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专题史百家讲解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1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7张PPT) (1)
老子 春秋 道家
庄子 战国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 乐天安命;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变法革新,
知识·梳理 儒家
百家争鸣
道家
法家 墨家
仁礼
清静 无为
法治 兼爱 非攻
守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株 待
民,皆守株之类也。”
兔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 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政治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因循守旧。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加强君主集权
观点主张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 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 国时期最“有用”的 思想?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 权的需要
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 争的需要
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墨家的主张
墨子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 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 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这句话对你们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归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利用 自然为人类服务。
思考:为什么春秋时期孔子的思 想不被采纳?
周游列国 叶落归根
叶落归根
什么是仁?
仁
人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人教版)PPT课件
2 儒家提倡“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 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 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 经济的发展。
.
7
儒家 1号人物:孔子
[名人档案]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卒:(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籍贯:鲁国(今山东曲阜 ) 成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
孔子
头衔: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主要工作:教书育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全面发展观
.
8
1.孔子的主张和贡献
.
4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政治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剧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 法与方案。 (3)阶级关系: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摘自《中国新闻网》
.
26
奥运会表演
.
2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 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 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 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 慧。”
.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28
世界看老子
《老子》哲学对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
课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重要 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的形成。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 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 经济的发展。
.
7
儒家 1号人物:孔子
[名人档案]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卒:(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籍贯:鲁国(今山东曲阜 ) 成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
孔子
头衔: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主要工作:教书育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全面发展观
.
8
1.孔子的主张和贡献
.
4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政治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剧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 法与方案。 (3)阶级关系: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摘自《中国新闻网》
.
26
奥运会表演
.
2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 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 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 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 慧。”
.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28
世界看老子
《老子》哲学对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
课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重要 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的形成。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PPT课件
——《论语 颜渊》
.
7
1.仁(核心,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 2.克己复礼(尊卑贵贱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 3.“德治”,为政以德(民本)
4.有教无类;5.对鬼神敬而远之;6编纂典籍
1.仁政 (发展孔子德治思想)
儒孟 家子
2.“君轻民贵” (民本)
3.性善论
1.“仁义”、“王道”
荀 2.天行有常,人道有为(朴素唯物主义) 子 3.君舟民水(民本)
.
15
• 庄子妻死,惠子吊①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②而 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③,死不哭亦足 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④!"庄子曰:"不然。 是⑤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⑥!察其始而本 无生⑦,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 无气⑧。杂乎芒芴⑨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 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 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⑩寝于巨室,而我嗷嗷 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注释: ① 吊:吊丧 ② 箕踞鼓盆:蹲坐着,敲着盆子。 ③ 长子老身:生儿育女,老而身死。 ④ 不亦甚乎:岂不太过分了。 ⑤ 是:当。
⑥ 慨:哀伤。 ⑦ 无生:没有生命。 ⑧ 无气:没有气息。 ⑨ 芒芴:若有若无。 ⑩ 偃然:安静的样子。
.
16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 株。兔走触株,折颈而 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 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皆守株之类也。”
4.有教无类;5.对鬼神敬而远之;6编纂典籍
1.仁政 (发展孔子德治思想)
儒孟 家子
2.“君轻民贵” (民本)
3.性善论
1.“仁义”、“王道”
荀 2.天行有常,人道有为(朴素唯物主义) 子 3.君舟民水(民本)
.
7
1.仁(核心,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 2.克己复礼(尊卑贵贱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 3.“德治”,为政以德(民本)
4.有教无类;5.对鬼神敬而远之;6编纂典籍
1.仁政 (发展孔子德治思想)
儒孟 家子
2.“君轻民贵” (民本)
3.性善论
1.“仁义”、“王道”
荀 2.天行有常,人道有为(朴素唯物主义) 子 3.君舟民水(民本)
.
15
• 庄子妻死,惠子吊①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②而 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③,死不哭亦足 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④!"庄子曰:"不然。 是⑤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⑥!察其始而本 无生⑦,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 无气⑧。杂乎芒芴⑨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 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 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⑩寝于巨室,而我嗷嗷 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注释: ① 吊:吊丧 ② 箕踞鼓盆:蹲坐着,敲着盆子。 ③ 长子老身:生儿育女,老而身死。 ④ 不亦甚乎:岂不太过分了。 ⑤ 是:当。
⑥ 慨:哀伤。 ⑦ 无生:没有生命。 ⑧ 无气:没有气息。 ⑨ 芒芴:若有若无。 ⑩ 偃然:安静的样子。
.
16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 株。兔走触株,折颈而 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 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皆守株之类也。”
4.有教无类;5.对鬼神敬而远之;6编纂典籍
1.仁政 (发展孔子德治思想)
儒孟 家子
2.“君轻民贵” (民本)
3.性善论
1.“仁义”、“王道”
荀 2.天行有常,人道有为(朴素唯物主义) 子 3.君舟民水(民本)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32张)PPT课件
酒”。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
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
的入室弟子。
12
荀子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 道”,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 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
伦理想观:人性本恶
13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
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思想观 政治观 伦理观
仁,礼
仁义
仁义
仁,德治
仁政民贵 君轻
王道 君舟民水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 涌现及各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后世主要 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
方技家等。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 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国古代史(2002年版高级中学教科书3 )
材料三:“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学
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像孔子所办的
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
学生送给他““束士俯””(一阶串腊层肉)的作为兴学费起,就可以了。这
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
“合则留不合则去”,因此,人才的流动也空前的频
繁。
——中国通史 4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 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 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 阶层活跃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 学在民间 ,学术思想自由活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1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5张PPT)
孔子故里—曲阜孔庙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 孔林,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 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3、子曰:“有教无类。” 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 矣。” 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
儒、道、墨、法、名、阴阳、 纵横、农、杂、兵、小说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学习。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相互 争辩、学习的局面。
1、儒、道、法、墨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 分别是?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摘自《中国新闻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 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 子 : “ 人 类 要 在 2 1 世 纪 生 存 下 去 ,孔子在汉城 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 寻找智慧。”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家中挂着孔子画 像,以示崇敬。伏尔泰甚至自喻是 “孔门弟子”。
政治主张:“仁政”(核心)“民贵君轻”(民本)
伦理观: “性本善”
政治: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提出“君舟民水”(民本)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思想;
伦理:“性恶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归纳: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1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51张PPT)
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4)他在文学艺术上,如寓言、散文上有深邃的哲理智 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申 不 害
“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家:战国时平民的政治代言人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态度
文化贡献
孔子还修订《诗》、《书》 、《礼》、《乐》、 《易》、《春秋》等书籍,统称“六经”。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曰《论 语》。这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础。
请思考:“仁”和“礼”之间是 一种什么关系?
“礼”则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仁”是一 种内在的修养。
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 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 践行“仁”的品德。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供) 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老子的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道家学派
领域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核心
1. "道"是万物的本源(宇宙观唯心) 2.朴素辨证法思想:事物具有无条件向相反方
面转化的规律
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4)他在文学艺术上,如寓言、散文上有深邃的哲理智 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申 不 害
“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家:战国时平民的政治代言人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态度
文化贡献
孔子还修订《诗》、《书》 、《礼》、《乐》、 《易》、《春秋》等书籍,统称“六经”。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曰《论 语》。这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础。
请思考:“仁”和“礼”之间是 一种什么关系?
“礼”则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仁”是一 种内在的修养。
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 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 践行“仁”的品德。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供) 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老子的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道家学派
领域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核心
1. "道"是万物的本源(宇宙观唯心) 2.朴素辨证法思想:事物具有无条件向相反方
面转化的规律
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11百家争鸣(共23张)PPT课件
11
谢谢!
谢谢!
谢谢!
墨子
12
让史料“说话”一
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注: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别人前面;有收获 的话,他得在别人后面,这可以说是仁了。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注: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 仁。……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 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
李悝 实践:
商鞅
①法、术、势三派 理论:
②道家思想
韩非子(集大成者)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②“参验法”
6
三、法家思想 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
韩非子(集大成者)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材料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 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21
案例分析
守
株
待
郑人买履
兔
请思考:韩非子《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免》的 故事分别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观点?
2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你认为孔子所说的“礼”是什么呢?你觉得当
谢谢!
谢谢!
谢谢!
墨子
12
让史料“说话”一
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注: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别人前面;有收获 的话,他得在别人后面,这可以说是仁了。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注: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 仁。……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 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
李悝 实践:
商鞅
①法、术、势三派 理论:
②道家思想
韩非子(集大成者)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②“参验法”
6
三、法家思想 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
韩非子(集大成者)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材料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 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21
案例分析
守
株
待
郑人买履
兔
请思考:韩非子《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免》的 故事分别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观点?
2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你认为孔子所说的“礼”是什么呢?你觉得当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第一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3张PPT)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 力量充足),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 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 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 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 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 )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 ,得 乎诸侯为大夫。…… ” 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 舟。” 请回答: 请回答: ③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 ①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②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 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 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样做? 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材料二:
“苛政猛于虎”
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顾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 化贡献。
领域
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 主要内容
“仁”(核心)和“礼” 思 政治 “为政以德” (民本) 想 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学 说 教育 思想 文化贡献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创办私学 言论总结《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
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
现为 思什 想么 如会 此在 活春 跃秋 的战 局国 面时 呢期 ?出
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 会现实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社 会 大 变 革
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精讲课件ppt
4
孔子
儒家
孟子
荀子
பைடு நூலகம்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老子 道家 庄子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朴素 道 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齐物思想,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齐物思想,自 然无为
5
法家
韩非 商鞅
以法治国 加强中央集权
6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 儒家 • 法家 • 道家
•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黄宗羲、 黄宗羲 顾炎武、 • (1)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 君为客” 君为客”。 • (2)主张“经世致用”。 )主张“经世致用” (3)唯物思想。可知论。 )唯物思想。可知论。
21
对比董仲舒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看 法
15
• 第三课 宋明理学吸收了哪些流派的思想? 宋明理学吸收了哪些流派的思想 吸收了哪些流派的思想? 1.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 (1)“理”是万物的本原。 是万物的本原。 ) • (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三纲五常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是天理,强调存天理, 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3)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3)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 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 是万物的本原,( ,(2) (1)“心”是万物的本原,( )提出 ) 反省内心,致良知, 反省内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的认识论
13
• 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 秋》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 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孔子
儒家
孟子
荀子
பைடு நூலகம்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老子 道家 庄子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朴素 道 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齐物思想,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齐物思想,自 然无为
5
法家
韩非 商鞅
以法治国 加强中央集权
6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 儒家 • 法家 • 道家
•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黄宗羲、 黄宗羲 顾炎武、 • (1)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 君为客” 君为客”。 • (2)主张“经世致用”。 )主张“经世致用” (3)唯物思想。可知论。 )唯物思想。可知论。
21
对比董仲舒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看 法
15
• 第三课 宋明理学吸收了哪些流派的思想? 宋明理学吸收了哪些流派的思想 吸收了哪些流派的思想? 1.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 (1)“理”是万物的本原。 是万物的本原。 ) • (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三纲五常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是天理,强调存天理, 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3)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3)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 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 是万物的本原,( ,(2) (1)“心”是万物的本原,( )提出 ) 反省内心,致良知, 反省内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的认识论
13
• 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 秋》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 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课件(共21张PPT)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 自我觉悟
课堂小结
学派 人物
孔子 春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
老子 春
道家
主要思想 “仁”和“礼”(克己复礼);提出“德治”; 文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重义轻利 (养浩然之气)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 高目标是把握“礼”;性本善 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会 采用哪家的思想来治理你的国家呢?为什么? 选择法家! (提示:“社会实践产生社会理论,社会理论反过来又 指导社会实践”。) 随着生产力和私有经济迅速发展,当时各诸侯国内部新 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各国相互争霸,国家走向统一。
法家商鞅和韩非子要求与时俱变,强化地主阶级专政和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更加适应这种社会实践。 相对而言,虽然道家、儒家也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但 老子的政治思想具有保守性,而孔孟的政治思想在当时 “迂远而阔于事情”,不能立即解决各国迫在眉睫的军 事战争问题。
庄子 战
法家 墨家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论;逍遥
韩非 战 子 墨 战 子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兼爱”“非攻” ”;“尚贤”;节俭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 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禁锢了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 2.宣扬的纲常伦理只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带有明显的时 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3.唯心主义成分较多。神学迷信色彩较浓。 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课堂小结
学派 人物
孔子 春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
老子 春
道家
主要思想 “仁”和“礼”(克己复礼);提出“德治”; 文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重义轻利 (养浩然之气)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 高目标是把握“礼”;性本善 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会 采用哪家的思想来治理你的国家呢?为什么? 选择法家! (提示:“社会实践产生社会理论,社会理论反过来又 指导社会实践”。) 随着生产力和私有经济迅速发展,当时各诸侯国内部新 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各国相互争霸,国家走向统一。
法家商鞅和韩非子要求与时俱变,强化地主阶级专政和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更加适应这种社会实践。 相对而言,虽然道家、儒家也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但 老子的政治思想具有保守性,而孔孟的政治思想在当时 “迂远而阔于事情”,不能立即解决各国迫在眉睫的军 事战争问题。
庄子 战
法家 墨家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论;逍遥
韩非 战 子 墨 战 子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兼爱”“非攻” ”;“尚贤”;节俭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 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禁锢了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 2.宣扬的纲常伦理只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带有明显的时 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3.唯心主义成分较多。神学迷信色彩较浓。 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1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4张PPT)
材料3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
一、早期儒学
1、孔子
“礼”: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保守性
政治思想: “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民本思想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思想
逐步改良
3、代表人物及流派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 荀 子子 子
老庄 子 子 韩非子
墨子
材料1
子曰:“仁者爱人。”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材料2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
4.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 (1)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将法家重“法” 、重“术”、重 “势”三个不同学派糅合为一, 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
• (统2化)。政治主张: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 耕战; “事异则备变”,主张改革。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 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荀子》
2.孟子
主要思想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3.荀子
主要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君舟民水”;礼法 并用。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 唯物思想
伦认理为观学:习主的张目“标性是本认恶识”和把握“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
从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出发,
对宇宙、社会,人生等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并为此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见解。
2020/10/16
5
奴思隶制考瓦解、封建制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经济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周王室
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
不起也。吾以是明法仁义家爱:惠之严不刑足重用罚,而,严实刑行重法罚治之。可以治国。
上述材料反映了先秦主要学派的什么观点?
2020/10/16
29
古为今用 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用科学发展观, 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儒家:孔子:(儒家创始人)
①政治:核心是“仁” 与“礼”;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论语》;“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孟子 :“亚圣”。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民贵君轻
荀子:①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2020/10/16
中国 传统主流思想的演
变
1
专题概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 汉代: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后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融合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 明清之际:儒学经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新发展。
2020/10/16
2
▲1.百家争鸣
•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及主要观点
诸子百家思想在今天
儒家: 仁政——以德治国; 孔子: 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法家: 法治——依法治国; 墨家: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关键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创建和谐社会。
2020/10/16
30
1-1.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a b)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
道家:老子(李耳)、庄子:
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具有相反的两面(朴素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齐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
法家:韩非子:①加强君主集权 ②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③“事异则备变、主张变法;
•②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 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2020/10/16
3
2020/10/16
4
“百家争鸣”的局面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不同学派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 泛指,意为数量多。 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兵家、农家、阴阳家、杂家、纵横家、名家等十家.
“争鸣”: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
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 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墨者为家政:乎贵尚且贤智事者能则。乱,
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滋章料,三盗贼“多不有尚。贤故,圣使人民道云之:家争我:…无…大为无道而为存民而废自治,化;存,仁我义好…静…而法民令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 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b c)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荀子2广020泛/10吸/16 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31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阶级 文化
2020/10/16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私学兴起。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 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6
知识·梳理 儒家
百家争鸣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墨子
2020/10/16
7
阅读:
材料一 “为政以德……儒子家为:政,重焉德用治杀、,子礼欲教善,而民善矣。”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主而张无实耻行;仁道之政以。德,齐之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