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及土地制度的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及土地制度的演变
【知识梳理】
一、农耕方式的演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农业的起源)(1)起源:距今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农耕逐渐取代采集(2)农作物:北方旱地(黄河流域)——粟、麦;南方水田(长江流域)——水稻(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4)生产工具: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等(5)特点:①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②生产力水平低下;③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6)影响:①使人们生活开始走向定居;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演变(1)形成:春秋时期(2)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小农经济(规模),自然经济(属性)。(3)生产工具的发展①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使用直辕犁)。②汉朝:发明犁壁、藕犁(直辕犁);铁犁牛耕广泛推广,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隋唐: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江东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步犁就是使用畜力的曲辕犁)(2)耕作方式的发展①商周:集体农耕(即千耦其耘或十千维耦;工具太简陋,单个家庭难以完成稼穑)。②春秋战国:出现个体农耕(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延续到三大改造时期。(3)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①春秋:芍陂(楚国,淮河流域)②战国:都江堰(秦,长江流域)、郑国渠(秦,黄河流域)③秦朝:灵渠(解决军粮运输问题,广西,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④汉朝:a.汉武帝时修建了漕渠、白渠及大规模治理黄河;b.东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c.西域(今新疆)修建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坎儿井。⑤灌溉工具:三国时曹魏的马钧改制的翻车(人力);唐朝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水力)。二、小农经济1.出现:春秋时期2.形式:自耕农经济(主体);佃农经济;均田农户经济。(中等及以上的地主自留土地的生产属于小规模集体生产;小地主生产也属于小农经济)3.条件: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推广使用,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4.自耕农经济特点①拥有一定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生活,精耕细作。(分散性)②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稳定性)③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④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脆弱性)⑤很少与市场发生联系。(封闭性)⑥自耕农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在封建社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5.影响①积极:明中期以前,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消极:明中期以后,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6.变化与结束①变化:明朝中后期以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②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即小农经济的自然经济属性不断降低,商品经济属性不断上升)。
③结束: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小农经济转经济变为集体经济。三、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从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制1.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历程:开始实行(商);盛行成熟(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2)内容:①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②井田之中有“公田”“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③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3)生产方式:简单协作的集体耕作。(4)瓦解原因: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②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5)废除:战国时秦商鞅变法:a.“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为田开阡陌封疆”(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b.实行“以军功行田宅”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2.土地私有制(1)历程:①春秋: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实际承认了土地私
有;②战国:一些诸侯国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如商鞅变法。③秦朝:统一全国后,以法律形式在全国确立土地私有制。④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废除了土地私有制。(2)形式: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私有制(主导);③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土地兼并:①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出现。②影响:影响了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③历朝对待土地兼并的政策:a.限制——政府实施“均田”、“限田”政策。b.不限制——北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3.均田制(1)发展历程:北魏创立→隋朝唐初沿用→武则天时期破坏→唐玄宗时期瓦解。(2)实施目的: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实施条件: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前提);社会上有大量流民;政府掌握了大量无主的可耕荒地。(4)土地利用方式:官府募民耕作。(5)生产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小农经济。(6)土地构成分类:永业田(初称桑田,政府授予均田农户的私有土地,多余部分可出售);露田(政府出租给均田农户的土地,农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得买卖)(7)瓦解:唐玄宗时期;原因是土地兼并盛行,导致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8)对应的赋役、兵役制度:租庸调制(北魏建立,称作租调制。租就是均田农户给国家缴纳的地租;调就是均田农户给国家承担的户税;隋唐时期,均田农户不服徭役的话,要向国家缴纳布、帛、绢等以代之,由国家募人替之,是为庸。纳绢代役有助于保证农时和农业生产。租调制始称租庸调制。唐中期,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被两税法取代)。府兵制(西魏创立,唐玄宗时期被废除。是一种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均田农户成年男子农忙干活,农闲练兵,遇有战事,自备武器干粮等集中,被征调去打仗,仗打完后返回)。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生产经济。(主要)(2)北方战乱频仍,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经过(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2)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五代十国北宋时期:经济重心继续南移。(4)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标志是“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出现。
【真题例举】
1.(2019年新课标卷Ⅲ·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演变的历史。(1)题干材料讲的是清朝时期江南地主,基本居住在自家所有土地以外的地方,尤其是居住在城里,为什么会这样?结合基础知识合理推知:明清时期,江南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市镇的繁华吸引了许多有钱有势的人纷纷移居城市。所以,出现了题干材料所述现象。(2)以往地主家的土地的生产经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将部分土地出租给佃农,佃农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属于个体农耕生产。二是将部分肥沃的土地留下来,雇佣长工进行小规模的集体生产。(3)题干材料说地主都移居到城里了,那地主家的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就不可能出现雇佣长工进行集体生产的情况,只能是出租给佃农组织生产;而佃农的生产经营属于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故题干所述现象,反映的是地主移居到城里,其家所属土地上的生产经营采用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符合题意只有C项。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呈现“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的信息,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呈现“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的信息;不符合史实和常识,在农业社会,最主要的财富就是土地,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最大愿望就是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能养家糊口的土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没有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商业者“以末致富,以本固之”,引种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当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力宣扬“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就极具吸引力。这些都说明了,土地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