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下册科学 《观察鱼》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观察鱼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观察鱼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观察鱼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观察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掌握观察鱼的基本方法,并对鱼的形态结构有所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认识常见的鱼类。

2. 学会使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掌握观察鱼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鱼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鱼类图片、实物鱼、观察箱、显微镜、投影仪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鱼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实物鱼,引导学生从鱼的头部、身体、尾巴等方面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使用观察箱和显微镜观察鱼,讲解观察方法。

(3)学生分组合作,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鱼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展示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鱼的特点。

(3)讲解鱼的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结构特点。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鱼缸中的鱼,描述鱼的特点。

(2)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鱼类的特点。

(2)让学生分享观察鱼的心得体会。

(3)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鱼的形态结构2. 鱼的生活习性3. 观察鱼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鱼,描述它们的特点。

(2)与家人分享观察鱼的心得体会。

2. 答案:(1)描述鱼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心得体会:如观察鱼的方法、鱼的有趣现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鱼,让学生了解了鱼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掌握了观察鱼的基本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鱼的细节特点,提高观察力。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养鱼,观察鱼的生长过程。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观察鱼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观察鱼

《观察鱼》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观察鱼》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第五课内容,着眼整个单元,是承上启下的课。

承上是继续观察动物个体,鱼——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与蜗牛、人有较大的差别;启下指向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为分类继续作准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

(2)能通过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

(三)教学重难点鱼鳍用来运动、鱼鳃用来呼吸(四)教学准备1.教师材料:奖励鱼贴纸,板书板贴,ppt课件、希沃助手。

2.小组材料:2人一组,每组金鱼2条,鱼缸1个,记录单1人1张。

3.课前调查:学生前概念画图(便利贴)、口令——小鱼小鱼,坐坐好(五)教学过程一、第一关:面试(4分钟)师:小朋友,今天有一位神秘客人来到了课堂上,我们来见见他吧。

动物医院院长语音:小朋友们,我是动物医院的院长博士,今天我想从你们中挑选几个优秀的动物医生,你们敢来试试吗?生:...师:看看院长博士出了什么难题给我们。

1.难题1:哪副体检图师更准确?(2分钟)师:小朋友们看,这是1只来体检的蜗牛先生,两位实习小医生给它画的体检图,谁的记录更准确?生:第一幅(发言奖励贴纸)师:大家同意吗?生:...师: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物医生,必须做到真看真记,希望大家谨记哦。

Ppt 出示医y ī生sh ēn ɡ守sh ǒu 则z é-真zh ēn 看k àn 真zh ēn 记j 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科学记录必须做到真实观察、真实记录。

】 2.难题2-你对鱼小了解多少?(2分钟)游动的鱼视频出示师:这是一条金鱼,对于金鱼,你知道些什么?生:…师:会动?生:生活在水里,会游泳,有鱼鳞、尾巴、鳃......(发言奖励贴纸) 师:看来你们对小鱼都有自己的了解。

一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25观察鱼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25观察鱼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25观察鱼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章节为《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观察鱼。

通过观察鱼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的基本特征,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鱼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增强保护水生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的呼吸、游泳原理。

教学重点:鱼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的观察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鱼缸、鱼、放大镜、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鱼缸,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鱼的呼吸、游泳原理,让学生了解鱼的生理特点。

3. 观察活动:a. 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种鱼,记录鱼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特点。

b. 学生用画笔、彩纸制作鱼,加深对鱼的认识。

4. 随堂练习: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完成练习。

5.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观察记录表,分享观察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鱼的基本特征:a. 外形b. 颜色c. 生活习性2. 鱼的呼吸、游泳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池塘或鱼缸,记录下你所看到的鱼的特点。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更多关于鱼的知识,如鱼的种类、生活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保护水生生物的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鱼的呼吸、游泳原理。

2. 观察活动:学生分组观察鱼的特点,制作鱼的模型。

3. 作业设计:观察家附近的池塘或鱼缸,记录鱼的特点。

一、教学难点解析:鱼的呼吸、游泳原理1. 鱼的呼吸原理:a. 鱼通过鳃呼吸,鳃片含有丰富的血管,能高效地进行气体交换。

观察鱼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观察鱼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观察鱼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二章《动物世界》第三节《观察鱼》。

本节课将围绕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鱼的常见种类,了解鱼的形态结构特点,掌握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鱼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鱼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难点:鱼的呼吸器官、运动器官及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鱼缸、活鱼、解剖刀、显微镜、投影仪。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鱼缸和活鱼,引导学生关注鱼的特点,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鱼叫什么名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2. 新课讲解(1)鱼的形态结构(2)鱼的生活习性讲解鱼的运动方式、呼吸方式、食物来源等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鱼是如何适应水生生活的。

(3)鱼的生态环境介绍鱼的生存环境,如淡水、海水、湖泊、河流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3. 实践活动(1)观察活鱼分组观察活鱼,记录鱼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解剖鱼在老师指导下,用解剖刀解剖鱼,观察鱼的内部结构,如鱼鳔、鱼肝、鱼肠等。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鱼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描述所观察到的鱼的形态结构和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1. 鱼的形态结构外形:形状、颜色、大小身体结构:鱼头、鱼身、鱼尾、鱼鳍2. 鱼的生活习性运动方式:游泳呼吸方式:鳃呼吸食物来源: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3. 鱼的生态环境淡水、海水、湖泊、河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你所观察到的鱼的形态结构和生态环境。

(2)简述鱼的生活习性及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鱼》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鱼》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中的第二课《观察鱼》。

本节课将围绕鱼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二章《水中的生物》第一节《观察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鱼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鱼,知道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2. 学会使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保护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鱼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鱼的特征,以及如何让学生理解鱼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鱼缸、鱼、显微镜、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鱼缸和鱼,引发学生对鱼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鱼有什么特点吗?”2. 新课内容:b. 鱼的习性:通过视频和图片,介绍鱼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如呼吸、游泳、捕食等。

c. 鱼与人类的关系:讲解鱼对人类的益处,如提供食物、观赏等,同时强调保护鱼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种鱼,填写观察记录表。

b. 学生用彩纸、剪刀等制作鱼的模型,加深对鱼结构的理解。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描述和比较鱼的特征。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描述和比较所观察到的鱼。

六、板书设计1. 鱼的基本特征:有鳞片有鳃有鳍2. 鱼的习性:呼吸:用鳃呼吸游泳:靠鳍摆动捕食:用嘴捕食3. 鱼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观赏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鱼,描述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描述所看到的鱼的特点和习性。

2. 作业题目:为什么我们要保护鱼和水生生物?答案:因为鱼和水生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鱼》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鱼》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水里的生物》中的第5课《观察鱼》。

本节课将围绕鱼的特征、种类以及生活习性展开,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水生动物》的第1节和第2节,重点探讨鱼类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适应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了解,使学生能够描述鱼的主要特征,掌握鱼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鱼类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水生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水生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鱼的主要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鱼的特征和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鱼类标本、图片、PPT、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记录表、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各种鱼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鱼的特征,激发学生对鱼的兴趣。

2. 例题讲解(2)讲解鱼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鱼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观察鱼,填写观察记录表,描述鱼的特征。

(2)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鱼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 鱼的分类冷水鱼热带鱼淡水鱼海水鱼3. 鱼的生活习性适应水生环境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金鱼,记录其生活习性和特征。

2. 答案:学生需描述金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如游泳方式、呼吸方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鱼的生活环境,了解鱼类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水生生物的意识。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案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案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第三章《动物世界》中的第二节《观察鱼》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鱼的形态结构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鱼。

2. 掌握观察鱼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 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的呼吸器官及鱼类的适应特点。

教学重点:鱼的形态结构特征、观察方法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鱼类标本、图片、视频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鱼类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类,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鱼的形态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外部特征。

a. 鱼的头部、身体、尾部结构。

b. 鱼的鳞片、鳍的作用。

c. 鱼的呼吸器官及其特点。

3.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鱼,记录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a.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个鱼类标本。

b.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鱼类标本,填写观察记录表。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分析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a. 鱼类的流线型身体。

b. 鱼类的鳃呼吸。

c. 鱼类的鳍及其运动方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鱼类,分析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1. 板书《观察鱼》2. 板书内容:a. 鱼的形态结构特点b. 鱼的呼吸器官及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c.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家附近的池塘或鱼缸中的鱼,记录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b. 思考:为什么鱼能在水中生活?2. 答案:a.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鱼类,完成观察记录表。

b. 鱼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如流线型身体、鳃呼吸等。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鱼,让学生了解了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观察鱼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观察鱼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观察鱼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四章《水中的生物》中的第25课《观察鱼》。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了解鱼的形态结构特点,知道鱼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的呼吸器官和鱼鳞的作用。

教学重点:鱼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鱼缸、鱼、放大镜、解剖工具、投影片、图片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鱼缸,引导学生观察鱼在水中游动的情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片和图片,讲解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鱼的外形、鳞片、呼吸器官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鱼缸中的鱼,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分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鱼的呼吸器官和鱼鳞的作用。

5. 动手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鱼的外形、鳞片、呼吸器官等。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完成观察记录表。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鱼的形态结构特点外形:流线型身体、鳍、尾巴鳞片:保护作用呼吸器官:鳃、呼吸过程2. 鱼的生活习性水生生物用鳃呼吸游泳方式:摆动鳍、尾巴3.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食用价值观赏价值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鱼,记录它们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答案:鱼的形态结构特点:参照板书设计中的内容。

鱼的生活习性:参照板书设计中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实践活动的设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但在讲解鱼的呼吸器官和鱼鳞作用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疑问,今后教学中需加强这一部分的讲解。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案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案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水中的生物》中的第1课《观察鱼》。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鱼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通过观察活鱼,让学生了解鱼类的特点及其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描述鱼的外部特征,了解鱼的生活习性,知道鱼与人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鱼的外部特征及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难点: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活鱼、鱼缸、观察箱、投影仪、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鱼缸里的活鱼,引导学生关注水中的生物,引入新课。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鱼的外部特征,如鳞片、鳍、尾巴等。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活鱼,记录鱼的外部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鱼的各个部位,讲解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用彩纸制作鱼的模型,加深对鱼外部特征的认识。

7.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让学生明白保护水环境对鱼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鱼的外部特征:鳞片、鳍、尾巴等。

2. 鱼的生活习性:适应水生生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 鱼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观赏、科研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鱼,记录鱼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与同学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活鱼,让学生了解鱼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学生的纪律管理,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鱼类保护,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水族馆、开展环保主题活动等。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案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案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具体章节为《观察鱼》。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鱼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详细内容涉及鱼的身体结构,如鱼鳞、鱼鳍、鱼鳔等;鱼的生活习性,如呼吸、游泳、繁殖等;以及鱼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食用、观赏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鱼的形态结构特点,认识各种鱼鳍的作用,知道鱼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生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鱼的形态结构特点,鱼的生活习性。

难点:鱼鳍的作用,鱼在水中呼吸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鱼缸、活鱼、解剖工具、投影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彩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鱼缸里的鱼,引发学生对鱼的兴趣,提出观察鱼的任务。

2. 自主观察: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鱼的外形特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3. 课堂讲解:教师结合课件,讲解鱼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等。

4. 实践操作:分组解剖鱼,观察鱼的内脏,了解鱼的身体结构。

5. 例题讲解:讲解鱼鳍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鱼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8. 拓展延伸: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关爱水生动物。

六、板书设计1. 鱼的形态结构:鱼鳞、鱼鳍、鱼鳔等。

2. 鱼的生活习性:呼吸、游泳、繁殖等。

3. 鱼与人类生活:食用、观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鱼,描述其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答案示例:金鱼,身体呈梭形,有背鳍、腹鳍、尾鳍等,生活在水中,通过鳃呼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对鱼的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水族馆,深入了解各种鱼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鱼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鱼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三章《动物世界》的第一节《观察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鱼类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掌握观察鱼类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鱼类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 学会使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来研究鱼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鱼类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观察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研究鱼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鱼缸、金鱼、观察记录表、教学PPT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鱼缸里的金鱼,引导学生关注鱼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观察鱼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从鱼的身体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2)探究鱼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观察鱼在水中的游动方式,了解鱼类的呼吸特点等。

(3)了解鱼的生活环境:通过PPT展示不同鱼类的生存环境,让学生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1)展示一条金鱼,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分析金鱼的外形特征。

(2)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鱼类是如何适应水生生活的。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观察鱼缸里的金鱼,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小组交流。

(2)根据观察结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鱼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六、板书设计1. 鱼类的外形特征:颜色:五彩斑斓形状:流线型大小:各异2. 鱼类的生活习性:游动方式:自由泳、蝶泳等呼吸特点:用鳃呼吸3. 观察方法:观察描述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金鱼,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思考:为什么鱼类能在水中生活?2. 答案:(1)金鱼的外形特征:身体呈流线型,颜色五彩斑斓,大小各异。

(2)鱼类能在水中生活的原因:它们有适应水生生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如流线型的身体、用鳃呼吸等。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鱼》教案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鱼》教案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鱼》教案活动一:在老师引导下观察鱼的图片,并回顾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鱼,小组内说一说。

活动二1.学生依照观察要求,实际观察鱼的身体结果,并及时记录(画一画)。

2.小组汇报交流,同学补充、点评。

3.在老师指导下,对比观察鱼的身体结构,包括鱼鳍的数量、大小、形状,鱼鳞的数量、大小、形状,以及鱼鲍的形状、颜色,眼晴,嘴等。

活动一: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1.课件出示谜语: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摇头乂摆尾。

(谜底:鱼)2.提问:你能说说,鱼生活在哪些地方呢?课件分别出示鱼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里的图片。

3.之前我们观察研究的小动物都只能生活在陆地上,而鱼却能够生活在水里?你知道原因吗?和鱼的身体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鱼,探索鱼身上的秘密。

(板书:观察鱼)活动二:画一画鱼的身体结构(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大鲫鱼(展示大鲫鱼实物)。

鲫鱼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鱼类,大家或许也比较熟悉。

每个组都会领到一条鲫鱼,大家需要仔细观察它的身体,并把它画在活动手册上。

(ppt出示活动手册)教师提示:A.从侧面观察鱼,边观察边画,画得越像越好;B.不打扰小鱼,观察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可用手及其他物体触碰水和鱼;C.手册上的画只是一个参考,请按照你观察到的鲫鱼结构进行绘画。

(教师巡视指导。

要关注那些“鱼结构没有画完整”的同学,为之后的汇报交流做铺垫)(2)教师展示儿位学生所画的鱼:比较一下,这些同学画的鱼的结构一样吗?(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鱼的结构上,指向性更加明确。

)预设:呼吸f鲍运动f鳍教学后记。

小学一年级科学说课稿《观察鱼》

小学一年级科学说课稿《观察鱼》

小学一年级科学说课稿《观察鱼》尊敬的校长,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程《观察鱼》。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通过观察和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认识常见的鱼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和分析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探究的乐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鱼类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观察鱼。

2.新课探究:o观察鱼的外部特征: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外部特征,并记录下来。

通过对比不同种类的鱼,让学生了解到鱼的多样性。

o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探究鱼的食物、繁殖方式、生活环境等基本生活习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加深学生对鱼的生活习性的理解。

o观察鱼的内部结构:通过展示鱼的解剖图,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内部结构,如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

让学生了解鱼的生理构造,并培养他们对生物结构的认知能力。

3.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模拟养鱼”的实验,观察并记录鱼的生长情况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鱼的生态和习性。

4.总结与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美丽的鱼类图片和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他们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鱼的特性和生活习性。

问题可以包括:“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鱼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鱼的食物来源是什么?”等等。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观察鱼教案一年级科学

观察鱼教案一年级科学

观察鱼教案一年级科学
一年级科学观察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鱼的外形特征,如鱼的体型、颜色、鳞片等;
2.让学生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如鱼的活动范围、捕食方式、繁殖习性等;
3.让学生了解鱼的种类,如鲤鱼、鲫鱼、鳊鱼等;
4.让学生了解鱼的环境要求,如水温、水质、游泳空间等;
5.让学生了解鱼的保护,如鱼类的保护措施、鱼类的繁殖等。

二、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鱼类的图片,如鲤鱼、鲫鱼、鳊鱼等;
2.准备一些鱼类的模型,如鱼缸、水草、水质检测仪等;
3.准备一些鱼类的书籍,如鱼类的科普书籍、鱼类的繁殖书籍等;
4.准备一些鱼类的实物,如鱼缸、水草、水质检测仪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让学生观察鱼类的图片,让学生认识鱼类的外形特征,如鱼的体型、颜色、鳞片等;
2.讨论:让学生观察鱼类的模型,让学生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如鱼的活动范围、捕食方式、繁殖习性等;
3.分组:让学生观察鱼类的书籍,让学生了解鱼类的种类,如
鲤鱼、鲫鱼、鳊鱼等;
4.实践:让学生观察鱼类的实物,让学生了解鱼类的环境要求,如水温、水质、游泳空间等;
5.总结:让学生讨论鱼类的保护,如鱼类的保护措施、鱼类的
繁殖等,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表现良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对鱼类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种类、环境要求、保护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利用实物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鱼类的特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鱼教学设计(共2篇)

观察鱼教学设计(共2篇)

观察鱼教学设计〔共2篇〕
第1篇:观察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文字和图画观察记录鱼。

2 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自己探究的问题。

3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别人交换意见。

知识与技能:
知道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探究鱼的特征方面的兴趣。

2 愿意与别人合作并交流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展探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槽、回形针、直尺、记录纸
学生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罐、直尺、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并描绘鱼的特征。

1、老师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观察要求、并描绘观察到的鱼把观察到的鱼画下来。

2、学生自主观察。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把鱼捞出水来〕
3、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4、指导学生对他们的发现进展猜想、推测。

二、研讨感兴趣的问题并分组。

1、指导学生讨论:关于鱼,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2、师生讨论。

〔老师板书问题〕
可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① 鱼听得见声音吗?
② 鱼知道饥饱吗?
③ 鱼怎样运动的?
④ 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

⑤ 鱼怎样睡觉?
⑥ 于是怎样呼吸的?
……
3、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问题,把学生按研究的问题进展分组。

5、指导小组学生制定研究方案、方案。

6、全班讨论、研究、完善研究方案。

《观察鱼》教学设计 (2)

《观察鱼》教学设计 (2)

课题名称:观察鱼(一年级下册二单元)
作业设计:(根据学生得学习需要进行安排)
课内作业:完成活动手册P12页得鱼得简图绘制。

板书设计 :
1、发现“用图画表示自己所观察到得事物”在一年级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有重要含义,画图记录同时也就是科学探究得一种能力;
2、教师在本课中,设计了一个在第二个观察鱼得运动得学生活动中,学生“观察鱼身体在运动时用到得部位”得同时在简图上圈出运动得部位得教学环节。

这一环节既检查了前一个教学环节中孩子对鱼得外形观察记录结果,也能促使孩子完成对鱼运动得观察。

3、在观察鱼得呼吸教学活动中,教师将中国科学网上得《鱼就是怎样呼吸得》视频辅助教学,帮助孩子理解“鱼用嘴吸水用鳃排水”得呼吸过程。

建议教师在之后得教学中,一定要将“鱼鳃、鱼鳍、鱼鳞”得认读部分教学再清晰一些。

另外,观察鱼得运动得环节时,孩子可以将鱼得游动与鱼鳃、鱼嘴得一张一合得动都同时圈画出来,因此教师在处理这一部分得汇报时一定要将“用鳍游动”与“用鳃呼吸”区分讲解达到清晰地教学效果。

另外,针对一年级孩子得科学课堂小组活动评价与组织管理,教师认为在1年级阶段还就是应该引入奖励在板书展示得方式。

就6岁左右得儿童心理而言,这样得奖励在持续一年之后,孩子能较好地形成科学课堂得行为习惯,养成在科学课上做到“观察、记录、交流、倾听”这些科学探究行为得意识。

也对孩子以后得科学课堂上得探究打好基础。

第5课《观察鱼》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观察鱼》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观察鱼》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观察鱼》是部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中的第五课。

本课是在学生经过《给动物建个家》一课的学习,观察几种鱼的外形和运动、呼吸,让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过程;指导学生描述他们的发现,讨论关于鱼的外形、运动、呼吸等特点;学生分组研究,自主探究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而言之本课旨在放手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发现鱼的秘密。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腮、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基本特征。

2.知道鱼用鳃呼吸、用鳍运动。

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

2.能用图画、文字、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教学难点】观察鱼的呼吸和运动。

【教学准备】学生:鱼、鱼缸、记录单。

教师:100元纸币、装水的透明杯子、小金鱼1只、板书、金鱼头饰2个、磁吸、小组评价表(捕鱼达人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首先欢迎大家又来到新一期的科学大观园!凡是到这做客的孩子啊,老师我都会送给他们三个智慧锦囊,今天也不例外。

(PPT展示)大家能做到吗?生:能师:太棒了!那就让我们带着锦囊开始今天的科学探究之旅吧!上课!一、魔术表演,创设拟人化情境,激趣引入1、魔术表演:钞票变鱼2、创设拟人化情境,请出新朋友---小鱼儿(出示板书:鱼)(1)今天老师也把它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看,它来了!课件播放鱼的语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那你们知道我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呢?(2)引导学生说一说:小鱼儿生活的环境课件播放鱼的语音:哇!你真聪明!我能生活在水里,那是因为我身上有好多的奥秘呢,你们想知道吗?我期待你们的探索发现哦!表现好的小组可是有机会获得小鱼哦,最后可换取相应数量的我们,并把我们带回家呢!大家,可要加油哦!二、聚焦: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1、聚焦问题:鱼身上到底有什么奥秘,可以让它们生活在水中呢?2、前测:学生对鱼的认识(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来画一条鱼。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观察鱼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观察鱼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鱼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鱼类及生态环境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鱼的特征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序、细致地观察,并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三、教学准备1.实物:几种不同的鱼(最好是活鱼)。

2.图片:鱼的结构图、鱼的生活环境图。

3.工具:放大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鱼的基本特征,如: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

2.引导学生思考: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第二环节:观察鱼的外部特征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种鱼,让学生观察鱼的外部特征。

2.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鱼的各个部位,如:头部、身体、尾部、鳍等。

3.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

第三环节:观察鱼的结构1.向学生介绍鱼的结构图,让学生了解鱼的内脏结构。

2.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鱼的内脏,如:心脏、肝脏、肠道等。

3.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结构,并用语言描述。

第四环节:观察鱼的生活环境1.向学生展示鱼的生活环境图片,如:江河、湖泊、海洋等。

2.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鱼的生活环境。

3.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内容,并用语言描述。

1.学生将观察到的鱼的外部特征、结构和生活环境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2.学生向全班汇报观察结果,大家共同讨论、交流。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鱼(如果有),记录鱼的外部特征、结构和生活环境。

2.第二天课堂上,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鱼的外部特征、结构和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了鱼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细致地观察,并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鱼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观察鱼(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5观察鱼(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5.观察鱼【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内容要求】5.2 ②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学业要求】12年级: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对常见动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通过观察鱼的身体特点、运动和呼吸,知道鱼是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认识到鱼的身体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分析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联。

3.探究实践:通过观察鱼,能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用简图画出鱼的外形。

4.态度责任:学生能在好奇心驱使之下对鱼产生探究兴趣,乐于表述自己的观察发现,愿意倾听、分享有关鱼的信息,以及珍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鱼,知道鱼身体的主要特征,鱼的运动和呼吸特点。

难点:能初步感知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鲫鱼呼吸微视频。

学生:1.每组一个装水的鱼缸,一条小鲫鱼;2.棉签;3.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小朋友们,我们平时都是在教师里上课的,今天我们换了个环境,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新环境吧。

好不好?看看前面,有什么呀?看看左面,再看看后面,转过来,看看右边。

好,熟悉完环境,再来熟悉一下老师,通过昨天的交流,觉得陈老师怎么样?谢谢你的夸奖,陈老师非常的开心,我更开心的是这个小朋友说话很大声,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听到他的回答,真的很棒。

一、猜影激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同学们,我听说我们学校最近在举办一场动物名片制作比赛,我们班的同学有幸被邀请参加这次比赛,获胜的小组会有丰厚的奖品,你们想不想试试啊?1.出示鲫鱼的剪影。

提问:我们一起看看首期征集的动物名片是谁,你的依据是什么?2.揭秘鱼图像。

提问:关于鱼,你还了解它什么呢?(板书鱼)预:鱼儿都生活在水里3、揭示课题:看来同学们对鱼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想要制作它的名片,这远远不够,想知道它的更多小秘密吗?那我们今天就来《观察鱼》寻找它们的小秘密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鱼》教案
【教材简析】
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

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

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分类的重要特征。

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

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

【学生分析】
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

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

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
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

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

2.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

2.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教学准备】
学生:鱼、鱼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备用鱼养在鱼缸里、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
没胳膊没腿,
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
摇头又摆尾。

(谜底:鱼)2.课件分别出示鱼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里的图片,边出示边讲解: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中都生活着鱼。

3.教师:大家发现了没有,能看到鱼的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水。

鱼的生活离不开水,它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鱼,探索鱼身上的秘密。

(板书:观察鱼)
二、观察描述鲫鱼
(一)观察与画鱼
1.教师导入:鲫鱼是我们常见的鱼类,今天老师带来了鲫鱼跟我们一起来学习科学,你了解鲫鱼吗?知道它的身体特征吗?观察你们小组的鲫鱼,并将观察的鲫鱼画在活动手册上,看谁画得像。

教师示范,边观察边画:先画出躯干(呈梭形,两头较尖),再画出头、眼睛和鳍等,最后画鳞。

请你也将你们小组的鱼画在活动手册上。

教师提示:(1)从侧面观察鱼,边观察边画,画得越像越好。

(2)不打扰小鱼,观察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可用手及其他物体触碰水和鱼。

2.学生观察并记录下鱼的外形特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交流。

学生边展示边介绍自己观察到的鱼的身体特征,教师适当追问并补充。

预设:
(1)我观察到鱼有头,头上有眼睛、嘴巴、鼻子、鳃等。

追问:它们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学生介绍:鱼的眼睛没有眼睑,头上有两个鼻孔,嘴巴一直在一张一合,鳃长在鳃盖里,鳃盖会一开一合。

(2)鱼的身体上有很多鳍。

追问:鱼有几个鳍?分别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教师介绍:鱼长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3)鱼的身上有鳞片,鳞片呈半圆形,有光泽。

4.交流之后学生再观察,完善自己画的鱼。

5.通过比较鱼和蜗牛身体的软硬不同,引出鱼长有骨骼的知识。

鱼的骨骼坚硬,课件出示鱼化石的图片,再一次突出鱼有骨骼且坚硬的特征。

(二)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

1.教师:鱼嘴和鳃盖不停地一开一合,这是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说出鱼在呼吸。

3.设问:你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的?鱼又是靠什么来呼吸的?
4.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自己的呼吸和鱼的呼吸的不同之处,讨论鱼在水中是如何依靠鳃呼吸的。

5.教师课件展示鱼鳃的图片,并播放鱼的呼吸的微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三)观察鱼是怎样运动的。

1.教师:鱼没有脚,在水中是靠什么来运动的?请你仔细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如果鱼在此过程中比较安静,可用棉签轻轻触碰鱼的身体,再观察其运动。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用手模仿鱼鳍的运动。

4.小结:鱼是靠身体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运动的。

三、研讨小结
1.今天我们观察了鲫鱼,说说你对鲫鱼有哪些新的认识。

2.说说鱼在水中是靠什么运动、靠什么呼吸的。

四、知识拓展
观察下面几幅图中的蚂蚁,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

【板书设计】
观察鱼
【活动手册使用】
本课的课堂活动记录是画鱼的身体
简图,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鱼的形态特
征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下来。

记录单左边
有绘画步骤,提醒学生先画躯干,再画
出头、眼睛和鳍,最后画鳞。

教师应提
呼吸→鳃
运动→鳍
醒学生边观察边画,不可只照着左边的图示画。

交流展示环节后,学生可以再对自己画的鱼进行修改。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努力画得更像一些。

拓展活动:先观察蚂蚁,再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

这部分内容可以放到课后,学生自行观察后再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