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训练你的注意力 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力集中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力集中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力集中教案
## 引入部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播放与注意力相关的短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询问学生:“你认为集中注意力对你来说容易吗?为什么?”或者播放一段展示人们在不同场合下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视频片段。

## 知识讲解
接着,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注意力的概念、类型以及影响注意力的因素。

可以通过PPT或黑板来展示这些信息,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重要性和如何在学习中保持专注。

## 活动设计
### 活动一:自我观察
让学生记录一天中自己的注意力分布情况,包括何时容易分心、何时能保持集中。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自我反省,了解自己在哪些环境和情境下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 活动二:专注力训练
设计一些简单的专注力训练游戏,如“记忆卡片”或“静心绘画”。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在有趣的游戏中提高专注力。

### 活动三:角色扮演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场景,如考试、听讲座等。

学生在扮演中体验如何在实际情境下保持专注,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策略。

## 策略分享
教师可以分享一些科学的注意力管理技巧,比如番茄工作法、冥想练习等,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 总结反思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并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些注意力集中的策略。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还能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如何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这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注意力的重要性1.1 导入:讲解注意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1.2 讲解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影响1.3 活动:注意力集中训练游戏1.4 总结:强调注意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第二章:认识注意力2.1 导入:讲解注意力的概念和分类2.2 讲解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2.3 活动:注意力分配训练游戏2.4 总结:强调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第三章:注意力训练技巧3.1 导入:讲解提高注意力训练的方法3.2 讲解注意力训练的实用技巧3.3 活动:注意力持久训练游戏3.4 总结:强调注意力训练的实用技巧4.1 导入:讲解良好注意力习惯的重要性4.3 活动:注意力集中环境创设4.4 总结:强调良好注意力习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注意力训练的实践与应用5.1 导入:讲解注意力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5.2 讲解注意力训练在提高学习效果中的应用5.3 活动:注意力训练实践案例分享5.4 总结:强调注意力训练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第六章:提升注意力策略6.1 导入:讲解提升注意力的策略和技巧6.2 分析不同的注意力提升方法,如时间管理、优先级设定等6.3 活动:注意力提升策略工作坊6.4 总结:强调个性化策略在提升注意力中的作用第七章:克服分心7.1 导入:讲解分心的原因及对注意力的影响7.2 分析克服分心的方法,如环境优化、情绪管理等7.3 活动:克服分心角色扮演7.4 总结:强调克服分心对提高注意力的重要性第八章:数字时代的注意力管理8.1 导入:讲解数字设备对注意力的影响8.2 分析数字时代的注意力管理策略,如合理使用社交媒体、设定数字禁食等8.3 活动:数字注意力管理挑战8.4 总结:强调在数字时代中管理注意力的重要性第九章:注意力训练的进阶技巧9.1 导入:讲解注意力训练的高级技巧9.2 分析包括冥想、深呼吸等在内的注意力训练方法9.3 活动:进阶注意力训练实践9.4 总结:强调进阶技巧在提升注意力中的作用第十章:注意力训练的持续与评估10.1 导入:讲解如何持续进行注意力训练10.2 分析注意力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10.3 活动:个人注意力训练计划制定10.4 总结:强调持续训练和评估在注意力提升过程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注意力的重要性补充和说明:强调注意力在个人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训练你的注意力 教案心理健康闽教版

训练你的注意力  教案心理健康闽教版

训练你的注意力教案--心理健康闽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注意力训练改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注意力概述: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的重要性。

2. 注意力训练方法:如何提高注意力,注意力训练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引入注意力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注意力的概念、重要性以及训练方法。

3. 实践:开展注意力训练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并总结心得。

4. 总结:让学生分享注意力训练的收获,总结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注意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注意力训练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注意力改善的程度,以及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注意力概念、训练方法、实践活动等内容。

2. 注意力训练素材:包括故事、案例、游戏等。

3. 学生作品展示:展示学生在注意力训练中的成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注意力的相关理论和训练方法。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心得。

3. 采用实践法:开展注意力训练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4. 采用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训练,持续改进。

七、教学步骤1. 注意力概述:讲解注意力的概念、重要性。

2. 注意力训练方法:介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3. 注意力训练实践:组织注意力训练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4. 注意力训练总结:让学生分享收获,总结方法和技巧。

八、教学活动1. 注意力训练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注意力训练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注意力训练的心得,互相学习。

3. 个人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注意力训练,改善学习和生活质量。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对注意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注意力训练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注意力改善的程度,以及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训练你的注意力 教案心理健康闽教版

训练你的注意力  教案心理健康闽教版

训练你的注意力教案--心理健康闽教版第一章:注意力的重要性1.1 导入:讲解注意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1.2 学习注意力的定义和作用1.3 注意力训练的意义和目标1.4 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章:认识自己的注意力2.1 导入:通过小游戏和测试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水平2.2 分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2.3 了解注意力集中的信号和表现2.4 制定个人注意力提升计划第三章:提升注意力的技巧3.1 导入:讲解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3.2 学习时间管理和优先级规划3.3 练习专注呼吸和冥想练习3.4 进行专注力训练小游戏第四章:克服分心的策略4.1 导入:分析分心的原因和影响4.2 学习克服分心的方法和策略4.3 练习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4.4 分享克服分心的成功经验第五章:注意力训练的实践与应用5.1 导入:讲解注意力训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2 练习注意力训练的实际操作5.3 学习如何在不同场景下保持注意力集中5.4 总结注意力训练的成果和收获第六章:专注力训练exercises6.1 导入:介绍专注力训练的不同类型和方法6.2 练习听力专注力训练:例如,听取特定指令并执行6.3 进行视觉专注力训练:例如,找出图像中的不同点6.4 分享专注力训练的心得体会第七章:记忆力训练strategies7.1 导入:讲解记忆力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7.2 学习记忆的技巧:例如,联想记忆、位置记忆法7.3 进行记忆力训练小游戏:例如,记忆卡片游戏7.4 讨论记忆力训练的成效和改进方法第八章:情绪管理与注意力8.1 导入:分析情绪对注意力的影响8.2 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8.3 练习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情绪释放写作、情绪画图8.4 分享情绪管理与注意力提升的经验第九章:注意力训练在学业中的应用9.1 导入:讲解注意力训练在学业中的重要性9.2 学习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制定:例如,番茄工作法、每日任务清单9.3 实践注意力训练在学业中的应用:例如,阅读理解、数学解题9.4 总结注意力训练在学业中的成果和改善第十章:注意力训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1 导入:讲解注意力训练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10.2 学习注意力训练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例如,倾听技巧、非语言沟通10.3 练习注意力训练在休闲活动中的应用:例如,冥想、瑜伽10.4 分享注意力训练在生活中的成果和体验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注意力的重要性注意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提升个人能力的关键因素。

注意力训练 教案 心理健康

注意力训练 教案   心理健康

注意力训练教案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3. 帮助学生认识到注意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1. 注意力概述:介绍注意力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 注意力训练方法:讲解注意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如定时专注、分配注意力、抗干扰等。

3. 注意力调整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注意力,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4. 注意力与心理健康:分析注意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

5. 实践练习:设计注意力训练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小故事引出注意力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注意力概述、训练方法和调整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注意力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4. 实践练习:布置注意力训练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注意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注意力训练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注意力训练练习的情况。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课后交流,了解学生在注意力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变化。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注意力训练相关教材或资料。

2. 教具:注意力训练练习题、计时器等。

3. 辅助材料:心理健康相关文章、案例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注意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心得,促进班级内交流与合作。

3. 注意力训练游戏:设计有趣的注意力训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注意力。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调整注意力。

3.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训练你的注意力 教案心理健康闽教版

训练你的注意力  教案心理健康闽教版

训练你的注意力教案--心理健康闽教版第一章:认识注意力1.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注意力?为什么注意力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重要?简要介绍注意力的定义和作用。

1.2 注意力的重要性解释注意力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通过实例说明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导致的后果。

1.3 注意力的种类介绍选择性注意力、持续性注意力、分配性注意力等不同类型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注意力在不同的情境中的应用。

第二章:注意力训练方法2.1 专注呼吸训练教授学生通过专注呼吸来提高注意力。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专注呼吸的效果。

2.2 数字训练设计数字游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记住并复述一系列数字。

通过数字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2.3 字词训练设计字词游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记住并复述一系列字词。

通过字词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第三章:注意力训练技巧3.1 设定明确目标教授学生如何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提高注意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3.2 合理安排时间教授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提高注意力。

引导学生制定时间管理计划,平衡学习和工作。

3.3 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

第四章:注意力训练计划4.1 设计个人训练计划教授学生如何设计个人注意力训练计划。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制定训练计划。

4.2 执行训练计划引导学生按照个人训练计划进行注意力训练。

提醒学生坚持执行,并记录训练过程中的变化。

4.3 评估训练效果引导学生评估注意力训练的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训练方法,以提高注意力。

第五章:保持专注的小技巧5.1 定期休息教授学生定期休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引导学生理解休息对于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作用。

5.2 做笔记教授学生做笔记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做笔记提高注意力。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做笔记的效果。

5.3 寻找激励引导学生寻找激励自己的方法,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注意力的重要性1.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认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

1.2 讲解注意力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1.3 分享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1.4 小组讨论:讨论注意力不集中时遇到的困扰和解决方案。

第二章:认识自己的注意力2.1 导入:通过一个小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力状况。

2.2 讲解注意力类型的分类。

2.3 分析不同注意力类型的特点和优缺点。

2.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根据自己的注意力类型改善学习方法。

第三章:提高注意力的技巧3.1 导入:讲解提高注意力的基本技巧。

3.2 分享一些实用的注意力训练方法。

3.3 引导学生进行注意力训练练习。

3.4 小组讨论:讨论注意力训练的心得和感受。

第四章:战胜分心的策略4.1 导入:讲解分心的原因和危害。

4.2 分析战胜分心的策略和方法。

4.3 引导学生学习自我调节情绪和应对压力。

4.4 小组讨论:讨论在遇到分心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

第五章:注意力训练的实践与应用5.1 导入:讲解注意力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5.2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注意力训练计划。

5.3 分享一些注意力训练的实用技巧。

5.4 小组讨论:讨论注意力训练的成效和感受。

第六章:专注力与学习效率6.1 导入:通过实例讲解专注力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6.2 分析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技巧。

6.3 引导学生进行专注力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6.4 小组讨论:分享专注力训练在学习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第七章:注意力与情绪管理7.1 导入:讲解注意力与情绪管理的关系。

7.2 分析情绪对注意力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情绪。

7.3 引导学生学习注意力调节情绪的方法。

7.4 小组讨论:讨论注意力调节情绪的实际效果和经验。

第八章:注意力与人际关系8.1 导入:讲解注意力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8.2 分析注意力在沟通、合作中的重要性。

8.3 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注意力的人际交往技巧。

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注意力的重要性1.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认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

1.2 讲解注意力的定义和作用。

1.3 分享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做笔记、制定学习计划等。

1.4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第二章:注意力分散的处理2.1 讲解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和影响。

2.2 分享一些应对注意力分散的策略,如:定时休息、环境调整等。

2.3 小组活动:模拟注意力分散的场景,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2.4 家庭作业:记录一周的注意力分散情况,并尝试运用所学策略进行改善。

第三章:提高注意力的技巧3.1 讲解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3.2 分享一些提高注意力的练习,如:定时任务、集中注意力训练等。

3.3 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技巧。

3.4 家庭作业:选择一个注意力提高技巧,进行一周的实践。

4.1 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4.2 分享一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如:规律作息、合理安排时间等。

4.3 小组活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互相分享。

4.4 家庭作业:按照学习计划执行,记录自己的进步。

第五章:注意力训练的实践与应用5.1 讲解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5.2 分享一些实用的注意力训练工具,如:注意力训练软件、注意力卡片等。

5.3 小组讨论:如何将注意力训练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5.4 家庭作业:选择一个注意力训练工具,进行一周的实践。

第六章:专注力冥想练习6.1 介绍冥想对于提高专注力的作用。

6.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专注力冥想练习。

6.3 讨论冥想练习的感受和效果。

6.4 家庭作业:每天进行10分钟的专注力冥想练习,记录体验和专注时长。

第七章:自我监控与反馈7.1 讲解自我监控的重要性。

7.2 引导学生设定自我监控的目标。

7.3 分享自我监控的方法,如使用专注力应用、定期自我反思等。

7.4 小组活动:学生互相分享自我监控的方法和效果。

7.5 家庭作业:实施自我监控计划,并写下每周的反馈。

闽教版心理健康七年级5.训练你的注意力课件12ppt.ppt

闽教版心理健康七年级5.训练你的注意力课件12ppt.ppt

追视练习
要求:10条交错在一起的线,请用 目光从左往右追视每一条线。
➢ 一心不可二用 ➢ 靠坚强的意志力 ➢ 视觉的注意力训练
耳听八方
要求:听到“乌龟”或者“乌鸦” 拍两下手
➢ 一心不可二用 ➢ 靠坚强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注意力 是一扇门。”我们所要学习的一切知 识都要从它那里通过,在学习中,只 有时时、处处集中注意力,才不会让 知识从我们身边溜走。
活动一
要求: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同时画。
➢ 一心不可二用
活动二
要求:面前放一本书,用5分钟的 时间专注地盯着这个物体
➢ 一心不可二用 ➢ 靠坚强的意志力

集中你的注意力心理健康教案

集中你的注意力心理健康教案

集中你的注意力心理健康教案教案:集中注意力,促进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技巧,并应用这些技巧来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

一、引入(5分钟)1.引入注意力的概念:请学生简要描述一下“注意力”是什么,并为什么重要。

2.分享注意力不集中的体验:请学生回忆一次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经历,并分享给全班。

3.介绍本课的目标:解释本节课的目标和意义,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

二、注意力的重要性(10分钟)1.讨论注意力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请学生列举出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为什么会发生。

2.了解集中注意力的益处:引导学生讨论集中注意力可能带来的好处,比如提高学习效果、提高生产力、增加工作效率等。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思考一下自己想要在自己的学习或生活中通过集中注意力实现的目标,并让他们互相分享。

三、提高注意力的技巧(15分钟)1.专注于目标:解释目标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实现目标的方法,比如制定明确的计划和使用提醒工具等。

2.分清重要与紧急:引导学生分辨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和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任务,并帮助他们制定优先级。

3.时间管理: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比如制定时间表、合理分配时间等。

4.均衡休息和工作:解释休息对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并建议学生将工作和休息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劳累或过度放松。

五、练习和应用注意力技巧(15分钟)1.集中注意力练习:组织一个短暂的注意力练习,引导学生尽量集中精力完成一个任务,比如听一个短篇故事并回答问题。

2.应用注意力技巧:请学生分享一些他们平常使用的提高注意力的技巧,并让他们尝试使用在实际的学习或工作中。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使用注意力技巧的经验,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六、注意力训练游戏(15分钟)1.注意力训练游戏:介绍一些可以通过游戏训练注意力的方式,比如解谜游戏、注意力集中游戏等,并让学生尝试其中一种游戏。

七年级《心理与健康》上册《注意力训练》教案

七年级《心理与健康》上册《注意力训练》教案

注意力训练【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测注意力,使学生对自己的注意力有所了解;2、通过多种心理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的品质。

【教学对象】七年级1-4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展示画面,分别提问,各组抢答:(1)你看到一个什么数字?25(2)你看到什么?3个柠檬、3个苹果、3个辣椒(3)你看到哪几种颜色的辣椒?红黄绿(4)你看到什么图形?八边形(5)你看到一个什么?笑脸、五边形(6)你看到哪几个图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7)在梯形上的数字是什么?9引导:刚才为什么有的同学能看到全部呈现的画面,有些同学不能呢?其实这和注意力程度有关,什么是注意力?二、了解注意力1、注意力:将视线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且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的能力。

2、影响我们集中注意力的因素有哪些?(注意力分散的原因)(1)个体生理状况.比如营养不良、偏食、挑食等,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等;(2)个体情绪因素;(3)学习兴趣;(4)自控能力较差;(5)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6)外界环境的干扰。

引导:注意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

有些人经过培养训练,注意力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注意力,就应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而且更多的还是自我训练。

第二课时三、注意力训练1、倾听先做一个深呼吸,闭上双眼,听老师播放的钟表滴答声。

问题:为什么在第二次有更多的同学能答得出钟表滴答声的总数?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引导:如果我们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做某件事情,那么,将会对这项”任务”倾注及大的注意.所以,在上课以前就做好集中注意力的准备,带着问题听课,你的听课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2、专注先做一个深呼吸,小组内先进行练习由100倒数到1,然后由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参加比赛,看哪个小组数的又快又准确。

问题:两次参加比赛,前后有什么不同的体验?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引导:我们既要尽量减轻周围环境的干扰, 提高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同时, 还要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学会放松,让自己以一个平静心态来面对每一节课。

注意力初中教案

注意力初中教案

注意力初中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升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注意力概念讲解2. 注意力重要性阐述3. 提高注意力方法与技巧分享4. 课堂实践与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注意力吗?注意力对学习有什么重要性?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心理素质。

注意力集中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讲解注意力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注意力的重要性:a. 注意力是学习的基础: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有效地接收、处理和记忆信息。

b. 注意力影响人际关系:在与人交流时,注意力集中可以表现出尊重和关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 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可以使任务更快、更准确地完成。

d. 注意力促进个人成长:注意力集中的人更容易发现自身的潜能,从而实现个人成长。

2. 学生听讲并思考注意力的重要性。

三、分享提高注意力方法与技巧(10分钟)1. 教师分享以下提高注意力的方法与技巧:a.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拖延。

b. 设定目标:为自己设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

c. 分阶段学习:将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小部分,逐一完成。

d. 定时休息:学习一段时间后,适当休息,避免疲劳。

e.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方法与技巧。

四、课堂实践与总结(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任务: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法与技巧,尝试在课堂上提高注意力。

2. 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实践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谈谈自己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困难。

训练你的注意力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闽教版

训练你的注意力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闽教版

训练你的注意力【活动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记忆的规律,掌握4种高效记忆方法。

重点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记忆的重要意义,培养对记忆的兴趣和信心。

难点3.引导学生利用记忆规律和自己的特点去轻松记忆。

【活动准备】3个纸杯、课件【活动过程】一、暖身活动:记忆游戏老师先示范,然后请几个学生恢复老师刚才的动作,翻转3次杯子,让杯口都朝上。

二、记忆小测验默写数字:任选一行读一分钟后默写•63、85、34、27、59、48、92、47、12、75、28、41•76、29、59、24、67、19、83、49、23、91、12、46•58、62、87、93、25、98、28、32、45、16、73、51教师小结:人的记忆力,如果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来分,可分为感觉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5秒-2分钟)、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到终身,遗忘后可恢复)。

三、找寻规律,发现方法规律一:遗忘是先快后慢的(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师小结:虽然说人的记忆潜力是无限的,可我们免不了要忘记东西。

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了。

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

根据这样的规律,我们在记忆知识后的什么时候去复习效果最好呢?学生回答:师:没遗忘前进行复习,就是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这样就比较容易记住所学的知识了。

复习要先密后疏。

规律二:有意义识记和分组识记(1)记忆训练•与中国相邻的国家你能记住多少?•越南、俄罗斯、缅甸、蒙古,不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老挝、尼泊尔、朝鲜、巴基斯坦、阿富汗师小结结:抽象的无意义的不理解的材料容易忘记。

(有意义的材料容易记)规律三:中间内容易忘记。

(头尾两边容易记)师:(我们来做个小测试)请问你们班级学号1号是谁?(齐声回答)2号呢?(齐声回答)27号呢?(少数人回答)54号呢?(齐声回答)(全班54人)规律方法引出师:记忆处在材料中间部位的事物比较困难,如果给了你一段很长的材料,怎样把所有内容记牢呢?师小结:组块和分段,我们如果把材料拆成若干段来记,两头多了,记忆内容增加了,最后串起来效果会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注意力——是指能将视线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并且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的能力。

集中注意力的方法:1.明确目的任务;
2.克服内外干扰;
3.养成注意习惯。

教学反思:
注意力和意志力是初中学习非常重要的两个品质,初一的学生有一小部分,平时比较好动、很容易分心,注意力保持的时间较短,这节课,给了学生一个机会去体验、测试、训练自己的注意力。

本次主题的授课,这节课都采用计分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准确,较好地训练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保持、转换与分配、克服分心等情况,比较全面地训练了注意力。

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挑战性,都需要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但难度不大,所以只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基本都可以拿到分数,所以学生都非常认真、积极,整节课注意力很集中,充分达到了课堂效果。

每个训练环节完成,教师都会联系生活实际,讲讲训练背后的意义,使学生了解如何针对性地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