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守则1.doc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c4fc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4.png)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本制度是为了规范涉密文件的管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防止泄密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涉密文件的保密管理。
二、分类管理涉密文件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级别,并采取不同的保密措施。
2.1 绝密文件绝密文件是国家最高机密文件,泄密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极大。
绝密文件交换时,必须采用加密方式,并在文件上进行标注。
2.2 机密文件机密文件对国家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重要影响,泄密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较大。
机密文件交换时,必须采用保密信封,加盖“机密”字样的密封戳。
2.3 秘密文件秘密文件适用于对国家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有一定影响,但泄密的危害相对较小。
秘密文件交换时,可以采用平信或密封信方式交换。
三、管理要求3.1 文件标识对所有涉密文件,应在文件上进行标注。
标注内容应包括文件名称、编制日期、编制部门、密级和保密期限等信息。
3.2 存储要求涉密文件应妥善保管,确保其不被非法获取。
文件存储应按照密级进行分类,存放在专门的密闭柜中,并限定使用范围、使用时间和使用人员。
3.3 传输要求涉密文件传输前,应根据文件密级采取不同的保密措施,确保传输过程中信息不被非法获取。
在传输中采用加密、互信协议或其他相关技术手段进行保密传输。
3.4 安全销毁涉密文件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送交保密部门进行安全销毁,以确保其不被非法获取。
在销毁中应采用撕裂、烧毁、粉碎等方法,以保障文件信息不被泄露。
四、责任制度4.1 主管领导主管领导是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要求,严格把好保密工作的关。
4.2 保密管理员保密管理员是具体执行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的专职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保密知识和技能。
4.3 使用单位使用单位为涉密文件的具体使用人员,应当对该文件保密情况负责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五、违规责任对未按照本制度对涉密文件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将视情节轻重进行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守则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6c7edab416fc700abb68fcfe.png)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守则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一、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涉密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专人负责本计算机的统管理,维护计算机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接入网络或安装其他网络设备。
第二条秘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联网(外网)的计算机中存储、处理、传递。
涉密的材料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外网)物理隔离。
第六条各室发现计算机系统泄密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规定在24小时内向县国家保密单位报告。
第七条涉密的计算机信息在打印输出时,打印出的文件应当按照相应密级文件管理,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废页应当及时销毁。
第八条?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涉密计算机造成泄密事件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本制度由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制度从2009年6月1日起执行。
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为加强本系统的涉密管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办公室负有建立健全使用复制、转送、携带、移交、保管、销毁等制度以及对各室各派出纪工委执行本制度的监督、检查职责。
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界定涉密与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包括硬盘、移动硬盘、软盘、U盘、光盘及各种存储卡)及笔记本电脑,并由办公室登记造册。
第二条各室各派出纪工委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笔记本电脑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日常管理工作。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笔记本电脑必须妥善保存。
日常使用由使用人员保管,的交由指定的专人保管。
第三条暂停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内使用,严禁在互联网外网上使用。
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须报经单位领导批准,履行相关手续和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规定流程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规定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8e4f6dfa300a6c30d229f55.png)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规定流程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一、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坚持专人负责、专门登记、专柜存放、全程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
(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一名保密专干,具体负责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建立专门的涉密文件信息制度资料登记制度,与非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分别登记管理。
(三)、建立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借阅、使用登记制度,借阅和使用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要及时办理登记手续,随时掌握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去向。
(四)、涉密文件的复印需有单位领导审批同意方可进行,复印件视同原件管理,要及时办理去向登记手续。
二、涉密文件的收文与传阅(一)、文件管理人员收到涉密文件后,应在专用的登记本上予以登记。
登记后,交局办公室负责人确定传阅范围。
(二)、文件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确定的传阅范围进行传阅。
送阅涉密文件应使用专用的文件夹,一般应当面送交,立等收回,严禁随意放置其办公桌上。
传阅领导或者工作人员确实因工作需要保留的,也应在阅读(使用)完毕后及时交还或者通知相关人员收回,不可直接转入下一环节。
文件管理人员应对滞留他处的涉密文件进行登记,随时掌握其去向。
(三)、涉密文件的批示件送达按涉密文件分发要求进行;批示件办理完毕后,应及时将批示件或者复印件退还文件管理人员。
三、涉密文件资料的使用保管(一)、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借阅、复制、下载1、借阅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应当经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2、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一般不得复制、下载,确因工作需要的,应当向单位主管领导请求并经制发单位批准。
复制、下载的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视同原件管理。
3、复制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要履行登记手续,并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二)、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保存?1、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要存放在铁质文件柜中,与非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分别存放,并定期进行清查,核对。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ef2d4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7.png)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涉密文件是指含有国家秘密、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文件。
保密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涉密文件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本文档旨在明确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的目的、范围和具体要求,以确保涉密文件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使用。
2. 适用范围本保密管理制度适用于涉密文件的收集、处理、传输、存储和销毁等全过程中的保密管理活动。
涉密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拥有的涉密文件。
所有使用和管理涉密文件的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
3. 保密责任保密责任是指涉密文件的使用、保管、传输等活动应由相应的责任人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保密责任如下:3.1 主管单位负责明确保密工作组织体系,制定保密管理制度,并监督保密工作的实施情况。
3.2 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涉密文件的保密工作负责,修订和执行本部门的保密管理制度,并确保员工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术水平。
3.3 涉密文件管理员应对涉密文件的分发、使用、存储、传输和销毁等过程进行管理,确保涉密文件不被泄露、篡改或丢失。
3.4 员工应遵守保密管理制度,保守涉密文件的秘密,不得私自复制、传播或丢失涉密文件,并报告任何可能导致涉密文件泄露的情况。
4. 保密措施为保障涉密文件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在收集、处理、传输、存储和销毁涉密文件过程中,应采取以下保密措施:4.1 收集措施:应对涉密文件进行分类,确保涉密文件的来源可靠,并建立相应的登记记录。
4.2 处理措施:应根据涉密文件的密级进行分类处理,并确保涉密文件仅限于授权人员使用。
4.3 传输措施:涉密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密封和监控等措施,防止信息泄露或丢失。
4.4 存储措施:涉密文件应妥善保存于指定的保密场所,采取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措施,并建立相应的存储和访问记录。
4.5 销毁措施:涉密文件在达到保管期限或不再需要时,应采取安全、可追溯的销毁方法,并建立销毁记录。
涉密文件的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0eaf8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0.png)
涉密文件的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密文件的管理工作,确保涉密文件的安全与保密。
2. 涉密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纸质文档、电子文件及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的相关信息。
3. 所有接触涉密文件的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并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
二、分类与标识1. 根据涉密程度,将文件分为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三个等级。
2. 每份涉密文件都应明确标注其密级,并在文件流转过程中保持标识的清晰可见。
三、存储与保管1. 设立专门的涉密文件存储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2. 存储区域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防盗、防水等。
3. 电子版涉密文件应存放于专门的加密设备或服务器中,实行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
4. 定期对存储环境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运行正常。
四、文件流转管理1. 制定详细的文件流转程序,包括借阅、复制、传递等环节的操作规范。
2. 每次文件流转应有明确的记录,包括流转时间、接收人及返回时间。
3. 严格限制涉密文件的复制和传播,非授权人员不得擅自复制或传递相关文件。
五、员工培训与责任1. 对接触涉密文件的员工进行定期的保密知识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2. 明确员工的保密责任和违规的后果,增强员工的保密意识。
3. 发现泄密风险或违规行为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应急处理与事故报告1. 制定涉密文件泄露或丢失的应急预案,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控制损失。
2. 发生泄密事件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进行调查处理。
3. 根据事件严重性,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七、监督与审计1. 定期对涉密文件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通过内部审计等方式,评估涉密文件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对检查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完善管理制度。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单位保密部门负责解释。
2. 随着法律法规的变化和实际工作需要,本制度可适时修订更新。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守则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2c4df89b195f312b3169a59b.png)
精心整理一、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涉密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定在第十条本制度从2009年6月1日起执行。
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为加强本系统的涉密管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办公室负有建立健全使用复制、转送、携带、移交、保管、销毁等制度以及对各室各派出纪工委执行本制度的监督、检查职责。
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界定涉密与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包括硬盘、移动硬盘、软盘、U盘、光盘及各种存储卡)及笔记本电脑,并由办公室登记造册。
第二条各室各派出纪工委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笔记本电脑和一销毁,各室各派出纪工委不得擅自销毁。
禁止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作为废品出售。
第七条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涉密笔记本电脑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造成泄密事件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条本制度由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制度从2009年6月1日起执行。
三、计算机及网络保密管理制度一、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从事六、对重要数据要定期备份,定期复制副本以防止因存储工具损坏造成数据丢失。
备份工具可采用光盘、硬盘、软盘等方式,并妥善保管。
七、计算机操作人员调离时应将有关材料、档案、软件移交给其它工作人员,调离后对需要保密的内容要严格保密。
接替人员应对系统重新进行调整,重新设置用户名、密码。
八、对于违反本规定,发生泄密事件的,将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一、四、办公室负责对办公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严禁使用者私自安装计算机软件和擅自拆卸计算机设备。
五、涉密计算机的报废由保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定点销毁。
六、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五、计算机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制度我单位为保密要害部门。
公司涉密文件、涉密电子文件保密管理制度1.doc
![公司涉密文件、涉密电子文件保密管理制度1.doc](https://img.taocdn.com/s3/m/7271f19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c.png)
公司涉密文件、涉密电子文件保密管理制度1公司涉密文件、涉密电子文件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司利益,特制订本规定,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条秘密分为三等级:绝密、机密、密。
第二章细则第三条严守秘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公司内外无关人员散布、泄漏公司机密或者涉及公司机密。
第四条不得向其他公司员工窥探、过问非本人工作职责内的公司机密。
第五条严格遵守文件(包括传真、计算机盘片)登记和保密制度。
秘密文件存放在有保密设施的文件柜内,计算机中的秘密文件必须设置口令,并将口令报告公司总经理。
不许带机密文件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不得在公共场所谈论秘密事项和交接秘密文件。
第六条严格遵守秘密文件、资料、档案的借用管理制度。
如需借用秘密文件、资料、档案,须经总经理批准。
并按规定办理借用登记手续。
第七条秘密文件、资料不许私自翻印、复印、摘录和外传。
因工作需要翻印、复制时,应按有关规定经办公室批准后办理。
复制件应按照文件、资料的密级规定管理。
不得在公开辟表的文章中引用秘密文件和资料。
第八条会议工作人员不得随意传播会议内容,特殊是涉及人事、机构以及有争议的问题。
会议记录(或者录音)要集中管理,未经办公室批准不得外借。
第九条调职、离职时,必须将自己经管的秘密文件或者其他东西,交至公司总经理,切不可随意移交给其他人员。
第十条公司员工离开办公室时,必须将文件放入抽屉和文件柜中。
第十一条电子文件要有密级标识,电子文件的密级标识不能与文件的正文分离,普通标注于正文前面。
第十二条电子文件必须定期、完整、真实、准确地存储到不可更改的介质上,并集中保存,然后从计算机上彻底删除。
第十三条各涉密科室自用信息资料由本单位管理员定期做好备份,备份介质必须标明备份日期、备份内容以及相应密级,严格控制知悉此备份的人数,做好登记后进保密柜保存。
第十四条各科室要对备份电子文件进行规范的登记管理。
每周做增量备份,每月做全量备份;备份可采用磁盘、光盘、挪移硬盘、U 盘等存储介质。
涉密资料保密管理制度.doc
![涉密资料保密管理制度.doc](https://img.taocdn.com/s3/m/778e7739ddccda38366baf03.png)
涉密资料保密管理制度一、密级文件的拟制1、密级文件的制作应在具有保密措施的地方拟制,拟稿人要准确标明该文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依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和《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对所拟制的公文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
2、拟制人在提出具体意见后,交本部门主管领导核稿批准,再报本机关、单位的业务主管领导审核批准签发。
工作量较大的机关单位可由业务主管领导授权或指定负责人办理批准签发前的审核工作。
3、密级文件在印制前,有关主管领导和秘书部门负责人做好审查工作。
除看是否划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外,还要确定发放范围(阅读级限),拟定发布方式,印制格式及编号,规定处理办法,包括可否翻印、复印,是否回收等。
4、印制密级文件时应严格按照领导批准的发送范围和份数执行。
秘书部门和有关人员不得擅自多印多留,自行处理。
5、秘密文件一律由机关内部打字室或经保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复制单位印制。
印制中的蜡纸、校样、废页等应及时销毁。
6、印刷、制作工作使用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应当配备保密措施装置,防止因电磁辐射造成泄密。
二、密级文件的收发1、收取密级文件时,必须认真检查信封上收文单位、密封标志,核对收信单位和收信人无误后,由收发室负责人在专用收文本上登记、收件人签收、启封,并核对文件的份数、目录、编号,加盖收文章。
2、密级文件拆封必须由专人负责。
凡领导同志亲收件,要送交本人或领导指定的专人代收、代拆。
3、分发密级文件时要认真检查、核对文件份数、发送单位及其地址,防止错发、漏发,不能擅自扩大分发范围。
装封要严密,绝密文件要单独装封。
4、当面将密级文件交收件人时,应履行签收手续,一般由收件人亲自签收。
5、县内分发密级文件时,统一由秘书部门的专职机要员负责发送,不准个人随身携带。
6、发送外地的密级文件,必须通过机要传送,不得使用普通邮政。
发送的密级文件一律要包装密封,并在信封上标明秘密等级。
绝密文件一般应当写上收件人。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c716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1.png)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企业的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安全与保密,规范各部门和岗位在处理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行为,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创建、存储、传输、使用、销毁以及相关岗位的权限管理。
第二章文件信息资料的分类与等级第三条分类标准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分为三个等级: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实在等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严格划定。
第四条等级划定依据文件信息资料的内容、价值等方面,通过特地的审核机构对文件信息资料进行等级划定,并在文件上标注密级。
第三章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保密措施第五条存储与传输1.将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存储在特地的保密设施内,限制访问权限。
2.传输涉密文件信息资料时,应使用加密技术,并限制传输路径,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第六条使用权限管理1.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文件信息资料查阅权限和使用权限。
2.设置访问掌控,对权限外人员的访问进行严格审核。
第七条登记与备份1.对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进行登记管理,包含文件的编号、名称、密级等信息,并定期核对。
2.对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文件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第八条电子文件管理1.对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存储,防止非法取得和窜改。
2.严格掌控电子文件的传输渠道,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访问和复制。
第四章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使用与传递第九条使用的限制1.仅限授权人员查阅和使用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并对查阅和使用行为进行记录。
2.未经批准,不得将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传递给非授权方。
第十条传递的安全保障1.传递涉密文件信息资料时,应采取安全的传递方式,如加密传输、专人传递等。
2.在传递涉密文件信息资料时,必需进行明确的身份确认,并记录传递过程。
第十一条外部合作与委托对于外部合作和委托的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必需签订保密协议,并明确需要供应的文件等级和范围。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2190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0.png)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保障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全,本制度制定。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确保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做到合理使用、有效管理。
二、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定义三、保密范围1.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等的文件、信息和资料;2.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起草、签发、传递、存储、使用等环节的一切活动。
四、保密责任1.领导责任对本制度负总责,明确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2.部门责任负责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建立健全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系统,明确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管理权限和责任;3.人员责任(1)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起草、签发等人员应了解和遵守本制度,确保文件信息资料的合法性和保密性;(2)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传递、存储、使用等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权限和流程进行操作,严守保密规定,防止泄密。
五、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保密措施1.保密分类管理根据文件的重要性和泄密的危害程度,将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划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级别。
并根据不同级别的文件信息资料对其进行相应的保密措施,严格限制相关人员的权限。
2.机密存储(1)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应在专门的保密设施中存储,对存储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存储区域应设立权限限制,对存储区域的人员应进行认证和授权,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3)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应定期备份,并进行密钥管理,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传递和使用控制(1)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传递和使用应按照规定的权限和流程进行,严格限制相关人员的权限;(2)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应加密或采用其他保密方式,防止泄密;(3)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在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应有相应的记录和审计,确保可追溯和审计的可行性。
4.销毁处理六、保密培训和教育1.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保密培训,了解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重要性和保密制度;2.定期对员工进行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和能力;3.对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保密管理能力。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64f4d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8.png)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一、管理制度概述为做好涉密文件和信息资料的保密管理工作,加强涉密信息的控制和保护,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保密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和职责1. 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保密工作策略及保密计划,制订和修订保密管理制度,指导协调本单位保密工作。
2. 保密办公室负责协调本单位的保密工作,具体工作包括: - 制定和实施本单位的保密教育和培训计划; - 监督保密岗位人员的保密工作,对其进行考核评价; - 制定涉密文件、资料和信息的存储、使用、传输、销毁等相关规定,审核机要文件定密申请,指导负责机要工作的职责单位; - 对本单位重要资料和档案的存储和使用进行监督;- 制定保密设施的技防与物防措施,指导保密设施的建设和使用; - 协调和处理单位保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三、保密管理制度1. 涉密文件管理•机密、绝密等级的文件按规定存放、使用、传输和销毁;•机要文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文件存储保管应定期检查,防止出现记错、漏扫等现象;•涉密文件传输时应采用安全通讯专线或加密方式,禁止通过非法渠道传输。
2. 涉密信息管理•提高人员保密意识,加密重要数据,防止泄露;•涉密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禁止使用没有加密保护的网络通信;•重要信息存储设备严格控制进出,定期检查设备安全。
3. 涉密资料管理•重要资料应分级管理。
机密、绝密等级的资料按照规定存储、使用、传输和销毁;•重要资料的存放时应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定期检查资料安全。
4. 保密守则•坚持不泄密原则,将保密工作纳入人事考核体系;•重要人员应进行保密教育,定期提醒重要岗位人员注意保密;•以点带面,实现全员保密。
四、保密教育和培训•制定保密教育和培训计划,并在计划中制定并实施保密意识培训课程;•对新增保密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和培训;•强化对涉密人员保密责任的到位,五、监督检查•保密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保密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保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发现重要资料有丢失、遗失或泄露情况的,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对于保密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泄露重要信息的,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4c357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b.png)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1. 背景涉密文件是指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财产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等重要利益可能造成损害或者危害,应当进行保密的文件。
如何对涉密文件进行保密管理,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财产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等重要利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2. 目的制定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对涉密文件的保护、管理和使用,保证涉密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保密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损毁。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所有与涉密文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4. 保密要求•涉密文件应该分类管理,根据密级进行区分,分别为绝密、机密、秘密和内部资料。
•涉密文件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比如密码保护、加密传输等措施。
•涉密文件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场所,确保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被盗、被丢失或被破坏。
•涉密文件必须设置门禁系统或保密室,防止外部人员进入。
5. 使用和传输•严格限制涉密文件的传输和使用范围,避免泄密。
•涉密文件的传输和使用必须按照文件所属的密级进行相应的控制和安排。
•涉密文件的使用必须经过授权,确保特定人员才具有使用权限。
6. 管理机制•涉密文件必须有保密管理制度,明确各种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
•涉密文件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和管理,每个环节都要有责任人,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计。
•涉密文件必须有备份机制,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应对数据灾难和数据恢复的需要。
7. 泄密事件处理•一旦发生泄密事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查明泄密原因和范围,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追究责任的措施。
•对泄密行为进行惩戒,必要时可以移送国家安全机关。
8. 后果和处罚•对于工作中泄露涉密信息、工作不安全等行为的责任人,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对于涉嫌犯罪的人员,必须追究刑事责任。
9. 结束语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是保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财产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等重要利益的重要措施,各种涉密文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管理,并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传输方式,同时建立监管机制和应急预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安全。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c0f1ac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6.png)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涉密文件的保密管理,防止涉密信息泄露,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的涉密文件的管理及保密工作。
三、管理要求1. 分类管理按照文件涉密等级,将所有涉密文件分为国家秘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级别。
并采用单独存储和传输的方式,对不同级别的文件采取不同的存储、传输和阅读措施。
2. 访问权限控制设置访问权限,引导员工不得擅自查看或传递涉密信息。
需要查看或借阅涉密文件的员工,必须先经过授权并记录。
3. 保密责任人制度指定各个部门和负责人员,建立保密责任人制度。
保密责任人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涉密信息泄漏情况及时进行上报。
4. 传输安全对于涉密信息的传输,应采用加密传输方式,确保传输安全。
并严格限制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
5. 销毁处理对于已经不需要的涉密文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宣传时间和销毁方式进行销毁处理。
销毁前需要经过审批,销毁后需填写销毁记录。
四、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的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受到纪律处分,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制度宣传为确保本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在宣传过程中应提高员工保密意识及法律责任认识,宣传方式可以包括:内部公告、集体学习、案例分析、技术交流等。
六、制度执行本制度由本单位领导小组负责制度的编制、宣传、实施、检查以及制度的修订。
本单位保密局负责管理监督本制度的执行,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七、制度监督为确保本制度的有效执行,制定相关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监督和解决,并对涉密文件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分。
八、制度解释本制度遇到有关问题的解释权,由本单位领导小组和保密局共同处理和解释。
九、制度的加强和修订本制度的加强和修订需由本单位领导小组和保密局共同商定,经本单位领导同意后实施。
十、制度生效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置于相关文件中。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1a4e3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1.png)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订立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的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确保其安全性和保密性,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的利益和声誉。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合同、商业秘密、客户资料、技术数据等。
第三条定义1.涉密文件:指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具有紧要价值的文件,包含纸质和电子形式。
2.涉密信息资料:指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具有紧要价值的信息资料,包含但不限于文档、数据、图纸、技术资料等。
3.保密责任人:指负责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工作的人员,包含法务、管理人员等。
第二章保密机构和责任第四条保密机构设置企业应设立保密机构,负责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保密管理工作,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引导,保证员工对保密工作的认得和执行。
第五条保密责任人的职责1.保密责任人应全面负责本企业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做好保密工作的组织、策划、实施和督导。
2.保密责任人应定期开展保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保密意识和保密本领。
3.保密责任人应对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进行定期检查、审核,确保其安全性和保密性,并及时处理安全漏洞和风险。
第三章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分类和标识第六条文件信息资料的分类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应依据其对企业利益的紧要程度进行分类,分为机密、秘密和一般三个级别。
级别的划分由保密责任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文件信息资料的标识1.涉密文件应在文件正文和封面明显位置标注密级,并采用密封方式保管。
2.电子文档应在文件属性中注明密级,并采取加密措施保管。
3.存储介质仅限于经过安全认证的存储设备,避开使用个人存储设备。
第四章文件信息资料的存储和传输第八条存储措施1.纸质文件应存储在特地的保密文件柜中,柜子应具备防火、防护、防盗措施,并设置访问权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1
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制度
一、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保密管理坚持专人负责、专门登记、专柜存放、全程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
(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一名保密专干,具体负责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建立专门的涉密文件信息制度资料登记制度,与非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分别登记管理。
(三)、建立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借阅、使用登记制度,借阅和使用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要及时办理登记手续,随时掌握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去向。
二、涉密文件的收文与传阅
(一)、文件管理人员收到涉密文件后,应在专用的登记本上予以登记。
登记后,交局办公室负责人确定传阅范围。
(二)、文件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确定的传阅范围进行传阅。
送阅涉密文件应使用专用的文件夹,一般应当面送交,立等收回,严禁随意放置其办公桌上。
传阅领导或者工作人员确实因工作需要保留的,也应在阅读(使用)完毕后及时交还或者通知相关人员收回,不可直接转入下一环节。
文件管理人员应对滞留他处的涉密文件进行登记,随时掌握其去向。
(三)、涉密文件的批示件送达按涉密文件分发要求进
行;批示件办理完毕后,应及时将批示件或者复印件退还文件管理人员。
三、涉密文件资料的使用保管
(一)、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借阅、复制、下载
1、借阅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应当经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2、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一般不得复制、下载,确因工作需要的,应当向单位主管领导请求并经制发单位批准。
复制、下载的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视同原件管理。
3、复制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要履行登记手续,并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二)、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保存
1、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要存放在铁质文件柜中,与非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分别存放,并定期进行清查,核对。
2、涉密电子文件应当存储在涉密计算机中。
3、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及时存放在文件柜中。
4、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管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将所保管的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全部如数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5、需要归档的涉密文件信息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理
规定及时归档。
四、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的清退销毁
(一)、每年对本单位的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进行清理,要逐件进行清点,除需留存或者存档的资料外,一律填写《销毁文件目录》和《涉密载体销毁登记表》,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后送区保密局统一销毁,禁止私自销毁涉密文件信息资料。
(二)、严禁将涉密文件信息资料作为废品出售给物资废品收购站。
涉密项目实施现场保密管理制度7
涉密项目实施现场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确保涉密项目的绝对安全,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促进涉密项目的顺利进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涉密项目关系到投资方和公司的权利和利益,依照特定的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的事项。
三、涉密项目实施现场所有人员都有保守项目秘密之义务。
四、现场保密管理制度实行既确保秘密又便利工作的方针。
五、对保守、保护秘密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现场实施人员实施奖励。
六、本制度由涉密项目现场办公室负责实施。
第二章保密范围
一、项目投资的战略性和对社会的保密、安全性。
二、项目进展中重大决策的事项。
三、项目实施的图纸设计、技术参数等秘密事项。
四、项目的招标资料、合同、协议、意向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会议记录等。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改进的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六、项目财务预决算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七、项目实施人员的人事档案、薪酬待遇、劳务性收入及相关信息。
八、一般性决定、决议、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资料等内容文件不属于保密范畴。
九、其他秘密事项。
第三章保密密级
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1、项目实施中,直接影响投资方和公司权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为绝密:
2、项目的规划、图纸设计、技术参数、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纪要等视为机密级。
3、项目档案资料、合同、协议、等为秘密级。
第四章现场保密措施
一、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二、项目实施现场人员务必增强保密意识,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
每天开工和收工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摄像器材进入工地现场。
三、项目实施现场项目经理主抓保密工作,各小组负责人为本小组的保密工作负责人。
四、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现场项目经理或委托专人执行。
五、对于密级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采取如下保密措施:
1.不经现场项目经理签批,不得复制和摘抄。
2.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所有资料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六、在对外交往合作中,需要提供保密事项的要事先报请现
场项目经理签批。
七、项目实施过程中属于保密内容的会议,要选择具备保密措施的场所,限定参会人员的范围,依据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确定会议是否传达及传达范围。
八、现场实施工作人员发现秘密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要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现场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及时做出处理。
第五章责任与处罚
一、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
1. 泄露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或经济损失的。
2. 违反第四章相关规定内容的。
3. 已泄秘密,但采取补救措施的。
二、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并赔偿经济损失,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故意或过失泄露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2.违反本保密制度规定,为他人刺探,收买或违章提供秘密的。
本制度仅限于项目建设期间,项目结束后自行终止。