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知识产权的管理,有效保护公司知识产权,鼓励发明创造,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其下属各分支机构在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保密、使用、转让、侵权处理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条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类实施、鼓励创新、保护成果”的原则。
二、知识产权范围第四条本办法所指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1. 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2. 商标权;3. 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 商业秘密(含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5. 其他依法取得的知识产权。
三、权利申请与维护第五条公司各部门和员工在工作中完成的知识产权成果,应及时向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申报,并按程序办理知识产权申请手续。
第六条公司应建立知识产权台账,对各类知识产权进行登记管理,确保知识产权的权属清晰、完整。
第七条公司应定期对知识产权的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缴纳年费、续展费用等,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性。
四、保密与风险防范第八条公司应建立知识产权保密制度,对涉及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的载体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信息泄露。
第九条在对外合作、技术交流等活动中,涉及公司知识产权的,应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和违约责任。
第十条公司应定期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及时识别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
五、使用与转让第十一条公司知识产权的使用应遵循合法、规范、合理的原则,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第十二条公司知识产权的转让应经过充分评估,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
第十三条在使用或转让公司知识产权时,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使用范围、转让条件等事项。
六、侵权处理第十四条公司发现他人侵犯其知识产权的,应及时向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维护公司权益。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doc免费完整版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doc免费完整版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试行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本办法自(起始日期)起试行,有效期为(有效期限)。
在试行期限届满前,需要进行修订的,应当提前(提前时间)向主管部门报送。
第二节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具体范围〕。
第二章知识产权的管理第一节知识产权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第二条的规定,知识产权是指人们从参加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划分知识产权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分类1)、(分类2)等。
根据其所属领域可分为(领域1)、(领域2)等。
第三节知识产权的获取知识产权的获取有多种途径,包括但不限于(途径1)、(途径2)、(途径3)等。
根据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获取的条件和程序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章知识产权的保护第一节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第十条的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利权保护的范围2. 著作权保护的范围3. 商标权保护的范围4. 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第二节知识产权的维权在发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权利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维权:1. 发出警告信2. 提起诉讼3. 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介入调解第四章知识产权的运营与转让第一节知识产权的运营知识产权运营是指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资产进行市场化运作,以获取经济利益。
具体的运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运营方式1)、(运营方式2)、(运营方式3)等。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转让知识产权转让是指权利人将其享有的知识产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
转让方式有(转让方式1)、(转让方式2)等。
在转让过程中,应当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办理相应的手续。
第五章知识产权的合作与交流第一节知识产权的合作知识产权合作是指权利人之间为了实现共同利益,通过合作创造、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
合作形式有(合作形式1)、(合作形式2)等。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单位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规范知识产权工作,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和规范与外单位合作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是指本单位职工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职务智力劳动成果及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取得或享有的权利。
离退休、停薪留职、辞职或调离的职工以及离开单位的工作人员____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的智力成果而产生的知识产权也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一)专利权;(二)商标权;(三)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四)商业____(技术____和经营____);(五)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六)植物新品种权;(七)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八)单位名称(商号)、网站域名等法律法规规定保护的其它知识产权。
第四条知识产权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规范有序的原则。
第二章知识产权的归属第五条本单位员工执行本单位工作任务或利用单位名义、利用单位物质条件和未公开的技术情报资料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而产生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归本单位所有。
(一)执行本单位工作任务产生的知识产权是指:1.执行本单位工作任务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获得的知识产权;2.履行本岗位职责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获得的知识产权;3.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取得的知识产权属于所在单位的业务范围;4.离休、退休、停薪留职、辞职或调离的员工在离开原单位____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工作岗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的智力劳动成果产生的知识产权。
(二)利用本单位的名义完成的知识产权是指利用本单位的名誉、名称或社会地位进行的各种活动产生的知识产权。
(三)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主要指资金、设备、仪器、器材、零部件以及原材料等。
第六条凡属单位员工职务发明创造,单位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申请(登记)权,未经单位书面许可,下级部门和个人不得提出知识产权申请(登记)。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创新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适用于国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中国境内开展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活动。
第三条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目标是明确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保护措施和违法行为处理方式,规范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营。
第二章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第四条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各类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第五条著作权的权利归属原则上由作品的创作者享有,但在特定情况下,对于由个人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归属可以由与其有关的工作单位或雇主享有。
第六条专利权的权利归属原则上由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但在特定情况下,对于由个人发明的专利,其权利归属可以由与其有关的工作单位或雇主享有。
第七条商标权的权利归属原则上由商标注册人享有,但在特定情况下,对于由个人创立的商标,其权利归属可以由与其有关的工作单位或雇主享有。
第三章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第八条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包括宣传教育、技术手段、法律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第九条国家和地方应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于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保护意识。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技术手段,包括加密技术、数字水印等,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第十一条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应当加大处罚力度,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处理方式第十二条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包括侵犯著作权、侵犯专利权、侵犯商标权等各类行为。
第十三条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权利人可以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维权。
第十四条对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权利人可以申请行政执法、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
第十五条对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权利人可以申请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查处,也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权。
第五章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知识产权管理登记表格2. 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书样例3. 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调查报告模板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著作权:指作品创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目录一、知识产权管理办法1.1 定义和范围1.2 知识产权的种类1.3 知识产权的申请与注册1.4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维权1.5 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转让1.6 知识产权的保密1.7 知识产权的培训与宣传1.8 知识产权的评估与监督1.9 违反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处理二、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实施2.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2.2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制定2.3 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职责2.4 知识产权管理流程的执行2.5 知识产权管理记录的保存三、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修订与废止3.1 修订的条件与程序3.2 废止的条件与程序四、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附件4.1 附件一:知识产权申请与注册指南4.2 附件二: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指南4.3 附件三: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指南4.4 附件四:知识产权保密指南4.5 附件五:知识产权培训与宣传指南4.6 附件六:知识产权评估与监督指南4.7 附件七:违反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处理细则五、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实施日期与解释权5.1 实施日期5.2 解释权六、签署页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一、知识产权管理办法1.1 定义和范围本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规范公司内部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明确知识产权的种类、申请与注册、保护与维权、许可与转让、保密、培训与宣传、评估与监督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以促进公司知识产权的合理运用和保护。
1.2 知识产权的种类本办法所指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1.3 知识产权的申请与注册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知识产权申请与注册指南(见附件一),明确申请与注册的流程、条件和费用等相关事项。
1.4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维权公司应制定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指南(见附件二),明确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维权途径和程序等相关事项。
1.5 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转让公司应制定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指南(见附件三),明确许可与转让的条件、程序和费用等相关事项。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法》、《着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其中主要包括:(一)专利权和技术秘密。
主要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配方、新品种、新设计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实施许可权以及技术秘密;(二)商标权:主要是指本公司拥有的注册商标、商号等专用权;(三)着作权(含计算机软件):主要指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及文档资料、地图、摄影、录像、教材、辞书、规范汇编等;(四)商业秘密(含技术秘密):主要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只属本公司拥有的经营管理、工程、设计、市场、租赁、服务信息等;(五)其他单位委托本公司承担的科研任务并负有保密义务的科技成果权;(六)本公司引进的专利、商标、着作、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七)《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赋予的权利,如商号、域名、网络地址专用权等。
第三条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增强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维护公司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规范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本公司设立知识产权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
下设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各专业管理岗位,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负责相关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具体工作。
其他各相关业务部门还应指定本部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
知识产权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知识产权各类管理规定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划分各岗位的管理范围与职责,指导、监督、检查其他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二)审核业务部门的申请,组织和建立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三)代表本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等对外工作;(四)代表本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诉讼等对外工作;(五)参与签订或审核涉及本专业知识产权内容的各类合同、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合同档案;(六)配合组织宣传和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并交流经验。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概述第一条为了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活动,保护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合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所有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活动。
第三条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维护知识产权的管理流程,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利,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从申请、运营到维权的全过程,减轻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营成本支出和维权成本支出。
第二章知识产权的保护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谨防制度,制定合适的保密措施和内部控制措施,防止知识产权泄漏,确保知识产权安全。
第五条企业应当认真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公平竞争权和商业利益,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第六条企业应当制定妥善保管知识产权证书和文件的制度,确保知识产权证书不丢失、不损毁,并及时更新。
第七条企业应当依法取得、维持和更新知识产权,及时行使知识产权,并合理利用知识产权的价值,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营。
第三章知识产权的运用第八条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情况,灵便运用知识产权,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增加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第九条企业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研究知识产权管理的最佳实践,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和管理水平。
第四章知识产权的维权第十条企业应当依法行使知识产权,采取适当的维权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的安全和权益。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维权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侵权情况,果断采取维权行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知识产权。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诉讼和调解工作,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捍卫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2. 保密措施和内部控制措施3. 知识产权证书和文件管理制度4. 知识产权维权制度5. 知识产权评估制度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业秘密等在内的权利2. 专利权:是指专利法所规定的就本发明创造所授予的权利3. 著作权:是指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对原创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4. 商标权:是指商标法所规定的对商标享有的权利5. 植物新品种权:是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所规定的对植物新品种享有的权利6.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是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所规定的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享有的权利7. 商业秘密:是指商业秘密保护条例所规定的关于商业活动中的技术、业务、财务、营销、管理、组织等方面的秘密第七章可能遇到的艰难及解决办法1. 遇到不同法域的知识产权审批:应当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各个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规定,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侵权纠纷的发生。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促进创新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在境内从事知识产权相关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第四条知识产权管理应遵循依法保护、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公正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知识产权管理应坚持分类管理、分级管理、综合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知识产权管理应积极引导创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相适应。
第七条知识产权管理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执法机构。
第二章知识产权保护第八条国家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规定。
第九条综合施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第十条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权益。
第十一条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调处和仲裁工作。
第十二条加强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际化。
第三章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第十三条鼓励创新,激发创造活力,加强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
第十四条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减少对外技术依赖。
第十五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加强知识产权的开放和交流。
第十六条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运营和管理,提高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和竞争力。
第四章知识产权监管第十七条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负责知识产权的监管和执法工作。
第十八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监管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监测和检查。
第十九条加强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知识产权监管工作,发现并揭示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第五章附件本文档附有以下附件:附件一: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汇编附件二: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权:指依法对新颖性、创造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给予的独占权。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知识产权保护2.1 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其智力创造性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2.2 知识产权的分类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2.2.1 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保护的范围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2.2 商标权的保护商标权保护的范围包括商标注册和商标使用。
2.2.3 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电影等作品。
2.2.4 商业秘密的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和客户信息等。
第三章知识产权的获取和运用3.1 知识产权的获取3.1.1 专利权的申请和授予可通过向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来获得专利权。
3.1.2 商标权的申请和授予可通过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来获得商标权。
3.1.3 著作权的获取著作权在作品完成时自动形成,无需申请。
3.2 知识产权的运用知识产权可以通过许可、转让、侵权行为维权等方式进行运用。
第四章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4.1 加强知识产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4.2 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4.3 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4.4 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权:对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创造性劳动成果的一种专属权利。
2、商标权:对于商标的注册和使用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3、著作权:对于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电影等作品的一种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公司的创新成果和合法权益,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和运用,根据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第三条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法保护、创新驱动、合理利用、有效管理。
第二章知识产权定义第四条知识产权是指依照法定程序产生的,对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第五条专利权是指依法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
第六条商标权是指商标使用人依法对所使用的商标享有的专用权。
第七条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第三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八条公司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执行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二)组织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查、维护和管理;(三)负责知识产权的培训和宣传;(四)协调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和维权事宜;(五)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的转化和运用工作;(六)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
第四章知识产权申请与审查第十条公司鼓励员工积极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
第十一条申请知识产权应遵循诚实守信原则,确保申请文件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二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对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要求。
第十三条通过初步审查的申请文件应提交至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正式审查,并按照政府部门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五章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第十四条公司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第十五条发现侵权行为时,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公司知识产权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保护建议。
第十七条对于侵犯公司知识产权的行为,公司有权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5-知识产权管理办法5-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知识产权保护第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第三条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四条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监测、预警、维权,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和制度。
第三章知识产权管理第五条知识产权管理是指对知识产权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第六条知识产权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登记、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交易等方面的管理。
第七条知识产权管理应当遵循透明、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第四章知识产权登记第八条知识产权登记是指将取得的知识产权进行正式登记的过程。
第九条知识产权登记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提交必要的文件和资料,并缴纳相应的费用。
第十条知识产权登记的结果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并为其提供登记证明或其他相关文件。
第五章知识产权评估第十一条知识产权评估是指对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和经济分析的过程。
第十二条知识产权评估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三条知识产权评估的结果应当客观、准确,为知识产权的交易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第六章知识产权交易第十四条知识产权交易是指对知识产权进行买卖、许可、转让等合法行为的过程。
第十五条知识产权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双方达成交易协议后应当及时履行。
第十六条知识产权交易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包括但不限于签订合同、办理登记等手续。
第七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指对发明的新技术、新产品或者对现有技术、产品所作的改进等作出专门权利保护的一种知识产权。
2-商标:指用来区别商品或者服务的标志,包括但不限于商标图形、商标字样等。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知识产权管理行为,保护和推动知识产权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组织和个人在境内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活动。
第三条知识产权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原则,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共利益。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国内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二章知识产权保护第五条组织和个人应当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第六条组织和个人通过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按照法律和合同规定予以返还、划归原权利人。
第七条组织和个人在发现他人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时,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权,并且有权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第八条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介入,依法予以调查处理,并对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章知识产权交易第九条知识产权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公正、合法的原则,自由定价。
第十条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出售、许可、转让等方式进行知识产权交易。
第十一条组织和个人进行知识产权交易应当明确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签署书面合同。
第十二条知识产权交易的合同,应当明确约定知识产权的具体范围、使用方式、使用期限等内容。
第四章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第十三条组织和个人应当积极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技术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运营管理等。
第十四条组织和个人可以寻求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支持,进行知识产权咨询、评估、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第十五条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例如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版权登记等。
第五章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第十六条知识产权纠纷应当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当无法达成协议时,可以向相关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组织和个人在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中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提供法律依据,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维护。
第十八条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应当依法进行,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知识产权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各国都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或发现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形式时所拥有的权利。
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形式。
知识产权的保护旨在鼓励创新与发明,保障知识创造者的权益,并为其提供合法的经济回报。
二、知识产权管理办法1. 专利管理办法专利是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其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专利申请、审批、授权和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在专利管理中,需严格规定技术指标和审查标准,保障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2. 商标管理办法商标是商品的标识,其管理办法主要涵盖商标注册、维权、使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在商标管理中,需建立完善的商标评估制度,加强商标保护力度,促进品牌建设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3. 著作权管理办法著作权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其管理办法主要包括著作权的获取、侵权行为的追究和版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在著作权管理中,需加强版权登记、许可和维权工作,提高创作动力和文化创意保护水平。
4. 商业秘密管理办法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管理办法主要涉及商业秘密的保护、识别以及违法行为的惩处等方面的规定。
在商业秘密管理中,需建立健全企业保密制度,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与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知识产权规章制度1. 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其中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知识产权的范围、取得方式、保护期限以及违法行为的惩罚等内容,为知识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
2. 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各国都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如专利局、商标局等。
这些机构负责知识产权的注册、审查、保护和维权等工作,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
3. 知识产权协议和国际组织各国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协议,加强合作与保护。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9篇)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1.1为了加强对本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鼓励员工发明创造和工艺、生产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促进公司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及技术进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2.1本办法适用于____有限公司。
2.2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a)专利权和技术____、标准等。
主要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计、新配方、新品种、外观设计等专利权和技术____、标准;b)商标权和商业____。
主要是指本单位的注册商标、商号等,以及所拥有的未公开的技术、工程、设计、市场、经营、服务、财务、管理等信息;c)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及其邻接权。
主要指本单位的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及文档资料、摄影、录像、教材、辞书、标准规范汇编等;d)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或依法由合同约定的由公司享有或持有的的其它知识产权。
3知识产权归属____公司依法对以下标识享有专用权:a)以公司名义申请注册的商标。
b)公司名称及公司标识。
c)公司的其他服务性标记。
3.2本公司员工完成公司工作任务、利用公司名义、利用公司物质条件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职务智力劳动成果,其持有(所有)权属本公司。
a)完成本公司工作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是指:①履行本岗位职责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②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属本公司分配的任务;③辞职或调离的员工在离开本公司二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工作岗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的智力劳动成果。
b)利用本公司的名义、物质条件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是指:①利用本公司的名誉、名称或社会地位进行的各种行为;②利用本公司的人力、技术设施及未公开的技术情报资料等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c)一切职务智力劳动成果的持有(所有)权归本公司,任何其他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销售、使用或侵吞本公司持有(所有)的职务智力劳动成果。
____公司派出人员(包括技术人员、进修人员、公派人员等派往国内、外其他单位的研究人员),应遵守本管理规定,未经公司审批不得擅自将公司的知识产权及其它智力劳动成果权让予对方单位享有、享用或双方共有、共用。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优化知识产权环境,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布或者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涉及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
第三条根据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本办法规定了专利、商标、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管理措施。
第二章专利管理第四条发明专利是指满足法律规定的有关条件,通过发明,在生产、生活中解决技术问题,取得的独创性技术解决方案的专利权。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具有实用性且符合专利法的规定,取得的专利权。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组合,具有审美价值且符合专利法的规定,取得的专利权。
第五条申请专利权者应当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包括发明说明书、实用新型说明书、外观设计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专利申请文件的格式和要求应当符合专利法律法规和接受审查机关的要求。
第六条专利权人对该专利享有独占权,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转让、许可和抵质押等处置,但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专利权人可以通过起诉、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专利权利益,依法取得经济赔偿和惩罚性赔偿。
第三章商标管理第八条商标是指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颜色组合、声音、立体标志等。
第九条商标的申请、注册、使用和保护,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依法原则。
第十条商标注册申请人应当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文件,其中包括商标申请书、商标样张和服务项目的清单等。
第十一条商标权人应当依法合理使用商标,并及时对商标进行维护和管理。
第十二条商标权人应当通过维权、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商标权利益,依法取得经济赔偿和惩罚性赔偿。
第四章著作权管理第十三条著作权是指作者依法享有的对其创作作品的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特定权利。
第十四条著作权人可以将著作物用于商业或非商业目的,也可以选择不授权他人使用。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其范围和保护方式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四条知识产权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维护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第二章知识产权保护第五条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国家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各级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打击侵权行为。
第六条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弘扬创新精神和知识产权保护理念。
第七条加强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侵权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效应。
第八条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机制。
第三章知识产权管理第九条各级应当制定和完善有关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保障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登记、备案和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和机制。
第十一条加强知识产权的评估和评价工作,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使用效益。
第十二条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知识产权的交易和运营活动,促进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市场化。
第四章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第十三条对于知识产权纠纷,各级应当建立有效的解决机制,及时化解纠纷,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对于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应当依法公正处理,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知识产权监督和评估第十五条各级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第十六条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知识产权的监督和评估工作,推动知识产权管理的规范和科学发展。
附件:1.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图2.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汇总表3.知识产权管理相关证明文件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权:指特定国家或地区授予的为期一定时间内在技术上可实现并对公众有用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所赋予的独占权。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6篇)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一)专利权。
主要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计、新配方、新品种等专利权;(二)技术____主要指。
技术____是指公司新产品、产品配方、工厂自制设备及对设备的改进、工艺配方、生产技术报告、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涉及公司技术____的摄影、录像等。
(三)商标权和商业____。
主要是指本公司的注册商标、商号等,以及所拥有的未公开的工程、设计、市场、经营、服务、财务、管理等信息;(四)国家法律规定保护的其它知识产权。
第三条职责:1.技术部:专利和技术____的管理2.战略发展部:商标商号商业____的管理3.法律事务部:____第四条本公司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
下设专利、商标、商业____等各专业管理岗位,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负责相关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具体工作。
其他各相关业务部门还应指定本部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
第五条知识产权管理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知识产权各类管理规定,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划分各岗位的管理范围与职责,指导、监督、检查其他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二)审核业务部门的申请,____和建立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三)代表本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等对外工作;(四)代表本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诉讼等对外工作;(五)参与签订或审核涉及本专业知识产权内容的各类合同、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合同档案;(六)____宣传和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并交流经验。
第六条本公司员工完成公司工作任务、利用公司名义、利用公司物质条件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职务智力劳动成果,其持有权属本公司。
(一)完成本公司工作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是指:1.执行本公司工作任务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2.履行本岗位职责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3.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所在公司的业务范围;4.离休、退休、停薪留职、辞职或调离的员工在离开原公司二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工作岗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的智力劳动成果。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推动创新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
第三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当遵循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服务创新的原则。
第四条知识产权保护应当坚持综合治理、综合施策,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第五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当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事业发展。
第二章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第六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依法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等,维护知识产权权益。
第七条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应当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登记保护手段,便于维护权益。
第八条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申请行政部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九条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包括行政诉讼、仲裁、司法救济等,保障知识产权权益的有效维护。
第三章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职责第十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组织实施相关政策及重大工作,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第十一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执法机关负责依法打击侵权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第十二条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事业发展。
第四章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第十三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对侵权行为给予严厉惩罚。
第十四条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第十五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第十六条支持知识产权权利人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权。
第五章附件参阅附件部分,包括相关表格、案例、统计数据等。
附件1:知识产权侵权举报表格附件2: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 知识产权:指人们在创造性劳动中,独立创造的或者是他人已经创造并被法律保护的作品、发明、商标、原产地名称、商业秘密等。
2. 侵权行为:指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生产、销售、复制、展示、传播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第一条制定目的
为加强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置顶本办法,以供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人员遵守执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
1.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此外,公司以外的相关人员亦不得侵犯公司知识产权。
2.本办法所称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发明创造:包括新产品、新配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及其改进;
(2)科学作品:包括科学著作、研究报告、录音制品、录像制品、摄影作品等;
(3)科学发现和新实验方法;
(4)计算机软件;
(5)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及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及其说明书;(6)科学数据:包括科学实验数据、地质资源勘探数据、大气与海洋测量数据等,以及各类项目的立项报告和总结,各类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7)植物新品种、菌种及基因;
(8)______公司名称和所属单位所拥有的注册商标、徽标等,以及不为公众所知的、公司所拥有的经营、技术、管理、市场及资金等商业秘密。
第三条主管部门
公司______部负责公司所有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对有自主产权及有协议的科技成果具有管理、监督、实施、转化及宣传、收费等权力,具体职责包括:
1.草拟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有关办法、工作规划、计划;
2.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3.接受员工有关知识产权法律和专利事务方面的咨询;
4.负责代理公司的专利申请、新品种保护申请、商标注册和计算机软件登记等产权确认工作;
5.负责公司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工作;6.调解、处理有关公司知识产权争议;
7.审查有关公司知识产权合同;
8.负责公司科技合同的登记、整理和归档;
9.负责公司知识产权方面的收入入账、分配及奖励和处罚等事务;
10.其它有关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事务。
第四条知识产权归属
1.公司对以下商标依法拥有商标权:
(1)以公司名义申请注册的商标;
(2)已依法注册之公司名称、标志;
(3)商标权归属于公司的其他服务商标及标记。
2.公司对其依法注册的互联网域名享有知识产权。
3.由公司主持、代表公司意志创作、并由公司承担责任的作品为公司作品,其著作权由公司拥有。
4.主要利用公司的物质、条件创作,并由公司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公司拥有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公司拥有。
计算机软件应办理登记。
5.为完成公司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前款规定情况外,著作权由完成者享有。
公司在其业务范围内对.
职务作品拥有优先使用权。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公司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公司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
6.执行公司及其所属单位任务,或主要利用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或者其他技术成果,是公司职务发明创造或职务技术成果。
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公司。
专利权被依法授予后归公司所有。
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由公司拥有。
利用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7.上述“执行公司及其所属单位任务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1)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包括在完成科研计划项目
或合同项目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自选项目、自筹经费完成的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发明创造;
(2)离休、退休、停薪留职、辞退或调离工作后一年内做出的
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
创造。
8.在执行公司科研、经营、管理等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资料、程序等技术秘密、营业秘密、管理秘密属于公司所有。
9.来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工作或合作研究的客座研究人员、临时
聘用人员在公司工作期间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应归公司所有或者双方共有。
上述人员在离开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前,须将在公司及其所属单位从事工作期间的全部管理资料、经营资料及技术资料、实验材料、实施设备、产品、计算机软件等交回公司,下属单位有责任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并不得允许上述人员擅自复制、发表、泄漏、使用、许可或转让。
10.公司派遣出国访问、进修、留学及开展合作项目研究的人员,对其在公司已进行的研究,而在国外可能完成的发明
创造、获得的知识产权,应当与对方单位签订协议,确定该知识产权的归属。
第五条日常管理
1.公司员工在申请科研立项或签订技术合同时必须对专利文献
进行详细的检索,以避免重复研究和开发,避免产生专利纠纷。
2.公司健全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所有研究项目,从立项起
到结题止,各级主管部门应对项目全程跟踪。
在项目结题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在研究项目完成后的_____个月内向公司_____部
提交全部各种载体的完整资料,按照要求完成归档手续后方可结题。
如文件资料没有归档,或归档不完备,管理部门有权不予验收,公司不予办理成果鉴定与奖励申报或取消作为业绩考核的依据。
前款所述文件资料,包括计划任务书、技术合同书、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图纸、声像制品、论文、手稿原始资料等。
3.项目完成者认为研究成果需要申请专利,应向公司_____部提交申请报告、申请专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分析报告及专利申请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_____部收到申请报告后_____天内进行审查,并做出是否申请专利的处理意见。
对于同意申请专利的成果,应当尽快办理有关专利申请手续;如不同意申请(不含技术秘密),则可按非职务发明办理。
4.拟申报专利权的研究成果在申请专利前不得发表可能导致有
关技术内容公开的论文或进行成果鉴定;对不宜申请专利但有商
业价值的智力劳动成果(技术秘密),必须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例如: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等。
5.经公司_____部认定具备申请专利条件的科技成果,其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应积极配合,及时向_____部提交专利申请的有关书面材料,办理专利申请手续,使公司知识产权及时地取得国家法律保护;项目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如无正部将提请公司对该成果实施不予_____当理由而拒绝申请专利,
验收、鉴定与奖励申报,甚至暂停该研究项目的经费使用权或取消作为业绩考核的依据等处理措施。
6.公司及其所属单位派出人员应遵守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规定,不得擅自将公司的知识产权及其它智力劳动成果权无偿让对方单位享有、享用或者双方共有、共用。
7.离休、退休、停薪留职、辞职、辞退及调离的职工,在离开原单位前,必须将其在原单位所从事工作的全部技术资料、实验材料、实验设备、产品、计算机软件等交回原单位。
8.任何人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擅自将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知识产权泄漏、使用、许可或转让。
9.公司员工凡进行非职务性知识产权之申请、注册、转让、使用许可的,应当向公司_____部申报,接受审核。
对于符合非职务性条件的,公司应当具相应证明。
10.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科技成果的实施或转让、使用,应由_____部及有关部门组织,并经公司_____批准:
(1)转让专利权或使用权及其他知识产权;
(2)许可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实施的;
(3)与企业或其他组织及个人合资、合作实施的;
(4)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使用、开发、投资的。
11.公司所有或持有的具有专利权的成果,在实施、转让、开发过程中,为保护各方利益,应作出合理性评估,并由_____部门出具整套证明材料。
第六条监督
公司各部门及个人都有权监督本办法的实施,有权劝阻、制止和举报违反本办法的人员和行为。
第七条奖惩
对公司知识产权保护有功人员,公司将给予嘉奖,具体奖。
_________________励办法为:
对于违反本办法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条附则
部负责解释。
_____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