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病例分析.docx
34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34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临床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学分析,可以确定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以一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病例背景:患者为一名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持续时间为2周。
患者没有其他明显不适,没有咳血、胸痛等症状。
患者近期无旅行史,无接触过禽类动物。
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淋巴细胞比例10%,嗜酸性粒细胞比例5%。
2.胸部X光片:双肺纹理增多,未见明显实变影。
基于以上检查结果,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细菌性肺炎。
为明确致病菌的种类,需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方案:1.咳痰涂片:采集患者咳痰标本,制备涂片进行染色观察。
发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细菌,提示细菌感染。
2.细菌培养:将咳痰标本进行无菌处理后,采用血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
发现培养基上有多个菌落,进一步鉴定。
3.细菌鉴定:从菌落中挑选单个菌株进行进一步鉴定。
采用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等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4.药敏试验:对已鉴定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确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微生物学检验结果:1.咳痰涂片染色观察: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
2.细菌培养:从培养基上分离出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
3.细菌鉴定:经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确定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药敏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等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对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等有一定敏感性。
根据以上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可以确定该患者患有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较高,对氟喹诺酮类等药物有一定敏感性。
临床治疗建议:1.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等。
(自己整理供参考)细菌-医学微生物案例分析
医学微生物案例案例1:小儿3 岁,高热3 天,皮肤有玫瑰疹,出现呕吐、头痛、颈项僵直等脑膜炎刺激征。
问题: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脑膜炎奈瑟菌(奈瑟菌是胞内菌)3.为什么病人会出现这种表现?病菌经飞沫传播进入咽喉部繁殖,后入血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引起全身症状、恶心呕吐、出血性皮疹;细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产生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炎刺激症状。
4.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采集脑膜炎、血液做标本,如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格兰阴性双球菌,可做初步诊断;抗原-抗体检查(ELLSA 法)。
案例2:某男,9 岁,因张口困难,肌肉酸痛而就诊: 3 天前开始感到不适、头痛发热: 就诊检查过程中逐渐发生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脚弓反张。
追问亲属证实 2 周前到废旧回收厂玩,不小心脚被牛锈铁钉钉伤,伤口现已基本愈合。
(1) 该患者可能患了什么疾病?破伤风(2) 该疾病可能是什么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感染的发生机制是什么?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高度亲和,封闭了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脚弓反张。
(3) 如何防治该类病原菌的感染?对伤口较深的可疑伤口做积极清创,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胞繁殖;用TAT(破伤风抗毒素)做紧急预防;对易感人群接种百白破(DTP)三联疫苗。
案例3:8 岁儿童李某,放学淋雨后第2天咽喉疼痛,发热。
服用维生素C和板蓝根,症状未见好转,1周后出现脸面部浮肿,同时尿少,有血尿。
排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问题:1.李某可能感染什么细菌?引起什么疾病?A群链球菌,引起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炎。
2.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p98)3.如何防治?预防:及时治疗病人,减少传染源(飞沫传播)。
治疗:使用青霉素G药物治疗。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1某患者急起畏寒、高热持续3天,头痛剧烈,严重全身酸痛、乏力,并伴有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和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患者所在地近期有H1N1流感的流行。
实验室检查:血WBC(白细胞)总数不高。
讨论并分析:(1)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该病原体结构由哪些特征?和流感的流行有何关系? (2)如何确诊是H1N1流感病毒感染?(3)如何控制感染、阻止新病例发生?答案:(1) 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其中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亚型。
流感病毒属于Orthomyxoviridae科,其结构特征包括外部的衣壳蛋白(H和N抗原)以及内部的核心蛋白。
流感的流行与流感病毒的传播有关。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人感染流感病毒后,他们可能会咳嗽或打喷嚏,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也可能被感染。
(2) 确诊H1N1流感病毒感染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常见的确诊方法包括:- PCR检测:通过检测病毒核酸来确认感染。
- 病毒培养:将病毒样本培养在细胞上,观察是否有病毒增殖。
-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来确定是否感染了H1N1流感病毒。
(3) 控制感染和阻止新病例发生的措施包括:-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根据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接种。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眼口鼻等,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 避免密集人群和空气污染区域:尽量避免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停留,减少感染风险。
- 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及时就医并隔离患者:对于出现类似流感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案例讨论2患者,男,23岁。
半月前假期旅游期间曾生食毛蚶。
因食欲不振、恶心、黄疸入院。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
血清中学检测:anti-HAV lgM(+);HBsAg(-);anti-HCV(-);anti-HDV(-); anti-HEV(-)。
微生物病例
病例资料⏹一般资料:患者女,27岁,职业导游。
渐觉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一年近日加重入院。
平时饮食以素食为主,月经不规律,持续时间较长,量较多。
⏹查体:T 36.6o C,P 110次/min,R 20次/min,BP 14/9.3kpa。
面色苍白,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
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
⏹一般血液检查:Hb 78g/L,RBC 2.8*1012/L,Hct 0.27,MCV 73fl,MCH 23pg,MCHC270g/L,RDW 17.5%,WBC 8.8*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0,嗜酸性粒细胞0.04,网织红细胞0.02,血小板140*109/L。
⏹外周血涂片检查问题1.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贫血?诊断依据有哪些?2.还需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病例资料⏹一般资料:女性患者,41岁,发热,尿频、尿急3天。
门诊就诊。
既往长期感疲惫,月经量多,每次持续10天左右。
其他无特殊。
否认长期服药。
⏹查体:T 神清,贫血貌。
血压95/66mmHg,双肾区叩痛。
肝、脾、淋巴结未及。
无其他异常⏹一般血液检查:Hb 62g/L,RBC 2.96*1012/L,Hct 0.20,MCV 68fl,MCH 21pg,MCHC309g/L,RDW 21%,WBC 17.2*109/L,PLT 112*109/L中性分叶粒细胞0.69,中性杆状粒细胞0.15,嗜酸性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12,单核细胞0.03。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比重1.031,pH6.2,尿胆原、尿胆红素、尿糖、尿酮体均为阴性。
尿沉渣镜检:WBC10~15/Hp、RBC0~1/Hp,WBC管型3~4/Lp。
⏹血生化检查结果:检测结果正常参考范围Glu 5.6mmol/L (3.9~5.9)mmol/LBUN 4.2mmol/L (3.0~7.2)mmol/LCr 60μmol/L (44~133)μmol/LTIBC 90μmol/L (45~72)μmol/LSI 5.1μmol/L (7.2~26.8)μmol/LTP 68gL (60~80)g/L⏹其他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双肾、肝、胆、胰、脾正常。
[精华版]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各时期不同材料的阳性检出率
实验方案
1.采取病人的粪便. 2.将粪便涂在SS培养基上进行选择
培养.(18小时) 3.挑选无色半透明的不发酵乳糖的
[精华版]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发热的几种常见原因
1.细胞因子(IF-1,IF-6,TNF,IFN), 巨噬细胞免疫蛋白-1
2. G-, G +菌 外毒素 内毒素 3.致热病毒(包膜病毒) 4.真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
体.立克次体的感染
5.抗原--抗体复合物 6.寄生虫(疟原虫)
患者白细胞的含量
2.若只发生上述情况的一种,我 们得考虑是不是试验操作失误, 重做没有发生的错误应重新诊断.
白细胞3×10³/ul ↓ 中性粒细胞40% ↓ 单核细胞12% ↑ 淋巴细胞48% ↑
人体正常白细胞含量
白细胞(4~10) ×10³/ul 中性粒细胞50%~70% 单核细胞3%~8% 淋巴细胞25%~30% 嗜酸粒细胞0.5%~3% 嗜碱粒细胞0~1%
伤寒沙门感染的病理特点
1.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 生.白细胞总数减少.
2.理由:只要检测到了沙门菌的存在我们 就可以肯定的诊断这是此菌感染引起 发热和其他症状.(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
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
沙门菌如何让人得病?
1.沙门菌是经粪→口途径传播,故慑入污染
了沙门菌的食物或饮料是唯一的感染方 式.平时沙门菌寄居在哺乳类,爬行类,鸟 类,昆虫及人的胃肠道中,在家禽,家畜,在 喂养,屠宰,运输,包装等加工过程中均有 污染的机会.食品加工制作,乳类及其制品 如冰淇淋,袋装熟食等.
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某学校的学生小张一天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出现了发热、嗓子疼等症状,经过三四天恢复后,又开始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
他前往医院就诊后,医生发现他的白细胞计数偏高,肺部听诊有干湿啰音,初步考虑可能是细菌感染。
医生给小张开了抗生素治疗,但经过3天治疗后,小张的症状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医生决定进行进一步检查。
通过胸部 CT 检查发现,小张的肺部有中央小圆形阴影,伴有小片状阴影,同时还有胸膜增厚。
医生确定小张的病情为支原体肺炎,并让他继续服用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是一类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它能够在人的呼吸道、生殖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等多个部位引起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肺部感染,其传染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
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患者在潜伏期内或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会有类似于普通感冒的发热、头疼、咳嗽等症状,然后逐渐发展成为肺炎。
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部 x 光表现为肺门周围斑点状浸润,渗出物集中,纹理模糊,肺纹理明显增加,以及胸膜增厚等。
治疗支原体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一般情况下给予喜阿苯米星、罗红霉素等药物。
总的来说,小张的病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肺炎,这种病原体可以在人的各个部位引起感染,一般的症状和流感相似,但肺部 x 光上表现出的斑点状浸润、肺纹理增加等可以帮助医生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支原体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如喜阿苯米星、罗红霉素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勤洗手、戴口罩等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并告诉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
◆大肠埃希菌4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小店卖的水果沙拉,回家2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腹泻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提示:4岁患儿有进食水果沙拉病史,2天后出现严重腹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以上症状提示最可能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O157:H7;应及时进行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并快速进行毒力和血清型等特征鉴定以确定防治措施;◆志贺菌属患者,男,23岁;急性腹痛2天,每天脓血便10次左右,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体温38℃,血压正常,白细胞增高,未见阿米巴原虫;思考题:1.可初步诊断为哪种疾病2.采用哪种方法能进行快速诊断提示:急性腹痛2天,每天10次左右脓血便,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低热等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进行快速诊断显得特别重要;此案例可根据各医院开展的以上四种快速诊断方法进行快速诊断;◆沙门菌属患者,女,25岁;发热6天入院,食欲不振、乏力、腹胀;查体: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血细胞无变化;便中查到少量脓球和白细胞,但2次血和粪便培养均未发现致病菌;两次取血做肥达试验,其结果如下:入院时TH1:80,TO:1:80 PA:1:40 PB:1:40;入院 12天TH 1:320,TO:1:320 PA:1:40 PB:1:20思考题:1.根据此结果可初步诊断为什么疾病2.为进一步确诊,应首先做什么检查提示:患者持续发热6天,食欲不振、乏力、腹胀;体检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可初步诊断为肠热症;对患者进行两次取血做肥达试验,第二次结果较第一次高4倍,考虑伤寒可能性较大;患者的2次血和粪便中未检出细菌,为进一步确诊,应及时对患者进行骨髓伤寒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霍乱弧菌某地举行600余人参加的婚宴,70人相继出现腹泻、呕吐、腹痛,患者中有6人1-2天刚从东南亚回来,且有1人承担厨师工作;取患者腹泻便或肛拭子标本,在碱性蛋白胨水标本中37℃增菌培养6-8小时,接种在TCBS平板37℃培养16-18小时,可见黄色菌落、染色镜检见G-弯曲杆菌、单端一根鞭毛;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需与哪些病原菌引起的疾病相鉴别3.为明确诊断需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提示:患病的人群中有6人到过国外霍乱疫区,且有1人在婚宴中承担食品制作工作,70名患者相继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症状;最可能的病原菌是霍乱弧菌同时需做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系统微生物学检查,以进行鉴别;为明确诊断需取腹泻或肛拭子,将标本接种在碱性蛋白胨水标本中37℃增菌培养6-8小时,划线接种在TCBS选择培养基中,根据菌落形态学特征和生化反应特性,确诊病原菌为霍乱弧菌,最后做血清型鉴定;◆白喉棒状杆菌患者,女,5岁;发热、声音嘶哑、喉痛伴咳嗽4天,急诊入院;查体: 体温38.℃,面色苍白,唇稍紫,咽后壁、腭弓和腭垂等处发现灰白色膜状物,心律不齐,灰白色膜状物涂片有异染颗粒;•思考题:1.本病的病菌是什么2.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所致疾病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提示:初诊白喉;病变部位假膜及边缘取材经Albert染色,找到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并有异染颗粒者,可初步确定为白喉棒状杆菌;经飞沫传染,也可经污染物品或饮食而传播;注射白喉类毒素是预防白喉的重要措施出生3个月以后接种DPT三联疫苗对密切接触白喉患者的易感儿童需肌肉注射1000-2000U白喉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破伤风梭菌:患儿,男,7天;在家接生,因阵发性哭闹、面色发青伴吸乳困难1天到医院就诊;查体:易激惹,哭声紧,牙关紧闭,颈部略有抵抗感,腹肌紧张;脐带未脱,脐窝内有脓性分泌物;入院后抽搐频繁,角弓反张等;思考题:1.该患儿应诊断为什么疾病依据是什么2.该病如何进行防治提示:本患儿应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依据1.1家中接生,可能存在不洁断脐史;2潜伏期7天、反复抽搐、牙关紧闭、吸乳困难、颈抵抗等典型症状体征,结合病史可作出明确诊断;2.对伤口应彻底清创扩创,局部使用抗生素,伤口损伤严重时用TIG进行被动免疫;特异性治疗应早期、足量使用TAT,但要注意先做皮试;皮试阳性者可改用TIG;◆产气荚膜梭菌患者,男,48岁;右上肢外伤后因发热、右上肢肿胀、疼痛,继之皮肤变黑而入院;查体:整个右上肢高度肿胀,皮肤紧张,按压皮肤有捻发音,局部伤口有恶臭味;采集坏死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见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荚膜;在厌氧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有双层溶血环;在牛乳培养基上出现汹涌发酵现象;思考题:1.应诊断为什么疾病依据是什么2.该致病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什么提示:该致病菌系产气荚膜梭菌,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有荚膜,在牛乳培养基上出现汹涌发酵现象;在厌氧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有双层溶血环;患者有外伤史,右上肢肿胀、疼痛,按压皮肤有捻发音,有组织坏死恶臭味,并伴有高烧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结合细菌学检查结果可诊断气性坏疽◆肉毒梭菌患者,男,42岁;喜食发酵豆制品臭豆腐、豆瓣酱等,近日觉无力、头疼、声音嘶哑,出现复视等症状,无消化道症状;查体:斜视、眼睑下垂等;思考题:1.患者是哪种病原体感染可能引起什么病2.该病例首先应与哪类疾病进行鉴别提示:患者喜食发酵豆制品,近日觉无力、头疼、声音嘶哑,出现复视等症状,查体有斜视、眼睑下垂等;患者可能是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该病例无消化道症状,首先应与神经内科脑神经麻痹性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肺炎支原体患者,男,20岁;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黏痰,头痛,乏力,咽痛、食欲减退2月余;最近一周头痛明显,畏寒,自认为感冒即口服阿莫西林2盒未见好转.查体:咽红充血.口唇轻度发绀,体温37.7℃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喘鸣及湿罗音;摄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血常规及粪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思考题:1、该疾病的病原体2、为何口服阿莫西林未见好转如何治疗3、该病原体是如何传播的致病物质是什么提示:肺炎支原体阿莫西林属青霉素类药物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呼吸道飞沫传播黏附从宿主细胞膜吸收营养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免疫损伤◆普氏立克次体患者,女,48岁;以“发热、头痛、全身疼痛6天”入院,体温持续在39℃,并出现低血压体检躯干、四肢及肋下可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及出血点,尿蛋白++;经抗病毒抗渗出对症冶疗,血压很快稳定100/70mmHg尿蛋白—,但体温持续在39℃-40℃;剧烈头痛,全身斑丘疹增多,外斐反应OX19在1:320以上;思考题:1、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哪项检查可用于确诊2、病人最可能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预防该疾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提示:•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确诊可依据外斐反应OX19在1:320以上,•同时结合临床症状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全身斑血疹,体温持续在39℃-40℃;•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为虱——人——虱;预防该病最主要措施就是讲究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消灭体虱,切断传播途径;确诊后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禁用磺胺类药物;◆为什么青霉素能治疗部分革兰阴性菌感染.细菌的细胞膜上有特殊的蛋白分子, 能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相结合, 称为“青霉素结合蛋白” ;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数目、分子量、对各内酞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内酞胺类抗生素与结合后, 发生细胞壁代谢干扰, 可引起细菌形态改变, 最终导致细菌杀灭;。
微生物案例分析
微生物学案例分析案例:患者,女,36岁。
主述:头痛、呕吐、发热10天。
现病史:患者于20多天前因受冷感冒头疼,伴有寒战、高热(体温不详),以后头痛加重,呈刺跳痛,尤其前额部明显。
10天前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无血。
当地医院诊断为“流感”,予以相应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天前自觉双下肢麻木,乏力,急诊入安。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40℃,脉率110/min,呼吸30/min。
消瘦,嗜睡,神志恍惚,合作欠佳,双眼无水肿,瞳孔等大对称,对光反射存在。
四肢可自主活动,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减弱【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受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单侧反射消失见于单侧锥体束病损,双侧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急性腹膜炎或腹壁过于松弛者。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变;某一部分腹壁反射消失反映相应脊髓节段的病变,昏迷、急腹症腹壁反射全部消失。
】浅感觉存在,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双突触反射、单突触反射】,颈强直【颈项强直指由于支配颈部肌群的神经受到刺激后,引起的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和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被动屈曲颈部时有阻抗感,下颌不能贴近胸部。
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逐渐从神情萎靡、嗜睡发展至昏睡、昏迷、深度昏迷。
颅内压增高可有头痛及喷射性呕吐,婴儿则出现前囟饱满和头围增大。
脑膜刺激征以颈项强直最常见。
】。
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布鲁津士征、克尼格式征、颈强征统称为脑膜刺激征。
出现后表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 9.2×109/L,N:0.5,L:0.14。
【WBC:4~10 ×109/L;中性粒细胞N 0.5 ~0.7 淋巴细胞L 0.20 ~0.40 】2、脑脊液:压力高,每分钟80滴↑,细胞数0.2×109/L↑【成人:(0-8)×106/L】,淋巴为主。
微生物病例
2010级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微生物学》病例病例一患者,男性,21岁,大学生。
野外科考时不慎摔倒,右手掌撑地遭受严重刺伤,当即有疼痛、出血。
次晨发现伤口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热、痛。
2天后红肿面积扩大一倍,挤压伤口处渗出少量粘稠脓液,自觉疲惫,全身酸痛,畏寒,发热。
第5天病情继续加重,红肿边界已越过手腕,且手臂内侧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患者烦躁不安,出现寒战,高热,浑身无力而不能行走,被同伴护送入最近的急救室。
查体:T40℃,BP 90/60mmHg,P120次/分,胸片示双肺多发散在炎性阴影,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WBC)20×109/L,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5%,单核细胞3%。
问题:1.分析病例,进行临床初步诊断。
最有可能引起该病的微生物是什么?2.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1)应采集哪种标本作培养?2)检查的程序是什么?3)如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病例二患者:男性,19岁。
恶心、腹痛4h,伴水样腹泻3次入院就诊。
无呕吐、寒颤。
腹痛呈阵发性。
既往体检无过敏史。
体检:T38.5℃,BP134/75 mmHg,P100次/分,R16次/分。
心肺正常。
上腹压痛,而无反跳痛。
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粪便镜检可见中性粒细胞,偶见红细胞。
血象正常。
尿正常。
问题:1.该患者可能患了什么疾病?需与哪些疾病作鉴别?2.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病例三患者,男,32岁,因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消瘦,于1996年6月入院。
体检:T 38.2℃,左上肺叩疹浊音,左上肺呼吸音减弱,白细胞总数(WBC)4.79×109/L,中性粒细胞占61%,淋巴细胞22%,单核细胞13%,嗜酸性粒细胞4%,红细胞沉降率(ERS) 92(0-15)mm/h。
问题:1.该患者可能患了什么疾病?需与哪些疾病作鉴别?2.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与治疗?病例四患者,男,52岁,因间歇性头痛数月,近期进行性加重,伴有视力减退、嗜睡而入院。
临床微生物病例分析【范本模板】
医学微生物病例分析一、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
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
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球菌 B。
杜克嗜血杆菌C。
溶脲脲原体 D。
淋病奈瑟菌E。
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2.治疗首选药物是:A。
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C.强力霉素 D。
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E。
万古霉素3。
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A。
荚膜 B。
菌毛C.外膜蛋白D.IgA蛋白酶E。
脂多糖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A。
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C。
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二、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
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
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
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
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5。
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百日咳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 C。
呼吸道合胞病毒 D。
流感病毒E.白喉杆菌6。
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A。
白喉抗毒素 B。
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C。
红霉素D。
头孢曲松D.金刚烷胺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B.激活膜结合G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D。
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E。
病理免疫损伤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A.鲍—金培养基 B。
巧克力培养基C.鸡胚接种 D。
吕氏血清培养基E。
罗氏培养基三、一个患镰状细胞性贫血的5岁男童入院治疗.他母亲诉说儿子发病3天,发热、恶心、呕吐和各种疼痛,包括头痛.病人目前苍白无力,病情在加重。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
◆大肠埃希菌4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小店卖的水果沙拉,回家2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腹泻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提示:4岁患儿有进食水果沙拉病史,2天后出现严重腹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以上症状提示最可能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O157:H7。
应及时进行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并快速进行毒力和血清型等特征鉴定以确定防治措施。
◆志贺菌属患者,男,23岁。
急性腹痛2天,每天脓血便10次左右,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体温38℃,血压正常,白细胞增高,未见阿米巴原虫。
思考题:1.可初步诊断为哪种疾病?2.采用哪种方法能进行快速诊断?提示:急性腹痛2天,每天10次左右脓血便,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低热等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进行快速诊断显得特别重要。
此案例可根据各医院开展的以上四种快速诊断方法进行快速诊断。
◆沙门菌属患者,女,25岁。
发热6天入院,食欲不振、乏力、腹胀。
查体: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
血细胞无变化。
便中查到少量脓球和白细胞,但2次血和粪便培养均未发现致病菌。
两次取血做肥达试验,其结果如下:入院时TH1:80,TO:1:80 PA:1:40 PB:1:40;入院 12天TH 1:320,TO:1:320 PA:1:40 PB:1:20思考题:1.根据此结果可初步诊断为什么疾病?2.为进一步确诊,应首先做什么检查?提示:患者持续发热6天,食欲不振、乏力、腹胀。
体检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
可初步诊断为肠热症。
对患者进行两次取血做肥达试验,第二次结果较第一次高4倍,考虑伤寒可能性较大。
患者的2次血和粪便中未检出细菌,为进一步确诊,应及时对患者进行骨髓伤寒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病例分析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
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球菌B.杜克嗜血杆菌C.溶脲脲原体D.淋病奈瑟菌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2.治疗首选药物是:A.青霉素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C.强力霉素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E.万古霉素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A.荚膜B.菌毛C.外膜蛋白D.IgA蛋白酶E.脂多糖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A.溶脲脲原体B.梅毒螺旋体C.单纯疱疹病毒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
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
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
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
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
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百日咳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C.呼吸道合胞病毒D.流感病毒E.白喉杆菌6.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A.白喉抗毒素B.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C.红霉素D.头孢曲松D.金刚烷胺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B.激活膜结合G 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D.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E.病理免疫损伤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A.鲍-金培养基B.巧克力培养基C.鸡胚接种D.吕氏血清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一个患镰状细胞性贫血的5岁男童入院治疗。
他母亲诉说儿子发病3天,发热、恶心、呕吐和各种疼痛,包括头痛。
微生物病例分析(里急后重、下腹部疼痛)
细菌性检查
设计思路:
2.2 糖发酵实验: 产酸的判断: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为黄色,PH6.8 为紫色),当发酵产酸时,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
在葡萄糖发酵细菌培养管中接种细菌,经过培养之后。 两种细菌试管都为黄色。但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试管中倒 置的德汉氏小管有气泡,痢疾杆菌没有气泡。
临床表现
急性面容:
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 苦。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比如肺炎球菌肺炎,疟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注意:不是以上所有都出现才叫急性病容,而是出现 一项就可以形容是急性病容。
微生物学 检查
细菌性检查
生化反应对比:
IMViC (吲哚、甲基红、伏普、柠檬酸):
埃希菌属:⊕⊕⊕⊕⊕ 【产酸产气】
志贺菌属:+ -
【产酸不产气】
细菌性检查
设计思路:
2.3 IMViC 实验: 吲哚实验: 用于检测细菌能否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靛基质)的能 力。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能产生色氨酸水解酶,分解蛋白 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 甲醛结合,生成红色的,为阳性反应,而痢疾杆菌为阴性 反应。
埃希菌属:+ + - 志贺菌属:- +/- - -
细菌性检查
设计思路:
2.3 IMViC 实验: 甲基红实验: 检测细菌能 否分解葡萄糖产生有机酸的能力。当细菌 代谢糖产生有机酸时,使加入培养基中的甲基红指示剂由 橘黄色(pH 6.3)变为红色(pH4.2),即甲基红反应。
埃希菌属:+ + 袭型大肠埃希菌引 起的急性腹泻作出明确的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1) 肠道侵袭型大肠埃希菌致急性腹泻病人的全身表现与 消化道表现轻重程度不一致, 全身情况相对比较轻。病人 消化道症状非常明显, 甚至比较重, 但是病人的精神状态 尚好, 精力与发病前差别不大, 体力活动受影响也不很明 显。
微生物病例分析
微生物病例二分段[1]-第12周讨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2014级口腔一班口腔医学(七年制)谢伟鸿病例回顾:患者男性,19岁,广州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主述:昨晚宵夜食用了生牛肉刺身,今早开始恶心、腹痛,已有1次呕吐,7次腹泻,腹泻量多,呈稀水样。
病史:既往体检无胃肠道慢性炎症或溃疡史,无过敏史,无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近期大便正常,此前4小时突然出现恶心、阵发性腹痛与腹泻,无寒颤。
近期,未曾接触过有此类症状患者,未长期服用过抗生素。
查体:体温℃,血压134/75 mmHg,脉搏100次/分,呼吸16次/分。
腹部无反跳痛,上腹轻微压痛。
肝脾未触及。
心肺正常。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粪便稀液状、色淡、有腥臭,镜检见中性粒细胞,极少红细胞。
血常规:白细胞×109/L,其中淋巴细胞占%,中性粒细胞占%。
问题讨论:1.总结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异常。
2.初步诊断是什么应与哪些疾病做鉴别3.可以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主要有哪些4.取何种标本,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第一题】恶心、腹痛、呕吐(1次),腹泻(7次);腹泻量多,呈稀水样。
发烧(体温℃),脉搏加快(100次/分),上腹轻微压痛。
实验室检查:粪便稀液状、色淡、有腥臭,镜检见中性粒细胞。
【第二题】应该考虑细菌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应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其它病原体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相区别【第三题】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沙门菌属细菌和埃希菌属细菌(大肠杆菌)考虑到粪便水样、有腥臭的特征,鼠伤寒沙门菌的可能性不低。
临床症状大致相似,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起病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多,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
常先吐后泻,腹泻轻重不一,每天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或黏液便。
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呕吐较剧烈. 呕吐物含胆汁,有时带血和黏液。
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使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粪便呈水样或糊状,有腥臭味,也可见脓血便,部分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病例粪便呈血水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病例二分段[ 1 ] -第 1 2周讨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2 0 1 4级口腔一班口腔医学(七年制)谢伟鸿
病例回顾:患者男性, 19 岁,广州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1 次呕吐, 7 次腹泻,腹泻主述:昨晚宵夜食用了生牛肉刺身,今早开始恶心、腹痛,已有
量多,呈稀水样。
病史:既往体检无胃肠道慢性炎症或溃疡史,无过敏史,无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近期大便正
常,此前4 小时突然出现恶心、阵发性腹痛与腹泻,无寒颤。
近期,未曾接触过有此类症状
患者,未长期服用过抗生素。
查体:体温 38.p1 ℃,血压 134/75 mmHg ,脉搏 100 次 /分,呼吸 16 次 /分。
腹部无反跳痛,上腹轻微压痛。
肝脾未触及。
心肺正常。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粪便稀液状、色淡、有腥臭,镜检见中性粒细胞,极少红细胞。
血
常规:白细胞 6.7 ×109/L ,其中淋巴细胞占 32.3 %,中性粒细胞占 58.8 %。
问题讨论:
1.总结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异常。
2.初步诊断是什么?应与哪些疾病做鉴别?
3.可以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主要有哪些?
4.取何种标本,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第一题】
恶心、腹痛、呕吐( 1 次),腹泻( 7 次);腹泻量多,呈稀水样。
发烧(体温 38.1 ℃),脉搏加快( 100 次/分),上腹轻微压痛。
实验室检查:粪便稀液状、色淡、有腥臭,镜检见中性粒细胞。
【第二题】
应该考虑细菌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
应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其它病原体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相区别
【第三题】
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沙门菌属细菌和埃希菌属细菌(大肠杆菌)
考虑到粪便水样、有腥臭的特征,鼠伤寒沙门菌的可能性不低。
临床症状大致相似,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起病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多,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
常先吐后泻,腹泻轻重不一,每天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或黏液便。
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呕吐较剧烈 . 呕吐物含胆汁,有时带血和黏液。
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使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粪便呈水样或糊状,有腥臭味,也可见脓血便,部分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病例粪便呈血水样。
变形杆菌还可发生颜面潮红、头痛、荨麻疹等过敏症状,病程短,躲在1-3 天恢复,极少数可达1-2 周。
【第四题】
首选粪便,主要是粪便的培养。
如果还有残余的食物和呕吐物最好,也要做培养。
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患者有进食变质食物、海产品、腌制食品、未煮熟的肉类、蛋制品等病史。
共餐者在短期内集体发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为急性胃肠炎症状,病程较短,恢复较快。
(三)实验室检查
收集吐泻物及可疑的残存食物进行细菌培养,重症患者做血培养,留取早期及病后两周的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得可疑细菌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双份血清凝集效价递增者有诊断价值。
怀疑细菌毒素中毒者,可做动物试验,以检测细菌毒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