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组织文化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陈春花:企业管理五项重点——计划、流程、组织、战略和文化(好文收藏)
陈春花:企业管理五项重点——计划、流程、组织、战略和文化(好文收藏)企业要生存需要做好哪些管理工作?企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肩负何种使命?一家企业该如何管理才能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实现永续经营?一文讲透,值得收藏!春暖花开好文2850字 | 3分钟阅读企业管理的五项内容是一个递增的关系,要求企业依次实现这些管理内容。
即:先解决计划管理的问题,之后解决流程管理的问题,接下去是组织管理、战略管理,最后是文化管理。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不能打乱,也不能只做一个而忽略其他。
一个好的企业管理,需要这五项内容和谐发展、协同作用,这五项内容的协同是企业的系统能力。
一家具备系统能力的企业才有希望具有核心能力。
计划管理匹配资源与目标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目标和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这是一个最为基础的管理内容。
因此,计划管理由三个关键元素构成:目标、资源和两者匹配的关系。
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准。
计划管理也被确认为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实现需要三个条件:高层强有力的支持;目标要能够检验;使目标清晰。
资源是计划管理的对象。
计划管理事实上是管理资源,而不是管理目标。
从本质上来讲,计划其实是寻找资源、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目标并不关键,最关键的是实现目标的行动。
我给计划下的一个定义是:“计划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寻找资源的一系列行动”。
当我们讨论计划时,就是讨论怎么能够为目标配上资源。
目标与资源两者匹配的关系是计划管理的结果,也可以说两者的匹配关系是衡量计划管理好坏的标准: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时,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资源无法支撑目标或者大过目标时,要么浪费资源,要么“做白日梦”。
流程管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解决企业效率的问题,流程是关键。
但很多人可能把流程看成审批权,而不是把它看成做一件事情必须要做的分工。
在内部管理当中,最怕的其实是“人浮于事”。
是否人浮于事通过流程来界定。
如果流程清楚界定有八件事情,定了八个主流程,所有的人都在主流程上,就不存在人浮于事。
陈春花组织行为学.pptx
二、剖析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生理和心理状态
如果个体处于一种负面的情绪, 比如焦虑、害怕或紧张,会较大 程度地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压力源,帮助 改善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对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第10页/共49页
二、剖析自我效能感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积极的个体 人格
积极的个体 情感体验
管理者应该与员工敞 开更深入的沟通,了 解员工在心理层面上 的想法和主观体验, 积极倡导互帮互助与 感恩的精神
第30页/共49页
六、组织承诺
1.组织承诺的概念与成分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也叫组织认同感,是员 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高的组织承诺 意味着认可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极想维持在组织中的成员资格,愿意 为其付出高水平的工作努力。组织承诺高的员工流动率相对较低。
人格特质 因素
人格特质的不同会导致员 工产生不同的幸福感。人 格特质包括员工的性格、 品德、动机等方面。.
多数研究发现, 工作的类型、内 容、时间和工作 —家庭冲突会对 员工的工作幸福 感产生非常重要 的影响。
工作幸福感
工作特性 因素
影响因素
外部激励 因素
收入、人际关系、组 织支持等因素,可以 被视为来自于组织情 境而对员工工作幸福 感产生影响的外部激 励因素
戴维·麦克莱兰
“尽管智力影响绩效,但一些个人特征,如个体的动机与
自我形象,能够把达标绩效与不达标绩效的人区分开来,
并且能在一系列的生活角色包括职务角色中表现出来”
斯潘塞
——《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
“胜任力就是个体所具备的某种或某些潜在特质,这些特 质与高绩效员工的工作表现具有高度的因果关系。”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章节重点
第一章概论1.1重点概念1.组织(Organization):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有组织的系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和系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管理学之中。
2.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着重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3.案例研究(case study):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案例研究样本有限,很难得出一般性和易于推广的结论,但是案例研究呈现的内容丰富,是人们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假设的前提和基础。
4.实际调查研究(field survey):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规模的样本对象(可以是个体、群体或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也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深入。
5.实验室实验(1aboratory experiment):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人工的环境,研究者可以控制自变量,并观测、记录因变量,然后分析这些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1.2关键知识点1.组织行为学的介绍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主要的领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工程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应用科学,它们的贡献共同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并使其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角度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具体问题研究;根据研究深度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关系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根据研究变量的可控性程度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际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组织中的个体不同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第2章组织中的个体不同第一部份本章概要重要概念1. 人口统计学特点(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也叫传记特点(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是指能够从员工的人事档案中直接取得的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
2. 能力(ability):反映了个表现有的能够完成给定要求的不同任务的技术。
3. 人格(personality):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人格是一个包括了先天分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进展的熏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和社会化进程的自我概念。
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爱好、价值观,和性格和心理能力等。
4. 价值观(values):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整体评判和信念,包括了正误、好坏、取舍的判定偏向。
5. 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又称权术主义,表示为达目标而产生的不顾道德观念约束的机遇主义、权利操纵行为。
6. 操纵点(locus of control):用来表征个人感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操纵自己的生活。
若是相信情形大体由自己操纵,确实是内控型,此类人对自己所发生的情形负责。
若是以为命运的操纵点是位于外部世界的,如社会和自然条件,如此的人属于外控型。
7.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一样性熟悉。
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的熟悉更踊跃,相信自己的优势比缺点更重要。
自尊心弱的人更易受到他人评判的阻碍,进而去恭维给予自己踊跃评判而去贬抑给予自己消极评判的人。
8. 多元化(diversity):是指组织中人的不同,包括表面层次的多元化,如年龄、性别种族等方面的不同;和深层次多元化,如人格、价值观等更为重要的特点的不同。
关键知识点1.霍兰德工作适应性理论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将职员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划分为六个类型:一是社会型。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13-第十三章-组织文化-第3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课资料PPT课件
.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导向功能 织 文 凝聚功能 化 的 激励功能 积 极 约束功能 功 能 辐射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 成和控制机制,能够约束 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价值信念、伦理规范、 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 识形态等。营造和谐的工 作氛围。
组织 行为学
.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形式主义 组
织
文 时尚主义 化
塑
造 急于求成 的
误
区
领导者
职责混乱
文化不是裱在墙上的东西,不是 漂亮的形式,文化的实用价值体现在 员工的行为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之 上,正确的认识是,组织文化之所以 可以带来竞争力并非仅仅是文化表述 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文化在员工行为 和产品品质上的体现如何,这是组织 文化塑造的根本。
➢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的团队通过对于卓越组织管理 实践的深入跟踪研究,完成了关于卓越组织文化特质的 “三部曲”:《基业长青》(1994)、《从优秀到卓越》 (2001)、《选择成就卓越》(2011)。
➢ 组织实现从平庸到卓越的飞跃,必须要有训练有素的文化, 这是《优秀到卓越》中的观点。
阻碍组织合并 使用外部专家
研究发现,在许多情 况下,企业文化造成的问 题可以使周密的合并计划 流产,特别是一个尚处创 业阶段的小公司被一家规 章和等级制度森严的大公 司收购时,企业文化冲突 会非常强烈。
组织 行为学
.
四、组织文化理论
组织文化理论
迪尔和肯尼迪 的组织文化 因素理论
帕斯卡尔、阿索 斯和麦肯锡的7s
组织社会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是指员工通过获 得必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来适应在组织中的角色的过程(Maanen & Schein,1979)。
组织有效管理(陈春花)详解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授权的原则
•建立工作目标 •决定绩效标准 •说明权责所在 •鼓励负责推行 •提供资讯辅导 •要求彻底执行 •提供训练机会 •建立控制方法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授权
1.赋予权责以便执行特定任务 2.权威与责任同时下放 3.在特定范围之内 4.有权无责造成滥权 5.有责无权行不通 6、授权者:须负有最终之责任 被授权者:应有操作权并须对授权者负责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作为下属应避免
永远不让上司觉得难堪: —事前警告他/她 —保护他/她以免在公众前受到屈辱 永远不会低估他:
—高估没有风险
—低估——反感/报复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有效的领导行为
为能配合各种条件之领导行为---领导者自身的条件,任务的性质,工作的环境(组织, 上司,同僚的要求),部属的能力及期望。 先决条件: 1、自知之明
•培训可增进领导效益,但最好能改变领导情境
有效的领导
内容
管理者与领导者 领导理论 领导的新观点 授权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领导
•“影响他人去做领导者要做的事” •使用个人的影响力 •是一个影响的过程 •不一定有正式的职称或职权 •公私机构的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人 •领导者:必须具有远见与说服力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影响别人,以达到群体目标的过程 领导人:负有指导,协调群体活功的责任的人 2、1940’s前,多半研究领导人(人格特质或行为),而 非领导的过程。 3、并非所有的经理人都是领导者,反之亦然,但优秀 的经理多半也是能干的领导。 4、并非所有居于领导职位的人都能领导。 5、反之,不在领导岗位上的人也能起一定程度的领导 作用。
组织与管理 陈春花
领导组织行为学陈春花课件.ppt
领导者劝导追随者为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目标体现了领导 人及其追随者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领导、组愿织望行为和学需陈求春花、课抱件负和理想。
组织 行为学
一、什么是领导
1.领导的含义
理解领导定义的几个切入点
切入点1
作为特殊社会 活动的领导行 为,领导行为 围绕组织的目 标实施并完成 的整个过程就 是领导过程
论
认为是最有效的管理,能带来生产力 和利润的提高,员工事业的成就与满 足,身体与精神的健康等绩效。
5.5
中庸之道型领导
1.1
贫乏型领导
任务型领导
9.1
布莱克和穆顿 的管理方格论
关心生产
领导组织行为学陈春花课件
组织 行为学
五、领导权变理论
费德勒权变理 论模型
费德勒的理论假设是领导者会倾向于一整套特定的领 导行为。这种理论考虑到了领导者的特性和情境的特 性两个方面。
中心
领导把对工作单位中的社会方面的强烈关注和高
绩效期望结合了起来。
领导组织行为学陈春花课件ຫໍສະໝຸດ 组织 行为学四、领导行为理论
俄亥俄州大学的研
究:定规和关怀
放任自流
领 导 行
密歇根大学的 研究
(权力定位于个人)
为 勒温的领导作 家长式风格
理
风理论
没有领导的讨论
论 布莱克专和制穆顿 (的权管力理定位方于格领论导者)
布莱克和人穆关顿心的领导方式之间,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
的管理方多格种论领导方式。
为此,他们就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提出了管理方格法,
使用自己设计的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
领导组织行为学陈春花课件
组织 行为学
四、领导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读后感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读后感近日,重读陈春花教授的《组织行为学》,以通过自我阅读,理解组织中的种种行为,日后用于管理经营中。
此次通过阅读,倒也是颇多受益。
一方面是陈教授书中颇多案例,有声有色,借以巩固每一章节的内容;另一方面是本人工作多年,以联系所经历的公司,身边的人、身边的故事来进行理解就感触更深。
待读罢,才知老师用心良苦,因此以下做少许感悟,以加深对组织中的行为的理解。
一、对组织概念的理解和对组织行为学的理解通过学习,组织的真正含义是为实现个人生存目标和组织目标而存在的。
首先,组织是多种多样的,有企业组织,政府组织,事业组织,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
但是不管什么组织,都是由人、目标和规则构成的,人是组织的基础,目标是组织的纽带。
而人在组织中是公平的,而不完全是平等的。
组织有层级,就不可能是人人平等的。
组织会依据各种因素,能力、技术、知识等,根据组织目标把不同的人安排到不同的位置和层级上去,因此人在组织中是公平的。
而每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位置,为组织的目标共同努力。
当目标发生变化,或者组织的发展受到环境、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等限制时,就需要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以更快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
其次,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应该保持一致;我认为,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是一个组织赖以存在乃至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也是最为重要的条件。
当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悖时,个人的力量就会成为组织的一股阻力,个人能力越强,力量越大,其对组织的破坏性就越强,组织的目标就越难以实现。
因此,在一个组织中,首先要保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那如何来保持目标的一致性,或者至少要保证个人目标不与组织目标相悖呢?这就需要一个组织有一贯的企业文化,并且从成员进入组织的第一天起就进行宣传,领导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文化,从而去感染组织中的人。
这样慢慢的大家对组织就会有归宿感和凝聚力。
所以,组织应该为个人生存目标和企业目标而存在,否则就是空壳。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A
30
三、情绪
1.情绪的概念
一种心理和生理经历,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对 客体的反应。当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感到快乐或 害怕时,你就是在表达你的情绪。也就是说,情 绪必须针对某一具体的客体产生。
A
31
三、情绪
2.情绪的维度
A
32
三、情绪
3.工作中的情绪管理
情绪劳动 情绪失调 情绪智力
A
情绪管理
33
A
9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分类
按研究 目标
按研究 深度
按研究变 量可控性
基础理论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具体问题研究
描述性研究 关系性研究 预测性研究
文献研究 案例研究 实际调查 实验研究
A
10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过程和步骤
观察个体、群 体、组织的行 为
归纳
说明产生各种行 为的原因及其相 互关系
➢外向性(E) 喜欢外出的 关于公开表现的 互动性强的 先发言后思考的 喜社交的
➢内向性(I) 安静的 拘谨的 精力集中的 先思考后发言的 好思考的
➢感觉的(S )
实际的 具体的 脚踏实地的 细节 有形的
➢注意和收集何种信息?
➢直觉的(N) 一般性(思考)的 抽象的 心高气傲的 可能性 理论的
➢如何评估和决策?
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减少失调的愿望有多强烈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导致失调的因素的重要性 (2)个体认为他对于这些因素能够施加的影响和控制程度 (3)失调可能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
2.自我知觉理论
该理论认为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它表明行为对态度的影响的确很强。
这个理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是有效的:
陈春华组织行为学
情境因素
情境对人格的形成也起 着一定的作用 情境是指导 致个体表现出人格的特殊性 的特定情况和环境
这种特殊性既指在平常 环境条件下没有表现出的潜 在人格;也指在特殊环境条 件下表现出的一些反常举动
体质能力
对于知识与技术要求较少而又比较规范的工作;如运动员 搬运工 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等;体质能力可能会成为成功的 非常重要的因素
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intelligence abilities是指从事需要思考 推理和解 决问题等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智力是心理能力的核心
组织 行为学
二 能力差异
体质能力
组织 行为学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 孟子•尽心上
组织 行为学
从个体来看;一个人的价值体系可能来自于遗传 民 族文化 父母行为 老师的教育 朋友及其他环境 因素的影响等众多因素
工作价值观
影响了个体对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进而影响个体的 工作行为
组织 行为学
三 价值观
2 价值观的分类
1罗克奇的价值观分类
终极价值观
工具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
令人兴奋的生活 雄心大志
心胸开阔
描述 在心里保持一个特别视觉构像的能力 产生字词 思想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形成和验证假设 发现相互关系的能力 记住并能够回忆不相关材料的能力 在呈现一系列项目后立即正确地回忆出这个项目系列的能力 能够快速对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能力 发现图案 做出比较 进行简单视觉加工的速度 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它们的结果的能力 知觉空间形式;且操纵或变换空间形式的表象的能力 字词知识及其含义;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01组织行为学概述第3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为
学
的
研
究
组织行为
组织 行为学
四、组织行为学的价值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发现组织环境对组织行为 产生影响的规律进行调整控制,从而实现良好的组织绩效,建立 高绩效的组织,同时促成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
组织 行为学
四、组织行为学的价值
1.组织有效性的四个基本观点
开放系统 观点
把组织当作生存在外部环境之下的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作为 开放系统,组织依赖外部环境获取资源,包括原材料、劳动力、 资金、设备和信息等。外部环境还包括了规则和社会期望,如 法律、文化等,这些都决定了组织应该如何运作。
1.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
多元化
挑 组织结构的变化 战
与 应对“临时性”
机
新型雇佣关系
遇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困境
互联网与大数据
员工队伍的多元化一直是一个重要 课题。组织的构成在性别、年龄、种族 、国籍等方面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在今天的组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 现实就是代际多元化。80后、90后已 经成为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 面临的新问题。
组织行为学中涉及领导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层的 领导行为研究 领导水平。
组织变革研究
组织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并实现发展。学习组织 行为学的理论与知识有助于及时有效地领导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组织 行为学
五、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1.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
多元化
挑 组织结构的变化 战 与 应对“临时性”
行为科学贡献层面心理学?学习?激励?人格?知觉?培训?领导有效性?工作满意度?个体决策?绩效评估?态度测量?员工选聘?工作压力社会学?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沟通?权力?冲突?群体间行为?正式组织理论?官僚主义?组织技术?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社会心理学?行为变化?态度改变?沟通?群体过程?群体决策人类学?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组织文化?组织环境?冲突?组织内政治?权力政治学个体行为群体和人际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究学科体系组织行为学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团队管理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第7章团队管理第一部分本章概要重要概念1 .团队(Team):指一群为数不多的、具有相互补充技能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相互承诺,具有明确的团队目标且共同承担团队责任。
2.群体(Group):指组织中有若干人组成的、具有目标导向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人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3.虚拟团队(Virtual Team):指在不同地域空间的个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合作的团队组织形式。
4.团队效能(Team Efficiency):由团队绩效(周边绩效)和组织绩效(任务绩效)共同构成。
任务绩效是指任务的完成情况,即职务说明书中所规定的绩效,它与组织的技术成分直接相关,是传统绩效评估的主要成分;周边绩效是指一种心理和社会关系的人际和意志行为, 是一种有助于完成组织工作的活动,它侧重于测量组织成员在工作职责外具备的与工作绩效相关的某些品质特征。
5.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6.搭便车:又称“偷懒”问题,是指在团队生产中,由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与所得报酬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或者由于其他激励措施不利,而造成的每个成员都有减少自己的成本支出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机会机会主义倾向。
7.创业团队(Entrepreneurial Team):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经济利益而建立公司的人。
一般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由“领袖企业家”推动或“团队”推动:这样的团队组建可能源于共同的观念、相似的经历或者友情关系。
关键知识点1.团队的特征(1)团队规模有限制(2)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技能、知识或经验,每个队员都能对这个团队做出不同的贡献(3)团队队员共同承担团队成败的贵任(4)团队的建立是以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2.团队与群体的区别罗宾斯对团队与普通群体的区别作了深入研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群体强度信息共享, 团队则强调集体绩效:二是群体的作用是中性的(有时是消极的),而团队的作用往往是积极的;三是群体责任个体化,而团队的责任既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共同的;四是群体的技能是随机的或不同的,而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
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第一部份本章概要重点概念1.组织(Organization):组织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通过各部门劳动和职务分工和不同品级的权利和责任的制度化,有打算地和谐活动的工作群体的集合。
2. 组织行为(Organization Behavior) : 组织行为是指在必然组织环境中,全部组织成员工作时表现出的所有行为的总和。
依照分析水平的不同,组织行为能够被分为:微观组织行为、中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
3.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其旨在帮忙治理者更好地预测、明白得、引导和操纵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绩高绩效组织。
4.组织有效性(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当组织知足“组织和外部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拥有高绩效和灵活的内部子系统(高绩效工作系统);能够知足大股东的要求”的条件时,能够以为组织是有效的。
5.全世界化(Globalization):信息技术和交通系统使得加倍紧密的全世界联接和依托成为可能。
6.多元化(Diversity):组织的组成在性别、年龄、种族、国籍等方面正变得愈来愈多样化。
7.工作/生活平稳(Work/Life Balance):来自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需求是等量的一种均衡状况。
8. 虚拟工作(Virtual Work):员工利用信息技术在传统的工作场所之外工作,最多见的形式是在家工作。
1.2关键知识点1.组织行为学的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必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从研究对象来看,组织行为学对行为的分析在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个体、群体和组织。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组织行为学由多个领域的研究功效进展而来,要紧的领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意理学、工程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应用科学,它们的奉献一起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并使其慢慢进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领导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第8章领导第一部分本章概要1.1 重要概念1. 领导(Leadership):本书采用赫塞和布兰查德给出的定义,即领导就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行动来成功实现目标的过程。
2. 领导者(Leader):指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支配、控制和影响组织中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角色。
3. 领导权力(Leader Power):指领导者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包括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
4. 定规维度(Initiating Structure):领导者更愿意建构和建构自己和下属的角色以实现组织目标。
5.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双向交流的工作关系。
6. 魅力型领导(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ory):指那些通过个人能力的力量对追随者们产生深刻而非凡影响倾向的个体。
7.交易型领导理论(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theory):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领导与下属间的关系是以一系列的交换和隐含的契约为基础。
该领导理论指当下属完成特定的任务后,便给予承诺的奖赏,整个过程就像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一项交易活动。
8.变革型领导理论(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是一种领导向员工灌输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并激励员工的过程。
9.服务型领导理论(Servant Leadership Theory):是一种将员工的需求、愿望和利益的满足置于首位,并以此为手段去领导下属的领导类型。
10.共享型领导理论(Shared Leadership Theory):是一种团队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加强学习并以团队成员期望绩效共同致力于团队目标实现的过程。
1.2 关键知识点1. 领导特质理论又称领导素质理论,着重于研究领导者的人格特性,并且认为这些人格特性是天赋的或者是先天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文化一经形成, 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易改变。 而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是动 态的,不确定的,复杂多 变的环境要求组织能够及 时地作出调整和变革,此 时组织文化就很可能成为 组织变革的障碍。
组织 行为学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削弱个体的
织
创造性
文
化
的 阻碍组织变革
消
极
功 能
阻碍组织合并 使用外部专家
研究发现,在许多情 况下,企业文化造成的问 题可以使周密的合并计划 流产,特别是一个尚处创 业阶段的小公司被一家规 章和等级制度森严的大公 司收购时,企业文化冲突 会非常强烈。
华 章
组文 渊
织 行 为 学
第13章 组织文化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本章内容
组织文化 内涵
• 组织文化的 含义
• 组织文化的 层次
• 组织文化的 功能
组织文化 理论
• 组织文化因素 理论
• 7s管理框架 • Z理论 • 革新性文化
理论 • 文化特质理论
组织文化 建设
• 创建 • 组织社会化 • 维系 • 文化塑造的
组织 行为学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导向功能 织
文 凝聚功能 化
的 激励功能 积 极 约束功能
功 能 辐射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 成和控制机制,能够约束 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 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 形态等。营造和谐的工作 氛围。
组织 行为学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导向功能 织
组织 行为学
四、组织文化理论
组织文化理论
迪尔和肯尼迪 的组织文化 因素理论
帕斯卡尔、阿索 斯和麦肯锡的7s
管理框架
威廉•大内 的Z理论
彼得斯和 沃特曼的革新性
文化理论
柯林斯的卓越 组织的文化 特质理论
组织 行为学
四、组织文化理论
1.迪尔和肯尼迪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
➢ Deal和Kennedy于1981年出版了《企业文化—现代企业 的精神支柱》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是组织文化理论诞生的 标志性著作。
• 是组织文化中最 深、最基本的一 个层次
• 无意识性
组织 行为学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
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 激励功能 约束功能 辐射功能
组织文化 的功能
消极功能
削弱个体的创造性 阻碍组织变革 阻碍组织合并
组织 行为学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导向功能 织
文 凝聚功能 化
的 激励功能 积 极 约束功能
文 凝聚功能 化
的 激励功能 积 极 约束功能
功 能 辐射功能
当一个企业形成较为固 定的企业文化模式后,企业 文化便不仅仅在企业内部发 挥上述作用,它还会通过各 种途径在社会上产生影响。 包括企业形象的辐射作用和 企业员工对外交往时所产生 的辐射作用。
组织 行为学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削弱个体的
织
行为模式 典礼和仪式
典故 惯例 象征物 、、、、
有形但常常难以理解
价值观
在物质环境中可检验的 通过社会舆论才能检验的
意识的高级阶段
基本假设
与环境的关系 现实、时间和空间的本质
人性的本质 人类活动的本质 人类关系的本质
理所当然的、不可见的、潜意识 的
组织 行为学
二、组织文化的层次
Edgar H. Schein认为,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两个方面体现,一是目标的凝聚,即通过组
文
凝聚功能
织目标以其突出、集中、明确和具体的形式向员
化
工和社会公众表明组织群体行为的意义,成为组
的
激励功能
织全体员工努力奋斗的方向,从而形成强大的凝
积
聚力和向心力;
极 约束功能
二是价值凝聚,即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使组
功
织内部存在着共同的目的和利益,使之成为员工
能
辐射功能
人工饰物
• 可视产品,比如 物理环境的建筑 结构、语言、技 术和产品、艺术 创作
• 包括行为模式、 语言、典礼和仪 式、典故、惯例 和象征性
价值观
• 反映一个人对应 该是什么、不应 该是什么的潜在 信仰
• 经常在对话、公 司使命宣言或年 度报告中有意识、 清晰地表达出来
基本假设
• 是一种深层的信 仰,它指导行为, 并教给组织成员 怎样观察和思考 事物
误区
组织文化 新变化
• 互联网下的 组织文化
• 跨文化下的 组织行为
组织 行为学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组织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 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 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爱德加·沙因
“组织文化是一系列经营原理,包括做什么与不做什 么以及如何认识顾客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决定了组织的 成长空间。”
➢ 他们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习俗 和仪式、文化网络五个因素所组成,而五个因素所起的作 用是不同的。
创造性
文
化
的 阻碍组织变革
消
极
功 能
阻碍组织合并 使用外部专家
在既定的组织文化中, 组织成员的个性可能会受到 压抑,从而削弱了个体创造 性的发挥。在从事研究和开 发等强调个人潜能发挥的行 业中情况尤为如此。
组织 行为学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削弱个体的
织
创造性
文
化
的 阻碍组织变革
消
极
功 能
阻碍组织合并 使用外部专家
——彼得·德鲁克
组织 行为学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 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 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 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 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 维方式的总和。
组织 行为学
二、组织文化的层次
Edgar H. Schein认为,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人工饰物
的精神支柱,从而把员工牢牢联结起来,为实现
共同理想而聚合在一起。
组织 行为学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导向功能 织
文 凝聚功能 化
的 激励功能 积 极 约束功能
功 能 辐射功能
通过文化的塑造,使每个成员 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献身精神、 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形 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策力, 成为职工自我激励的准绳,在组织 成员心理中持久地发挥作用,避免 了传统激励方法的强制性与被动性 并由此引起的各种短期行为和不良 后果。
功 能 辐射功能
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是 指它对组织行为方向所起的 显示和诱导。正如彼得斯和 沃特曼所说,在优秀公司里, 因为有鲜明的指导性价值观 念,基层的人们在大多数情 况下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组织 行为学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 织
导向功能
组织文化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这是因为 组织文化有同化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