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
❖ 《艺文志》为《汉书》首创,继承刘歆《七 略》而来。艺,古以易、诗、书、礼、乐、 春秋之术为六艺;文,指文学百家之言。此 志实为包括六艺百家文献之总目录。
❖ 分六略三十八种。每种后有小序,每略后有 大序,简述先秦至西汉学术之源流。
❖ 清儒金榜曰:“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 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 门户也。”
❖ (一)六艺略 ❖ 著录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
孝经、小学九类图书。都是儒家经典或 与儒家经典有关的著作,位置最为突出, 单独为一略。 ❖ (二)诸子略 ❖ 著录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 杂、农、小说等十家著作。西汉去古未 远,诸子书保存颇多,西汉后期虽尊儒 学,但对诸家学说基本兼收并蓄,所以 诸子列第二大类。
❖ 可以:可,能愿动词,以,介词,宾语“之” 省略。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 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 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 元气昊然广大,故云昊天。歷象日月星辰:以历数 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运行。
❖ 師古曰:「泥,滯也,音乃計反。」師古曰:「舍, 廢也。」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 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 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譥者 為之,則苟鉤 (釽)析亂而已。
❖ 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言欲為政, 必先正其名。」
❖ 晉灼曰:「譥,讦也。」師古曰:「譥音工 釣反。」師古曰:「 (釽),破也,音普 革反,又音普狄反。」
❖(三)诗赋略
❖著录屈原赋之类、陆贾赋之类、孙 (荀)卿赋之类、杂赋、歌诗等五 类文学作品。
❖(四)兵书略
❖著录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 技巧四类军事文献,包括战略思想、 战术技巧各个方面。
❖ (五)数术略 ❖ 著录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六类图书。既有天文历法数学物理方面的科 学知识,也有荒诞不经的迷信。 ❖ (六)方技略 ❖ 著录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著作。 大体包括医学科学及方士巫术两方面。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 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 可失也。
❖ 至《隋书•经籍志》不复立此门,立“五行”一类。
❖ “歴、“暦” 兩個字是古今字的關係。《說 文·止部》:“歴,過也,傳也。”段注: “引伸為治曆明時之曆。”《說文》無暦字, 徐鉉本新附有“曆” 。
❖ 師古曰:「寖,漸也。辟讀曰僻。」 ❖ 惑者(迷惑不清之人),章句鄙儒(如秦延君), ❖ 辟者(辟邪偏颇之人),曲学阿世(如公孙弘)。 ❖ 《文心雕龙·论说》:“若秦延君之注《尧典》,
十余万字;朱善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 恶烦,羞学章句。” ❖ 公孙弘是西汉第一位拜相封侯的儒者,史家认为他 曲学阿世、从谀人君、阳善阴恶。
❖ 际,《说文·阜部》:“壁会也。” 壁会,两墙相 交之处,两墙相交形成一个界域,故此义可引申为 界域、范围之义。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於道最為高。
❖ 師古曰:“祖,始也。述,修也。憲,法也。 章,明也。宗,尊也。言以堯舜為本始而遵 修之,以文王、武王為明法(效法文武), 又師尊仲尼之道。”
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 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
❖ 此言墨子节葬非礼,兼爱无父,为孟子所讥。 后孟子渐为后世所尊,故儒者视墨子为邪说, 墨学遂一蹶不振。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墨者儉而難遵,是 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 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 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 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
❖ “嗛”本“衔”的异体字,(《说文·口 部》:“嗛,口有所衔也。”经籍中多用作 “谦”。这可以看成是通假。
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 任清虛,可以為治。
❖ 師古曰:「放,蕩也。」
❖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庄子散道德,放 论。”可知道家思想,一变为旷放无羁、毁 弃一切,自庄周始。秦汉以“黄老”并称, 施之政治。魏晋以来,但言老庄,流于旷达 清谈,与世隔绝。此间差别,须明辨之。
❖ 以重其言:使其言为重。 ❖ (独言“於道最為高”,别儒于诸家)。
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
❖ 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言於人有所 稱譽者,輒試以事,取其實效也。」
❖ 古之圣哲,皆坐言而起行。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 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 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
屋,以棌為椽,言其質素也。」 ❖ 選士大射:《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
徒,曰选士。”大射,古代射礼,中者参与祭祀。 ❖ 宗祀嚴父:祭祀祖宗,敬事父亲。 ❖ 如淳曰:「右鬼,謂信鬼神。若杜伯射宣王(《墨
子明鬼下》),是親鬼而右之。」 ❖ 師古曰:「右猶尊尚也。」
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 同;
❖ 師古曰:「辟讀曰僻。」師古曰:「譁,諠 也。寵,尊也。」
❖ 苟,课本注讲为苟且。有人认为应作表限止 范围的副词,与《易·系辞上》“苟错诸地 而可矣”的“苟”同。王引之《经传释词》 卷五认为此处的“苟”犹“但也”,“但” 有“只”的意思,故“苟”当“只”讲。
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寖衰,此辟儒 之患。
❖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 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 ,而不可 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 明分職不得相踰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篇》)
❖ 六略三十八类,共著录五百九十六家,一万 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图书。
❖有关先秦学术的原始文献 ❖《庄子 •天下》 ❖《荀子 •非十二子》 ❖《韩非子• 显学》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淮南子 • 要略》 ❖《汉书 •艺文志 • 诸子略》
❖司马谈 “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 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 途。’夫阴阳、儒、墨、名、法、 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 史公自序》)。
❖ 任:凭任。
❖ 師古曰:「薄厚者,變厚為薄。」
❖ 或曰,轻薄厚谊。
❖ 薄,《说文·艹部》:“林薄也。” 段注:“林木 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 日月薄蚀皆是。” 可知,薄的本义是指树木长得很 茂密,人或其它动物进不去为薄。故“薄”可用逼 迫之义。薄厚可以译为迫害忠厚之士。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法家嚴而少恩;然 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分为十家: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 杂、农、小说。小说家为小道,故 称"九流十家"。
关于先秦诸子的起源
❖ 1、诸子出于王官 ❖ 自汉刘歆、班固创立“诸子出于王官说”,传承
久远。直到章太炎仍认为诸子“大抵出于王 官” 。 ❖ 2、诸子起于救时之弊 ❖ 源自《淮南子•要略》。 ❖ 后胡适作《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诸子之学皆 春秋战国之时势世变所产生 ”。 ❖ 3、诸子起源与官师分离有关,起于救时之弊是 就其社会背景而言的。
之旨,故能任人而不任智,无为而无不为。
❖ 课本注,“攘”通“讓”。尚可探讨。攘, 《说文·手部》:“推也。从手襄声。” 联 系“揖”的解释“揖,攘也”,可知“揖” 与“攘”同义,则“攘”本义就是揖攘、谦 攘。而从言之“讓”,《说文·言部》: “讓,相责讓也。” 是用言辞去指责别人, 反而没有谦让、揖让之意。故段玉裁注曰: “经传多以为谦讓字。” 则“讓”作为“谦 讓”义讲倒应该是“攘”字的假借。
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 此其所長也。
❖ 師古曰:「虞書堯典稱堯之德曰『允恭克讓』,言 其信恭能讓也,故志引之云。攘,古讓字。」
❖ 師古曰:「四益,謂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 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也。此謙 卦彖辭。嗛字與謙同。」
❖ 四益:天益、地益、人益、神益。 ❖ 君人南面之術在于清虛自守,卑弱自持,合乎谦下
❖ 蒋伯潜:“在学术本身者,谓之因,在当时之 环境者,谓之缘”,西周学术皆在官府,官师 合一,至春秋而天子失官,官师之学遂分裂成 私家之学,是谓前因;诸子书多为匡正时势之 言,知其为应时而起,是谓之后缘。”
课文讲解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 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
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
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
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
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
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
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
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 顺四时而行事,反对儒家之命定说。 ❖ 蘇林曰:「非有命者,言儒者執有命,而反勸人修
德積善,政教與行相反,故譏之也。」 ❖ 如淳曰:「言無吉凶之命,但有賢不肖(之)善
惡。」 ❖ 如淳曰:「言皆同,可以治也。」 ❖ 師古曰:「墨子有節用、兼愛、上賢、明鬼神、非
命、上同等諸篇,故志歷序其本意也。視讀曰示。」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 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 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 歷記:普遍、一一记录。 ❖ 君人南面之術,此一语道破道家之用。 ❖ 王念孙:君人当为人君,《谷梁传序疏》、《尔雅
序》引此皆不误。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
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 用。
❖ 者,既不能看成是特指代词,也不能看成是起停顿 作用的助词,有人认为这个“者”是用在同位语结 构中的具有指代意味的词,相当于“云梯之械”的 “之”,或同于“之子于归”的“之”,儒家者流, 可以译为“儒家这种学派”。
❖ 《说文解字》 :“者,别事词也。”段玉裁:“者 回、者个,皆取别事之意,不知何时以‘这’字代 之。”
《汉书·艺文志序》
❖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
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
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
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
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
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
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祕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 「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
❖ 理为治玉,治玉需要剖析,剖析以后得其玉之纹理, 此过程与断狱有相似之处,故以治玉之理称治狱。 理官即司掌刑法的官。
❖ 信赏必罚:语出《韩非子·外储右上》:“信赏必 罚,其足以战。”
❖ 信,的确;必,一定。“使赏信使罚必”。 ❖ 師古曰:「噬嗑之象辭也。飭,整也,讀與敕同。」
❖ 《韩非子·五蠹》:“从者,合众弱以攻强也。而衡者, 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 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謂人不達於事,誦詩 雖多,亦無所用。」
❖ 師古曰:「亦論語載孔子之言,歎使者之難其人。」
❖ 師古曰:「諼பைடு நூலகம்詐言也,音許遠反。」
❖ 奚以為:奚,疑问代词,什么。以,动词,用。为, 本为动词,此处虚化为表疑问的语气词,但只跟奚、 何等字连用,如“何以文为”、“何以伐为”。
❖ 《汉书·贾谊传》:“凡人之智,能见已然, 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 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 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 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 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 哉?”
❖ 如今之所谓道德与法律,废一不可行。
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 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名家苛察繳繞,使 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 “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 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 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 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
❖ 《汉纪》卷二十五作“清廟之官”。 ❖ 師古曰:「采,柞木也,字作棌,本從木。以茅覆
❖ 《艺文志》为《汉书》首创,继承刘歆《七 略》而来。艺,古以易、诗、书、礼、乐、 春秋之术为六艺;文,指文学百家之言。此 志实为包括六艺百家文献之总目录。
❖ 分六略三十八种。每种后有小序,每略后有 大序,简述先秦至西汉学术之源流。
❖ 清儒金榜曰:“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 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 门户也。”
❖ (一)六艺略 ❖ 著录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
孝经、小学九类图书。都是儒家经典或 与儒家经典有关的著作,位置最为突出, 单独为一略。 ❖ (二)诸子略 ❖ 著录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 杂、农、小说等十家著作。西汉去古未 远,诸子书保存颇多,西汉后期虽尊儒 学,但对诸家学说基本兼收并蓄,所以 诸子列第二大类。
❖ 可以:可,能愿动词,以,介词,宾语“之” 省略。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 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 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 元气昊然广大,故云昊天。歷象日月星辰:以历数 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运行。
❖ 師古曰:「泥,滯也,音乃計反。」師古曰:「舍, 廢也。」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 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 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譥者 為之,則苟鉤 (釽)析亂而已。
❖ 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言欲為政, 必先正其名。」
❖ 晉灼曰:「譥,讦也。」師古曰:「譥音工 釣反。」師古曰:「 (釽),破也,音普 革反,又音普狄反。」
❖(三)诗赋略
❖著录屈原赋之类、陆贾赋之类、孙 (荀)卿赋之类、杂赋、歌诗等五 类文学作品。
❖(四)兵书略
❖著录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 技巧四类军事文献,包括战略思想、 战术技巧各个方面。
❖ (五)数术略 ❖ 著录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六类图书。既有天文历法数学物理方面的科 学知识,也有荒诞不经的迷信。 ❖ (六)方技略 ❖ 著录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著作。 大体包括医学科学及方士巫术两方面。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 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 可失也。
❖ 至《隋书•经籍志》不复立此门,立“五行”一类。
❖ “歴、“暦” 兩個字是古今字的關係。《說 文·止部》:“歴,過也,傳也。”段注: “引伸為治曆明時之曆。”《說文》無暦字, 徐鉉本新附有“曆” 。
❖ 師古曰:「寖,漸也。辟讀曰僻。」 ❖ 惑者(迷惑不清之人),章句鄙儒(如秦延君), ❖ 辟者(辟邪偏颇之人),曲学阿世(如公孙弘)。 ❖ 《文心雕龙·论说》:“若秦延君之注《尧典》,
十余万字;朱善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 恶烦,羞学章句。” ❖ 公孙弘是西汉第一位拜相封侯的儒者,史家认为他 曲学阿世、从谀人君、阳善阴恶。
❖ 际,《说文·阜部》:“壁会也。” 壁会,两墙相 交之处,两墙相交形成一个界域,故此义可引申为 界域、范围之义。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於道最為高。
❖ 師古曰:“祖,始也。述,修也。憲,法也。 章,明也。宗,尊也。言以堯舜為本始而遵 修之,以文王、武王為明法(效法文武), 又師尊仲尼之道。”
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 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
❖ 此言墨子节葬非礼,兼爱无父,为孟子所讥。 后孟子渐为后世所尊,故儒者视墨子为邪说, 墨学遂一蹶不振。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墨者儉而難遵,是 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
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 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 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 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
❖ “嗛”本“衔”的异体字,(《说文·口 部》:“嗛,口有所衔也。”经籍中多用作 “谦”。这可以看成是通假。
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 任清虛,可以為治。
❖ 師古曰:「放,蕩也。」
❖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庄子散道德,放 论。”可知道家思想,一变为旷放无羁、毁 弃一切,自庄周始。秦汉以“黄老”并称, 施之政治。魏晋以来,但言老庄,流于旷达 清谈,与世隔绝。此间差别,须明辨之。
❖ 以重其言:使其言为重。 ❖ (独言“於道最為高”,别儒于诸家)。
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
❖ 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言於人有所 稱譽者,輒試以事,取其實效也。」
❖ 古之圣哲,皆坐言而起行。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 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 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
屋,以棌為椽,言其質素也。」 ❖ 選士大射:《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
徒,曰选士。”大射,古代射礼,中者参与祭祀。 ❖ 宗祀嚴父:祭祀祖宗,敬事父亲。 ❖ 如淳曰:「右鬼,謂信鬼神。若杜伯射宣王(《墨
子明鬼下》),是親鬼而右之。」 ❖ 師古曰:「右猶尊尚也。」
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 同;
❖ 師古曰:「辟讀曰僻。」師古曰:「譁,諠 也。寵,尊也。」
❖ 苟,课本注讲为苟且。有人认为应作表限止 范围的副词,与《易·系辞上》“苟错诸地 而可矣”的“苟”同。王引之《经传释词》 卷五认为此处的“苟”犹“但也”,“但” 有“只”的意思,故“苟”当“只”讲。
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寖衰,此辟儒 之患。
❖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 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 ,而不可 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 明分職不得相踰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篇》)
❖ 六略三十八类,共著录五百九十六家,一万 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图书。
❖有关先秦学术的原始文献 ❖《庄子 •天下》 ❖《荀子 •非十二子》 ❖《韩非子• 显学》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淮南子 • 要略》 ❖《汉书 •艺文志 • 诸子略》
❖司马谈 “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 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 途。’夫阴阳、儒、墨、名、法、 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 史公自序》)。
❖ 任:凭任。
❖ 師古曰:「薄厚者,變厚為薄。」
❖ 或曰,轻薄厚谊。
❖ 薄,《说文·艹部》:“林薄也。” 段注:“林木 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 日月薄蚀皆是。” 可知,薄的本义是指树木长得很 茂密,人或其它动物进不去为薄。故“薄”可用逼 迫之义。薄厚可以译为迫害忠厚之士。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法家嚴而少恩;然 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分为十家: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 杂、农、小说。小说家为小道,故 称"九流十家"。
关于先秦诸子的起源
❖ 1、诸子出于王官 ❖ 自汉刘歆、班固创立“诸子出于王官说”,传承
久远。直到章太炎仍认为诸子“大抵出于王 官” 。 ❖ 2、诸子起于救时之弊 ❖ 源自《淮南子•要略》。 ❖ 后胡适作《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诸子之学皆 春秋战国之时势世变所产生 ”。 ❖ 3、诸子起源与官师分离有关,起于救时之弊是 就其社会背景而言的。
之旨,故能任人而不任智,无为而无不为。
❖ 课本注,“攘”通“讓”。尚可探讨。攘, 《说文·手部》:“推也。从手襄声。” 联 系“揖”的解释“揖,攘也”,可知“揖” 与“攘”同义,则“攘”本义就是揖攘、谦 攘。而从言之“讓”,《说文·言部》: “讓,相责讓也。” 是用言辞去指责别人, 反而没有谦让、揖让之意。故段玉裁注曰: “经传多以为谦讓字。” 则“讓”作为“谦 讓”义讲倒应该是“攘”字的假借。
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 此其所長也。
❖ 師古曰:「虞書堯典稱堯之德曰『允恭克讓』,言 其信恭能讓也,故志引之云。攘,古讓字。」
❖ 師古曰:「四益,謂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 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也。此謙 卦彖辭。嗛字與謙同。」
❖ 四益:天益、地益、人益、神益。 ❖ 君人南面之術在于清虛自守,卑弱自持,合乎谦下
❖ 蒋伯潜:“在学术本身者,谓之因,在当时之 环境者,谓之缘”,西周学术皆在官府,官师 合一,至春秋而天子失官,官师之学遂分裂成 私家之学,是谓前因;诸子书多为匡正时势之 言,知其为应时而起,是谓之后缘。”
课文讲解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 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
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
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
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
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
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
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
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 顺四时而行事,反对儒家之命定说。 ❖ 蘇林曰:「非有命者,言儒者執有命,而反勸人修
德積善,政教與行相反,故譏之也。」 ❖ 如淳曰:「言無吉凶之命,但有賢不肖(之)善
惡。」 ❖ 如淳曰:「言皆同,可以治也。」 ❖ 師古曰:「墨子有節用、兼愛、上賢、明鬼神、非
命、上同等諸篇,故志歷序其本意也。視讀曰示。」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 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 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 歷記:普遍、一一记录。 ❖ 君人南面之術,此一语道破道家之用。 ❖ 王念孙:君人当为人君,《谷梁传序疏》、《尔雅
序》引此皆不误。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
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 用。
❖ 者,既不能看成是特指代词,也不能看成是起停顿 作用的助词,有人认为这个“者”是用在同位语结 构中的具有指代意味的词,相当于“云梯之械”的 “之”,或同于“之子于归”的“之”,儒家者流, 可以译为“儒家这种学派”。
❖ 《说文解字》 :“者,别事词也。”段玉裁:“者 回、者个,皆取别事之意,不知何时以‘这’字代 之。”
《汉书·艺文志序》
❖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
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
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
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
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
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
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祕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 「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
❖ 理为治玉,治玉需要剖析,剖析以后得其玉之纹理, 此过程与断狱有相似之处,故以治玉之理称治狱。 理官即司掌刑法的官。
❖ 信赏必罚:语出《韩非子·外储右上》:“信赏必 罚,其足以战。”
❖ 信,的确;必,一定。“使赏信使罚必”。 ❖ 師古曰:「噬嗑之象辭也。飭,整也,讀與敕同。」
❖ 《韩非子·五蠹》:“从者,合众弱以攻强也。而衡者, 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 師古曰:「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謂人不達於事,誦詩 雖多,亦無所用。」
❖ 師古曰:「亦論語載孔子之言,歎使者之難其人。」
❖ 師古曰:「諼பைடு நூலகம்詐言也,音許遠反。」
❖ 奚以為:奚,疑问代词,什么。以,动词,用。为, 本为动词,此处虚化为表疑问的语气词,但只跟奚、 何等字连用,如“何以文为”、“何以伐为”。
❖ 《汉书·贾谊传》:“凡人之智,能见已然, 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 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 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 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 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 哉?”
❖ 如今之所谓道德与法律,废一不可行。
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 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名家苛察繳繞,使 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 “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 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 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 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
❖ 《汉纪》卷二十五作“清廟之官”。 ❖ 師古曰:「采,柞木也,字作棌,本從木。以茅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