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类比法
谈数学中的类比法
= ( 2 / 3 ) n R ’ . 引导大家回忆起定积分中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步
骤为 “ 无限分割一 以直代曲一 求和一 取极限” , 核心为 “ 以直代曲” . 通过类比、 探讨后, 得出了分割半球的多种方法: ( 1 ) 底面与圆 面平行的若干圆柱; ( 2) 底面与圆面垂直的若干小半圆柱; ( 3) 圆锥 。 4 、利用类比方法, 发展创新思维 。在解决数学问题 的过程 中, 虽然问题 情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两个对象在表面上毫无 共同之处 , 但通过 以发散的思维来分析 问题形式, 创造条件 , 使 两者存在共同点, 这种类比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 而是一种创造 性, 这对数学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这样的—个问题 曾难倒了大部分学 生:“ 求证: 正四面体 A ~ B C D 内的任意一点 P到各个面的距离
一
推” 。
、
类 比法 的特 点 类比法的作用是 “ 由此及彼”。如果把 “ 此”看作是前
提, “ 彼”看作是结论, 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个推理过 程。古典类比法认为,如果我们在比较过程 中发现被比较的对 象有越来越多的共 同点 并且知道其中一个对象有某种情况而 另—个对象还没有发现这个隋况 这时候人们头脑就有理由进 行类推 ,由此认定另一对象也应有这个情况。现代类比法认 为,类比之所 以能够 “ 由此及彼”, 之间经过了一个归纳和演 绎程序 即:从已知的某个或某些对象具有某情况,经过归纳得 出某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这情况, 然后再经过—个演绎得 出另一 个对象也具有这个 情况。现代类比法是 “ 类推”。类比法的特 点是 “ 先比后推”。 “ 比”是类比的基础, “ 比”既要共同点 也要 “ 比”不 同点, 对象之间的共 同点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 的前提条件, 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 二 、类 比法分类 第一类 ,同构类比。这是类比中的一种极端形式 。同构的 意义是_全集合 M和 N之间的一一对应 f 是一个对于代数运
类比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类比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在将介绍类比法的概念、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在将详细阐述数学概念教学中类比法的定义、类比法的优势,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如何使用类比法教授抽象概念。
还将探讨如何选择和设计合适的类比。
在将对类比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类比法,数学概念教学,定义,优势,具体案例,选择,设计,应用总结,未来发展,结语1. 引言1.1 类比法的概念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类比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类比法指的是通过将一个陌生的概念与一个熟悉的概念进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
通过类比,学生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框架应用到新的概念中,从而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许多数学概念是无法直观呈现的。
通过类比,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概念。
类比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类比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类比法的定义和优势,以及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何运用类比法教授抽象概念。
将讨论如何选择和设计合适的类比,以及总结类比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展望未来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类比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2 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只有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数学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数学概念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从而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中的新知识和难点。
类比的数学方法
类比的数学方法
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似,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在数学中,类比的方法非常常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降维类比:将三维空间的对象降到二维(或一维)空间中的对象,此种类比方法即为降维类比。
2. 结构类比:某些待解决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类比物,但可通过观察,凭借结构上的相似性等寻找类比问题,然后可通过适当的代换,将原问题转化为类比问题来解决。
3. 简化类比:简化类比,就是将原命题类比到比原命题简单的类比命题,通过类比命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的启发,寻求原命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比如可先将多元问题类比为少元问题,高次问题类比到低次问题,普遍问题类比为特殊问题等。
使用类比法的关键在于寻找一个合适的类比对象,通过比较两个对象的相似性或共通性,从而利用已知对象的性质来推测未知对象的性质。
类比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因为它可以通过比较和对照来加深我们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类比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4)
类比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而数学教学也是学生必修的课程。
但是,少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及理解存在困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本文将探讨其中一个较为常用的类比法,以及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该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类比法的简介类比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将所学知识与某些具体的事物相比较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提高其记忆和应用能力。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还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类比法的优点类比法有以下优点:1.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类比法将所学知识与具体的事物相比较,易于让学生理解其内涵和逻辑。
2.促进学生的记忆能力:在类比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来应用到所学知识中,进而加深记忆。
3.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类比法运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喜爱和情感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类比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 数学概念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相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以自行车的轮子为例来讲解圆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公共汽车站的候车人群密集程度来理解概率的含义等等。
2. 数学运算法则类比法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数学运算规则与具体的生活事例相比较,辅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内容。
例如,让学生将一些有规律的实物排列起来,如彩色珠子、小球等,以此来演示数列和等数学知识。
3. 数学问题类比法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类比法找到问题的关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
例如,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与魔方一起讲解,让学生通过旋转魔方来理解正反对称、平移对称等数学概念。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法的优缺点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法的优点是十分显著的,它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下认知他们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类比法与等效法
第三节 类比法与等效法一、类比方法简介:1.类比法是根据两个研究对象或两个系统在某些属性上类似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类似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由个别到的推理形式。
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特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
说到底,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从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不同事物在属性、数学形式及其他量描述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就可以来用类比推理.类比法是提出科学假说做出科学预言的重要途径,物理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假说是运用类比方法创立的,开普勒也曾经说过:“我们珍惜类比推理胜于任何别的东西”. 类比是科学家最常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由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虽然不一定可靠,但是,在逻辑中却富有创造性. 康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对研究问题起着提供线索、借鉴、触类旁通的作用.在中学物理教材当中,采用类比法的实例:电压与水压;电流与水流;内能与机械能;原子结构与太阳系;水波与电磁波光波;通信与鸽子传递信件;功率概念与速度概念的形成.在物理学中运用类比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有助于提出假说进行推测,有助于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向.类比可激发学生探索的意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成为自觉积极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研究物理习题时,经常会发现某些不同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
其中包括数学表达芽的相似性和物理图象上的相似性。
类比法就是在于发现和探索这一相似性,从而利用已知系统的物理规律去寻找未知的物理规律。
二、典例分析1.费马原理求解运动问题例2:有一个很大的湖,岸边(可视湖岸为直线)停放着一艘小船,缆绳突然断开,小船被风刮跑,其方向与湖岸成15°角,速度为2.5km/h 。
数学中的类比思想
时需小议数学中的类比思想王安平关键字:类比的思想数形之间、数数之间的类比所谓类比,是指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类似的性质或特点。
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 analogia”原意为比例,后来引申为某种类似的事物。
类比的思想方法在科学发展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例如,著名科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把天体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做类比而发现的;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把植物的自花受精与人类的近亲结婚相类比,从而发现了自己子女体弱多病的原因。
类比的思想涉及了对知识的迁移。
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对学生迁移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注重运用类比的思想。
在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经常发现在数学中有一些相类似的概念,可以利用类比法进行学习;另外,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类比的思想进行教学。
的确,类比法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常用方法。
数学的类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㈠几何图形之间的类比(1)几何形体数量关系的类比在以往的高考题目中,也出现了类似题目。
例如:在某年上海的高考模拟题中的一道题:已知:在平面几何有勾股定理:“假设ABC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有关系:AB2 AC2 BC2。
”当我们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并研究三棱锥的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关系时,我们可得到相应结论:假设三棱锥A 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两两垂直,则S2ABC S2ACD S2ADB S2BCD(2)几何性质之间的类比例如,几何体中的椭圆与双曲线就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也存在性质之间的类比,例如:------------------------- 布磊Sn/ — ....... .. ...... ..... ......同样是在某年上海的高考模拟题中的一道题:已知:在三角形中存在余弦定理:a 1 2b 2c 3 4 2bccosA ,那么,在三棱柱 ABC A 1B 1C 1中存在关系(假设 表示平面BCC 泪与平面ACC 1A 1所成的二面角):SA B B 1 A5 6BCC 1B 1 S A C C 1 A 2S BCC I B I SA CC I Acos㈡数与形之间的类比众所周知,初等数学可分为代数与几何。
数学教学中“类比法”的运用
数学教学中“类比法”的运用作者:梁晓辉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2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在不同分支、不同领域中会感到某种类似的成分。
如果我们把这些类似进行比较并加以联想的话,可能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和方法。
这种把类似进行比较、联想,由一个数学对象已知特殊性质迁移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去,从而获得另一个对象性质的方法就是类比法。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运用类比的方法,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类比的能力。
一、分式与分数的类比首先,要用与分数类比的方法导出分式概念、分式基本性质与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个分数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构成,分子、分母都是数,但分母不能是零。
为什么分母不能为零呢?因为零不能做除数,如果分子等于零,只要分母不是零,这个分数的值就是零。
再把分数的概念引申到代数式来,发现分式由分子、分母与分数线构成,分母中含有字母,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分式的概念,接着指出分数与分式的区别所在:分数与分式形式相同,但分式中的分子、分母均为整式,且分母是含有字母的整式。
其次,在讲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先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进行推想。
我们回忆如何做不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是先将异分母化为同分母,这是根据什么呢?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分式是一般化了的分数,分式应该有,这里A、B、M是整式,根据分式的概念要求,由分数的基本性质应该想到。
因此,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此外,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有公因数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中分子分母中的公因数约去,从而成为最简分数。
同理,由于分式也具有与分数相似的基本性质,所以我们也可以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中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化成最简分式。
(这个概念可由学生总结出)第三,两个分数相乘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两个分式相乘时,也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除去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类比法
类比法类比是通过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比较,找出它们在某一方面(特征、属性和关系)的类似点,从而把其中一对象的其他有关性质,移植到另一对象中去.因此,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在解析几何中,类比法是编制新命题、发现新定理以及开拓解题思路的重要方法. 解析几何的研究对象是直线、圆和圆锥曲线,因此,在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之间相互类比,是类比推理的主要内容.例1 对圆x 2+y 2=r 2,由直径上的圆周角是直角出发,可得:若AB 是⊙O 的直径,M是⊙O 上一点(异于A 、B),则1-=⋅BM AM k k 。
那么对椭圆12222=+b y a x 和双曲线12222=-by a x 是否有类似的结论?标分别为(x 1,y 1)、(-x 1,-y 1),又设点M(x 0,y 0)是这个椭圆上一点,且x 0≠±x 1,则以上两式相减,得于是①、②两式就是椭圆、双曲线与圆类似的结论.【解说】 (1)与圆类似,连结圆锥曲线上两点的线段叫做圆锥曲线的弦,过有心曲线(椭圆、双曲线)中心的弦叫做有心曲线的直径;(2)因为抛物线不是有心曲线,所以抛物线没有与圆的这个性质相类似的结论.<a<b)类似的命题是什么?【分析】由习题1.1第5题,我们知道了椭圆这个命题的证明方法,用类似的方法,我们来寻找双曲线的有关命题.比较两个标准方由①+②,得于是,我们得到与椭圆类似的正确命题:习题1.对圆x2+y2=r2,由过弦AB(非直径)中点M的直径垂直于此(a >0,b >0)类似的结果是什么?并证明你的结论.<1),一直线顺次与它们相交于A 、B 、C 、D 四点,则|AB|=|CD|.双曲线类似的命题是什么?并加以证明.习题答案或提示1.若AB 是椭圆、双曲线的弦(非直径),M 是AB 的中点,则对一直线顺次与它们相交于A 、B 、C 、D 四点,则|AB|=|CD|.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索答案的思维形式.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它具有不落俗套、标新立异、不拘一格的特点.因此,用求异思维解题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换思维方向解证解析几何习题,常常会出现“思路自然、运算麻烦”的局面,甚至会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这时,若能变换思维角度,多方位思考,多渠道辟径,就会超过思维障碍,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例1 已知点A(1,-1)、B(7,2),以A 为圆心、8为半径作⊙A ,以B 为圆心,6为半径作⊙B ,求这两个圆外公切线交点P 的坐标.【分析】 如图1-4.解本题的自然思路是,先求出两条外公切线的方程,再解方程求出交点坐标.但这种解法是入手容易出手难,由于运算量过大,使思维陷入困境.如果能换一个角度思考,联想到公切线的交点在连心线上,即P 、A 、B 三点共线,且4386||||==PA PB (即两圆半径之比),那么便可用线段定比分点公式,使问题获得巧解.【解】 如图1-4,设M 、N 是一条外公切线与两个圆的切点,连结AB 、BP ,则A 、B 、P 三点共线,再连结AM 、BN ,则AM ⊥MP 、BN ⊥MP .∴ BN∥AM.设点P的坐标为(x,y),则由线段定比分点公式,得故点P的坐标为(25,11).例2 如图1-5,直线y=kx+b与圆x2+y2=1交于B、C两点,与双曲线x2-y2=1交于A、D两点,若B、C恰好是线段AD的三等分点,求k与b的值.【分析】如图1-5,解本题的自然思路是,由|AB|=|BC|=|CD|入手,先计算出|AB|、|BC|、|CD|(即用k、b表示),然后解方程组求得k、b的值.但由于线段AB、CD的端点不在同一曲线上,从而上述解法运算相当麻烦.如果变换思考角度,由|AB|=|CD|出发,可得线段BC与AD的中点重合,进而可用韦达定理,列出k、b的一个关系式,再【解】如图1-5,把y=kx+b代入x2-y2=1中,整理,得(1+k2)x2+2bkx+b2-1=0①从而由韦达定理,得把y=kx+b代入x2-y2=1中,整理,得(1-k2)x2-2bkx-(b2+1)=0 ②∵ |AB|=|CD|,∴ AD与BC的中点重点.解之,得k=0或b=0.当k=0时,方程①化为x2=1-b2,(二)一题多解在解析几何中,进行一题多解训练是培养求异思维能力的一种极好形式.例3 已知直线l过坐标原点,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若点A(-1,0)和点B(0,8)关于l的对称点都在C上,求直线l和抛物线C的方程.(1994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分析1】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抛物线C的方程为y2=2px(p>0),先求出A、B 关于l对称的点A′、B′的坐标(用k表示),再代入抛物线C的方程中,可得k、p的方程组,最后解方程组即可.【解法1】如图1-6.由已知可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y2=2px(p>0).由于直线l不与两坐标轴重合,故可设l的方程为y=kx(k≠0).①设A′、B′分别是A、B关于l的对称点,则由 A′A⊥l可得直线AA′的方程为将①、②联立,解得线段AA′的中点M的坐标为分别把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C的方程中,得由③÷④,消去p,整理,得k2-k-1=0.⑤又由④知k>0.⑥【分析2】如图1-7,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α,则l的斜率为用α的三角函数表示点A′、B′的坐标,再把这些坐标用k表示,以下同解法1.l的斜率为k.∵ |OA′|=|OA|=1,|OB′|=|OB|=8,∠xOA′=-(π-2α),∴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A′的坐标为x A=|OA′|cos∠xOA′=-cos2α,y A=|OA′|sin∠xOA′=-sin2α以下同解法1,从略.又|OB′|=8,|OA′|=1,从而此题可设极坐标方程去解.【解法3】如图1-7,以O为极点,Ox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把x=ρcosθ代入方程y2=2px(p>0)中,得抛物线的坐标方程为由已知可设点B′的极坐标为(8,α)、A′的极坐标为(1,∵直线l平分∠BOB′,=8,OA′⊥OB′列出p、t1、t2的方程组,进而去求解.∵ |OA′|=|OA|=1,|OB′|=|OB|=8,又由OA′⊥OB′,得k OA·k OB=-1,【分析5】如图1-7,由于|OA′|=1,|OB′|=8,∠A′【解法5】如图1-7.把直角坐标系视为复平面,设点A′得点B′对应的复数为(x1+y1i)8i=-8y1+8x1i.∴点A′、B′的坐标为(x1,y1)、(-8y1,8x1).把它们分别代入抛物线C的方程y2=2px(p>0)中,得即k OA'=-2,又|OA′|=1,以下同解法4,从略.【分析6】本题也可以把抛物线的参数方程与复数法结合起来去解.数乘法的几何意义,得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消去p,解得t2=2.从而B′的坐标为(8p,4p).∵线段BB′的中点C的坐标为(4p,2p+4),【分析7】在解法5中,利用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发现了A′、B′坐标之间的关系式,从而获得简解.如图1-8,点B′与点A′的坐标关系也可用平面几何法得到.【解法7】如图1-8,作A′C⊥Ox于C,B′D⊥Ox于D.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B′OD+∠A′OC=90°,∴ Rt△A′CO∽Rt△ODB′.又|OA′|=1,|OB′|=8,∴ |OD|=8|A′C|,|B′D|=8|OC|.于是x2=-8y1,y2=8x1.以下同解法5,从略.【解说】本例给出了七种解法.解法1是本题的一般解法,它的关键是求点A、B 关于l的对称点的坐标.解法2是三角法,它法3是极坐标法,巧妙利用了A′、B′的特殊位置.解法4是利用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去解的.解法5和解法7是从寻找A′、B′的坐标关系式入手的,分别用复数法和相似形法获解.解法6把参数法与复数法结合起来,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总之,本例运用了解析几何的多种方法,是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的极好例题.(三)逆向思维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如果把A→B的思维过程看作正向思维的话,那么就把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B→A叫做逆向思维.在平常的学习中,人们习惯于正向思维,而不善长逆向思维.因此,为了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就必须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在解题遇到困难时,若能灵活地进行逆向思维,往往出奇制胜,获得巧解.在解析几何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要注意逆用解析式的几何意义、逆用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和逆用圆锥曲线的定义.例4 设a、b是两个实数,A={(x,y)|x=n,y=na+b,n∈Z},B={(x,y)|x=m,y=3(m2+5),m∈Z},C={(x,y)|x2+y2≤144}是平面xOy内的点焦,讨论是否存在a和b,使得:(1)A∩B≠ ;(2)(a,b)∈C.(1985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解】由已知可得,a、b是否存在等价于混合组以上二式的几何意义是:如图1-9,在平面aO′b中,na+b=3(n2+5)是直线,a2+b2≤144是圆面(即圆x2+y2=144的边界及其内部).因此,这个混合组有解的充要条件是直线na+b=3(n2+5)与圆a2+b2=144有公共点,即圆心O′(0,0)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12.即(n2+5)2≤16(n2+1),∴ n4-6n2+9≤0,即(n2-3)2≤0.又(n2-3)2≥0,∴ n2=3.这与n是整数矛盾.故满足题中两个条件的实数a、b不存在.【解说】这种解法中,把混合组翻译成几何语言(直线和圆面是否有公共点)就是解析法的逆向思维.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这种解法难想,其实,“难就难在逆向思维”,普遍认为这种解法巧妙,其实,“巧就巧在逆向思维”.习题1.21.已知圆C1:(x+1)2+(y-2)2=4与圆C2:(x-3)2+(y-4)2=25,求它们外公切线交点P的坐标.2.已知直线l过点P(1,4),求它在两坐标轴正向截距之和最小时的方程.(要求至少5种解法)(要求至少4种证法).(1992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4.长度为3的线段AB的两端点在抛物线y2=x上移动,记线段AB的中点为M,求点M 到y轴的最短距离,并求此时点M的坐标.(要求至少4种解法).(1987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5.已知2a+3b=5,求证:直线ax+by-5=0必过一个定点.7.已知三个集合M={(x,y)|y2=x+1},S={(x,y)|4x2+2x-2y+5=0},P={(x,y)|y=ax+m},问是否存在正整数a、m使得(M∪S)∩P=φ?(其中φ表示空集)习题1.2答案或提示3.证法1: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PA|=r,则圆P的方程为(x-x0)2+y2=r2,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得把A、B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中,后把所)、(ρ2,θ2),点P的坐标为(t,0),则t=x0+c.由|PA|=|PB|,可得5.逆用点在直线的概念,得定点为(2,3).6.在直角坐标系中,由已知两个等式可知,直线ax+by=c过点重合的条件,可证得结论.也无实数解.故a=1,m=2.数形结合法解析几何是数形结合的科学,其显著特点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把代数、几何、三角熔为一炉.解题时,要贯穿数形结合的观点,不但要注意把图形数字化和把数式图形化,而且还要留心观察图形的特点,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把数与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去探索问题的最佳解法.例1 过圆M:(x-1)2+(y-1)2=1外一点P向此圆作两条切线,当这两切线互相垂直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本题一般用参数法去解,但运算量大且有一定的技巧,不易求解.如果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仔细观察图形的性质,不难发现动点P是正方形PT1MT2的顶点,因此|PM|是定值,立得简捷解法如下.【解】如图1-10,设切点为T1、T2,连结MT1、MT2、PM,则MT1⊥T1P,MT2⊥PT2,又T1P⊥PT2,且|PT1|=|PT2|,那么MT2PT1设动点P(x,y),则(x-1)2+(y-1)2=2,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的对称点为Q,点P绕圆心C依逆时针方向旋转120°后到达点R,求线段RQ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α),然后求出点Q、R的坐标,最后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RQ|的最值.但这种解法运算量较大,还易出错.观察图1-11,在△PRQ中,欲求|RQ|,因A是PQ的中点,易想起三角形的中位线,从而取PR的中点B,连结BA,则|RQ|=2|AB|.又求|QR|的最值,转化为求点A与所作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值.过C、A作直线,交所作圆于B1、B2两点,则由平面几何知,|AB|的最大值为x<2},求a的值集.【分析与解】本题如果用纯代数法,着眼于求出集合A,就相当麻烦.如果用数形结合的观点看待已知不等式,从“形”的角度去考虑可得下列简捷解法:为半径的半圆(如图1-12),而y=(a-1)x是过原点的直线束.问题转化为:求半圆在动直线上方且0<x<2时,a的值集.易得a-1≥1,即a≥2.故a的值集为{a|a≥2}.【解说】由以上三例可知,数与形密切配合,坐标法以图形性质相助,如虎添翼,问题可迎刃而解.习题1.3用数形结合观点解证下列各题:1.过圆M:(x-a)2+y2=a2(a>0)上一点A(2a,0)作此圆的动弦AB,求AB中点P的轨迹方程.必与相应的准线相交.u=x 2+y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习题1.3答案或提示1.连MP ,则MP ⊥AB ,从而P 的轨迹是以AM 为直径的圆,方程为222)21()23(a y a x =+-2.欲证准线l 与以AB 为直径的圆相交,即证圆心M 到l 的距离小于半径.设过A 、B 、M 分别作准线l 的垂线,重足分别为P 、Q 、N ,则|MN|=21(|AP|+|BQ|)=)||||(21eBF e AP +=e21|AB|<21|AB|(1>e )(这里F 为焦点,AB F ∈)。
数学教学中类比法运用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类比法的运用摘要:类比法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数学教学中类比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新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建构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等,本文中笔者介绍了类比法在数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数学;运用;类比法中图分类号:g6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74—01类比是一种间接推理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类比是利用两对象的某些相似性,由此对象的某些性质或结论,猜测乃至证明另一对象的相应性或结论,由处理此对象的某些方法,利用相似性移植或稍加改动后移植与另一系统,用以处理另一对象的相似的性质或结论。
可见,类比是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知识层面来看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较简单,但处处蕴含着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去挖掘与渗透。
下面就类比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作些探析。
一、几点运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普遍的教学规律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同样适合,长期以来,对数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目的都是为了使传授知识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使数学思想方法能有效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运用类比法进行有效的教与学。
(一)运用类比法探究新知数学中有些概念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倘若在教学中,讲授新知识时联系旧知识,将新旧类比分析,将能让学生更加理解知识,同时也能突破难点,降低教学难度。
例如,学生刚开始接触比的性质时,感觉困难,但学生对于分数的性质是相当熟悉的。
根据这点利用类比迁移来讲:对照分数的基本性质,看比又有什么样的基本性质呢?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会发现学生很自然的说出比的基本性质,既“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这样的讲解使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由此可见,应用旧知识的类比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易于同化,从而学得轻松,教的愉快。
数学中的类比法
数学中的类比法摘要类比是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推理方法.它是发现概念、定理、公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将平面几何的一些定理推广到空间几何中、将代数中的集合运算与概率事件中的运算进行类比、从有限到无限的类比、降次类比、降元类比等.这有助于我们借助类比对象间的“类比关系”更清晰的认识两个相似体系间的内在联系,逐渐养成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类比还可以降低问题解决的难度.关键词:类比;降维类比;降次类比;几何.The analogy method in mathematicsAbstract:Analogy is a reasoning method is often used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analogy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found concept, theorem, formula, and found the problem, explore the problems,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some of plane geometry theorem is generalized to space geometry; Collection of the algebraic operations with probability event in operations analogy; From limited to unlimited analogy; Drop analogy; Yuan analogy, etc. This will help us with the analogy between objects "analogy"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imilar system, and gradually form a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analogy can also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problem solving.Keywords: analogy, dimension reduction, fall time analogy, geometric analogy目录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1.3提出问题 (2)2类比法 (2)2.1 类比法 (2)2.2 类比法的分类 (2)2.3类比法的意义 (3)3 类比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4)3.1升维类比 (4)3.1.1勾股定理的类比 (4)3.1.2射影定理的类比 (5)3.1.3余弦定理的类比 (5)3.1.4维维安尼定理的类比 (7)3.1.5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类比 (7)3.2降元类比法 (8)3.3降次类比法 (9)3.4结构的类比 (9)3.4.1类比定比分点公式求解函数的值域 (9)3.4.2类比三角公式证明等式 (10)3.4.3类比斜率公式求解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 (11)3.5从有限到无限的类比 (12)3.6随机事件与集合的类比 (13)4 容易出错的“类比法” (14)4.1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 (14)4.2从等式到不等式的类比 (14)5 结论 (15)5.1主要发现 (15)5.2启示 (15)5.3局限性 (15)5.4努力方向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引言学习和研究数学,关键在于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说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是数学的骨架和躯体,那么数学思想和方法就是数学的血液和精髓.要想真正学会学好数学,把握数学的内在规律、要点和实质,就必须领会和研究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利器,是进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有力工具[1].也可以这么说,数学知识是静止的,是被理解和被掌握的,其存在和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数学思想和方法是运动的,是长期起作用的,它贯穿数学的始终,具有普遍的意义的永恒的价值.掌握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将终生受益.类比法就是众多数学思想和方法中一种.类比法是由两个或两类思考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它是从特殊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1].类比是一种很重要的推理方法和数学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特别是数学解题和教学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波利亚说:“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可以说类比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类比也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例如,空间的毕达哥拉斯定理、空间余弦定理、空间射影定理等的发现及证明.多项式理论的建立便是类比在代数中取得全面成功的一个例子.我们在建立了整数理论的基础上,把多项式与整数类比.由整数的运算性质、整除性质、带余除法定理等可以得出多项式的相关性质.本文我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数学中的类比法,包括:平面到空间的类比、降元类比、降次类比、结构相似的类比、有限到无限的类、随机事件与集合的类比以及一些错误使用类比法的情况.1 文献综述1.1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查阅到的国内外参考文献[1-15]中:刘俊、付本路、姚玉平在文献[1]中介绍了类比法并给出一些运用类比法的例子.孙颖、杨文青、陆建在文献[2、3、4]中主要介绍了类比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如:概念类比,方法类比,教学思想类比,结构形式类比等.方宝初在文献[5]中主要给出了一些运用类比的典型例题.对于类比法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数学家、教育学家波利亚.波利亚在文献[6、8、14]中,通过对数学史上一些著名猜想的剖析,再现了一些重大发现产生的渊源及过程,认为归纳和类比是两种最基本的猜测方法,并以此为据提出了合理推理的一般模式,认为类比就是某种类型的相似性[2].通过具体的例子论述合情推理(归纳类比)在数学发现和解题方面的作用.他还结合中学数学的实际呼吁:“要教学生猜想,要教合情推理”.朱华伟文献[7]中,分别从高维与底维的类比、一般与特殊的类比、结构相似的类比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张文忠在文献[12]中主要研究了升维类比法.蔡小雄在文献[15]中,从归纳猜想、类比迁移、进退互化、整体处理、正难则反五个反面论述类比法在解题中的应用.1.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对于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人已经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但是涉及的类比思想比较浅显、知识点也比较简单;对于类比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例题比较丰富,也不乏典型例题,但是大部分文献中将类比法与其他数学方法(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法、化归法、换元法、特殊化法等)一起进行研究,类比法所占的篇幅极少,只是几个典型的例题而已,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不够系统化.1.3提出问题类比法不仅是一种以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也是一种寻求解题思路,猜测问题答案或结论的方法.我将从类比法的认识(定义、分类、意义),类比法的应用(降维类比、降次类比、降元类比、结构类比等),类比法的错误运用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举例、分析与综合、观察、猜想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归纳、总结、研究,对类比法进行更全面的研究.2类比法类比是发现新命题、新结论的途径之一.数学中许多重要的结论,往往是先通过类比发现,然后再给出一般性的证明.在数学史上,很多成果都是通过类比推理得到的.数学家欧拉就是一位擅长类比推理的高手.2.1 类比法类比法是由两个或两类思考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它是从特殊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1].2.2 类比法的分类类比法可分为简单类比和复杂类比两类.简单类比是一种形式性质类比,它具有明显性、直接性的特征.其模式为:对象A具有属性 a b c对象B具有属性 a b猜测对象B具有属性 c复杂类比是一种实质性类比,需要通过较为深入的分析后才能得出新的猜测.其模式为: H蕴含AH蕴含B ,B为真猜测A可能为真按比较对象可分为:特征类比、结构类比;按类比推理的实际应用可分为:模糊类比、精确类比.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正确性还必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3]运用类比解决问题,其基本过程可用如下的框图表示:猜想2.3类比法的意义类比法不仅是一种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也是一种求解问题思路、猜测问题答案或结论的发现方法.首先,从思维方向看,其思维是多方向,多角度的.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与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向固定不同,它是从具体到具体的推理.其次,从结论收前提制约的程度看,类比的结论受前提制约的程度小.在演绎法中,结论断定的范围不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在不完全归纳法中,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结论是前提的概括.而对于类比法,它能跨越原有理论框架,把新事实作为应予解释的系统,在广阔领域内进行类比,提出新的猜想,推动科学进步.再次,就适用范围的广阔性而言是演绎法和归纳法无可比拟的,演绎法或归纳法都是在同类对象的范围内进行;类比法即可在同类范围内进行,也可在异类范围内进行.最后,关于类比的创造机制问题,它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因此,数学的发展时至今日,研究数学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但类比法仍是我们数学教学及解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它能使人们的思维和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3 类比法在数学中的应用类比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类比也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类比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它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3.1升维类比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在研究对象、方法和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等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在两者之间进行类比是研究它们性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将平面(二维)中的对象升级到空间(三维)中的对象,这种类比方法称为升维类比。
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法
类比教学法类比教学法就是利用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用类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类比教学法能促使学生将自己已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迁移,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类比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类比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归纳。
一、利用类比法构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大多数数学知识都存在着连贯性,类比法教学就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熟悉的知识来探索未知领域,顺利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类比法教学能把学生带到那种似曾相识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够利用旧知识去理解新的学习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更轻松地感受新知识。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类比法进行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数列”时,一般都是通过类比进行解题,通过找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相关定义及公式的相似点,从而推导出两者性质的联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然后让学生探究等比数列的相关性质。
例,如果{an},{bn}成等差数列,性质如下:若m+n=p+q,则am+an=ap+aq;{an+k},{an+bn}仍成等差数列。
通过类比思维去分析,学生可以得出{an},{bn}成等比数列。
若m+n=p+q,则am·an=ap·aq;{kan}(k≠0),{anbn}仍然成等比数列。
通过类比思考,让学生能够对新知识产生亲近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更加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二、利用类比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知识,更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类比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之间的共通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会得到提高。
比如,教学“复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整式乘法,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获得创造性的认识。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类比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类比
类比是一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例,从而更易
于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学习方法使用类比的示例:
1. 数字类比:将数字与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或事物联系起来。
例如,将数字1类比为一
个苹果,数字2类比为两个鞋子,数字3类比为三只猫等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图形类比:将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或景物进行类比。
例如,将正
方形类比为一张桌子,将长方形类比为一块瓷砖,将圆形类比为一块蛋糕等等。
通过
这种类比,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图形的属性和关系。
3. 比例类比:将数学中的比例与实际问题中的比例进行类比。
例如,将一个苹果与两
个橙子的比例类比为一根线上的两个点之间的比例,将一瓶水与两个杯子的比例类比
为一个长方体与两个立方体之间的比例等等。
通过这种类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4. 质量类比:将数学中的质量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重量进行类比。
例如,将1千克类
比为一把钥匙的重量,将2千克类比为一本课本的重量,将3千克类比为一把小提琴
的重量等等。
通过这种类比,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和比较不同质量之间的差异。
总而言之,类比是一种有助于小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通过将抽象的
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学,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类比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㊀㊀解题技巧与方法㊀㊀156㊀类比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类比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Һ陈镇伟㊀(福建仙游华侨中学,福建㊀莆田㊀351200)㊀㊀ʌ文摘ɔ类比是两事物在一些方面相同或类似去推知在另外一些方面也相同或类似,但这种合情推理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它还要靠逻辑推理去证明正确与否.类比法的关键就在于善于从新问题联想到旧问题,并把新旧问题进行类比.在具体应用中,我们一般可以根据四个原则进行类比解题,把新旧问题相类比,把简单与复杂问题相类比,把直观与抽象问题相类比,把学科间的问题相类比.有意识地培养应用类比法解题可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是获得新思路新发现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且能有效巩固和保持已有的知识.ʌ关键词ɔ类比;合情推理;数学问题;新旧问题;核心素养在瀚如浩海的初等数学题中,有大量的题目可用一种特殊的数学解题方法 类比法解决.什么是类比法呢?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过, 在解答一个显然难以求解的问题时,提出一个适当的辅助问题,并加以解答,以找到解决原来问题的途径.这是一个最独特的智力活动 一个辅助问题,只要和原来问题相似,而且较为容易,它就可以给予方法论方面的意义 .实际上类比法的实质就是如此.它是根据新旧问题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推导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方法,如果我们从逻辑上来看待类比法,它的形式就是数学推理中的类比推理,用符号表示即为:研究对象㊀㊀㊀㊀属性ȵ甲㊀㊀㊀㊀㊀ABCD㊀乙㊀㊀㊀㊀㊀ABCʑ乙也有属性D.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因而应用类比法所推得的结论是不确定的,我们不能把类比法作为一种严格的数学推理方法.但是,当我们面对一道数学题束手无策时,我们若考虑用类比法来打开思路,则往往能激发我们的思维火花,使我们找到解题线索,为解决问题描出一个大概的过程和轮廓.正如康德所说的: 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应用类比法解题,首先必须全面㊁细致地审清题意,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在脑海中闪现出与此类似的旧问题及相关的理论,并深刻分析问题的实质所在,把未知问题和已知问题加以对照,从而根据已知结论对未知问题的结论做出预测,解决新问题.类比法的关键就在于善于从新问题联想到旧问题,并把新旧问题进行类比.在具体应用中,我们一般可以根据四个原则来进行类比解题,把新旧问题相类比,把简单与复杂问题相类比,把直观与抽象问题相类比,把学科间的问题相类比.一㊁把新问题和旧问题相类比已有的知识㊁经验和方法往往对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适当地把新问题和旧问题相类比,能开阔我们的思路,使我们寻得解题方法.例1㊀解方程x3+(1+2)x2-2=0.分析㊀这是以x为未知数的三次方程,学生对三次方程的解法较为陌生,但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则是掌握的,因此,我们可考虑把三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观察原方程结构特点,若把x视为 已知数 ,把 2 看作未知数,则原方程便可以看作关于 2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㊀设y=2,则原方程可化为y2-x2y-(x3+x2)=0,解方程得:y=-x或y=x2+x,ʑx=-2或x2+x-2=0,ʑx1=-2,x2=-1+1+422,x3=-1-1+422是原方程的解.例2㊀已知x,y,z均为实数,且xyʂ-1,yzʂ-1,zxʂ-1,求证:x-y1+xy+y-z1+yz+z-x1+zx=x-y1+xy㊃y-z1+yz㊃z-x1+zx.分析㊀此题若用代数方法证明,则很冗繁,由于这道题的结论形式是三个代数式和等于它们三者之积,因此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所解过的类似问题,如下题:在әABC中,求证:tanA+tanB+tanC=tanA㊃tanB㊃tanC.这道题的证法是:ȵA+B+C=π,ʑA+B=π-C,等式两边取正切得:tanA+tanB1-tanA㊃tanB=-tanC,去分母整理得:tanA+tanB+tanC=tanA㊃tanB㊃tanC.要将该题的证法进一步移植到原题中,还必须使:tanA=x-y1+xy,tanB=y-z1+yz,tanC=z-x1+zx.经过分析研究,证法如下:令x=tanα,y=tanβ,z=tanγ,A=α-β,B=β-γ,C=γ-α,则tanA=tan(α-β)=tanα-tanβ1+tanα㊃tanβ=x-y1+xy,同理tanB=y-z1+yz,tanC=z-x1+zx,ȵA+B+C=(α-β)+(β-λ)+(λ-α)=0,ʑA+B=-C,取正切得tanA+tanB1-tanA㊃tanB=-tanC,ʑtanA+tanB+tanC=tanA㊃tanB㊃tanC,即x-y1+xy+y-z1+yz+z-x1+zx=x-y1+xy㊃y-z1+yz㊃z-x1+zx.二㊁把复杂问题和简单问题相类比面对复杂的问题,可把它简单化并解决之,从而获得解决原问题的启示和依据.例3㊀已知角α,β,γ,θ都是锐角,且α+β+γ+θ=π,求y=sinα㊃sinβ㊃sinγ㊃sinθ的最大值.分析㊀这里的y是多个角的三角函数的积,较复杂,求解难以入手,不妨先来探讨一个相似的简单问题:已知角α,β都是锐角,α+β=A(A为定值且0<A<π),求y=sinα㊃sinβ的最大值.y=sinα㊃sinβ=sinα㊃sin(A-α)=12cos(2α-A)-cosA[],㊀㊀㊀解题技巧与方法157㊀㊀依题设条件可知:当且仅当α=A2,即α=β=A2时,y取得最大值sinA2()2.这个简单问题的解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它使我们自然会猜想原问题正确的结论也许是:当且仅当α=β=γ=θ=π4时,y取得最大值sinπ4()4,这个结论果真正确吗?需要证明,直接证明此结论似难入手,正难则反,试证若α,β,γ,θ不都相等,则y=sinα㊃sinβ㊃sinγ㊃sinθ的值就无法取到最大.有了前面对简单问题的探究,此命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事实上,若α,β,γ,θ不都相等,不妨设αʂβ,我们暂且固定γ,θ的值不变,而让α,β值变化.则有α+β=π-(γ+θ)为定值,且0<π-(γ+θ)<π.ȵαʂβ,ʑsinα㊃sinβ的值不是最大,从而y=sinα㊃sinβ㊃sinγ㊃sinθ的值也不是最大,所以我们对原问题的猜想是正确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例4㊀解方程组x+y+z=3,(1)x2+y2+z2=3,(2)x3+y3+z3=3.(3){分析㊀粗看之下,很难入手,若用代入消元法,则计算十分繁杂,因此先考虑方程组x+y=3,(4)x2+y2=5,(5){虽然这两个方程组的元数,次数均不相同,但仍有不少与原题相似的地方,如每一方程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样的,都是关于未知数的轮换式,都没有不同未知数乘积的项等.根据x+y=3,再由(4)2-(5)2,求出xy=2,根据韦达定理得方程x2-3x+2=0,ʑx=1或2,ʑ方程组的解为x1=1,y1=2,{或x2=2,y2=1.{类比于上述解法,在原方程组中已知x+y+z=3,同样设法求xy+yz+zx和xyz的值,最后用韦达定理求解.具体解法是:由(1)2-(2)2得xy+yz+zx=32-32=3,由(1)3-(3)得(x+y+z)3-(x3+y3+z3)=24,ʑ(x+y)(y+z)(z+x)=8,即(3-z)(3-x)(3-y)=8,ʑxyz=1.根据韦达定理得u3-3u2+3u-1=0,ʑ(u-1)3=0.从而可知x=1,y=1,z=1是原方程组的解.三㊁把抽象的问题和直观的问题相类比直观图形有助于挖掘问题的本质东西,帮助我们理清条序,迅速解题.图1例5㊀已知a>0,b>0且a+b=1,求证a-1a()2+b-1b()2ȡ92.分析㊀我们注意到左边两个平方项有相同的结构,可以类比联想到具有这种结构的函数f(x)=x-1x()2,利用导数性质容易断定此函数图像是凹的.如图1所示,ʑf(a)+f(b)2ȡfa+b2(),ʑa-1a()2+b-1b()2ȡ92.四㊁把这一学科的问题和邻近学科的问题相类比数学各门分科并不截然孤立,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正是由于这种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使我们得以根据类比思想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使思维得到更高层次发展.例6㊀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A,B,C,D分别向所对的平面引垂线,其长分别为ha,hb,hc,hd,P为四面体内任一点,从P向A,B,C,D四点所对的平面作垂线,垂线长分别为pa,pb,pc,pd,求证:paha+pbhb+pchc+pdhd=1.分析㊀立体几何问题一般可以和平面几何问题相类比,故可考虑如下的一平面几何题以获得启发.设әABC的三边AB,AC,BC的高分别为hc,hb,ha,并且三角形内任一点P到这三边的距离分别为pc,pb,pa.求证:paha+pbhb+pchc=1.图2证法为:如图2,连接PB,PC,paha=12BC㊃pa12BC㊃ha=SәPBCSәABC.同理pbhb=12AC㊃pb12AC㊃hb=SәPACSәABC,pchc=12AB㊃pc12AB㊃hc=SәPABSәABC,ʑpaha+pbhb+pchc=SәPBC+SәPAC+SәPABSәABC=1.原题与上题类比可得证法如下:paha=13SәBCD㊃pa13SәBCD㊃ha=VP-BCDVA-BCD,同理pbhb=VP-ACDVA-BCD,pchc=VP-ABDVA-BCD,pdhd=VP-ABCVA-BCD,ʑpaha+pbhb+pchc+pdhd=VP-ACD+VP-ABC+VP-BCD+VP-ABDVA-BCD=1.可以说,在数学中类比法可解决许多难题,它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使用类比法解题要求我们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其次要善于联想,善于分析,合情推理,挖掘事物间本质㊁必然的联系,以经过论证的事实为依据,去推测出问题的结论.正是由于类比法的这种特征,所以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类比法解题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且使其巩固和保持已有的知识,这是获得新思路新发现的一条重要途径.ʌ参考文献ɔ[1]吴卓.类比推理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2]陈慧敏.把握问题结构叩开解决问题大门 用连除解决问题 教学思考[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6(06):57-59.。
类比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引言1. 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掌握。
而通过类比法,可以引导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来建立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举例来说,当教师讲解数学中的函数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将函数概念比喻为一个自动售货机,输入不同的钱币就会输出不同的饮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输入输出关系。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并掌握函数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2.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定理和推论数学定理和推论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过于抽象和复杂,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接受。
而通过类比法,可以将数学定理和推论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可以通过比喻生活中的铁路轨道或者电车轨道,来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还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往往被认为是一门枯燥和难以理解的学科,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而通过类比法,可以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愿意去学习数学。
而且,通过生动的类比,学生往往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有动力地去学习数学。
1. 选择合适的类比对象在应用类比法时,教师需要选择与数学概念相关性强的类比对象。
这样才能使类比更加贴切,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平面几何中的平行线性质时,可以选择铁路轨道、电车轨道等作为类比对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2. 生动形象地表达类比在应用类比法时,教师需要生动形象地表达类比,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示类比对象,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3.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转化在进行类比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类比对象与数学中的概念进行联系,帮助学生对类比进行思维转化。
中学数学中的类比法及其功能研究
中学数学中的类比法及其功能研究类比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中学学生分析和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
这种思维方法主要是通过把新的数学问题和熟悉的数学知识所形成的类比,从而帮助学生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结论,从而便于理解新的问题以及解决新的问题。
类比法有助于促进中学生思考深刻,并以新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把平时所学的各种数学概念联系起来,把新的数学问题和熟悉的数学问题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类比,同时可以加强和巩固学习的效果。
类比法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解决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时能够有序而系统地思考,加快解题的进程,从根本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类比法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复杂数学问题的分析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总体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性认知,从而增强学生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类比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中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有效率、更有系统、更有分析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掌握总体思维能力,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中学生能够更有效率、更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类比法也为中学数学教学和学习带来了新的视角。
首先,类比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课堂上各种不同的数学课程资源,将新的数学知识灵活的与历史的经典知识相结合,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理解新知识时可以从自身学习经历进行比较,从而快速理解新知识,并能够很快活学到正确的概念。
其次,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数学学习看成一个系统的拼图游戏,使学生思路更加开阔,为解决数学问题找到一条新的解决途径,使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最后,类比法帮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建立积极的情绪,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类比是正确的,当他的解题思路正确的时候,可以增加他的信心,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对数学学习有更高的兴趣,更好地激发他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优化数学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类比法可以帮助教师将复杂的数学课文简单化,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
第十一章-类比法
3. 象征类比
象征是指用具体的事物或符号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如鸽子象征和平。 象征是指用具体的事物或符号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如鸽子象征和平。手形 V”象征成功 胜利等。 象征成功、 “V”象征成功、胜利等。 象征类比是指将创造发明的事物中的某些问题, 象征类比是指将创造发明的事物中的某些问题,运用具体的事物形象或象征 性符号作类比描述,从而使发明的事物更具创造性。 性符号作类比描述,从而使发明的事物更具创造性。
十一章 类比法
第一节 类比法概述
一、类比法的概念
“类比”一词源于古希腊,含义为“按比例”。古希腊数学家发 类比”一词源于古希腊,含义为“按比例” 现,两个尺寸不同的三角形若三条边的比例关系相同,则这两个三 两个尺寸不同的三角形若三条边的比例关系相同, 角形相似。这种以比例发现相似性的方法,是最早意义上的类比。 角形相似。这种以比例发现相似性的方法,是最早意义上的类比。
第一节 类比法概述
反过来,在创造新事物时, 反过来,在创造新事物时,我们需要新事物具有一定的属性 或特点,那么, 或特点,那么,是否可以找到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其他已有事 将决定该属性的形状、结构、 物,将决定该属性的形状、结构、原理或其结合运用于我们需要 正在创造的事物呢? 的、正在创造的事物呢? 根据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完全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根据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完全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物总是 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之中。 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之中。
据专家说,理想的瓶子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据专家说,理想的瓶子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握住瓶颈时,不会有滑落的感觉;里面所装 握住瓶颈时,不会有滑落的感觉; 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份量多,外观别致。 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份量多,外观别致。
二、类比法原理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类比法是初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数学中的许多定理、公式和法则是通过类比得到的,在解题中寻找问题的线索,往往也借助于类比方法,从而达到启发思路的目的。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运用类比法的做法。
一、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比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不等式,对不等式本来就不是很熟悉,对不等式的解法也就感到陌生。
如果照着书上的例题直接讲解,学生可能会感到有点模糊,不那么得心应手,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来解题,就会照着按部就班的做题,以至于没有掌握解题的方法,思维会有点混乱。
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能从根本上弄清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明白每一步的算理,真正地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在讲授这节内容时,我类比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这样的讲解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例如:解一元一次方程:2x+6=3-x解:移项得: 2 x+ x=3-6合并同类项得: 3 x=-3系数化为1得: x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x+6<3-x解:移项得: 2 x+ x<3-6合并同类项得: 3 x<-3两边都除以3得: x <-1学生只要注意最后一步:系数化为1时,不等式的两边如果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可。
通过这种类比,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二、分解因式与分解因数类比在讲解“分解因式”这节内容时,我先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 993-99能被100整除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一起交流。
解:因为993-99=99×992-99×1 =99×(992-1)=99×9800=98×99×100这里,我们把一个数式化成了几个数的乘积的形式,所以993-99能被100整除。
问题2:你能尝试把a3-a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吗?解:a3 -a= a×a2- a×1 = a(a2-1)对问题1,学生做起来不难。
类比法、经验法
类比法、经验法类比法和经验法是我们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常常使用的两种方法。
类比法通过将一个问题与我们已经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
经验法则是通过回顾和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智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并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类比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简化和解释的有效方法。
通过将一个陌生的概念或问题与我们已经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例如,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我们可以将其与我们已经掌握的基础概念进行比较。
通过找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更快地理解和应用新的概念。
类比法还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领域的经验中获得对另一个领域的洞察力。
例如,在解决管理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其他成功的企业或组织的做法来获取灵感。
通过观察和学习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应用类似的策略和方法来改进自己的管理实践。
另一方面,经验法是通过回顾和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方法。
通过分析过去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原则,并将其应用到未来的决策和行动中。
例如,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回顾过去的市场竞争经验,总结出成功的销售策略和失败的原因,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经验法也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
通过回顾过去的错误决策和失败经验,我们可以识别出其中的教训,并采取措施来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例如,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以往项目的失败案例,找出导致项目失败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确保未来的项目顺利进行。
类比法和经验法在不同的领域和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运用这两种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类比法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和应用新的概念,但过度的类比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推理和理解。
经验法虽然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智慧,但过于依赖经验也可能导致对新情况的忽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中的类比法摘要类比是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推理方法.它是发现概念、定理、公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将平面几何的一些定理推广到空间几何中、将代数中的集合运算与概率事件中的运算进行类比、从有限到无限的类比、降次类比、降元类比等.这有助于我们借助类比对象间的“类比关系”更清晰的认识两个相似体系间的内在联系,逐渐养成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类比还可以降低问题解决的难度.关键词:类比;降维类比;降次类比;几何.The analogy method in mathematicsAbstract:Analogy is a reasoning method is often used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analogy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found concept, theorem, formula, and found the problem, explore the problems,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aper mainly studied: some of plane geometry theorem is generalized to space geometry; Collection of the algebraic operations with probability event in operations analogy; From limited to unlimited analogy; Drop analogy; Yuan analogy, etc. This will help us with the analogy between objects "analogy"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imilar system, and gradually form a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analogy can also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problem solving.Keywords: analogy, dimension reduction, fall time analogy, geometric analogy目录引言 (1)1 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提出问题 (2)2类比法 (2)类比法 (2)类比法的分类 (2)类比法的意义 (3)3 类比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4)升维类比 (4)勾股定理的类比 (4)射影定理的类比 (5)余弦定理的类比 (5)维维安尼定理的类比 (7)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类比 (7)降元类比法 (8)降次类比法 (9)结构的类比 (9)类比定比分点公式求解函数的值域 (9)类比三角公式证明等式 (10)类比斜率公式求解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 (11)从有限到无限的类比 (12)随机事件与集合的类比 (13)4 容易出错的“类比法” (14)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 (14)从等式到不等式的类比 (14)5 结论 (15)主要发现 (15)启示 (15)局限性 (15)努力方向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引言学习和研究数学,关键在于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说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是数学的骨架和躯体,那么数学思想和方法就是数学的血液和精髓.要想真正学会学好数学,把握数学的内在规律、要点和实质,就必须领会和研究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利器,是进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有力工具[1].也可以这么说,数学知识是静止的,是被理解和被掌握的,其存在和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数学思想和方法是运动的,是长期起作用的,它贯穿数学的始终,具有普遍的意义的永恒的价值.掌握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将终生受益.类比法就是众多数学思想和方法中一种.类比法是由两个或两类思考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它是从特殊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1].类比是一种很重要的推理方法和数学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特别是数学解题和教学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波利亚说:“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可以说类比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类比也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例如,空间的毕达哥拉斯定理、空间余弦定理、空间射影定理等的发现及证明.多项式理论的建立便是类比在代数中取得全面成功的一个例子.我们在建立了整数理论的基础上,把多项式与整数类比.由整数的运算性质、整除性质、带余除法定理等可以得出多项式的相关性质.本文我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数学中的类比法,包括:平面到空间的类比、降元类比、降次类比、结构相似的类比、有限到无限的类、随机事件与集合的类比以及一些错误使用类比法的情况.1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查阅到的国内外参考文献[1-15]中:刘俊、付本路、姚玉平在文献[1]中介绍了类比法并给出一些运用类比法的例子.孙颖、杨文青、陆建在文献[2、3、4]中主要介绍了类比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如:概念类比,方法类比,教学思想类比,结构形式类比等.方宝初在文献[5]中主要给出了一些运用类比的典型例题.对于类比法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数学家、教育学家波利亚.波利亚在文献[6、8、14]中,通过对数学史上一些着名猜想的剖析,再现了一些重大发现产生的渊源及过程,认为归纳和类比是两种最基本的猜测方法,并以此为据提出了合理推理的一般模式,认为类比就是某种类型的相似性[2].通过具体的例子论述合情推理(归纳类比)在数学发现和解题方面的作用.他还结合中学数学的实际呼吁:“要教学生猜想,要教合情推理”.朱华伟文献[7]中,分别从高维与底维的类比、一般与特殊的类比、结构相似的类比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张文忠在文献[12]中主要研究了升维类比法.蔡小雄在文献[15]中,从归纳猜想、类比迁移、进退互化、整体处理、正难则反五个反面论述类比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对于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人已经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但是涉及的类比思想比较浅显、知识点也比较简单;对于类比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例题比较丰富,也不乏典型例题,但是大部分文献中将类比法与其他数学方法(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法、化归法、换元法、特殊化法等)一起进行研究,类比法所占的篇幅极少,只是几个典型的例题而已,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不够系统化.提出问题类比法不仅是一种以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也是一种寻求解题思路,猜测问题答案或结论的方法.我将从类比法的认识(定义、分类、意义),类比法的应用(降维类比、降次类比、降元类比、结构类比等),类比法的错误运用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举例、分析与综合、观察、猜想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归纳、总结、研究,对类比法进行更全面的研究.2类比法类比是发现新命题、新结论的途径之一.数学中许多重要的结论,往往是先通过类比发现,然后再给出一般性的证明.在数学史上,很多成果都是通过类比推理得到的.数学家欧拉就是一位擅长类比推理的高手.类比法类比法是由两个或两类思考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它是从特殊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1].类比法的分类类比法可分为简单类比和复杂类比两类.简单类比是一种形式性质类比,它具有明显性、直接性的特征.其模式为:对象A具有属性 a b c对象B具有属性 a b猜测对象B具有属性 c复杂类比是一种实质性类比,需要通过较为深入的分析后才能得出新的猜测.其模式为: H蕴含AH蕴含B ,B为真猜测A可能为真按比较对象可分为:特征类比、结构类比;按类比推理的实际应用可分为:模糊类比、精确类比.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正确性还必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3]运用类比解决问题,其基本过程可用如下的框图表示:猜想类比法的意义类比法不仅是一种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也是一种求解问题思路、猜测问题答案或结论的发现方法.首先,从思维方向看,其思维是多方向,多角度的.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与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向固定不同,它是从具体到具体的推理.其次,从结论收前提制约的程度看,类比的结论受前提制约的程度小.在演绎法中,结论断定的范围不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在不完全归纳法中,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结论是前提的概括.而对于类比法,它能跨越原有理论框架,把新事实作为应予解释的系统,在广阔领域内进行类比,提出新的猜想,推动科学进步.再次,就适用范围的广阔性而言是演绎法和归纳法无可比拟的,演绎法或归纳法都是在同类对象的范围内进行;类比法即可在同类范围内进行,也可在异类范围内进行.最后,关于类比的创造机制问题,它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因此,数学的发展时至今日,研究数学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但类比法仍是我们数学教学及解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它能使人们的思维和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3 类比法在数学中的应用类比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类比也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类比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它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升维类比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在研究对象、方法和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等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在两者之间进行类比是研究它们性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将平面(二维)中的对象升级到空间(三维)中的对象,这种类比方法称为升维类比。
通过升维类比可得出空间的毕达哥拉斯定理、空间的维维阿尼定理等.勾股定理的类比在平面几何中,勾股定理是一个初等几何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数学定理之一,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222c b a =+.将直角三角形与直角四面体类比可得出类比结论:D-ABC 为直角四面体,其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A,B,C,D 点所对面的面积为D ,则2222C B A D ++=.已知:如图1,D-ABC 是直角四面体,A S BCD =∆,B S ACD =∆,C S ABD =∆,D S ABC =∆.求证:2222C B A D ++=.证明:作CD ⊥AB,交AB 于O ,连接OD,则CD ⊥OD ,22)21(CD AB D ⋅= =22)(41+ =22224141⋅+⋅ = 2222241)(41⋅+⋅+ 图1 =222222414141DO AB CD AD CD BD ⋅+⋅+⋅ =222C B A =+.即 2222C B A D ++=.B总结:该结论也被称为空间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射影定理的类比在平面几何中,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又称“欧几里得定理”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下面是射影定理的内容:三角形的任意一边等于其余两边在该边上的射影之和 .即:a=bcosC+ccosB.b=acosC+ccosA.c=acosB+bcosA.将三角形与四面体类比可得出类比结论:四面体的任意一个面等于其余三个面在该面上的射影之和[5].证明:如图2,作AO ⊥平面ABCD,垂足为O ;作OE ⊥BC,垂足为E ,连接AE.由三垂线定理有AE ⊥BC,故AE=1h 是△ABC 的高.同理得△ACD 的高2h ,△ABD 的高3h .设点O 到余弦定理的类比在平面几何中,余弦定理是揭示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重要定理,若对余弦定理加以变形并适当移于其它知识,则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灵活.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CA bc c b a cos 2222-+=.B ac a c b cos 2222-+=.C ab b a c cos 2222-+=.将三角形与四面体类比可得:D B bd D C cd CB bc d c b a ˆcos 2ˆcos 2ˆcos 22222---++=. DC cdD A ad CA ac d c a b ˆcos 2ˆcos 2ˆcos 22222---++=. DB bd D A ad BA ab d b a c ˆcos 2ˆcos 2ˆcos 22222---++=. CB bcC A ac BA ab c b a d ˆcos 2ˆcos 2ˆcos 22222---++=. (其中a ,b ,c ,d 分别为四面体四个顶点所对面的面积,BA ˆ表示面积为a 与b 的两个面的二面角,类似CB ˆ,C A ˆ,D C ˆ,D B ˆ也表示二面角) 证明:如图3,过D 点作平面ABC 的垂线DH ,则△CBH 是△CBD 在底面△CAB 上的投影,△ABH 是△ABD 在底面△CAB 上的投影,△ACH 是△ACD 在底面△CAB 上的投影,所以:D A a DA S S BCD BCH ˆcos ˆcos =⋅=∆∆. D C c DC S S ABD ABH ˆcos ˆcos =⋅=∆∆. D B b DB S S ACD ACH ˆcos ˆcos =⋅=∆∆. 又d S S S ACH ABH CBH =++∆∆∆ .得 D C c D B b DA a d ˆcos ˆcos ˆcos ++= ① 同理可得:D A d C A cB A b a ˆcos ˆcos ˆcos ++= ② D B dC B c AB a b ˆcos ˆcos ˆcos ++= ③ 图3 D osC dc B C b AC a c ˆˆcos ˆcos ++= ④ ①×d 得:D C cd D B bd DA ad d ˆcos ˆcos ˆcos 2++= ⑤ ②×a 得:D A ad C A ac BA ab a ˆcos ˆcos ˆcos 2++= ⑥ ③×b 得:DB b dC B cb AB ab b ˆcos ˆcos ˆcos 2++= ⑦B C④×c 得:D C dc B C c b AC ac c ˆcos ˆcos ˆcos 2++= . ⑧ ⑤-⑥-⑦-⑧得:C B bc C A ac BA ab c b a d ˆcos 2ˆcos 2ˆcos 22222---++=. 同理可证:DB bd DC cd CB bc d c b a ˆcos 2ˆcos 2ˆcos 22222---++=. DC cdD A ad CA ac d c a b ˆcos 2ˆcos 2ˆcos 22222---++=. DB bd D A ad BA ab d b a c ˆcos 2ˆcos 2ˆcos 22222---++=. 总结:本例的形式比较复杂,一时无法写出证明过程,故可将证法进行类比.这也是进行类比推理的一种常见方式. 维维安尼定理的类比在平面几何中,正三角形有许多的性质(如:三线合一、四心合一等),但很少有人知道正三角形还有这样一条性质,(维维阿尼定理)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将正三角形与正四面体类比可得类比结论:正四面体内任意一点到其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5].证明:图4,设点p 到四个面的距离依次为a p ,b p ,c p ,d p .连接PA,PB,PC,PD则有:DAB P ACD P ABC P BCD A V V V V ----++=CDA b BCD a ABC d ABD c S P S P S P S P ∆∆∆∆⋅+⋅+⋅+⋅=31313131)(31d b b a ABC P P P P S +++=∆∴h S V P P P P ABCBCDA d c b a ==+++∆-3总结:证明平面维维阿尼定理时,是通过计算原三角形以及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而获得的,根据类比推理,我们通过计算原四面体以及三个小四面体的面积来证明空间维维阿尼定理. 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类比在平面几何中,相似三角形有这样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DBC将相似三角形与四棱台进行类比可得:四棱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例1 棱台上下地面的面积分别为4和64,则平行于底面且与上下底距高之比为2:1的截面面积为( ).解:延长棱台的各条棱相交于一点O,设O 到上底面的距离为x , 则利用相似的性质得:12)32(22=⇒⎪⎪⎩⎪⎪⎨⎧+=++=x x x SS x x S S )(上下又上S =4,下S =64.∴S=36.(注:x 表示O 点到棱台上底面的距离,上S 表示棱台上底面的面积,下S 表示棱台下底面的面积,S 表示截面的面积.)总结:该题除了类比相似的性质外,还可以类比定比分点的计算公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面积的单位与距离的单位不能进行运算,所以面积需要开根.降元类比法当我们需要求解的问题中含有多个变元时,直接求解比较困难,这时可以先考查并解决一个与它类似而变元较少的问题,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论. 例2 设)3,2,1(0n i x i =≥且n x x x x ++++ 321=1. 求证:n x x x x ≤+++≤3211 .分析:先考虑类比命题:设0,021≥≥x x 且121=+x x ,求证:2121≤+≤x x .0,021≥≥x x 102121=++≤∴x x x x2212121≤++≤∴x x x x2)(1221≤+≤x x 即:2121≤+≤x x .证明:)3,2,1(0n i x i =≥.)1(0n j i x x x x j i j i ≤<≤+≤≤∴.1))(1(2021-=+++-≤≤∴∑n x x x n x x n j i . n x x x x x x j i n ≤+++++≤∴∑21321 . n x x x n ≤+++≤∴221)(1 . 即:n x x x n ≤+++≤)(121 .总结:从我们熟悉的结论(两个非负数的几何平均数不大于算数平均数)出发,在通过类比的方法证明原命题,大大的降低了证明原命题的难度.降次类比法降次类比法与将元类比法相似,降元类比法是减少变元,而降次类比法是降低次数.如:我们类比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的推导过程,得出一元三次方程的韦达定理. 分析:设一元三次方程023=+++d cx bx ax 有三个根1x ,2x ,3x 则有))()((32123x x x x x x a d cx bx ax ---=+++ .将上式右端展开,整理比较得:⎪⎪⎪⎩⎪⎪⎪⎨⎧-==++=++a d x x x a c x x x x x x a b x x x 321323121321. ⑴总结:⑴式就是一元三次方程的韦达定理.韦达定理法也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注意韦达定理的逆定理也是成立的.结构的类比某些待解决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类比物,但可通过观察,凭借结构上的相似性等寻找类比问题,然后可通过适当的代换,将原问题转化为类比问题来解决. 类比定比分点公式求解函数的值域我们熟悉的求值域的方法有:换元法、常数分裂法、利用有界量求值域和配方法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利用类比法求值域例3 求函数41431+-++=x x y 的值域解:令4+-=x λ则0≤λ且λλ+-+=1)3(1y .显然λ是)0,(y 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其中21,p p 的坐标分别为(1,0),(-3,0)因此031≤---=yy λ. 解得:33≥-<y y 或总结:此题若直接变形求值域则难以入手,若先作一个变换令4+-=x λ则λλ+-+=1)3(1y 与定比分点公式联系起来,利用0≤λ便可求出y 的范围. 类比三角公式证明等式三角公式在中学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过大家最熟悉的还是利用三角公式解三角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利用三角公式证明等式的例子.例4 已知z y x ,,均为实数,且1,1,1-≠-≠-≠zx yz xy . 求证:zxxz yz z y xy y x zx x z yz z y xy y x +-⨯+-⨯+-=+-++-++-111111. 证明:设xy y x A +-=1tan ,yzzy B +-=1tan ,zx x z C +-=1tan .要使等式成立只须C B A C B A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成立. 只要)(z k k C B A ∈=++π. 设x =αtan ,y =βtan ,z =λtan .)tan(1tan βα-=+-=∴xyyx A . 同理得:)tan(tan γβ-=B .)tan(tan αλ-=C .π0=++∴C B A 成立.zxxz yz z y zx x z yz z y xy y x +-⨯+-⨯+-++-++-∴11111. 总结:通过观察题目发现该题是证明形如C B A C B A ++=⨯⨯的等式,我们将原式与熟悉的三角公式)(tan tan tan tan tan tan πk C B A C B A C B A =++⨯⨯=++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证明过程除了类比法外,还运用了分析法. 类比斜率公式求解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求形如dx c bx a y ++=cos sin 的最值.其几何意义是关于动点)sin ,cos (x a x c A 与定点),(b d B --的连线的斜率AB k 的最值问题.因此要求y 的最值只要确定AB k 最大或最小时,A 点的位置.当c a ≠时,A 点在椭圆上;当c a =时,A 点在圆上.例5 求函数xxy cos 2sin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y 表示)sin ,(cos θθA 与)2,2(B 的连线的斜率且点A 在圆122=+y x 上.过B 作1l ,2l 与圆相切于C,D 两点,则BC k y =min ,BD k y =max .设切线的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2(2-=-x k y . 即:022=+--k y kx .圆到直线022=+--k y kx 的距离r d =.11222=++-∴k k .整理得:03832=+-k k .解得:3741+=k ,374-=k . 374min -=∴y ,374max +=y . 总结:在约束条件0),(=y x f 下,形如ax by z ++=的最值问题也可按上述方法求解.更一般的,形如a u g bu f z ++=)()(最值,通常可以看作求曲线⎩⎨⎧==)()(u g x u f y 上的动点与定点(-a,-b )的连线的斜率的最值[7].从有限到无限的类比欧拉证明雅克.伯努利级数( +++2231211)的和的过程就是一个运用类比法的典型例子[9].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欧拉的证明过程.(1)预备知识1:假如一个n 次方程02210=++++n n x a x a x a a ,有n 个不同的根n x x x 21,.则左边的多项式可以为n 个线性因子的乘积即:)())((2122110n n n n x x x x x x a x a x a x a a ---=++++ .比较这个等式的两边x 同次幂的项,我们根据方程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211n n n x x x a a +++-=- .另一种方法也可把多项式分解成线性因子,设根n x x x 21,中没有零根,或者设 00≠a ,则有: )1()1)(1(21022110nn n x x x x x x a x a x a x a a ---=++++ . )111(2101nx x x a a +++-= . 如果n 2次方程0)1(242210=-++-n n n x b x b x b b ,有n 2个不同的根nn αααααα---,,,,2211 则有: )1()1)(1()1(222222120242210nnn nx a x x b x b x b x b b αα---=-++- .)111(2222101nb b ααα+++= .(2)预备知识2:方程0sin =x 的泰勒展式为:07654321543213211753=+⨯⨯⨯⨯⨯⨯-⨯⨯⨯⨯+⨯⨯- x x x x . 左边有无穷项,它是“无穷次”的,因此它理应有无穷多个根 ,2,2,,,0ππππ--[10].抛去0这个根,用x 除这个方程的左边得方程方程:07654321543213211642=+⨯⨯⨯⨯⨯⨯-⨯⨯⨯⨯+⨯⨯- x x x .它的根为: ππππππ3,3,2,2,,---证明: +⨯⨯⨯⨯⨯⨯-⨯⨯⨯⨯+⨯⨯-=7654321543213211sin 642x x x x x = )91)(41)(1(222222πππx x x ---+++=⨯∴22291411321πππ 解上式得:631211222π=+++ .总结:欧拉运用了从有限到无限的类比,实现了有限方程到无限方程的过渡,成功的解决了这一数学难题随机事件与集合的类比事件是一个集合,因而事件间的关系与事件的运算自然按照集合论中集合之间的关系和集合运算来处理[11].事件间的关系,事件的运算与集合的关系见下表总结:在进行事件运算,我们可以类比集合的运算得出事件的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德摩根律.4 容易出错的“类比法”掌握好类比法能使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弄清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对熟知的结论产生有益的联想.但是,在使用类比法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类比法与不完全归纳法一样,得到的结论都是猜想,绝不能认为这个推理过程就是证明.由于从一个特殊的情况就作出猜想,它的推理甚至比不完全归纳法更不可靠.任何时候用类比法得到的猜想都必须经过严密的证明,才能确认它是正确的.否则,它很容易使你得到错误的结论.下面就是一些错用类比法的例子.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我们熟悉的结论有:①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若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必和另一条相交;②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则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由图知上面两条结论在空间中不成立.如果把上述结论中的线换成面可得:③一个平面若和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和另一个相交;④若两个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结论③显然成立.通过上图可知结论④是错误的.从等式到不等式的类比在学习不等式时发现,不等式和等式有不少类似的性质.求解不等式的步骤也多与解方程相类似.但有一点是不相同的.以同一个数乘等式两端,等式仍然成立;以一个数乘不等式两端,不等号不一定保持不变.初学解不等式时,常常忽略上述问题,特别是以一个代数式乘不等式两端时,更容易因类比方程的解决方法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例6 解不等式1313<--x x . 分析:初学者会将不等式两端同时乘上3-x .这种解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无法判断3-x 是正数还是负数,若3-x 是负数的话,不等号的方向是要改变的.解:1313<--x x. 01313<---∴x x . 0322<-+∴x x . 0)3)(22(<-+∴x x . 解得:31<<-x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1{<<-x .5 结论主要发现将平面与空间类比得出了空间勾股定理、空间余弦定理等.通过结构类比,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建立起未知知识与已知知识之间的联系,降低了问题解决的难度.对数学史上一些着名的类比的例子进行剖析,再现了一些重大发现产生的渊源及过程.启示在数学中,类比是发展概念、定理、公式等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运用类比法,展开丰富的联想产生迁移,形成新的观点,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补充,改进和完善,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实现知识上的飞跃.局限性类比只是一种发现法,而不是论证法.它是根据简单比较而进行的推理方法,故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而且类比的结论受前提的制约,但本文并未研究:什么样的对象与其属性可以类比,什么样的对象与其属性不能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