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考点: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合集下载

16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

16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

16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在遇到压力、焦虑或不愉快情绪时,为了保护自己心理健康而自发产生的心理策略。

以下是16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1. 拒绝承认:对于不愉快或痛苦的经历或情绪,认为这些事情从未发生过或不存在。

2. 投射:把自己的情感或行为归咎于他人,而不是承认自己的责任。

3. 取笑:使用幽默或嘲讽来掩盖自己的不安或不舒适情绪。

4. 回避:避免与不愉快的情境或人接触,以免产生痛苦情绪。

5. 否认:否认自己的情感需要或欲望,认为这些是不健康或不合适的。

6. 逃避:通过吸毒、喝酒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不愉快情绪。

7. 隔离:将不愉快情绪或经历和其他经历和情绪分离开来,避免情绪交叉影响。

8. 理智化:对于不愉快情绪,通过逻辑分析、事实证明等方式来缓解情绪。

9. 借酒消愁:通过饮酒来缓解压力和不愉快情绪。

10. 反抗:通过反抗或挑战有关自己的压力来源来缓解压力和不愉快情绪。

11. 替代:通过寻找其他的替代品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如吃甜食、购物等。

12. 转移:将情绪或需求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以缓解压力和不愉快情绪。

13. 供养:通过帮助他人或成为他人的赞助人来缓解自己的不快情绪。

14. 否认危险:对于危险或威胁,认为自己是无害的,没有必要采取行动。

15. 理性化:用逻辑和理性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和不愉快情绪。

16. 掩饰:用假象或伪装来掩盖自己的情绪和不愉快情绪。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常见心理防御机制(1)否认—把已经发生但又不愿被接受的痛苦事实加以否定,当作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心理重负,避免精神崩溃。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亲人的突然死亡,身患癌症,听到消息后根本予以否认,很象鸵鸟遇见敌人后的反应。

(2)退行—当人遭遇危急事件或面临心理压力时,会放弃习惯化的成熟应对策略而使用早期幼稚的、不成熟的方式应对环境变化。

“退行”是为了争取别人的同情理解和关心照顾,或者为了逃避责任或某些难以应付的事件。

如大学生考试不及格就对老师哭哭啼啼,苦苦哀求,或者不吃饭,对自己赌气。

(3)幻想—脱离实际的空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难以实现的愿望或陷入困境时,以异想天开的方式在精神上自我满足。

“自我陶醉”和做“白日梦”就是对幻想机制的生动写照。

如受欺辱的男孩;失恋者对自己爱恋对象的“追求”毫不留情地予以的“拒绝”幻想。

(4)置换—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人或某事不能发泄自己的情感而将其转移到其它比较可靠或者能够接受的人或事物上去。

平常所说的“迁怒于人”、“借题发挥”、寻找“替罪羊”就是转移机制的表现。

例如阿Q挨了赵家的打,却去欺负小尼姑;失恋学生转而伤害多年爱恋自己的女友等。

(5)压抑—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那些具有威胁性的冲动、欲望、情感抑制到潜意识领域当中以保持心境的安宁。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将痛苦的事“遗忘”,别人问起来总说“不知道”、“不记得”。

这种“不记得”不同于自然遗忘,其记忆内容并未真正消失,而是转入了潜意识境界,从而避免触及此事而引起痛苦。

人们经常通过做梦将压抑的愿望和记忆表现出来。

(6)解脱—无论人有意或无意犯错,都会感到不安,尤其当事情牵连别人,令别人无辜受伤害和损失时,会内疚和自责,倘若我们用象征性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处理自己的情绪,补救心理上的不舒服,称为解脱。

一位足球队员在比赛中犯规让对方的一位队员受伤,他到花店买了一束花,送到医院,心里感觉好受一些。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冲突、挫折、内心冲突等一些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中所采取的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或机制。

这些机制往往在个体无意识的状态下发挥作用,以帮助个体应对情绪困扰、保护自我形象与自尊、减少焦虑和痛苦等。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
1. 否认(Denial):拒绝接受或否认现实存在的事实,以逃避对抗现实带来的负面情绪。

2. 转移(Displacement):将负面情绪从一个对象或情境转移到无关的对象或情境上,以减少自身的焦虑和压力。

3. 投射(Projection):将个体自身的负面情感、欲望或冲动投射到他人身上,以避免认可和面对自身的内心冲突。

4. 退行(Regression):在面临压力和挫折时回到更为幼稚或原始的行为模式,以满足自身的安全感和需求。

5. 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将自己真实的欲望或情绪转化成相反的行为和情感,以抑制与自我价值观不一致的欲望和情绪。

6. 显露(Expression):将内心的冲突和情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包括情绪爆发、言语攻击、大声哭喊等。

7.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为了减轻内心的焦虑和自责,个体通过对自己的行为或决策进行合理化解释,为自己找到合理的理由。

8. 抵抗(Resistance):对于威胁到个体自我形象、心理安全或自我认同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抵抗,拒绝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帮助个体应对压力和困难。

然而,长期依赖这些机制可能会阻碍个体的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中学教资科目二考试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考试形式基本都是单选题,主要是案例型单选题和定义型选择题。

所以说,在备考时需要准确掌握各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含义和各种相关的例子。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理智的压抑、升华、补偿、幽默、宣泄、转移、否认等内容。

1.理智的压抑:这是一种成熟的适应方式。

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因无法满足或表现时,有意识地去压抑、控制、想办法延缓其满足需要。

越是成熟、有修养的人,越能使用压抑作用。

如:高考时,把爱慕压到心底。

2.升华:即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

如:把对别人学习成绩的强烈嫉妒转化为发愤学习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等均为升华。

3.补偿(代偿):分为消极性补偿和积极性补偿。

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

如:某同学文化成绩不好,便努力提高体育成绩。

4.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

它没有个人的不适及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

如:面对别人的对身高的嘲笑,说:浓缩的都是精华。

5.宣泄:主要指将多余的激烈的情绪能量释放出来。

如:通过摔打假人排解心理压力、心情不好时大吃大喝排解愁绪等均为宣泄的例子。

6.转移(移置):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

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

如:踢猫效应。

7.否认: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这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的。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防御机制,具有儿童心理特点。

如:掩耳盗铃;眼不见,心不烦等。

【考题再现】1.“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都是社会态度( )的表现。

A.压抑B.转移C.否认作用D.升华【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否认。

选项A,压抑是一种成熟的适应方式。

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因无法满足或表现时,有意识地去压抑、控制、想办法延缓其满足需要。

12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说明

12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说明

12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说明一、拒绝:这是一种行为上的防御手段,它通常发生在思维上。

通过拒绝,人们可以把一种担心或感受转变为不和谐或不可能。

比如,当一个母亲发现自己孩子把一杯茶弄得满地都是时,她可能会说这个破活都不会做,也不值得她教。

这是一种拒绝,它可以将母亲的担忧转化为不安,让她松口气。

二、移情:这是一种情绪防御机制,它指的是把自己的情感对象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它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真实情况的伤害,从而获得安全感。

比如,一个孩子承受着他父亲的持续抨击,面对父亲,他可能会通过将他的抑郁情绪转移到他的老师和班主任身上来获取心理上的安慰。

三、投射:投射是一种情感上的防御机制,它将内在的愤怒和压抑转移到外部。

例如,有一个男生从来不在家里待太久,每次他到家就发脾气,责骂家人,其实把自己的愤怒投射到家人身上。

四、压抑:压抑是一种行为上的防御机制,它有助于人们减少认知上的担忧。

例如,当一个女孩面对家人对她的严厉批评时,她可能不会咆哮,而是把一切压了下去,她甚至不会去思考家人批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五、消极思维:消极思维是一种思维防御机制,它有助于人们降低自己对一件事情的期待,使自己不会失望。

比如,有一个员工在工作中老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无论他怎么试着去做到完美,他仍然会用消极的思维去覆盖所有可能的失败的情况。

六、反应酸化:反应酸化是一种情绪上的防御机制,它将愤怒和悲伤转移成愤怒、反愤或冷漠。

例如,当一个人受到别人的批评,总是想借口回敬过来,而不是直面批评,试图让人害怕、怀疑或反愤,以此来达到转移责任或掩饰自己对自己失败的情绪的目的。

七、隔离:隔离是一种情感上的防御机制,指的是把不想面对的情绪与自己的真实情感分离开来。

例如,当一个人经历到曾经的悲痛时,他可能会把自己的感受隔离开来,不去认真思考,从而避免太多的痛苦和痛苦经历。

八、抗拒:这是一种思维上的防御机制,它可以帮助人们把可能对自己具有威胁、不利情绪的事情转变为别的思维活动,从而缓解压力。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受到攻击、压力、挫折等不良情境下,通过自我防御来缓解负面情绪和不适感的心理机制。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 否认:否认可以减轻负面情感和痛苦,使人感觉似乎情况变得更好。

例如,当一个人受到批评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否认或贬低所听到的消息,以减少负面情绪和紧张感。

2. 转移:转移注意力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从不良情境中摆脱负面情绪和痛苦。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焦虑或愤怒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以缓解负面情绪。

3. 解释:解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自己情感和行为的原因。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悲伤时,他们可能会寻求他人解释和解释,以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4. 压抑:压抑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避免表达负面情绪和情感。

例如,当个体感到愤怒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情感,以避免发生冲突或伤害他人。

5. 合理化:合理化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解释和合理化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例如,当一个人遭受攻击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受到攻击是合理的,以使自己感到更加安全。

6. 逃避:逃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摆脱不良情境中的压力和责任。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时,他们可能会选择远离压力源,以逃避紧张感。

7. 反向形成:反向形成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控制和改变负面情绪和情感。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思考积极的事物来缓解负面情绪。

8. 转移注意:转移注意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从不良情境中摆脱负面情绪和痛苦。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焦虑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9. 投射: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他人的行为上。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嫉妒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他人的行为上,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10. 模仿:模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从他人的行为和情绪中获取力量和安慰。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逃避性防卫机制分为:1、压抑: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2、否认:否定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唯“否定”不是有目地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3、退回:退回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4、潜抑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描述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痛苦.自骗性防卫机制1、反向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乃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称为反向.2、合理化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3、仪式与抵消无论人有意或无意犯错,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他人,令他人无辜受伤害和损失时,的确会很内疚和自责,倘若我们用象征式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减轻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称为仪式与抵消.4、隔离所谓“隔离”是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5、理想化在理想化过程中,当事人往往对某些人或某些事与物作了过高的评价.这种高估的态度,很容易将事实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脱离了现实.6、分裂(dissociation)有些人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时常出现矛盾与不协调的情况.且有时在同一时期,在不同的环境或生活范畴,会有十分相反的行为出现.攻击性防卫机制1、转移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2、投射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代替性防卫机制1、幻想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称为“幻想”.与常说的“白日梦”相似2、补偿“补偿”一词,首先出现于阿德勒的心理学中.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inferiority)(来自小时候,自觉别人永远比自己高大强壮,所产生的自卑),而此种自卑感觉使个体产生“追求卓越”(strivingforsuperiority)的需要,而为满足个人“追求卓越”的需求,个体乃借“补偿”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我们使用何种补偿方式来克服我们独有的“自卑感”,便构成我们独特的人格类型.因此阿德勒主张,欲了解人类的行为,根本上必须掌握两个基本的观念一一自卑感和补偿.建设性防卫机制1、认同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而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完成“认同”的历程.“认同”始于儿童至青少年期成为主要发展任务.2、升华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

教师考试趣味知识——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教师考试趣味知识——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教师考试趣味知识——常见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

他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越我”三部分。

“本我”是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望组成,是贮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寻求直接地和立即地满足需要,只受“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由于现实的反复作用,“自我”不再单纯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而遵循“现实原则”,既追求欲望的满足,又力求避免痛苦。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

“本我”受“自我”和“超我”的控制,“自我”在个体欲望满足过程中起中介和协调作用。

但是,“自我”很难既满足“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又符合现实原则,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

为了减轻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使机体免受损失,个体就用投射作用、升华作用、文饰作用、自居作用、压抑作用等行为方式来应付挫折,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在教师考试中,心理防御知识时不时也会考到,而且往往结合生活校趣事进行考察,我们不妨把部分知识作为又可以得分,又可以解闷的趣味知识来进行掌握。

(1)升华定义: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

例子:喜欢骂人,成为评论家以满足自己。

(2)补偿(代偿)定义: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

例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退行定义: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

例子:已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自从妈妈生了二胎后又表现出尿床、好哭等婴儿时期的极端依赖表现。

(4)否认定义: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这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的。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防御机制,具有儿童心理特点。

例子:鸵鸟以头埋沙堆躲避敌人(5)合理化定义: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常见的20种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20种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20种心理防御机制一、与分裂有关的防御机制:分裂、投射、投射性认同、病态理想化和贬低化、否认、解离、付诸行动、退行。

(1)分裂:来访者把好的情感与不好的情感分别分割到不同的人身上,用来保护好的情感。

来访者可能会把好的情感全部投注在母亲身上,而把所有不好的情感全部投注在父亲身上。

(2)投射:来访者自己不能接受的一些思维与情感,认为这些思维和情感是别人的。

来访者可能会认为治疗师对自己是有敌意的,而实际上是来访者对治疗师怀有敌意,只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敌意。

(3)投射性认同:来访者发出投射,治疗师体验到这种被投射的感觉,并且对投射情感的认同。

来访者认为治疗师是有敌意的,这是来访者的投射,当这种敌意发出以后,治疗师可能认同了这种情感,结果治疗师拒绝了继续治疗。

(4)病态理想化和贬低化:来访者可能会把会把治疗师进行理想化,对生活中的人会贬低。

理想化与贬低化会出现互换,现在会把一个人想得很好,可能过一段时间就觉得这个人什么都不是。

(5)否认:来访者可能通过拒绝承认自己难以接受的情感来保护好自己。

当治疗师与来访者面质时,来访者的沉默时对治疗师的愤怒和不满,来访者不愿意接受自己是可以表达愤怒的人,可能会否认自己的情感。

(6)解离:来访者可能难以承受当下的痛苦,因此选择与现实切断联系用来保护自己。

来访者可能被父亲毒打,为了保护好自己,进入解离状态,感受不到任何痛的感觉,就好像来访者看到一个父亲在打他的孩子一样,这个孩子与来访者没有关系。

(7)付诸行动:来访者用行动来逃避痛苦的感觉。

直接脱落不来了,可能是来访者的付诸行动。

(8)退行:来访者可能会退行到早期的母婴关系中。

来访者因为厌倦了职场的勾心斗角,于是回到了老家,每天享受父母亲的照顾。

二、与压抑有关的防御机制:情感隔离、理智化、合理化、替代、躯体化、抵消、反向形成、认同、过度情绪化、外化、性欲化、压抑、转向自我。

(1)情感隔离:来访者压抑自己的情感,但是思想还停留在意识层面。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1. 否认:拒绝承认某个事实或真相存在,以避免撼动自己的信念或价值观。

2. 投射:把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以逃避自己的不安和责任。

3. 转移:转移情绪或行为,以避免处理或面对某个问题。

4. 克制:控制或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以避免出现过激或不恰当的行为。

5. 回避:避开或回避某个问题或情境,以避免面对可能带来的不适或困难。

6. 幻想:把一些不可能实现的希望和愿望转化为心理防御机制,以缓解内在冲突和压力。

7. 责备:把自己感到不满和失望的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归咎于他人来缓解自己的不适情绪。

8. 转移目标:把注意力和行为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以避免焦虑和困惑。

9. 着眼将来:通过关注未来的目标和希望,以避免对当前的现实和困境产生过度压力。

10. 压抑:抑制或压制自己不适的情绪和需求,以避免向外表露和表达自己的内在经验。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并且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阐释了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和原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拒绝:拒绝是一种否认和避免现实的防御机制。

当面对一个令人不愉快的事实或情况时,个体会选择忽略或抵制它,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形象。

2.投射:投射是指个体自己内心的冲突、欲望、情感或特质,不自觉地归咎于他人身上。

个体将自己的不满或困惑转嫁给他人,以减轻自身的焦虑和内疚。

3.退行:退行是指个体在遭遇焦虑和压力时回退到较为原始的心理状态。

他们会采取儿童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以寻求安全感和避免现实的挑战。

4.否认:否认是个体对令人不愉快的自我、欲望或事实进行否定,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形象。

个体会选择忽视或拒绝承认一个有可能触发内疚或焦虑的事实。

5.合理化:合理化是指个体为了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而提出合理的理由和解释,以减轻内疚和焦虑。

这种机制可以让个体感到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或合理的,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6.反作用:反作用是个体采取与其真实感受相反的行为或情感的防御机制。

他们会通过展示相反情绪或行为来掩盖或抵消真实感受,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形象。

7.退却:退却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和焦虑时逃避现实和责任的机制。

他们会通过回避或回避挑战,使自己感到安全和舒适。

8.再投射:再投射是指个体将内部的冲突和欲望转移到其他人或对象上,以减轻自身的焦虑和冲突。

这种机制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9.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形成不合理或过于简化的评价和观念的防御机制。

他们会将自己或他人的特征和行为归为其中一种刻板印象,以减轻内疚和焦虑。

10.替代满足:替代满足是个体通过寻找或强调他们无法得到的东西或满足来减轻内疚和压力。

他们会将注意力转移至其他方面的追求,以取代无法实现的欲望。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运作的,个体可能并不自觉地使用这些机制。

心理辅导防御知识点总结

心理辅导防御知识点总结

心理辅导防御知识点总结一、防御机制的概念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心理冲突或焦虑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自我感觉和心理平衡,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防御方式。

防御机制的产生和运用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是个体对于心理抗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防御机制在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内外的压力,也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二、常见的防御机制1. 拒绝拒绝是一种防御机制,当个体面对一些不愿意接受的现实或情绪时,会选择拒绝接受这些信息。

拒绝可以帮助个体暂时逃避现实或情绪上的困扰,但长期使用拒绝防御机制可能会导致个体对现实的过分逃避,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2. 抵消抵消是指个体将自己的不良情感或行为,转移给其他对象或其他情境的一种防御方式。

例如,一个个体可能在家庭生活中感到很大的压力,但他却将自己的不满情绪转移到工作中,对同事或下属进行指责和批评。

抵消可以帮助个体暂时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但长期使用抵消防御机制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3. 反抗反抗是指个体在面对一些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或情绪时,会选择主动地进行反抗或反击的一种防御方式。

例如,面对上司的批评,个体可能会选择进行反击或者提出异议。

反抗可以帮助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的自尊和自我感觉,但长期使用反抗防御机制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和工作中的摩擦。

4. 转移转移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其他对象或外部情境的一种防御机制。

例如,一个个体可能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感到焦虑和抑郁,但他却将这些情感转移到家庭生活中,对家人进行批评和挑剔。

转移可以帮助个体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但长期使用转移防御机制可能会导致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

5. 冲突解决冲突解决是指个体在面对内心的冲突和痛苦时,通过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法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的一种防御方式。

例如,一个个体可能会选择与他人进行诚实的沟通,寻求心理辅导师的帮助来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冲突解决是一种积极健康的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提升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面对紧张情绪时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安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

每个人的性格与经历的不同,所选用的防御措施也大不一样。

1.升华(Sublimation):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把社会中所不能接受的转为所能接受的,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例如,居里夫人年轻是曾恋爱受挫,对方因她饿长相和学识浅薄而嫌弃她,从此,她立志在学术上超过此人,于是埋头发奋,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又称文饰潜意识里有一种似乎合理的解释来掩饰自己,其目的是减少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个人的自尊。

例如生活中常说的:不打不成才,棍棒下出人才。

病人把因疾病导致的明显体重下降解释为“减肥”,等等。

3.补偿(Compensation):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

例如,某女子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崇。

4.抵消(Undoing):以某种象征性活动或潜意识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好像那些事根本没有发生,以减轻心理的不安。

例如,婚嫁等喜庆日子,忌讳“死”“碰鬼”等不吉利的话。

医院里,亲朋好友的去世,常常不叫:死亡”,而称为“永远地离开”,来减轻失去亲朋好友的内心痛苦。

5.替代:当个人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时,就设定另一个目标,来取代原来的目标。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一颗红心,两种打算”,借以来安慰自己的失落。

6.认同或仿同(Identification):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对方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

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冲突或威胁时,借助于心理机制来保护自己的内心。

这些防御机制能够帮助个体在无法解决问题或承受情绪困扰时,维持心理平衡和自我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列出具体步骤。

以下是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详细内容:1. 否认(Denial)否认是指个体拒绝承认或接受现实世界中的某个事实或情况,因为它对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或不安。

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面对亲人的死亡、疾病或自己的错误行为等情况。

以下是使用否认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步骤:a. 面对现实世界中的某个事实或情况。

b. 感受到对内心产生威胁或不安。

c. 拒绝承认或接受这个现实并寻找方式逃避或忽略它。

2. 投射(Projection)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的不愿承认或无法接受的负面特质、情绪或欲望,加诸于他人身上。

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自尊心脆弱的个体,他们会将自己不愿意承认的部分转嫁到他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或不安。

以下是使用投射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步骤:a. 拥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负面特质、情绪或欲望。

b. 感受到对自己造成罪恶感或不安。

c. 将这些负面部分加诸于他人身上,以转移自责或不安。

3. 退行(Regression)退行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或情绪困扰时,回到一个较为年幼、无忧无虑的状态,以逃避现实世界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个体在情绪激动或挫折感强烈时。

以下是使用退行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步骤:a. 面临压力或情绪困扰。

b. 感受到现实世界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c. 回到一个较为年幼、无忧无虑的状态,寻求逃避和安慰。

4. 抵抗(Resistance)抵抗是指个体拒绝或抵制接受与自己认同程度不高的观念、意见或想法,因为它对自己的自尊心或长期信念构成了挑战。

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个体在面对批评、不同意见或改变时。

以下是使用抵抗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步骤:a. 面临与自己认同程度不高的观念、意见或想法。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策略,个体使用这种策略来应对内心的冲突、焦虑和压力,从而保持自我形象的良好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 否认: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防御机制,个体拒绝接受某些痛苦的现实或事实。

例如,亲人去世的人可能会否认这个事实,认为亲人只是暂时离开,而不是永远的离别。

2. 压抑:当某些想法或情感被认为是不允许或不可接受的,个体可能会主动地将其从意识中排除。

例如,一个经历过严重车祸的人可能会努力忘记那个经历,以减少焦虑。

3. 投射:个体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感受或特质归咎于他人。

例如,一个经常感到内疚的人可能会指责他人有过错。

4. 反向形成:个体为了对抗某些不能接受的想法或情感,可能会采取完全相反的态度或行为。

例如,一个感到自卑的人可能会表现出过度的自信。

5. 合理化: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感,可能会为自己的行为或情感找到合理的解释。

例如,一个拒绝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可能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理由。

6. 升华:个体将不被社会接受或自我否定的冲动转化为可接受的行为或创作。

例如,一个愤怒的人可能会通过运动或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7. 退行:在面对压力或焦虑时,个体可能会退回到更简单、更幼稚的行为模式。

例如,一个成年人可能会在面临工作压力时变得像孩子一样任性。

8. 固着:固着是指心理发展停滞在某一阶段,这是由于过度的满足或者过度的挫折导致的。

比如过度溺爱导致一个人成年后还表现出幼儿的特征。

9. 认同:认同是一种无意识的防御机制,个体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或特征,以减少自身的焦虑或增加自我价值感。

例如,一个追星的人可能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偶像的行为和语言。

10. 幽默:个体使用幽默来减轻压力和焦虑,通过戏谑和玩笑来转化负面情绪。

例如,面对困境时,幽默的人可能会用自嘲的方式来化解紧张气氛。

11. 幻想:当个体无法处理现实中的困难或痛苦时,可能会通过幻想来逃避现实。

例如,面对失恋的痛苦,一个人可能会通过幻想与恋人重聚来暂时缓解自己的痛苦。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者内心产生矛盾冲突时,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恢复情绪平衡和稳定的调节机制,任何人的心理活动中,都有心理防御机制的存在。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在面临心理冲突时下意识使用的应对方式。

了解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明白一些不自觉的言行表现背后的真实意义。

同时,因为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也有消极,所以掌握心理防御机制的原理更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具体如下:1.压抑作用就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的作用。

是精神防御机制最根本的方式。

例如,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

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遗忘”了。

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

2.否定作用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

例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3.退化作用当人们感到严重挫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退行到困难较少、阻力较弱、较安全的境地——儿童时期,无意中恢复儿童期对别人的依赖,害怕再担负成人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做出退行的举动,比如偶尔在父母面前撒娇、发脾气,夫妻之间假装天真、耍赖等等。

这些退行无伤大雅,它显示出我们脆弱的、人性化的一面,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更加游刃有余,自由自在。

4.幻想作用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①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

②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

③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

④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欲望、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虑,维护安宁。

⑤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⑥抵消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

⑦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⑧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

建立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

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和不安。

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采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现实的矛盾,设法求得解决;或采取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

郑毅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健康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利他替代性而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把别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

幽默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尴尬和困窘。

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

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

简述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简述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简述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一、认知型防御机制
1. 否认:拒绝承认不愉快或不舒适的事实。

2. 逃避:从现实中逃避来自外界的压力、焦虑和痛苦。

3. 理智化:在面对强烈情感时,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二、行为型防御机制
1. 反应形成:通过表现与自己真实想法相反的行为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感。

2. 投射:由于无法接受自己的某种情感,将其归咎于他人,认为他人具有这种情感。

3. 转移:将目标从现实中的不愉快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三、情感型防御机制
1. 抑制:把自己的情感或冲动压抑住,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退行:回到过去的行为和反应方式,以应对当前的压力和痛苦。

3. 合理化:通过寻找理由和解释来减轻内心的痛苦和焦虑。

以上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些常见类型,每个人都会使用其中的一些方式来应对心理问题。

但长期依赖防御机制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建议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心理防御机制名词解释心理学

心理防御机制名词解释心理学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焦虑、冲突和压力等心理困扰时,为了保护自我、减轻心理痛苦和维持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系列无意识的心理策略或机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解释:
1. 投射:将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冲突或欲望转移给他人。

个体可能会将自己不愿意承认或接受的特质、感受或欲望,归因于他人身上,从而减轻自己的焦虑或责任感。

2. 否认:拒绝接受或承认现实或不愉快的事实。

个体可能会将令他们感到不安或无法接受的事情排除在意识之外,以避免面对现实引起的痛苦情绪。

3. 退行:在面对压力或冲突时,回到更为原始、幼稚或不成熟的行为或思维方式。

个体可能会表现出类似于儿童时期的行为,以逃避现实或寻求安慰。

4. 压抑:将令人不愉快的思绪、冲突或欲望压制到无意识中。

个体通过忽视或阻止对某些事情的思考或回忆,以防止与之相关的不愉快情绪的浮现。

5. 转移:将情感或冲突从一个对象或情境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情境上。

个体可能会将自己的情感或压力转移到其他事物或人身上,以减轻自身的紧张感或冲突。

6. 理性化:用理性或合理的解释来掩盖或解释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个体可能会用逻辑或理性的解释来安慰自己,以减少焦虑或内心的不安。

7. 反作用:用与真实感受相反的情绪或行为来掩饰或抵消自己
的真实感受。

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与他们真正感受相反的情感或行为,以抵消或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

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在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应对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个体应对心理压力和冲突,但也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心理学备考之心理防御机制

教育心理学备考之心理防御机制

教育心理学备考之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简称心理防御,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

在历年的试题中常以客观题出现,现在做个区分,帮助大家备考。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征: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按照心理成熟度分类:自恋心理防御机制(一级防御机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个人在婴儿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机制。

早期婴儿的心理状态,属于自恋的,即只照顾自己,只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加之婴儿的"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轻易地否定、抹杀或歪曲事实,所以这些心理机制即为自恋心理机制。

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二级防御机制):此类机制出现于青春期,成年人中出现也是属于正常的。

包括内向投射、退化、幻想等。

神经性心理防御机制(三级防御机制):这是儿童的"自我"机制进一步成熟,在儿童能逐渐分辨什么是自己的冲动、欲望,什么是实现的要求与规范之后,在处理内心挣扎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

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四级防御机制):是指"自我"发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现的防御机制。

其防御的方法不但比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处理现实的困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

这种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升华、补偿、幽默等。

按行为性质分类:1. 逃避性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行。

2. 自骗性防御机制:反向形成,合理化,仪式与抵消,隔离,理想化,分裂,歪曲。

3. 攻击性防御机制:转移,投射。

4. 代偿性防御机制:幻想,补偿。

5. 建设性防御机制:认同,升华,幽默。

6. 其它防御机制:情感隔离,理智化,固着,利他。

以上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幻想、压抑、投射、反向、转移、退行、文饰、补偿、升华等。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1.否认否认是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

“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现。

2.投射投射指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典型的投射作用。

3.文饰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

例题伊索寓言中,狐狸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是酸的,从心理防卫机制的角度来说,这实际上是一种()。

A.否认 B.补偿 C.压抑 D.文饰D。

本题考查文饰的含义。

文饰是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酸葡萄心理是合理化的方式之一,即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自己能力不够而无法取得时,就加以贬抑和打击。

题干中的狐狸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故选D。

4.补偿补偿指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典型的补偿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