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标准制定前的研究综述
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及如何更好控制中成药质量的探讨 (2)
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及如何更好控制中成药质量的探讨王金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摘要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对中成药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及如何才能更好控制中成药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中成药;质量标准;质量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11)04-594-02古代医家看病兼开药,十分重视药材的质量,许多药材都由自己亲自采购回来,对药材性质非常清楚,在开方时才能清楚自己处方的药力,故古代名医颇多,也很神奇。
但为什么近年来人们对中药的疗效逐渐产生怀疑呢?他们怀疑的绝不是中医药是骗术,因为上千年来中华民族靠它治病救人,繁衍生息。
那是什么呢,两方面:一是处方的正确与否,二是药品的质量。
任凭医生再高明,没有好的药材,那也是枉费心机。
随着中药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广泛应用,野生中药资源储量逐渐匮乏,加上世界在认识中医中药,尤其是韩国日本,大力推行韩医和汉方药,不断地从我国进口质量上乘的中药材,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优质的药材换外汇,剩下的药材国内使用。
另外医生和药材分离,就如同带兵打仗,不了解士卒习性怎么才能打好仗。
所以,我们要挽救中医药,要发扬中医药,就必须有做良医、制良药的信念才行。
中成药由于使用方便,应用也就非常广泛,如何保证中成药的质量,是我们作为中医药人该共同努力的事。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各种药品质量标准都在提高,这也表现出我国检验技术的进步,但是符合药品标准就一定是合格药品么,我说那可不一定。
我们把化学药物的检验方法引到中药上来实际上是有欠缺的,中药处方少则几味药材,多则上百味药材,仅凭几个指标,来确定药品是否合格那简直是不切合实际。
靠道德约束[1]中药生产风险太大,为了我们一再强调的用药安全问题,所以我们要探索各种有效方法保证中成药的质量。
保证中成药的质量,首要的是要保证药材的质量,劣质药材或是掺伪品按照处方投料,按照质量标准检验再合格,也起不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中药药理综述
1.繁简失当: 一是过于繁琐,或层次不清,如将所有的试验结果简单堆砌;二是过于简单,写成摘要
的形式,或仅对认为重要的结果进行描述,即提供的信息量不全,对品种基本情况缺乏了解, 或有意回避一些重要的或矛盾的结果。
谈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撰写意义和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前期筛选阶段、临床前评价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及上市后
评价阶段。药理毒理研究不仅仅涉及临床前评价阶段,它实际上贯穿于整个研发的过程中。 它对于支持研发药物是否能进入临床研究或是否能上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药理毒理综 述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或多个专业,所以,在全部完成或阶段性地完成了这部分研究工作后 的综述过程,对了解整个研发或试验过程、了解各学科各专业的结果、以及对结果进行自我 和综合分析评价均起到重要作用。它不但可全面展现新药的研发背景、研究设计思路、研发 过程,也可体现各学科专业结果的相互关联。此外,它与药学和临床两个专业共同为“主要 研究结果综述资料”提供基本素材和综合评价的基础。
2.反映研发过程 一份优秀的药理毒理综述资料应反映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为什么研究。即应介绍品种的研发背景,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品种的立题 依据,研究的目标及研究范围等。
(2)如何研究。应介绍主要的研究项目设计及设计的思路。 (3)研究出了什么。应介绍主要研究结果,介绍通过综合分析及评价得出的认识和结论。 3.掌握基本步骤
5 选择剂量途径时间/频次剂量/临床拟用 量的关系 精神神经系统 一般行为 自主活动 机能协调 催眠协同 其他
…… 心血管呼吸系 统 心血管 呼吸 其他 4.急性毒性试验 分别简要描述不同种属动物或不同给药途径下所进行的急性毒性试验, 包括动物、给药剂量(与临床拟用剂量的倍数关系)和给药途径。对试验结 果的描述应包括:毒性表现(何种毒性反应及程度、是否有毒效关系、出现 毒性的最低剂量或毒性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死亡情况(死亡出 现时间,死亡前动物表现,死亡后解剖及病理检查情况)、肉眼及病理检查情 况, 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耐受量(MTD)。尽量描述性别差异及毒性靶 器官。 5.长期毒性试验 分别描述不同种属动物(如啮齿类及非啮齿类)的长期毒性试验,包括 动物种属、剂量组别(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倍数)、给药途径、给药周期、主 要观察指标及主要试验结果(如一般表现,体重、进食量,心电图变化,血 液学,尿常规,血生化,骨髓象,脏器重量或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动物 死亡情况,包括死亡前表现、死亡动物的检测结果;以及其他需要特殊观察
提高中药系统综述-Meta分析质量的建议
提高中药系统综述-Meta分析质量的建议中药在我国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而21世纪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也为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如何系统地总结既往的研究成果,为循证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日益受到重视,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和Meta分析(Metaanalysis)已被公认为是客观评价和合成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研究证据的最佳手段,通常被视为最高级别的证据。
自1999年第1篇中药系统综述发表以来,近十几年其数量呈逐年增长之势,但文章质量参差不齐,在研究设计、资料处理和论文写作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1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概念系统综述又叫系统评价,属于二次研究,是在复习、分析、整理和综合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进行。
一个系统综述研究可能只包括一种类型的研究,也可以是不同研究方法的综合。
Meta分析是系统综述中使用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以综合研究结果为目的,通过查阅文献收集与某一特定问题相关的多个研究,并对这些研究的结果所进行的统计分析。
通常情况下,针对同一研究目的可能有多篇研究报道。
单独任一研究都可能因为样本量太少或研究范围过于局限而很难得到一个明确的或具有一般性的结论。
将这些结果进行整合后所得到的综合结果(证据)无疑比任何一个单独的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因此,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是循证决策的良好依据。
目前,系统综述常和Meta分析共同或交叉使用,如果精确区分的话,当系统综述采用了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时可以称为Meta分析;而未使用统计学方法的则称为定性的系统综述。
2已发表的中药系统综述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以“中药”、“中草药”、“中医药”以及“系统综述”、“系统评价”、“Meta分析”作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发现,1999年至2011年该库收录673篇中药系统综述/Meta分析,自2007年以后增长趋势十分明显。
中药炮制方向的研究进展
中药炮制方向的研究进展摘要: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物的中药标志,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中药炮制的历史沿革、炮制机理、传统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
本文就近年来中药炮制学方向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同时就现存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药炮制研究进展1 引言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中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古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等[1]。
作为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中药炮制是中药三大支柱的主题部分,已经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科学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中药炮制也引起人们的更大兴趣。
2 炮制的历史沿革及传统理论研究中药炮制的发展经历了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人类医学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中药炮制的理论和技术经验是历代中医药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积累形成的,其文字资料分散在历代医药文献中。
收集整理历代的炮制文献资料,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及工艺方法的衍变发展轨迹,对做好单味中药的炮制研究实验设计和整个中药炮制学科发展史的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2]。
远古时候,人们为使药物清洁和服用方便,采取了洗净、劈块等简单的加工方法,这就是中药最早的炮制。
当人类发现火以后,受到用火加工食物的启示,便用火来加工药物,因此对药物的毒性降低和调整药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到了夏禹时代,由于酿酒的出现,为以后的酒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后来出现的盐制、醋制、蜜炙等炮制方法,更丰富了中药的炮制内容,且较好地适应了临床的需要。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药理、药化等方面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及原理,这就是现在的中药炮制技术[3]。
在历代的医药著作中,元代前就有记述药的加工方法的。
如汉、梁、唐代对药物的净选法(去皮、心、毛、子、节、瓤、芦、核等)变形处理法(碎、劈、切、挫、捣等)及宋代的辅料炮制法。
中药质量分析与检测技术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中药质量分析与检测技术姓名李咪咪学科专业中药制药技术研究方向中药制药指导教师张黎娟完成时间2011年4月中药质量分析与检测技术摘要:中药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可贵的经验。
近年来,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重视,同时中药的质量检测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目前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检测现状以及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药,疗效,质量检测中药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可贵的经验。
近年来,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重视,同时中药的质量检测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目前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检测现状以及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1. 质量状况现状中药的质量涉及到一系列环节,如土壤、种质、炮制、储存、制剂过程等。
每个环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只抓其中的某些环节而忽略另一些环节对提高中药的质量是徒劳的做法。
目前,我国已制订有GLP、GMP、GCP、GSP、GAP 等标准,这些标准还远不能够覆盖中药系列环节,而且差距很大。
要提高中药的质量,实现中药现代化,使中药在国际天然药物市场占有应该占有的位置,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近年来国内药学期刊关于中药制剂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报道,每个中药制剂建立鉴别方法的原药材数为1-5(6)个,采用最多的是薄层色谱法,以标准品或标准药材为对照,同时设阴性对照用于考察方法的可靠性。
少数品种亦采用试管反应、显微鉴别或HPLC 法。
质量检测方法多数采用测定其中1 种药物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
采用的方法以薄层扫描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最为普遍,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和柱色谱-分光光度法亦有应用。
个别的还应用柱切换技术同时测定2 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
在样品的预处理方面,大孔吸附树脂、聚酞胺等被用于成分的富集和杂质的去除。
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
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中药质量控制是指对中药材和中成药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的过程,也是确保中药质量稳定、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质量控制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本文将综述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中药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药质量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国家药典、行业标准等。
这些标准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
2.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理化性质分析、毒理学评价、药效学评价等。
通过研究和改进这些评价方法,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中药的质量。
3.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如近年来,光谱技术、质谱技术、色谱技术等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中药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高效性:在中药质量控制中,通过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检测手段的效率,实现对中药的快速、准确的质量控制。
2.个性化: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管理。
根据不同中药的性质和用途,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3.自动化:中药质量控制将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分析仪器的数据自动判读中药的质量,实现对中药质量的快速检测和控制。
4.多元化:中药质量控制将不仅仅关注化学成分的含量分析,还会注重对中药中其他有效成分的分析、质量评价和控制。
例如,对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保证中药的功效和安全。
综上所述,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是建立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是追求高效性、个性化、自动化和多元化。
这些趋势的实现将使中药质量控制更加科学、准确和可靠,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中医药研究的系统综述
中医药研究的系统综述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研究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对中医药研究在各个领域的系统综述。
1.中药药理作用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探讨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现代药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药理研究,揭示了许多传统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2.中药临床应用中药临床应用研究是对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中的实际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大量临床实践和对照实验证明了中医药在治疗许多慢性病、功能性疾病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
3.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是确保中医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关键。
近年来,中医界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完善了中医诊断标准,推动了中医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4.治法研究治法研究是对中医治疗策略和方法的深入研究。
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使得中医治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针灸、拔罐、推拿等治疗方法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
5.中医方剂分析方剂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现代科学技术对方剂的成分、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传统方剂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6.中医古籍研究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随着古籍数字化和文献挖掘技术的发展,中医古籍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现代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学术思想。
7.中医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药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重要部分。
现代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致力于探索个体差异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8.中医药与大数据大数据技术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海量中医药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等,为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支持。
9.中医药国际化进展随着全球对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
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综述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天然药材,拥有着众多的功效和药用价值。
随着中药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的质量问题。
中药质量评价是中药研究的重要方面,对于中药的安全性和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现有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一、物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主要是以检测中药外观特征、性质和成分的物理指标为基础。
如外观、密度、污染、水分、灰分、挥发油、粘度、折射率等指标。
物理学方法能够提供中药的实物参数,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分离、鉴定和测定中药的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对中药进行质量检测的方法。
化学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定量性好和准确性高等优点,但存在测量过程对物质样品有一定的破坏性,且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工作量。
三、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是以中草药药效为基础,通过建立中药对特定生物活性的可评价标准,为中药评价和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数值计算测试中药的活性成分,如抗氧化活性、膜稳定性、镇痛活性等,分别通过试验模型来证明中药药效,大大提高了中药评价的科学性。
四、计算机模拟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对中药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功能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
该技术可以模拟中药成分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解释和预测中药成分的结构和活性。
同时,还能够预测中药成分的亲水性、脂溶性、毒性等性质,为中药评价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综上,对于中药的质量评价,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全面的结果。
生物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是中药评价领域新兴的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中草药文献综述范文
中草药文献综述范文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药物性质和药理作用为世界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对中草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其中不仅含有多种有效的药物成分,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中草药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中草药的临床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根据现有文献,中草药的应用既可以作为传统医学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其中,一些中草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川芎、黄连、黄耆等。
这些草药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应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此外,中草药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一些中草药如青蒿素、中华白花蛇舌草等,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这些发现为中草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中草药还在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些中草药如益智果、人参等可以提高脑部血液供应,改善认知功能;一些中草药如苦瓜、鹿茸等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然而,中草药的研究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草药的药效和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次,中草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中草药的临床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行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
总之,中草药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虽然仍存在一些挑战,但中草药作为一种独特的药物资源,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中草药的研究,推动中草药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一、格式的技术指导原则:1.标题:应准确简明,能够准确概括综述的核心主题。
2.摘要:应包括中药天然药物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不应超过300字。
3.引言:应介绍中药天然药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4.方法:应详细描述中药天然药物的选材、制备方法和评价指标等。
5.结果:应以文字、表格、图表等形式直接呈现研究结果,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
6.讨论:应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解释,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7.结论:应简明扼要地总结研究的主要结果和观点,避免重复已有的内容。
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1.遵循科学原则: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应基于科学研究,真实客观地介绍中药天然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2.详实全面:应尽可能提供全面详实的资料,包括药材的采集、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信息。
3.逻辑严谨:综述资料应依照逻辑顺序组织,确保论文思路清晰,段落之间衔接紧密。
4.注重可读性: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对中药天然药物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价。
6.创新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中药天然药物进行解读,提出新的观点和研究思路,推动学科的发展。
7.文字清晰规范:应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标点符号,避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总之,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的撰写应遵循科学原则,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保持良好的逻辑结构和阐述方式,确保能够有效地传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质量体系文件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质量体系文件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质量体系文件是一个系统性的文件集合,用于确保中药新药研究过程中药学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以下是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质量体系文件的一般内容:
1. 药学研究计划:明确药学研究的总体目标和计划,包括研究内容、方法、时间安排和预期成果等。
2. 药品质量标准:详细规定药品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等,以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药品生产工艺:详细规定药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加工、提取、浓缩、干燥、制剂等,以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4. 药品稳定性研究:对药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以确保药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5. 药学研究总结报告:对药学研究的全面总结,包括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以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建议。
6. 其他相关文件: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要求,可能还需要其他相关的文件,如临床试验申请、伦理审查报告等。
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质量体系文件,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研
究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药学研究计划和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中药质量与质量控制方法综述
中药质量与质量控制方法综述一、引言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药的质量与质量控制方法对于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药质量及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中药质量的定义和评价指标1. 中药质量的定义中药质量是指中药在生产、加工、储藏和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系列性质和特征,包括外观特征、化学成分、药效和安全性等方面。
2. 中药质量评价指标(1)外观特征:包括色泽、形状、气味等方面。
(2)化学成分:中药的有效成分是其药效的基础,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总黄酮含量、总生物碱含量等。
(3)药效:中药的药效是其治疗疾病的能力,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
(4)安全性:中药的安全性是指中药在合理使用条件下对人体的无毒副作用,常用的评价指标有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
三、中药质量控制方法1. 外观质量控制方法(1)色泽:采用比色法、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2)形状: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物理参数等进行测定。
(3)气味:采用人工感官评价、气相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2. 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1)总黄酮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2)总生物碱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等进行测定。
3. 药效质量控制方法(1)抗炎活性:采用小鼠耳廓水肿法、细胞培养法等进行测定。
(2)抗菌活性:采用平板扩散法、管碟法等进行测定。
(3)抗氧化活性:采用自由基清除法、氧化还原法等进行测定。
4. 安全性质量控制方法(1)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进行测定。
(2)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四、中药质量控制的挑战与发展趋势1. 挑战(1)中药复杂性:中药的复杂性使得其质量控制更加困难。
(2)质量标准缺乏:目前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3)质量控制技术落后:与现代科技相比,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仍有待提高。
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基础上,通过创新和改革,提高中医药事业的质量和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
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推动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医药实现“四个转变”,即转变发展方式、转变观念理念、转变工作机制、转变管理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完善中医药产业链条和市场体系,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药协同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例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扩大中医药服务供给的指导意见,加强了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医药行业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合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术界、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提高中医药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怎样撰写中医药文献综述
怎样撰写中医药文献综述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王净净文献综述在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收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己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中医药学科技工作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经常需要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因此撰写文献综述的能力是每位科研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也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写医学文献综述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①供发表,为同行提供经归纳提炼的相关课题的大量医学信息。
它可以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相关研究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前景展望等,是选择研究方向,寻找科研课题的重要线索。
②研究课题论证,通过广泛地查阅文献,从他人的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开展新的课题研究进行选题论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一、中医药文献综述的目的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思考;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著的结果;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二、中医药文献综述的特点文献综述应具有以下特点:1、新颖性:尽可能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资料.普赖斯指数,即引用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数应达70%左右,普赖斯指数越高,越能反映文献综述的新颖程度,也越易于发表或引导新课题研究。
2、综合性:应能够紧紧围绕中心论题旁征博引,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即为了集中于焦点,广泛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3、评述性:应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原理、方法、成果或结论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纯粹从文献到文献的堆砌,这一点对于专业研究人员写的文献综述尤为重要。
中药药理学综述
中药药理学综述14411048 中西医临床一班许涛摘要: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其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例如: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综合集成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法,病证动物模型方法等,其方法与一般药理学有一定的区别;主要研究对象是中药单味药及其复方,无论单味药还是复方,其所含的化学成分都很复杂。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现状学科展望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药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是中药学与药理学的桥梁学科,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是中药现代化研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学科,也是将中药推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掌握中药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
因此,对中药药理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备挑战,然而,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
以下是对中药药理学热点研究方面的显著研究进展及学科展望的综述。
1.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血清药理学是指用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施加于体外实验反应体系的一种半体内实验方法。
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对中药复方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的探讨。
其研究进展如下:1.1在动物的选择一般多选用大鼠、家兔、豚鼠等动物来制备含药血清,但不同种属的动物,其血清成分不同,因此在选择动物时应尽量选用与人类生物学活性近似的物种。
刘成海等提出在体外培养实验中宜采用同一种单一血清,既为细胞提供营养,又为药物提供载体,还避免了多种血清的干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般家兔和大鼠应为首选。
1.2灌胃次数与时间间隔有7~10d法(1次/d,连用7~10d),3次给药法(连续给药3次,笫1、2次间隔20h,第2、3次间隔4h),2次给药法(第1次给药后2h,再以相同剂量重复1次)等。
各种给药方式都是为了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从而便于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
不过严格地说应该按药物半衰期给药,连续5~7个半衰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但由于中药及其复方成分复杂,半衰期很难测定,所以7~10d给药为权宜之计。
中药学专业综述
中药学专业综述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的学科,涉及中药的来源、制备、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中药学中,我们探索和研究的是中药的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用植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首先,中药的来源涉及到中药材的采集和产地选择。
中药材可以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多种来源。
中药学家会研究不同中药材的药材学特征,包括形态学、组织学、化学成分等,以便了解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其次,中药的制备是指中药材的处理和炮制过程。
中药学家会研究传统的制药技术和现代化的制药方法,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他们会研究中药材的提取方法、纯化技术和制剂的制备过程,以便开发出高效、稳定的中药制剂。
质量控制是中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药学家会研究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一致性。
他们会开展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以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测技术,以确保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是研究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中药学家会研究中药的药理学特性,包括中药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药效评价等。
通过药理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药的治疗原理和作用机制,以及中药与人体的相互作用。
最后,中药的临床应用是指中药在临床治疗和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中药学家会研究中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中药与西药的配伍和相互作用。
他们还会参与中药临床试验和疗效评价,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中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中药的各个方面。
中药学家通过对中药的研究和探索,旨在保护和发展中药传统医学的宝贵知识,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中药行业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与评价
中药行业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与评价中药注射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制剂形式,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但其质量标准与评价相对较为复杂和严格。
本文将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制定、评价方法及流程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制定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药材质量、生产工艺、药物稳定性等。
首先,药材质量是中药注射剂质量的基础,要求药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相关标准;其次,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确保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药物稳定性的评价是质量标准制定的重要环节,可通过物理化学性质、药效学和药动学等指标进行评估。
二、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评价指标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评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检测。
常用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外观特征、药材质量、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含量、微生物限度、有害物质残留等。
其中外观特征是对中药注射剂色泽、透明度等性状的观察和判断;药材质量是验证中药注射剂中所含药材是否达到标准的重要依据;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pH值、浊度等,能够直观反映中药注射剂的药理活性和药效;有效成分含量是评价中药注射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微生物限度和有害物质残留则是评价中药注射剂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的重要指标。
三、中药注射剂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流程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评价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流程进行。
首先是样品的选择和采集,要从批量生产的中药注射剂样品中随机获取;其次是质量评价的实验室分析,包括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检测;然后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定,根据相关标准来评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最后是对评价结果的总结与报告,将实验数据和评价结论进行整理和呈现。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是确保中药注射剂质量合格和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并结合准确可靠的评价方法和流程,能够保障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撰写一味中药的现代研究进展。撰写综述要求格式规范,具有标题、
撰写一味中药的现代研究进展。
撰写综述要求格式规范,具有标题、中药在古代是一种“无毒而味苦”的药物,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等功效。
常用于小儿虚烦不眠、疟疾等。
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降血脂、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人体机能,从而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对于中药的评价和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临床中一些棘手的问题,因为中药在长期发展中是不断地吸收外来新事物。
中药也正是由于这种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强而没有副作用,因此才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如果将它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进行科学的评价之后,往往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现代研究对中药做出了很大贡献,为中医药提供了很多方便。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治病中发挥独特优势作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所以现在对中药进行综述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同时又是一种常用中药新药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之一。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新药物和新发现时被人们所重视和注意上一个台阶;对于新药研究也开始出现了很多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等。
可以看到当今中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现代社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是当今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来改善研究现状、发现新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来也是我们关注热点中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综述是一种非常好但是又极有难度,很多人为了寻找出一种方法并且应用到实际中去;所以我们在进行综述撰写时就应该对一些药物方面进展了如指掌但又不太了解情况等就会有问题了。
因此而撰写中医药材知识介绍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作用问题所采取下一步步骤方面可以做得哪方面很重要,或者做了哪些事与现在现状有什么不同等。
本文就对中药进行简述如下:中药材有很多品种并不能用传统方剂来治疗和防治疾病等都和人们平时接触或者服用的药物是不同的药等都存在着功效不同或不相同;中医常用中药与西医采用一些药物进行配伍使用从而产生更多不同的疗效等药物配合使用这一点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得到证实了我们平时接触的中药有很多,如:生地黄、龙胆、龟甲、地龙、丹参、五加皮、甘草等这些药材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药材。
经典名方制剂的综述材料包括
经典名方制剂的综述材料包括
经典名方制剂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中医药物的药理作用、剂量、配伍、药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下面是经典名方制剂的综述材料内容:
1. 名方的定义和来源:介绍名方的基本概念,包括名方的定义和来源、历史渊源、名方的分类和特点等方面内容。
2. 名方的配方和组成:列出几个经典的名方,介绍名方的配方和组成,包括各种中药的药物组分和比例等。
3. 名方的功效和应用:介绍名方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领域,包括名方的主治病症、疗效和适应症等方面内容。
4. 名方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详细介绍名方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包括制备过程、质量控制和监测标准等方面内容。
5. 名方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对名方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包括中药制剂的研究方法、评价技术、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经典名方制剂的综述材料的了解,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药名方的特点、应用价值和相关研究进展,有助于评估中药制剂的质量,掌握更科学合理的应用方法,促进中药的发展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片”为常用中药。商品冰片分为天然冰片与合 成冰片两类,天然冰片有龙脑香冰片(简称梅片)与 艾纳香冰片(简称艾片)两种。三者均可同等入药。 目前多用合成冰片,《中国药典》收载的亦是合成冰 片(Bomeolum syntheticum)。
天然冰片在《名医别录》称龙脑,《新修本草》 称龙脑香,《本草纲目》始见冰片之名,李时珍曰: “龙脑者,因其状如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 花片者为良。故俗称为冰片,或云梅花脑”。李时珍 又曰:“龙脑香南番诸国皆有之”,此记载与现今进 口龙脑香冰片相符。梅片树叶所制得之右旋龙脑结晶 系1987年《植物学报》“天然右旋龙脑新资源—梅片树 的研究”一文报道的[1]。艾片之名始见于《增订伪条 辨》,现商品又有称艾粉、结片的。合成冰片又称机 制冰片,系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机制冰片为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加 工合成的冰片,又名合成龙脑。
1.龙脑香 常绿乔木,高达5m。树皮有凹入的裂 缝,外有坚硬的龙脑结晶。叶互生,革质;叶柄粗 壮;叶片卵圆形,先端尖,基部钝圆形或阔楔形, 全缘,两面无毛,有光泽,主脉明显,侧脉羽状, 先端在近叶缘处相连。圆锥状花序,着生于枝上部 的叶腋间,花两性,整齐;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 覆瓦状排列,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 数,离生,略呈同位状,花药线状,药室内向,边 缘开裂,药隔延长呈失尾状,花丝短;雌蕊1,由3 心皮组成,子房上位,中轴胎座,3室,每室有胚珠 2枚,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不裂,花 托呈壳斗装,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2枚, 具胚乳[2]。
10、药材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药品标准物质 及有关资料。
11、提供植、矿物标本,植物标本应当包括花、果实、 种子等。
作为制剂,还应有: 12、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辅料来 源及质量标准。 13、确证化学结构或组分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 料。 14、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药品标 准物质及有关资料。 16、样品检验报告书。 17、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 据及质量标准。
同属植物假东风草Blumea riparia(Bl.)DC.的叶较窄,亦 有当作艾纳香提制艾片的,但含量较低。
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广西及贵州有栽培[3]。
【产地】 龙脑香冰片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的 苏门答腊;合成(机制)冰片产于上海、 南京、天津、广州等地;艾片主产于贵州 罗甸、独山、广西天峨、河池、宜山、凌 乐、百色等地。此外,云南、海南、台湾 亦产。
不管是中药材或中成药,作为质量标准制定 前的研究工作,首先立题目的要清楚,资料的查 阅、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如 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药材生态环境、生长特征、 形态描述、栽培或培植(培育)技术、产地加工 和炮制方法等;确证化学结构或组分的试验资料 及文献资料;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 料等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有目 的的进行试验及研究工作,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 的质量标准。
但合成冰片是前述4种 立体结构的混合体,我以 为采用一个半平面结构式 更可代表合成冰片的龙脑 和异龙脑,可能较为合理。
既然合成冰片中有“龙脑Bomeol”,还有比例 为38%“异龙脑Isoborneol”,就应表达出代表两种 立体异构体的名称。如果同意这个观点,则中国 药典采用冰片的英文名称 “Bomeolum syntheticum”(即“合成龙脑”之意),是不是用 “Bomeolum and Isoborneolum syntheticum”(即 “合成龙脑-异龙脑”)更合适呢?并且它们分别 包含有各自“左、右旋体”之意。这时含量测定 应为“龙脑与异龙脑之和不得少于97.0%,龙脑不 得少于55.0%”
图 3
艾 片 晶 体
.
【主要化学成分】 龙脑香冰片主含右旋龙脑(dBorneol),此外,尚含葎草烯(Hunulene)、 β-榄香烯(β-Elemene)、石竹烯 (Caryophyllene)、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 草酸(Asiatic acid),龙脑香二醇酮 (Dryobalanoe)、古柯二醇(Erythrodiol)[2]。 艾片主含左旋龙脑(l-Borneol),少量1,8-桉叶 素(1,8-Cineole)、柠檬烯(Limonene)、l-樟 脑(l-Camphor),倍半萜烯醇、乙酰间苯二酚二 甲醚(Di-methyl ether of phloroacetophenone) 等[2]。合成冰片主要含龙脑(Borneol)58.93%~ 59.78%,异龙脑(Isoborneol)37.52%~38.98% 和樟脑(camphor)2.09%~2.70%。异龙脑是龙脑 的立体异构体,存在于菊蒿(艾叶)的挥发油中。
为205~210℃;由 于原料及合成工艺 原因,产品均呈左 旋性,比旋光度为7.99º~-15.05º。同 时合成冰片尚含相 当数量的异龙脑是 与天然冰片的主要 区别(见图2)[6、9]。
图2. 合成冰片晶体
3.艾片 为白色半透明片状、块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 5~15mm,厚约2~3mm,色青白,质稍硬而脆,手捻不易 碎。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点燃能发生多烟及有光 火焰。本品在乙醇、氯仿、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不溶。 熔点为201~205℃,比旋光度为-37º~-39º[4](见图3)。
副产品艾油又称艾纳香油,另有药用价 值,已收入《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 量标准》(2003年版)[14]。
目前已有生产厂家对第二步制取艾片工 艺进行改进,即用电脑控制循环油加热, 以实现艾粉的升华温度及时间的程序化, 一般二次升华即可得到较纯净的艾片。艾 片的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合成冰片 为以松节油、樟脑为原料经化 学方法合成的薄片状结晶(合成法略)。
中药质量标准制定前的研究综 述
欲制定一个中药材或中成药的质量标准,根据药 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 料要求 ” ,申报资料项目“药学研究资料”中,作 为药材,应有:
7、药学研究资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述。
8、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9、药材生态环境、生长特征、形态描述、栽培或培 植(培育)技术、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等。
【商品情况】 龙脑香冰片系从印尼或香港进口, 60年代后,国产机制冰片已可满足国内需要, 龙脑香冰片进口减少;艾片是1938年前后在贵 州开始栽培艾纳香并提制艾粉,但质量差,生 产冰片少,解放后改进技术,质量提高,产量 增大,除供贵州省内使用外,还销全国并出口。
【来源】 龙脑香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 树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er的树干经 水蒸馏所得的结晶,以及樟科植物梅片树 Cinnamomum burmannii(C.C.Th.Nees)Bl. (阴香的变形)的叶经提取加工所得的右旋龙 脑结晶(其叶中精油含0.34%,右旋龙脑占 70.8%。因含量太低,未大量开发)。
分布南洋群岛一带。
2. 艾纳香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3m,茎粗壮,茎皮灰 褐色,有纵条纹,木质部松软,白色,有髓部,节间长2~6cm, 被黄色密绒毛,叶互生,下部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 22~25cm,宽8~10cm,先端短尖或锐,基部渐狭,具柄,柄两 侧有3~5对狭线性的附属物,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被柔毛,下面 被淡褐色或黄白色密绢状绵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10~15对; 上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1.5~3.5cm, 先端渐尖,基部略尖,无柄或有短柄,柄的两侧常有1~3对狭线 形的附属物,全缘或具细锯齿及羽状齿裂。头状花序多数,排成 开展具叶的大圆锥花序;花絮梗具黄色密柔毛;总苞钟形,总苞 片约6层,外层较内层短;花托蜂窝状。花黄色,雌花多数,花 冠檐部2~4齿裂;两性花花冠檐部5齿裂,被短柔毛。瘦果圆柱 形,具棱5条,被密柔毛;冠毛红褐色,糙毛状。花期几乎全年。
下面我以贵州民族药材“艾片”质量标准制 定研究过程为例,进行说明,也可以说是“艾片” 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或标准注释吧!
《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 (2003年版)中有那么多药材品种,为什 么我选用“艾片”来举例呢?因为“艾片” 太具有代表性了!一方面,它是中药材, 另一方面它又是植物提取化学纯品天然原 料药,具有植物药和化学药的两重性。更 重要的是它的结构的特殊性,由于很多药 学工作者对其结构的多重性并不了解,从 而在鉴定分析中往往产生错误的结论。
2005年版新增收的天然冰片为“右旋龙脑”, 未给出立体结构图,英文名为 “Bomeolum”,似 乎用 “d-Borneolum”更为合适。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心、脾、 肺经。
【功能主治】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 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 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第二步,制取艾片。取艾粉,用榨将浅黄 棕色的艾油榨去后,装入圆形铁桶中,最多 只能装到一半,不能装满。密闭使不漏气, 并用扣子将盖扣紧,以防气冲出。将铁桶放 在木炭火上烧,开始火力较大,以后火力较 小,使艾粉升华而凝结于铁桶内壁上部。烧 的时间视艾粉多少而不同。当听不到桶内艾 粉气化的响声时,就可离火,放冷后,将升 华的艾粉铲下,清除掉桶底的残渣。再行第 二次升华,操作同前。每批艾粉经过7次反复 升华,即可得到纯净的艾片,铲下后,用剃 刀劈削成片,再过筛分级包装[4]。
龙脑,异龙脑都分别有左旋和右旋体,其立体 结构如下[7]:
l-龙脑(l-Borneol)
d-龙脑(d-Borneol)
d-异龙脑(d-Isoborneol) l-异龙脑(l-Isoborneol)
各版中国药典(包 括2005年版)一部中合 成冰片的结构式均为右 图所示,这是左旋龙脑 的立体结构式。规定含 龙脑不得少于55.0%。
1987年江西省吉安地区林科所等发现在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中发现一种 枝叶富含右旋龙脑的化学类型——龙脑樟, 这是近年来国内大量种植、开发生产天然 右旋龙脑的主要植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