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六类题型整理题型
(一)质量守恒定律题型一根据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补充化学式。
1-1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
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SbO2B.Sb2O5 C.HSbO3 D.H3SbO41-2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 + 2R == 3N2 + 4H2O + 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A.N2O4B.NO2C.N2O D.CH41-3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具有絮凝和杀菌消毒等作用。
请将下列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Fe (NO3)3+16NaOH+3Cl2 === 6NaNO3+6NaCl+2Na2FeO4+ 。
1-4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Y+5O2点燃3CO2+4H2O,Y的化学式为。
1-5工业上可用酸清洗锈蚀的金属。
将生锈的铁片和生锈的铜片[铜锈的成分是Cu2(OH)2CO3]同时放入一定量盐酸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铜锈溶解:Cu2(OH)2CO3+ 4HCl= 2CuCl2 + 3X + CO2↑,则X的化学式为;1-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A.NaNO3B.H2C.Cl2 D.NaOH题型二“零排放”2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
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B.甲酸(CH2O2)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思路:根据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题型三质量守恒定律用于一切化学变化3、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题型四、根据情景写化学方程式4-1、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
专题05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2023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0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一、单选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a(OH)2+MgSO4=BaSO4↓+Mg(OH)2↓B.Fe2O3+H2SO4=FeSO4+H2OC.CaCl2+2KNO3=Ca(NO3)2+2KClD.NH4Cl+NaOH NaCl+NH3·H2O【答案】A【解析】B选项,铁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应该生成硫酸铁Fe2(SO4)3。
C选项,氯化钙和硝酸钾不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水、气体、沉淀其中一种。
D选项,反应条件加热,应该生成氨气和水(NH3↑+H2O),不是一水合氨(NH3·H2O)。
2.关于下列实验,通过倾斜烧杯或锥形瓶的方法让装置内的两种物质接触,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答案】D【解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反应就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A选项,锌与稀硫酸能发生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选项,氯化钡与硫酸钠能发生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选项,石灰石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选项,沙子与白磷不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D。
3.(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点燃天然气:CH4+2O2点燃2H2O+CO2↑ B.铁粉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C.硫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D.高炉炼铁:Fe2O3+CO高温2Fe+CO2【答案】C【解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22O 2H O CH CO ++点燃,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中的气体后不加气体符号,故A 错误;B 、铁粉溶于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H Fe HCl FeCl ++↑=,故 B 错误;C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故C 正确;D 、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O 323Fe CO Fe CO ++高温,故D 错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讲解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4、理解:六不变: 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应用【经典例题】【2019黑龙江龙东】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 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质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X是CO2,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错误;D、含碳化合物中的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C。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 化学 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 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原子的 数目 没有增减,原子的 质量 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宏观)两个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微观)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 化学式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 2CO 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 C 和O 2;2、表示生成物是 CO 2;3、表示反应条件是 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读作“反应生产”。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及解析一、选择题1.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4:3解析:B【解析】【详解】A、过氧乙酸(C2H4O3)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选项错误;B、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212214163⨯⨯+⨯+⨯×100%=31.6%,故选项正确;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故选项错误;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
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B.32C.48D.96解析: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A+B2=2C32 2x10g 30g3210 230gx g=x=48答案:C。
点睛: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B2的质量,进而确定了B2和C的质量关系,然后依据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求解即可。
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解析: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 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
专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中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专题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中考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从定律本身出发;二是用原子、分子观点解释定律出发;三是定律的外延反映出元素在反应前后种类,质量都不改变出发。
常见的题型有: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数据分析、微观反应示意图分析以及根据残缺型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利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等。
设问形式主要有:判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判断反应的反应类型;判断某物质是否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等。
模|板|构|建一、关于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数据分析步骤 具体方法①确定待测质量“x”的值:根据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或反应前各种物质的质量减少=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增加)②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计算表格中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反应后-反应前),(结果负值为反应物;结果正值为生成物;结果为0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与反应无关的物质或杂质)③ 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确定反应类型④ 标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原理,结合所学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判断正误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反应示意图步骤 具体方法① 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相同的分子,若有则消除相同数目的同种分子;若无则省去此步 ② 根据图注分别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并配平方程式 (如图注没给出原子的图示符号,可直接用物质的图示符号配平) ③根据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逐项判断正误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或元素组成步骤具体方法①观察反应方程式,锁定“未知”物质X②推断化学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均不改变,由此确定出未知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确定元素组成根据已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进行计算③根据推断或计算进行逐项正误判断疑|难|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是物质的“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重难点梳理及常考题型
质量守恒定律重难点梳理及常考题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量总和适用范围:化学变化质量守恒【例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后变短B.往水里面加食盐,水变重C.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D.纸燃烧变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量注:真实参加反应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守不遗漏气体验证:密闭装置中进行【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恒定律微观实质原子种类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宏观原子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2KMnO4 KMnO4 + MnO2 +O2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说明空气中肯定有氧元素C.引燃密闭容器中的ag氢气和bg氧气,冷却后得到水的质量一定等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可能变元素化合价于(a+b)g分子的种类分子个数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例3】已知化学反应2A + B =C + 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 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B.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20克DD.A、B、C、D 中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例4】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新物质D。
若再增加10g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
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2∶3 B.2∶1 C.3∶2 D.1∶1【例5】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 SO2B. NO2C. NH3D.N2【例6】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中考《质量守恒定律》资料和试题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二、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三、适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典例1 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10 g 水与10 g 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B .1 L 氢气和8 L 氧气反应,能生成9 L 水C .5 g 硫和5 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D .只有固体、液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A 、10 g 水与10 g 酒精混合后,不正确;B 、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定生成9 L 水,故不正确;C 、根据硫和氧以5g 硫和5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故选C 。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解析:C【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催化剂5N2+6H2O。
【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Y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是由Y分解生成的,故A不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和W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故B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30×6)(28×5)=9:7,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4+26+3+5)-(2+3+36)=7,选项正确;B、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是,选项正确;C、甲、乙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正确;D、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4-2)g:(26-7)g=12:19,选项错误。
故选D。
3.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错误;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故错误;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2:1,故错误。
质量守恒定律题型
质量守恒定律题型一
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3.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4.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6.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质量守恒定律题型四
1.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
)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由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分别计算出可燃物中C 和H 元素质量.然后比较所求C 、H 元素质量和与可燃物质量是否相等,若相等可燃物就只含C 、H 两种元素,若不等可燃物中还含有氧元素.
水的质量×水中氢的质量分数: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1.
2.
3.某化学反应前后微观模拟如所示,“○”“●”,说法正确是()
4.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
6.。
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题型
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题型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2、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 .一定条件下,SO 2和O 2生成SO 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 .8g CH 4完全燃烧生成8g CO 2D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 2和H 2O ,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3、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B .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C .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D .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计量数a 与b 之和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B. 若取xg A 和xg B 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 反应物A 和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D. 若A 和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5、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⑤⑥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⑦D .③④⑥⑦6、一种可做化肥的化合物在密封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氨气(NH 3)、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 、O 、H 、CB 、N 、H 、OC 、N 、C 、HD 、C 、H 、O 、N7、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A .碳一种元素B .氢一种元素C .碳和氢两种元素 D .碳、氢、氧三种元素 8、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A.只含氧元素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只含钠元素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9、加热分解X 能生成2CO 、O H 2、3N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巩固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常考题目及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巩固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化学反应前后的六个“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
3. 化学反应前后的两个“一定变”:物质种类一定变、分子种类一定变。
4. 化学反应前后的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分子数目可能变。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①只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才能计入质量守恒的计算等式中,没有参加反应的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
①质量守恒的等式两边都是质量总和,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要算齐全。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量的计算,不适用于体积的计算。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增加——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反应后生成物质量减少——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没有变化——反应前后没有气体参加或者逸出2.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如,已知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得到如下推断:酒精+O2 CO2+H2O,由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可知:酒精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H;可能含有的元素:O。
说明:若要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则需要定量才可计算。
3. 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在A+2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可直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反应物质质量总和=反应生成物质质量总和,求得m(B)=3g+10g—5g=8g。
4. 确定某物化学式如,要求某反应2X +5O2=4CO2 + 2H2O中X的化学式,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列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表格中所差的C、H原子即在X中,由于X前面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每个X中有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即X化学式为C2H2。
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汇总
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汇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题型1 解释及验证类1.下列现象可⽤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 g⽔受热变成了10 g⽔蒸汽B.50mL ⽔中加⼊50mL酒精,总体积100mLC.5 g蔗糖溶于95 g⽔中,总质量为100 gD.纸在空⽓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纸的质量⼩2.(2018?滨州)下列实验能够直接⽤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C.D.3.已知48g镁于32g氧⽓恰好完全反应,⽣成氧化镁8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g镁和5g氧⽓⽣成10g氧化镁B.6g镁和4g氧⽓⽣成10g氧化镁C.3g镁和7g氧⽓⽣成10g氧化镁D.4g镁和6g氧⽓⽣成10g氧化镁4 .将氯酸钾和少量⼆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A.没有改变B.增加了C.减少了D.⽆法确定5.(2018?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的种类均不变②原⼦的数⽬、分⼦的数⽬均不变。
③原⼦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题型2 确定化学式1.在反应FeS+4HNO3=Fe(NO3)2+2X↑+S↓+2H2O中X的化学式为()A、NH4NO3B、NOC、NO2D、H2S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2XY2+Y2=2Z的反应中,Z的化学式应该是()A.X2YB.X2Y3C.XY2D.XY33.我国新⼀代⽓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27⽇成功发射,运载⽕箭的燃料是偏⼆甲肼(⽤R表⽰),其燃烧的化学⽅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甲肼的化学式是()A.C2H8N2B.N2H4C.CH4D.C6H7N4.某元素R的氧⽐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为7:8,R的相对原⼦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RO B.RO2C.R2O D.R2O55、3Cu+8HNO3 ==3Cu(NO3)2+2X↑+4 H2O,求X的化学式为。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可见其中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D.1 个分子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则 C2H5OH 中 C、H、O 的原子个 数比为 2:6: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DNA 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是 DNA 水解的产物之一,其化学式为 C4H5N3O,下 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5.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2Cr2O7 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 B.K2Cr2O7 属于氧化物 C.C2H5OH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C2H5OH 中 C、H、O 的原子个数比为 2:5:1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钾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 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 x=+6 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K2Cr2O7 是由钾、铬、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
×100% =31.6%,错误。故选 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 1:2 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点燃 2H2O+CO2。A、由反应的 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该变、数目不变,错误;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 知,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 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1×4):(2×16×2)=1:4,错误;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 H2O 和 CO2,均为氧化物,正确。故选 D。
初中化学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计算题归类及有效解题策略共5页文档
初中化学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计算题归类及有效解题策略一、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求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 解题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则逸出气体的质量=减少物质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剩下物质的总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用逸出气体的质量去求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1 取2 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98 g,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质量=100 g+2 g-?98 g?=4 g?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2H?2O?2 MnO?2 2H?2O +O?2↑?6832??x? 4 g?68 ?x?= 32 4 g?x?=8.5 g?则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8.5 g 100 g×100%=?8.5%?.?二、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已知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及析出沉淀的质量,求反应后某生成物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题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则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析出沉淀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用析出沉淀的质量去求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溶质质量,最后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公式去求溶质的质量分数.例2 某同学取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为25 g,滴加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为36.5 g,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沉淀的质量为14.35 g.计算(1)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1)设该稀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溶质的质量为yHCl + AgNO?3 =HNO?3+ AgCl↓ ?36.5 63 143.5??xy? 14.35 g?36.5 143.5=?x? 14.35 g63 143.5= ?y? 14.35 g?x?=3.65 g,?y?=6.3 g.?则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3.65 g 36.5 g×100%=10%.?(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NO?3,生成的AgCl沉淀既不是溶质也不是溶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反应前各物质〖JP3〗的总质量-析出沉淀的质量=25 g+36.5 g-14.35 g=47.15 g .?因此,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3 g 47.15 g×100%=13.4%.?三、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或求某未知物质的质量 ?解题方法:主要掌握以下三点.(1)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2)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各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总和,求某未知物质的质量.(3)如果结合方程式进行按比例式计算,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乘计量数.?例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表1物质 AB C D反应前质量/g 9 2 22 1反应后质量/g?x? 26 21(1)这一反应类型是 ?x?= g.?(2)由表1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剂.?(3)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KG-*2/3〗16,则A与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析:根据题意, C的质量减少,则C是反应物;D的质量增加,则D是生成物; B的质量不变,则B可能是催化剂;A的质量反应后未知,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判断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因为Δ?m?(C)=22-6=16<Δ?m?(D)=21-1=20?所以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各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总和应等于各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总和,所以A是反应物.?又因为Δ?m?(A)+Δ?m?(C)=Δ?m?(D),则(9-?x?)g+16 g=20 g,?x?=5 g.?由于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为C,因此该反应是化合反应.(3)设A、C、D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c、d;?因为Δ?m?(A)=4g,Δ?m?(C)=16 g ??a?A + ?c?C= dD?8a 16c4g 16g?8?a 16 c=?4 g 16 g则 ?a c?= 1 2.?答案:(1)化合 5 g (2)催化剂(3)1∶2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定律。
该定律的内容可以运用两个方法去加以理解:1.剖析法理解内涵。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其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三个关键词。
剖析三个关键词的含义是理解定律内涵的常用方法。
“参加”一词的含义是:未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列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中,否则会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比实际总质量偏大。
如,2g氢气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就不是10g,而是9g,因为,氢、氧化合时两者的质量比固定为1:8,2g氢气在上述反应中有1g氢气没有参加反应。
“化学反应”的含义是:质量守恒定律是揭示化学变化前后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规律,化学变化以外的质量变化现象,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质量总和”的含义是:质量守恒不是说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而是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2.线索法理解实质。
质量守恒定律与原子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之间存有内在联系,因此,可以用下列线索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
这一线索的具体内容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构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题型一、考查对定律内容、实质的理解例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10g冰融化成10g水。
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的体积之和等于生成水的体积C。
在氧气中燃烧的细铁丝质量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D。
电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解析】D。
质量守恒定律指①化学反应②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所有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题型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题型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摘要: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化学基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容是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反应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其定不变有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质量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化学基定律该定律容可以运用两方法加以理剖析法理涵质量守恒定律容是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反应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其“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三关键词剖析三关键词含义是理定律涵常用方法“参加”词含义是参加反应反应物质量不能列入反应物质量总和否则会使算出生成物质量总和比实际总质量偏如g氢气8g氧气充分烧生成水质量就不是0g而是9g因氢、氧化合两者质量比固定8g氢气上述反应有g氢气没有参加反应“化学反应”含义是质量守恒定律是揭示化学变化前物质质量关系规律化学变化以外质量变化现象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释“质量总和”含义是质量守恒不是说反应物质量等生成物质量而是指化学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相等线法理实质质量守恒定律与原子概念、化学变化微观实质存有系因可以用下列线理质量守恒定律实质原子概念→化学变化微观实质→化学变化前物质总质量守恒这线具体容是原子是化学变化粒子因化学变化程实质上是反应物原子重新构成新物质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程这程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反应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题型、考对定律容、实质理例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理正确是()0g冰融化成0g水B参加反应氢气、氧气体积和等生成水体积氧气烧细铁丝质量等生成四氧化三铁质量电水质量等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和【析】质量守恒定律指①化学反应②所有参加反应物质质量总和等所有生成物质质量总和例化学变化定不变是()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原子数目物质种类【析】化学变化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程其定不变有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质量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定改变有分子种类物质种类;可能改变有分子数目物质种数元素化合价反应物体积与生成物体积【练练】对质量守恒定律释正确是()化学反应前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B化学反应前原子种类改变原子数不变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化学反应反应物分子数等生成物分子数充分加热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克则生成氧气质量()(b)克B(b)克(b)克(b)克3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物质分子数⑥各种原子总数化学反应前肯定没有变化是()①②③⑤B①⑥②③⑤①③⑥【答案】3二、判断物质组成元素或化学式【例】化学反应X3R若用X、表示R化学式其正确是()XBX3X6X3【析】B化学反应前各原子数目不变【例】6g可物足量氧气烧生成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关可物下列判断正确是()①定有、②定不含③可能含有④定有⑤分子、原子数比⑥分子、原子数比、①②⑥B、①②⑤、①③⑥、①④⑤【析】化学变化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定有、即①⑵判断是否有由二氧化碳质量出碳元素质量g;由水质量出氢元素质量0g()()06g所以定不含即②⑶分子、原子数比原子数元素质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即⑥【练练】是形成酸雨主要污染物目前有种较有效方法是高空喷洒粉末状物质x脱硫效可达85%其反应化学方程式x由可知x化学式是()B3()化学方程式5b=各化学计量数关系正确是()bBbb【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定律。
该定律的内容可以运用两个方法去加以理解:
1.剖析法理解内涵。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其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三个。
剖析三个的含义是理解定律内涵的常用方法。
“参加”一词的含义是:未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列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中,否则会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比实际总质量偏大。
如,2g氢气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就不是10g,而是9g,因为,氢、氧化合时两者的质量比固定为1:8,2g氢气在上述反应中有1g氢气没有参加反应。
“化学反应”的含义是:质量守恒定律是揭示化学变化前后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规律,化学变化以外的质量变化现象,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质量总和”的含义是:质量守恒不是说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而是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2.线索法理解实质。
质量守恒定律与原子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之间存有内在联系,因此,可以用下列线索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
这一线索的具体内容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构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题型
一、考查对定律内容、实质的理解
例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融化成10g水
B。
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的体积之和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
在氧气中燃烧的细铁丝质量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D。
电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解析】D。
质量守恒定律指①化学反应②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所有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例2.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
A。
分子种类B。
分子数目
C。
原子数目D。
物质种类
【解析】C。
化学变化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其中,一定不变的有: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改
变的有: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有:分子的数目,物质的种数,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的体积与生成物的体积。
【练一练】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
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
2.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
(a+b-c)克B。
(a-b-c)克
C。
(a-b)克D。
(a-b+c)克
3.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答案】1.C 2.A 3.D
二、判断物质的组成元素或化学式
【例1】在化学反应2X2+3Y2=2R,若用X、Y表示R
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 )
A.XY
B.X2Y3
C.X4Y6
D.X3Y2
【解析】B。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
【例2】1.6g可燃物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关于可燃物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一定有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有O④一定有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1︰4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解析】A。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一定有C、H,即①。
⑵判断是否有O:由二氧化碳质量求出碳元素的质量为1.2g;由水的质量求出氢元素质量为0.4g,m(C)+m(H)=1.2+0.4=1.6g,所以一定不含O,即②。
⑶求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原子个数=元素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