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种类和图片介绍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科普知识教育教案:了解小蛇的种类与生活习性

科普知识教育教案:了解小蛇的种类与生活习性

科普知识教育教案:了解小蛇的种类与生活习性了解小蛇的种类与生活习性小蛇,也称为蝮蛇,属于爬行动物。

它们身体柔软,通体无毛,靠着腹部的鳞片在地面上行走。

小蛇的种类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小蛇生活习性也不尽相同。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小蛇的种类与生活习性。

一、普通小蛇普通小蛇,也称为五步蛇,是一种常见的陆生蛇类。

它们身体颜色通常呈深灰色、棕色、黑色等颜色,通体呈扁平形。

普通小蛇性情温顺,不喜欢攻击人类,但如果被激怒或感到威胁,它们会向人类咬去。

因此,在野外活动中一定要保持警惕。

普通小蛇主要以蛙类、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物,是一种群居动物。

它们通常棲息在地洞或草丛中,白天隐蔽在树丛或石缝中睡觉,晚上才会开始活动觅食。

二、竹叶青小蛇竹叶青小蛇是一种绿色的小蛇,主要生活在亚热带地区。

竹叶青小蛇身体通常呈绿色或蓝绿色,形似竹叶,因此得名。

竹叶青小蛇是一种喜好高空活动的爬行动物,它们通常棲息在树上或灌木丛中。

竹叶青小蛇通常以昆虫、蚂蚁、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由于它们生活在热带地区,因此温度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炎热的夏季,竹叶青小蛇通常在树干附近休息,避免中暑。

三、五步蛇五步蛇,也是一种陆生蛇类,与普通小蛇十分相似。

它们主要生活在南方地区。

五步蛇身体呈棕色或暗灰色,头部呈三角形,身体细长。

五步蛇主要以蛙类、鸟类、昆虫为食,而且极为善于狩猎。

它们通常在白天隐蔽在灌木丛或者树皮上,晚上出来活动、觅食。

四、眼镜蛇眼镜蛇是一种危险的蛇类,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印度和中国等地。

眼镜蛇身体较长,呈灰色或棕色,头部较大,有一个清晰的“眼镜”形状。

眼镜蛇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食物主要是鸟类、蛙类、小型哺乳动物等。

眼镜蛇咬人后会释放剧毒,并引起人类的生命危险。

因此,在野外活动中一定要保持距离,切勿招惹它们。

五、银环蛇银环蛇,又称金环蛇,是一种体型中等的毒蛇。

银环蛇身体呈长条形,呈黑色或棕色。

它们通常分布在热带地区。

银环蛇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蛤蜊、蚯蚓等为食。

蛇简介 ppt

蛇简介   ppt

蛇有毒或无毒的一般辨别
• 毒蛇和无毒蛇的体征区别有: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内有 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一般情况下尾很短,并突然 变细。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口内无毒牙;尾部是逐渐变细。虽 可以这么判别,但也有例外,如金环蛇、银环蛇它们头部为与无 毒蛇相似的椭圆形,不过却是剧毒蛇。所以我们在面对不认识的 蛇类时要格外谨慎,不可掉以轻心。
打草惊蛇
• 蛇是不会主动对人进攻的,除非你让它感到不安。当人们行走在 山路上,“打草惊蛇”在此用得很恰当。你手执一根木棍,有弹 性的木棍子最好。边走边往草丛中划划打打,如果草丛有蛇,会 受惊逃避的。用硬直木棒打蛇是最危险的动作,因为木棒着地点 很小,不容易击倒蛇。软木棒有弹性,打蛇时木棒贴地,蛇被击 中的可能性更大。蛇打七寸,这是蛇的要害部位,打中此部位, 蛇动弹不了。
人与蛇一样可以做朋友
宠物蛇
保护蛇类人人做起
• 为了环境和您的健康,请不要使用任何野生蛇类制品包括食用&泡 酒 (有寄生虫如裂头蚴和病菌,高温/酒精都难灭),或伤害它们。 现在有很多人捉到蛇绝不会放掉,任凭如何劝解也不听,不是吃肉 泡酒就是“值多少钱”,或者还有打蛇装英雄的,其实,我国野生 蛇类越来越少,需要大家合力保护。
蛇简介
•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正 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 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 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 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 部分有毒,但大多数无毒。另外“十二生肖”中也有“蛇”这一 属相。 世界上所有的蛇都是食肉的,目前已知有史以来最大的蛇 是泰坦蟒,长15米,重1吨以上。现存已知最大的蛇是森蚺,长 度可达6米,100们对蛇类认知度不高,甚至一些专家,教授,媒体也难免 错误宣传或夸大其词。比如眼镜王蛇和黑曼巴被神化,很多资料也 过分吹嘘,对蛇有很多偏见和误解,把无毒的黑白王蛇说成银环蛇。 所以,大家还是要适当了解蛇类,人类对蛇的恐惧,来源于无知, 以及几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希望能消除这种对蛇的偏见。

动物学 蛇品种

动物学 蛇品种
黑眉锦蛇生活在高山、 平原、丘陵、草地、田 园及村舍附近,也常在 稻田、玉米地、河边及 锦蛇是无毒蛇,但 性较凶暴。
当受到惊扰时,即能竖 起头颈,使身体呈“S” 状,做攻击之势。
代表之四: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嗜食鼠类 (此蛇一年中可捕食 鼠类约150只)、鸟 类和蛙类,也吃食昆 虫。
代表之一:王锦蛇
王锦蛇又名棱锦蛇、松 花蛇、王字头、菜花蛇、 麻蛇、棱鳞锦蛇、锦蛇、 王蛇、油菜花、黄蟒蛇、 臭黄颌等。
分布于河南、陕西、甘 肃、四川、云南、贵州、 湖北、安徽、江苏、浙 江、.江西、湖南、福 建、台湾、广东和广西 等省(自治区)。
代表之一:王锦蛇
王锦蛇头部及体背鳞 片的四周黑色,中央 黄色,头部前端具呈 “王’’字形的黑色 花纹;
代表之四: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体背呈棕灰 色或土灰色,具横行 的黑色梯状纹,前段 较明显,到体后逐渐 不明显;
体后具四条黑色长纹 延至尾端;腹部为灰 白色,尾部及体侧为 黄色。
代表之四:黑眉锦蛇
眼后具一明显眉状黑 纹延至颈部,故而得 名。
黑眉锦蛇体长约 1.5~2m,体重1~ 1.5kg。
代表之四:黑眉锦蛇
益害及经济利用:为 三类保护动物
代表之一:蟒蛇
该蛇卵生。每年4月 出蛰,6~7月开始产 卵,每胎产卵8~30 枚多者可达40~100 枚。
卵大,每枚一般70~ 100g,壳软而韧。
有护卵性,孵化期在 60d左右。
2、游蛇科
是种类最多的一科, 2/3的蛇均属本科, 有12 0多种。
腹鳞宽大,头、背对 称地覆盖着大的鳞片。
代表之一:蟒蛇
肛孔两侧有1对退化 的爬状后肢,长约 1cm,雄性较雌性发 达,雄蟒在交配时还 用它握持雌蟒。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了解蛇类的性状和生活习性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了解蛇类的性状和生活习性
整治校园周边水域环境
对校园周边的水域环境进行整治,保持水体清洁 ,减少蛇类栖息的水生环境。
3
加强绿化植被管理
合理规划校园绿化植被,避免过于茂密的植被成 为蛇类的藏身之处,同时定期修剪树枝、清除杂 草等。
掌握基本防范技能,确保自身安全
01
学习识别蛇类
教育学生学会识别常见的无毒蛇和有毒蛇,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性的意义,从而增强保护意识。
培养科学精神
03
通过学习和了解科学知识,可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提高理
性思考和判断能力。
如何正确看待和保护野生动物
尊重自然
避免干扰
认识到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干扰和破 坏,保持生态平衡。
合理利用资源
强调蛇类的生态作用
介绍蛇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控制鼠类数量、维护生态平衡等 ,让学生认识到蛇类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倡导尊重生命、爱护动物
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爱护动物,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观 念。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1 2
清理校园周边垃圾
定期组织学生对校园周边的垃圾进行清理,减少 蛇类等食物来源,降低蛇类在校园周边活动的可 能性。
繁殖方式及产卵数量
繁殖方式
蛇类繁殖方式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种。卵生的蛇类会产卵,而卵胎生的蛇类则会直 接生出小蛇。
产卵数量
不同种类的蛇产卵数量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小型蛇每次产卵较少,大型蛇每次 产卵较多。例如,一些小型蛇每次可能只产1-2枚卵,而一些大型蛇如蟒蛇则可 能一次产下数十枚卵。
孵化过程及幼蛇成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误区三

《蛇》知识点梳理

《蛇》知识点梳理

《蛇》知识点梳理
蛇知识点梳理
1. 蛇的分类
- 蛇是爬行动物类的一种。

- 蛇被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两大类别。

- 有毒蛇又分为前毒蛇和后毒蛇两种。

2. 蛇的生活性
- 蛇是冷血动物,它们没有固定的体温,会根据环境温度自行调节。

- 蛇的食物主要是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蛙类、爬行动物等。

- 蛇用舌头闻味道,来寻找食物和探测周围环境。

3. 蛇的特征
- 蛇的身体没有四肢,但有很灵活的脊椎骨和肌肉组织,能够爬行、游泳和攀爬。

- 蛇的皮肤覆盖着角质鳞片,可以帮助它们行动和保护身体。

- 蛇的眼睛通常没有眼睑,而是用透明的眼眶膜来保护眼球。

4. 蛇的繁殖方式
- 蛇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 卵生蛇会在适合的环境中产下卵,雌蛇会保护卵直到孵化。

- 胎生蛇则会将卵孵化在体内,然后生下幼蛇。

5. 蛇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 在不同文化中,蛇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 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视为吉祥、富贵和智慧的象征。

- 在西方文化中,蛇有时被视为邪恶、欺骗和诱惑的象征。

以上是对蛇相关知识的简单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蛇的品种课件

蛇的品种课件
黑眉锦蛇生活在高山、 平原、丘陵、草地、田 园及村舍附近,也常在 稻田、玉米地、河边及 草丛中活动,也能在居 室内、屋檐及屋顶见到。
黑眉锦蛇是无毒蛇,但 性较凶暴。
当受到惊扰时,即能竖 起头颈,使身体呈“S” 状,做攻击之势。
代表之四: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嗜食鼠类 (此蛇一年中可捕食 鼠类约150只)、鸟 类和蛙类,也吃食昆 虫。
本属在全球已知有7 种,产于我国的仅蟒 蛇1种。
分布于云南、福建、 广东、广西、贵州和 海南等地。
代表之一:蟒蛇
蟒蛇是我国最大的蛇, 一般体长5~6m,体重在 10kg以上。
蟒蛇躯体粗大,斑纹美 丽,体背和两侧有2条或 3条金黄色或褐色纵纹和 由30~40多条金黄色横 纹转成的许多呈云豹纹 斑状的大斑块。
在人工饲养状态下较 易驯养,常以多种饵 料为食。
代表之二:赤链蛇
该蛇卵生,每年的 7~8月间产卵,每胎 产卵3~16枚,孵化 期30~45d。
初出壳仔蛇长23~ 24cm,颜色、形状 和行动与成蛇完全相 同。
代表之三:百花锦蛇
又名白花蛇、百花蛇、 菊花蛇或花蛇,是两 广地区的大型无毒蛇。
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和 广东。
代表之三:百花锦蛇
百花锦蛇体色美丽,头 背赭红色,唇部灰色, 体背部灰绿色,具三行 略呈三角形的深色大斑 块,两侧的斑块较小。
因其部分鳞片边缘是黄 白色或白色,使整体略 呈白花状,故有白花蛇 或花蛇之称。
百花锦蛇体长一般为 1.6~1.9m。
代表之三:百花锦蛇
百花锦蛇生活在海 拔50~300m的石山 脚下、岩石缝穴之中, 有时水沟或小河边的 乱石草丛中也有见, 甚至也可以在居室内 发现它们的踪迹。
代表之四: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体背呈棕灰 色或土灰色,具横行 的黑色梯状纹,前段 较明显,到体后逐渐 不明显;

蛇的介绍.

蛇的介绍.

职业教育现代宠征
蛇头部无耳孔,有二个鼻孔,舌头前端分叉,
大部分蛇的牙齿无毒,少部分蛇具有毒牙。蛇的 四肢退化,躯干部呈长筒状,体形各异,以适应 不同的环镜。蛇的皮肤表面布满鳞片 。蛇全身的颜色和图案多种多样,是 区分品种的特征之一。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蛇的介绍
蛇的防御措施有保护色、躲藏、逃走、
恐吓、愚弄敌人和装死几种。 成年蛇类一般每年蜕皮3~4次;仔蛇和 幼蛇每年可蜕皮4~5次或更多。 蛇为卵生或卵胎生。
盲蛇科是盲蛇亚目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蛇的介绍
原蛇亚目包括蟒蛇科、林蚺科、岛蚺科、
筒蛇科、美洲闪鳞蛇科、倭管蛇科、针尾蛇 科、瘰鳞蛇科。蟒蛇科包括现存最大的蛇 类,可分为蟒亚科和蚺亚科。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蛇的介绍
新蛇亚目包括游蛇科、眼睛蛇科、蝰蛇
科。游蛇科包括现存2/3的蛇,世界各大洲 均有分布。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蛇的介绍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蛇的介绍
一、蛇的种类与分布
蛇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蛇目,分布在 除南极洲以及新西兰、爱尔兰等岛屿之外的世
界各地。
蛇目主要分3个亚目,盲蛇亚目、
原蛇亚目以及新蛇亚目。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蛇的介绍
盲蛇亚目包括盲蛇科、异盾盲蛇科、细盲蛇科。
蛇的介绍
三、蛇的生活习性
蛇是冷血动物(变温动物),其体内温
度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蛇是肉食动物。蛇用鼻孔和舌头获取感 官信息,嗅觉发达。蛇没有味 觉。蛇没有外耳,靠声波传到 耳骨并向内耳发送振动。

《蛇》教学设计

《蛇》教学设计

《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蛇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蛇的形态特征;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对蛇的认知。

教学重点:1. 蛇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 蛇的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1. PPT和投影仪;2. 实物模型或图片资料;3. 黑板、粉笔或白板、白板笔;4. 学生绘制蛇的画纸。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一段蛇的视频或展示一张蛇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蛇的兴趣,并带入课题。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动物类别,尤其是爬行动物类别。

步骤二:呈现新知识1. 利用PPT或投影仪呈现蛇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的内容,包括蛇的身体结构、移动方式、进食方式等。

2. 教师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向学生介绍蛇的形态特征,如身体的形状、鳞片的颜色等。

步骤三: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发一些蛇的实物模型或图片资料。

2. 引导学生观察模型或图片,让他们描述蛇的形态特征并记录在纸上。

3. 鼓励学生之间展示和交流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蛇的形态特征。

步骤四:展示成果1. 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绘制的蛇的画纸贴在黑板上或墙上,形成一个展示墙。

2. 学生可自由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彼此的观察结果。

3. 教师从中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评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蛇的形态特征。

步骤五:小结1.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蛇的特征和习性以及形态特征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询问他们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课后拓展:1. 学生可自己选择一种蛇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该蛇的知识;2. 学生可在家根据所学知识观察和描述家中的宠物蛇或周围环境中的蛇类。

布置作业:1. 鼓励学生完成课后拓展的内容;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蛇的形态特征,加深了他们对蛇的认知。

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中国境内蛇类110种图文介绍,有剧毒的,也有无毒好玩的

中国境内蛇类110种图文介绍,有剧毒的,也有无毒好玩的

中国境内蛇类110种图文介绍,有剧毒的,也有无毒好玩的多数人都知道,中国境内存在的,具有剧毒的十种蛇类,分为银环蛇、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原矛头蝮、白眉蝮、白唇竹叶青、灰蓝扁尾海蛇、圆斑蝰、尖吻蝮、金环蛇。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境内110种蛇。

仅供参考和赏玩。

1、美姑脊蛇美姑脊蛇体细长,全长约0.5米。

上唇鳞6(3-2-1)枚;无眶前鳞,眶后鳞1枚,极小,位于眼后下角,眶上鳞1枚;无鼻间鳞;颊鳞1枚,入眶;前额鳞很大。

背鳞21(23)-21(19)-19(21)行;腹鳞雄性146~155枚,雌性160~173枚;尾下鳞雄性53~60枚,雌性39~49枚;肛鳞1枚。

体背面紫蓝色,具金属光泽;腹面土棕色,腹鳞两侧游离缘灰白色。

2、紫砂蛇紫砂蛇无毒蛇。

没有危险性的。

大者全长471毫米。

有后沟牙;头大,吻棱显著;眼大,颊部略凹。

背面紫褐色;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方延伸,体背还有多数不规则的'∧'形斑纹或网纹。

体中部背鳞17行;腹鳞148~166;肛鳞完整;尾下鳞42~57对。

3、黑链游蛇黑链游蛇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半部的一种游蛇。

全长700毫米左右。

头背暗棕色,枕部两侧各有一黄色的椭圆形枕斑;躯干及尾背面黑褐色,背侧部有二行浅黄色纵线,系由许多铁锈色点斑缀成;腹面淡黄色,腹鳞及尾下鳞外侧有二条窄长黑点缀成的纵链纹。

4、尖尾两头蛇尖尾两头蛇小型蛇类,全长约360mm。

无鼻间鳞,亦无颊鳞及颞鳞;眶前、眶后各1鳞,额鳞长大于宽,上唇鳞4(1-2-1)。

背鳞光滑,通身13行;腹鳞155-192;尾下鳞13-23对。

背面红棕色,有暗色纵线纹或点状条斑,或无斑纹。

颈部有黄斑,尾部有两对黄色点状斑纹。

5、平鳞钝头蛇平鳞钝头蛇头大,体小,吻端宽钝,头颈区分明显,躯干略侧扁。

全长491.5mm,尾长109mm。

背面浅棕黄色,其上有由黑点缀连形成的横纹;腹面色浅,黑点无规则星布;顶鳞,额鳞,眶上鳞,前额鳞有大量黑斑块,鼻间鳞上有少许黑斑;头背面自颊鳞有一黑粗线纹,延伸至头后与由顶鳞后端起始向后延伸的黑粗线相会合成粗黑线;头侧自眼后眶后鳞至口角有一黑色细线纹。

蛇精品PPT课件

蛇精品PPT课件

好。病人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
破坏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针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伤口
或周围的毒液,但对于血循毒(如蝰蛇、铬铁头、竹叶青
五步蛇)蛇伤患者,不宜针刺或拔火罐,以免伤口流血不
止。为延缓伤口蛇毒的吸收,于近心端3-5厘米处用带
子扎紧,其结扎松紧程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但不
蛇全身是宝:蛇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为餐中 佳肴;蛇胆、蛇肝、蛇皮、蛇毒、蛇油、蛇蜕, 乃至蛇血、蛇肠杂等均可入药治病;将蛇浸制药 酒,能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症;五步蛇还 是治疗顽固性瘙痒和麻风的传统要药。蛇胆非常 名贵,能驱风除湿、明目益肝。蝮蛇干粉可治恶 性肿瘤、风湿症,若配以草药,有延年益寿的奇 功;蛇毒是稀世之宝,可制成镇痛、抗毒、抗凝 血的良药。蛇毒远比黄金还贵,1克蛇毒价值数万 美元,
冰袋,以减少蛇毒的吸收。应注意,血循毒蛇咬
伤者不宜作扩创排毒,以免伤口流血不止,常规
应用破伤风抗毒素(TAT)。
在蛇咬伤后0.5-1小时内,有条件者,及早
作局部环封,用相应的血清2ml或用胰蛋白酶
2000U,或10-15%依地酸二钠4ml,分别
与0.25-0.5% 普鲁卡因溶液5-20ml 、
地塞米松5mg配伍,于牙痕中心及周围注射达肌
3、毒牙 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
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中国毒蛇的种类
从全国各省区的情况来看,毒蛇分布状况相
差悬殊,北京、河南、河北和天津四省市各自仅
有1种毒蛇;山西、黑龙江、青海和上海四省市也
各自仅见2种。云南、海南、台湾、广西、广东、
福建六个省区毒蛇种类较多,毒蛇种类均在22种
虽然毒蛇头部呈明显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头部并不呈三角

中班关于蛇的科学教案

中班关于蛇的科学教案

中班关于蛇的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了解蛇类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认识蛇类动物,了解其基本特征与分类;掌握蛇类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蛇类动物的兴趣,掌握科学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蛇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等。

2.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启发式问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三、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图片、动物模型、教学工具、磁性白板、磁性字母等。

教学材料:蛇类动物的相关知识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用图片和动物模型引入蛇类动物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问题: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蛇吗?蛇有哪些特点?蛇是什么动物?学生自由回答。

3.导入知识:教师利用示范性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蛇类动物的基
本特征(长身体,无四肢,有鳞片,有舌头等)。

4.分类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蛇类动物的分类特点,如生活习性、食性、体型、毒性等方面的差异,并以分类图片为例,进行讨论。

5.团体练习:以小组形式,让学生组织材料,设计如何分类蛇类动物
并展示给全班。

6.拓展知识:讲解蛇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哪些蛇类动物是有毒的,
蛇类动物的繁殖方式等。

7.实际观察:带领学生前往学校附近的公园或动物园,观察蛇类动物
的生活环境与行为。

蛇的种类名称及图片

蛇的种类名称及图片

蛇的种类名称及图片蛇的种类名称及图片如下图:1、银环蛇银环蛇是我国最毒的毒蛇,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

银环蛇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

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

银环蛇的LD-50为0.108,为欧亚大陆上最毒的毒蛇。

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

2、眼镜王蛇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最大的体长可以超过4米,别名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眼镜王蛇毒液的毒性测试结果在不同的毒理学研究中都有不同,因为LD50数据会随着不同的注射及研究方法而产生变化。

实验白鼠皮下注射的1.7mg/kg,静脉注射的1.31mg/kg及腹腔注射的1.644mg/kg为较常被引用的数据。

3、五步蛇五步蛇是我国特有的毒蛇,只少数分布在我国南部邻国地区,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尖吻蝮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一个品种。

尖吻蝮其中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指人类只要曾被尖吻蝮所咬,脚下踏出一百步内必然会毒发身亡,以显示尖吻蝮的咬击实在奇毒无比;有些地方更称尖吻蝮为“五步蛇”,进一步夸大其毒素的威力。

该蛇种的毒液的单位上的毒性(对小白鼠之LD50值)并不强烈,但并不妨碍该蛇种在事实上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此蛇毒性大于眼镜蛇,在湖南辰溪石碧乡一带被此蛇咬伤者基本都死亡了,而被眼镜蛇咬伤者基本都能救活)。

4、舟山眼镜蛇别名:中华眼镜蛇,白颈乌,包呼,蝙蝠蛇,扁颈蛇,扁头,中华眼镜蛇(Najaatra),又名舟山眼镜蛇,在广东、广西、香港俗称饭铲头,台湾则称之为饭匙倩、饭匙铳、膨颈蛇。

介绍蛇类问题的教案

介绍蛇类问题的教案

尊敬的教师和贵体的读者们,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份关于蛇类问题的教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蛇类。

蛇类是一种爬行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

它们身体柔软,没有四肢,以爬行方式移动。

与其他爬行动物相比,蛇类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如无外耳孔、无下颌骨、应对外部环境的独特适应能力等等。

蛇类虽然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感到神秘和有趣的动物,但它们的出现往往会引起恐慌和危险。

如果不加以处理的话,蛇类问题就会对学生的生命安全和教学自由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的教案将针对蛇类问题进行讲解和处理。

一、教学目标1.了解蛇类及其特点,并学会给予适当的应对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促进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理解,提高他们对环保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蛇类基本知识(1)蛇属于哪一类动物,主要特点有哪些。

(2)蛇类的分类标准、分布地区和习性特点。

(3)常见毒蛇的危害及其防范方法。

2.灾害案例分析(1)分析几个蛇类灾害案例,并讨论如何应对这些情况。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情况下应对方案的差异,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3.环保知识科普(1)讲解蛇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2)指导学生保护和尊重生态环境,避免对蛇类的过度猎捕和杀戮。

三、教学步骤1.知识讲解环节(1)介绍蛇类的基本知识和特点,让学生对蛇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发展。

2.案例分析环节(1)展示一些蛇类灾害案例,并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并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

3.环保科普环节(1)介绍蛇类的生态作用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2)引导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蛇类生存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互动式教学。

2.观察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对蛇类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印象。

3.课堂互动,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蛇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蛇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蛇一、引言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爬行动物之一,它们的形态各异、种类繁多。

通过对蛇的认识,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观察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小班的科学教案,通过该教案,引导孩子们认识蛇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蛇的基本形态特征,并能识别不同种类的蛇。

2. 培养学生对蛇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增强他们的科学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蛇类动物,避免对蛇抱有错误的恐惧和偏见。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可先呈现一张蛇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蛇的外观特征,如长、细、有鳞片等。

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蛇的外形特征(10分钟)教师可以用一些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蛇的不同形态特征,如长长的身体、分明的鳞片、舌尖的形状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特征,并通过比较不同种类蛇的外形差异,让学生了解到蛇的多样性。

3. 认识常见的蛇类动物(15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蛇类动物的图片或模型,并逐一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其基本特征、生境和习性。

比如,蟒蛇的身体非常长且粗,可以变色来保护自己;眼镜蛇的头部有一个扩张的颈部,可以威胁敌人;蝮蛇有有毒的牙齿等等。

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让学生在认识不同蛇类动物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4. 模拟观察蛇的行为(20分钟)教师在教室里设立一个模拟的“栖息地”,放置一些能代表蛇食物的物品,如木制的小鼠模型等。

让学生模拟观察蛇捕食的行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蛇捕食时的动作、攻击方式等。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蛇类动物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蛇的基本特征和不同蛇类的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归纳。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在观察和模拟实验中的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扩展1. 蛇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蛇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蛇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蛇皮肤分类教案模板幼儿园

蛇皮肤分类教案模板幼儿园

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蛇的外形特征,学会区分蛇的皮肤类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认识蛇的外形特征。

2. 学会区分蛇的皮肤类型。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2. 激发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蛇的图片、蛇皮肤类型的图片。

2. 实物蛇玩具或蛇皮制品。

3. 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蛇的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蛇吗?蛇长什么样?二、观察与认识1. 展示蛇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蛇的外形特征。

2. 提问:蛇的身体有什么特点?蛇的皮肤是什么样子的?三、分类学习1. 展示蛇皮肤类型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蛇的皮肤分类。

2. 提问:蛇的皮肤有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蛇皮肤类型的图片和实物蛇玩具,让幼儿进行分类。

四、手工制作1. 引导幼儿用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蛇皮肤。

2. 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类,制作出不同类型的蛇皮肤。

五、展示与分享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制作的蛇皮肤类型。

2. 教师点评,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六、总结与延伸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比较、分类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观察家中或公园里的蛇,记录它们的皮肤类型。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图片、实物、手工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蛇的皮肤类型有了直观的认识。

2. 在分组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3. 通过手工制作,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自然生物,丰富幼儿的知识体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蛇(优质教案)

蛇(优质教案)

蛇(优质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蛇类动物,并提供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资源,以促进他们的研究和兴趣发展。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们将能够掌握蛇类的基本特征、性及重要的生态角色。

教学目标1. 了解蛇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了解蛇类的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 探索蛇类的进化历程和适应性特征;4. 能够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相关观察和实验;5. 提升学生们对蛇类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活动一:蛇类特征和分类1. 进行简要讲解,介绍蛇类的基本特征,例如无四肢、银鳞覆体等;2. 分组让学生们动手观察不同种类的蛇,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如颜色、身长等;3. 带领学生们一起分类这些蛇类,通过比较它们的特征和外观。

活动二:蛇类性和生态角色1. 引导学生们探索蛇类的性,如捕食方式、繁殖方式等;2.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际观察,让学生们了解蛇类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3. 鼓励学生们讨论蛇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蛇类的理由。

活动三:蛇类的进化和适应性1. 通过简要讲解和图片展示,介绍蛇类的进化历程;2. 引导学生们思考蛇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特征,如剧毒、伪装等;3. 分组进行讨论或小组展示,分享对蛇类进化和适应性的理解和发现。

活动四:观察和实验1. 安排学生们在实验室或户外观察蛇类,记录它们的行为和生活性;2. 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观察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实验或调查;3. 引导学生们用科学方法分析观察结果,并总结相关规律或结论。

研究资源1. 图书:《蛇类动物图谱》、《蛇类的奥秘》等;2. 视频:BBC自然纪录片《神秘的蛇类》等;3. 图片:展示不同种类蛇类的图片;4. 实验器材:放大镜、测量尺、记录工具等。

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性;2. 讨论表现评估:评估学生们在小组讨论或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和思考;3.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们对观察结果和实验过程的描述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蛇的种类和图片介绍2009-07-26 18:37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3.蝰科 VIPERIDAE本科为管牙类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为主,因颊窝的有无而分为蝮亚科和蝰亚科。

蝰亚科(Viperinae):有白头蝰、北极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见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称圆斑蝰、金钱斑、百步金钱豹等。

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

分布於福建、广东、广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多栖息于田野中。

台湾产台湾亚种。

东南亚也有蝰蛇分布。

近年来,大量的蝰蛇从缅甸、泰国流入我国蝮亚科(Crotalinae):有 10 种,均是剧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

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

有较强耐寒性。

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荒野、田边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称五步蛇、百步蛇、翘鼻蛇等。

头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翘起,体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个明显黑色圆斑,体长可达 1.5 米。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区、丘陵地带。

烙铁头(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称烙铁头(因形似旧式烙铁)、龟壳花蛇、金钱斑等,头部三角形,颈细,吻较窄,体长1米余,体背棕褐色,有镶浅黄色边的紫棕色斑块,体长约1米。

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

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溪边或山区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缝中。

竹叶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称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标。

头呈三角形,颈细,眼红色,体背呈草绿色,自颈部以后形成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侧线,或为黄色侧线,尾焦黄色,体长 60- 90 厘米。

广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

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白唇竹叶青蛇与某些类蜥蜴同属于爬行动物。

按自然界动物的分类,它属于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

蛇类在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其种属随地域、气候、环境而各异。

已知世界上现有蛇类2200 多种,分别隶属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 195 种。

在我国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种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现有蛇类 174 种,有毒的占 48 种,其中陆地常见的主要毒蛇有 10 种,海生毒蛇 10 余种:1.眼镜蛇科 ELAPIDAE本科属前沟牙类毒蛇,毒液以神经毒为主。

金环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称金甲带、铁包金、国公棍、佛蛇等。

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两环宽窄大致相等,尾短圆钝,体长1.2-1.5 米。

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

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

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米左右。

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

栖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镜蛇 (Naja naja atra):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

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眼镜蛇孟加拉亚种(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云南、四川、和广西,近年来,该蛇从泰国等地流入广东,广东地区称该蛇为“泰国眼镜蛇”。

该蛇颈背的眼镜斑只有单个圆圈,体长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较强。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 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

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

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2.海蛇科 HYDROPHIDAE本科蛇终生栖于海中,尾扁似桨,与眼镜蛇科同属前沟牙类毒蛇,系神经毒类。

我国海域有16 种,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有如下几种: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

环纹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布于辽宁、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平颏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布于山东、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沿海。

小头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长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布于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

蛇毒的成分及毒理(一)一般理化性质蛇毒为粘稠、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是多种毒蛋白、酶和多肽的混合物,含水量约为65~80%左右,有特殊腥味,易起泡沫,加热可以破坏,常温下易变腐而失活,冰箱内保存新鲜蛇毒也会部分失去毒力,然经真空低温干燥后,可保存原毒力数十年不变,蛇毒具有蛋白质、多肽之共性,凡有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蛋白水解酶均能使之变质,破坏。

(二)有毒成份及毒理蛇毒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帮助蛇本身捕食和消化食物,就其有毒成份主要是神经毒素、心脏毒素、细胞毒素、出血毒素、促凝、抗凝组份和一些酶等,各含多少或有无,随蛇种而异。

1、神经毒素:按作用部位、作用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作用于运动神经与骨骼肌接头处的突触后膜,与后膜的胆碱能受体相结合,使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对该受体不起作用,从而导致骨骼肌松弛,称突触后神经毒素,其作用特点似箭毒,又称拟箭毒样神经毒素。

与箭毒相比,突触后神经毒素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强度较大,对骨骼肌松弛作用亦较强。

例如眼镜蛇的神经毒素,银环蛇毒的α-神经毒素,海蛇的神经毒素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在蝰蛇科和响尾蛇科蛇毒中有极个别种蛇毒也含有突触后毒素。

我国江浙产的蝮蛇毒中就含有突触后神经毒素。

另一种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前膜,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过程,例如银环蛇毒的β-神经毒素、从江浙蝮蛇中分离出来的具有PLA2活性的突触前神经毒素。

在这两种神经毒素的共同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引起骨骼肌呈弛缓性麻痹。

由于呼吸肌的麻痹,导致外周性呼吸衰竭,若能及时的合理的抢救,这种呼吸衰竭是有可能被恢复的。

海蛇毒引起的呼吸麻痹,主要是该蛇毒中的神经毒素与突触后膜的胆碱能受体结合,阻断神经-肌肉接头所致。

并且海蛇毒能选择性地损坏骨骼,使肌纤维变性、坏死,临床上常见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衰竭,故有人把海蛇毒中的神经毒素称之为肌毒素。

神经毒素引起的骨骼肌弛缓性麻痹,以头颈部为先,到胸部,最后到膈肌,反方向恢复。

神经毒素的这些症状,相当于中医风邪侵袭所致的临床表现,故称为“风毒”。

2、血循毒血循毒的种类多,成份复杂,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为主,产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

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火热毒症状,故称“火毒”。

(1)。

膜毒素:一般存在于眼镜蛇科蛇毒中,亦存在于响尾蛇科蛇毒。

因该毒素对心脏有毒性,亦称心肌毒素。

膜毒素系强碱性蛋白,其毒性比神经毒素弱,可损害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蛇伤后,随着血循环中蛇毒浓度的升高,可发生短暂兴奋后转入抑制,心搏障碍,心室纤颤,甚至心肌坏死,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若有PLA2(磷脂酶A2)存在,该毒素可大量溶血,这将加速休克动物的死亡。

(2)。

细胞毒素:这种毒素可作用在细胞膜上,导致膜结构改变而释放细胞内容物,也能直接溶解某些动物的红细胞。

因此被蝰蛇或眼镜蛇咬伤,可引起肢体组织溶解,血尿,严重者可致肾小管损坏。

(3)。

出血毒素:能引起动物水肿、出血和组织坏死,这种毒素广泛存在于蝰蛇、五步蛇、蝮蛇和竹叶青,这种毒素的局部效应迅速,可使局部通透性增加,产生广泛的血液外渗,导致多个脏器出血。

(4)。

促凝与抗凝组份:二者常同时存在,见于蝰亚科,蝮亚科,眼镜蛇科中的某些蛇毒,如蝰蛇,五步蛇及眼镜王蛇蛇毒中均有这些组份。

抗凝组份:包括抗凝血活酶作用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蝮蛇毒、五步蛇毒具有这两种作用,眼镜王蛇毒中也含有抗凝血活酶作用的物质,因而出现抗凝性。

促凝组份:亦有两种作用的物质。

(I)凝血酶样作用:主要存在于蝮亚科(包括五步蛇)蛇毒中,这些凝血酶样物质与凝血酶有所不同,它的促凝活性不被肝素抑制,且它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方式也与凝血酶不尽相同,由凝血酶样物质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凝胶很不稳定,易被血液中的纤溶酶所溶解,以致在人体内可引起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出现血液失凝。

(II)激活第Ⅹ因子作用:这种促凝活性物质是一种精氨酸酯酶,从园斑蝰蛇毒中提纯来的,其作用最强。

它通过激活第Ⅹ因子,在有磷脂、因子Ⅴ和钙离子的参与下,形成凝血酶原激酶,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

这样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而引发纤维蛋白溶解,导致全身广泛性出血,由于肝素可抑制凝血酶的这种作用,也就是说蛇毒激活第Ⅹ因子的作用可被肝素所阻断,所以含有激活第Ⅹ因子的蛇毒引起的中毒,造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在早期,使用肝素治疗,是有效的。

3、酶:蛇毒中含有丰富的酶,其中有几种酶与蛇毒毒性关系较密切的,分述于下:(1)蛋白水解酶:有些蛇毒中含有两种以上的、有活性的蛋白水解酶,绝大多数的蛋白水解酶可凝固纤维蛋白原,蛋白水解酶可损害血管壁引起严重出血,组织破坏,甚至深达骨部,同时释放出组织胺,组织胺和缓激肽都能引起血压剧降至休克水平,它还使神经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影响神经功能,它对机体有害,但对毒蛇本身则是主要的消化酶。

依地酸钠可抑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故在临床上蛇伤早期可用其5%溶液冲洗伤口。

(2)磷脂酶A2(PLA2):蛇毒中所含的磷脂酶,以磷脂酶A2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