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离散事件仿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建立
❖ 还可以根据系统输入信息及状态演变的确定性/不确定性, 分成确定性DEDS模型和随机性DEDS模型。
❖ 根据状态变化的量化特征,分成逻辑(定性)模型与数 量(定量)模型等。
❖ 从现有各类的DEDS模型来看,尚没有通用的、适合于各 类研究对象的模型表示形式。 从现有模型的形成过程来 看,DEDS模型的常用办法主要有 排队论方法 网络图或事件图法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法 随机过程描述法(如Markov过程和CSMP过程) 抽象代数法(如双子代数、极小代数、极大代数)
2 离散事件仿真
2.1 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模型 ❖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建模的目的,是要建立与系统模型有同
构或同态关系的能在数字机上试验的模型,模型中有对随 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函数。 ❖ 连续系统仿真建模需要通过各种算法将系统离散化,而与 连续系统不同,从描述形式来看,离散事件系统模型为直 接用于仿真创造了条件。 ❖ 为了正确的进行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建模,还需弄清楚离 散事件仿真程序的主要组成成分、流程管理及相关的概念。
• 在仿真模型中,需要一个统计计数器,统计系统中的有关变量,得 到相关的统计意义.
1.2 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建立
❖ 离散事件系统研究和仿真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系统的建模. 20世纪80年代出,Y.C. Ho教授倡导对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理论(Disctributed Event Dynamic System, DEDS)进行 研究,而后学多学者对这个问题从不同层次或用不同的数 学工具进行了描述,形成了许多的方法体系,并出现了多 种形式的DEDS模型设计方法。
❖ 离散事件的仿真技术研究,在国内是近二十多年才开始的, 受到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 术等新技术的影响而发展。
❖ 对于离散事件构成的离散事件系统或连续-离散混合系统 的研究,逐渐成为仿真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1.2 离散事件系统的基本要素
❖离散事件系统的一些基本要素包括:实体、活动、事件等. ❖ 以超市购物系统为例: [例1] 某超市西南科技大学分店,共有8个服务台供顾客结帐, 营业时间为9:00 – 22:00,顾客选购完商品到服务台结帐的 时间是随机的,而且各自独立,每位顾客接受服务的时间长短 也是随机的。描述该系统的状态,可以是:
服务台的状态:忙,闲 顾客排队等待的队长:0,1,2,…
顾客进入
顾客排队
系统
超市系统 临时实体
接受服务的顾客 服务员
永久实体
顾客离 开
a. 实体(Entity)
❖ 临时实体:只存在一段时间,由系统外部到达和进入系统。如超市系 统里的顾客,该临时实体随机到达系统,经过服务员的服务,然后离 开系统。那些已经在超市选购但并未到服务台结帐排队的不能称为该 系统的实体。
❖ 例如,考虑对象演变过程的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否有必要纳入研究范围,可以划为分:
不带时标的DEDS模型:有限状态自动机模型、Petri网 络模型、过程代数模型、时序逻辑模型等。
带时标的DEDS模型:赋时Petri网络模型、TIM/RTIL模 型、双子代数模型、排队网络模型、Markov链模型与 CSMP模型等。
时间步长法:
在进行系统仿真的同时,可以把整个仿真过程分成许多相等的时间间隔, 时间步长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问题分别取秒、分、小时等,程序中按此 步长前进的时钟就是仿真时钟。
相互关系
相互关系规定了系统中不同变量的相互关联,指影响系统变化的各实 体、变量和参数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作用关系。 相互关系大部分反映在 各成分的活动之中,而活动又由事件所引发,所以弄清事件、活动的 关系是系统描述中极为重要的。
例如,船闸运行系统中的事件:船只到达、船闸开始服务、船闸结束服务、船只 离开。活动有:排队活动、过闸服务等。按仿真目的表示出这些事件发生的顺序、 活动持续过程,以便描述出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进一步画出系统的流程 图和网络图。
❖ 进程是由若干个事件和若干个活动组成,它描述了事 件及活动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及时序关系。
[例2] 在一个有较大水位落差河段上的船闸运行系统,从上游 新来的船只到达船闸时,进行排队,排到时,船闸打开,船只 过闸,最后船只离开船闸。 该系统的实体、事件、活动和进 程,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体:船只为临时实体,船闸为永久实体.
c. 活动(Activity)
❖ 离散事件中的活动,通常用于表示两个可以区分的事件之间的过程, 是实体在两个事件之间保持某一个状态的持续过程。 它标志着系统 状态之间的转移。
❖ “排队活动”标志着排队队长发生变化,“接受服务活动”使队长 变化或服务员由“忙”到“闲”。
d. 进程(Process)
❖ “事件”是在离散时刻随机发生的,利用仿真技术进 行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它们的动态运行规律,从而帮 助人们做出决定,比如是否需要增加新的市场和银行, 合理的调度车辆和安排工序。
1.离散事件系统与模型
连续系统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区别 ❖ 在连续系统数字仿真中,时间通常被分割成均等或非
均等的时间间隔,并以一个基本的时间间隔计时。 ❖ 而离散事件仿真通常是面对事件的,时间指针不是固
定增值推进,而是由事件的推动而随机递进。 ❖ 连续系统仿真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是由表征系统变
量之间的关系的方程来描述的,仿真的结果表现为系 统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历程。 ❖ 离散事件仿真中,系统变量是反映系统各部分相互作 用的一些事件,而系统模型则是反映这些事件的集合, 仿真结果是表现为这些事件的事件历程。
第5讲 离散事件仿真基础
2020年5月17日
概述
❖ 离散事件系统受事件驱动,系统的迁移发生在一系列离散事 件点上,系统状态是跳跃式变化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离 散的,与连续系统在性质上完全不同。比如:生产调度管理、 库存系统、计算机通讯网络等。
❖ 离散事件系统往往是随机的,具有复杂的变化关系,难于用 常规的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方程模型来描述,一般只能用 流程图或网络图来描述,如果应用理论分析方法难于得到解 析解,甚至无法解决,仿真技术为解决这列问题提供了有效 的手段。
1.1 离散事件研究背景
❖ 离散事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对排队现象和排队网络的分析, 排队论最早有A.K. Erlang在1918年提出,在管理通信和 各类服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离散系统大量地存在与客观现实中,如交通管理系统、库 存管理系统、加工系统、能源规划、电话通信网络、人口 管理等,而排队论、网络分析、数学规划和调度排序等方 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数学方法.
f. 统计计数器(Statistic Counter)
• 离散事件的状态变量随事件的不断发生呈现出动态变化,这种变化 是随机的,所以某一次运行是随机过程的一次取样,只有在统计意 义下才有参考价值.
• 如超市系统中,顾客到达的时间具有随机性,服务员为每位顾客服 务的时间也是随机的。因此,在某一时刻,系统状态:排队队长或 服务员的忙、闲状态都是完全不确定的。 从系统分析来看,感兴趣 的是系统的平均步长,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服务员的利用率等。
❖ 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行为称为事件。“顾客到达事件”引起了系统 状态变化:服务员由“闲”变为“忙”,或排队的队长加1。事件是 在某一时间点的瞬时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系统是由事件驱动 的。事件不仅用来协调两个实体之间的同步活动,还用于各个实体 之间传递信息。
❖ 一个系统中往往有许多类事件,事件Baidu Nhomakorabea生与某一实体相联系,并可 能引起其它事件的发生。 仿真模型中必须建立事件表,记录每次发 生的事件或将要发生事件的类型、时间、相关实体属性等。
事件:船只到达事件,过闸服务开始事件,过闸服务结束 事件(船只离开事件) 活动:船只排队活动,过闸服务活动
进程:船只过闸服务进程
e. 仿真钟(Simulating Clock)
• 仿真钟用于表示仿真时间的变化,在连续系统中,仿真时 间的变化基于仿真步长的确定,可以是定步长或变步长。
• 在离散事件系统中,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事件发生时间是 随机的,因而仿真时钟的步长也是随机的。 从一个事件 发生时刻推进到另一个事件发生时刻,具有跳跃性和随机 性。
主要内容
1. 离散事件系统与模型 2. 离散事件仿真 3. 排队系统的仿真 4. Petri网络仿真
1.离散事件系统与模型
❖ 离散事件系统大量地存在于我们周围,比如: 超级市场管理系统:顾客可以做出影响系统的“事 件” 银行服务系统:顾客 公交管理系统:上下车的旅客 车间加工调度系统:等待加工的零件
2.1.2 仿真程序的流程管理:
仿真流程管理(即仿真调度)是仿真建模的核心.
(1) 仿真时钟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中时间的变化是用一个逻辑时钟的时间数来表示。 仿真时间与所有实体的活动及所有事件的调度有关系,仿真时间与真实 时间可以通过选定的时间的比例尺相关联。每一事件通过被调度事件时 间与仿真时钟相关联,当对应的物理事件发生时,这个事件时间就对应 于实际系统的真实时间。仿真时钟一般有两种推进方式:
1.3 离散事件建模的步骤
b). 正确描述系统
组成成分:
指对描述系统仿真目的有意义的实体,这些实体的行为往往是随机分 布的。 如超市系统中的顾客、服务员是系统的实体,船闸运行系统中 的船只、船闸也是系统实体。
描述变量和参数:
指系统各实体的属性。 描述变量包括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除了输入 和输出变量外,其余均为状态变量。参数可以在仿真前由用户设置或 在仿真过程中根据用户的命令加以改变。比如,船闸运行系统中,船 只到达间隔时间、船闸服务过程时间、队列长度就是描述变量。
1.3 离散事件建模的步骤
c). 仿真模型的建立 流程图仅能表明整个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表,要仿真这 样一系列“事件”,必须知道确切的时间表,这就是仿真 系统建模。 假设船闸服务系统中,船只到达的时间间隔是平均值为70 分钟,变化范围为正负14分钟的均匀分布的随机数,船闸 服务时间是平均值为60分钟,变化范围为正负7分钟的均匀 分布的随机数。则可以得到系统的含有随机概率模型的仿 真系统模型。
2.1.1 仿真程序的主要成分:
采用步长法仿真的程序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① 仿真时钟:提供仿真时间的当前值 ② 事件表:由策划和事件调度生成事件名称、时间的二维表,即有 关未来事件的表 ③ 系统的状态变量:描述系统状态的变量 ④ 初始化子程序:用于模型初始化 ⑤ 事件子程序:每一类事件的服务子程序 ⑥ 调度子程序:将未来事件插入事件表的子程序 ⑦ 时钟推进子程序:根据事件表决定下次的事件,将仿真时钟推进 到事件发生时刻 ⑧ 随机数产生子程序:产生给定分布随机数的子程序 ⑨ 输出函数子程序:用于系统性能分析的子程序 ⑩ 统计计数器:用来存放与系统性能分析有关的统计数据的各个变 量值 ⑾ 主程序:调用上述各子程序并完成仿真任务全过程
1.3 离散事件建模的步骤
d). 输出函数的确定 在建立了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还需要确定输出函数。 根据仿真目的统计计算出反应系统性能的数据,这些 数据就是系统的输出。 如船闸服务系统中,可以求出船只的平均等待时间、 最大队列长度和船闸利用率。
离散事件建模的步骤 a). 明确仿真目的 b). 正确描述系统 c). 仿真模型的建立 d). 输出函数的确定
1.3 离散事件建模的步骤
a) 明确仿真目的
建模之前,必须根据仿真目的,确定所需要获取的某一 事件或系统的信息、模型类型、资料及数据。目的不同, 所建立的模型也不同,衡量仿真结果的逼真性准则也就 不同。 甚至对某一仿真目的,模型是有效的,而对另一 仿真目的,模型可能就是无效的。
比如,[例2]中的船闸运行系统中,如果仿真目的是了解 船闸服务时间长短对船闸利用率的影响,这种情况属于 排队论模型。如果还要分析闸门的开关控制和动力学特 性,以及注水放水过程特性,系统应视为连续-离散混合 型系统。
❖ 类似的还有:公交系统里的上下车顾客,生产加工系统里等待加工的 零件,计算机系统中等待处理的信息,电话交换系统中的电话呼叫…
❖ 永久实体:永久性的驻留在系统中的实体。比如超市系统中的服务员, 以及售票员、加工设备、计算机设备、电话交换机…
❖ 系统状态的变化是由实体的状态变化产生的.
b. 事件(Ev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