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创新

合集下载

创新性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性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2 评 价 指 标 的 内 容
创 新性 化 学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应该 从 4个方 面 的 内 容进 行评 价 。 2 1 教 学 目标 教 学 目标 的 制 定 应 该 符 合 社 会 的 . 客 观 需 要 , 合 学 校 客 观 基 础 , 合 教 学 的 客 观 条 符 符 件 , 合 教 学 的客 观 规律 , 合学 生 的 实际 。 符 符 22 教学过程 . 从教 的侧 面 看 , 括 3个 层 面 : 1 包 () 人 的层 面 : 理 好 各 种 关 系 , 核 心 是 建 立 民 主 、 处 其 平 等 、 作 的 师 生 关 系 ; 2 方 法 层 面 : 际 各种 教 学 模 协 () 实 式 与 方 法 的 相 互 补 充 , 视 以 计 算 机 为 基 础 的 多媒 重 体 教 学 手 段 的 应 用 ;3 机 制 层 面 : 括诱 导 机 制 、 () 包 激 励 机 制 、 展 性 评 价 机 制 。从 学 的侧 面 看 , 有 3个 发 也
视 , 目标 的 科 学 性 、 理 性 进 行 评 价 和 判 断 。 ( ) 对 合 2
对 每 个 指 标 项 目要 有 相 对 独 立 的 准 确 的 科 学 含 义 , 各 级 指 标 的权 重 要 经 过 反 复 论 证 , 以期 切 合 实 际 ( ) 3 对 计 量 方 法 的规 定 上 , 要 吸收 和 运 用 数学 ( 别 是 需 特 模 糊 数 学 ) 研 究 成 果 , 确 保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具 有 较 的 以 高 的 可 信 度 与准 确 性 。 1 2整 体 性 原 则 . 教 学效 果 是 多种 因 素 综 合 作 用 的 产物, 因此 教 学 评 价 指 标 必 须 在 综 合 多 种 教 学 因 素

用课改新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用课改新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 刘 根 东 . 现代 主义 与 当代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 . 苏 高 教 , 9 】 后 J江 】
2 0 ,2 ,1一l5 0 3( )l3 1 .
M d l a dSi c co l ] . A : e i 1 9 , — 7 id c n eSh o M . S . r l 9 4 7 4 . en e [ U . M rl , 2 【 刘 志文 . 现代 主 义知识 观 与 网络 课程 变 革【 . 3 】 后 J 高教 探 索, 】
程 标 准 ,这 是 2 0 年 印 发 义 务 教 育 各 学 科 课 程 标 准 后 . 01 我 国 义 务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又 一 项 重 要 举 措 。 作 为 信 阳 市
地存 在 ,随着课 堂 教学 改革 的进 程 。随 着教 育 部 印发 的 新 一轮 基础 教 育课 程改 革 的逐 步推 进 .创 新 课 堂教 学评 价 显得 越来 越 重要 。学 校如 何创 新 新课 改 下 的课 堂教 学 评 价体 系 ?这是 我 校 当前 的热 门话题 。为迎 接新 一 轮 的
是 主 阵 地 ,教 师 教 什 么 ? 学 生 学 什 么 ? 考 什 么 内 容 ? 最
精 神 ,提 高创 新能 力 ,形 成学 生 的创 造性 思 维 ,提 高学
生 创 造 能 力 , 只 有 坚 持 课 改 , 不 断 创 新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体
系 。要 坚持 以课改 为载体 ,不 断完善创 新课 堂评价 体 系 .
学 生 的 思 维 。 要 重 视 与 学 生 交 流 ,善 于 与 学 生 互 动 .要
【】 4叶浩 生. 教育心 理学 : 现代 主义 的挑战 f . 后 J 教育研 究 ,0 8 ] 20 ,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日益增长,教育界对于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备受关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背诵,忽略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必要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为教师提供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有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将以现行教育政策和理论为指导,结合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情况,探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新思路和方法,旨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分析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方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方法及工具,以实证研究案例分析为依据,旨在通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评价,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从传统注重知识灌输向注重素养培养的转变。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为教师提供科学评价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对教育实践和理论具有什么样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于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核心素养是21世纪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更好地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为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又要贴近学生的需求,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元化,更能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运用语文技能。

一、关注学生个性,实现个性化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应试表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需求。

改革与创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和体验。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和特长,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和提高,更好地实现知识与情感的统一。

二、强化语言能力培养,提高语文素养水平语文教学应该以培养语言能力为核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语言技能。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促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三、建立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协同学习建立合作学习模式,是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拓宽教学资源,实现多元化课程体系新时期语文教学应该以拓宽教学资源为前提,实现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通过引入课外阅读、视频教学、网络资源等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不同场景和多样化的环境中受到启发和启示,更加广泛地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和文化。

五、注重评价手段,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一定要注重评价手段的创新和改进。

教师要建立全面、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和引导,让学生不仅能够应对考试,更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教育科研与创新研究方案

教师教育科研与创新研究方案

教师教育科研与创新研究方案导言:教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教育科研与创新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因此,建立科研与创新研究方案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科研的目标和意义、教师科研的内容和方法、建立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团队、推动教师创新研究等方面展开回答,并提出总结。

一、教师科研的目标和意义教师科研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通过开展科研,教师能够深入探究教育问题、掌握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科研还能够引领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教师科研的内容和方法教师科研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开发与评估、学生学习行为研究等。

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科研成果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教师科研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进行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等。

教师还可以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科研思路。

三、建立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团队为了推动教育创新,建立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团队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团队可以通过积极协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

团队成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并分享科研成果、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推动教师创新研究要推动教师创新研究,需要在政策、机制和资源方面给予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师科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科研机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开放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五、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教师科研是为了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效果,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

教师可以通过科研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动。

同时,教学实践也能够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宝贵的素材和数据,推动科研的深入发展。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匝 圃

部 分 学者 坚持 课堂 教学 质量 评价 体 系应该 注重 评价 指标 、
评 价标 准及 评 价方 法 的设 计 。 课 堂教 学质量 评价 体 系也是 一个 动态的、 复杂 的系统 , 评价 指标体 系的设计 与实施 只是其 中重要
内容 和关 键环 节 , 评 价组 织机 构 、 运行 机 制 的建 立 , 评 价 数据 的
量教学 要求 的教 学队伍 , 进 一步确立 学科 教学工作在 学校各项工
作 的提 高 , 形成 教 学特色 , 使 课堂教 学质量 在上一个 新 台阶” 。
2 . 2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2 . 2 . 1 厘 清课 堂教 学质 量评 价体 系与评价指标体 系的设计
4 教 师 课堂教 学质 量评 价体 系的建 立
大学 教师 课堂 教学 质量评 价体 系是 一个 动态 的 、 复杂 的系 统, 大 体上 包含 5 个 方 面( 如图 1 所示 ) 。
济 发展 、 教育 观念 、 社会 意识形 态 、 科学技术 发展而 有所变 动 。 其 最终 目的只有一个 , 即通 过这项工 作的开 展 , 建设 一支适应 高质
3 . 3 综 合 评 价 的 原 则
由于 学生 、 教师 、 督 导及 教学 管理人 员所 处位 置 、 业务 素质 有所 不 同 , 在 日常工作 、 学 习中各 主体对 事 物分析 、 审视也 会 不
益、 教学 过程 的改进及 教学质 量的提 高 。 对课 堂教学 质量进行 评
价就是 对与课 堂教 学有关 的各种影 响因子 的评价 , 主要 内容有 : 教师 的学科 知识水平 、 教学 理论 与方式 ; 教师 的工作 态度 、 思想状
态; 教 师 的课 堂管理 能力与教 学设计 能力 ; 教 师学 习进 修 、 科研 、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生物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构建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评价体系。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师应该清晰明确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课堂讨论、实验报告、作业评价等,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挑战,但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提升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成效和提高教学质量。

1.2 研究意义高中生物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构建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新课程要求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设定、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方式和工具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启示与建议。

2. 正文2.1 课程目标设定课程目标设定是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应该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

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总结

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总结

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总结
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是为了鼓励和推广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而举办的一项活动。

经过评审,最终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学创新案例和教师。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推动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思维培养、创造力发展和学生参与,使
教学更加有趣和有效。

评选的教学案例均展示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创新的教
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评选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以及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态度。

评委们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综合考虑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
选择、学生参与情况等因素,最终选出了一批较为优秀的教学创新案例和教师。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教学创新方法和经验。

其中,一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另一些教师注重多媒体手段的运用,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中注重个性化
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分类讲解。

总的来说,本次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对教师们在教学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果给予
了肯定和表彰。

同时,它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思路,鼓励他们在教
学中积极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进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方案

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方案

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创新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益智养能,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不仅使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创新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养成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积极思维完成。

因此,构建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完善管理机制,使创新教育课程的实施在评估方面具有可操作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方面有利于创新教育课教学持久而积极地开展,并将其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教学优势凸现于素质教育领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积极进行创新教育课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法,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创新教育教学评价的概念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是指通过对教师执教职工一堂创新教育课的教学设计、组织与学生学习、操作等创新状况所进行的综合价值判断。

它是通过创新课课堂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评价标准及评价量表而进行的评判创新。

二、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1、信息反馈功能:通过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提供教学创新的反馈信息,以便师生适时调节创新状况,使创新的组织、开— 1 —展趋于科学、严密、充实。

教学评价信息反馈功能主要包含三层意思:即以指导教学为目的的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创新质量;以促进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为目的的对学校创新课教学法工作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加强对创新课教学法的改进、创新质量提高为目的的学校创新课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加强学生对创新的自我控制与调节,积极主动地投入创新之中。

2、鉴别选拔功能:创新课堂教学尚处于摸索探究阶段,创新课师资水平普遍偏低。

通过对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创新课教师的工作质量与水平,便于对教师考察鉴别,实事求是地、公平地评估其工作,选拔、聘任合格的创新教育课教师。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3篇)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一、明确改革目标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资源为支撑的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创新教学模式1. 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我校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我校教师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播放视频、开展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我校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优化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教师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多元化评价我校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3. 自我评价我校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四、加强教师培训1. 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系统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

系统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

[] 高教 发 展 与 评 估 ,2 0 , (6 . J. 06 O)
⑦ 施 雨 丹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评 估 的 问 题 及 其 对 策 [ ] J.
A s rne C l I sua c el(QAC) i Acrdtd Isi t n [ B n cei n tui s E / e t o O ] ht :/ n aid . ogcruas ap# , 20 — 6 L. t p / ae i r/i lr. s na c 07
体 ,也 是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的 微 观 体 现 。 近 年 来 , 随 着
态 度推进 高校 教学 质量 的提高 ,各 高校都在 积极探
索 各 具 特 色 、切 合 自身 特 点 的课 堂 教 学 质 量 评 价 模
高 等教育 形势 的发展 和教 育体制 改革 的深 人 ,高校
课 堂教学 质量 问题开 始逐 步凸 显 ,课 堂教学 质 量 已
质 量评 价 系 统功 能 的原 则 。
[ 键 词 ] 系统 论 关
课 堂 教 学 质 量 评 价 模 式 优 劣评 判 模 式 创新
[ 图分 类 号 ]G4 — 08 1 [ 献 标 识 码 ]A 中 0 5 . 文 [ 章 编 号 ] 10 - 5 4 2 0 ) 0 一 O 3 ~o 文 0 5 83( 0 8 5 1 6 4
式 。归纳 起来 , 目前 主 要 有学 生 评 教 、专 家评 教 、
同行互评 、管 理者 评价和 教师 自我评 价五种 评价模 式 。这 五种模 式涉 及各类 主体 ,可 谓视角各 异 、仁
智 互见 、优 劣并存 ,下文 分别予 以论 述 。 1 学 生评 教 模 式 。学 生 评 教 指组 织 一 定 数 量 .

高职院校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高职院校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高职院校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课堂评价目的“功利化”和评价内容“单一化”的基础上,从融入教师自评和减少领导干部评价的占比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评价目的功利化和评价内容单一化的问题。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以师生全面、协同發展为最终目的,但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受行政化的制约,将其用于教师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课堂评教的结果直接与教师个人晋升挂钩,在这种功利性目标的导向下,部分教师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而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喜好而教,最好导致取悦学生而马马虎虎教的老师评教很好,而真心为学生发展而用心教的老师,却评教一般甚至不好。

这种功利化的评价完全改变了评价的发展型导向。

传统评价体系的内容没有针对不同的学校、学科和课程设置不同的评教内容,而且同一套指标体系却没有统一具体的操作规范,注入了一定的人为干预因素,评教有失严肃性,导致不同学院的学生对同一课程同一老师的评教结果截然不同。

由此可知,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评价内容的设置尤为关键,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源于全面合理、规范标准的评价内容。

一、突破评价目的“功利化”的制约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才培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更好地融入、适应并服务社会。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也受其影响。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目的应与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相匹配,打破评价结果与奖惩晋升绝对挂钩,课堂教学评价要对“教”与“学”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的评价,不仅要评价老师教的结果,还要评价老师教的过程;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还要评价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

评教的目的重点关注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发展,激励教师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基于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一体化课堂评价是一体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以汽车维修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为例,通过建立基于COMET 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课堂教学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一方面动态跟踪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状况,帮助学生及时认知自我、发掘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1];另一方面完成一体化课程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效果分析,为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核心数据。

[关键词]COMET ;课堂教学;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7-0034-02基于COMET 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温立全,吴继坚,罗彩茹(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广东深圳518009)在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职业能力综合培养与过程化评价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点。

职业能力测评是指按照教育目标和职业规范,通过大数据测量被试者在特定职业领域的认知能力特征,包括对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和不断学习的能力的评价[2]。

本文以COM ET 职业能力模型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设计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对小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相互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动态评估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修正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课程体系,有效驱动“教”和“学”的双向发展[3]。

一、建立基于COMET 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课堂教学职业能力评价体系”COM ET 职业能力测评模型包含能力要求、能力内容和职业行动三个维度,它是以纸笔测试进行的大规模诊断技术,多用于阶段性和区域性的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其追求的是职业效度,测评要求与具体课程无关[4]。

课堂教学作为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能够实时具体地测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分析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为大规模的测评方案提供数据基础。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汇报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汇报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人才的关键。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秉持着“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我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创新。

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跨学科课程群。

在基础学科课程方面,我们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拓展性课程方面,我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涵盖了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发展个性,挖掘潜能。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展示机会。

二、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我们大力推广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科学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得出科学结论。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技能。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

关于构建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兼谈“三论三共三段”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关于构建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兼谈“三论三共三段”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 词 :剖 新 教育 中图 分 类 号 :G 2 4 4 3 0 课 堂 教 学评 价 体 系 “ 论 三 共 三 段 ” 三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0 4 (02 0 O l 0 0 2— 85 20 )3一 O 3 8—
目前 . 国 上 下 j展 了 轰 轰 烈 烈 的创 新 教育 研 究 如 争 F
1 这是对课堂教学中知识 的发生过程的具体要求 , 目
的 就 是 让 学 生 通 过 在 学 习 书 本结 论 的 过 程 中 掌 握 科 学 求
证结论的能力 . 而培 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 中 从 采用 主体 { 是什么? 一价值 ( ) 为什幺’ 一方法 f } 怎幺做 ? } 来 规 范 教 师 教 学 过程 的 阶段 模 式
大小 有 什 么特 点 ?
创新 教育课 堂教学评 价 ,是对 创新教 育 目标 、任务 完成的程度 、水平 、状况等 作 出价值 判断 ,是对 课 教 学 效果 的信息 反馈 :由于课 堂救学是 一 个动态过 ,因 而在构建评价 体 系时 ,就 要注崽采用 以形 成最佳教 学过 程和有 利于学 生最佳 发展 为 目的的形成性 评价 ,考 虑其 是 否 有 助 于 完 成 创 新 教 育 目标 ——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提 高 创 新 精 神 的培 养 、创 造 力 的开发 与 师生 的 持续 发 展 以往 的评 价体 系就是缺 乏考虑创新精 神是 建立 在丰 富 的 基 础 知 识 和 各 种 能 力 的 基 础 之 上 , 因 而 整 个 评 价 体 系只有 目的性 、整体 性和定 型的内容 体系 ,缺乏 真 l 能体现创新精 神 的可 观察 的 、可操 作 的 、发展性 的 、定 量分 析 的内 容 和 指标 。 “ 三论 三共 三段”评 价体系 . 是按 照人本主义思想 ,即 从课 堂教学的全过程看学 生的创新精神是否得 到培养 、 创 新能 力和综 台素质是否得到提高 ,看教师是否教得轻松 、 投人 , 看学生是否学得愉快 . 是否 “ 高质量 、 轻负担 一笔者 探讨 了这一评价体系井将 其细 化为 “ 创新教 育课 堂教学评 价指标系统 ( 参见表 l 和表 2及说 明)

开题报告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与改进研究

开题报告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与改进研究

开题报告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与改进研究一、引言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多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能力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研究旨在探索创新与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二、文献综述目前,在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学界和教育实践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一方面,教育机构和教学研究者开始注重评价的多样性,提倡综合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价、作品展示评价等。

另一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形成性评价比单次评价更加有效,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日常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

然而,这些改进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评价方式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评价内容多以客观题为主,评价结果不能及时返馈等。

三、研究目标与意义本研究旨在创新与改进开题报告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具体目标包括:1. 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综合利用笔试、口试、作业、小组活动等多种评价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2. 建立系统化的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发展。

3. 实现评价与教学的紧密结合:评价和教学相辅相成,评价结果能够及时返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四、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选择若干中小学,观察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并进行深入访谈,了解教师和学生对评价方式的认知和需求。

2. 问卷调查:设计适当的问卷,调查教师和家长对现有评价方式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为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教育领域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经验。

五、预期成果1. 提出创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根据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国内外教育研究成果,提出适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创新评价方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教师在课堂中即时评价的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总结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必须作出评价与反应,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与反应的影响下又会产生新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

由于这种评价与反应是在课堂教学中即时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

即时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即时评价的研究与改革是整个课程评价改革内容中最易于开展与实施的部分,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把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作为贯彻落实课程评价改革的切入点。

即时评价存在于任何时期任何地区的课堂教学之中,只要有课堂教学就有即时评价。

传统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与学习评价的其它方面一样,也存在类似的弊端:如评价的目标狭窄,过分关注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在学习态度、情感倾向、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评价的内容片面,过分注重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评价的主体单一,教师是即时评价的权威,没有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往往以偏概全,扼杀学生的个性;评价的作用有限,传统即时评价往往只强调使学生明白对与错、好与坏,不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忽视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

同时传统的即时评价还存在的较为严重的负面作用,损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性评价还普遍存在,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学效率低下。

因此,研究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不单单是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切入点,也是进一步深化整个物理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与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2018年8期创新创业教育高教学刊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陈华(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是评价高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现状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客观性的评价系统。

对于我国各大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来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能够逐渐培养大量的创新性人才,所以,其教学质量好坏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具有密切联系,如果能够及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能够进一步改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管理以及教学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当前,我国高校采用的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般包括评价目的和原则,方式和内容,结果和意见的处理等。

思政课教育教学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目标十分明确。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办法,围绕目标,从教学准备情况、教学过程、授课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和授课质量、结果与意见建议等方面,对教学进行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毋庸置疑,这些评价体系,对于保证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比较成熟,正在进一步完善过程当中。

由于思政课的特殊性,现有的思政课课堂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对教学质量实际评价的过程中,主要重视检查与考核的功能,不能够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诊断和调节以及改进功能和优势,这就导致不能够实现教学评价工作的最终目标,从而不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

第二,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主要依照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以及领导的评价,严重忽视提高自主认识和教育以及提高的目标。

第三,评价内容同一化情形比较严重,往往一张评价表适用于不同专业、课程、年级之中,不但评估内容相同,权重也没有差别,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严重忽略课堂教学中具备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导致不能够发挥出教学评价工作的专业性特点。

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导言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评价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对教师绩效评价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绩效评价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传统的绩效评价主要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为评价依据,但往往只关注到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

因此,在绩效评价中引入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表现,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加强师德修养师德是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评价制度过于注重教学效果,而忽略了教师的品德修养。

在教师绩效评价中,可以引入对教师师德行为的评价指标,如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否规范、与学生、家长的交往是否和谐等。

通过对师德进行评价,可以激励教师注重品德修养,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绩效评价应该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

因此,建立教师培训、研究等机制,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同时,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激发教师创新活力教师是创新的推动者,而传统的绩效评价制度却过于规范和刻板,不利于教师发挥创新能力。

因此,创新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应该更加注重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表现。

可以引入教学设计的评价指标,评估教师是否能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建立教师创新项目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应该贯穿整个教育体系,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着重点学校和师资优势学校的偏袒问题,导致教育资源不平衡。

因此,可以建立跨校区的评价机制,通过交叉评价和互访交流,促进学校之间的共同进步和资源共享,提高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

中学数学变式创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中学数学变式创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中学数学变式创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赵自转肖凌戆(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510700)摘要:中学数学变式创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以中学数学变式创新模式和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为依据,确立了该模式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生成、操作性强,教学活动合理有序、变式有效、关注个性,学习活动状态优良、参与充分、注重创新。

构建了“五类课型”(概念课、命题课、解题课、复习课、评讲课)的课堂评价表及相关的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表和自我评价表。

关键词:变式创新模式,变式探究,课堂评价。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中学数学变式创新模式研究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在黄埔区不同生源组的三所中学(市86中,市87中和市123中)开展研究,历时三年的课题研究已取得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20篇相关文章发表或获奖)。

为使研究成果在较大范围内推广,迫切需要构建该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结合广州市教研室开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和实施活动——发展性教学评价,我们确定了本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一)中学数学变式创新模式的基本理念[]1中学数学变式创新模式是“以问题为起点,以变式探究为重点,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学生具有创新的潜能和欲望,学生在变式探究中能够自主创新,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引路人,教师在积极营造变式探究的教学氛围中能够帮助学生改进数学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其基本教学过程是,问题-范式-变式-创新-评价;其基本学习过程是,提出问题-整理范式-变式练习-变式探究-形成观点-自我评价。

(二)新课程教学评价倡导的基本理念[]2新课程教学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为依据,积极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既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又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创新大水学校徐沙沙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诊断、调节、鉴别和激励功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本文对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学校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和原因分别进行了追溯和深入分析,进而在理论和操作层面上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与创新。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新课程一、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的源起及发展17世纪班级授课制的形成标志着课堂教学的产生,课堂教学评价是随着课堂教学而产生的。

课堂教学评价是随着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而变化。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这一阶段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强调是对教师的评价,尤其是对教师的编写教案和教学设计评价。

19世纪末,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即学生、经验、活动,在这一阶段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效果,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评价都强调对教师知识教学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教育评价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策略,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了解这些目标并达成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国外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师的评价更注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发展对工作带来的实际变化及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

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前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依据教学理论建立起来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针对知识的教学即知识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被介绍到我国,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迅速开展起来。

此时的课堂教学评价,其评价内容大多是依据教学过程的展开确定的,以李秉德为代表,认为课堂教学评价主要评价以下几个方面,即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得好、积极性高。

在这之后我国的教学理论发展迅速并且逐渐成熟,随之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也旱多样化发展。

国内的教育家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注重对教师的评价,以王汉澜教授为代表,认为课堂教学评价主要评价的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

有的教学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如赵明仁、王嘉毅认为,从教师对学生、学生之间、学生自我在知识、思维、技能、品质、作品等方面以及教师自我教师对学生在教学知识、教学方法上的表现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二、现行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功利性较强当前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的目的上出现了异化,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侧重在奖惩、晋升或降级、加薪或减薪等方面,过分关注评价活动结果,通过等级划分(优、良、合格、差)对教师进行鉴别分等,或者把课堂教学评价当作工具,简单地从外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核、鉴定等,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过度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评价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反思等功能体现甚微。

很难客观公正地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实际水平,对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不突出。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归纳为:课堂教学评价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不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限制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全面性较差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偏离新课程改革的轨道,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认知目标的达成,表现在特别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过分注重教材分析的评价,尤其是课本上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堂教学评价中“重智育,忽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尤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重视。

大部份学校仍然是按照教学要素分解法对构成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分解形成的,如把课堂教学要素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

或者从教师的外显行为来评价,如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教师的教态是否认真饱满,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工整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有序,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详略得当等等,注重教师的“教”偏离考虑学生的“学”。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单一化凸显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理应有多元的主体来实施,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自身、同行、专家、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而目前大多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任课教师会感到恐慌,感到自己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而且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评优或晋升。

教师同行们对被评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特点比较了解,即使能对课堂教学做出合理的评价,但受制于诸如人际关系的处理,同行教师平日都在一起工作,相处地和和气气,谁都不愿因为自己触及他人不足而惹是生非,评价的结果往往都是肯定和赞赏。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小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参与评价完全没有必要,他们的理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不真实的,他们有的是因为教师的某一次批评产生厌恶教师的情绪,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时就会把不满的情绪通过评价量表表现出来学生评价的随意性较大,有时并不能真实的反应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不能相互结合当前国内的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上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简单的定性描述;二是偏重于定量分析,这两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缺,但任何一个都达不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相对的准确性,因此信度、效度不高。

单独地崇尚量化评价,仍然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但课堂教学中有些方面是无法量化,如教师的个性特长、学生的兴趣、情感等因素。

这些方面即使能够量化,也是带有主观判断的成分。

单一的量化评价缺乏灵活性,学生在课堂中个性的表现及教师在教学中的进步和发展以绝对的抽象的分数来表示教学活动貌似精确,实际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复杂的过程,单一的量化只会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无法从本质上抓到问题存在的原因,使教育过程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丢失。

所以,不利于教师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影响现行课堂教学评价原因分析(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滞后我国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队伍及其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督导评价机构、评价的规章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文件中对评价的吸纳运用等基本是空白。

只是到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才有了一定的发展。

近20年来,这些方面尽管有长足进步,但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加大课程与教学改革力度的客观要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制约在我们理性地探讨评价理论仅仅有短暂的历史时,我国传统考试评价制度却有了千余年的历史(中国隋唐兴起的科举考试首开了笔试考试的先河)。

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中国的教师和学生往往通过外在的评价来得到认可和发展,而不是靠自身内在的品质来获得应有的一切。

因此,当新的评价体制要求用于内在的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时,便不能很好地适应及采取有效的对策。

(三)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物化课堂教学评价我们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这往往导致教育主管部门常常为追求自己的业绩,显示推进改革的力度,过分推崇“看得见”的评价。

这就使得学校和教师未能结合自己学校或自己的专业学科背景来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不在提高内在精神品质上下功夫,而是受评价指标体系驱使,不断追求外在的、物化的、数字化的、虚假的发展。

(四)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消极的影响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对课堂教学过程有着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是最具有发言权的群体。

可以说他们是课堂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当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充分理解时,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实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积极转变。

但是由于教师们的自身情况和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每个个体对新课程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也各有看法。

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评价效果的策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评价理念,这种理念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在某些方面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无论是评价理论的研究者还是评价的具体实施者,都需要在教学中慢慢摸索,对其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探究,积极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更好实施。

为此,以下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一)理论层面1.深层次转变评价理念在新课程体系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看教师教学模式。

更应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自由个性的张扬、师生平等对话、课堂教学气氛和谐民主、学生之间的主动合作、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的情绪和交往状态。

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投入学习之中,学生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评价一节课时要关注课堂教学氛围,新课程课堂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改变过去课堂沉闷压抑,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确定,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广度。

从深度来说,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还是被动的迎合老师;从广度来说,全班学生是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还是只有各个层面的少数学生参与。

(3)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关键在于学生课堂思维。

学生要有思维的内容、空间和时间,即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倾听、独立思考;是否善于交流、从多角度解决问题;是否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能从异议中彼此得出肯定性的评价、分享见解。

2.构建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制度新课程改革根据国内外先进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与实践,提倡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涵义是多面的,同时也要依据评价的目的和评价的内容进行选择。

在实施中我们应该坚持如下基本策略:(1)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显然,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公正和有效,必须考虑评价主体队伍的多元组成。

(2)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采用定性评价为主,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以定性评价统整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我们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建立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