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答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课件

《作物栽培学》课件

移栽
1. 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和地点。 2. 保持幼苗的根系完整,避免损伤。 3. 给予适当的水分和营养,帮助幼苗适应
新环境。
管理与调控
1 施肥管理
根据作物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注意施肥时机和方式。
2 病虫害调控
定期检查和监测病虫害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3 灌溉调控
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进行灌溉调控。
《作物栽培学》PPT课件
一份精彩而易于理解的《作物栽培学》PPT课件,全方位分享作物栽培的基 本概念、生长发育过程、技术要点,以及种子播种、育苗、管理与调控等关 键内容。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介绍作物栽培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作物的生命周期、生 长环境、栽培方法等,旨在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作物栽培的重要性和基本原 理。
课程总结及展望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掌握作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具备种植作物 的能力,并且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和发展相关领域。
作物栽培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
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 分、温度和光照等环境要 素。
生长周期
从种子发芽到结果的完整 生命周期,包括营养生长 和生殖生长阶段。
品种选择
根据种植目的和环境条件 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品种。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
1
发芽与幼苗期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并生长为最初的幼苗。
2
营养生长期
植物不断吸收养分并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出叶片、茎和根系。
3
生殖生长期
植物开始开花和结果,形成种子以完成生命周期。
作物栽培技术要点
1 土壤管理
2 灌溉方法
保持土壤肥力,合理合适的灌 溉方法,如滴灌、喷灌或地下灌溉。
3 病虫害防治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2、光补偿点:把植物的光合积累与呼吸消耗相对等时(即表观光合强度等于零时)的受光强度。

3、生物产量:是植物一生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净的干物质重量4、涝害:指长期持续阴雨,致使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或田间积水,或土壤中水分过多缺乏氧气,根系呼吸减弱,最终窒息死亡。

5、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期限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6、特用经济作物:对人类有特殊利用价值的,为人类栽培的植物。

7、光饱和点:把植物的表现光合强度处于最大值时的植物受光强度。

8、春化作用: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9、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g干物质时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10、“源”:指产品器官中积累的光合产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凡绿色器官都是光合产物的“源”,同时也是能量的“源”。

11、温度三基点: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12、温周期现象: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呈同步的现象。

13、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的形成受光周期的影响。

14、光合生产率:用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

15、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基、叶等)培育成独立的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6、春化作用现象: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临界日长:指凡能引起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小日照长度和短日照植物的最大日照长度。

17、“流”:指通过输导组织,由“源”流向“库”的可溶性物质的液流,主要指有机物质,同时带有能量。

18、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交配后所形成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产生出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9、光周期: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20、“库”:指贮存光合产物,同时也指贮存了能量的器官。

《作物栽培学》PPT课件

《作物栽培学》PPT课件
K肥: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合成转运,增强机 械组织和抗性〔寒\旱\病\倒〕;促花泌蜜引蜂传粉。
B肥:油菜是需B较多的作物,在蕾苔期和开花结果 期是临界期,缺B时易发生“花而不实〞。
苗期和蕾苔期为N\P\K需量最多时期,宜重施底肥早 施苗肥,酌情早施苔肥。
二、水分及其它
水分:出苗期田间持水量60—70%,苗期为70— 80%,蕾苔期70—85%〔是水分临界期〕,角果发 育期60—80%
芥菜型 株高中等,叶色深绿,叶缘有锯齿,苔茎叶有 柄不抱茎。常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结实率70%~80%。 角果短小,千粒重1.5~2.5g。耐贫瘠,低产。
白菜型 植株矮小,叶色淡绿,叶基部全抱茎。异花授 粉作物,自然异交率75%~95%。角果肥大,种皮粗 糙为褐、黄褐或黄色,千粒重3~6g。抗性差、不耐 肥、不稳产
〔四〕开花
花 油菜为总状花序,着生于主茎顶端的为主花序, 着生于分枝顶端的为分枝花序。每个花序轴上着生 许多单花。
开花顺序 全株中主花序最早开花,然后是一次分枝, 二次分枝等。一般由上部的一次分枝向下部的一次 分枝依次开场开花;一个花序由下向上依次开花。
始花期:全田有25%以上植株主茎花序开场开花。 盛花期:全田有75%以上植株花序开花。 终花期:全田有75%的花序完全谢花。 油菜主要靠昆虫传粉,风力也有一定传粉作用。
甘蓝型---欧洲 世界上重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产量居世界油料 的前3位,是我国传统油料作物 主要在冬季栽培,具有广泛的生产适应性。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前三位的国家有中国、印度、 加拿大。
二、油菜的类型
甘蓝型 植株高壮,叶色蓝绿,苔茎叶无柄半抱茎。常 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结实率一般70%以上。种皮光滑 为黑或黑褐色,千粒重3.5g~4.5。抗性强、耐肥、 易高产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优秀课件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优秀课件

第二节 特用作物分类 一、 按药用器官不同分类
5.叶类:艾叶、芦荟、甜叶菊。 6.花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花序、花穗、花 蕾、花及花的一部分。有:番红花、薰衣草、 金银花、槐花、曼佗罗的花。 7.果实类:药用部位为成熟或未成熟的果皮、 果肉、果核、种仁。如:枸杞、砂仁、栝楼、 山茱萸、木瓜、五味子、酸橙、酸枣仁、使君 子、罗汉果、补骨脂、水飞蓟和葫芦巴。 8.种子类:天仙子、草豆蔻等。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
目录
目录
第一节 特用作物栽培概况 第二节 特用作物分类 第三节 特用作物的区域分布
第一节 特用作物栽培概况 一、 特用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一)特用作物栽培的含义 特用作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 防病、治病、补益等特种功效的特种经 济作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药用植物,作 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可加工生药、农药、 兽医用药。
第二节 特用作物分类
我国约4500余种可供药用的植物,2000 多种进行了引种栽培或野生家种,家种 成功1000余种,大面积栽培生产过的约 有250种。特用植物分类可依照植物科属、 生态习性、自然分布分类,也可依照种 植方式、利用部位或性能功效的不同来 分类。药用植物一般常依照药用部位或 性能功效进行分类。
第一节 特用作物栽培概况 二、我国特用作物栽培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特用作物种类最多的国家, 2600多年前,《诗经》记述蒿、芩、葛、 芍药等药用作物,也记载果药兼用的枣、 桃、梅的栽培。神农氏尝百草被公认为 药用植物鼻祖。张骞出使西域引回红花、 安石榴、胡桃、胡麻、大蒜等许多特用 作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象继 《群芳谱》、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 考》、徐光启《农政全书》。
第一节 特用作物栽培概况 三、世界特用作物栽培概况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答案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答案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是药材,如枸 杞子、五味子、芥子、葶苈(音:停立) 子、莱菔子、薏苡仁、芦芭子、杏仁、 扁豆、绿豆。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三、 特用作物生育进程与阶段发育
一年生特用作物,包括部分禾谷类、茄 果类、瓜类、喜温的豆类。如:薏苡、 曼佗罗、丝瓜、绿豆、赤小豆、王不留 行、颠茄、红花、苋菜、续随子、补骨 脂、扁豆等。
发育是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从 种子萌发开始,有顺序地由营养体向生殖体转变,直 到死亡的全部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 化来体现的。
生长是量的增加,发育是质的变化。生长是发育的基 础,没有生长就没有发育,没有发育就没有进一步的 生长。作物花芽的多少与营养器官生长量紧密相关。
当前 位置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
第二章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1
当前 位置 目 录
目录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特用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特用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第四节 繁殖方法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 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是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 裂、伸长来表现的。植物的生长分为营养体生长和生 殖体生长两部分,体现在整个生命活动中。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二)茎
具有背地性,有输导、支持、贮藏和繁殖功能。
地下茎是茎的变态,常见的有根茎、块茎、球 茎、鳞茎等。
1.根茎又称根状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 的叶已退化成鳞片状,或全部退化。节上有胚 芽,有的还有顶芽。根茎多延长横向生长,其 上生长不定根。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PPT课件

作物栽培学PPT课件

• . 从种植方式分有直播稻和移栽稻
• 直播稻中有水直播和旱直播
• 播种形式有条播(机播或耧播)和撒播(手撒或 飞机播种)。
• 栽为主。
04.08.2020
20
四、我国栽培稻的类型
分类级别 亚种


变种 栽培品种
影响因素 温度 光照
04.08.2020
15
(三)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
• 年以后,我国农民和科技工作者,一方 面继承和发展传统稻作技术,一方面开 展科学研究,以现代科技成就指导稻作 实践,促进了水稻产量持续增长和稻作 技术的进步,在有些方面,如杂交水稻 技术、水稻基因组研究等方面,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
04.08.2020
• 三是北方台风、暴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较南方 轻。
• 但是,对北方种稻可能引起的土壤盐渍化、水源 不足(如原来北京市郊区种稻较多,但为节水起 见0,4.08.从2020年停止种稻)、后期冷害等问题,也1应9 充
三、水稻的种植方式
• . 从对水分的要求和水分管理特点分,有旱稻、 浅水稻、半深水稻(水层 以下)、深水稻、浮 稻等;
作物栽培学
章水稻栽培
04.08.2020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四章 水稻栽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水稻育秧
第四节 水稻插秧
16
(三)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
• 年我国水稻总面积为 ,约占世界面积 的;总产量为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左右。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作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分类第三节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第四节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第五节我国作物栽培学主要成就与展望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一、性质与任务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优化决策、栽培管理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与之相关的学科很多。

作物科学研究领域每一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都必须通过检验评定与组装配套,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应用推广,才能在农业生产中显示其功效和价值。

作物栽培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其任务与作物、环境和措施有关。

作物本身。

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群体。

个体有自身的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群体也有它结构和发展规律,必须探讨如何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

环境条件。

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外界环境条件。

不同作物、品种及生育时期和器官要求不同。

必须通过选择和改造环境来满足它。

技术措施。

作物对环境要求,如自然条件满足不了,采取相应人工措施。

如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尽量满足作物的要求,以达高产优质目的。

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二、地位与作用农业是基础。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大田作物,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重要的工业原料。

目前,我国约40%的工业原料如纺织、医药,70%的轻工业原料如卷烟、食品、造纸、制糖等来源于作物生产。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比重将会下降,但仍是重要出口物资之一。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4、稳定”三农”。

作物种植业比重大,对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和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

5、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2资料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2资料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一)根 根具有向地性、向水肥性和背光性。根主要有 吸收、疏导、固定、支持、贮藏、繁殖等功能。 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合成氨基酸、生物碱、生 物激素等有机物质的功能。 深根系药材:甘草、黄芪、红花;浅根系药材: 贝母、半夏、天南星、延胡索、川芎、白芷、 当归、白术、番红花、砂仁、山药、百合等。
当前 位置
第二节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四、 土壤对生长发育影响
一般根茎类入药作物在幼苗期需要多量 的氮,适量的磷、少量的钾,到了根茎 器官形成期却需要多量的钾,适量的磷, 少量的氮;以花果入药的作物,苗期需 氮较多,磷、钾可少些,进入生殖生长 期后,吸收磷的量剧增,吸收氮的量减 少,如果后期氮肥过多,会引起徒长。
当前 位置
第三节 特用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二、 特用作物的品质
2.农药残留物,栽培药材有时使用农药,虽然用药器官 禁用,但也应检查有无化学农药残留,超过规定的禁 止作药材。 3.色泽,色泽是药材的外观性状之一,每种药材都有自 己的色泽特征(天然色素或药效成分的色泽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色泽是某些药效成分的外在表现形 式或特征。不同质量的药材采用同种工艺加工,或相 同质量药材采用不同工艺加工,加工后的色泽,不论 是整体药材外观色泽,还是断面色泽,都有一定的区 别。所以,色泽又是区别药材质量好坏,加工工艺优 劣的性状之一。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
第二章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1
当前 位置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特用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特用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第四节
繁殖方法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 生长发育的概念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11年辅导课件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11年辅导课件

特用经济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 要求一般有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之分, 称为温度三基点。

(3)积温。 2、高温和低温的障碍 3、温周期的春化作用
从温度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 (P12) 可从下面几点给予论述。 (1)特用植物一生的生长发育对温度都有不同的要 求。只有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作物才能生长良好。 (2)不同的生长阶段(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营养 生长时期、生殖生长期、产品形成时期)有不同的温 度要求。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使其 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 (3)特别是在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更为关键,在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限和开花受精期对温度条件最 为敏感。受低温和高温的影响,生长发育明显受到抑 制,导致减产。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 使其发育阶段避开低温和高温。
特用经济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机理 其生长模式: 特用经济作暂的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干物质积累)和繁殖(个
体的增加)过程均辩逻辑斯蒂曲线的生长模式进行。一般说, 作物干物质积累过程经历缓慢增长期、指数增长期、直线增长 期和减缓停滞期几个阶段.也就是所说的植物生长模式。作物 生长初期,植株幼小,叶片和分蘖(枝)不断发生,植株不断增 大,此期的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成正比.植株体干物量的增长 决定于初始干物重、相对生长率(即干重增长系数)和生长时间 的长短。这种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 W=W0eRt (逻辑斯特 方程)
(四)特用经济作物与光照 1、光照强度与特用经济作用的生长发育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把植物分为: (1)阳性植物(喜阳植物) (2)阴性植物(喜阴植物) (3)中间型植物(耐阴植物) 它们的特点: 2、日照长度与特用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 日照长度;光周期; 光周期现象:临界日长: 根据不同作物对光周期有不同的反应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长日照作物 (2)短日照作物(3)中间型作物 光周期理论在引种栽培中的应用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 第2章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 第2章

第三节
一、概述
柳蒿
柳蒿 [ArtemisiaselengensisTurcz] ,柳蒿,多 年生草本植物,高50—120cm,多见于低海拔或中 海拔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的路旁、河边、灌丛及沼泽 地的边缘,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古及河北等地。许多种类入药,为常用的消炎、抗 疟及利胆用药或艾灸用;少数种供食用;其根系粗 大,萌发力强,耐干旱,可作防风、固沙的辅助性 的植物。
龙牙楤木[Arliaelata(Miq.)Seem]

龙牙梅木是药、菜兼用木本植物,根可入 药,嫩芽是一种高档保健型山野菜,素有 “山菜之王”、“东北竹笋”的美称,其味 道清香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 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二、特征特性 1、分类及品种 分为有刺品种和无刺品种
短果茴芹[ Pimpinella brachycarpa ]
短果茴芹[ Pimpinella brachycarpa ]
二、特征特性 1、分类及品种 目前生产上主要为野生短果茴芹

2、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 短果茴芹为多年生草本,株丛直立紧凑,生长旺盛,一 般株高40~50cm,高的可达100cm。根系发达,根状茎短 而粗大,密生暗褐色细根,入土约30cm。地上茎直立,具 四棱形,节部被密毛,茎基部可再分枝斜上生长。叶有基生 叶和茎生叶,基生叶具长柄,阔卵圆形,长13~15cm,三 出全裂或二回三出全裂,边缘有重锯齿;茎生叶柄较短,基 部呈狭鞘状抱茎,长卵圆形,上部叶为披针形,最上部叶片 的叶柄全部成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每花序具10余朵花, 花5瓣,白色,花期7~8月份。黑褐色双悬果,近圆形,两 侧稍扁,果期8~9月份。千粒重3.87g。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概念: 指在当地颇有特色、较为新颖,具有商品化生 产潜力,以嫩茎叶供食、具有保健功能的蔬菜。 主要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二)茎
具有背地性,有输导、支持、贮藏和繁殖功能。
地下茎是茎的变态,常见的有根茎、块茎、球 茎、鳞茎等。
1.根茎又称根状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 的叶已退化成鳞片状,或全部退化。节上有胚 芽,有的还有顶芽。根茎多延长横向生长,其 上生长不定根。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一)根
根具有向地性、向水肥性和背光性。根主要有 吸收、疏导、固定、支持、贮藏、繁殖等功能。 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合成氨基酸、生物碱、生 物激素等有机物质的功能。
深根系药材:甘草、黄芪、红花;浅根系药材: 贝母、半夏、天南星、延胡索、川芎、白芷、 当归、白术、番红花、砂仁、山药、百合等。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2.块茎是膨大成不规则的块状的地下茎,肉质、 节间很短,叶退化成小鳞片或枯萎脱落,如天 麻、土贝母、独角莲、半夏、天南星、延胡索 等。
3.球茎,膨大呈球形或扁球形的地下茎,肉质, 有明显的节和缩短的节间,节上有较大的膜质 鳞片,顶芽发达,靠近顶芽的腋芽常生长发育, 基部着生不定根,如番红花、荸荠(音:鼻 齐)、慈菇等。
单叶、复叶;叶序(对生、互生、轮生、簇生)。
变态叶:苞叶、鳞叶、刺状叶、叶卷须、叶刺等。
许多植物的叶可供药用,如大青叶、枇杷叶、桑叶、 艾叶、细辛叶、苏叶等。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四)生殖器官
许多植物的花可供药用,如金银花、红 花、菊花、款冬花、洋金花、旋复花、 番红花、槐花、除虫菊、辛夷等。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变态根:1.贮藏根,圆锥根:胡萝卜、白 芷、桔梗;圆柱根:丹参、菘蓝;块根: 何首乌、麦冬、乌头等。2.气生根,吊兰、 石斛等;3.支持根,薏苡、甘蔗、玉米等。 4.寄生根,深入寄主体内,吸收营养物质, 如菟丝子、列当、桑寄生、槲寄生等。5. 攀缘根,如常春藤、薜(音:闭)荔、 凌霄等。6.水生根,浮萍、水葫芦等。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按生长习性分四种:
1.直立茎,乔木类的松、衫、女贞、杜仲、川 楝(音:链)、黄柏;灌木类的栀子、枳壳、 枸杞等;草本的牛膝、白术、缬草、甘草、黄 芪、独活、玄参、白芍;
2.缠绕生长的,五味子、乌兜铃、何首乌、扁 豆;
3.攀缘生长的,栝楼、丝瓜、山葡萄;
当前 位置
第二节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 温度对生长发育影响
每一种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都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区间 进行,都有温度三基点。 1.耐寒作物:只要能耐-1℃至-2℃的低温,短期内可以 忍耐-5℃至-10℃低温,或者冬季地上部枯死,地下部 能忍耐0℃以下低温的作物,都是此类作物。如:人参、 细辛、百合、平贝母、五味子、薤(音:谢)白、石 刁柏、刺五加等。 2.半耐寒作物:能短时间忍耐-1℃至-2℃的低温,在长 江以南可以露地越冬。如萝卜、菘蓝、芥菜等。 3.喜温的特用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都 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如:颠茄、曼佗罗、望江南等。 4.耐热的特用作物;生长发育要求较高温度。如刀豆、 冬瓜、丝瓜、罗汉果、南瓜等。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是药材,如枸 杞子、五味子、芥子、葶苈(音:停立) 子、莱菔子、薏苡仁、芦芭子、杏仁、 扁豆、绿豆。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三、 特用作物生育进程与阶段发育
一年生特用作物,包括部分禾谷类、茄 果类、瓜类、喜温的豆类。如:薏苡、 曼佗罗、丝瓜、绿豆、赤小豆、王不留 行、颠茄、红花、苋菜、续随子、补骨 脂、扁豆等。
发育是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从 种子萌发开始,有顺序地由营养体向生殖体转变,直 到死亡的全部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 化来体现的。
生长是量的增加,发育是质的变化。生长是发育的基 础,没有生长就没有发育,没有发育就没有进一步的 生长。作物花芽的多少与营养器官生长量紧密相关。
当前 位置
4.匍匐生长的,砂仁、蛇莓。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三)叶
叶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构成,为完全叶,缺构 成部分的是不完全叶。植物叶片、叶端、叶基、叶缘 的形状,叶脉的类型,叶片的质地,叶面的附属物等 的不同,是区别植物种类、品种、生药种类的重要标 志之一。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
第二章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1
当前 位置 目 录
目录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特用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特用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第四节 繁殖方法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 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是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 裂、伸长来表现的。植物的生长分为营养体生长和生 殖体生长两部分,体现在整个生命活动中。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4.鳞茎,茎叶变态呈球形或扁球形的地下茎, 茎高度浓缩,茎节密集成圆盘状(鳞茎盘), 盘上着生许多肉质肥厚的鳞片状的变态叶。顶 芽包被在鳞片中央,鳞片腋间生有腋芽,鳞茎 盘基部生不定根,如百合、贝母、洋葱等。
地上茎变态也很多,如叶状茎或叶状枝(仙人 掌、天门冬)、刺状茎(山楂、酸橙、皂荚)、 茎卷须(栝楼、丝瓜、南瓜、罗汉果、木鳖), 珠芽(大蒜、卷丹)。地上茎变态部分入药不 多。
二年生特用作物,播种当年为营养生长, 到第二年才抽薹、开花、结实。如当归、 白芷、独活、牛蒡(音:棒)、水飞蓟、 菘蓝等。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三、 特用作物生育进程与阶段发育
多年生特用作物,一次播种或栽植后, 可以采收多年,不需要每年繁殖。草本 的有:人参、细辛、党参、大黄、百合、 贝母、芍药、沿阶草等。木本分乔木 (杜仲、桉树、后朴、胡桃、水曲柳、 黄柏、松等)和灌木(夹竹桃、刺五加、 紫薇、连翘、六月雪、小檗(音: 钵));藤本有鸡血藤、木通、五味子、 葡萄等。
当前 位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1.直根系:主根发达、较粗大,垂直向下 生长。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均属直根系。 侧根小或少的有:人参、西洋参、党参、 当归、桔梗、白芷、黄芪等;主根、侧 根都发达的有:紫箢、牛膝、黄芩等。
2.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次生 根和不定根簇生,没有主次之分。单子 叶植物和某些双子叶植物(细辛、龙胆 等)是须根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