样反射光的光子将分布在长为12c s c t ⨯+∆的柱体内.因反射不改变光子总数,设n '为反射光单位体积中的光子数,有AS 1S 2图1S ’V c V c cn V c cV c n nc -+'=⎪⎭⎫⎝⎛-+'=2故有Vc Vc n n +-='. (8)根据光强度的定义,反射光的强度n cE Φ'''=. (9) 由(4)、(8)、(9)各式得2c V c V ΦΦ-⎛⎫'= ⎪+⎝⎭. (10)注意到c V <<有41V cΦΦ⎛⎫'=- ⎪⎝⎭. (11) 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小问9分. (1)、(2)式各2分,(4)或(5)式5分.第2小问11分.(8)式5分,(9)式3分,(10) 或(11)式3分. 八、 参考解答:两个相距R 的惰性气体原子组成体系的能量包括以下几部分:每个原子的负电中心振动的动能,每个原子的负电中心因受各自原子核“弹性力”作用的弹性势能,一个原子的正、负电荷与另一原子的正、负电荷的静电相互作用能.以1v 和2v 分别表示两个原子的负电中心振动速度,1x 和2x 分别表示两个原子的负电中心相对各自原子核的位移,则体系的能量2222121211112222E m m kx kx U =++++v v , (1) 式中U 为静电相互作用能2C 12121111U k q R R x x R x R x ⎛⎫=+--⎪+-+-⎝⎭, (2)C k 为静电力常量.因12121x x R x x R R -⎛⎫+-=+ ⎪⎝⎭,111x R x R R ⎛⎫+=+ ⎪⎝⎭,221x R x R R ⎛⎫-=- ⎪⎝⎭,利用()1211x x x -+≈-+,可将(2)式化为2C 1232k q x x U R=-, (3)因此体系总能量可近似表为222C 12123111122222k q x x E m kx m kx R=+++-v v 2212. (4)注意到()()22222a b a b a b ++-+=和 ()()2222a b a b ab +--=,可将(4)式改写为222222C C 1122331121122222k q k q E m k y m k y R R ⎛⎫⎛⎫=+-+++ ⎪ ⎪⎝⎭⎝⎭u u . (5)式中, ()2121v v +=u , (6) ()221v v -=2u ,(7)(112y x x =+ (8)(212y x x =-.(9)(5)式表明体系的能量相当于两个独立谐振子的能量和,而这两个振子的固有角频率分别为1ω=(10)2ω=(11)在绝对零度,零点能为()01212E ωω=+,(12)两个孤立惰性气体原子在绝对零度的能量分别表示为10E 和20E ,有 1020012E E ω==, (13)式中0ω=(14)为孤立振子的固有角频率.由此得绝对零度时,所考察的两个惰性气体原子组成的体系的能量与两个孤立惰性气体原子能量和的差为()01020E E E E ∆=-+.(15)利用()1221128x x x +≈+-,可得bb24C 321262k qEk m R∆=-.(16) 0E∆<,表明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为相互吸引.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1分,(2)式3分,(4)式3分,(10)、(11)式各4分,(12)式2分,(16)式2分,末句说明占1分.。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详细解答
第26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理论部分及标准答案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某光滑曲面由曲线()y f x =绕竖直y 轴旋转一周形成,一自然半径为a 、质量为m 、劲度系数为k 的弹性圆环置于该曲面之上,能水平静止于任意高度,则曲线方程为 。
参考答案:222()y C x a mgπ=--(C 为任意常数)。
2.如图所示的电阻框架为四维空间中的超立方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模型(可视为内外两个立方体框架,对应顶点互相连接起来),若该结构中每条棱均由电阻R 的材料构成,则AB 节点间的等效电阻为 。
参考答案:712R 3.某种蜜蜂的眼睛能够看到平均波长为500nm 的光,它是由5000个小眼构成的复眼,小眼一个个密集排放在眼睛的整个表面上,小眼构造很精巧,顶部有一个透光的圆形集光装置,叫角膜镜;下面连着圆锥形的透明晶体,使得外部入射的光线汇聚到圆锥顶点连接的感光细胞上(入射进入一个小眼的光线不会透过锥壁进入其他小眼),从而造成一个“影像点”(像素);所有小眼的影像点就拼成了一个完整的像。
若将复眼看作球面圆锥,球面半径1.5r mm =,则蜜蜂小眼角膜镜的最佳直径d 约为(请给出两位有效数字) 。
参考答案:30m μ4.开路电压0U 与短路电流SC I 是半导体p-n 结光电池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试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式:0U = ,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分别为 。
参考答案:0ln 1SCS I kT U e I ⎛⎫=+ ⎪⎝⎭,式中e 为电子电量的绝对值,k 为波尔兹曼常量,T 为绝对温度,S I 为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第1、2题每题填对均得5分,第3题只要答案在27-30m μ之间即得5分,否则0分。
第4题第一空格占4分,第二空格占1分。
二、(15分)天体或微观系统的运动可借助计算机动态模拟软件直观显示。
这涉及几何尺寸的按比例缩放。
为使显示的运动对缩放后的系统而言是实际可发生的,运动时间也应缩放。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填空(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有人设想了一种静电场:电场的方向都垂直于纸面并指向纸里,电场强度的大小自左向右逐渐增大,如图所示。
这种分布的静电场是否可能存在?试述理由。
2.海尔-波普彗星轨道是长轴非常大的椭圆,近日点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0.914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地日间的平均距离),则其近日点速率的上限与地球公转(轨道可视为圆周)速率之比约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
3.用测电笔接触市电相线,即使赤脚站在地上也不会触电,原因是 ;另一方面,即使穿绝缘性能良好的电工鞋操作,测电笔仍会发亮,原因是 。
4.在图示的复杂网络中,所有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 0,所有电阻器的电阻值均为R 0,所有电容器的电容均为C 0,则图示电容器A 极板上的电荷量为 。
5.如图,给静止在水平粗糙地面上的木块一初速度,使之开始运动。
一学生利用角动量定理来考察此木块以后的运动过程:“把参考点设于如图所示的地面上一点O ,此时摩擦力f 的力矩为0,从而地面木块的角动量将守恒,这样木块将不减速而作匀速运动。
”请指出上述推理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解释: 。
二、(20分)图示正方形轻质刚性水平桌面由四条完全相同的轻质细桌腿1、2、3、4支撑于桌角A 、B 、C 、D 处,桌腿竖直立在水平粗糙刚性地面上。
已知桌腿受力后将产生弹性微小形变。
现于桌面中心点O 至角A 的连线OA 上某点P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令c OAOP ,求桌面对桌腿1的压力F 1。
三、(15分)1.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与一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相连组成一体系,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墙面相连,小球做一维自由振动。
试问在一沿此弹簧长度方向以速度u 作匀速运动的参考系里观察,此体系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说明理由。
A。
2.若不考虑太阳和其他星体的作用,则地球-月球系统可看成孤立系统。
若把地球和月球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月心-地心间的距离为R ,万有引力恒量为G 。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详细解答
第26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理论部分及标准答案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某光滑曲面由曲线()y f x =绕竖直y 轴旋转一周形成,一自然半径为a 、质量为m 、劲度系数为k 的弹性圆环置于该曲面之上,能水平静止于任意高度,则曲线方程为 。
参考答案:222()y C x a mgπ=--(C 为任意常数)。
2.如图所示的电阻框架为四维空间中的超立方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模型(可视为内外两个立方体框架,对应顶点互相连接起来),若该结构中每条棱均由电阻R 的材料构成,则AB 节点间的等效电阻为 。
参考答案:712R 3.某种蜜蜂的眼睛能够看到平均波长为500nm 的光,它是由5000个小眼构成的复眼,小眼一个个密集排放在眼睛的整个表面上,小眼构造很精巧,顶部有一个透光的圆形集光装置,叫角膜镜;下面连着圆锥形的透明晶体,使得外部入射的光线汇聚到圆锥顶点连接的感光细胞上(入射进入一个小眼的光线不会透过锥壁进入其他小眼),从而造成一个“影像点”(像素);所有小眼的影像点就拼成了一个完整的像。
若将复眼看作球面圆锥,球面半径1.5r mm =,则蜜蜂小眼角膜镜的最佳直径d 约为(请给出两位有效数字) 。
参考答案:30m μ4.开路电压0U 与短路电流SC I 是半导体p-n 结光电池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试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式:0U = ,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分别为 。
参考答案:0ln 1SCS I kT U e I ⎛⎫=+ ⎪⎝⎭,式中e 为电子电量的绝对值,k 为波尔兹曼常量,T 为绝对温度,S I 为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第1、2题每题填对均得5分,第3题只要答案在27-30m μ之间即得5分,否则0分。
第4题第一空格占4分,第二空格占1分。
二、(15分)天体或微观系统的运动可借助计算机动态模拟软件直观显示。
这涉及几何尺寸的按比例缩放。
为使显示的运动对缩放后的系统而言是实际可发生的,运动时间也应缩放。
2009年第26届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 3 页 共 15 页
第 4 页 共 15 页
第 26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问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按各小题的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分. 1. 答案与评分标淮: 这种分布的静电场不可能存在.因为静电场是保守场, 电荷沿任意闭合路径一周电场力 做的功等于 0, 但在这种电场中, 电荷可以沿某一闭合路径移动一周而电场力做功不为 0. (5 分) 2.答案与评分标淮: 1.5. (5 分) 3.答案与评分标淮: 测电笔内阻很大,通过与之串联的人体上的电流(或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在安全范围 内; (2 分) 市电为交流电,而电工鞋相当于一电容器,串联在电路中仍允许交流电通过. (3 分) 4.答案与评分标淮:
当c
1 时, F3 0 . F3 0 ,表示腿 3 无形变; F3 0 ,表示腿 3 受到桌面的作用力为 2
2c 1 F, 4 1 2c F3 F, 4 F1
\* MERGEFORMAT (5) \* MERGEFORMAT (6)
拉力,这是不可能的,故应视 F3 0 .此时式(3)式仍成立.由式,可得
5.如图,给静止在水平粗糙地面上的木块一初速度,使之开始运动。一学生利用角动 量定理来考察此木块以后的运动过程: “把参考点设于如图所示的地面上一点 O,此时摩擦 力 f 的力矩为 0,从而地面木块的角动量将守恒,这样木块将不减速而作匀速运动。 ”请指 出上述推理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解释。
二、 (20 分)
2 2 r ,式中ω为旋转角 2g
htt p:// hfwq .cers
速度,g 为重力加速度(当代已使用大面积的此类旋转水银液面作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有
G
由(1)、(2)、(3)三式,得
Mm fm mam . 2 R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m G
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地球.
M m , R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以月心为参考系来求地球的加速度.月心系也是非惯性系,设月球相对惯性系的加速度的大
小为 am ,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
2g
r 2 ,式中 ω 为旋转角速
度,g 为重力加速度(当代已使用大面积的此类旋转水银液面作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 观察者的眼睛位于抛物面最低点正上方某处,保持位置不变,然后使容器停转,待液面静止 后,发现与稳定旋转时相比,看到的眼睛的像的大小、正倒都无变化。求人眼位置至稳定旋 转水银面最低点的距离。
。 2.若不考虑太阳和其他星体的作用,则地球-月球系统可看成孤立系统。若把地球和月球都 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月心-地心间的距离为 R,万有引 力恒量为 G。学生甲以地心为参考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到月球相对于
M ;学生乙以月心为参考系,同样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万 R2 m 有引力定律,得到地球相对于月心参考系的加速度为 ae G 2 。这二位学生求出的地-月 R
2 E0 C0 . (5 分)
5.答案与评分标淮: 该学生未考虑竖直方向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力矩.仅根据摩擦力的力矩为零便推出木 块的角动量应守恒,这样推理本身就不正确.事实上,此时支持力合力的作用线在重力作用 线的右侧,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矩不为 0,木块的角动量不守恒,与木块作减速运动不矛 盾. (5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 参考解答: 设桌面对四条腿的作用力皆为压力,分别为 F1 、 F2 、 F3 、 F4 .因轻质刚性的桌面处在平 衡状态,可推得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附详细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答辩(最新整理)
在绝对零度时上述两个有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惰性气体原子构成的体系的能量,与两个相 距足够远的(可视为孤立的、没有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惰性气体原子的能量差,并从结 果判定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是吸引还是排斥。可利用当|x|<<1 时的近似式(1+x)1/2≈1+x/2-x2/8, (1+x)-1≈1-x+x2。
的电阻值均为 R0,所有电容器的电
容均为 C0,则图示电容器 A 极板上 A
的电荷量为
。
5.如图,给静止在水平粗糙地
面上的木块一初速度,使之开始运动。一学生利用角动量定理来考察此木块以后的运动过
程:“把参考点设于如图所示的地面上一点 O,此时摩擦
力 f 的力矩为 0,从而地面木块的角动量将守恒,这样木块 O
f
v
将不减速而作匀速运动。”请指出上述推理的错误,并给出
正确的解释:
。
第 1 页 共 17 页
二、(20 分)图示正方形轻质刚性水平桌面由四条完 全相同的轻质细桌腿 1、2、3、4 支撑于桌角 A、B、C、D 处,桌腿竖直立在水平粗糙刚性地面上。已知桌腿受力 C 后将产生弹性微小形变。现于桌面中心点 O 至角 A 的连
F
B
A
O P
D
2
1
线 OA 上某点 P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F,令 OP c ,求
3
4
OA
桌面对桌腿 1 的压力 F1。
三、(15 分) 1.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与一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相连组成一体系,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墙面相连,小球做一维自由振动。试问在一沿此弹簧长度方向以速度 u 作匀速运动的参考系里观察,此体系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说明理由。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 2 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本卷共九题,满分160 分.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必需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可以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一定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需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解的过程.一、(15 分)蛇形摆是一个用于演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仪器(见图).若位于同一高度并等间距地排成一条直悬挂点在不一样的高度上,摆长挨次减示单摆周干个摆球线,它们的小.设重力加快度 g=9.80 m/s2,1.试设计一个包括十个单摆的蛇形摆(即求出每个摆的摆长),要求知足: (a )每个摆的摆长不小于0.450m,不大于1.00m;(b )初始时将所有摆球由均衡点沿x 轴正方向挪动同样的一个小位移xo(xo<<0.45m) ,而后同时开释,经过40s 后,所有的摆可以同时回到初始状态.2.在上述情况中,从所有的摆球开始摇动起,到它们的速率初次所有为零所经过的时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 分)距离我们为L 处有一恒星,其质量为M,观察发现其地点呈周期性摇动,周期为 T,摇动范围的最大张角为△θ.假定该星体的周期性摇动是因为有一颗环绕它作圆周运动的行星惹起的,试给出这颗行星的质量m所知足的方程.若 L=10 光年, T=10 年,△θ=3 毫角秒, M=Ms(Ms为太阳质量),则此行星的质量和它运动的轨道半径 r 各为多少?分别用太阳质量 Ms和国际单位 AU(均匀日地距离)作为单位,只保存一位有效数字.已知 1 毫角秒 =角秒, 1 角秒 =度, 1AU=1.5×108km,光速 c=3.0 ×105km/s.三、(22 分)如图,一质量均匀散布的刚性螺旋环质量为m,半径为 R,螺距 H=πR,可绕竖直的对称轴 OO′,无摩擦地转动,连结螺旋环与转轴的两支撑杆的质量可忽视不计.一质量也为 m的小球穿在螺旋环上并可沿螺旋环无摩擦地滑动 , 第一扶住小球使其静止于螺旋环上的某一点 A,这时螺旋环也处于静止状态.而后松开小球,让小球沿螺旋环下滑,螺旋环便绕转轴 OO′,转动.求当小球下滑到离其初始地点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 h 时,螺旋环转动的角速度和小球对螺旋环作使劲的大小.四、(12 分)以下图,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0 )的粒子作角速度为ω、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 一长直细导线位于圆周所在的平面内,离圆心的距离为d(d>R) ,在导线上通有随时间变化的电流I,t=0时辰,粒子速度的方向与导线平行,离导线的距离为d+R.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电流i, 的磁场对粒子的作用力,试求出电流i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考虑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感生电场及重力的影响.长直导线电流产生的磁感觉强度表示式中的比率系数k 已知.五、(20 分)以下图,两个固定的均匀带电球面,分别为 +Q和-Q(Q>0),半径分别为 R和 R/2,小球面与于 C 点,两球面球心 O和 O’的连线 MN沿竖直方在 MN 交点 B、0 和 C处各开有足够小的孔因小孔损失的电荷有一质量为 m,带电荷为 q(q>0 的质点自 MN线上离 B 所带电荷量大球面内切与两球面的量忽视不计,点距离为 R的 A点竖直上抛。
上海市第26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 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32.110⨯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 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A.红外线B.紫外线C.X 射线D.绿色光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
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色音调 B.音色响度 C.音调响度 D.音色音调响度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
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A.“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B.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C.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D.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眼防护服流过5.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D.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6.如图所示,一根轻杆长为,::1A B L A B m m ==两端固定、两球,,放置在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在图示位置平衡,A 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碗固定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可绕O 点转动,现对长木板的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其逆时针缓慢转动,在A、B两球均未脱离碗的过程中,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保持不变7.如图电路,a b c、、分别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电表都是理想的,则下列各组电表示数中可能实现的是()A.a的示数为1安培,b的示数为2伏特,c的示数为0.5安培B.a的示数为2伏特,b的示数为1安培,c的示数为0.5安培C.a的示数为0.5安培,b的示数为1安培,c的示数为2伏特D.a的示数为2伏特,b的示数为0.5安培,c的示数为1安培8.因为地震,造成了很多堰塞湖,假设有一块立方体石块堵住了水的去路,设水的密度为ρ,石块的质量为m,石块的左右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宽度为b,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若能推倒石块,则石块的宽度b 应该满足的条件是()A.49abmρ< B.42abmρ< C.43abmρ< D.44abmρ<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9.交通运输中用“客运效率”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效能,即客运效率=人数×路程/消耗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填空(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有人设想了一种静电场:电场的方向都垂直于纸面并指向纸里,电场强度的大小自左向右逐渐增大,如图所示。
这种分布的静电场是否可能存在?试述理由。
2.海尔-波普彗星轨道是长轴非常大的椭圆,近日点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0.914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地日间的平均距离),则其近日点速率的上限与地球公转(轨道可视为圆周)速率之比约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
3.用测电笔接触市电相线,即使赤脚站在地上也不会触电,原因是 ;另一方面,即使穿绝缘性能良好的电工鞋操作,测电笔仍会发亮,原因是 。
4.在图示的复杂网络中,所有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 0,所有电阻器的电阻值均为R 0,所有电容器的电容均为C 0,则图示电容器A 极板上的电荷量为 。
5.如图,给静止在水平粗糙地面上的木块一初速度,使之开始运动。
一学生利用角动量定理来考察此木块以后的运动过程:“把参考点设于如图所示的地面上一点O ,此时摩擦力f 的力矩为0,从而地面木块的角动量将守恒,这样木块将不减速而作匀速运动。
”请指出上述推理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解释:。
二、(20分)图示正方形轻质刚性水平桌面由四条完全相同的轻质细桌腿1、2、3、4支撑于桌角A 、B 、C 、D 处,桌腿竖直立在水平粗糙刚性地面上。
已知桌腿受力后将产生弹性微小形变。
现于桌面中心点O 至角A 的连线OA 上某点P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令c OAOP,求桌面对桌腿1的压力F 1。
三、(15分)1.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与一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相连组成一体系,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墙面相连,小球做一维自由振动。
试问在一沿此弹簧长度方向以速度u 作匀速运动的参考系里观察,此体系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说明理由。
2.若不考虑太阳和其他星体的作用,则地球-月球系统可看成孤立系统。
若把地球和月球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月心-地心间的距离为R ,万有引力恒量为G 。
学生甲以地心为参考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到月球相对于地心参考系的加速度为2RMGa m =;学生乙以月心为参考系,同样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到地球相对于月心参考系的加速度为2RmGa e =。
这二位学生求出的地-月间的相对加速度明显矛盾,请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分别以地心参考系(以地心速度作平动的参考系)和月心参考系(以月心速度作平动的参考系)求出正确结果。
四、(20分)火箭通过高速喷射燃气产生推力。
设温度T 1、压强p 1的炽热高压气体在燃烧室内源源不断生成,并通过管道由狭窄的喷气口排入气压p 2的环境。
假设燃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质量为μ,每摩尔燃气的内能为u =c V T (c V 是常量,T 为燃气的绝对温度)。
在快速流动过程中,对管道内任意处的两个非常靠近的横截面间的气体,可以认为它与周围没有热交换,但其内部则达到平衡状态,且有均匀的压强p 、温度T 和密度ρ,它们的数值随着流动而不断变化,并满足绝热方程C pV VV c Rc =+(恒量),式中R 为普适气体常量,求喷气口处气体的温度与相对火箭的喷射速率。
五、(20分)内半径为R 的直立圆柱器皿内盛水银,绕圆柱轴线匀速旋转(水银不溢,皿底不露),稳定后的液面为旋转抛物面。
若取坐标原点在抛物面的最低点,纵坐标轴z 与圆柱器皿的轴线重合,横坐标轴r 与z 轴垂直,则液面的方程为222r gz ω=,式中ω为旋转角速度,g 为重力加速度(当代已使用大面积的此类旋转水银液面作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观察者的眼睛位于抛物面最低点正上方某处,保持位置不变,然后使容器停转,待液面静止后,发现与稳定旋转时相比,看到的眼睛的像的大小、正倒都无变化。
求人眼位置至稳定旋转水银面最低点的距离。
六、(20分)两惯性系S′与S 初始时刻完全重合,前者相对后者沿z 轴正向以速度v 高速运动。
作为光源的自由质点静止于S ′系中,以恒定功率P 向四周辐射(各向同性)光子。
在S 系中观察,辐射偏向于光源前部(即所谓的前灯效应)。
1.在S 系中观察,S′系中向前的那一半辐射将集中于光源前部以x 轴为轴线的圆锥内。
求该圆锥的半顶角α。
已知相对论速度变换关系为2/1c v u v u u xx x '++'=式中u x 与u x ′分别为S 与S′系中测得的速度x 分量,c 为光速。
2.求S 系中测得的单位时间内光源辐射的全部光子的总动量与总能量。
七、(20分)1.设想光子能量为E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质量为M 、以速度V 沿光入射方向运动的理想反射镜(无吸收)上,试用光子与镜子碰撞的观点确定反射光的光子能量E ′。
可取以下近似:12<<<<c VMc E ,其中c 为光速。
2.若在上述问题中单色光的强度为Φ,试求反射光的强度Φ′(可以近似认为光子撞击镜子后,镜子的速度仍为V )。
光的强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光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光子的能量。
八、(20分)惰性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在自由原子情形下,其电子电荷分布是球对称的。
负电荷中心与原子核重合。
但如两个原子接近,则彼此能因静电作用产生极化(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而导致有相互作用力,这称为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
下面我们采用一种简化模型来研究此问题。
当负电中心与原子核不重合时,若以x 表示负电中心相对正电荷(原子核)的位移,当x 为正时,负电中心在正电荷的右侧,当x 为负时,负电中心在正电荷的左侧,如图1所示。
这时,原子核的正电荷对荷外负电荷的作用力f 相当于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的弹性力,即f =-kx ,力的方向指向原子核,核外负电荷的质量全部集中在负电中心,此原子可用一弹簧振子来模拟。
今有两个相同的惰性气体原子,它们的原子核固定,相距为R ,原子核正电荷的电荷量为q ,核外负电荷的质量为m 。
因原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负电中心相对各自原子核的位移分别为x 1和x 2,且|x 1|和|x 2|都远小于R ,如图2所示。
此时每个原子的负电荷除受到自己核的正电荷作用外,还受到另一原子的正、负电荷的作用。
众所周知,孤立谐振子的能量E =mv 2/2+kx 2/2是守恒的,式中v 为质量m 的振子运动的速度,x 为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量子力学证明,在绝对零度时,谐振子的能量为hω/2,称为零点振动能,π2/h = ,h 为普朗克常量,m k /=ω为振子的固有角频率。
试计算在绝对零度时上述两个有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惰性气体原子构成的体系的能量,与两个相距足够远的(可视为孤立的、没有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惰性气体原子的能量差,并从结果判定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是吸引还是排斥。
可利用当|x |<<1时的近似式(1+x )1/2≈1+x /2-x 2/8,(1+x )-1≈1-x +x 2。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一、填空(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按各小题的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分. 1. 答案与评分标淮:这种分布的静电场不可能存在.因为静电场是保守场,电荷沿任意闭合路径一周电场力做的功等于0,但在这种电场中,电荷可以沿某一闭合路径移动一周而电场力做功不为0.(5分)2.答案与评分标淮: 1.5.(5分)3.答案与评分标淮:测电笔内阻很大,通过与之串联的人体上的电流(或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在安全范围内;(2分) 市电为交流电,而电工鞋相当于一电容器,串联在电路中仍允许交流电通过.(3分) 4.答案与评分标淮:002C E .(5分)5.答案与评分标淮:该学生未考虑竖直方向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力矩.仅根据摩擦力的力矩为零便推出木块的角动量应守恒,这样推理本身就不正确.事实上,此时支持力合力的作用线在重力作用线的右侧,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矩不为0,木块的角动量不守恒,与木块作减速运动不矛盾.(5分)二、 参考解答:设桌面对四条腿的作用力皆为压力,分别为1F 、2F 、3F 、4F .因轻质刚性的桌面处在平衡状态,可推得1234F F F F F +++=. (1)由于对称性,24F F =.(2)考察对桌面对角线BD 的力矩,由力矩平衡条件可得13F cF F =+.(3)根据题意, 10≤≤c ,c =0对应于力F 的作用点在O 点,c =1对应于F 作用点在A 点.设桌腿的劲度系数为k , 在力F 的作用下,腿1的形变为1F k ,腿2和4的形变均为2F k ,腿3的形变为3F k .依题意,桌面上四个角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满足13212F F F k k k⎛⎫+=⎪⎝⎭, 即1322F F F +=.(4)由(1)、(2)、(3)、(4)式,可得 1214c F F +=, (5) 3124c F F -=,(6)当12c ≥时,03≤F .30F =,表示腿3无形变;30F <,表示腿3受到桌面的作用力为拉力,这是不可能的,故应视30F =.此时(2)式(3)式仍成立.由(3)式,可得1F cF =.(7)综合以上讨论得F c F 4121+=, 102c ≤≤ . (8)cF F =1 , 121≤≤c . (9)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1分,(2)式1分,(3)式2分,(4)式7分,得到由(8)式表示的结果得4分,得到由(9)式表示的结果得5分.三、 参考解答:1.否.原因是墙壁对于该体系而言是外界,墙壁对弹簧有作用力,在运动参考系里此力的作用点有位移,因而要对体系做功,从而会改变这一体系的机械能.2.因地球受月球的引力作用,月球受地球的引力作用,它们相对惯性系都有加速度,故它们都不是惯性参考系.相对非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如果要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必须引入相应的惯性力;而这两位学生又都未引入惯性力,所以他们得到的结果原则上都是错误的.以地心为参考系来求月球的加速度.地心系是非惯性系,设地球相对惯性系的加速度的大小为e a *,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e 2Mm GMa R*=, (1)加速度的方向指向月球.相对地心参考系,月球受到惯性力作用,其大小m e f ma **=,(2)方向指向地球,与月球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方向相同.若月球相对地心系的加速度为m a ,则有m m 2Mm Gf ma R*+=. (3)由(1)、(2)、(3)三式,得m 2M ma GR +=, (4)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地球.以月心为参考系来求地球的加速度.月心系也是非惯性系,设月球相对惯性系的加速度的大小为m a *,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m2Mm Gma R*=, (5)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地球.相对月心参考系,地球受到惯性力作用,惯性力的大小m M f Ma **=,(6)方向指向月球,与地球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方向相同.若地球相对月心系的加速度为e a ,则有e e 2MmGf Ma R *+=. (7)由(5)、(6)、(7)三式得e 2M ma GR +=, (8)加速度的方向指向月球. (4)式与(8)式表明,地球相对月心系的加速度e a 与月球相对地心系的加速度m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运动的相对性一致.评分标准:本题15分. 第1小问5分.第2小问10分.指出不正确并说明理由,占2分;(1)至(8)式,每式1分. 四、 参考解答:于火箭燃烧室出口处与喷气口各取截面1A 与2A ,它们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由题意,21S S >>,以其间管道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设经过很短时间t ∆,这部分气体流至截面1B 与2B 之间,11A B 间、22A B 间的微小体积分别为1V ∆、2V ∆,两处气体密度为1ρ、2ρ,流速为1v 、2v .气流达到稳恒时,内部一切物理量分布只依赖于位置,与时间无关.由此可知,尽管12B A 间气体更换,但总的质量与能量不变.先按绝热近似求喷气口的气体温度2T .质量守恒给出1122V V ρρ∆=∆,(1)即22A B 气体可视为由11A B 气体绝热移动所得.事实上,因气流稳恒,11A B 气体流出喷口时将再现22A B气体状态.对质量1122m V V ρρ∆=∆=∆的气体,利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mp V RT μ∆∆=(2)和绝热过程方程 ()()1122V V VVc R c R c c p V p V ++∆=∆, (3)可得2211V R c Rp T T p +⎛⎫= ⎪⎝⎭.(4)再通过能量守恒求气体的喷射速率2v .由(1)式及V S t ∆=∆v ,可得2v v 22111S S ρρ=,(5)再利用(1)、(3)式,知221v v v Rc c V V p p S S S S +⎪⎪⎭⎫⎝⎛==12121122ρρ,因12S S <<, 12p p <<,故21v v <<.(6)整个体系经t ∆时间的总能量(包括宏观流动机械能与微观热运动内能)增量E ∆为22A B 部分与11A B 部分的能量差.由于重力势能变化可忽略,在理想气体近似下并考虑到(6)式,有()1221T T c m m E V -∆+∆=∆μ22v . (7)体系移动过程中,外界做的总功为1122W p V p V =∆-∆.(8)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绝热过程满足 E W ∆=,(9)得()⎥⎥⎥⎦⎤⎢⎢⎢⎣⎡⎪⎪⎭⎫ ⎝⎛-+=+R c RV V p p T R c 12112μ2v , (10)其中利用了(2)、(4)两式.评分标准:本题20分.(2)式1分,(3)式2分,(4)式3分,(6)式1分,(7)式6分,(8)式4分,(9)式1分,(10)式2分.五、 参考解答:旋转抛物面对平行于对称轴的光线严格聚焦,此抛物凹面镜的焦距为22g f ω=. (1)由(1)式,旋转抛物面方程可表示为24r z f=. (2)停转后液面水平静止.由液体不可压缩性,知液面上升.以下求抛物液面最低点上升的高度.抛物液面最低点以上的水银,在半径R 、高24R f 的圆柱形中占据体积为M 的部分,即附图中左图阴影部分绕轴线旋转所得的回转体;其余体积为V 的部分无水银.体M 在高度z 处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利用抛物面方程,得z 处圆环面积()()()222ππ4M S z R r R fz =-=-.(3)将体V 倒置,得附图中右图阴影部分绕轴线旋转所得的回转体Λ,相应抛物面方程变为224R r z f-=, (4)其高度z 处的水平截面为圆面,面积为 ()()()22ππ4M S z r R fz S z Λ==-=.(5)由此可知221π24R M V RfΛ===, (6)即停转后抛物液面最低点上升22π8M R h R f==. (7)因抛物镜在其轴线附近的一块小面积可视为凹球面镜,抛物镜的焦点就是球面镜的焦点,故可用球面镜的公式来处理问题.两次观察所见到的眼睛的像分别经凹面镜与平面镜反射而成,而先后看到的像的大小、正倒无变化,这就要求两像对眼睛所张的视角相同.设眼长为0y .凹面镜成像时,物距u 即所求距离,像距v 与像长y 分别为f-u fuv =, (8)00y uf f y y -=-=u v . (9)平面镜成像时,由于抛物液面最低点上升,物距为28R u u h u f'=-=-, (10)像距v '与像长y '分别为 u -v '=', (11)00y y y =''-='u v .(12)两像视角相同要求 v -u v '''=-y u y , (13)即2211224u u f u R f=--,(14)此处利用了(8)—(12)诸式.由(14)式可解得所求距离2R u =. (15)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1分,(7)式4分,(8)、(9)式各2分,(10) 、(11)、 (12)式各1分,(13)式6分,(15)式2分.六、 参考解答:1.先求两惯性系中光子速度方向的变换关系.根据光速不变原理,两系中光速的大小都是c .以θ和θ'分别表示光子速度方向在S 和S '系中与x 和x '轴的夹角,则光速的x 分量为cos x u c θ=, (1)cos x u c θ''=.(2)再利用相对论速度变换关系,得cos cos 1os c cθθθ'+='+v cv .(3)S '系中光源各向同性辐射,表明有一半辐射分布于0π2θ'≤≤的方向角范围内,S 系中,此范围对应0θα≤≤.由上式求得cos2arccosarccos 1cos 2παπ+==+vv c v c c . (4)可以看出,光源的速度v 越大,圆锥的顶角越小.2.S '系中,质点静止,在t '∆时间内辐射光子的能量来自质点静能的减少,即20P t m c '∆=∆,(5)式中0m ∆为t '∆时间内质点减少的质量.S 系中,质点以速度v 匀速运动,由于辐射,其动质量减少m ∆,故动量与能量亦减少.转化为光子的总动量为v m p ∆=∆,即201cm p 2v -v ∆=∆; (6)转化为光子的总能量为2E mc ∆=∆,即2201cc m E 2v -∆=∆. (7)S '系中光源静止,测得的辐射时间t '∆为本征时,在S 系中膨胀为21ct t 2v -'∆=∆, (8)由以上各式可得在S 系中单位时间内辐射的全部光子的总动量与总能量分别为 p t ∆=∆2vP c , (9)EP t∆=∆. (10)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小问7分.(3)式4分,(4)式3分.第2小问13分.(5)、 (6) 、(7)式各2分,(8)式3分,(9) 、(10) 式各2分. 七、 参考解答:1.光子与反射镜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表现为 E c MV E c MV ''+=-+, (1)222E MV E MV ''+=+.(2)其中V '为碰撞后反射镜的速度.从上两式消去V ',得21EE E V c'+=≈+.(3)11V cE EV -'=+(4)当1Vc<<时,111V c V c ≈-+,可得()c V E E 21-='.(5)2.考察时刻t 位于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截面A 左侧的长为光在1s 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c ⨯1s 、底面积为单位面积柱体内的光子,如图1所示.经过1s 时间,它们全部通过所考察的截面.若单位体积中的光子数为n ,根据光强的定义,入射光的强度ncE =Φ (6)若A 处固定一反射镜,则柱体的底面S 2处的光子在时刻t 到达位于A 处的反射镜便立即被反射,以光速c 向左移动;当柱体的底面S 1在t+1s 到达A 处被反射镜反射时,这柱体的底面S 2已到达A 左边距离A 为c ⨯1s 处,所有反射光的光子仍分布在长为c ⨯1s 、截面积为单位面积的柱体内,所以反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相等.如果反射镜不固定,而是以恒定的速度V 向右移动,则在时刻t+1s 柱体的底面S 1到达A 处时,反射镜已移到A 右边距离为V ⨯1s 的N 处,这时底面S 2移到A 左侧离A 的距离为c ⨯1s 处,如图2中a 所示.设再经过时间t ∆,S 1与镜面相遇,但这时镜面己来到N '处,因为在t ∆时间内,镜面又移过了一段距离t V ∆,即在时刻s 1t t ∆++,底面S 1才到达反射镜被反射.亦即原在S 1处的光子须多行进cΔt 的距离才能被反射.因此()1s c t t V ∆∆=+ 得Vc Vt -=∆ (7) 而这时,底面S 2又向左移了一段距离t c ∆.这样反射光的光子将分布在长为12c s c t ⨯+∆的柱体内.因反射不改变光子总数,设n '为反射光单位体积中的光子数,有V c V c cn V c cV c n nc -+'=⎪⎭⎫ ⎝⎛-+'=2 故有Vc Vc n n +-='. (8)根据光强度的定义,反射光的强度n cE Φ'''=. (9) 由(4)、(8)、(9)各式得2c V c V ΦΦ-⎛⎫'= ⎪+⎝⎭. (10)注意到c V <<有41V cΦΦ⎛⎫'=- ⎪⎝⎭. (11) 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小问9分. (1)、(2)式各2分,(4)或(5)式5分.第2小问11分.(8)式5分,(9)式3分,(10) 或(11)式3分. 八、 参考解答:两个相距R 的惰性气体原子组成体系的能量包括以下几部分:每个原子的负电中心振动的动能,每个原子的负电中心因受各自原子核“弹性力”作用的弹性势能,一个原子的正、负电荷与另一原子的正、负电荷的静电相互作用能.以1v 和2v 分别表示两个原子的负电中心振动速度,1x 和2x 分别表示两个原子的负电中心相对各自原子核的位移,则体系的能量2222121211112222E m m kx kx U =++++v v , (1) 式中U 为静电相互作用能2C 12121111U k q R R x x R x R x ⎛⎫=+--⎪+-+-⎝⎭, (2)C k 为静电力常量.因12121x x R x x R R -⎛⎫+-=+ ⎪⎝⎭,111x R x R R ⎛⎫+=+ ⎪⎝⎭,221x R x R R ⎛⎫-=- ⎪⎝⎭,利用()1211x x x -+≈-+,可将(2)式化为2C 1232k q x x U R=-, (3)因此体系总能量可近似表为222C 12123111122222k q x x E m kx m kx R=+++-v v 2212. (4)注意到()()22222a b a b a b ++-+=和 ()()2222a b a b ab +--=,可将(4)式改写为222222C C 1122331121122222k q k q E m k y m k y R R ⎛⎫⎛⎫=+-+++ ⎪ ⎪⎝⎭⎝⎭u u .(5)式中, ()2121v v +=u , (6) ()221v v -=2u ,(7) (112y x x =+ (8) (212y x x =-(9)(5)式表明体系的能量相当于两个独立谐振子的能量和,而这两个振子的固有角频率分别为23C 12k k q R m ω-=, (10)23C 22k k q R mω+=. (11)在绝对零度,零点能为()01212E ωω=+,(12)两个孤立惰性气体原子在绝对零度的能量分别表示为10E 和20E ,有 1020012E E ω==, (13)式中0k mω=(14)为孤立振子的固有角频率.由此得绝对零度时,所考察的两个惰性气体原子组成的体系的能量与两个孤立惰性气体原子能量和的差为()01020E E E E ∆=-+.(15)利用()1221128x x x +≈+-,可得24C 321262k qE k m R∆=-. (16)0E ∆<,表明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为相互吸引.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1分,(2)式3分,(4)式3分,(10)、(11)式各4分, (12)式2分, (16)式2分,末句说明占1分.从群体上看,中专毕业生的劣势是阅历较少、知识层次相对不高;优势是学校专业设置大多贴近市场实际、贴近一线需要,且中专毕业生年青、肯吃苦、可塑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