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_四大体系_建设_关凤峻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问题和体系构建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问题和体系构建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问题和体系构建[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关于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字]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问题体系0引言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差异较大,也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且灾害类型多样化、地质灾害影响面广、造成损失巨大,而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又是相互影响的,地质灾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人类活动也容易造成地质灾害加剧。

随着我国各级政府的加强管理下,我国近年来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管理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效果。

但我国每年仍然会由于地质灾害导致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事故,需要政府部门继续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体系和防治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由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为国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所谓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工作主要指的就是我国的不同级别的政府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实行关注和监督管理职责。

通常意义上的地质灾害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下述几点内容: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计划并进行组织和实施该计划;根据相关经验及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划定地质灾害类别与区域并安排管理监督负责团队;管理和评价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承担单位的资质管理;进行地质灾害责任鉴定和纠纷调处等[1]。

根据现阶段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现状,我们可以将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概括为:由政府领导的,通过各部门相互协作组成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管理体系[2-3]。

1 地质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1没有完善的制度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进行不当的操作容易造成山体滑坡,需要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评估以及在进行坡地建设或采空区工程建设时,同样需要规划部门具备国土管理部门的相关批准意见方可施工。

做好地灾防治 减少灾害损失——访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

做好地灾防治  减少灾害损失——访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

等往 年易发 区外 ,海南 、吉林 等地 发生 的地质 灾害 数 量 分别 超 过 当地 前数 年 甚至 数 十 年 的总 和 。另
外 ,去年发生灾 害的大多 为群测群 防监测体 系外 的
新 生 地 质 灾 害点 。
记者 :能否预测一 下今年地 质 灾害形势 ,
重点又该做好哪些工作呢?
大 ,全 国共发 生崩 塌 、滑坡 、泥 石流 等灾 害3 6 0 07 起 ,造成 2 1人死 亡失踪 ,直 接经济损失 6 亿元 , 95 4 分别 12 0 年增长 1 倍 、5 倍 和26 。可以说是新 : 09 L . 8 . 0 . 倍 中国成立 以来地质 灾害最为严 重的一年 。主要有 四
记者 :2 1年 地质 灾害 总体特 点有哪 些? (0 ) 带给我们怎样 的思考 ?
关 风 峻 :2 1年 ,我 国 地 质 灾 害 灾 情 重 、损 失 00
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多的一年。 2 1年 ,我们在 全力抓好 防范和应 急处置 工作 00
的 同时 ,组 成 专 门班 子 ,在 认 真 梳 理 、总 结 过 去 工
20 起 ,造 成 近 2 0 死 亡 失 踪 和 大 量 的 财 产 损 失 。 00 0人 四是 地 质 灾 害 发 生 范 围增 加 。 除 西 南 、西 北 、东 南
质 灾害 防治 的局 面没有形成 。我们在 开展总结研 究
的基础上 ,积极 谋划 ,努力 建立完善 地质灾 害防治 体系 ,提升防治能力 。
2 o

坏性 ,如何提 高综 合减灾 能力 ,最大 限度减轻灾 害 损失 ,成为我们 必须思考 和重视 的问题 。为此 ,特
邀请 国土资源 部地质环境 司司长关 凤峻 ,就地 质灾 害形 势 、地质 灾害防治 等一系列社 会公众关 心的问

1、中国地质灾害分布与防治--李铁锋

1、中国地质灾害分布与防治--李铁锋

1.中国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累积降 雨/mm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0
1
1
2
2
9 舟 曲 城 8区0
1 0 东 山 台 8站5
12
87
(8月7日晚9点至8日晨7点)
时间/
降水:舟曲气象站建站以来,日最大降水量 63.3mm。东山站测到:“8.8”泥 石流灾害时2h雨量93.3mm,其中1h雨强达到77.6mm 。
经调查,目前全国有各类地灾隐患点24万余处,威胁 3500万人口。
1.中国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平均每年造成近千人死亡和失踪,约占自然灾害死亡和失踪 人数的三分之一(地震灾害除外)。
655
2001-2013年因地灾死亡失踪人数
1.中国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人民币)
1.中国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1.中国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2010年6月28日,贵州省关岭县 岗乌镇大寨村特大滑坡,造成42 人死亡、57人失踪(据杨胜元)
贵州关岭滑坡 Catastrophic rocksilde,June 28, 2010 Deaths: 99
Yongwo Village Dazi Village
Dazai
警示 警示一:必须强化城市建设中地质灾害风险控制。必须强 化
山地城市(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风险控制,特别是要加强 对 城市(镇)周边山脚、沟口地带等危险区域民居建设的管控。
警示二:必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科技水平,从根本 上解决监测难、预警难的问题。
警示三:必须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防标准。有效防 范百年一遇、甚至几百年一遇的特大山洪泥石流巨大冲击力和 破坏力。

重大地灾防治路在何方重庆武隆“6·5”特大滑坡崩塌的阴影尚未离去

重大地灾防治路在何方重庆武隆“6·5”特大滑坡崩塌的阴影尚未离去

重大地灾防治路在何方重庆武隆“6·5”特大滑坡崩塌的阴影尚未离去重大地灾防治路在何方重庆武隆“6?5”特大滑坡崩塌的阴影尚未离去,贵州关岭“6?28”山体滑坡灾害就悄然降临。

汶川地震引发的高速碎屑流还让人心有余悸,甘肃舟曲等极端天气诱发的泥石流灾害又敲响了警钟。

地质灾害预报难度究竟有多大,地质灾害防治是否有规律可循,在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如何凸显科学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大作用,前不久,在国土资源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西部复杂山体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上,这些问题成为与会专家、代表关注的焦点。

武隆“6?5”、关岭“6?28”等罕见灾害,暴露地灾防治新难题对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和预警预报,要尊重科学。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在论坛上强调,地质灾害发生发展机理极其复杂,影响和决定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时时都在变化,可能会形成非常多甚至无限多的灾情或险情,依靠现在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可能准确做出定时、定点的预测。

因此,科学的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十分必要,在侧重微观由表及里研究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侧重由里及表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层服务,为地质灾害防治服务,对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更有实际价值。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国际滑坡委员会副主席殷跃平提出,关岭地质灾害是一起罕见的特大滑坡碎屑流复合型灾害,虽与2009年6月5日重庆武隆特大滑坡同属高速远程滑坡,但这起特大地质灾害来得更加隐蔽、突然,难以防范。

以前,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主要是采取房前屋后群防群治的模式,这起特大滑坡暴露了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一些新问题。

殷跃平说,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全国完成了覆盖山区丘陵的地质灾害调查,圈定了近2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但调查的深度远远不够,尤其是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的研究和控制地质灾害形成演化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远远不够。

去年夏天发生在大渡河流域等地的几起特大地质灾害和今年发生在关岭的罕见地质灾害,都充分反映了这一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CATALOGUE 目录•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地质环境保护实践与案例•结论与展望01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地质灾害定义与类型自然因素不合理开挖、爆破、砍伐植被、堆载等。

人为因素发生机制地质灾害发生原因与机制监测内容变形监测(如水准测量、GPS监测等)、应力应变监测(如电阻应变计、光纤光栅传感器等)、地震活动监测(如地震台网、地震预警系统等)。

预测方法经验判别法(如前兆现象观察)、数学模型法(如概率统计模型、数值模拟等)。

监测目的及时预警、制定应对措施、研究地质灾害发生机理。

地质灾害预测与监测02地质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城市发展、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等。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开采矿产资源、修筑大型工程等,这些活动会改变地质环境的状态,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了解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地质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影响地质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措施0102030403总结词详细描述1. 排水措施2. 锚固措施3. 坡面防护措施4. 滑坡预警系统滑坡防治技术泥石流防治技术总结词 2. 拦挡措施详细描述 3. 导流措施1. 排水措施 4. 泥石流预警系统4. 崩塌预警系统详细描述2. 支撑措施在岩石或土体的下方设置支撑结构,如支撑墙、支撑柱等,以防止岩石或土体的塌落。

3. 清除措施总结词1. 加固措施通过监测岩石或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崩塌防治技术详细描述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方法2. 回灌措施4. 地面沉降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地面的变形和沉降量,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总结词地面沉降防治技术是针对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1. 止水措施3. 地基加固措施对于已经沉降的地面,采用地基加固技术进行治理,如注浆加固、碎石桩加固等。

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的内、外力因素以及人为活动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威胁的一系列自然灾害。

为了有效应对和防范地质灾害,各国都会建立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经济损失巨大。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各国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的制定背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的内容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性和分类地质灾害法律法规会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定性和分类,从而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都是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每种类型的防治措施都会有所不同。

2.责任与义务地质灾害法律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政策,加强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则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监测与预警地质灾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技术力量的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

4.规划与建设地质灾害法律法规会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与建设提出要求,包括限制灾害易发区的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资源等。

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计划,另一方面也需要各方加强协作,共同推进。

5.救灾与恢复地质灾害法律法规关注的不仅仅是防灾工作,还包括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

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灾后救援、重建和恢复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补偿和援助措施。

三、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的作用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明确了地质灾害的分类、特征和防治要求,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

解读《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

解读《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

解读《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 吕苑鹃日前,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近期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了规定。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为什么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新机制?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

建设生态文明 增进民生福祉记者:《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关凤峻:一方面,矿山地质环境与民生息息相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地下水资源及其含水层破坏,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造成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破坏等,加快恢复治理步伐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矿山地质恢复和综合治理”,《中共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制度”。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开创性工作,组织摸底调查,颁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专项治理,开展矿山复绿行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初步构建起开发生态补偿保护的经济机制。

总体来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4年,全国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达901.8亿元,全国完成治理恢复土地81万公顷。

记者: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关凤峻:虽然近年来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应当看到,我们开展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仍不适应新形势要求,比如法制建设有待加强,治理任务仍然艰巨,“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开发能力和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指南-地质.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指南-地质.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指南*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2007年经科技部批准新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同时也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覆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并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测试条件。

实验室是本学科领域国家和部门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向国内外开放,每年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受理国内外本领域研究人员的课题申请,并为他们提供开放研究基金和实验研究条件,以促进本学科发展和人才交流。

一、宗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的宗旨是:*本指南2007年制定1.从我国减灾防灾、保障经济活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需求出发,密切配合国家、省部的重大基础性研究工作部署,加强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岩土工程等领域国际前沿和重要基础性理论研究,发展这些学科的理论,促进这些学科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2.加强实验室依托学科与数、理、力学、现代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促进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鼓励人才流动。

3.通过扩大开放,努力将实验室建成为本领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先进技术开发与推广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国家目标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4、开放基金的执行期限一般为1~2年。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实验室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组建成立以来,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立足于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实践,围绕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的总体需求,形成了以下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重大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互馈作用及灾害控制;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技术。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促进 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合理开发利用。要在 已经完成全 国31个省会城市 ̄W251个地级市浅层地温能调
孽 .; 查 评价,地热勘查开发带动制冷制暖、设施农业、温泉开发大力发展,干热岩深部勘查试点取得突破的基
础 上,认真组织实施 《地热开发利用 “十三五”规划》,开展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大 中比例尺水热型地热资源 调查,启动全国地热资源监测 网建设,支持干热岩开发试验研究等工作。
÷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要在调查评价、监测预 警、综合防治、应急处置四大体系建设基本建成 ,基层地质 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高 ,因灾死亡失踪人数降至年均400人的基础上,全面落实 《地 质灾害防治 “十三五” 规划》,推动 “提升科技支撑 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四大体系建设的质量。
加强地下水监测和地面沉 降防控。要在重 点地区监测网络基本建成 ,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基本建立 ,地 面沉 降快速发展趋势得 到有效遏制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好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收官工作,积极配合 相关部门开展超采区综合治理和污染防控 ,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和区域联防联控 机制作用,进一步密切 部 门协 同、强 化 区域 联 动 。
我们将按照国土资源部党组 的部署和要求,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进一步找准地 质环境管理工作在服务大局中的定位 ,认真落实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明确 的各项任务,加强相关 重大问 题研究,聚焦新 目标、落实新部署、实现新作为,全力以赴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要在推动国土资源部、工信部等五部门 《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 理 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地,“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工作新格局基本形 成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矿 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示范,把与财政部联 合印发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 度落到实处,强化政府、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责任 ,大力推广 “开发式 ”治理模式,加快形 成 “不欠新账、快还旧账”的工作新局面。

查找原因 科学分析 为重大地灾防治寻找出路——西部复杂山体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专家解读记述

查找原因  科学分析  为重大地灾防治寻找出路——西部复杂山体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专家解读记述

( 奇 摄) 王
做 出定 时 、 定 点 的 预 测 ,至 少 依 据 现 在 的 认 识 水 平 和 技 术 水 平 ,还 做 不 到 这 一 点 。 所 以 ,对 地 质 灾 害 的 调 查 监 测 和 预
机 理 的研 究 和 控 制 地 质 灾 害 形 成 演 化 的 环 境 工 程 、 地 质 条 件 调 查 远 远 不 够 。 去 年 夏 天 发 生 在 大 渡 河 流 域 等 地 的 几 起 特 大 地 质 灾 害 和 今 年 发 生 的 贵 州 关 岭 这 起 特 大 地 质 灾 害 ,都 充 分 反 映 了这 一 问 题 。 近 年 来 , 随 着 极 端 强 降 雨 等 灾 害 性 天 气 的 重 现 期 缩 短 , 因 高 速 远 程 滑 坡 造 成 的 群 死 群 伤 特 大 灾 害 逐 渐 增 加 , 各 级 地 方 政 府 和 有 关 部 门 必 须 加 强 对 这 种 灾
治 理 和 监 测 预 警 ,需 要 结 合 多 种 因 素 综 汪 民 ( 土资 源部 副部 长 、 中 国地 质 国
调查 局 局 长 ) 重 大地 质 灾 害具 有 孕 育 的 : 合 决 策 。 要 落 实 铁 路 、公 路 、 水 利 工 程 等 相 关 部 门责 任 ,进 行 治 理 。 重 大 地 质
大 ,要 开 展 群 查 、专 查 和 勘 查 。 要 发 动
因素都 在变化 ,会形成 非常多甚至 无 限 多 的灾情或 险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此说 地质 灾害 发生
发 展 的 机 理 是 极 其 复 杂 的 系统 。 这 也 决 定 地 质 灾 害 从 实 用 角 度 看 是 不 可 能 准 确
西部复杂 山体 重 大地 质 灾害 进行 了科 学

构建“四大体系”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四大水平”

构建“四大体系”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四大水平”

构建“四大体系”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四大水平”作者:朱仲华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5年第4期湖州市国土资源局朱仲华湖州市地处浙江省浙西北山地滑坡、岩溶和采空区地面塌陷及杭嘉湖平原沉降防治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

境内地势处于丘陵山地和平原交接地带,总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西南区自然斜坡松散堆积层厚度较大,是形成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之一。

近年来,湖州市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园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围绕查灾、防灾、救灾、减灾四个重点,以建立健全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综合治理体系为核心,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2006年以来,湖州市投入5660多万元,实施勘查治理项目139个、避让搬迁项目53个点220户、应急排险项目56个,使2305人脱离地质灾害威胁;全市184处地灾隐患点做到应急预案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全覆盖;长兴县、安吉县建成全国首批地灾防治高标准“十有县”。

一、构建调查评价体系,提升查灾水平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确定地灾灾害隐患点,是做好地灾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是着眼覆盖,抓全面调查。

以县(区)为单元,以农村山区居民点、学校、厂矿、交通沿线、工程设施、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并围绕诱发因素、稳定状态、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对位于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章村镇、杭垓镇、奠干山、埭溪镇等乡镇编制了乡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册。

二是突出重点,抓专项勘查。

对可能威胁重要城镇、人口集聚区等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部署地质灾害专项勘查工作,查明城镇建设区、人口集聚区地质灾害隐患类型、规模,评价其稳定性和危害程度,逐点制定落实防治措施。

对三个县开展了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划定德清县筏头乡大造坞村木竹坞自然村北侧斜坡、长兴县槐坎乡六都村西岕400号、安吉县杭垓镇和村村下横头自然村等94个地质灾害重点巡查区。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作者:许成云来源:《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第05期【摘要】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是一对互为影响、互为关联的矛盾统一体。

地质灾害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孕育发展的,它的发生受到其所处地质环境的制约。

反过来,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又具有改造作用,经常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大的地质灾害,形成恶性循环,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好地质环境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0.前言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心和注意。

我国政府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对此非常重视,正式把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列为国策,并已取得明显效果。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地球岩石圈的一切物质和作用的总和。

它包括各种岩、土及所含矿产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和由内、外动力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及所造成的地质灾害。

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1.地质问题的提出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或岩、土碎屑及其与水的混合体的移动事件。

“地质灾害”一词一经被提出,先行者就考虑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地质技术因素、相关立法社会保险方面的需求。

今天,地质灾害不但是科学界研究的课题,也是公共管理和社会建设共同关注的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2.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相关性2.1地质环境对地质灾害的制约作用无论何种类型对地质灾害必然涉及到地质体,既要以地质体作为地质灾害的载体,又将地质全作为灾害作用的对象。

而任何地质体均存在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构成地质环境要素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因此,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地质环境的制约。

2.1.1地质灾害赋存于特定的地质环境所谓地质灾害即指那些对地质环境造成劣化影响,对人类生存构成危害的地质事件,而这些地质事件的本质就是地质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改变如地壳应力的释放产生地震,反映形式为地壳震动与地表破裂,形成地裂缝、砂土液化及软土震陷,表现形式是地表岩土的运动和移位;其他灾害如崩滑流、地面沉降、塌陷等也均以岩土体的移位或状态改变形式完成成灾过程。

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5.07.24•【字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37号]•【施行日期】1995.07.24•【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37号)《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已经1995年7月3日省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叶连松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

地震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作用或人的行为造成地质环境变化,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事件。

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塌陷、地面裂缝等。

第四条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是:城市、农村和其他人口集中居住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重点工程设施、主要河流、交通干线、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计划。

第七条县以上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以上经贸、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煤炭以及城乡规划和建设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部门管辖范围内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或影响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

禁止侵占、破坏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备、设施和场地。

第九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质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地质环境、造成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十条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地质灾害两书一函制度

地质灾害两书一函制度

地质灾害两书一函制度1.引言1.1 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和地壳表层的自然因素导致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性灾难性事件。

它包括了地震、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多种形式。

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口密集地区的扩大,地质灾害的风险也不断上升。

为了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引入了两书一函制度。

所谓两书一函制度,指的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三个重要文件,即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书、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书、地质灾害防治建议函。

通过制定这些文件,可以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可能发生,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书是由专业机构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提醒信息。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书是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规模,结合区域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应对措施和防治方案,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指导性意见。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函则是在地质灾害发生后,根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应对方案。

引入两书一函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科学预报和及时应对,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探讨两书一函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探讨地质灾害两书一函制度的背景、意义以及其优势和不足,最后给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首先,介绍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明确地质灾害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侯赤金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侯赤金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侯赤金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但是由于人类频繁活动,导致大自然不断进行变化,出现了一些地质灾害,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威胁,所以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评价利用体系的建设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防治与利用;分析与探究Absrt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various industries have been well developed. However, due to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the natur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some geological disasters have emerged, which poses a certain threat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utilization system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for reference.Key words: geological hazard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evention and utilization;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建设关凤峻【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年(卷),期】2016(029)010【摘要】Although the basic pattern of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comprehensive control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ystem and emergency duty system" is form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 hazards and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till need to be perfected. Th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expand from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the regional law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o management servic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should consist of a national monitoring center, a monitoring network and national monitoring projects, like the groundwater monitoring system.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should establish the new model of "government-led, policy support, social participation, development-oriented governanc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The Emergency duty system should explore the use of public network transmission system to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fifciency.%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探索虽然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尚需不断完善。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访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访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访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王琼杰【期刊名称】《国土资源》【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19-21)【作者】王琼杰【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进入国家最高战略层面。

国土资源系统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总体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结合国土资源部承担的地质环境保护职能,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 记者:地质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联系?关凤峻:地质环境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工作。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情况,反映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也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程度。

同时,全面推进地质环境保护,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关凤峻: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加上近年来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多的人为扰动,使我国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多次作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2011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核心是要建立健全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等四大体系,着眼于全面提高我国地灾防治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国务院办公厅随后印发的《贯彻落实<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

《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是我国首次发布实施的地面沉降防治专项规划,着力于建立完善重点地区地面沉降防控体系,部署了调查、监测、地下水控采与超采区治理、防治技术创新等四大工程。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标题:深度解析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一、引言地质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地质灾害防治单位的安全和质量管理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个人见解。

二、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安全管理体系1.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意义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组织机构,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意义重大。

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单位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提高单位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可以提升单位的社会形象和公众信任度,促进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合作。

2. 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包含一系列要素。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安全政策和目标,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体系,实施安全检查和评估,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等。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应当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建设。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带来的安全挑战。

三、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与安全管理体系相似,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同样至关重要。

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完成防治任务。

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升单位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项目和订单。

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还可以提升单位的声誉和形象,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2.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包含多个核心要素。

其中包括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控制和管理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质量检测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心和注意。

我国政府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对此非常重视,正式把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列为国策,并已取得明显效果。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地球岩石圈的一切物质和作用的总和。

它包括各种岩、土体及所含矿产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和由内、外动力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及所造成的地质灾害。

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不断发生缓慢的或突发性的对人类有利或不利的变化。

近年来,四川在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在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至今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规来进行规范,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及重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加之四川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等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已在一定区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一、四川省当前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问题现状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不断扩大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地跨我国二、三级地形台阶,地形高差悬殊,气象复杂多变,地层岩性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地震活动较为频繁,为我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且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现具有一定规模、造成危害的崩塌和滑坡约10万余处,泥石流沟壑3000余条,危及120余座县市所在城区和800多个乡、镇,5o0余家工厂、矿山的安全。

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亿元。

近年来随着工程经济建设的力度、深度及广度不断加深,导致四川地质灾害已有加剧的趋势。

1997年我省地质灾害发生时间早,危害程度大婕胺段ч悖幽瓿?元月份就有华莺市双河镇柏梓镇煤矿瓦斯爆炸,2月份叙永县麻城乡擦耳岩崩塌,3月份荥经县荥河乡红星村漆山社滑坡和庄子队横岩上地裂缝等多处地质灾害发生,先后造成较大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底不是一次摸清的。

不断增高的目标要求引领着工作不断拾阶而上。

比如地质灾害调查,最早确定的目标是1800个山区县做1∶20万的调查,现在已经有1080个县完成了1∶5万的调查;再往高目标要求,有一批山区县应该做到1∶1万,更高的理想目标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威胁人口较多的地区,可以提高到1∶2000。

总体看,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各项职能任务,都做了一些调查工作,有一定基础,但程度不同、深浅不一,都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都要提高调查的精度,都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

调查评价理应成为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尽快全面规范,形成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

2 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各项职能的履行,几乎都需要监测,缓急不同都有预警问题。

在四大体系中,监测预警不像调查和治理,可以按项目、按工程组织。

它是经常性的工作,不可中断,要有常设收稿日期:2016-09-07;修回日期:2016-10-10▲ 作者简介:关凤峻(1959-),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研究员,工学博士,现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摘 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探索虽然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尚需不断完善。

调查评价体系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

监测预警体系应同地下水监测体系一样,由全国性的监测中心、监测网络、国家级监测工程组成。

综合防治体系重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

应急值守体系应尽量探索利用公共网络传输系统,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关键词: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应急值守体系中图分类号:F407.1;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16)10-0004-04经长期实践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

每一个体系都包含大量具体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有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制定得合理,有一定的高度和广度,就能够推动地质环境“四大体系”从初步形成走向逐步完善,引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1 调查评价体系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环境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矿业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管理,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勘查评价指导工作,地面沉降、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监测监管,地热、矿泉水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等。

开门第一件事,履职第一件工作,都需要调查评价,都需要查清家底。

而且调查不是一蹴而就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建设■关凤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北京 100812)的要求也应有所区别,并不是说每个县都要建立起整齐划一、密度相同的地下水监测网。

如此说来,岂不是各省、各市、各县都要实施一个本地的地下水监测工程,都要建立相应的地下水监测中心,从而形成真正的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本文目的就在于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

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正是这一系统的组成部分,从上述分析很显然看出:仅有当前正在推进的这一个国家层面的工程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的概念是要包括地方的,这个系统是应该包括地方各级各地的。

如同地下水监测体系一样,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热、地质遗迹保护等,也都需要、也都应该有一个全国性的监测中心、监测网络,也应该实施一个国家级的监测工程。

省、市、县相应的也都需要、也都应该有一个本地区的监测中心、监测网络,也应该实施一个本地区的监测工程。

只有如此,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监测预警网络体系。

按这样的设想来看现在的工作,就会发现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需要做、应该做的工作太多了。

“等、靠、要”肯定是推动不了工作的,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建议,列入计划,纳入预算,才是实实在在地推动地下水监测系统建设的有效工作。

比起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其他领域的监测环节更加薄弱。

现在有少数城市依托地勘单位建立了地下空间、地面沉降、地下水、地热等监测站、监测点,从长远发展看,我国地质环境监测事业应该有个较大的发展,东南沿海、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等,都有地质环境问题,都需要一定规模的监测,选择公益一类改革方向的地勘单位,有些应该走向地质环境专业监测。

3 综合防治体系治理、保护、开发等,从广义上看都属于综合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具体的防治工程是分领域按项目实施操作的。

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特大地质灾害治理专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专项以及地质遗迹保护专项等。

比如矿山地质的监测机构、长期的队伍和经常性的经费支持。

多年来,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国很多地方“不等、不靠、不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形成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群测群防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功劳是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但我国的地质灾害监测不能止步在群测群防上,而要走向“群专结合”,走向科技含量更高的监测。

湖北的“四位一体”网格化监测体系,就是把乡镇政府、国土资源管理、专业技术和群测群防人员四股力量结合到地质灾害监测这个“一体”上,实行网格化防控的“群专结合”新路子。

所谓专业监测更主要的应是专业人员的监测,在我国由地勘单位实施的监测就应看作是专业监测。

从各地的实践探索结果看,构建地勘单位实施地质灾害监测的顺畅机制是能否实现“群专结合”理想目标的关键。

湖北的做法是在省一级由国土资源厅代表省政府向地勘局统一“购买”这个服务。

重庆的做法是外县由市国土局统一“购买”,市城区自己“购买”。

贵州、广西等多地也都是依托地勘单位分片包干开展监测。

对于各地探索形成的群专结合新路子,我们要加强研究、总结,在成熟后向全国加以推广。

当前正在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需要在全国新布置2万多个监测点,要在北京建立国家地下水监测中心。

乍一听,2万多个监测点,好像还挺多,但核算下来就会发现,全国按陆地面积算差不多是平均每一千平方公里有一个,全国共有330多个地级市,3000多个县,平均每个地级市不到100个,每个县不到10个。

这样密度监测网的数据代表性是大尺度的,监测反映的是大区域性的规律性。

但这也是千呼万唤才设立的工程,启动的意义仍然十分巨大。

最现实的意义在于启发带动了省、市,甚至县一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省、市、县政府在其所辖区域地下水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凭几个点、几十个点、几百个点的监测数据做出宏观战略性的决策是可以的,但到具体工程项目甚至园区的开发建设则要更详细的监测资料和数据支持。

解决问题的途径应该是在国家监测工程网络基础上层层加密监测点,形成本省、本市、本县的地下水监测网。

一般来看,理应是从国家到基层网的监测密度逐渐加大的,而不应该反过来!当然,对不同地区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

对于历史遗留的,过去和现在采取的是各级政府出资,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治理,有资质的企业(地勘单位)施工的基本模式。

《国土资源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已经把这个模式提升为“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

做好地质环境工作,一般涉及到国土资源各级管理部门,地方各级政府,治理、保护、开发等工程施工单位(地勘单位),社会投资者和相关居民五个主体。

各个主体角色不同,如果都准确扮演了角色,地质环境工作就会做好。

这里所说的政府主导,是特指市、县级政府主导,每项治理工程都要由政府组织,具体包括申报项目、制定辖区和项目的治理规划、组织项目实施等,在五个主体中是主角之一。

政策支持主要是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包括会同财政等部门在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包括土地政策和矿产政策支持。

以往的工作有做过的,也有没做到位的。

资金、土地、矿产政策支持在不同层级都有做得不到位之处,在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多数担当了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组织主体角色,把事情做过了、越位了。

角色越位,小规模、单纯治理的小灾小害,也能得以顺利实施,但往往带来治理后维护运行的困扰。

而需要搬迁居民、重新规划、协调利益等复杂的、较大的治理项目,就暴露出力不从心、推进不下去等问题,“干了一些半拉子工程”。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由地方政府主导,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好指导、协调,把指导、协调过去看似虚的工作做实了,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扮演了正确的角色。

省级国土资源厅应按部国土资源政策要求,推动市、县依据调查评价,做好规划,按轻重缓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等,充分利用有关资金扶持政策、土地和矿产扶持政策及地方的其他优惠政策等,安排部署治理工程。

这样定位角色,具体工作可能还是要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来牵头、来具体做,但却名正言顺了,不但过去存在的问题会解决,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还都会更好。

做到这一点,需要思路清楚,更需要点大度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国土资源部的工作主要是制定政策,发现推广好的典型,进而推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社会投资者主体是“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主角色,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一些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逐步有了开发利用价值,我们过去完成的数千个项目早期单纯恢复治理、单纯复绿的多一些,后来逐步都增加了开发的成分,恢复成耕地、治理成建设用地或生态用地,都能有经济回报,很多案例都超过或大大超过治理投入,产生可观经济效益。

社会投资者正是看到了这一商机,特别那些前些年开矿赚了钱的老板和房地产开发商等,有一些嗅觉非常敏感,已经涉足这个领域,创造了不少成功的范例。

从这一点看,可以说《指导意见》最大目的就是要推进社会资金进入,利用社会资金,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走出一条开发式治理的新路子。

如此看来,“昔日采矿废弃地,今日投资增长点”的新局面是极有可能形成的。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能够产生效益,老百姓也能看到,涉及到的居民对其利益的诉求也逐步增多,对此,《指导意见》明确要鼓励群众参与,要保障他们的权益。

工程施工单位多数是地勘单位,对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每年仅政府出资就创造了数百亿的市场。

社会资金成为投资主体后,这个工程市场还会更大。

我们也要引导、鼓励一批有实力的地勘单位,以社会投资者身份进入这个市场,从为获得工程“求”地方的单纯工程承包商变为要地方所“求”的招商引资的社会投资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